NB/T 14007-2015 页岩气资源评价技术规范.pdf

  • NB/T 14007-2015  页岩气资源评价技术规范.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8.5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6-10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勘察测绘,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依据页岩气层段厚度等值线图,圈定有机碳含量(TOC)不小于1.0%,且镜质体反射率(R。) 1.1%(I、I型有机质)或不小于0.7%(II2、Ⅱ型有机质)的面积作为计算面积。砂岩、碳 等夹层的面积依据沉积相及地震资料等确定。

    4.4.3页岩密度确定

    含气量的获取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a)解析法现场实测含气量(参照SY/T6940); b)依据含气饱和度、含水饱和度计算游离气含量(参照SY/T6940); c)等温吸附法测量吸附气量; d)类比法推算含气量。

    幕墙标准规范范本NB/T140072015

    岩的最大吸附能力,应谨慎使用该数据。 注2:将获得含气量统计概率分布,形成累计概率曲线。

    本标准根据不同的勘探程度选择不同的资源量计算方法,具体计算方法包含但不限于FOF 型法、体积法和含气量类比法。

    4.5.2基于产能的类比法

    该方法宜适合于中勘探程度区的页岩气资源评价。具体方法参见附录A.2。

    4.5.4含气量类比法

    将含气量作为主要的类比参数进行类比,该方法宜适合于低勘探程度区的页岩气资源评价。具体方 法参见附录A.3。

    本标准根据不同的勘探程度选扌 计算方法,具体计算方法包含但不限于 法、类比法(基于EUR类比估算可采系数和地质风险分析法类比可采系数)。

    该方法适用于高勘探程度区,并且具有一定的实际生产数据。该方法以产量和时间的统计资料为 作出产量/时间递减曲线图。该方法适用于产量处于递减阶段的页岩气评价区。具体执行参照SY 2010 中的 6.3。

    a)基于EUR类比估算可采系数。 适用于中、高勘探程度区,可采资源量通过地质资源量乘以可采系数获得。具体方法参见 附录B.1。 b) 地质风险分析法类比可采系数。 适用于低勘探程度区,可采资源量通过地质资源量乘以可采系数获得。具体方法参见附录B.2

    5.1资源评价可靠性和合理性分析

    可靠性分析包含但不限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可靠性分析包含但不限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a)各种评价资料使用情况说明; b)评价方法适宜性及关键参数取值方法说明; c)不确定因素分析。

    合理性分析可将评价区的页岩气资源量与其生烃量和残留烃量进行对比分析。

    5.2资源量可信度划分

    资源量按照可信度划分为可靠资源量及远景资源量。 可靠资源量:由中、高勘探程度区获得的参数值计算的地质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 远景资源量:由低勘探程度区获得的参数值计算的地质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

    资源量分级按页岩气层段的资源丰度划分为三级: a)1级资源量:资源丰度>5×10°m/km; b)II级资源量:2×10°m/km<资源丰度<5×10°m3/km; c)IⅡI级资源量:资源丰度<2×10°m/km

    a)资源层系划分:××界××系(下古生界××系、上古生界××系及中生界××系和新生界 系)等层系进行评价; b) 资源埋深划分:分浅层(小于2000m)、中深层[2000m,3500m)、深层[3500m,4500m 超深层(大于4500m); c 资源沉积相划分:海相、海陆过渡相、陆相; d 资源地理环境划分:平原、丘陵和湖沼,山地和高原,沙漠和戈壁

    a)资源层系划分:××界××系(下古生界××系、上古生界××系及中生界××系和新生界×× 系)等层系进行评价; b) 资源埋深划分:分浅层(小于2000m)、中深层[2000m,3500m)、深层[3500m,4500m】和 超深层(大于4500m); c 资源沉积相划分:海相、海陆过渡相、陆相; d)资源地理环境划分:平原、丘陵和湖沼,山地和高原,沙漠和戈壁

    6.1页岩气资源评价报告

    页岩气资源评价报告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各评价区勘探现状; 各评价区基本地质特征; c) 各评价区页岩气资源量计算; d) 评价结果可靠性及合理性分析; 各评价区页岩气资源分布特征。

    页岩气资源评价报告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各评价区勘探现状; b) 各评价区基本地质特征; c) 各评价区页岩气资源量计算; d)i 评价结果可靠性及合理性分析; e) 各评价区页岩气资源分布特征。

    附图图件主要包括以下图件,宜根据评价区勘探程度及资料完备情况具体确定。图件按 标准,参照SY/T5615执行。 a)基本地质条件图:如构造图、沉积相图:

    图件主要包括以下图件,宜根据评价区勘探程度及资料完备情况具体确定。图件按照工业制图 照SY/T5615执行。 基本地质条件图:如构造图、沉积相图:

    b)总有机碳含量(TOC)等值线图; c) 镜质体反射率(R。)等值线图; d) 页岩气层段厚度等值线图: e) 含气量等值线图; f) 脆性矿物含量等值线图; g) 顶面埋深等值线图; h) 代表性的钻井面; i) 目的层地层对比图; j) 单井生产曲线图; k) 页岩气资源平面分布图(包括分布层系、深度、地理环境等)。

    附表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表格: a)页岩气资源评价基础数据表(参见附录C,表C.1); b) 页岩气层段厚度统计表(参见附录C,表C.2); c)页岩气层段计算面积统计表(参见附录C,表C.3); 页岩气资源量统计表(参见附录C,表C.4); e 页岩气资源按可信度分类统计表(参见附录C,表C.5); 页岩气资源分级评价统计表(参见附录C,表C.6); 页岩气资源按埋藏深度分类统计表(参见附录C,表C.7); h 页岩气资源按沉积相分类统计表(参见附录C,表C.8); 页岩气资源按地理环境分类统计表(参见附录C,表C.9)。

    附表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表格: a)页岩气资源评价基础数据表(参见附录C,表C.1); b)页岩气层段厚度统计表(参见附录C,表C.2); c)页岩气层段计算面积统计表(参见附录C,表C.3); d)页岩气资源量统计表(参见附录C,表C.4); 页岩气资源按可信度分类统计表(参见附录C,表C.5); ? 页岩气资源分级评价统计表(参见附录C,表C.6); g 页岩气资源按埋藏深度分类统计表(参见附录C,表C.7); 五) 页岩气资源按沉积相分类统计表(参见附录C,表C.8); 页岩气资源按地理环境分类统计表(参见附录C,表C.9)

    A.1基于产能的类比法一FORSPAN模型法

    NB /T140072015

    方法利用FORSPAN模型进行页岩气资源评价时,首先要把一个已开发页岩气地区划分成若干 气单元,通过模拟每一个页岩气单元的参数分布,用相应的参数分布计算各个页岩气单元的剩 气资源量,并汇总为整个评价单元的页岩气资源总量。其评价结果用概率表示,评价过程主要 下四步:

    该方法利用F 资源评价时 页岩气单元,通过模拟每一个页岩气单元的参数分布 页岩气资源量,并汇总为整个评价单元的页岩气资源 为以下四步: 第一步:确定有潜力的未测试单元比例(T),即 T=RxS 第二步:确定有潜力的未测试单元面积(W),即 W=TxU 第三步:确定有潜力的未测试单元个数(N),即 W=ZV 第四步:计算评价单元总资源量(G),即 式中: R一—未测试单元总面积占评价单元总面积的百分比 S——未测试单元面积中具有增加储量潜力的百分比 T一有潜力的未测试单元比例; W—有潜力的未测试单元面积; U一一评价单元总面积; N一有潜力的未测试单元个数 Vi——每个有潜力的未测试单元的面积; X,一一每个单元的资源量; G评价单元总资源量。

    T=RxS 第二步:确定有潜力的未测试单元面积(W),即 W=TxU 第三步:确定有潜力的未测试单元个数(N),即 W=Zv 第四步:计算评价单元总资源量(G),即

    O=0.01SxHxpxG

    式中: Qt页岩气资源量,×10°m; S一一评价单元面积,km?; H一一页岩气层段厚度,m; p—页岩密度,t/m3; G一一含气量,吸附气含量与游离气含量之和,m3/t。 利用厚度和含气量的累积概率分布,采用蒙特卡罗法得到概率为10%、50%和90%的资源量。

    NB/T14007—2015

    NB/T14007—2015

    Q=0.01Z(S,×h,×p×G,×α)

    Q=0.01Z(S,×h×pxG,×α)

    Q一一评价区的页岩气资源量,×10°m; S;一评价区页岩气层段分布面积,km; h一一评价区页岩气层段厚度,m; P 页岩密度,t/m3; G 类比标准区含气量,m3/t; α 相似系数,α由评价区与类比标准区影响页岩含气量的主要因素(如总有机碳含量)类 比获得。

    B.1基于EUR类比估算可采系数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可采资源量计算相关方法

    适用于中、高勘探程度区,可采资源量通过地质资源量乘以可采系数获得。 可采系数依据主因素分析法选择有机地球化学、储集物性和保存条件三方面的六个参数,并给它 们赋不同的权值,采用专家打分方式,运用经验公式计算。其中,有机地球化学评价参数包括总有机 碳含量、镜质体反射率;储集物性参数包括脆性矿物(石英、长石、碳酸盐类矿物等)含量、孔渗条 件;保存条件参数包括构造及顶底板条件、压力系数。 基于在页岩气地质条件很好的地方可采系数取值30%,类比分析,故计算公式为

    K=30%×J(A×D+A,×D,)×(B,×D+B,×D)×(C×Dc +C,×Dc)

    式中: K 可采系数,用百分数表示; 总有机碳含量的赋值,0~1; A 镜质体反射率的赋值,0~1; B,—脆性矿物含量的赋值,0~1; B,——孔渗条件的赋值,0~1; C,——构造及顶底板条件的赋值,0~1; C,——压力系数的赋值,0~1; D一—各个参数的权值,用百分数表示。 其中:

    要参数、权值及其取值标准可以参考表B.1~表

    Dc +Dc, =100%

    气资源可采系数一一有机地球化学评价参数取

    旅游标准NB/T140072015

    表B.2页岩气资源可采系数储集物性参数取值标准(参考

    气资源可采系数保存条件参数取值标准(参

    B.2地质风险分析法类比可采系数

    可采系数依据评价区的储层物性、地质复杂程度、脆性矿物含量及地层压力确定,取值范围在 件下为10%~30%,具体取值条件如下: 1)30% 在储层物性非常好或页岩气井产量高的个别地区; 2)25% 页岩黏土矿物含量低,构造简单,储集性能好,页岩中有超压,含气性好; 3)20% 黏土矿物中等,构造比较简单,储层压力和储集性能中等; 4) 15% 黏土矿物含量较高,构造复杂,储集性能较差; 510% 在压力系数低、储集条件很差的地区。

    表C.6页岩气资源分级评价统计表

    无缝钢管标准表C.7页岩气资源按埋藏深度分类统计表

    表C.8页岩气资源按沉积相分类统计表

    表C.9页岩气资源按地理环境分类统计表

    ....
  • 相关专题: 页岩气  
专题: 施工组织设计 |消防安全 |过滤器标准 |固定资产标准 |给排水施工组织设计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