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1740-2008 基础地理信息城市数据库建设规范.pdf

  • GB/T 21740-2008  基础地理信息城市数据库建设规范.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6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8-23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勘察测绘,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4.6.7数据库数据质量保真要求

    数据的人库及处理应满足下列要求: 数据处理后产生的误差应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数据库中数据的位置精度应与入库数据的精 度保持一致; b) 同尺度不同类型数据的匹配和集成,应与相应产品的位置精度保持一致; 要素的分类代码应与GB/T13923及其他相应专业分类代码标准保持一致; d 数据库中要素的属性应与人库数据要素的属性保持一致; e) 同尺度矢量数据接边时,应进行同要素属性的合并。不同尺度矢量数据集成时,要素属性应进 行关联; 影像数据处理后不得降低或改变影像的辐射质量; 名 失量数据处理后原有的拓扑关系应保留,不正确的应纠正,遗漏的应补充; h 数据处理后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不应降低 数据或要素更新后不得与相关数据或相关要素发生位置、关系或相关属性的矛盾; 数据处理过程中应保留的内容不得丢失。

    数据库数据的质量应满足下列要求: 确保数据在人库前进行了可靠的检查和验收; 确认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c 确认数据承载介质(存储介质或传输介质)的质量可靠性; 确认数据转换软件的正确性; e) 确保数据库中数据流的转换和传输过程处于质量控制之下; 确保数据库系统的及时备份; g) 对用户提出的数据质量问题,应及时核对和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h 数据库系统应能保持现势性和有相应的数据来源金融标准,实现数据的延续性和及时的数据更新,以 确保数据库中数据的时间精度

    4.6.9数据质量控制

    数据库系统应具有可靠的安全与保密性。应根据有关法规与标准的要求进行数据库系统的安全与 保密设计,并建立严格的安全运行与保密管理制度

    4.8数据库系统基本功能

    为满足用户需求和数据库管理的需要,数据库系统应具有数据输人、输出、存贮、处理、查询、更亲 本功能。

    数据库系统建设包括数据库系统设计(含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数据建库、数据库系统集成、 试验收以及运行维护等阶段,这一过程周面复始,以保持数据库系统的持续运行和不断完善。 在确定数据库建设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应根据用户调查和需求分析,结合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类 统的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包括概念设计、功能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和安全设计等内容;

    十要求建立集成化软硬件环境,进行数据库模式设计,开发功能模块,将各种数据在经过入库检查 居处理后加载到数据库中,并进行数据集成和功能集成;经系统测试、数据库验收后,开始数据库的 服务和维护、更新。具体流程可参照图1。其中数据生产是数据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生产 应符合有关的生产技术规定,并满足数据建库的要求,

    图1数据库系统建设工作流程

    GB/T217402008

    数据库数据由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组成。基本数据以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主,其分英及代码 依据GB/T13923执行。扩展数据可根据数据库建设需求选取,其数据的分类及代码应参照相应专业 标。

    5.2.1数字矢量地图数据

    定位基础数据包括各类型、各等级控制点成果数据。控制点的等级及其精度标准应符合相应规范 的规定。 控制点包括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控制点及其他控制点,其空间形态用点米 表示,属性数据应包括点名、点号、类型、等级、控制数据值、空间参照系名称(平面坐标系统名称、高程系 统名称)控制点的标志或标石信息等,

    5. 2. 1. 2 水系数据

    水系是江、河、湖、海、水库、水井、泉、沟渠等各种自然和人工水体及其附属物的总称,主要包括自然 河流、人工河渠、湖泊、水库、海洋要素、其他水系要素和水利及附属设施等,其空间形态应根据要素特征 分别用面、线、点来描述,属性数据应包括水体名称、代码、面积、深度等:对水体的附属物应明确其归属

    5.2. 1.3居民地及设施数据

    居民地及设施数 崇教设施、科学观测站及其他建筑物及 性数据。空间形态以面或线、点表示,属性 数据应包括名称、权属、代码、用途、高度(或楼层数)、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材料等。

    5. 2. 1. 4 交通数据

    交通数据主要包括铁路、城际公路、城市道路、乡村道路、道路构造物及附属设施、水运设施、航道、 空运设施以及其他交通设施的空间和属性数据。道路空间形态用线一结点模式表示。线(道路中心线) 表示路段,结点表示路口,平面相交的路口应具有连通性。路段的属性数据应包括路名、要素代码、等 级、道路类型、长度、宽度、通行能力(车道数量)等;路口的属性数据应包括路口名称、要素代码、路口类 型、路段数等。道路的附属物应根据其空间特性分别用点(里程碑、路标等)、线(道路边线、路堤等)、面 (收费站、服务区等)表示,其属性数据应

    5.2.1.5管线数据

    管线数据包括输电线、通信线、油、气、水输送主管道和城市管道的空间和属性数据,从空间上分为 地上和地下两种。其空间形态用线一结点模式表示。线表示管线,结点表示检修井、电杆、变径点、变坡 点等,结点应具有连通性。管线的属性数据应包括管线名称、要素代码、管径、管道材料、长度、类型(地 下、架空、地面)、权属等,结点(管线点)的属性数据应包括管线名称、要素代码、类型、地面高程、管顶高 程(架空高度)、权属、管段数等。

    5.2.1.6境界与政区数据

    境界与政区数据包括各级行政区域范围及其相关属性,主要表示乡、镇、街道办事处及以上级别的 行政区域、行政区境界线、界桩、界碑、自然保护区等。属性数据应包括区域代码、行政名称、面积、周长, 归属等,

    5. 2. 1.7 地貌数据

    地貌数据用于表现地面起伏形态 注记点、水域等值线、水深注记点、自然地貌及人工地貌等

    5.2. 1.8 植被与土质数据

    植被与土质数据用于表示地表植被和非植被盖情况,主要包括城市绿化情况、农田耕 耕地如林地、园地、草地和土质等覆盖情况等。其空间形态以地类界围成的面域来表示。属性 括植被或土质名称、代码、面积等。

    5.2.2数字正射影像数据

    数学正射影像数据是由各种航空航天遥感数据或扫描影像数据经过辐射校正、儿何校正 字高程模型进行投影差改正而产生的正射影像数据。各种影像的定位信息应与城市平面坐标 致,并在一定分辨率的基础上能与各种矢量数据等实现套合和叠加。

    5.2.3数字高程模型数据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是将定义在平面X、Y域(或理想椭球体面)按照一定的格网间隔采集地面高 立的规则格网高程数据,主要包括规则高程格网数据、特征点(线)数据。格网尺寸可根据城市地 程度选取10mX10m,5mX5m或2.5mX2.5m等

    5.3.1地名与地址数据

    地名与地址数据主要包括行政区域名称、地名、道路名称、单位名称、门牌号码等。地名与地址数据 宜与其所描述的要素相关联。地名数据的代码应与GB/T18521一2001规定的相一致,其属性数据应 包括名称、代码、对象性质、历史名称等。

    5.3.3城市三维模型数据

    城市三维模型数据主要包括三维建筑模型数据。三维建筑模型数据可由空间几何数据、影像 和相关属性数据组成,

    5.3.4数字栅格地图数据

    数字栅格地图数据为地形图经扫描、纠正和图像处理后的影像数据或数字矢量地图经栅格化处理 后的数据。

    根据应用需求,可增加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相关数据,如城市规划数据、土地利 屋产权数据、基础设施数据和生态环境数据等

    元数据应是城市数据库的有机组成部分。元数据主要内容应包括: a 识别信息:有关数据集的基本信息: b 数据质量信息:有关数据集质量的综合评价信息: 空间数据组织信息:关于数据集空间信息的表示方法的信息; d) 空间参考信息:描述数据集的空间参考系的有关信息; e 实体和属性信息:描述数据集内容的相关信息,包括实体及其属性信息; 分发信息:有关数据分发服务方面的相关信息; g 限制信息:关于与数据有关的法律及使用方面的信息。

    要素数据学典是对要素信息的总体描述,应包括要素名称、代码、儿何特征(点、线、面)、关联关 内容、表示方法等。具体要求应遵循GB/T20258的规定,对未列入其中的内容可参照标准要求 应补充规定。

    6.1.1依据充分:数据库设计应以用户需求调查分析和相关技术标准等为依据。 6.1.2设计规范:数据库设计应在充分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并应严格进行设计书评审和修改。 6.1.3硬件配置适度:存储容量、计算能力、网络带宽等应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留有适度余量。 6.1.4软件配置完整:技术上先进、成熟、开放,应能支持高效软件开发。 6.1.5数据独立:数据库中数据的组织方法和存储位置应不依赖于应用程序,数据体应采用非允余结 构予以定义, 6.1.6数据关系完整:逻辑设计应完备,应保证数据在逻辑意义上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兼容性。 6.1.7功能完备:功能设计应充分考虑用户的不同需求,数据库应具有不断扩充、更新、安全管理等 能力

    在数据库设计、建库、运行与维护各个阶段均应进行用户调查和分析。 在数据库设计阶段,调查和分析的重点是用户需求、现有的数据资源等;在系统建设期间,有了一定 的成果(原型)后,应再次征求用户意见进行第二次需求调查和分析,以修正系统的建设方案;在系统建 设完成后的运行阶段,当进行数据库软硬件升级、数据更新和功能、性能调整改进前,均应进行相应的用 户需求调查和分析。

    需求调查应通过选取一般单位和若干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应明确内容,并制定出详细计划。 调查完成后应编制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内容应真实、科学。需求调查的内容应主要包括: a) 用户概况; b) 现状及问题; ) 管理需求; d 应用需求; e) 数据需求; f 安全需求; g) 技术装备需求,

    应根据需求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汇总,找出数据、功能和用户间的关系,编写需求分析报告。分析报 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a)直接用户、潜在用户及其能力分析; b) 用户对功能的需求; c 信息量预测、数据覆盖范围、数据类型、格式、内容、数据质量、其他需要明确的对数据库建库有 影响的情况; d 现有工作流程和在系统中实现的可能性; c)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提出系统实现的软硬件需求。

    1数据库概念设计应对数据库所管理的各种数据进行归类、综合、抽象等,可用数学模型的方 实世界。建立的概念数据模型应不依赖于数据库软硬件环境。 2数据库的概念设计应依据GB/T13923和GB/T20258,考虑各种数据之间的关系,提出对丰 据的模型转换方法。

    6.3.3同类要素不同尺度之间应建立明确的集成和关联关系

    数据库安全管理功能应包括系统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日志管理、数据库备份与恢:

    数据库安全管理功能应包括系统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日志管理、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4.2数据库管理与维护功能

    4.2数据库管理与维护

    数据库管理与维范 调整改进,数据的维护、更新与历 理,以及数据字典、符号库、 理与维护等

    6.4.3数据的输入输出功能

    数据的输人功能应包括对入库数据的检查、录人、添加和确认。数据的输出功能应包括按照产品标 准或用户需求所进行的产品制作、输出和分发。

    6.4.4数据处理功能

    数据处理功能必包括标 换以及影像数据的对比度, 灰皮( 性调整等

    6. 4. 5数据表达功

    6.4.5数据表达功能

    4.6查询、检索与统计

    查询、检索与统计功能应包括以不同的查询条件对各种数据进行单独的、组合的、相互的查询与检 索,并能依据查询结果提取数据和对数据进行统计

    6.5.1逻辑模型设计

    地图数据、地名数据、定 据库逻辑模型

    6.5.2数据关联及组织

    6.5.3数字失量地图数据的组织

    数字矢量地图数据应按一定规则分层或按区、块组织。数据分层原则为: a)同一类数据放在同一层; b)相关的数据层可组成专题; c)有明确关系的数据层应建立关联; d)用于制图的辅助点、线、面数据应放在同一层。

    6.5.4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的组织

    6.5.5数字正射影像数据的组织

    影像数据可采用以下两种数据组织方式: a)文件系统组织方式。建立索引数据库,影像数据以文件方式存放。 b)影像数据库组织方式。建立影像金字塔结构,各层可直接采用相应分辨率的影像数据,也可 从下层影像数据中抽取产生上层的影像数据。

    6.5.6数字栅格地图数据的组织

    一般以图幅为单元组织,并建立区域索引

    6.5.7其他数据的组织与关联

    定位基础数据、地名数据等分别组织,并建立与数字矢量地图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数字止 据、数字栅格地图数据的关联

    6.5.8元数据的组织

    采用一体化的数据组织方式,并应建立与相应实体数据的关联。 减5.9数据文件命名规则

    5.9数据文件命名规则

    6.6.1系统的软件选型

    流的软件选型应主要包括

    GB/T217402008

    a)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应安全、稳定、兼容、可扩展,支持网络化资源管理、用户分级访问、开放的网络协 多种软件开发工具,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和服务支持能力等。

    多种软件开发工具,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和服务支持能力等。 b)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应安全、稳定、兼容、可扩展,支持复杂数据类型、面向对象的数据建模、海量 数据管理、数据库恢复、安全管理、并行处理和并发控制,具有分布式的数据管理和动态存储 空间管理,以及良好的开发环境、性能价格比和服务支持能力。数据库管理系统质量应能满 足附录A中A.2的要求。 软件开发工具 软件开发工具应高效、成熟,具有丰富的开发资源和代码可重用能力,支持网络访问、数据库连

    数据库管理系统应安全、稳定、兼容、可扩展,支持复杂数据类型、面向对象的数据建模、净 数据管理、数据库恢复、安全管理、并行处理和并发控制,具有分布式的数据管理和动态在 空间管理,以及良好的开发环境、性能价格比和服务支持能力。数据库管理系统质量应育 足附录A中A.2的要求,

    软件开发工其应高效、成熟,具有丰富的开发 资源和代码可重用能力,支持网络访问、数据 接以及灵活的数据交换协议

    6.6.2系统的硬件选型

    流的硬件选型应主要包拍

    输入输出设备配置应能满足数据输入和成果输出的各种需要,主要包括影像扫描仪、图形 仪、绘图机、打印机、刻盘机、磁带机等。

    数据处理设备应包括数据库服务器、文件服务器、网络服务器、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图形 工作站以及微型计算机等。应根据不同的用途,提出数据处理设备的选型和配置,以容错性 并行处理能力、带宽、存储量、图形图象处理能力、性价比为主要选型条件。

    数据存储和备份设备应具有空间数据的安全高效 存储备份能力,宜构成系统硬盘、磁盘阵列

    6. 6. 3系统的网终设计

    系统的网络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网络通讯系统要符合国际标准,具有开放性: b) 网络构架和带宽应满足业务不断发展的需要; C 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备蒲洞扫描、入侵检测、数据包过滤、防病毒、身份认证、数据加 密、主机监控等能力; 网络安装和维护方便,易管理,交换设备稳定、容错; 网络交换应采用多层结构,提高网络的吞吐量,避免出现通道堵塞。

    6.6.4数据库模式设计

    a)基于逻辑设计提出的模型,应按照软硬件配置、数据量估算,分配数据库、软件、工作区的 空间,确定各种数据的目录结构和存储位置: b)各类数据应分别设计各自的数据表结构:

    C)确定各数据表的数据项名称、类型、宽度和值域范围,选定相应的索引关键数据项。

    6.6.5空间索引设计

    在数据入库前应根据系统软件选型,针对每种数据设计相应的空间索引方案。数据入库及运行后, 空间索引库应根据实际效率进行调整 应根据不同类型数据的特点建立空间索引或关键字索引,指明空间索引的方式和索引块大小,或索 引关键字的字段。索引可采用国家标准分幅、任意矩形、规则格网等形式,空间索引的范围应等于或大 于数据体的覆盖范围。同一数据库应采用一种空间索习方式

    6. 6. 6 符号库设计

    数据库建设的同时应建立符号库,符号库包括地形图符号库和专题地图符号库。设计原则是:在一 并以数据库方式进行管理和维护

    6.6.7用户界面设计

    应根据数据库的各种应用模式,设计体现用户特色的用户界面。后端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界面应 功能与高效率。前端用户界面应针对需求具有简洁和实用性,并采用汉化的图形界面。

    [6. 7. 1 环境要求

    数据库系统运行的物理环境应按照GB50174一1993和GB/T9361一1988的规定进行设计,机 到B类要求,并应具备防火、防水、防静电、防雷击、防辐射、防鼠害、防盗等安全设施和措施,满 、湿度、供电、照明以及存贮介质使用和存放等方面的要求

    6.7.3 安全保密措施

    应按照安全法规、保密法规和测绘成果管理等规定,制定安全制度和保密制度,采取相应的措施,确 保数据库系统安全运行和涉密数据的保密,

    6.7.4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主要包括: a)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方法 1)数据库备份分为数据的备份和系统软件的备份。备份可采用全备份或增量备份方式。 2)数据库恢复分为系统恢复和数据恢复,利用备份来恢复数据库环境和数据现场。 b) 数据库备份策略 备份策略应依据数据库的特点来制定,主要包括: 1)日常维护中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全备份和增量备份,定期检查数据库备份集的可用性, 做好异地备份; 2) 数据库的硬件、软件升级和数据库结构发生变化时,应先进行数据库全备份; 3)当数据体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进行增量备份,变化前的数据应作为历史数据归档备份; 4)应定期进行数据库全备份,并适时进行异地备份。

    6. 8. 1 设计书基本要求

    数据库的各类设计书应作为数据库建设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编写应符合规范化的要求,内容 文字表达简明扼要,公式、数据和图表准确,便于理解和使用。设计书主要包括:数据库建设总体

    计方案、数据库建库技术方案、数据库系统集成技术方案和数据库测试大纲与测试报告等部分

    6.8.2设计书主要内容

    a)数据库建设总体设计方案 数据库建设总体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背景、用户需求、数据库建设目标和任务、建诊 骤与技术路线、数据库设计、软硬件及网络环境、数据内容设计、数据建库、数据库集成、数拉 验收、数据库运行与维护、组织实施等

    b)数据库建库技术方案

    闸阀标准数据库建库技术方案的主要内容应包 居库的逻辑设计、数据库模式设计、欠量数 库、影像数据人库、高程数据入库、地名数据人 人库、栅格数据人库、元数据人库、专题数据人 定位基础数据入库、其他数据入库以及数 入库前检查等

    正位 人库以及效大件肌检登等。 数据库系统集成技术方案 数据库系统集成技术方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概述、系统集成的内容(包括数据库数据体的集 成、数据库系统功能集成、软硬件集成)、系统集成技术路线、系统集成的测试与考核以及各子 系统的功能、建设目标、建设内容、技术路线、软硬件平台和网络结构、测试与考核等。 d) 数据库测试大纲 数据库测试大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引言(背景、参考资料)、计划(系统说明、测试项目、测试 安排)、测试设计(运行环境测试、数据体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等。 e 数据库测试报告 数据库测试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引言(系统简介、测试依据、环境)、测试执行情况(测试项 目、测试机构与人员、测试结果及发现)、数据库系统功能结论、评价(数据库系统结论、建 议)等。

    数据库测试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引言(系统简介、测试依据、环境)、测试执行情况(测运 目、测试机构与人员、测试结果及发现)、数据库系统功能结论、评价(数据库系统结论 议)等。

    数据建库是将设计的数据库付诸 数据雅备 、模式创建、数据人库前检查、数据处 理、数据处理后检查、数据入库、数据入 般的建库流程如图2所示。

    按照建库设计的要求,收集所需要的各类数据和资料,并整理、建档和备份,将待入库数提 设的存储空间上

    数据入库前应按数据库的设计要求对每类数据进行全面检查,并对各项检查进行相应的 不符合建库要求的数据,按照一定的工作程序进行修改电气标准规范范本,确保入库数据均符合相应技术要求

    7.4.1数据入库前检查依据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专题: 机械标准 |管道标准 |文化标准 |硬度标准 |竣工资料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