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T 0390-2021 区域地质调查数字填图技术规程.pdf

  • DZ/T 0390-2021  区域地质调查数字填图技术规程.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7.9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10-25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勘察测绘,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DZ/T 0390-2021  区域地质调查数字填图技术规程

    5.5.2结构化描述字典【二级字典)建立

    在数学填图系统,利用学典编辑工其建立结构化播迷学典。主要是地质内容的描迷述性词汇和段 ,分为以下两级: a)第一级:各大类的总体特征,如“填图单位”“沉积岩”“侵人岩"“火山岩”“变质岩”“构造混杂岩” 等描述,文件名分别为填图单位,DIC”“沉积岩,DIC"“侵入岩,DIC”“火山岩,DIC”“变 质岩.DIC”“构造混杂岩.DIC”等(见示例); b 第二级:第一级文件中涉及的主要词汇的具体描述段落,文件名分别为第一级文件中的名词十 扩展名(DIC),如“花岗岩,DIC"“正长花岗岩,DIC”“二长花岗岩,DIC”等,各文件中的描述 内容即为该文件所代表的具体内容。 示例:“侵入岩.DIC”文件中为主要侵人岩的岩石类型,如花岗岩、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等。

    5.5.3地质字典补充与完善

    地质字典可在数字填图系统中直接完成添加、编辑和修改。在项日执行过程中给排水图纸,应根据工作区区 实际情况,对地质字典及时补充与完善

    5.5.4地质字典文件存储

    他质字典编辑完成后,字典文件自 自求中。差在野外教据来集权中便用,将 也质字典替换野外数据采集仪的“dict”文件夹中内容即可

    5.6前人资料包下裁和应用

    视工作需要,可在野外出队前通过地质调查智能空间平台模块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下载形成资料 包,包括提供公共服务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以图幅(填图区域)为单位的米级分辨率的高精度遥感卫星 影像数据等;同时,将工作区地质图件、前人地质调查报告、样品分析结果和大比例尺综合地质图等按实 际需要有序组织并下载存储,供野外工作期间快速浏览和查询本区域以往地质填图资源信息,以提升数 据获取能力和提高野外工作效率。

    5.7野外手图创建和工作部署图编制

    DZ/T 03902021

    野外踏勘前,应完成数字填图野外手图的创建工作。步骤如下: a)新建图幅(填图区域)工程:图幅(填图区域)工程是数字填图中工作区图幅数据的基本组织单 位。按照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相关技术要求,采用相应比例尺的野外工作底图(填图区域)新建图 隔工程。数字填图系统提供1:50000、1:100000、1:200000和1:250000的图幅接图表。 1:25000以及更大比例尺的图幅接图表需要使用“自定义接图表”功能自行建立。 b 设计地质路线:野外地质路线设计工作是在图幅PRB库中完成。路线编号和地质点号一般由 字母加数组成,如路线编号“L0001”,地质点号“D0001”。路线编号和地质点号在同一图内 应保证唯一性 创建野外手图:每条设计路线对应一个野外手图工程。该路线的数据采集以及整理工作都应在 对应的野外手图工程中完成,然后再导人图幅PRB库。在新建的野外手图工程中,添加野外采 集必要的基础背景图层文件。 d 转成野外数据采集仪数据:野外手图工程形成后,应将其转换为野外数据采集仪格式数据,然后 才能进行野外数据采集。

    野外踏勘前,应完成数字填图野外手图的创建工作。步骤如下: a 新建图幅(填图区域)工程:图幅(填图区城)工程是数字填图中工作区图幅数据的基本组织单 位。按照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相关技术要求,采用相应比例尺的野外工作底图(填图区域)新建图 隔工程。数字填图系统提供1:50000、1:100000、1:200000和1:250000的图幅接图表。 1:25000以及更大比例尺的图幅接图表需要使用“自定义接图表”功能自行建立。 b 设计地质路线:野外地质路线设计工作是在图幅PRB库中完成。路线编号和地质点号一般由 字母加数组成,如路线编号“L0001”,地质点号“D0001”。路线编号和地质点号在同一图幅内 应保证唯一性。 创建野外手图:每条设计路线对应一个野外手图工程。该路线的数据采集以及整理工作都应在 对应的野外手图工程中完成,然后再导人图幅PRB库。在新建的野外手图工程中,添加野外采 集必要的基础背景图层文件。 d 转成野外数据采集仪数据:野外手图工程形成后,应将其转换为野外数据采集仪格式数据,然后 才能进行野外数据采集。

    5.7.2工作区工作部署图编制

    字填图系统中,编制工作区工作部署图 电质调查路线及实测剖面位

    6.1野外路线地质调查数据采集

    6.1.1导航定位数据

    利用数字填图系统(移动版)的导航定位模块: 自动或手动采集野外路线轨迹点信息。视工作 根据野外导航定位点的空间位置和记录的

    6.1.2地质点观察数据(P过程)

    采用导航定位模块,对地质点进行定位。当导航定位信息与实际地质点位置不吻合时,应结合微地 说进行校正,确定地质点点位,录入点号、点位、点性、露头、岩性及接触关系等数据信息;接照DZ/T0001 规定的重要地质界线和地质体的观繁方法,对地质点地质现象进行观察描迷述;量取产状,采集必要的样 品,对典型地质现象摄影、摄像,并进行索描。地质点观察数据采集操作完成后,及时保存数据。产状、样 品、化石、素描和照片(影像)采集过程如下: 产状:采集产状点位信息,采用电子罗盘或机械罗盘,对地质点的产状信息(包括走向、倾向和倾 角)进行采集,对产状编号、类型和填图单位等数据信息进行准确记录; 样品:采集样品点位信息,对样品类型、编号、采样层位、岩性、采样地点和采样深度等数据信息 进行准确记录; 化石:采集化石点位信息,对化石样品编号、类型、采样层位和采样地点等数据信息进行准确记录; 索措:采集素描点位信息,记录素描图名称、编号和比例尺等数据信息,并利用软件工具绘制素

    描图,也可在纸质材料中绘制素描图,然后通过扫描或拍照方式将紊描图导人数据库中; 照片(影像):采集照片(影像)点位信息,记录照片(影像)缩号、照片(影像)数、镜头方向和照片 内容等数据信息,并利用摄影、摄像或录音等多媒体方式记录野外地质现象。

    6.1.3点间路线观察数据(R过程)

    两个地质点之问的沿途路线观察,应根据岩石岩性或岩性组合、结构构造、矿化蚀变等的变化情况, 可分为1个或多个R过程。每个R过程应根据实际路线轨迹,并综合导航定位信息和地形图进行绘制。 R过程绘制完成后,应详细观察记录路线地质变化情况,并采集必要的样品、产状等,对典型地质现象要 摄影、摄像和地质素措,具体来集过程按照6.1.2执行。 两个地质点间的第一个R过程记录的起始编号为1,顺序依次为1,2,,n,直至下一个新地质点编 号重新起始。两个地质点间的R过程记录应连续,沿途观察记录数据不能有间断或空缺。

    6.1.4点和点间地质界线观察数据(B过程)

    地质界线应根据野外实际情况,并依据“V”字形法则等如实勾绘在数学野外于图上。绘制完成后, 应准确记录两侧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界线性质以及两侧岩性等属性内容,并对界线特征及其两侧地 质体进行描述。 所有的线状断裂构造,均按B过程规则进行描述;地质体不能用一个B过程进行圈闭,如脉岩的圈闭 应为两端相交的两个B过程。 地质点上第一个B过程记录编号为0,其后点间路线B过程应连续编号,顺序依次为1,2,",n,直 至下一个新地质点编号重新起始。

    6.2野外地质部面测制数据采售

    6.2.1实测部剖面准备

    采用数字韵面系统(移动版),在野外实测剖面的起点处新建实测剖面工程,录入实测面的基本信 息:剖面测制目的、图幅编号、剖面编号(一般为字母PM十3位阿拉伯数字的组合,如PM101)、剖面方 向、比例尺、记录者、分层者、前测手、后测手、采样人,摄影者、开始日期、结束日期(可在剖面测制完成后 填写)、面起点坐标(可利用导航定位模块自动采集起点坐标)

    采用数学部剖面系统(移动版)采集部面的导线、分层描述、照片、产状、素播图、样品、化石和地质点等 效据信息。方法如下: 导线:使用测绳测量时,应利用电子罗盘或机械罗盘记录方位角和坡角信息,在测绳上读取斜距 信息。第一根导线编号为0一1,其后依次为1一2,2一3,,(n一1)n,直至下一条剖面则重新 开始编号; 分层插述:准确录人分层位置及分层号,观察分层处的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合理利用地质字典信 息,详细描述分层岩性及其特征、岩相、构造、蚀变矿化及接触关系等; 照片:采集照片点位信息,记录照片编号、照片数、镜头方向和照片内容等数据信息,利用采集设 备拍照,记录野外地质现象; 产状:采集产状点位信息,采用电子罗盘或机械罗盘,采集产状信息(包括走向、倾向和倾角),准 确记录产状编号、类型和填图单位等数据信息; 素描:采集素描点位信息,记录素描图名称、编号和比例尺等数据信息,并利用软件工具绘制素

    DZ/T03902021

    措图,也可在野外记录薄上绘制素描图,再通过扫描或拍照方式将素描图导入数据库中; 样品:采集样品点位信息,记录样品类型、编号、采样层位、岩性、采样地点和采样深度等数据 信息; 化石:采集化石点位信息,记录化石样品编号、类型、采样层位和采样地点等数据信息; 地质点:在剖面特殊地质现象或不同地质体接触界线地段,可增加地质点,采集地质点信息,观 察研究地质点的地质体和地质现象,记录地质点点号、点位、岩性、构造及接触关系等数据信息。

    6.2.3实测地质部面图、地层柱状图制作

    采用数字剖面系统,自动生成实测地质剖面图框架,手动补充完善岩性花纹、接触关系、构造要索、图 例等,并按规范整饰。 地质剖面图制作完成后,根据工作需要,采用数字剖面系统,自动生成地层柱状图框架,手动补充完 善地层代号、岩性花纹、岩性描述等。

    7野外数字化采集数据整理

    7.1路线数据日常整理

    7.1.1数据检查、整理

    当关野外露线数据实地采集结束策后,应及时将野外路线地质调查数据导人到数字填图系统,并检查 野外录入数据的完整性、规范性、准确性。必要时生成野外路线电子手簿辅助检查。具体检查与整理的 内容及方法如下: 数据完整性检查:检查地质点、地质界线、点间路线及产状、样品、照片、素描等地质要素是否有 遗漏,各属性记录和播述内容是否齐全等; 数据规范性检查:检查各地质要素表达图式图例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标准,记录格式是否规范; 数据准确性检查:检查各采集地质要素属性记录和描述内容是否准确,要素标示点位是否正确 编号标识是否唯一 原始数据整理:对当目采集的野外路线调查数据进行全面整理,绘制信手面,编写路线小结

    数据备份为当日工作数据备份和阶段工作数据备份。备份方法如下: a)当日工作数据备份:将整饰到位的野外地质调查数据进行及时口备份,备份要做到多机备份; 阶段工作数据备份:一个阶段或一个地区的野外地质工作结束,完成了质量检查、综合业务整理 之后的地质数据,应及时进行阶段性工作数据备份,备份以图幅或填图区域为单元,按野外路 线、实测面工释为目录,采用硬盘、光盘等介质进行备份

    野外实测剖面数据采集完成后,应及时进行部面数据整理。具体步骤如下: a)野外剖面导入:将野外实测剖面数据从野外数据采集仪中复制到工作计算机的某个路径下,导 人到数字剖面系统; 地质剖面测制数据编辑:对剖面导线测量库、分层库、产状库、样品库、素描库、照片库等各类数 据进行完整性、规范性、准确性、一致性检查;

    野外实测剖面数据采集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剖面数据整理。具体步骤如下: a)野外剖面导入:将野外实测剖面数据从野外数据采集仪中复制到工作计算机的某个路径下,导 人到数字剖面系统; b) 地质剖面测制数据编辑:对剖面导线测量库、分层库、产状库、样品库、素描库、照片库等各类数 据进行完整性、规范性、准确性、一致性检查:

    c)岩层真厚度计算:当某岩层有多个产状数据记录,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个合适的产状数 据参与计算,当两个相同岩层为同一褶皱的两翼时,应采用褶皱一翼的岩层记录数据参与计算; 对水平岩层的地层韵面,应采用数字剖面系统中“高精度剖面计算”进行剖面厚度计算;在室内 最繁地质部面整理时,应采用开层、重新分层处理后的新的分层组号进行真厚度计算,剖面柱状 图亦用室内新的分层缩号进行绘制; d 照片数据导人:将照片数据导人数字剖面系统,按野外分层编号存放; e) 实测地质面信息表填写:内容包括剖面名称、比例尺、剖面起点终点坐标、剖面测制日期、剖面 测制人员等,应在实测地质部面图和剖面柱状图制作之前完成; 实测削面小结编写:内容包括测制目的、工作量、地质认识(包括填图单位多重划分、岩石组合 沉积环境、构造变形等)以及存在间题等; 实测面地质绵录数据导人图幅PRB库:实测剖面野外采集工作完成后,将实测剖面线及其实 测地质缩录内容以投影方式导入数字填图系统的图幅PRB库中,内容包括剖面起点、终点、导 线及分层位置、产状等信息。

    73.1图幅PRB库建立与数据检查

    完成野外地质路线和实测地质部面数据检查、整理完后,将数据入库,形成图橘PRB库。对图幅 RB库中的路线进行图式图例整理和数据质量检查。 对图幅PRB库数据进行规范性整理。方法如下: 图式图例整饰:对地质点、产状、样品、照片、素播图等符号及设计路线、分段路线、地质界线等线 型按GB958和DZ/T0179的要求统一规范整理,对标准中未具体约定的,可白行设计; 数据质量检查:对路线号、地质点号、样品编号、照片序号、图元类型等数据项检查,并通过检查 结果修正野外数据的逻辑关系;基于PRB数据质量定量评价模型,进行工作量完成情况、实际 材料图精度和地质实体有效控制精度的检查;采用多级质量检查模块,开展自检、互检、项目组 检查等,填写检查者、记录者、检查结果和备 ,所有原始资料应进行100%的自检和互检。

    7.3.2实际材料图编制

    在图幅PRB库基础上,编制实际材料图,内容包括:设计地质路线(Groute)、地质点(Gpoint)、地质 点导航定位信息、分段路线(Routing)、地质界线(Boundary)、化石(Fossil)、样品(Sample)、照片 (Photo)、素描图(Sketch)、地质体点实体(Gcolabel)、地质体线实体(Geoline)、地质体面实体(Geopoly)、 产状(Attitude)、地质要素自定义标注(Free)、实测剖面(Section)位置及其分层线和分层号等实测地质要 素空间位置及相关信息。对勾连的地质体和界线赋属性信息

    7.3.3样品数据入库

    采用数字填图系统中样品管理模块,对路线和剖面中采集的样品进行库及管理,包括图幅名称、野 外编号、样品类别、来样地点、采样层位、块数、采样日期等基本信息,各类测试分析数据,岩矿及古生物鉴 定结果等。如果引用前人资料,应对其测试方法、测试精度、可靠性进行分析确认,并由主要责任人合理 批注后再人库

    各类样品测试分析数据资料综合整理

    DZ/T03902021

    对各类样品测试分析资料,应接数字填图系统的样品管理模块要求,在应位置的样品点实体中填 写采样类型、缩号、位置、方位、大小及批注描述。重要的岩石薄片、光片和化石等资料,应在图幅PRB库 中将相应的数码照片导人照片库。具体要求如下: 收集前人所做的各类样品测试结果数据,根据需要进行数字化与地质编录,并导入数字填图系 统的样品管理模块; 对各种样品的空间位置、类型、编号、方位、大小、批注描述、样品实体个数等信息进行核实和 完善; 通过对实际材料图数 斤综合检索,建立各类样品的采样单、送样单和测试结果数据

    7.4.2地质要素PRB数据资料综合整理

    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要系L沉积岩、火山岩、侵人岩、变质岩、(蛇绿)混杂岩(带)、第四系、地质构造 根据地质年代顺序由老室新分别检索出填图单位,接照不同的要素分类(地质代号)对应整理并填写 内容: 沉积岩:根据分析测试结果,在野外手图、图幅PRB库等数据库中,对地质点、路线、界线等地质 要素的属性进行批注,通过总结批注后的沉积岩PRB数据资料,在数字填图系统中的缩稿原图 库模块建立文档文件,初步填写相应的沉积岩地层单位名称、地层单位代号、地层单位时代、岩 石组合名称、碧石组合主体颜色、主要沉积构造、生物化石带或生物组合、含矿性、地层厚度及 面小结中对该地层的描述内容; 火山岩:根据分析测试结果,在野外手图、图幅PRB库等数据库中,对地质点、路线、界线等地质 要素的属性进行批注,通过总结批注后的火山岩PRB数据资料,在数字填图系统中的编稿原图 库模块建立文档文件,初步填写相应的火山岩地层单位名称、地层单位代号、地层单位时代、岩 石组合名称、岩石组合主体颜色、岩层主要火山构造、火山岩相、生物化石带或生物组合、含矿 性、地层厚度及剖面小结中对该地层的描述内容; 侵入岩:根据分析测试结果,在野外手图、图幅PRB库等数据库中,对地质点、路线、界线等地质 要素的属性进行批注,通过总结批注后的侵入岩PRB数据资料,在数字填图系统中的缩稿原图 库模块建立文档文件,初步填写相应的填图单位名称、填图单位代号、岩石名称、岩石颜色、围岩 时代、岩石结构、岩石构造、岩相、与围岩接触关系、主要矿物及含量、次要矿物及含量、与围岩接 触产状、流面及流线产状、形成时代及部面小结中的内容; 变质岩:根据分析测试结果,在野外手图、图幅PRB库等数据库中,对地质点、路线、界线等地质 要系索的属性进行批注,通过总结批注后的变质岩PRB数据资料,在数学填图系统中的稿原图 库模块建立文档文件,初步填写相应的地(岩)层单位名称、地(岩)层单位时代、岩石名称、岩石 结构、岩石构造、主要矿物及含量、特征变质矿物及含量、地(岩)层产状、矿物组合及含量、含矿 性、所属变质相带、岩层厚度、岩石颜色及剖面小结等内容: (蛇绿)混杂岩(带):根据分析测试结果,在野外手图、图幅PRB库等数据库中,对地质点、路线、界 线等地质要素的属性进行批注,通过总结批注后的混杂岩PRB数据资料,在数字填图系统中的编 稿原图库模块建立文档文件,初步填写相应的岩性、岩石结构、岩石构造、岩性组合、岩相特征、矿 物成分、产状、原生和变质变形特征、岩片和岩块、基质岩性、岩相、变质变形特征和时代等内容; 第四系:根据分析测试结果,在野外手图、图幅PRB库等数据库中,对地质点、路线、界线等地质

    DZ/T03902021

    要素的属性进行批注,通过总结批注后的第四系PRB数据资料,在数学填图系统中的编稿原图 库模块建立文档文件,初步填写相应的沉积物颜色、岩性、结构构造、固结程度、成因类型、生物 特征、年代、测年数据、磁性参数、沉积层序、古生物层、古土壤层、凤化层、地球化学异常层、磁性 层、含矿层、古人类活动遗迹、古水流、古气候、古地理等内容: 地质构造:根据分析测试结果,在野外手图、图幅PRB库等数据库中,对地质点、路线、界线等地 质要素的属性进行批注,通过总结批注后的断层、褶皱等数据资料,褶皱数据整理应对裙皱的类 型、地质体时代、产状、年龄、派生构造等资料进行归纳,断层应在数字填图系统中的编稿原图库 模块建立文档文件,初步填写断层名称、断层编号、断层性质、断层上盘地质体代号、断层下盘地质 体代号、断层破碎带宽度、断层走向、断层倾向、断层倾角、断距、断层形成时代、活动期次等内容

    7.4.3地质要素产状数据资料综合整理

    在图幅PRB库中,基于野外手图库继承的产状实体,检查其属性中的路线号、地质点号、R编号、产 伏编号、类型、倾向、倾角、走向及相应的批注内容填写完整,面后开展产状图元的整理: 地质面状产状整理:除地层产状符号(S)外,对如片理、片麻理、流面等产状,应在数字填图系统中 采用人机交互方式更新相应子图符号,自动按产状倾向旋转实体的符号,并自动标注产状倾角; 地质线状产状整理:用线段表示的各种线理,如拉伸线理、生长线理、皱纹线理、窗线理等,应 在数字填图系统中采用人机交互方式更新相应子图符号,自动按倾伏向旋转实体的符号,并形 成线理的注释图层; 断层线、韧性剪切带与褶皱轴迹的整理:除默认的地质界线外,在数字填图系统中采用人机交互 方式按断层类型调换不同子图符号、不同颜额色和线条的宽度以及褶皱类型子图和线条(轴迹)的 宽度,建立和填写相应实体属性表。

    7.4.4原始资料数据输出

    线地质调查、地质剖面、实际材料图等各类原始资料数据可以电子化格式输出并及时归档。

    7.5.1数字地质图编制

    采用数字填图系统中的编稿原图库模块,在实际材料图库的基础上编制数字地质图,所用资料应吻 合一致,地质图内容及图面表达方式应窦出反映调查区的综合研究成果和图情的主体特点,应符合区域 地质调查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各地质要素按照GB958和DZ/T0179规定的图式、图例、符号、用色原 则等进行表送,对在标准巾未涉及的内容,可自行设计相关花纹符号表达。 在数字填图系统中的缩稿原图库模块中创建地质体分布图层、构造要素图层等,并叠加地理底图图 层。采用点、线、面等矢量数据编辑工具生成数字地质图的图框、方里网图层和图框外整饰图层,包括图 例及注记图层、地层综合柱状图、岩浆岩序列图、地质面图、图幅简要说明、比例尺、接图表、其他辅助性 图表、填图负责人及单位等

    7.5.2数字专题地质图编制

    以数字地质图为底图,采用数字填图系统编制数字专题地质图,按照GB/T958和DZ/T0179巾 规定的图式、图例、比例尺、符号、用色原则等表达。标准中未涉及的内容,可自行设计相关花纹符号表 达。图框外内容参照数字地质图相关规定,并根据专题特点补充相应内容。

    8.1野外验收数据资料

    DZ/T 03902021

    野外验收时,应提交数据资料,具体包括: 收集的已利用的前人原始资料文档; 数字化地理底图; 野外手图库; 图幅PRB库; 剖面数据库; 实际材料图库; 样品数据库; 编稿原图库; 数字地质图。

    野外验收时,应提交数据资料,具体包括: 收集的已利用的前人原始资料文档; 数字化地理底图; 野外手图库; 图幅PRB库; 剖面数据库; 实际材料图库; 样品数据库; 编稿原图库; 数字地质图。

    数学填图野外数学地质资料验收应在野外驻地并使用便携式或台式计算机进行操作。数学资料验 应检查数字填图原始地质资料数据的质量与完备程度,具体包括: 实物工作量完成及人库情况; 数字地质资料及其附件的齐全性,文件格式和文件名、子目录名的正确性,各文件在文件夹中存 放的正确性; 野外手图、图幅PRB数据库、面数据库、实际材料图库、样品数据库、编稿原图库、元数据等全 部野外数字地质资料中空间实体及属性项,描述内容的完整性、规范性、准确性、一致性; 剖面图、实际材料图、绵稿原图巾各类地质界线勾绘、属性与图层划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9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立

    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由基本要素类、对象类、综合要素类和独立要素类等内容组成,具体包括: 基本要素类:包括地质体面实体、地质(界)线、脉岩(点)、蚀变(点)、矿产地(点)、产状、样品、照 片(摄像)、素描图、化石、同位素测年、火山口、钻孔、泉、河潮海水库岸线等; 对象类:包括沉积(火山)岩岩石地层单位、侵入岩填图单位、变质岩地(岩)层单位、特殊地质体、 非正式填图单位、断层、脉岩(面)、戈壁沙漠、冰川与终年积雪、面状水域与沼泽、图幅基本信 息等; 综合要素类:包括构造变形带、蚀变带(面)、变质带、混合岩化带、矿化带、大型滑坡(崩塌)体 火山岩相带、标准图框(内图框)等 独立要索类:包括图例、地层综合柱状图、侵入岩序列图、地质部面图、图幅简要说明、接图表、其 他辅助性图表、填图负责人及单位、图例及图饰部分等。

    建库法为: a)通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工具,自动批量或者逐个将实际材料图库或编稿原图库中的地质面 实体数据和地质界线实体数据信息,以及产状、样品、化石、照片、索描图、钻孔、矿产地等点实体 数据信息,提取到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地质体面实体、地质(界)线、脉岩(点)、蚀变(点)、矿产地 (点)、产状、样品、照片(摄像)、素描图、化右、同位素测年、火山口、钻孔、泉、河潮海水库岸线等 基本要素类的空间信息和结构化公共属性中; b)通过基本要素类从空间到属性以及从属性到空间的可视化管理工具,整理属性,生成要素类唯 一标识码; 修改地质体面实体要索类子类型,沉积(火山)地层单位为0,侵人岩填图单位为1,变质岩地 (碧)层单位为3,特殊地质体为4,非正式填图单位为5,脉岩(面)为6,戈壁沙漠为7,冰川与终 年积雪为8,面状水域与沼泽为9; d 修改地质界线要素类子类型,地质界线为0,断层为1,岩性界线为2,岩相界线为3,水体界线为 4.雪线为5

    9.2.2综合要素类数据建库

    建库法为: a)根据地质图地质内容特点,构建构造变形带、矿化蚀变带、变质相带、混合岩化带、大型滑坡(崩 塌)体、火山岩相等综合要素类实体,通过综合要素类从空间到属性以及从属性到空间的可视化 管理工具,整理属性,生成要素类唯一标识码; b)从标准图框文件中提取信息到标准图框(内图框)综合要素类中,进一步完善属性

    9.2.3对象类数据建库

    a)对基本要素类、综合要素类属性进行整理后,通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工具白动批量或者逐 个手工提取属性数据到相关对象类中: b 从地质体面实体要索类提取属性信息到沉积(火山)岩岩石地层单位、侵入岩填图单位、变质岩 地(岩)层单位、特殊地质体、非正式填图单位、断层、脉岩、戈壁沙漠、冰川与终年积雪、面状水域 与沼泽等对象类中; C)从地质界线要素类提取属性信息到断层对象类中; d)从标准图框(内图)综合要素类捷取属性信息到图幅基本信息对象类中; e)结合地质资料情况,利用对象类管理工具,参照相应地层和侵人岩的实测剖面、地质图中综合地 层柱及地质报告等资料进行对象类属性整理。

    2.4独立要素类数据建

    建库方法为:独立要素类按照不同的内容进行文件名的命名,并自动或自定义生成相应的基本属性 内容。

    DZ/T 03902021

    a)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应在编稿原图库的基础上建立:在实地补充调查基础上对实际材料图或编稿 原图进行完善时,与其关联的空间数据库需要同步更新,以保证不同阶段整理分析的数据尤其 是空间信息的一致性; 6 空间数据库的空间数据地图参数与图幅地理底图相关参数保持一致:建库过程主要包括对空间 信息、属性信息的操作和数据质量检查等工作,业务流程化主要通过要素类、对象类、关系类的 组织管理工具实现; 利用数据动态继承更新工具、属性信息管理工具、数据约束规则检查工具、制图表达与要素类属 性融合工具、专题信息提取与服务工具等一系列辅助建库工具,提高建库效率并保证数据质量; 独立要素类按要求规范相关文件名; e)数据库质量检查:完成基本要素类、综合要素类及对象类属性整理完善后,通过地质图空间数据 库建库工具自动或者人机交互方式检查数据库质量,内容主要包含要素类与对象类逻辑一致性 检查、地质体代号与图形参数匹配检查、地质体代号与注记一致性检查、地质界线代码与线型 致性检查、产状类型名称与符号一致性检查,

    食用油标准I0.1成果验收数据资料提交

    除按本文件8.1要求提交修改后的全部野外数据地质资料外,还应提交成果数据资料,包括: 地质图空间数据库; 元数据, 数据库建库报告; 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成果验收应在地质成果报告终审前完成,在便携式或台式计算机上进行。验收应检查数字填图成果 数据资料的完备程度与质量,具体包括: 野外验收后补充调查工作的完成情况及数据资料的完整性, 各项实际资料与原始资料(实际材料图)的吻合程度及综合整理情况: 数字地质图和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内容、精度与质量,

    成果验收应在地质成果报告终审前完成,在便携式或台式计算机上进行。验收应检查数字填图 据资料的完备程度与质量,具体包括: 野外验收后补充调查工作的完成情况及数据资料的完整性, 各项实际资料与原始资料(实际材料图)的吻合程度及综合整理情况: 数字地质图和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内容、精度与质量机械标准

    资料评审验收修改完善后,应按照资料管理的相关

    [1]DD201901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000) [2]DD200102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 [3]]DD2006—06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标准 [4]DD200605地质信息元数据标准 [5]李超岭,于庆文,数字区域地质调查基本理论与方法[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 [6]李超岭,于庆文,张克信,等.PRB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研究[J.地球科学,2003,28(4):377—384 [7]]李超岭,张克信,于庆文,等.数字填图中不同阶段数据模型的继承技术].地球科学,2004,29 (6):745—752 [8]李超岭,杨东来,李丰丹,等.中国数字地质调查系统的基本构架及其核心技术的实现].地质 通报,2008,27(7):923—944 [9]李丰丹,李超龄,刘畅,等.数字地质调查系统中空间数据库建库流程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LJ] 地质通报,2008,27(7):980一985 [10]李超岭,于庆文,杨东米,等.数字地质调查系统操作指南[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 [11]李超岭,李丰丹,刘畅,等.数字地质调查技术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12 [12] 李超岭,李丰丹,刘畅,等.数字地质调查理论、技术方法与软件平台[MI.北京:地质出版社, 2016 [13]]李丰丹,刘畅,刘园园,等,数字地质调查系统操作指南:地质调查智能空间升级版[M].北 京:地质出版社,2021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专题: 设备设计图纸 |钢结构设计图纸 |工字钢标准 |紧固件标准 |体育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