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1087-2020 热回收新风机组.pdf

  • GB/T 21087-2020  热回收新风机组.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4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10-21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暖通空调,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ERV和ERC的零部件应无松动、杂音和过热等异常现象

    送风量和排风量的实测值不应小于额定值的95%。

    ERC的新风侧和排风侧的静压损失实测值不应大于额定值的105%。

    对于额定输入功率不大于30W 人功率实测值不应大于额定值的120%;对于额定输 人功率大于30W的机组,其输入功率实测值不应大于额定值的110%

    送风量大于3000m"/h的ERV和ERC,其内部漏风率实测值不应大于10%气象标准,且不应大于“额定值 +1%”。

    000m/h的ERV和ERC.其外部漏风率实测值

    送风量不大于3000m/h的ERV和ERC,其送风净新风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0%,且不应 定值一1%”。

    交换效率实测值不应小于额定值的90%,且应满足表2要求。

    表2ERV和ERC的交换效率限值

    能效系数实测值不应小于额定值的95%。

    能量回收比实测值不应小于额定值的95%。

    ERV应无凝露外滴,凝结水应排除

    露外滴,凝结水应排除通

    ERV和旋转式ERC的噪声实测值不应大于“额定值+1dB(A)”

    ERV和旋转式ERC冷态、热态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MQ

    CRV和旋转式ERC淋水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1

    RV和旋转式ERC淋水绝缘电阻值不应小

    6.20.1送风量不大于3000m/h的ERV和旋转式ERC的泄漏电流应符合GB4706.1一2005中13.2 的规定。 6.20.2送风量大于3000m"/h的ERV和旋转式ERC外露金属部分和电源线间泄漏电流值不应大于 5mA

    式ERC外露金属部分与接地端之间的电阻值不

    表4试验读数的允许偏差

    各类测试仪表的准确度

    被试ERV和ERC的外观应采用且测法对其进行检查

    3.1型式检验时,调整ERt

    GB/T 21087—2020

    2出厂检验时,在额定电压下启动ERV或ERC,在最大风速或最大转速下稳定运行,检查零部 无松动、杂音和过热等异常现象。

    7.4.1按附录A规定的试验方法和表3规定的试验工况,测量ERV和ERC的

    接附录A规定的试验方法和表3规定的试验工况,测量ERV和ERC的送风量、排风量。 2按附录B规定的试验方法,测量安装在现场ERV和ERC的送风量、排风量

    按附求A规定的试验方法和表3规定的试 的新风侧和排风侧的机外余压 2按附录B规定的试验方法,测量安装在现场ERV的新风侧和排风侧的机外余压

    按附录A规定的试验方法和表3规定的试验工况,测量ERC的新风侧和排风侧的静压损失。 按附录B规定的试验方法,测量安装在现场ERC的新风侧和排风侧的静压损失,

    7.7.1接附录A规定的试验方法和表3规定的试验工况,测量ERV和ERC(适用时)对应的输 功率。 7.7.2按附录B规定的试验方法,测量安装在现场的ERV和ERC(适用时)对应的输入功率

    安附录C规定的试验方法和表3规定的试验工况测量内部漏风率

    D规定的试验方法和表3规定的试验工况,测量

    按附录E规定的试验方法和表3规定的试验工况,测量ERV和ERC的送风净新风率。

    7.12.1按附录C规定的试验方法测量ERV或ERC内部漏风率,或按附录E规定的试验方法测量 RV或ERC送风净新风率,满足6.7或6.10的要求后,才可进行交换效率试验。 7.12.2按附录F规定的试验方法和表3规定的试验工况,测量ERV或ERC的显热交换效率、湿量交 换效率及全热交换效率。 7.12.3按附录G规定的试验方法和表3规定的试验工况,测量往复式ERV的显热交换效率、湿量交 换效率及全热交换效率

    接附录F规定的试验方法和表3规定的试验工况,测量ERV的能效系数

    7.15 凝露、凝结水

    15.1按附录H规定的试验方法和表3规定的试验工况,在额定风量下连续运行4h,检查凝露、 结果。 15.2对有风量调节的装置,按附录H规定的试验方法和表3规定的试验工况,在最大风量下连 4h,检查凝露、凝结水结果

    表I规定的试验方法测量ERV的A计权声压级噪

    7.17.1接表3规定的凝露、凝结水冷量回收试验工况连续运行4h,在ERV或ERC带电部分与非带 电金属部分之间,施加1250V、50Hz的正弦波电压,开始时所施加的电压不应大于规定值的一半,然 后快速升为全值,持续时间60S。 7.17.2大批量生产时.可在常温下用1800V电压及持续时间1s来代替

    7.18.1在常温、常湿条件下,用500V绝缘电阻计测量ERV或ERC带电部分和非带电金属部分之间 的绝缘电阻(冷态) 7.18.2按表3规定的凝露、凝结水冷量回收试验工况连续运行4h,用500V绝缘电阻计测量ERV或 ERC带电部分和非带电金属部分之间的绝缘电阻(热态)

    对室外安装使用的机组,在常温、常湿条件下,以45°倾斜角度向装置室外侧喷射流速为3mm/min 的清水,持续1h后停止喷射,用500V绝缘电阻计测量带电部分和非带电金属部分之间的绝缘电阻

    .20.1在表3规定的凝露、凝结水冷量回收试验工况下,用GB/T755一2019规定的电阻法进行测量 分别于试验前和连续运行4h后,测量电机绕组电阻和温度。 7.20.2电机绕组温升应按公式(1)进行计算:

    At 电机绕组温升,单位为摄氏度(℃); R2 试验结束时的绕组电阻,单位为欧姆(2); R1 试验开始时的绕组电阻,单位为欧姆(2); t1 试验开始时的绕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试验结束时的空气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规定的试验方法,测量机组外露的金属部分与电源线之间的泄漏电流

    按照GB4706.1一2005中27.5规定的方法,测量ERV或ERC外壳与接地端子之间的电阻。

    按GB/T2423.3规定的试验条件连续运行48h后,用500V绝缘电阻计测量ERV或ER 分和非带电金属部分之间的绝缘电阻,在施加1250V电压1min的情况下,应无击穿或闪络

    7.24新风PM2.5过滤效率

    T34012规定的方法测试ERV的新风PM2.5过

    J规定的试验方法,测量被试ERV和ERC的交

    检验分出厂检验、抽样检验和型式检验

    8.2.1每台ERV或ERC需经制造厂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8.2.2出厂检验应按表6规定的项目进行,绝缘电阻仅做冷态试验

    8.2.1每台ERV或ERC需经制造厂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3.3.1对于成批生产的ERV或ERC, 应进行例行抽样检验,抽样时间应均衡分布在1年中 8.3.2抽样检验应按表6规定的项目进行

    8.4.1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定型鉴定时; 定型产品的结构、制造工艺、材料等更改对产品性能有影响时; 转厂生产时; d)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4.2型式检验应按表6规定的项目进行

    5.1对于出厂检验、抽样检验和型式检验,只要有一台机组在表6规定的项目中有一项不合格,贝 批产品不合格

    GB/T 21087—2020

    3.5.2对于型式检验,在表6规定的电气安全项目16、17、18、19、20、21、22中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该 生产周期产品不合格

    9标志、包装、运输和购存

    标志、包装、运输和购

    1.1每台ERV和ERC应有铭牌,并应固定在明

    a)名称和型号; b) 主要技术参数: 送风量、排风量、电压、频率、输人功率、交换效率, 噪声、机外余压和能效系数(适用于ERV), 一热交换芯体尺寸、静压损失和能量回收比(适用于ERC), 一安装角度(适用于热管装置), 一转速(适用于旋转式ERC)等; c) 新风侧、排风侧的过滤器等级和过滤效率(适用于具有过滤功能的ERV); d) 依据的标准编号; e) 生产编号; f 生产日期; g)制造厂名。 1.3依据标准生产的产品,铭牌上标注的性能值均应为标准空气状态和标准试验条件下生产制造单 声明的数值;非标工况的性能值可标注在生产制造单位的样本或合同中,当在铭牌上标注时,应注明 名义值”和对应的环境条件。 1.4机组上应有接地标志和安全运行要求标志,并应附有电气线路图,旋转式ERC应有转轮的旋转 方向标志。

    9.2.1产品包装前应进行清洁干燥处理 9.2.2 包装应有防潮、防尘及防震措施。 9.2.3 包装箱中应有产品合格证、装箱单、产品说明等文件。 9.2.4产品合格证应包括检验结论、检验员章和检验日期。 9.2.5装箱单应列出所有附件

    9.3.1ERV和ERC在运 装的指增施 9.3.2ERV和ERC应存放在清洁 周围应无腐蚀性气体存在

    随机技术文件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产品采用的标准名称; b)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空气动力性能曲线、工作温度范围、工作原理、特点及用途等; c)主要技术性能参数: 送风量、排风量、送风净新风量,

    热交换芯体尺寸(适用于ERC), 机外余压(适用于ERV)或静压损失(适用于ERC), 电压、频率、输入功率, 噪声, 显热交换效率(适用于显热交换ERV和ERC), 全热交换效率(适用于全热交换ERV和ERC), 安装角度(适用于热管式ERC), 转速(适用于旋转式ERC), 外形尺寸及重量; 安装结构尺寸图和电气线路图; 安装说明、使用要求; 维护保养及注意事项

    GB/T210872020

    GB/T 21087—2020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风量、静压损失、机外余压及输入功率试验方法

    风量、静压损失、机外余压及输入功率试验方法

    A.1.1ERV和ERC空气动力性能试验装置由风量测量仪表,温、湿度测量仪表,压力测量仪表和连接 管道等组成。 A.1.2试验装置分为A类、B类和C类。A类和B类试验装置适用于风道式ERV和ERC,C类试验 装置适用于无风道式ERV。 A.1.3A类试验装置应由满足GB/T1236一2017中图42d)要求的出口风室组成,示意图见图A.1 各风口所接直管段的最小长度J三2D。,其中D。为风口的当量直径;对于方形风口D。三V4AB/元, A和B分别为方形风口的长和宽;风室中安装的喷嘴应满足GB/T1236一2017中第22章的要求;试 验时,喷嘴的喉口速度范围应为15m/s~35m/s。

    图A.1A类试验装置示意图

    4B类试验装置应由满足GB/T1236一2017中图42c)要求的风道组成,示意图见图A.2。各 接直管段的最小长度J=2D。,其中D。为风口的当量直径;对于方形风口D。=√/4AB/元,A和 I为方形风口的长和宽;试验设备使用的皮托管应满足GB/T1236一2017中第25章的要求。

    图A.2B类试验装置示意图

    A.1.5C类试验装置示意图见图A.3,无风道式ERV的进风口或出风口实际应用时不需连接风道,试 验时应附加一段风道用于测试空气静压,该附加风道的最小长度K=2D。,其中D。为风口的当量直径; 对于方形风口D。=V4AB/元,A和B分别为方形风口的长和宽;静压测点的位置见图A.3,静压测点所 在断面的平均风速不应大于1.25m/s。

    图A.3C类试验装置示意图

    1.6对于多出风口的ERV和ERC,各出风口风管应按实际应用接管方式连接,再与试验装置连: 1.7当被试ERV和ERC的送风、排风风量试验设备不能同时连接时,应确保未接风量测量设 侧有静压控制风道和静压控制装置

    GB/T 21087—2020

    A.1.8静压测孔应满足如下要求:

    a)在静压测量截面的管壁上,分别将相互成90°分布的4个静压孔的取压接口连接成静压环; b) 静压孔直径应为1mm~3mm,孔边应为直角且无毛刺,取压接口管的内径不应小于静压孔 直径的两倍,结构应符合GB/T1236一2017中第7章的规定。 A.1.9试验用仪表应满足表5的要求

    A.2.1风道式ERV和ERC

    则点的风量和风压,包含最大和最小风量以及中间等间隔的3个风量;如果有风量挡位调节,应在各挡 立下完成5个测点的风量和风压测试;如果为无级调速,应在最高转速、最低转速和中间3个转速下完 成5个测点的风量和风压测试。 A.2.1.2风量测试时,对于不接风管的ERV,其气流进、出口的静压绝对值均应控制在(0土2.5)Pa;对 于接风管的ERV,其气流进、出口的静压绝对值应相等,偏差不应大于5Pa(静压不大于100Pa时)或 不大于进、出口静压绝对值中较大者的5%且不大于10Pa(静压大于100Pa时)

    A.2.2无风道式 ERV

    A.2.2.1无风道式ERV的风量 绝对 制在(0±2.5)Pa。 A.2.2.2调整测量设备.控制被试ERI 机外余压、输人功率和转连

    暖通空调设计、计算A.2.3B类试验装置测点布置

    使用B类试验装置测量动压时,测点应在同一 截面上,皮托管应垂直管壁,测头应正对气流方向 管轴线平行,其与风道主轴线平行的偏差应在土2°之内,测点布置见图A.4,每个直径上应布

    图A.4标准化风道横向测点的位置示意图

    表A.1测点距风道内壁的距离

    A.2.4.1送风出口与新风进口静压环读值之差为对应送风量的静压损失△,排风出口与回风进口静 压环读值之差为对应排风量的静压损失△力§。 A.2.4.2送风出口与新风进口空气全压(静压环读值与空气动压之和)之差为对应送风量下的机外余 压P,排风出口与回风进口空气全压(静压环读值与空气动压之和)之差为对应排风量下的机外余 压P

    A.3.1A类试验装置

    A.3.1.1单个喷嘴的风量应按公式(A.1)、公式(A.2)进行计算

    三层标准规范范本A.3.1.1单个喷嘴的风量应按公式(A.1)、公式(A.2)进行计算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专题: 角钢标准 |白砂糖标准 |胶合板标准 | 电线电缆标准 |项目管理、论文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