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0893-2013 供热系统节能改造技术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 GB/T 50893-2013  供热系统节能改造技术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3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3-22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暖通空调,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GB/T 50893-2013  供热系统节能改造技术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

    管网。 2.0.12热电厂首站the first station in cogeneration power plant 由基本加热器、尖峰加热器及一级供热管网循环水泵等设备 组成,以热电厂为供热热源,利用供热机组抽(排)汽换热的供 热换热站。

    2.0.12热电厂首站the first station in cogeneration

    由基本加热器、尖峰加热器及一级供热管网循环水泵 组成,以热电厂为供热热源,利用供热机组抽(排)汽换 热换热站。

    勘探标准供暖期日补水量占供暖系统水容量的白分比

    2. 0. 14隔压站

    3.1.1供热系统在进行节能改造前,应对供热系统进行节能查 勘和评估。节能查勘工作应包括收集、查阅相关技术资料,并应 实地查勘供热系统的配置、运行情况及节能检测等。 3.1.2供热系统各项参数的节能检测应在供热系统稳定运行后 自单台热源设备负荷率大于50%的条件下进行。各项指标的检 测应在同一时间内进行,检测持续时间不应小于48h。 3.1.3供热系统节能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工业锅炉 热工性能试验规程》GB/T10180、《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检 测技术规程》JGJ/T260、《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32、《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77的有关规定。 3.1.4供热系统节能检测使用的仪表应具有法定计量部门出具 的检定合格证或校准证书,且应在有效期内。 3.1.5节能香所收集的供热运行资料应是近1年~2年的实 际运行资料。

    3.1.2供热系统各项参数的节能检测应在供热系统稳

    3.2.1热电厂首站节能查勘应收集、查阅下列资料: 1 竣工图纸、设计图纸及相关设备技术资料、产品样本; 2供热范围、供热面积、设计供热参数、区域设计供热负 荷、首站设计供热负荷: 3与其连接的热力站的名称、用热单位类型、投人运行的 时间及供热天数; 4多热源系统运行调节模式及调度情况; 5供热期供热量、供电量、耗汽量、耗水量、耗电量及余

    10供配电系统: 1)供电来源、电压等级、负荷等级; 2)电气系统容量及结构; 3)无功补偿装置; 4)配电回路设置、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 5)首站总用电量计量方式: 6)主回路计量、各支回路分项计量方式; 11一级供热管网系统: 1)各支路名称; 2)管径;; 3)调节阀门设置; 12加热器、管道的保温状况、凝结水回收利用情况及已采 节能措施等。

    1基本加热器、尖峰加热器: 1)热源侧的蒸汽压力、温度、流量、热负荷; 2)负荷侧的一级供热管网供水、回水压力、温度、循环 水量、热负荷、供热量; 3)加热器凝结水压力、温度、流量; 4)加热器、热力管道表面温度; 5)当有多个供热回路时,应检测每个回路的供水、回水 压力、温度、流量、热负荷、供热量: 2一级供热管网循环水泵: 1)水泵进口、出口压力; 2)水泵流量; 3水质、补水量: 1)加热器凝结水水质; 2)供热管网循环水、补水水质; 3)供热管网补水量; 4供配电系统:

    1)变压器负载率、电动机及仪表运行状况; 2)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功率因数、谐波电压及谐波电流 含量、电压偏差; 循环水泵、补水泵、凝结水泵等用电设备的输入功率。

    3.3.1区域锅炉房节能改造应收集、查阅下列资料: 1 竣工图纸、设计图纸及相关设备技术资料、产品样本; 2维修改造记录; 3运行记录: 1)温度、压力、流量、热负荷、产汽量等参数; 2)燃料消耗量、供热量、供汽量、耗水量、耗电量及系 统充水量、补水量、凝结水回收量等; 4供热范围、供热面积、设计供热参数、锅炉房设计供热 负荷、与锅炉房连接的热力站名称、热用户类型、负荷特性、投 入运行的时间、供热天数; 5多热源系统运行调节方式及调度情况; 6供暖期供热量、耗汽量、耗水量、耗电量、燃料消耗量: 7燃料价、电价、水价、热价等运行费用基价; 8设计燃料种类、实际燃用燃料种类,燃煤的工业分析、 入炉煤的粒度、人场和人炉燃料低位热值等。 3.3.2区域锅炉房节能改造现场查勘应记录下列内容: 1热水锅炉的型号、台数、额定供水、回水温度、压力 额定热负荷、额定循环水量;蒸汽锅炉的型号、台数、额定供汽 压力、温度、额定供汽量; 2锅炉配套辅机的炉排、鼓风机、引风机、除尘、脱硫、 脱硝设备的型号、台数、额定参数; 3锅炉运煤、除灰、除渣: 1)皮带运输机、碎煤机、磨煤机、除渣机、灰渣泵等型 号、台数;

    3.3.2区域锅炉房节能改造现场查勘应记录下列内容:

    2)额定参数; 4蒸汽锅炉给水泵、凝结水泵型号、台数、额定参数;连 排污、定期排污设备型号、台数、额定参数;凝结水回收方 、疏水器类型; 5锅炉给水水处理设备、除氧设备型号、容量,炉水处理 式;一级供热管网补水水源,补水、循环水水处理设备型号、 数、额定功率; 6一级供热管网定压方式、定压点;补水泵型号、台数、 定参数; 7一级供热管网循环泵型号、台数、额定参数; 8一级供热管网供热量调节方式: 1)供、回水温度调节方式; 2)循环水泵流量调节方式; 3)燃烧系统调节方式,鼓、引风机及炉排转速调节方式 4)供热集中监控系统米用情况; 5)各台锅炉运行时间段调节方式: 6)其他耗能设备调节方式: 9蒸汽流量、供热量、水量计量仪表及燃料耗量计量设备类型: 1)蒸汽流量计量仪表; 2)供热量计量仪表; 3)供热管网循环水量计量仪表: 4)补水量、凝结水量、排污水量计量仪表; 5)燃料计量方式及计量设备; 10供配电系统: 1)供电来源、电压等级、负荷等级;电气系统容量及结 构、无功补偿方式; 2)变压器型号、台数、额定参数;配电回路设置、用电 设备的额定功率; 3)锅炉房总用电量计量方式;主回路计量、各支回路分 项计量方式;

    11一级供热管网系统划分情况:各支路名称、管径、调节 阀门设置;

    1)燃料消耗量、炉排转速; 2)热水锅炉的供水、回水压力、温度、循环水量、热负 荷、供热量;蒸汽锅炉的蒸汽压力、温度、流量、热 负荷;给水压力、温度、流量; 3)凝结水压力、温度、流量;锅炉排污量; 4)锅炉、热力管道表面温度; 5)多个供热可路的每个回路的供水、回水压力、温度、 流量、热负荷、供热量; 6)炉膛温度、过量空气系数(含氧量)、炉负压、排烟 温度、灰渣可燃物含量等; 一级供热管网循环水泵: 1)水泵进口、出口压力; 2)水泵流量; 3水质、补水量: 1)锅炉炉水、给水、凝结水水质; 2)供热管网循环水、补水水质; 3)供热管网补水量等; 4供配电系统: 1)变压器负载率、电动机及仪表运行状况; 2)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功率因数、谐波电压及谐波电流 含量、电压偏差; 5用电设备的输入功率: 1)循环水泵、补水泵、蒸汽锅炉给水泵、凝结水泵; 2)锅炉配套辅机包括炉排、鼓风机、引风机、除尘、脱 硫设备;

    3)锅炉运煤除渣包括磨煤机、皮带运输机、提升机、除 渣机等。

    3.4.1热力站节能改造应收集、查阅下列资料: 1竣工图纸、设计图纸及相关设备技术资料、产品样本; 2维修改造记录; 3运行记录: 1)温度、压力、流量、热负荷等运行参数; 2)供热量、耗汽量、耗电量及系统充水量、补水量等; 4供热范围、供热面积、设计供热参数、热力站设计供热 负荷、与其连接的用户名称、用热单位类型、负荷特性、投人运 行的时间及供暖期供热天数; 5一级供热管网供热参数、热力站与一级供热管网连接 方式; 6供暖期供热量、耗汽量、耗热量、补水量、耗电量: 7电价、水价、热价等运行费用基价。 3.4.2热力站节能改造现场查勘应记录下列内容: 1换热设备类型、台数、换热面积、水容量、额定参数 额定工况传热系数、供热参数; 2一级供热管网分布式循环水泵型号、台数、额定参数; 3混水泵型号、台数、额定参数; 4凝结水回收方式、凝结水回收设备型号、台数、额定参 数;蔬水器类型: 5二级供热管网补水水源,水处理设备型号、台数,补水 方式和水处理方式; 6二级供热管网定压方式、定压点,补水泵型号、台数、 额定参数; 7二级供热管网循环泵型号、台数、额定参数等; 8二级供热管网供热量调节方式:

    3.4.3热力站节能改造节能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1)热源侧包括一级供热管网供、回水压力、温度、循坏 水量、供热量、热负荷,蒸汽压力、温度、流量、热 负荷; 2)负荷侧包括二级供热管网供水、回水压力、温度、流 量、热负荷、供热量; 3)汽水换热设备凝结水压力、温度、流量、凝结水回收 量,凝结水回收方式; 4)换热设备、混水设备、热力管道表面温度;

    5)当有多个供热回路时,应检测每个回路的供水、回水 压力、温度、流量、热负荷、供热量等; 2一级供热管网分布式水泵、二级供热管网循环水泵、混 水泵: 1)水泵进口、出口压力; 2)水泵流量; 3水质、补水量: 1)换热设备凝结水水质: 2)供热管网循环水、补水水质: 3)供热管网补水量等: 4供配电系统: 1)变压器负载率、电动机及仪表运行状况; 2)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功率因数、谐波电压及谐波电流 含量、电压偏差: 5循环水泵、补水泵、凝结水泵等用电设备的输人功率。 3.4.4隔压站的节能查勘内容按本节执行。 3.4.5热水供热管网中设置的中继泵站的节能检测内容应按本 规范第3.4.3条第2款执行,

    3.5.1供热管网节能改造应收集、查阅下列资料: 1 工图纸、设计图纸及相关设备技术资料、产品样本; 2 维修改造记录; 3温度、压力、系统充水、补水量等运行记录; 4供热范围、供热面积、供热半径、供热管网类型、介质 类型、负荷类型、设计供热参数、设计供热负荷、投入运行的日 间、供暖期供热天数; 5供热管网途设置: 1)热源或多热源名称、位置; 2)热力站、隔压站名称、位置;中继泵站名称、位置;

    3)检查室名称、位置: 4)与供热管网连接的用广名称、位置等; 6一级供热管网与热力站的连接方式、二级供热管网与用 户的连接方式等。 3.5.2供热管网节能改造现场查勘应记录下列内容: 管道敷设方式、敷设距离: 2 检香室、管沟工作环境,管道的保温结构及工作状况: 3 管道材质、主干管管径; 调控阀门、泄水阀门、放气阀门、疏水器位置、开启状 态;补偿器、支座类型、位置、工作状况; 已采取的节能措施等。 3.5.3 供热管网节能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检查室、管沟内热力管道的外表面温度: 2热力站内一级供热管网供水、回水压力、温度、循环水 量,蒸汽压力、温度、流量; 3用户热力人口供水、回水压力、温度、循环水量; 4供热管网管道沿途温降等

    3.6.1 建筑物供暖节能改造应收集、查阅下列资料: 1 峻工图纸、设计图纸及相关设备技术资料、产品样本; 维修改造记录; 3 温度、压力、供热量等运行记录; 4供暖建筑面积、层数、建筑类型、建筑物设计年限、投 人运行的时间、负荷特性、供暖时间、供暖期供热天数; 5设计供热负荷、循环水量、阻力、供回水设计温度、室 内设计温度等。 3.6.2建筑物供暖节能改造现场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建筑物围护结构保温状况、门窗类型;

    建筑物围护结构保温状况、门窗类型 2 热力入口位置、环境、保温状况;

    3 热力人口与供热管网的连接方式; 4 热力人口阀门、仪表、计量设施; 5 供暖系统形式; 6 室内供暖设备类型; 7 用户热分摊方式、室内温控装置; 8 已采取的节能措施等。 3.6.3 建筑物供暖节能改造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典型房间室内温度; 2 供暖系统水力失调情况: 3 用户热分摊仪表计量数据; 热力人口供、回水温度、循环水量,供水、回水压力; 5 热力人口热计量数据: 必要时对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进行检测等

    4.1.1供热系统节能评估工作应包括现有供热系统主要运行指 标的合格判定和总体评价、不合格指标的原因分析和节能改造建 议,并应编写供热系统节能评估报告。 4.1.2供热系统主要运行指标应包括主要能耗、主要设备能效 主要参数控制水平。

    4.1.2供热系统主要运行指标应包括主要能耗、主要设备能效 主要参数控制水平。

    4.1.2供热系统主要运行指标应包括主要能耗、主要设备能效

    4.2.1锅炉房单位供热量燃料消耗量的检测持续时间不宜小于 48h,检测结果锅炉房单位供热量燃料消耗量应符合表4.2.1的 规定,否则应判定检测结果不合格。锅炉房单位供热量燃料消耗 量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BQ 锅炉房单位供热量燃料消耗量(燃煤:kgce/GJ; 燃气:Nm/GJ;燃油:kg/GJ); G检测期间燃料消耗量(燃煤:kgce;燃气:Nm: 燃油:kg); Q 检测期间供热量(GJ)。 一

    2.1锅炉房单位供热燃料消耗

    4.2.2锅炉房、热力站供暖建筑单位面积燃料消耗量、耗电量

    4.2.2锅炉房、热力站供暖建筑单位面积燃料消耗量、耗电量

    式中: EA 供暖建筑单位面积耗电量(kWh/m); Eo 供暖期耗电量(kWh); A 供暖建筑面积(m)

    4.2.3供暖建筑单位面积耗热量应符合表4.2.3的规定,否则 应判定检测结果不合格。供暖建筑单位面积耗热量应按下式 计算:

    式中: QyA 供暖建筑单位面积耗热量(GJ/m): Q 一 供暖期建筑物热力人口供热量(GJ); A, 建筑物供暖建筑面积(m)。

    表4.2.3供暖建筑单位面积耗热量

    4.2.4供热系统补水比、供暖建筑单位面积补水量应符合下列

    2.4供热系统补水比、供暖建筑单位面积补水量应符合下及 定:

    1补水比的检测期持续时间不应小于24h,补水比应符合 表4.2.4的规定,否则应判定检测结果不合格。补水比应按下式 计算:

    1000w. WA A

    式中: WA 供暖建筑单位面积补水量(I/m或kg/m) W。一 供暖期供暖系统补水量(m); A 供暖建筑面积(m)。

    表4.2.4补水比、供暖建筑单位面积补水量

    4.3.2水泵运行效率小于额定工况效率的90%时,应判定检测 结果不合格。水泵运行效率应按下式计算:

    4.3.2水泵运行效率小于额定工况效率的90%时,应

    式中:nb 水泵运行效率(%); Gb 检测期间水泵循环流量(m/h); Hb 检测期间水泵扬程(MPa); N 检测期间水泵输入轴功率(kW): 水泵出口压力(MPa); HI 水泵进口压力(MPa)

    1当换热性能小于额定工况的90%时,应判定检测结果不 合格。换热性能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kF一 换热设备换热性能(GJ/C·h); Q1 检测期间热力站输入热量(GI): △t 检测期间换热设备对数平均换热温差(℃): △tx 检测期间换热设备温差较小一端的介质温差(C): 检测期简换热设备温差较大一端的介质温差(C): T 检测持续时简(h)。 2当换热设备热源侧、负荷侧运行阻力大于0.1MPa时 应判定检测结果不合格。运行阻力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h 换热设备热源侧、负荷侧阻力(MPa); h2 检测期间换热设备出水压力(MPa); h 检测期间换热设备进水压力(MPa)

    4.3.4供热管网输送效率应符合

    1当一级供热管网输送效率小于95%时,应判定检测结果 不合格。一级供热管网输送效率应按下式计算:

    ZQ × 100% = Q

    式中:小 级供热管网输送效率(%); ZQ1 检测期间各热力站输人热量之和(GJ): Q一检测期间热电厂首站或区域锅炉房输出热量(GJ)。 2当二级供热管网输送效率小于92%时,应判定检测结果 不合格。 二级供热管网输送效率应按下式计算:

    Q × 100% Q

    式中:72 级供热管网输送效率(%): ZQy 检测期间各用户供热量之和(G): Q2 检测期间热力站输出热量(GJ)

    ZQy 检测期谷用户供热量之和() Q2一一检测期间热力站输出热量(GJ)。 当供热管网沿程温降不满足表4.3.5的规定时,应判定 吉果不合格。供热管网沿程温降应按下式计算:

    金测结果不合格。供热管网沿程温降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tt. 供热管网沿程温降(℃/km); t 供热管网检测段首端供热介质温度(℃) t2 供热管网检测段末端供热介质温度(℃): L 供热管网检测段长度(km)。

    表4.3.5供热管网沿程温陷

    4. 4. 1 供热管网的供水温度及供水、回水温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一级供热管网的供水温度高于供热调节曲线设定的温 度或供水、回水温差小于设计温差的80%时,应判定检测结果 不合格。供水、回水温差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t 二级供热管网供水、回水温差(℃); t1 二级供热管网供水温度(C); 级供热管网回水温度(℃)。

    二级供热管网回水温度(℃C)。 4.4.2 供热管网的流量比、水力平衡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流量比小于0.9或大于1.2时,应判检测结果不合 格。流量比应按下式计算:

    4.4.2供热管网的流量比、水力平衡度应符合下列规

    1当流量比小于0.9或大于1.2时,应判定检测结果 格。流量比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n 水力平衡度; nx 各建筑物热力人口流量比的最大值: min 各建筑物热力人口流量比的最小值,

    4.4.3 供暖建筑室内温度、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应符合下列 规定: 室内温度应满足下列公式

    式中: tymin 建筑物室内最低温度(℃); tymax 建筑物室内最高温度(℃); t一一建筑物室内设计温度(℃)。 2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应满足下式:

    式中: tn 建筑物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C); t 建筑物室内温度的露点温度(℃)。

    1现有供热系统概述; 2现有供热系统主要能耗、主要设备能效、主要参数控制 水平指标的评估及结论: 3不合格指标的原因分析; 4现有供热系统总体评价: 5节能改造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6预期节能改造效果。 4.5.2现有供热系统概述应根据收集、查阅的有关技术资料及 到现场查勘的情况编写。 4.5.3现有供热系统主要能耗、主要设备能效、主要参数控制 水平的评估应根据本规范第3章检测所获得的数据,按本规范第 4.2~4.4节的规定进行定性评估。 4.5.4对现有供热系统主要能耗、主要设备能效、主要参数控 制水平的不合格指标应进行综合分析,并应提出造成指标不合格 的主要因素。

    4.5.5现有供热系统总体评价应提出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认证标准, 并应拟定节能改造的项目。

    并应拟定节能改造的项自。

    1可行性分析应按拟定的节能改造的项自,根据现有供热 系统的实际情况、节能改造的投资及节能收益等因素,逐一进行 经济技术分析,提出需要进行节能改造的项目。 2对需要进行节能改造的项目,应提出节能改造建议,并 应符合下列规定: 1)节能改造建议应明确改造的主要内容、参数控制指标、 节能潜力分析; 2)各节能改造项目的实施顺序,验收合格要求等。 4.5.7预期节能改造效果应计算节能率及投资回收期

    4.5.7预期节能改造效果应计算节能率及投资回收期

    5.1.1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内容应包括供热热源、热力站、供热 管网及建筑物内供暖系统

    5.1.2供热系统节能改造方案应根据节能评估报告制定,并应 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IGI26、《城镇供热系统节能技术规范》CJJ/T185、《锅炉房设 计规范》GB50041、《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及《供热 计量技术规程》JG173的规定。节能改造方案应包括下列 内容: 1技术方案文件建筑标准规范范本,并应包括项目概述、节能评估报告简述 方案论证及设备选型、节能效果预测、经济效益分析等; 2设计图; 3设计计算书。 5.1.3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工程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限制使 用的设备、材料。 5.1.4供热面积大于100万m或热力站数量大于10个的供热 玄统宫设墨供执焦中临控统一并产丝全本圳菇附灵人的

    5.1.4供热面积大于100万m或热力站数量大于10个

    统,宜设置供热集中监控系统,并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 定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专题: 工业标准 |电力标准 |金融标准 |检测试验 |服务质量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