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382-2022 空气源热泵系统应用技术规程.pdf

  • DB11T 1382-2022  空气源热泵系统应用技术规程.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6.7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9-02
  • 发 布 人: wqh6085061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暖通空调,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4.5.1以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为热源时, 室内供暖末端宜采用地面辐射供暖 4.5.2以冷热水机组为冷热源时,空调末端设备宜采用风机盘管或空气处理机组;以多联机组为冷热源时, 宜采用直接膨胀式空调室内机。 4.5.3空气源热泵供热(冷)系统末端的规格和数量,应根据负荷计算的结果确定

    4.5.4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系统设计、设备材料选择和室温控制要求,应符合现行地方标准《地面辐射供 暖技术规范》DB11/T806的相关规定。

    1不应超过空气源热泵机组在当地供暖室外设计温度时能够达到的最高水温: 2宜采用在室内设计温度和加热管最小敷设间距或加热部件最大铺设面积条件下布线标准,满足房间所需散热 量的水温; 3同一系统各房间的设计水温应一致。 .5.7地面辐射供暖房间热媒总供热量,应包含辐射供暖地面向上的散热量和同下的传热量。地面供暖房 间所需向上的散热量和热媒供热量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Q1一一地面供暖房间所需向上的散热量(W); Q一一按第4.2.2条计算出的房间热负荷(W); Q.一一房间的热媒供热量(W); Q2一一本层房间供暖地面向下的散热损失(W); Q2一一房间得热量,即来自上层房间供暖地面向下的散热损失(W)。 4.5.8应按公式(4.5.8)对供暖房间的地表面平均温度进行校核。房间地表面平均温度tpi宜在表4.5.8 现定的适宜范围内,且不应高于最高限值。当t计算值过高时,可采取下列措施: 1改善建筑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2在满足舒适度的条件下,适当降低室内计算温度: 3利用其他供暖末端设备辅助供暖

    表4.5.8地表面平均温度t,

    4.5.9房间内铺设的供暖地面加热部件的铺设数量应计算确定。

    房间单位地面面积所需散热量g按下式计算确定

    式中:q1一一房间单位地面面积所需向上散热量(W/m) F.一一房间内铺设加热管区域的地面面积(m) 2房间所需铺设加热部件的面积F.按下式计算确定。

    式中:F一一房间所需加热部件的铺设面积(m); qi一一加热部件单位面积向上散热量(W/m)。 3混凝土填充式和预制沟槽保温板供暖地面的加热管敷设间距、单位面积向上的散热量q:和向下传热量q2; 可依据室内设计温度、供水温度按现行地方标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范》DB11/T806附录表格选取。水 尼砂浆预制填充板地面构造做法可按附录C选用,单位面积向上的散热量9:和尚下传热量92可按本规程附 录B确定。预制轻薄供暖板单位面积向上的散热量q:和向下传热量q2,应依据第三方产品检测报告确定, 并按地方标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范》DB11/T806的规定进行修正

    器形 4.5.11散热器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规 定。 1.5.12住宅集中供暖系统除采用通断时间面积法分户计量的情况外,每组散热器应设置恒温控制阀;公 共建筑以散热器供暖为主的房间,每组散热器应设置恒温控制阀。 1.5.13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末端的散热器数量,应根据过余温度、连接方式、安装形式等,按本规程附 录D方法进行修正。

    4.5.14风机盘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风机盘管机组》GB/T19232的规定,风机盘管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规定。 4.5.15风机盘管机组应按设计工况计算选型

    4.6.3冷热水管道系统应按下列原则设置

    4.7.2户式空气源热泵宜监测系统水流量、供热(冷)量,并应监测下列内容: 1室内外空气温度: 2系统供、回水温度; 3机组电功率与耗电量; 4热泵机组、循环水泵、辅助热源等设备运行状态、故障状态和手自动状态参数 4.7.3商用空气源热泵系统应设置数据监管平台,进行自动监测与智能化控制,并应设计下列节能自动监 测内容: 1监测系统供回水温度、压差、水流量,和室内外温度: 2根据用户侧或热网的需求,实现供热(冷)量的自动调节; 3监测和计量系统供热(冷)量、补水量: 4分别计量机组用电、辅助热源用电、水泵用电、机房照明用电: 5热泵机组、循环水泵、辅助热源及其他设备运行状态、故障状态和手自动状态参数。 4.7.4室内主要供暖和空调区域的室温应能自动调控。 4.7.5空气源热泵机组应具备供热(冷)工况时对水温、供热(冷)量的调节和机组启停的自动控制功能 4.7.6空气源热泵集中供热(冷)系统,机组的台数控制宣采用热(冷)量优化控制;机组台数超过3台 时,宜采用机组群控方式 4.7.7空气源热泵机组应采用高效自动除霜控制,并应按需除霜。 .7.8空气源热泵机组为生活热水加热时,应按下列要求对被加热水进行水温控制: 1户式机组宜具备定时或定温自动启动空气源热泵加热的功能,应具备手动和自动两种自控功能,并 应能根据需要,现场设定被加热水的初始加热温度, 2户式机组启动生活热水加热时,如系统正处于夏季空调供冷或冬季供暖工况,应优先生活热水加热, 3进行生活热水加热时,被加热水温度达到最高设定值,或加热水供水与被加热水温差小于等于设定 值时,空气源热泵应能自动停止运行,或转换为供暖或空调工况;户式机组应能根据需要对被加热水最高 水温现场设定。

    5.1.1空气源热泵系统的电气配电与控制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 《通用用电设备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 标准》GB51348和《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JGJ334的有关规定。 5.1.2空气源热泵系统的配电系统宜采用单独回路供电,并应设置计量装置。户式空气源热泵单独宜采用 复费率电能表计量。 5.1.3商用空气源热泵系统应配置自控系统,并应设置就地控制装置和远程群控功能。同一配电系统供电 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宜有序错峰启动。 5.1.4空气源热泵系统控制装置和电气系统的安全防护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5.2.1空气源热泵配电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空气源热泵机组和辅助热源宜分别采用单独回路供电: 2配电导体应采用铜芯电缆或电线,其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设计负荷的最大计算电流和按保护条件所 确定的电流; 3配电箱设在室外时应选择防护等级IP54以上的室外型箱体。 5.2.2线路敷设及箱盘配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布线用导管宜采用金属导管,通讯及信号传输线路应与交流电源线路分开敷设 2当电线管与热水管同侧敷设时,宜敷设在热水管的下面。相互间的净距离宜符合下列规定:当电线 管路平行敷设在热水管下面时,净距不宜小于200mm;当电线管路平行敷设在热水管上面时,净距不宜小 于300mm;交叉敷设时,净距不宜小于100mm; 3箱盘配线及连接导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的规定; 4配线箱内端子排应安装牢固,端子应有序号,强电、弱电端子应隔离布置,端子规格应与导线截面 积大小适配。 5.2.3空气源热泵系统宜设置就地电能质量补偿装置,且电气系统安全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空气源热泵系统配电线路应根据设计要求装设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接地故障保护等,用于切断 供电电源; 2空气源热泵机组、水泵、风机应装设相间短路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并应根据具体情况装设过负荷、 断相或低电压保护等安全保护措施; 3辅助热源应有安全保护措施。

    5.2.1空气源热泵配电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

    L程技不规池》G/1334的大 定,宜包括下列内容: 1监测和控制点仪器仪表: 2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和线缆的选型以及安装要求。 5.3.2监控系统的功能应根据监控范围和运行管理要求确定,应具备安全保护功能,宜具备远程控制功能 自动启停功能和自动调节功能。 5.3.3商用空气源热泵系统的数据监管平台应包含下列功能: 1按本规程第4.7.3条的规定进行监测与计量; 2记录和存储监测数据: 3空气源热泵主机与水泵等设备的启停控制 4监测数据的定期分析。 5.3.4空气源热泵监控系统应具备与其

    5.4防雷、电磁兼容和接地

    5.4.1屋面上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应预留圆钢或镀锌扁钢与防雷装置连接,与设备金属基座连接的一段 200mm长25×4镀锌扁钢与预留的圆钢焊接,镀锌扁钢打孔与设备基座用螺栓连接,为了以后维修拆卸方 便镀锌扁钢另一端打孔与设备金属基座用螺栓连接。 5.4.2空气源热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设计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和《民 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屋面桥架的支架、接地扁钢均与防雷装置连接: 2当供电线缆和信号线缆由室外引入室内时,应配置电源和信号室外电涌保护器。 5.4.3空气源热泵系统电源干扰的防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的有关规 定。 .4.4空气源热泵系统配电系统的电击防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电气装置电击防护》GB/T14821.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以及《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的规定。 5.4.5空气源热泵系统谐波源设备的电磁兼容及谐波限值要求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磁兼容环境公共 氏压供电系统低频传导骚扰及信号传输的兼容水平》GB/T18039.3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配电系统电源质量不应受到电磁谐波干扰: 2信号传输线缆宜选用屏蔽型绞线; 3配电系统电源不应十扰周围电器设备,

    施工、检验、调试、验收和运行维护

    6.1.1空气源热泵系统的施工安装、检验、调试、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规范》GB5024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GB50242及《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的规定。空气源多联式空调(热泵)热水 组、多联机直接蒸发式室内机和制冷剂管道的施工安装、检验、调试、验收还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多 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JGJ174的规定。 6.1.2空气源热泵机组的施工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 规范》GB50274的规定。 6.1.3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施工安装、检验、调试、验收应符合现行地方标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范》 OB11/T806的相关规定。 5.1.4电气系统的施工安装、检验、调试、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电气 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617、《1kV 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575、《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093和《建筑 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的规定。 6.1.5空气源热泵机组及系统的施工安装,除应符合本规程第6.1.1、6.1.2条的规定外,还应满足生产 企业设备安装说明书等产品技术资料的各项要求。 6.1.6空气源热泵系统应按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图施工,修改设计应有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变更文件。 6.1.7主要设备材料在运输、保管和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6.1.8系统的施工、检验、调试、验收和运行维护过程应做好记录,可采用本规程附录E的工程质量检验 记录表。

    6.2.1系统施工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1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齐全; 2制定了相应的施工技术方案; 3对施工人员进行了岗前培训和技术交底: 4经检验,设备、管材及辅助材料齐全 5经检验,产品主要技术参数标志和外观清晰合格: 6已配备相应合格的测试仪器和设备。 .2.2空气源热泵室外主机的安装位置和基本要求应符合本规程第4.3.10、4.3.11及4.3.12条的规定。 室外设备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校核设备运行重量对屋面结构、墙体和地基的影响:

    2设备应安装在经过设计、有足够强度的水平基础之上,且应固定在基础上: 3屋顶上的设备基础应设置在结构楼板上,基础上皮高于屋面不应小于300mm; 4热泵室外机、配电箱(柜)、水泵等机电设备应具备室外安装防护条件: 5机组四周应预留安装、检修与接管空间,出风口不应有遮挡: 6改造项目,当设备超出建筑物初始设计的防雷系统保护范围时,应增加相应的防雷措施。 6.2.3管道和管线穿越建筑物外围护结构时,围护结构应按建筑防水要求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所有室外 敷设的电气线路护套管接线盒、出线口均应做防水防护处理

    6.2.4有振动的设备应采取消声隔振措施,并应

    6.2.5设备与管道的绝热应符合本规程4.6.4条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

    6.2.6室内管道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道接头不应理设在墙体和地面之内; 2除地面辐射供暖分集水器之后的输配管和加热管外,管道不宜埋设在墙体和地面之内: 3管道及其保温材料设于建筑装饰设施之内时,应便于检修

    6.2.7水系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供热管道上下拐弯的最高处应设自动放气阀,系统最低处应设泄水阀: 2水平管道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坡度,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除理地管道外,空调供暖水管不宜小于3%o,不应小于2% 2)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凝水管道不宜小于5%,不应小于3%,冷凝水应有导流措施,导流措施应与 机组匹配: 湿下洲水充分

    6.2.8电气系统施工和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备安装前应进行下列检查: 1)机电设备及材料的防护及验证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 2)提供的电源应与铭牌及产品安装说明书要求的电源一致; 3)设备的功率应在线路允许功率范围之内,不得超负荷运行: 4)电源的安全性。 2设备的保护器件选择及接地安装应按产品及设计要求进行整定和接线到位: 3导线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4除国家现行标准充许的插座连接外,所有线路导体两端均应直接固定在设备相应的接线端子上,接 线端连接应可靠; 5传感器的选择与安装应符合产品、设计及施工验收规定:

    6.3.1空气源热泵供热(冷)系统以及相应的配电和自控系统的产品、材料、配件等,进场时应进行检查 验收,并应形成验收记录。其外观、规格、型号及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并应 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主要设备应有完整的安装使用说明书等技术文件。

    6.3.2空气源热泵系统主要设备和材料进场时,应按照下列规定进行检验控制 1空气源热泵机组应按下列步骤和要求检验: 1)户式空气源热泵机组应进行见证取样和检验,每种类型的每种型号抽取1台机组送检,如果送检 机组合格,则该批次产品判为合格;如果送检机组不合格时,再抽取2台机组送检,当2台均合格时,该 批次产品判为合格,否则该批次产品判为不合格。商用空气源热泵机组应提供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 产品合格检验报告; 2)机组检验项目见本规程附录E。 2塑料和铝塑复合管管材应按现行地方标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范》DB11/T806的要求取样送检: 3风机盘管机组、散热器、保温材料等检验数量、检验项目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规范》GB50411的要求取样送检 6.3.3空气源热泵系统工程的试运行和调试包括管道冲洗试验、水压试验、系统设备单机试运行、水系统 和风系统的试运行和调试、系统联合试运行和调试。

    6.3.4空气源热泵系统应进行下列试验和测试

    1水系统的阀门、换热设备、分集水器等组件应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2承压水系统管道和设备应做水压试验; 3非承压管路和设备应做满水及灌水试验: 4制冷剂管道系统应进行气密性、保压和抽真空试验; 5电气系统应进行电源质量测试、电气绝缘电阻测试、剩余电流动作的保护装置测试

    1应对水系统不同环路逐一进行冲洗试验,冲洗后应保证管路及设备中的水及冲洗液排尽 2冲洗时应关闭主机进出口阀门,避免杂质进入主机: 3充水及防冻液应在系统冲洗和试压完毕后注入,防冻液浓度应满足防冻要求 4防冻液可按照浓度或密度进行配置,配制过程中,应根据防冻剂产品说明书的要求,采 护措施。

    6.3.6空气源热泵机组开机调试前应进行下列

    1应脱离主机单独对水系统进行循环清洗,确保无杂质后与主机连接并充水放气; 2对出厂未充注制冷剂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应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充注制冷剂: 3系统的设备和管道系统,以及相应的自控和电气系统安装完毕后,应根据相关标准与本规程的规定 和设计要求,以及产品安装说明书逐项进行检查。 6.3.7水系统的调试、试运行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

    进行;风机等设备试调试、运行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进行 6.3.8空气源热泵机组单机试运行应按设备安装手册规定的流程进行,并应记录机组运行参数 6.3.9空气源热泵系统联合试运行与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6.3.8空气源热泵机组单机试运行应按设备安装手册规定的流程进行,并应记录机组运行参数 6.3.9空气源热泵系统联合试运行与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系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 2联合试运行和系统性能检测(包括机组性能、系统性能、风机水泵效率等)时间不低于 3机组的设定温度应与设计工况一致。 5.3.10空气源热泵系统联合试运行和调试宜对下列性能参数进行检测: 1室内空气温度、室外空气温度和湿度: 2机组进出水温度、流量: 3系统各设备(包括机组、水泵、辅助热源、风机、风机盘管等)电功率和耗电量; 4系统供热(冷)量; 5水泵的水流量和进出口压差; 6风机风量: 7房间噪声值; 8主机的启动温度、停机温度与设定温度之差; 9主机的空载和负载电压、电流, 6.3.11空气源热泵系统联合试运行和调试的检测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内空气温度满足设计要求; 2供暖房间噪声值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的相 关规定; 3辐射供暖地面表面平均温度应符合现行地方标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范》DB11/T806的规定。 6.3.12系统调试过程中应进行记录,调试完成后应出具带负荷试运转效果检验报告。

    设计、监理单位负责人进行工程竣工验收。 4.2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文件: 1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书和竣工图: 2主要设备、材料、仪表的出厂合格证明及进场检验报告; 3设备、材料现场复检报告; 4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5设备、管路的安装检验记录: 6水系统试压和冲洗记录; 7设备单机试运行记录: 8系统联合试运行与调试记录; 9工程施工安装质量验收表

    7.1.1空气源热泵供暖(冷)系统应对其运行性能进行监测。 7.1.2系统的性能监测除应执行本规程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32 《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7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检测技术规程》JGJ/T260的相关规定。

    7.2.1空气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性能监测应包含下列项目: 1室内外温湿度: 2热泵系统性能系数。 7.2.2空气源热泵系统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内环境参数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2空气源热泵机组的性能系数应符合设计文件及本规程第4.3.4、4.3.5条的规定; 3空气源热泵系统制热性能系数COPsysh不宜低于本规程表7.2.5中2级的规定,系统制冷性能系数 COPsys不宜低于现行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1/891第4.1.8条的规定。 .2.3空气源热泵系统制热(冷)性能系数的监测和计算应符合本规程附录F的规定 7.2.4空气源热泵系统监测所用设备仪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检测技术规程》 JGJ/T260的规定。 .2.5空气源热泵系统应采用长期测试得到的系统制热性能系数进行分级。长期测试的时间段应不少于供 暖(冷)期天数的50%,并应包括当地设计室外温度的工况;测试期间系统应正常运行。空气源热泵供暖 系统性能按表7.2.5的规定划分为3个等级

    表7.2.5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性能级别划分

    A.1商用空气源热泵机组系统示例

    表 A. 1. 1 统一图例

    A.1.2不带缓冲水箱的单级空气源热泵系统原理图如图A.1.2所示。

    热泵机组2冷热水循环泵3辅助热源4补

    图A.1.2单级空气源热泵系统(一级泵不带缓冲水箱)原理图

    .1.4二级泵带缓冲水箱的单级空气源热泵系统原理图如图A.1.4所示。

    组2冷热水循环泵3辅助热源4缓冲水箱 3单级空气源热泵系统(一级泵带缓冲水箱)原

    1商用空气源热泵机组2冷热水一级循环泵3辅助热源 5冷热水二级循环泵6补水定压装置 图A.1.4单级空气源热泵系统(二级泵)原理图

    双级热泵耦合系统一体机原理图如图A.1.5所示

    2缓冲水箱3空气源热泵一水源热泵循 5冷热水循环泵6补水定压装置 图A.1.5双级热泵耦合系统一体机原理图

    1商用空气源热泵机组2缓冲水箱3空气源热泵一水源热泵循环泵4水源热泵机组 5冷热水循环泵6补水定压装置 图A.1.5双级热泵耦合系统一体机原理图

    1.1.6双级热泵耦合系统原理图如图A.1.6所示。

    1商用空气源热泵机组2空气源热泵循环泵3缓冲水箱4辅助热源 5水源热泵循环泵6水源热泵机组7用户侧冷热水循环泵8补水定压装置 图A.1.6双级热泵耦合系统原理图

    1商用空气源热泵机组2空气源热泵循环泵3缓冲水箱4辅助热源5水源热泵机组 6、6水源热泵循环泵7、7’用户侧热水循环泵8、8”补水定压装置 图A.1.7双级热泵耦合(水源热泵分布式)系统原理图

    1商用空气源热泵机组2空气源热泵循环泵3缓冲水箱4辅助热源5水源热泵机组 6、6水源热泵循环泵7、7’用户侧热水循环泵8、8”补水定压装置 图A.1.7双级热泵耦合(水源热泵分布式)系统原理图

    阻燃标准热器和水路系统设备、配件设在室外的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两用系统原理图如图

    图A.2.4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供暖、 空调、生活热水加热三用系统原理图

    8设置2组空气源热泵机组,水系统为设平衡水罐的二级泵三用系统原理图如图A.2.8所示。

    空气源多联式(热泵)热水机组两用系统夏季空调采用直接膨胀式室内机供冷,冬季地面供暖 足的房间可同时采用室内机供热,原理图如图A.2.9所示。

    B.0.1不同加热管材、地面面层的水泥砂浆预制填充板供暖地面散热量计算表目录如表B.0.1

    表B.0. 1计算表目录

    表B.0.2—2I型塑料类面层散热量(W/m) (热阻R=0.075(m·K/W))

    输电线路标准规范范本(热阻R=0.1(m·K/W))

    (热阻R=0.15(m·K/W)

    ....
  • 相关专题:
专题: 硬度标准 |民政标准 |给排水图纸 |建筑造价、预算、定额 | 安全阀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