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GT E61-2014 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

  • JTGT E61-2014 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952.4K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3-08
  • 发 布 人: 青沐诚信咨询工作室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路桥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14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2.1.5基准值base value

    测试路段路面技术状况指标的真值。

    2.1.6差分处理differenceprocessin

    通过增加已知坐标测站的卫星定位观测,计算测站与跟踪卫星的定位误差,并实时 等该修正值传送至用户接收机对测值进行修正的处理方法。

    监理标准规范范本2.1.7反移动平均滤波

    一种用于滤除无效检测数据的常规数学处理方法

    3.0.1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应包括设备准确性验证、现场检测、数据处理与成 果交付等主要内容。 3。0.2检测设备除应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及相关规定外,还应满足本规程的准确性 验证要求。

    3.0.3现场检测应包括检测方案制订、设备校准与数据采集等工作,并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应事先根据现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制订详细检测方案。 2通过准确性验证的检测设备应按本规程规定进行定期设备校准,校准的有效期 为30d,未通过校准的设备不得用于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 3数据采集应满足本规程相应测试方法要求。 1)检测过程中应全程跟踪并实时记录检测的路线名称、路线编码、路线桩号、路 前类型、车道、起止时间、天气状况、路面环境(潮湿、干燥)、操作人员、停车原 因、异常数据、无效路段、长短链等信息及变化情况; 2)设备显示的里程桩号与公路实际桩号的误差超过50m时,应实时标注; 3)路面潮湿状况下不宦检、路面和水状况下不得检测

    3.0.4数据处理与成果交付应符合下

    1检测工作结束之后,应及时备份原始检测数据,并根据现场检测工作记录核实 原始检测数据的有效性、完整性。 2按本规程规定对原始检测数据进行汇总与处理,并编制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 包含项目概况、检测设备及性能、标定结果、检测过程及指标统计等内容。 3交付的成果应至少包括原始检测数据、检测数据处理结果及检测报告

    4.1.1本方法适用于路面的儿何状况、裂缝率、平整度、车辙、构造深度等指标检 测过程中距离自动化测量或空间快速定位。

    4.2.1距离自动化测量装置分辨率不应大于1mm。 4.2.2空间定位宜采用卫星定位装置,宜通过差分校正等方法提高定位精度。 4.2.3同一设备的所有检测指标应共用一套距离测量与定位装置。

    4.3.1距离自动化测量与定位的准确性验证应包括距离测量误差、楚位误差的准确 性验证。距离测量误差不应大于0.1%、定位误差应符合表4.3.1的规定。

    表4.3.1卫星定位装置的准确性验证要求

    注:信导毅盖率为卫星偏号有效路段长度之和与测试路段总长度的南前分比

    3.2距离自动化测量与定位的准确性验证周期不得超过一年,当年度累计检 过10000km、设备硬件发生变化或检测结果出现异常时,应重新进行准确性验

    4.3.3距离自动化测量应按下列方法进行准确性验证: 选择长为1000m的测试路段,标记起终点位置。 2 利用钢卷尺测量路段中线长度L,:作为距离标准值。 3 将检测设备所有轮胎的气压调整为标准气压。 4 重复测试3次,取测试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距离测试结果L。 5 按式(4.3.3)计算测量误差,测量误差应满足本规程第4.3.1条规定的要求

    4空间定位应按下列方法进行准确性

    4.4.2有里程桩的公路,应采用里程桩作为公路参照系统;未设重程桩的公路,宜 先用永久性参照标志,通过测量检测点到参照标志的距离来确定位置,也可采用空间参 照系统。

    .4.3每天检测前,应按下列方法对距离自动化测量装置进行距离参数设置: 1将轮胎气压调整为标准气压,并在轮胎上做明显标记。

    4.4.3每关检测前,应按下列方法对距离自动化测量装置进行距离参

    1将轮胎气压调整为标准气压,并在轮胎上做明显标记。

    将轮胎标记对准路面,滚动10圈,得到设备测量距离。 3 用钢卷尺测量车轮滚动距离作为基准值。 4将测量距离与基准值的比值设为距离参数。

    4.4.4空间定位应按本规程第4.3.4条规定的方法进行定期设备校准,校准结果应 满足表4.3.1的要求。

    4.5.1距离自动化测量与定位结果输出间距均不应大于101

    1距离自动化测量与定位结果输出间距均不应大于10m。

    4.5.2应将空间自动化定位结果转化成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同时采用距 空间定两种方法时,检测结果应互相关联

    4.5.2应将空间自动化定位结果转化成2000国家天地坐标系。同时采用距离测量和 空间定位两种方法时,检测结果应互相关联。 4.5.3空间定位检测数据应以文本或电子表格格式保存,文件格式应符合表4.5.3

    4.5.3空间定位检测数据应以文本或电子表格格式保存,文件格式应符合表4.5.3 的规定。

    间定位检测数据应以文本或电子表格格式保存,文件格式应符合表4.5.3

    表4.5.3空间定位数据文件格式

    注:表中桩琴为10m单元的起点桩号

    5.2.1 路面儿何状况自动化检测可采用惯导装置或惯导卫星定位组合装置。 5.2.2纵向采样间距不应大于0.5m,曲率最大测量值不应大于1/5000m~,纵坡 黄坡测量范围不应小于20%。

    3.1路面几何状况自动化检测的准确性验证应包括曲率、纵坡和横坡三项 性验证要求应符合表5.3.1的规定

    表5.3.1路面几何状况自动化检测的准确性验证要求

    5.3.2准确性验证的周期不得超过一年,当年度累计检测里程超过10000km、设备 硬件发生变化或检测结果出现异常时,应重新进行准确性验证。

    5.3.4路面几何状况自动化检测应按下列方法进行纵坡的准确性验证: 1选择已知纵坡、长度不小于150m的直线测试路段,最大纵坡不应小于5%。 2按本规程第5.3.3条中第2和3款规定的方法在测试路段上,按不大于0.5m间 距采集纵坡数据。 3以10m为单元输出平均纵坡,根据已知纵坡计算检测误差,检测结果应满足表 5.3.1的要求。

    5.3.5路面几何状况自动化检测应按下列方法进行横坡的准确性验证:

    1选择已知横坡、含曲线段的测试路段,测试路段长度不应小于200m,并包含一 完整的超高过渡段,其中最大横坡不应小于4%。 2按本规程第5.3.3条中第2和3款规定的方法在测试路段上,按不大于0.5m间 距采集横坡数据。 3以10m为单元输出平均横坡,根据已知横坡计算检测误差,检测结果应满足表 5.3.1的要求。

    5.4.1检测前应进行下列准备工作: 1将检测设备所有轮胎气压调整为标准气压。 2将检测设备停放在水平路面上,启动检测设备,通过测试水平面的横滚角、俯 仰角读数归0的方式进行惯导装置调试。 3完成其他系统设置,并将检测装置调整至工作状态。 4输入与检测任务相关的路线名称、检测车道、检测方向、检测时间等引导信息。

    5.4.2检测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交通量、路面状况等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检测速度,最大检测速度不 宜超过100km/h。 2检测轨迹的中心线应与车道中心线基本吻合。必须并线超车时,应尽快回到原

    行驶车道。 3检测设备应保持稳定的行驶状态,避免强烈晃动。 4通过检测路段终点后,应保持检测状态继续采集至少50m的数据。

    验测设备应保持稳定的行驶状态,避免强烈晃动。 通过检测路段终点后,应保持检测状态继续采集至少50m的数据。 路面几何状况自动化检测应按本规程第5.3.3~5.3.5条规定的方法进行设备 测速度应为30km/h,校准结果应满足表5.3.1的要求。

    5.4.3路面几何状况自动化检测应按本规程第5.3.3~5.3.5条规定的方法进行设备 交准,检测速度应为30km/h,校准结果应满足表5.3.1的要求。

    5.5.1路面几何状况自动化检测数据应以10m为单元计算并输出平均值。 5.5.2路面几何状况自动化检测数据应包含曲率、纵坡和横坡三项,并以文本或电 表格格式保存,文件格式应符合表5.5.2的规定。

    6.1.1本方法适用于基于图像检测法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病害 的检测,检测指标为裂缝率。

    条文说明 路面裂缝自动化检测方法主要分三类:(1)视觉图像检测法,(2)路面轮廊检测 法,(3)超声波检测法。目前,路面裂缝率自动检测多采用较为成熟的视觉图像检测 方法,随着技术的进步可逐渐引入其他先进的检测方法。

    路面裂缝自动化检测方法主要分三类:(1)视觉图像检测法,(2)路面 法,(3)超声波检测法。目前,路面裂缝率自动检测多采用较为成熟的视觉 方法,随着技术的进步可逐渐引入其他先进的检测方法,

    6.2.1检测设备应能自动检测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各类裂缝。

    6.2.1检测设备应能自动检测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各类裂缝。

    .2路面裂缝自动识别软件应能剔除路面污渍、标线以及水泥混凝土路面纵植 刻槽等非路面病害。

    6.3.1路面裂缝自动化检测应对检测宽度、裂缝最小识别宽度进行准确性验证;采 用自动识别方法时,还应对路面裂缝自动识别结果的准确率进行验证。准确性验证要求 应符合表6.3.1的规定。

    3.1路面裂缝自动化检测的准确性验证要求

    6.3.2准确性验证的周期不得超过一年,当年度累计检测里程超过10000km、设备 便件发生变化或检测结果出现异常时,应重新验证。

    1 选择车道宽度不小于3m的平直测试路段。 之 在横断面方向上按50mm间距标注测试路段。 3 检测测试路段,查看路面图片上的标注,验证路面检测宽度是否满足表6 求

    1选择车道宽度不小于3m的平直测试路段。 2在横断面方向上按50mm间距标注测试路段。 3检测测试路段,查看路面图片上的标注,验证路面检测宽度是否满足表6.3.1 的要求。 6.3.4路面裂缝自动化检测应按下列方法进行裂缝最小识别宽度验证: 1选择长度不小于100m的平直测试路段。 2在测试路段上标注路面裂缝,所选裂缝应至少包括1条宽不大于1mm、长不小 于1m的细小裂缝。 3以60km/h匀速检测测试路段,所测路面图像应能清晰显示标注的路面裂缝。 6.3.5路面裂缝识别准确率应按下列方法进行验证: 1分别选择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率不同的3个平直测试路段,每个路 段长度不应小于1000m,路面裂缝率应分布在1%~8%之间。 2启动检测设备采集路面图像,采用路面裂缝自动识别软件识别路面裂缝,并以

    3.4路面裂缝自动化检测应按下列方法进行裂缝最小识别宽度验证: 选择长度不小于100m的平直测试路段。 2在测试路段上标注路面裂缝,所选裂缝应至少包括1条宽不大于1mm、长 m的细小裂缝。 3以60km/h匀速检测测试路段,所测路面图像应能清晰显示标注的路面裂维

    络面裂缝识别准确率应按下列方法进行

    别优半历给水批比您 士路闻裂缝率不可的3个平直测试路段 年馆 段长度不应小于1000m,路面裂缝率应分布在1%~8%之间。 2启动检测设备采集路面图像,采用路面裂缝自动识别软件识别路面裂缝,并以 10m为单元输出路面裂缝率CR。 3通过实地检测或基于图像的人工识别,计算每10m的实际裂缝率CR。。 4确定每个单元的裂缝率CR,与实际裂缝率CR的绝对误差△CR及相对误差8CR。 当ACR≤0.4%或6CR≤10%时,认定该10m单元的识别结果准确。 5识别结果准确的单元数与测试路段总单元数之百分比为该测试路段的识别准确 率,3个测试路段的识别准确率平均值应满足表6.3.1的要求。

    6.4.1检测前应进行下列准备工作: 1检查相机镜头表面洁净无污物。 2将检测设备所有轮胎气压调整为标准气压。 3启动检测设备,通过调整相机参数或光源的方式确定路面图像光亮均匀,无明 显亮纹和暗纹。 4将检测装置调整至工作状态。 5输入路线名称、起点桩号、终点桩号、检测车道、检测方向和检测时间等引导 信息。

    6.4.1检测前应进行下列准备工作

    6.4.2检测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测车道选择应满足现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的规定。当 规定车道的路面裂缝与其他车道差异较大时,可根据要求选择病害严重的车道检测。 2应根据交通量、路面状况等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检测速度,最大速度不宜超 过100km/h。 3检测轨迹的中心线应与车道中心线基本吻合。必须并线超车时,应尽快回到原 行驶车道。 4操作人员应实时监控检测数据并及时调整检测状态。 5应根据路面技术状况变化情况,做好现场检测工作记录。 6通过检测路段终点后,应保持检测状态继续采集至少50m数据

    6.4.3路面裂缝自动化检测应按本规程第6.3.3~6.3.4条规定的方法进行设备校

    6.4.3路面裂缝自动化检测应按本规程第6.3.3~6.3.4条规定的方法进行设备校

    6.5.1路面图像宜保存为JPEG等格式,图像文件名称应包含检测路线、 道、距离或位置等信息。

    6.5.1路面图像宜保存为JPEG等格式,图像文件名称应包含检测路线、方向、车 道、距离或位置等信息。 6.5.2路面裂缝率应以10m为单元计算平均值,可同时计算轮迹带裂缝率和横向裂 缝率等指标。

    6.5.2路面裂缝率应以10m为单元计算平均值,可同时计算轮迹带裂缝率 缝率等指标。

    路面裂缝率为裂缝所占网格数与路面网格总数之百分比。 2 轮迹带裂缝率为轮迹区域裂缝所占网格数与轮迹区域路面网格总数之百分比。 横向裂缝率为横向裂缝所占网格数与路面网格总数之百分比。 网格标准尺寸为0.1m×0.1m。

    4检测数据应以文本或电子表格格式保存,文件格式应符合表6.5.4的规定。

    表6.5.4路面裂缝自动化检测数据文件格式

    6.5.5路面裂缝自动化检测与自动识别结果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复核: 1应检查原始数据、现场检测工作记录、路线编码、桩号范围、上下行、检测里 程是否一致。不致时应核实查找原因,结合现场检测记录进行修正。 2应随机抽取4%~5%的路段实施人工识别作为基准值,根据基准值和路面裂缝 自动识别结果确定路面裂缝识别准确率。路面裂缝识别准确率低于90%的路段,应重 新自动识别,直至自动识别准确率满足90%的要求。对路面裂缝率较大的路段,抽样 比例宜采用5%~10%,

    T 09352014 路面平整度自动化检测方法

    7.1.1本方法适用于路面平整度的自动化检测,检测指标为路面国际平整度指数 (IRI)。

    7.1.2路面平整度自动化检测宜官采用双轮迹检测方法,也可采用单轮迹检测

    7.1.2路面平整度自动化检测宜官采用双轮迹检测方法,也可采用单轮迹检测

    7.2.1路面平整度自动化检测宜采用激光传感器等距离测量装置。 7.2.2距离测量装置分辨率不应大于0.5mm,采样间距不应大于0.01m,每0.1m 输出一组平均高程数据。

    7.3.1路面平整度自动化检测的准确性验证应包括有效速度、有效加速度、相关性、 等速重复性以及不同速度重复性验证 准确性验证要求应符合表7.3.1的规定。

    .3.1路面平整度自动化检测的准确性验证要

    硬件发生变化或检测结果出现异常时,应重新验证。

    7.3.3路面平整度自动化检测应按下列方法进行有效速度和有效加速度验

    1选择一段长320m的测试路段,设置明显的标志并标注路段起终点位置和测试 轨迹。 2用DS05型水准仪,按0.25m间距测量轮迹纵断面的水准高程,作为断面高 程基准值,测量精度应满足现行《公路勘测规范》(JTGC10)规定的二等测量等级 要求。 3分别以30km/h、20km/h、10km/h匀速重复测试3次。按本规程附录A规定的 方法,对高程基准值和测试值进行10m反移动平均滤波处理,再计算各纵断面高程检 侧精度,按表7.3.1要求确定最低有效检测速度。 4以70km/h匀速驶人测试路段,在180m内减速至20km/h,然后匀速驶出,重 复测试3次;再分别完成90m、72m、60m、45m内减速至20km/h的试验,各条件重复 测试3次。 5按本规程附录A规定的方法,对高程基准值和测试值分别进行10m反移动平均 滤波处理,再计算检测断面高程精度和车辆行驶加速度,按表7.3.1要求确定最大有效 加速度。

    3常用激光断面类平整度检测设备多采用加速度计测量装置,检测速度对加速计 测量装置的测量精度产生影响,特别是低速检测(小于30km/h)时精度会有所降低, 从而导致低速检测数据误差较大,为此需要验证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的最低有效检测 速度。

    1选择路面平整度均匀分布的4个长320m平直路段,其中路面平整度最小路段 的IRI不应大于1.5m/km,路面平整度最大路段的IRI不应小于5.0m/km,其他路段应 在最大值和最小值间均匀分布。 2用DS05型水准仪,按0.25m间距测量所有路段的相对高程,测量精度应满足 现行《公路勘测规范》(JTGC10)规定的二等测量等级要求。根据测量高程数据计算 各测试路段的IRI,得到路段IRI基准值。 3以50km/h匀速重复测试各测试路段3次,计算各次测试路段的10m单元IRI平 购值为路段测试值,取3次路段测试值平均值为路段测试结果。 4将各测试路段的IR基准值和路段测试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确定相关系数应符 合表7.3.1的要求。

    选择320m长的路面平整度均匀分布的平直路段。 2以50km/h匀速重复测试10次,计算测试路段的10m单元IRI平均值为路段测 试结果。 3按式(7.3.5)计算10次路段测试结果的变异系数C。 4 变异系数C应符合表7.3.1的要求。

    选择320m长的路面平整度均匀分布的平直路段。 2分别以30km/h、50km/h、80km/h匀速重复测试3次,计算各次测试路段 0m单元IRI平均值为路段测试结果。 3按式(7.3.5)计算9次路段测试结果的变异系数。 4变异系数C.应符合表7.3.1的要求。

    7.4.1检测前应完成下列准备工作: 1将检测设备所有轮胎气压调整为标准气压。 2将检测设备停放在水平路面上,启动检测设备,进行加速度计静态标定。 3 输入路线名称、起点桩号、终点桩号、检测车道、检测方向和检测时间等引导 信息。

    7.4.2检测过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交通量、路面状况等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检测速度,至少提前50m保 持稳定行驶状态。 2检测轨迹的中心线应与车道中心线基本吻合。必须并线超车时,应尽快回到原 行驶车道

    3应实时监控路面平整度检测值变化,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导找原因并做好记录, 必要时应停止检测。 4检测过程中应避免频繁起步停车、急转弯或者突然加速等检测情况。 5应根据现场检测情况,做好检测工作记录。 6通过检测路段终点后,应保持检测状态继续采集至少50m数据。 7.4.3路面平整度自动化检测应按下列方法进行设备校准: 1选择路面平整度IRl不小于3.0m/km的320m平直测试路段,设置明显的标 志,并标注路段起终点位置和测试轨迹。 2用DS05型水准仪,按0.25m间距测量测试路段的相对高程国家标准,测量精度应满足 现行《公路勘测规范》(JTGC10)规定的二等测量等级要求。根据测量高程数据计算 则试路段的IRI,得到测试路段IRI基准值。 3检测设备以50km/h匀速重复检测测试路段10次,得到10次路段IRI测试值, 410次IR/测试值的变异系数不应大于5%,10次IRI测试值的平均值与基准值 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5%

    志,并标注路段起终点位置和测试轨迹。 2用DS05型水准仪,按0.25m间距测量测试路段的相对高程,测量精度应满足 现行《公路勘测规范》(JTGC10)规定的二等测量等级要求。根据测量高程数据计算 测试路段的IRI,得到测试路段IRI基准值。 3检测设备以50km/h匀速重复检测测试路段10次,得到10次路段IRI测试值。 410次IR/测试值的变异系数不应大于5%,10次IRI测试值的平均值与基准值 的相对误差不应大干5%

    7.5.1原始数据应包括桩号、检测速度以及断面高程,并以文本或电子表格格式保 存,文件格式应符合表7.5.1的规定。断面高程输出间距应为0.1m

    5.2应根据输出的断面高程数据建设工程标准规范范本,以10m为单元计算IRI。

    7.5.3输出结果应包括检测里程和IRI值,并按文本或电子表格格式保存,数据文 牛格式应符合表7.5.3的规定。双轮迹检测时路面IRI应取左、右路面平整度的 大值。

    1超出设备有效检测速度和有效减速度范围的数据视为无效数据。无效数据不得 参与指标的计算,当无效数据超出计算单元总数5%时,该计算单元IRI结果应无效。

    ....
  • 公路工程 检测标准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专题: 民用航空标准 |食用油标准 |灰铸铁标准 | 卫生标准 |园林养护管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