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S G:K50-30-2018 公路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规程

  • T/CECS G:K50-30-2018  公路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规程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2.4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6-06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路桥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3.0.1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变形性能和耐久性等性能指标 应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

    普通强度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等级C60以下。 高强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等级C60及以上,且C100以下。 3超高强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等级C100及以上。

    3.0.3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应根据结构设计使用年限进行配合比

    4.1.2机制砂的母岩岩性应均 出口产品标准,碱活性应满足要求,抗压强度不宜低于75MPa。

    4.1.2机制砂的母岩岩性应均

    条文说明 鉴于规模生产的砂石场同时生产机制砂和碎石,为保证砂、石集料具有足够的强度以 满足混凝土强度等性能的需求,使料场生产的砂、石产品能得到最大范围的应用,生产机 制砂的母岩抗压强度不宜低于75MPa

    4.1.31类机制砂宜用于强度等级天于或等于C60的混凝王,Ⅱ类机制砂宜用于 等级大于C30、小于C60的混凝土,I类机制砂和Ⅱ类机制砂均宜用于有抗冻抗渗要 为混凝土Ⅲ类机制砂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C30的混凝土。

    条文说明 机制砂特性对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十分显著,参考《公路工程水泥混 凝土用机制砂》(JT/T819一2011)对三类机制砂适用的混凝土类型进行了规定。

    4.1.4机制砂的细度模数应符合表4.1.4的规定。

    表4.1.4机制砂的细度模数

    乐文方 参考《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JT/T819一2011),机制砂根据细度模数分 为中砂和粗砂两种。

    4.75mm和0.60mm筛孔外,其余筛孔上机制砂的累计筛余量允许超出分界线,但超出总 量不应大于5%

    4.1.6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表4.1.6的规定

    .1.6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表4.1.6的规定。

    表4.1.6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

    条文说明 机制砂生产过程中容易引入泥块,且产生大量的石粉。石粉含量对混凝土的新拌和 硬化性能影响显著,较高的泥块含量与外加剂不相适应,因此需对机制砂石粉含量和泥块 含量指标进行严格控制。大量研究表明.在控制泥块含量的前提下石粉在一定范围内对

    I砂的坚固性和压碎指标应满足表4.1.8的

    表4.1.8机制砂的坚固性与压碎指标(%)

    4.1.9机制砂的表观密度应大于2500kg/m,松散堆积密度宜天于1400kg 率宜小于45%。

    4.1.10机制砂中的云母、轻物质、硫化物及硫酸盐、有机物和氯离子含量应符合 表41 10的规定

    表4.1.10的规定

    表4.1.10机制砂中有害物质限量

    .有抗冻、抗渗、高强度要求的混凝土,机制砂中云母含量不应大于1.0% 机制砂中如发现含有颗粒状的硫化物或硫酸盐杂质时,应进行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时, 方能使用

    条文说明 条文4.1.8~4.1.10参考《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JT/T819—2011)对 制砂坚固性、压碎指标、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空隙率进行了规定,参考《建设用砂》

    (GB/T14684一2011)对机制砂中云母、轻物质、硫化物及硫酸盐、有机物及氯离子含量进 行了规定

    4.1.11I类机制砂根据球体类似度可分为高品质机制砂(球体类似度≥0.60)和普 通机制砂(球体类似度<0.60)

    4.1.12高强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宜采用高品质机制砂,超高强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 应采用高品质机制砂

    合比下不同球体类似度的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

    制砂的检测项目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4.1.

    表4.1.13机制砂的检测项目与试验方法

    4.2.1宜采用两个或三个粒级的粗集料混合配制连续级配粗集料,且混合前的单粒级 租集料级配应符合表4.2.1的规定

    表4.2.1单粒级粗集料级配范围

    4.2.2连续级配的粗集料级配范围应符合表4.2.2的规定

    表4.2.2连续级配的粗集料级配范围

    4.2.3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粗集料应符合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 则》(JTG/T F30)的规定。

    表4.2.4粗集料的检测项目、指标及试验方法

    料含泥量和泥块含量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一2011)的相关规定。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一2011)规定高强混凝土用粗集料的针片状颗粒 含量应小于5.0%,对机制砂高强混凝土的泵送性能非常有利。但对非泵送机制砂高性能 昆凝土,针片状颗粒含量在8.0%以内影响不大。《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 方法》(JGJ52一2006)对针片状颗粒含量控制较宽,C30~C55为不大于15%;C60以上为 不大于8.0%;另外,《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一2011)放得更宽,不赞述。因此,即 便本规程规定非泵送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针片状颗粒含量小于8.0%,仍是较严的。硫化 物或硫酸盐、坚固性指标参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一2011)而提出

    4.3.1水泥应符合现行《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强度等级不宜低于42.5。 4.3.2桥涵工程水泥应符合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的规定,路 工程水泥应符合现行《道路硅酸盐水泥》(GB13693)的规定

    4.4.1矿物掺合料的分类、最大掺量及性能指标宜符合表4.4.1的规定,适宜掺量应 试验验证后确定,且应注明主要组分

    表4.4.1矿物掺合料分类、最大掺量及性能指标

    注:*表中掺量均为等质量取代水泥的百分比

    在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符合质量要求的矿物掺合料,有利于改善混凝土 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性。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和粒化电炉磷渣粉已有相应的产品标准; 瘩细粉煤灰可按现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CB/T1596)的规定执行。单掺 粒化高炉矿渣粉或粒化电炉磷渣粉的混凝土性能不及与粉煤灰复合使用的性能,尤其是 施工性能。对于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来说,使用的矿物掺合料范围更广,不仅可使用活性 矿物掺合料,而且也可使用惰性矿物掺合料。复合掺合料一般含有情性掺合料,控制一定 细度,有利于混凝土工作性与长期耐久性

    4.4.2本规程未做规定的其他矿物掺合料经过试验验证后,方可使用,掺量应经试

    条文说明 考虑到各地地材各具特色,因此对于本规程规定范围外的其他矿物掺合料需经过试 验验证后,方可使用,试验验证内容和性能指标应根据工程需求确定。

    4.4.3矿物掺合料的放射性核素限量应符合现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的规定

    4.5.1公路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公路工程混凝土夕

    .5.1公路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公路工程混凝土外加剂》(JT )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规定

    4.5.2外加剂应与胶凝材料及石粉相适应,其种类和掺量应经试验确定。

    4.5.2外加剂应与胶凝材料及石粉相适应.其种类和掺量应经试验确定

    .6.1纤维材料应符合现行《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21)的规定,水泥 二路面与桥面使用的纤维品种及掺量等应符合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组 (JTG/TF30)的规定

    4.6.2纤维材料的品种、直径、长度、长径比和掺量应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进行试 定。

    63)的规定,且pH值应大于6.0。

    条文说明 调研和验证试验表明,所检验的具有代表性的6个水样的pH值4个为7.0,另外2 个分别为6.8和6.9。采用pH值大于6.0的水是有益的,也是可行的。

    研和验证试验表明,所检验的具有代表性的6个水样的pH值4个为7.0,另外2 为6.8和6.9。采用pH值大于6.0的水是有益的,也是可行的。 2混凝土拌和用水和养生用水严禁使用海水。

    4.7.2混凝土拌和用水和养生用水严禁便

    5.1.1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应根据工程需求确定,试验方法应按现行《公路工程水泥及 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的规定执行。 5.1.2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的落度、落度经时损失值、凝结时间、抗离析性 和泌水宜符合表5.1.2的规定;路面水泥混凝土的落度应符合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 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O)的规定

    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的落度、落度经时损失值、凝结时间、抗离析性 符合表5.1.2的规定;路面水泥混凝土的落度应符合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 技术细则》(JTG/T F30)的规定

    表5.1.2拌合物性能技术要求

    二:,对于永 .商品搅拌站生产包括搅拌运输车运送过程

    对于泵送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若在给出的落度和落 度损失范围内,且不离析、不泌水,即能较好地满足泵送施工要求和硬化混凝土性能。 对于由商品搅拌站生产的非泵送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需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出料 的最低落度约为90mm,否则出料困难。另外,由于调度、运输、泵送前压车等情况的影 响,落度需有一定的富余。而对于现场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的混凝土,不存在商品搅 拌站存在的上述情况,且控制水平也略低,落度满足浇筑成型工艺要求即可。路面混凝 土对落度要求较低,且基于提高混凝土抗裂角度考虑,对路面混凝土落度进行了单独 规定,按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ITG/TF30)的规定执行

    计要求试验方法应按现行《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王试验规程》(JTGE30)的规定执行。

    5.2.2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按150mm×150mm×150mm立方体28d抗压 强度标准值确定。当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掺量大于30%时,宜采用56d龄期的试验结果 对其进行强度评定。

    5.2.3抗压强度的评定应按现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 ITGF80/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的规定执行,并满足设计要

    5.2.4用于路面的机制砂高性能混凝

    5.3.1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应符合表5.3.1的规定,试验应按现行《晋 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规定执行。

    通混凝士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规定执行。

    表5.3.2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缩率限值

    .4.1不同环境下的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评价项目和试验方法应按表5.4.1

    1不同环境下的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

    .4.2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除应对本规程5.4.1提出的耐久性项目进行评价外,尚 计提出要求的耐久性项目进行评价。

    6.1.1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在满足力学性能要求的基础上,尚应按实际服 境进行分类设计。

    条文说明 混凝土服役寿命与实际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的服役环境对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耐 久性具有不同的劣化作用,在进行常规的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同时,应基于 实际服役环境特征进行针对性的配合比设计

    6.1.2配合比设计应考虑应用结构特点、施工工艺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应根据 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变形性能和耐久性能要求设计初始配合比。设计初始配合 经试验室试配、调整后,得出满足拌合物性能要求的基准配合比,经力学性能、变形性 耐久性能指标复核,并经试生产检验满足要求后确定工程配合比

    目前,混凝土应用结构特点、施工工艺以及环境条件对混凝土提出了多样化的性 求,配合比设计过程中仅针对力学性能进行试验显然是不够的,还应针对拌合物性能 行性能和耐久性能需求进行设计

    6.2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与步骤

    6.2.1普通强度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 与高强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混凝土配合 计方法应按本节规定执行,超高强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宜通过试验确定。

    [.0 ≥ fm.k + 1. 6450

    feu.0 ≥ 1. 15f.n.k

    式中:fe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当有统计数据时,取实际计算值;当无统计数据 时,取5.0MPa

    关于强度标准差G的取值,《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一2011)中对不大 于C20、C25~C45、C50~C55三类等级强度混凝土的α分别规定为4.0MPa、5.0MPa和 6.0MPa,由于本规程强度等级划分与该规程不一致,因此在参考《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 规程》(CECS207一2006)中4.5MPa的规定的同时,结合机制砂混凝土强度波动大的特 征,做出了如下规定:当有统计数据时,取实际计算值;当无统计数据时,取5.0MPa。

    规程》(CECS207一2006)中4.5MPa的规定的同时,结合机制砂混凝土强度波动大的特 证,做出了如下规定:当有统计数据时,取实际计算值;当无统计数据时,取5.0MPa。 6.2.3C30及以下强度等级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不宜高于400kg/mC35~C55强 度等级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不宜高于500kg/m,C60及以上强度等级混凝土的胶凝材 料总量不宜高于600kg/m

    管道标准规范范本6.2.4初始配合比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m.= m.×W/B

    n.+m+m.+m.+mw m. B m. + m

    式中:β一砂率,应符合现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规定; P 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表观密度(kg/m),其值可取2400~2550kg/m

    条文说明 对于机制砂混凝土,采用质量法计算配合比比较简易和准确,若采用绝对体积法计算 配合比,则有关材料的计算参数(如材料密度等)需经专门试验加以确定,条件和时间通 常不能保证,若直接采用经验密度值等作为计算参数,则代表性不足,计算误差较大。 配合比计算中集料应以干煤燥状态质量为基准。干燥状态集料即指机制砂含水率小子 0.5%和粗集料含水率小于0.2%的状态。因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需要满足耐久性要求, 其密实度较大,故取假定表观密度为2400~2550kg/m,强度等级越高或集料表观密度 越大则取值越接近上限,反之亦然

    6.2.5配合比的试配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城市轨道标准规范范本,每盘混凝土试配方量不应小于

    ....
  • 公路工程 混凝土结构
  • 相关专题: 公路  
专题: 食用油标准 |民政标准 |邮政标准 |竣工资料 |海洋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