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808-2020 高速公路建设总体设计指南.pdf

  • DB63/T 1808-2020  高速公路建设总体设计指南.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0.5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8-31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路桥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DB63/T18082020

    农业区路基路面遵循如下设计原则: a 宜采用整体式路基,在特殊情况下局部路段可采用分离式路基,实行全封闭; 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应采取综合排水的原则,加强排水系统设计,设置综合排水系统及防护工 程;在湿陷性黄土比较严重的地区,可根据湿陷等级设置预防湿陷功能层; 路面以沥青路面为主,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半刚性基层,重载交通较大的极重、特重交通等级时 可使用复合式路面。

    7.2.2典型结构组合

    项目管理和论文农业区路面典型结构组合如表1所示。

    表1农业区路面典型结构组合

    7.3戈壁荒漠区路基路面

    DB63/T1808—20207.3.1设计原则戈壁荒漠区路基路面遵循如下设计原则:a)戈壁荒漠区城镇、绿洲区或工矿区宜采用整体式路基,其他路段可采用整体式路基或分离式路基;采用分离式路基分期建设时,应总体规划、一次设计、分期实施;b)边坡坡率宜采用1:2~1:6的缓边坡,坡脚(顶)宜设计宽展的弧形,与周边环境协调;c)盐渍土地区路基宜设置隔断层;d)基层材料应有补强、隔盐、防溶淋的作用。7.3.2典型结构组合戈壁荒漠区路面典型结构组合如表2所示。表2戈壁荒漠区路面典型结构组合结构层厚度总厚度类型结构层名称cmcm改性沥青混合料4~5中粒式沥青混合料5~7类型一粗粒式沥青混合料6~865~90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砾)石30~40级配碎(砾)石20~30改性沥青混合料4~5中粒式沥青混合料5~7类型二沥青碎石6~865~90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砾)石30~40级配碎(砾)石20~30改性沥青混合料4~5中粒式沥青混合料5~7类型三粗粒式沥青混合料6~860~80沥青碎石15~20级配碎石30~40改性沥青混合料F4~5改性中粒式沥青混合料5~6类型四贫混凝土20~2664~87水泥稳定碎(砾)石15~20级配碎(砾)石20~307. 4高寒牧业区路基路面7.4.1设计原则5

    DB63/T18082020

    高寒牧业区路基路面遵循如下设计原则: a)多年冻土路段宜采用分离式路基;边坡坡率宜采用11.5~1:4的缓边坡并以生态防护为主, 坡脚(顶)宜设计宽展的弧形,与周边环境协调: 在多年冻土地区,根据不同的多年冻土类型,采用针对性的处治方案,加强排水设计,减小冻 土对建设和运营的影响; C 路面的关键控制指标应充分考虑高寒地区的气候特点; d 路面材料选择时应注意材料的低温指标控制。

    7. 4. 2 典型结构组合

    高寒牧业区路面典型结构组合如表3所示。

    表3高寒牧业区路面典型结构组合

    7. 5. 1 一般规定

    分离式路基间距在符合JTGD20规定的基础上,应考虑以下因素: a)路侧安全净距; b)防眩设施设置要求。

    DB63/T18082020

    农业区分离式路基间距宜大于3m,应满足设置必要的排水和安全防护设施等的需要,与地形和周 围环境相协调。

    交壁荒漠区分离式路基间

    戈壁荒漠区分离式路基间距宜为25m~35m,应满足设置必要的排水和安全防护设施等的需要, 一 地形和周围环境相协调。

    7.5.4高寒牧业区分离式路基间距

    高寒牧业区分离式路基间距宜大于2m,应满足设置必要的排水和安全防护设施等的需要,与地形 和周围环境相协调:多年冻土地区分离式路基间距应计算确定。

    桥涵设计在符合JTGBO1、JTGD60、JTG/TL11等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满足如下要求: a) 桥涵设计宜综合考虑排水、防雪、防洪等因素,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O 分期建设的桥涵应一次规划设计,统筹考虑; C 对于改造利用的现有公路的桥涵,应综合确定设计方案,满足安全可靠、耐久适用、经济合理 统筹协调的要求; d 既有桥梁总体技术状况评价等级为1类、2类的可原位利用,3类的经维修、加固后达到1类 或2类的可利用,4类的宜拆除重建,5类的应拆除重建 2 既有桥梁主要部件技术状况评价等级为1类或2类的可利用; 既有涵洞技术状况评价等级为1类的可原位利用,2类的可经维修后利用,3类的宜拆除重建。

    隧道设计在符合JTG3370.1、JTGB01等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满足如下要求: a 隧道设计宜综合考虑位置、安全、景观、消防、横洞、防寒泄水洞等因素,使用新技术、新材 料、新工艺; b 分期建设的隧道应一次规划设计,统筹考虑; C 改扩建隧道设计,应综合考虑既有隧道的现状、洞外接线条件、建设标准、改扩建难易程度、 交通量及组成、施工交通组织及运营安全等因素,进行多方案比选; d 既有隧道维修加固不应侵入建筑限界; e 当设计速度提升时,对利用的既有隧道应重新确定建筑限界,

    10.2互通式立体交叉

    DB63/T18082020

    互通式立体交义设置满足如下要求: a 农业区、戈壁荒漠区相邻互通式立体交义的最小间距宜大于4km,若由于路网结构或其他特 殊情况限制时,间距应大于1km,且应进行专项交通工程设计,设置完善、醒目的标志、标 线和警示、诱导设施; b 农业区城镇、重要产业园区,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平均间距宜为5km10km,其他地区宜为15 km~25km;超过时应设置与主线立体分离的“U型转弯”设施; C 戈壁荒漠区在城镇、绿洲、重要产业园区互通式立体交叉的间距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控制,不宜 大于45km;超过时应设置与主线立体分离的“U型转弯”设施; 高寒牧业区州、县政府驻地外可不设互通式立体交叉;当设置互通式立体交叉时,位置、方案 应详细论证。

    10.3分离式立体交叉

    分离式立体交叉设置满足如下要求: a)农业区与国道、省道、县道、铁路及交通量较大的村、乡公路间的交叉方式,应采用分离式立 体交叉; 戈壁荒漠区与国道、省道及铁路的交叉方式,应采用分离式立体交叉; C 高寒牧业区近期可不设置分离式立体交叉;远期与国道、省道、铁路相交的地方,宜设置分离 式立体交叉; d 分离式立体交叉主线上跨或主线下穿方案的选择应综合考虑交叉公路的等级、交叉公路与地形 的适应性、视距要求、被交叉公路的密度、 、用地和投资效益等因素

    通道设置满足如下要求: a)农业区充分考虑耕作、群众的通行等因素,结合涵洞的位置统筹考虑设置通道; b) 戈壁荒漠区、高寒牧业区充分考虑野生动物的迁徙及放牧、耕作群众的通行,结合涵洞的设置 位置统筹考虑设置通道: 若排水畅通,宜以下挖为主; d 通道的净空应根据当地的交通组成特征和机械、车辆的需求,合理确定通道位置、净空尺寸、 标高和引线纵坡。

    平面交叉设置满足如下要求: a)戈壁荒漠区、高寒牧业区交通量极小的路段,经安全性评估后可慎重设置少量改进型平面交叉; b)应设置警示信号灯、强制减速右行、禁止横穿等交通标志;在前方2km,1km,0.5km处设置 标志标牌,给驾驶员提前提供足够的交通安全信息。

    水利图纸、图集11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DB63/T18082020

    交通安全设施应结合路网与公路技术、地形、交通、环境条件等进行综合设计,在符合JTG/TD71、 JTGD80、JTGD81、JTGD82等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满足如下要求: a)新建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宜考虑公路运营养护因素的影响; b)对于改造利用的现有公路,应在开展调查与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改造后的公路、交通、环 境条件进行综合设计,对既有交通安全设施应合理利用并加以完善

    11.2服务和管理设施

    服务和管理设施在符合DB63/T1718、DB63/T1719、DB63/T1722、DB63/T1774相关规定的基础上 满足如下要求: a)戈壁荒漠区、高寒牧业区的服务区宜为开放式,积极打造“交通+旅游”特色服务区; b)监控、收费、通信、供配电、照明和管理养护等设施应根据交通量等进行总体设计、分期实施。

    高速公路建设区域划分见表A.1。

    DB63/T18082020

    管道标准表A.1高速公路建设区域划分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专题: 建筑造价、预算、定额 |固定资产标准 |螺纹标准 |检测试验 | 压力容器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