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3821-2020 公路养护工程排水沥青路面技术规范.pdf

  • DB32/T 3821-2020  公路养护工程排水沥青路面技术规范.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3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10-31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路桥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a)直接加铺排水沥青层

    (b)铣刨既有路面上面层,回铺排水沥青层

    硬度标准图1功能性修复养护排水沥青路面结构示例

    图1功能性修复养护排水沥青路面结构示例

    图1功能性修复养护排水沥青路面结构示例

    (a)铣刨重铺既有路面上面层:

    (a)铣刨重铺既有路面上面层,

    (a)铣刨重铺既有路面上面层, 加铺排水沥青层

    (b)铣刨重铺既有路面中面层 加铺排水沥青层

    图2结构性修复养护排水沥青路面结构示例

    4.2.1依据《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 (JTG5421)及江苏省相关地方标准、规定开展既 有路面病害调查、状况评估和原因分析,初步判断养护工程类型。

    表1高温稳定性评价标准

    横向裂缝病害及抗开裂性能:采用横缝间距计算、半圆弯曲试验等方法判断既有路面横向 裂缝病害状态及抗开裂性能。当存在以下条件之一时,应进行沥青面层处治设计,可根据裂缝 发生和发展层位设计处治深度: 横向裂缝间距小于20m。计算方法如下: 尚到间T 评价路段长度

    C预切缝半圆弯曲试验的临界应变能小于0.3kJ/m

    4.2.3对于功能性修复养护,应进行局部病害处治设计。 对网裂、龟裂、重度裂缝、坑槽等病害宜采用铣刨、重铺路面的方案: 对于车辙深度小于8mm的路面,可直接加铺排水沥青面层;对于车辙深度大于8mm的路 面,宜采用铣刨既有路面沥青面层的方式处理,并根据车撤深度确定铣刨深度; 除以上病害之外的路面损坏,应根据《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G5142)的规定 进行处治。

    4.3排水沥青路面面层设计

    4.3.3对于预防养护工程,排水沥青层厚度不宜大于25mm。 4.3.4对路面排水性能有特殊需求的路段,可按照附录A进行排水沥青层厚度设计。

    4.4.1在排水沥青层和下承层之间应设置防水黏结层,防水黏结层宜采用热酒改性沥青类材料, 厚度宜为5~10mm。

    4.4.1在排水沥青层和下承层之间应设置防水黏结层,防水黏结层宜采用热洒改性沥青类材料, 厚度宜为5~10mm。 4.4.2应急车道直接加铺排水沥青面层时可采用改性乳化沥青类材料, 4.4.3热洒改性沥青洒布量宜为1.5~2.2kg/m,并撒布集料粒径为3~5mm或5~10mm的预 裹覆沥青碎石,预裹覆沥青碎石的覆盖率应不低于60%,预裹覆沥青碎石的用油量为0.2%~0.6%

    .4.1在排水沥青层和下承层之间应设置防水黏结层,防水黏结层宜采用热酒改性沥青类材料

    4.5.1排水沥青路面结构的材料参数确定、结构验算应依据现行《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 (JTG542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有关规定执行。 4.5.2排水沥青混合料20℃、10Hz的动态模量宜采用《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E20)T0738“沥青混合料单轴压缩动态模量试验”的方法实测确定,也可参照 3000MPa~6000MPa范围取值。空隙率为设计上限时,动态模量可取下限值;空隙率为设计下限 时,动态模量可取上限值。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泊松比取为0.4。 4.5.3养护工程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使用年限应综合考虑交通状况、路面使用性能、养护目标等 因素进行选择,作为路面结构验算的计算参数。设计使用年限应参照《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 规范》(JTG5421)有关规定选用,有特殊要求时可适当调整。

    4.6.1排水沥青路面的路面排水系统由排水沥青层和边缘排水设施组成。水文与水力计算可参 考现行《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 4.6.2养护工程排水沥青路面边缘排水设施应充分利用现有排水系统。 4.6.3双向六车道以上(含六车道)路面、变坡点和长陡坡路段应按照附录A中A.2.3和A.2.4 的方法验算饱和入渗强度、临界水膜厚度及轮迹带水膜厚度。如果轮迹带水膜厚度大于临界水 膜厚度,应通过增加排水沥青层厚度或采用双层排水路面结构等方式提高排水性能。 4.6.4当采用铣刨重铺、双层排水沥青路面等结构形式,排水沥青层底面标高低于土路肩表面 标高时,应在应急车道外侧设置纵向导水槽,土路肩设置喇叭状横向汇流口。导水槽及汇流口 深度应与排水沥青层厚度相同。导水槽宽度不宜小于10cm。汇流口间距不宜大于20m,喇叭口 首端宽度宜为75cm,末端宽度宜为20cm。导水槽与汇流口底面、侧壁应进行防水处治。

    图3土路肩排水设施示意

    4.6.5桥面铺筑排水沥青路面,应充分利用现有排水系统。桥头伸缩缝与墙式护栏交接处,可 在高程较低一侧设置横向泄水口,

    缩缝与墙式护栏交接处

    4.6.6桥面与路基段路面或排水沥青层与既有路面交接处因高程过渡设置顺坡段时,应在顺坡 段应急车道外侧设置纵向导水槽,在顺坡段中部及末端土路肩设置喇叭状横向汇流口。喇叭口 尺寸要求与4.6.4相同。

    图6顺坡股排水设施示意

    4.7.1排水沥青路面标线类型可分为点状透水标线、絮状透水标线和普通热熔标线。 4.7.2左侧车行道边缘线可采用热熔标线或者透水标线,其它车道标线宜采用透水标线

    5.1.2排水沥青路面使用的各种材料运至现场后,应取样进行质量检验,经评定合格方可使用, 不得以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或商检报告代替现场检测。

    5.2.1排水沥青路面应采用高黏度改性沥青。高黏度改性沥青应符合表2的技术要求

    表2高黏度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DB32/T3821—20205.2.3制备成品高黏度改性沥青时,应选择与改性剂配伍性良好的基质沥青,基质沥青宜采用A级70号沥青或A级90号沥青。5.2.4高黏度添加剂应符合《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第2部分:高黏度添加剂》(JT/T860.2)的技术要求。所制备的高黏度改性沥青或高黏度改性沥青混合料应满足本规范规定。5.3粗集料5.3.1粗集料宜选用玄武岩或辉绿岩;粗集料应均匀、洁净、干燥;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表3要求。表3排水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技术要求试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块石光斑现象无灰色/白色星型斑点或放射型发丝状细裂缝光斑现象!集料质量损失,%≤1.0附录C冲击值损失增加,%≤5.0磨耗值损失增加,%≤8.0软石含量,%≤1.0T 0320坚固性,%M8T 0314压碎值,%≤18T 0316高温压碎值2,%≤20T0316洛杉矶磨耗损失,%≤20T 0323潮湿区≥42磨光值(PSV)T 0321湿润区≥40沥青黏附性5级T 0654≤1T 0310表观相对密度≥2.70T 0304毛体积相对密度≥2.60T 0304吸水率,%T 0307混合料,%≤12T 0312针片状含量其中粒径大于9.5mm,%≤10T 0312其中粒径小于9.5mm,%≤12T 0312注1:试验项目可选择块石光斑现象、集料质量损失、冲击值损失、磨耗值损失其中一项进行。采用玄武岩石料作为排水沥青路面粗集料,应进行光斑现象的检测;采用其它类型石料时,也宜进行光斑现象检测。注2:将装有试样的压碎值试验仪和压柱一起放入190℃±2℃的烘箱内保温2小时后,取出试样立即按照现行《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中T0316的标准进行试验,测试压碎值。所有试验操作应在5分钟内完成。12

    5.3.2粗集料形状宜接近立方体,规格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规 定,通过4.75mm筛孔的质量百分率宜在10%以下。

    5.4.1细集料可采用石屑或机制砂,不应采用天然砂;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 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要求。

    5.4.2排水沥青路面细集料的级配组成应符合表5要求。

    5.5.1填料应采用石灰岩磨细的矿粉,不得采用回收粉或粉煤灰;填料应干燥、洁净、无风化、 无杂质:其技术指标及规格应符合表6要求。

    5.5.2为提高混合料抗剥落性,可使用消石灰或水泥替代部分矿粉,添加量不宜超过矿粉用量 的50%。

    5.6.1重载交通情况下宜使用纤维作为增塑稳定剂材料。可采用聚合物纤维、玄武岩纤维等 其技术指标应分别符合表7和表8要求。

    表7聚合物纤维技术要求

    表8玄武岩纤维技术要求

    表9防水黏结层橡胶沥青技术要求

    表10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5.8双层排水沥青路面层间结合材料

    5.8.1双层排水沥青路面层间结合材料宜采用改性乳化沥青,用量宜为0.15 kg/m~0.3kg/m(以纯沥青计)。改性乳化沥青应符合表10的技术要求。

    5.9.1在冷接缝及易发生飞散的位置,宜涂刷渗透性树脂材料增强排水沥青路面抗飞散能力。 渗透性树脂应符合表11的技术要求。

    表11渗透性树脂技术要

    6.1.1排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应考虑排水功能和力学性能的平衡,设计空隙率应根据降 雨情况、路线坡度以及抗飞散性能等综合因素确定。有条件时宜调研已有工程的配合比设计和 使用情况,借鉴成功经验进行设计。 6.1.2排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以及生产配合比验 证三个阶段

    6.2排水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

    6.2.1排水沥青混合料应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2 的规定。

    表12排水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

    注:*排水沥青混合料空隙率设计关键筛孔

    6.3.1排水沥青路面目标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确定目标空隙率; b. 设计级配符合表13规定的范围; 在级配范围内试配3组不同关键筛孔通过率的矿料级配作为初选级配。 6.3.21 配合比设计时,宜根据14μum沥青膜厚度和集料表面积预估沥青用量,其计算模型为: 估算沥青用量(%)=假定膜厚×集料表面积x沥青密度(g/cm)/10; b. 集料表面积(m*/kg)=(0.41a+0.41b+0.82c+1.64d+2.87e+6.14f+12.29g+32.77h)/10 式中: a、b、c、d、e、f、g、h分别表示19mm、4.75mm、2.36mm、1.18mm、0.6mm、0.3mm、 0.15mm和0.075mm筛孔的通过百分率,%。 6.3.3按照初选配合比分别成型马歇尔试件,每组试件不少于4个,检验空隙率和马歇尔稳定 度。空隙率和马歇尔稳定度应符合表12的技术要求。 6.3.4在混合料空隙率与目标空隙率的差值为±1%的范围内,优选一组接近目标空隙率的级配 按±0.5%,±1%变化沥青用量,分别进行析漏试验、空隙率和飞散试验;将试验结果绘制成图, 以混合料飞散损失结果曲线拐点对应的沥青用量为最小沥青用量(OAC),以沥青析漏损失曲 线拐点对应的沥青用量为最大沥青用量(OAC2);在OAC1~OAC2范围内,选择试件表面无 沥历青析出,试件空隙率与目标空隙率接近,且相对较高的沥青用量作为最佳沥青用量OAC, 6.3.5以确定的矿料级配和最佳沥青用量拌制沥青混合料,分别对表12中各技术指标进行试 验验证,各项指标应符合表12的技术要求。不符合要求时,应调整沥青用量或矿料级配,重新 拌和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6.3.6在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出具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

    6.4.1根据目标配合比初步设定各冷料仓供料比例上料;对拌合机筛分后的各热料仓取样,并 进行筛分,根据热料仓筛分结果合成级配曲线;以冷料、热料供料大体均衡以及合成级配尽量 接近目标配合比级配为原则,确定各热料仓最终的配合比例。 6.4.2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OAC、OAC±0.3%三个沥青用量进行混合料室内拌制 选择混合料空隙率与目标配合比空隙率的差值不超过±1%、肯塔堡飞散试验混合料损失较低时 的沥青用量为最佳沥青用量。采用所选择的最佳沥青用量进行拌和机试拌并验证混合料性能, 混合料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2的要求。最终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与目标配合比设计的结果的差值 不宜大于±0.2%。 6.4.3确定热料仓的比例和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后,出具生产配合比的设计报告,

    6.5.1按照确定的生产配合比生产混合料铺筑试验段,试验段长度不宜少于300m。 6.5.2取拌合机拌和及现场摊铺的混合料进行性能试验,混合料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2的要求, 并验证生产配合比与目标配合比混合料性能的一致性。根据抽提、筛分试验结果分析拌和机对 配合比控制的准确性。 6.5.3对铺筑的试验路段应进行现场测试,检验排水沥青路面空隙率的均匀性,存在明显缺陷 时,应找出原因,进行必要的工艺调整。 6.5.4根据试验段试验检测数据分析生产配合比的适用情况,进一步复核调整工艺参数、施工 机械的操作方式以及施工缝的处理方式等。 6.5.5试验段的质量检查频度应比正常施工时增加一倍。试铺结束后,施工单位应提交试铺段 总结报告。

    7.1.1排水沥青路面施工时,应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混合料拌和、摊铺及压实的质 量。 7.1.2排水沥青路面不得在雨、雪天气时施工,施工时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0℃。 7.1.3公路养护工程修建排水沥青路面,应采用封闭半幅车道,借道施工的方法进行交通组织。

    7.2.1沥青在贮运、使用及存放过程中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措施。成品高黏度改性沥青存储应定 时进行搅拌,宜采用自动控制搅拌装置。 7.2.2高黏度添加剂材料应注意防水、防潮保管。排水沥青混合料集料存储场地应硬化。集料 应搭棚防水、防扬尘。 7.2.3当排水沥青面层与相邻路面存在高差时,应在摊铺前对排水沥青路面下承层进行渐变厚 度铣刨,消除铺筑排水沥青面层后与相邻路面的高差。

    7.3既有路面病害处治

    7.3.1对病害的处治应计划周密,做好材 保证各工序之间的衔接。对裂缝、坑槽、车 辙、沉陷等需将既有路面面层挖除后进行机械修补作业的病害,宜当日开挖当日修补。病害处 合 7.3.2对路面进行铣刨处治时,应准确控制铣刨深度,相邻铣刨作业面的高差不宜大于5mm。 铣刨结束后,应将表面和裂缝内的灰尘、松散颗粒清理于净,确保铣刨裸露面洁净和干燥。 7.3.3病害处治工艺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G5142)的规定。凡重新 故面层的,其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的规定;凡重做 基层的,其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F20)的规定。

    7.4.1施工防水黏结层前,应对下承层沥青路面渗水情况进行调查评价,调查部位及方法按表 4执行。对下承层表面不密实、渗水较大的部位,宜采用局部挖补、回填或喷酒改性乳化沥青 等措施进行处理

    表14渗水情况调查部位及方法

    7.4.2防水黏结层施工前应检查下承层表面的清洁状态,对表面灰尘、杂物及松散材料等进行 清除。 7.4.3热酒改性沥青防水黏结层宜采用沥青碎石同步酒布车进行施工。同步酒布车应以适宜的 作业速度匀速行驶,根据材料的洒布温度,以预设的酒布量进行酒布。碎石和沥青的酒布量应 元配。采用胶轮压路机紧跟酒布车碾压2~5遍,压至碎石稳定。 7.4.4改性乳化沥青防水黏结层应采用沥青酒布车进行施工,根据预设的洒布量进行喷洒。材 料酒布量要求较大时,可通过多次洒布以满足要求。待改性乳化沥青完全破乳后,方可进行排 水沥青层的施工。 7.4.5防水黏层施工结束后,在混合料摊铺前严禁行人和车辆通行

    7.5.1排水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应采用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和机。全部生产过程应由计算机自 动控制。 7.5.2排水沥青混合料生产温度应按照表15控制。出料温度高于195℃的沥青混合料应废弃 处理。

    表15排水沥青混合料生产温度控制(C)

    7.5.3排水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门 优经车 确定,应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 粒全部裹覆沥青胶结料为度,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集料分离现象。间歇式拌 和机每盘的生产周期不宜少于60s,其中于拌时间不应少于10s,湿拌时间不应少于35s 7.5.4添加纤维稳定剂时,可采用机械或人工投放纤维。纤维宜与集料同时投放,干拌时间不 宜少于15s,纤维在混合料拌和过程中应分散均匀。 7.5.5采用直投式复合改性高黏度改性沥青时,高黏度添加剂可与粗集料或沥青同时投放。宜 采用带称量功能的自动装置进行投放,也可采用带有监控装置的人工投放工艺。 7.5.6排水沥青混合料应随拌随用,不宜存储。

    7.6.1运料车应采取保温、防雨及防污染

    7.6.1运料车应采取保温、防雨及防污染措施。

    7.6.2运料车车厢壁面和底板应涂薄层隔离剂。装料前,运料车不得有隔离剂余液积聚在车厢 底板。隔离剂不宜采用柴油等对沥青溶解性较强的油类。 7.6.3运料车辆不得污染已开放交通的排水沥青路面。运料车严禁在防水黏结层或黏层上紧急 制动、掉头。为防止运料车轮胎与防水黏结层粘连,可在轮胎上喷洒隔离剂。 7.6.4排水沥青混合料运输时长不宜超过6h。 7.6.5排水沥青混合料到场温度应由专人逐车检测,到场温度不应低于160℃

    7.7.1排水沥青混合料摊铺可采用一台摊铺机全幅摊铺或多台联合摊铺。车行道施工宜采用非 申缩式摊铺机,通过铺筑试验段确定摊铺机锤的振动设置参数:摊铺机螺旋布料器对接处宜 加装反向叶片及防离析挡板。 7.7.2排水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不宜低于155℃C。 7.7.3摊铺前应根据松铺厚度及路面纵、横坡度调整好摊铺机。摊铺机开始摊铺前,应将熨平 板预热至120℃以上,摊铺过程中应开动熨平板的夯锤。 7.7.4采用联合摊铺方式时,两台摊铺机前后行走间距宜为5~10m,搭接宽度控制在50~ 100mm。开始摊铺后,应随时检查两台摊铺机对接横坡。接缝位置应避开车道轮迹带。 7.7.5摊铺机应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速度宜控制在2~3m/min范围内,弯道等特 殊路段宜降低至1~2m/min。 7.7.6在路面狭窄部分、平曲线半径过小的匝道或加宽部分宜采用小型摊铺机摊铺。中央开口 带、三角带等不具备机械摊铺条件的位置可采用人工摊铺。

    7.8混合料的压实及成

    7.8.1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压路机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由低处向高处碾压,轮 迹始终与道路中心线平行,相邻碾压带重叠50~100mm。 7.8.2初压应采用11~13t钢轮压路机,复压宜采用20t以上的胶轮压路机,终压宜采用11 13t钢轮压路机。 7.8.3初压应在混合料摊铺后紧跟进行,压实温度控制在150℃165℃,静压3~6遍,不得 产生推移、开裂。初压后观察平整度、路拱,发现问题及时作适当调整。 7.8.4表面温度为80~90℃时进行复压,可采用胶轮压路机压实1~2遍。为防止较高温度下 轮压路机粘轮,宜采用隔离剂喷淋装置。在不影响路面空隙、无泛油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 校轮压路机碾压遍数。 7.8.5终压宜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进行收面 7.8.6压路机行驶速度应保持均匀一致。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的混合料和刚碾压成型的路 已压实成型的路面上。压路机在操作或静止时,应采取有 效措施防止油料、 .8.7钢轮碾压造成排水沥 混合料粗集料表面沥青膜脱落的,当天应采用改性乳化沥青酒布

    7.9双层排水沥青路面施工

    7.9.1双层排水沥 水沥青路面相同, 7.9.2对于双层排水沥青路面的上 排水层之间设置黏层的情况,应参照本规范第7.4.5条 中相关的规定进行施工,在下排水层表面全幅洒布黏层材料,

    7.10.1横向接缝应采用平接缝。摊铺前应对铣刨面涂刷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大于60%)2~ 3遍。摊铺前宜对接缝面加热,使新铺路面与已铺路面密切结合。 7.10.2在横向施工缝开始施工时,应控制路面平整度,不宜人工补料调整平整度,同时要及 时碾压,防止料温损失无法压实。 7.10.3纵向接缝应避开车道的轮迹带位置,而且应与下承层纵向接缝错开20cm以上。纵向 接缝宜采用热接缝。条件不充许时,可采用“冷+热”方式。采用“冷+热"接缝时,摊铺前应对接 逢面进行处理,涂刷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大于60%)或渗透性树脂等其它黏结材料2~3遍 排水沥青面层施工后,纵向接缝表面可喷酒改性乳化沥青或渗透性树脂等其它黏结材料进行补 强

    7.11.1透水标线材料在容器中应无结块、结皮现象,宜于搅拌。 7.11.2 透水标线材料宜根据施工要求及当地气候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 7.11.3 标线材料固化后应无斑点、起泡、粘贴等现象,涂膜颜色、外观应与样板规定一致, 7.11.4透水标线应不黏胎,干燥时间不应大于35min。 7.11.5其它涉及的标线施工内容应符合现行《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D82) 的有关规定。

    7.12.1排水沥青路面施工结束后资料范本,应养生48h以上,方允许开放交通。

    7.12.1排水沥青路面施工结束后,应养生48h以上,方允许开放交通。 7.12.2施工车辆通行时,应保证轮胎洁净:人员通行时,应防止泥土污染

    8.1.1排水沥青路面施工应采用动态质量管理,强化事前和过程控制, 8.1.2宜引入信息化手段进行关键施工指标及过程的自动采集和记录, 8.1.3所有质量检验和管理的原始记录、试验检测及计算数据、汇总表格,应如实记录和保存, 严禁编造、随意修改质量管理的原始记录和数据

    8.2施工前的材料与设备检查

    应提交检验报告。宜检查集料生产 单位的生产条件、加工机械、覆盖层的清理情况。 3.2.2各种材料在施工前应以“批”为单位进行检查阻燃标准,不符合本规范技术要求的材料不得进场 各种材料进场的质量检查项目与频度参照表16执行

    表16各种材料进场质量检查项目与频度

    ....
  • 相关专题: 公路养护  
专题: 公厕标准 |水利标准 |蝶阀标准 | 旅游标准 |瓦楞纸箱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