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GT 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pdf

  • JTGT 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44.5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1-07
  • 发 布 人: hyplaglyc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路桥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JTGT 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pdf

    7结构物的表面系数surfacefaclor

    物冷却面积(m)与结构体积(m)的上

    林业标准2.0.8移动模架逐跨现浇法

    采用可在桥墩上纵向移动的支架及模板,在其上逐跨现浇梁体混凝土,升 立力的施工方法。

    为保证永久结构或临时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而进行专门设计的包 属设施的临时装置。

    2.0.20缆索吊装法

    2.0.21转体施工法constructionbyswingmethod

    利用地形地貌预制两个半孔桥跨结构,在桥墩或桥台上旋转就位跨日 方法。

    2.0.24空中纺线法

    2.0.25预制平行钢丝索股法

    以多根平行钢丝预制成索股,并将其从一端锚体向另一端锚体牵引就位锚固而形成 悬索桥主缆的架设方法。

    利用干斤顶等设备将预制的箱形或圆管形构造物逐渐顶入路基,以构成立体交叉通 直或涵洞的施工方法

    3.1.1桥涵工程施工前应熟悉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且宜由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交底。 3.1.2应在对工程进行全面施工调查和现场核对后,根据设计要求、合同条件及现场 青况等,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3.1.3对技术条件复杂的工程,应进行多方案比选,编制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 理的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和专项安全技术方案。 3.1.4施工前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 质量责任;同时应建立质量管理机构、质量检测体系及流程,制定质量管理制度,提出质量 呆证措施,对工程的施工实施质量控制。 3.1.5·施工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安全责任,提出安全技术组织措施 寸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应进行分析、评估,提出防范对策,制订必要的突发事 牛应急预案,使施工的全过程能安全地进行。 3.1.6施工前应建立健全环保管理体系,制订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和文明施工的实施 方案,减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3,1.7应根据工程的规模和有关规定,建立工地试验室。工地试验室配备的试验人员 和试验仪器应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且试验仪器应通过国家法定计量机构的检验标定。 3.1.8施工人员的配备应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并应在进场时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和技 术、安全交底。

    3.1.1桥涵工程施工前应熟悉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且宜由设计单 交底。

    3.1.2应在对工程进行全面施工调查和现场核对后,根据设计要求、合 请况等,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3.1.3对技术条件复杂的工程,应进行多方案比选,编制安全可靠、技术

    术条件复杂的工程,应进行多方案比选,编制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 技术方案和专项安全技术方案。

    1.4施工前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方针、质量 责任;同时应建立质量管理机构、质量检测体系及流程,制定质量管理制度, 措施,对工程的施工实施质量控制

    1.5·施工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安全责任,提出安全技术组 工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应进行分析、评估,提出防范对策,制订必要白 急预案,使施工的全过程能安全地进行,

    3.1.8施工人员的配备应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并应在进场时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和技 术、安全交底。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C/TF502011)

    5施工水准网中的各水准点,对于大桥和特大桥应构成连续水准环。 的每端应至少设置2个水准点作为水准网的控制点,

    对与相邻工程项目接合处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应在施工前进行联测,发现问 因,及时处理,

    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3.2.7宽阔水域和海上桥梁工程的施工测量宜采用GPS测量,且宜在水域和海上建 立专门的测量平台。

    2.7宽阔水域和海上桥梁工程的施工测量宜采用GPS测量,且宜在水域 门的测量平台。

    3.2.8宽阔水域和海上桥梁工程的GPS平面控制网宜分为首级网首级

    加密网和二级加密网4个等级,首级和首级加密网宜由勘测设计单位布设,一级和二级加 密网宜由施工单位布设。一级和二级加密网的布设和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加密网应采用与全桥统一的坐标系统,且宜由三角形或大地四边形组成,并应一 次完成网形设计施测与平差。加密网应保证至少与最近的2个高级网点为起算点进行 联测,任一加密网点应至少与另外2个控制点通视。加密网应按一级CPS测量精度施 测,其精度应保证最弱相邻点点位中误差小于±10mm。 2:控制网点应安全、稳定,在使用过程中应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测,当对控制点的稳 定性有怀疑时,应立即进行局部或全面复测。加密网两次复测的间隔时间不应超过3 个月。 3宜每隔1.5km左右选择一个桥墩先行施工其基础,并应在该基础上设立稳固可 靠且带有强制对中观测装置的测量控制点,作为桥梁其他墩台施工放样的基准点。 3.2.9宽阔水域和海上桥梁工程的高程控制网应采用全桥统一的高程基准。对首级 网点,首级加密网点和全桥高程贯通测量,应采用不低于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进行联 测;对一级和二级加密网点,应采用不低于国家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进行联测。先行施工 桥墩的高程控制宜采用GPS测量,其间的其他桥墩、桥塔及上部结构可根据跨海贯通测 量的成果,采用常规的高程测量方法进行测量。采用CPS高程测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选用与桥位区大地水准面较密合的重力场模型,根据高程联测结果,采用曲面 拟合法,求取先行施工桥墩或海中暂时无法进行水准测量的GPS测量点的高程异常值和 正常高。当跨海水准贯通测量完成后,应根据贯通测量成果对正在施工桥墩的GPS高程 值进行修正。 2采用拟合法求得的CPS测量点的正常高,在其精度情况得到确认后可代替三等

    加密网和二级加密网4个等级,首级和首级加密网宜由勘测设计单位布设,一级和二级加 密网宜由施工单位布设。一级和二级加密网的布设和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加密网应采用与全桥统一的坐标系统,且宜由三角形或大地四边形组成,并应一 次完成网形设计施测与平差。加密网应保证至少与最近的2个高级网点为起算点进行 联测,任一加密网点应至少与另外2个控制点通视。加密网应按一级CPS测量精度施 测,其精度应保证最弱相邻点点位中误差小于±10mm。 2:控制网点应安全、稳定,在使用过程中应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测,当对控制点的稳 定性有怀疑时,应立即进行局部或全面复测。加密网两次复测的间隔时间不应超过3 个月。 3宜每隔1.5km左右选择一个桥墩先行施工其基础,并应在该基础上设立稳固可 靠且带有强制对中观测装置的测量控制点作为桥梁其他墩台施工放样的基准点,

    3.2.9宽阔水域和海上桥梁工程的高程控制网应采用全桥统一的高程基准。对首级 网点,首级加密网点和全桥高程贯通测量,应采用不低于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进行联 测;对一级和二级加密网点,应采用不低于国家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进行联测。先行施工 桥墩的高程控制宜采用GPS测量,其间的其他桥墩、桥塔及上部结构可根据跨海贯通测 量的成果,采用常规的高程测量方法进行测量。采用CPS高程测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选用与桥位区大地水准面较密合的重力场模型,根据高程联测结果,采用曲面 拟合法,求取先行施工桥墩或海中暂时无法进行水准测量的GPS测量点的高程异常值和 正常高。当跨海水准贯通测量完成后,应根据贯通测量成果对正在施工桥墩的GPS高程 值进行修正。 2采用拟合法求得的GPS测量点的正常高,在其精度情况得到确认后可代替三等

    以下精度的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

    工放样测量时,基准站的设置及测量方法宜符合所用产品的相应技术规定,测量精度应满 足本规范的要求。

    3.2.11桥涵工程施工放样测量时,应对桥涵各墩台的控制性里程号

    桥涵工程施工放样测量时,应对桥涵各墩台的控制性里程桩号,基础坐标 数据进行复核计算,确认无误后再施测。

    2.13特大桥以及特殊结构的桥梁,在施工过程中宜对主要墩、台(或索塔、 变形倾斜度等进行监测

    3.2.14桥涵工程完工后,应配合交(竣)工验收进行交()工测量。

    3.2.14桥涵工程完工后,应配合交(竣)工验收进行交(竣)工测量

    桥涵工程的施工测量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范》(JTGC10)的规定。

    路勘测规范》(JTGC10)的规定。

    应不小于1.3倍搭接长度。配置在接头长度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 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表4.3.2的规定。

    .2接头长度区段内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的量

    早接接买长度区段内是指35d(d为钢筋直径)长度范围内,但不得小于500mm,绑扎接头长度区段是 借搭接长度。

    长度区段内是指35dd 但不得小于500mm,绑扎接头长度区段是指1.3 长度。 钢筋上宜少设接头。 肉件连接处的受力钢筋焊接接头可不受此限制。 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倍搭接长度。 2.在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接头。 3.装配式构件连接处的受力钢筋焊接接头可不受此限制。 4.绑扎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3.3钢筋的焊接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的焊接接头宜采用闪光对焊,或采用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或气压焊,但电渣压 力焊仅可用于竖向钢筋的连接,不得用作水平钢筋和斜筋的连接。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 焊接方法和焊接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质量 验收标准按本规范附录A1执行。 2每批钢筋焊接前,应先选定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按实际条件进行试焊,并检验接 头外观质量及规定的力学性能,试焊质量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接时,对施焊场 地应有适当的防风、雨、雪、严寒的设施。 3电弧焊宜采用双面焊缝,仅在双面焊无法施焊时,方可采用单面焊缝。采用搭接 电弧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两接合钢筋的轴线应保持一致;采用帮条电 弧焊时,帮条应采用与主筋相同的钢筋,其总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被焊接钢筋的截面面积。 电弧焊接头的焊缝长度,对双面焊缝不应小于5d,单面焊缝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 径)。电弧焊接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应小于10d,且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螺纹和滚轧直螺纹连接接头适用于直径大于或等于25mm的HRB335、HRB400级热轧带 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接头适用于直径16~40mm的HRB335、HRB400级热轧带肋钢筋。 各类接头的性能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规定,并 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等级应选用I级或Ⅱ级,接头的性能指标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42的规定。 2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材料、制作、安装施工及质量检验和验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 维《粗直螺纹钢筋接头》(JG171)《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JG163)或《钢筋机械

    钢筋表4.3.7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类型C20C25>C25HPB23535d30d25dHRB33545d40d35dHRB400RRB40050d45d注:1.当带肋钢筋直径d大于25mm时,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值增加5d采用:当带肋钢筋直径d小于或等于25mm时,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顶按表中值减少5d采用2.当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受力钢前易受扰动时,其搭接长度应增加504.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的部头指接长度,受拉钢筋按表值的1.5债采用。5.两根不同直径的错的搭接长度,以较细的钢筋直径计算。筋的绑扎接头末端可不做弯钩:直径不大于12mm的受压HPB25钢前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厂于钢筋直径的30倍。钢筋搭接处,应在其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4.4.1安装钢时应符合下列规通1钢筋的级直径、根数待会设计十的规2对多层多钢筋,宜根据安装需要在其间隔处设立一定数量的架立钢筋或短钢筋,但架立钢筋或短钢筋的端头不得伸人衡保护层内。3当钢筋过寸响到混凝土烧筑质量时,应及时与设计人员协商解决。庆4.4.2钢筋的D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的交叉点采用直径0.7~2.0mm的铁丝扎牢,必要时可采用点焊焊牢。绑扎宜采取逐点改变绕丝方向购8字形方式交错扎结,对直径5及以上的钢筋,宜采取双对角线的十字形方式结?2结构或构件拐角处的钢筋交点应全部绑孔;中间严直部分的交又点可交错绑扎,但绑扎的交叉点宜占全部交叉点的40%以上。3钢筋绑扎时,除设计有特殊规定者外拖肋应与主筋垂直。4绑扎钢筋的铁丝丝头不应进人混凝土保护层内,4.4.3钢筋与模板之间应设置垫块,垫块的制作,设置和固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垫块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密实性:采用其他材料制作垫块时,除应满足使用强度的要求外,其材料中不应含有对混凝土产生不利影响的成分。垫块的制作厚度不应出现负误差,正误差应不大于1mm。2用于重要工程或有防腐蚀要求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中的垫块,宜采用专门制作的15

    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施工技术规范(JTC/TF5

    定型产品,且该类产品的质量同样应符合第1款的规定。 3垫块应相互错开分散设置在钢筋与模板之间,但不应横贯混凝土保护层的全部 截面进行设置。垫块在结构或构件侧面和底面所布设的数量应不少于3个/m,重要部 位宜适当加密。 4垫块应与钢筋绑扎牢固,且其绑丝的丝头不应进人混凝土保护层内 5混凝土浇筑前,应对垫块的位置,数量和紧固程度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 处理,应保证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的规定。

    4.4.4钢筋骨架的焊接拼装应在坚固的工作台上进行,操作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拼装前应按设计图纸放大样,放样时应考虑焊接变形的预留拱度。拼装时,在需 要焊接的位置宜采用形卡卡紧,防止焊接时局部变形。 2骨架焊接时,不同直径钢筋的中心线应在同一平面上,较小直径的钢筋在焊接时, 下面宜垫以厚度适当的钢板。施焊顺序宜由中到边对称地向两端进行,先焊骨架下部,后 捍骨架上部。相邻的焊缝应采用分区对称跳焊,不得顺方向一次焊成。 3钢筋骨架拼装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表4.4.4的规定。

    表4.4.4钢筋焊接骨架质量标准

    4.4.5钢筋网的焊点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未规定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焊接: 1在焊接钢筋网的受力钢筋为HPB235或冷拉HPB235钢筋的情况下,当焊接钢筋 网只有一个方向为受力钢筋时,网两端边缘的两根锚固横向钢筋与受力钢筋的全部交叉 点必须焊接,当焊接钢筋网的两个方向均为受力钢筋时,则沿网四周边缘的两根钢筋的全 部交叉点均应焊接;其余的交叉点可焊接或绑扎一半,或根据运输和安装条件决定。 2当焊接钢筋网的受力钢筋为冷拨低碳钢丝,而另一方回的钢筋间距小于100mn 时,除网两端边缘的两根钢筋的全部交叉点必须焊接外,中间部分的焊点距离可增大 至250mm。 3焊接钢筋网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表4.4.5的规定。

    表4.4.5焊接钢筋网质量标准

    模板、支架5模板、支架5.1一般规定S合板或其他适宜的材料制作:支采用钢材或常备式定型钢构件等材料制修钢材的性能和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框炭素结构钢》(CB/T700)的规定;胶合谨能和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模用胶合板》(CB/T17656)或现行行佳《混凝土榄设用件材合校》/T1574规宝:其他材料应符符合该产品相应技术规定。5.1.2模板架应符合下列规1模板能承受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荷载。通2模板勺构造应简单结构受力厂明安装、拆除威方便3模板量混凝土结构或构和浇筑方法相适应,应保证结构物各部位形状相互位置的维确。交应严密且不漏乳模板与混凝的拉触面应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废机等油料,且不得行架钢筋皮混的施工维5支架应稳应能抵抗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振动和属然撞击。5.1.3模板和支架#施工。施工图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1工程概况和工程结构简图21结构设计的依据和设计计算书:3总装图和细部构造图;4制作安装的质量及精度要求:5安装、拆除时的安全技术措施及注意事项:67材料的性能质量要求及材料数量表:73设计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5.1.4在模板上设置的吊环,严禁采用冷加工钢筋制作,且吊环的计算拉应力应不大

    5.2.1模板、支架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情况、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 科性能等条件进行。

    5.2.2钢模板和钢支架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 规定,采用冷弯薄壁型钢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的规定;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 50214)的规定。木模板和木支架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CB 50005)的规定。采用定型钢管脚手架作为支架材料时,支架的设计应分别符合现行行业 标准《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 安全技术规范》(JGJ128)或《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规 定。采用其他材料的模板和支架的设计应符合其相应的专门技术规定。

    约地基与基础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定并应对地基承载力进行计算

    5.2.4模板的构造要求应符合下列

    1模板背面应设置主肋和次肋作为其支承系统,主肋和次肋的布置应根据模板的何 载和刚度要求进行。次肋的配置方向应与模板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应能直接承受模板传 递的荷载,其间距应按荷载数值和模板的力学性能计算确定:主肋应承受次肋传递的荷 载,且应能起到加强模板结构的整体刚度和调整平直度的作用,支架或支撑的着力点应设 置在主肋上: 2模板的配板应根据配模面的形状、几何尺寸及支撑形式决定。配板时宜选用大规 格的模板为主板,其他规格的模板作为补充;配板后的板缝应规则,不得杂乱无章。 3对在墩柱、梁、板的转角处使用的模板及各种模板面的交接部分,应采用连接简 便、结构牢固、易于拆除的专用模板。 4当设置对拉螺杆或其他拉筋,需要在模板上钻孔时,应使钻孔的模板能多次周转 使用,并应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在模板上钻孔。 5.2.5支架的构造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支架的总体构造和细部构造均应设置成几何不变体系。

    5.2.5支架的构造要求应符合下列

    1)应根据支架所承受的实际荷载选择立杆的间距和步距。立杆底部应设置可调底 座或固定底座,底层纵、横向水平杆作为扫地杆时,距地面的高度应小于或等于350mm; 立杆上端包括可调螺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应不大于0.7m,立杆上端应采用U形顶 托,且该顶托应支撑在模板主肋的底部。 2)支架高度大于4.8m时,其顶部和底部均应设置水平剪刀撑,中间水平剪刀撑的设 置间距应不大于4.8m。 3)立杆间距小于或等于1.5m时,应在支架的四周及中间的纵、横向,由底至顶连续 设置竖向剪刀撑,其间距应不大于4.5m;立杆间距大于1.5m时,应在拐角处设置通高的 专用斜杆,中间每排每列均应设置通高的八字形斜杆或剪刀撑。剪刀撑的斜杆与地面的 夹角应在45°~60°之间,斜杆应每步与立杆扣接。 4)支架的高宽比宜小于或等于2:当高宽比大于2时,宜扩大下部架体尺寸或采取其 他构造措施。 5)支架周围有主体结构时,应设置连墙体。 6)在支架中设置通道时,其宽度应小于或等于4.8m。应在通道的上部架设专用横 梁,通道两侧的立杆应加密并应加设斜杆,与架体的连接应牢固。通行机动车的通道,应 设置防撞击的设施。 4采用定型门式或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材料作支架时,其构造要求应分别符合现行行 业标准《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 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规定。 5.2.6模板、支架的设计应考虑下列各项荷载,并应按表5.2.6的规定进行荷载组合 1模板、支架自重; 2新浇筑混凝土、钢筋、预应力筋或其他坛工结构物的重力; 3 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等荷载; 4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振动荷载; 5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 6 混凝土人模时产生的水平方向的冲击荷载; 7 设于水中的支架所承受的水流压力、波浪力、流冰压力、船只及其他漂浮物的撞 击力; 8其他可能产生的蕊裁如风益裁雪益裁发季保温设巅益裁等

    表5.2.6模板、支架设计计算的荷载组合

    工技术规范(JTC/TF50

    5.4支架的制作与安装

    5.4.1支架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支架宜采用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钢构件制作拼装。 2制作木支架时,两相邻立柱的连接接头宜分设在不同的水平面上,并应减少长杆 件接头。主要压力杆的接长连接,宜使用对接法,并宜采用木夹板或铁夹板夹紧;次要构 件的连接可采用搭接法。

    1支架宜采用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钢构件制作拼装。 2制作木支架时,两相邻立柱的连接接头宜分设在不同的水平面上,并应减少长杆 牛接头。主要压力杆的接长连接,宜使用对接法,并宜采用木夹板或铁夹板夹紧;次要构 件的连接可采用搭接法。 5.4.2支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支架应按施工图设计的要求进行安装。立柱应垂直,节点连接应可靠。 2支架在纵桥向和横桥向均应加强水平,斜向连接,增强整体稳定。高支架应设置 足够的斜向连接、扣件或缆风绳,横向稳定应有保证措施。 3应通过预压的方式,消除支架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和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并获取弹性 变形参数,或检验支架的安全性。预压荷载宜为支架需承受全部荷载的1.05~1.10倍, 顶压荷载的分布应模拟需承受的结构荷载及施工荷载。 4支架在安装完成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高程、节点连接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 全面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

    5.4.3支架应结合模板的安装一并考虑设置预拱度和卸落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5.4.3支架应结合模板的安装一并考虑设置预拱度和卸落装置,开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置的预拱度值,应包括结构本身需要的预拱度和施工需要的预拱度两部分。 2施工预拱度应考虑下列因素:模板、支架承受施工荷载引起的弹性变形受载后由 于杆件接头的挤压和卸落装置压缩而产生的非弹性变形;支架地基在受载后的沉降变形。 3专用支架应按其产品的要求进行模板的卸落:自行设计的普通支架应在适当部位 设置相应的木楔、木马、砂筒或干斤顶等卸落模板的装置,并应根据结构形式、承受的荷载 大小确定卸落量。

    5.5模板、支架的拆除

    5.5.1模板,支架的拆除期限和拆除程序等应严格按施工图设计的要求进行,设计未 要求时,应根据结构物特点、模板部位和混凝土所应达到的强度要求决定。 5.5.2非承重侧模板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致 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 5.5.3芯模和预留孔道的内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不发生塌陷或裂缝现象 时,方可拆除。 5.5.4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重模板、支架,应在混凝土强度能承受其白重荷载及其他 可能的叠加荷载时,方可拆除。 5.5.5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符合第5.5.2条规定的条件下,其侧模应在预应力钢 束张拉前拆除:底模及支架应在结构建立预应力后方可拆除。 5.5.6模板、支架的拆除应遵循后支先拆、先支后拆的原则顺序进行。墩、台的模板宜 在具部结构施工前拆除。

    5.5.6模板、支架的拆除应遵循后支先拆、先支后拆的原则顺序进行。墩、 其上部结构施工前拆除。

    5.5.7拆除梁、板等结构的承重模板时,在横向应同时、在纵向应对称均衡卸落。简支 梁、连续梁结构的模板宜从跨中向支座方向依次循环卸落;悬臂梁结构的模板宜从悬臂端 干始顺序卸落。

    5.5.8在低温、干燥或大风环境下拆除模板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产 生裂缝

    5.5.8在低温、干燥或大风环境下拆除模板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产

    5.5.9拆除模板、支架时,不得损伤混凝土结构。

    5.5.9拆除模板,支架时,不得损伤混凝王结构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C/TF50—2011)6混凝土工程6.1一般规定S6.1.1本章适用于制、运输、浇筑、养护及质量检验,预应力混赢及下混凝土等的特殊要求尚应分削领合本规范第7章和第8章的规定。S6.1.2混凝所用的各种原材料,均应符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规定,并应在进场时对其性能量进行检验配和质量检测时,凝土的抗压应以边长为50mm自的立方体尺寸标准试件测一应取其%。期者3个每组试件的抗压强度以3测值的算术平均值(计算精MPa)为测霍值,当有1个测值与中间值的差值;当有两个测值与中间值的差交值均超过15%核组试件无效与6.1.4混凝土收抗强度应以标准方式成型前试件置于标准件下(温度20℃±2℃,相对湿度不无于9%)养护28d所测得的抗压强度值(Ma)进行评定。采用蒸汽养护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应先随构件同条件蒸汽养护,更人准条件下养护,累计养护时间应为28d。当读参用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时,确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时的龄期应符合设计规定。6.1.5公路桥涵混凝土宜使用非碱性集料,当条件不具备必须使用时,其他材料中的碱含量及混凝土中的最大总碱含量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6.2水泥6.2.1公路桥涵工程采用的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水泥的品种和强度等级应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试验选定,且其特性应不会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当混凝土中采用碱活性集料时,宜选用含碱量不26

    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工技术规范(JTG/TF50

    注:1.砂按技术要求分为I类、Ⅱ类、耳类。I类宜用丁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Ⅱ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 C60及有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Ⅲ类它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砌筑砂浆。 2.天然砂包括河砂、湖砂、山砂、淡化海砂,人工砂包括机制砂和混合砂。 3.石粉含量系指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 4.砂巾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块、炉渣等杂物。 5.当对砂的坚固性有怀疑时,应做坚固性试验。 6.新碱集料反应不符合表中要求时.应采取抑制碱集料反应的技术措施。

    6.3.2细集料宜按同产地、同规格,连续进场数量不超过400m或600为一验收批, 小批量进场的宜以不超过200m或300t为一验收批进行检验;当质量稳定且进料量较大 时,可以1000t为一验收批。检验内容应包括外观、筛分、细度模数、有机物含量、含泥量、 泥块含量及人工砂的石粉含量等;必要时尚应对坚固性、有害物质含量、氯离子含量及碱 活性等指标进行检验。检验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CEA42)的规定。

    表6.3.3砂的分类

    注:细度模数主要反映全部颗粒的粗细程度,不完全反映颗粒的级配情况,混凝王配制时脸同时 和级配情况

    表6.3.4细集料的分区及级配范围

    注:1.表中除4.75mm和600μm筛孔外,其余各筛孔的累计筛余允许超出分界线,但其超出量不得大于5%。 2.人工砂中150μm筛孔的累计筛余:1区可放宽到100%~85%,Ⅱ区可放宽到100%~80%,Ⅲ区可放宽到 100%~75% 3.I区砂宜提高砂率配低流动性混凝土,Ⅱ区砂宜优先选用配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皿区砂宜适当降低砂率 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4.对高性能、高强度、泵送混凝上宜选用细度模数为2.9~2.6的中砂。2.36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不得人1 15%,300um筛孔的累计筛余鼠宜在85%~92%范围内。

    表中除4.75mm和600um筛孔外,其余各筛孔的累计筛余允许超出分界线,但其超出量不得大于5% 人工砂中150um筛孔的累计筛余:1区可放宽到100%~85%,Ⅱ区可放宽到100%~80%,Ⅲ区可 100%~75% 区砂宜提高砂率配低流动性混凝土;Ⅱ区砂宜优先选用配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Ⅲ区砂宜适当降 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对高性能、高强度、泵送混凝上宜选用细度模数为2.9~2.6的中砂。2.36mm筛孔的果计筛余量不 15%,300u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宜在85%~92%范围内

    6.4.1粗集料宜采用质地坚硬、洁净、级配合理、粒形良好、吸水率小的碎石或卵石,其 技术指标应符合表6.4.1的规定。

    表6.4.1粗集料技术指标

    注:1:1类宜用手强度等级天于C60的混凝土:Ⅱ类宜用于强度等级为C30~C60及有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 凝土:Ⅲ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 2.粗集料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块、炉渣等杂物。 3.岩石的抗压强度除应满足表中要求外,其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应不小手1.5。岩么强度首先应由 生产单位提供,工程中可来用压碎值指标进行质量控制 4.当粗集料中含有颗粒状硫酸盐或硫化物杂质时,应进行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后,方可采用。 5.采用卵石破碎成砾石时,应具有两个及以上的破碎面,且其破碎面应不小于70%

    混凝土工程6.4.5施工前应对所用的粗集料进行碱活性检验,在条件许可时宜避免采用有碱活性反应的粗集料,必须采用时应采取必要的抑制措施。6.4.6粗集料的进场检验组批应符合本规范第6.3.2条的规定,检验内容应包括外观、颗粒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值指标等,检验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的规定。6.4.7粗集料在生产运输集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雕不得混杂。在装卸及存储时,应来取措施,使集料颗粒级配均匀,并保持洁净。Pre6.5水S学制和养护围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或对水质有疑立对水质进行检验。永的品质指标应符合表6.5靓定。表6.混凝土用水的品质指标项混凝士通pH值5≥4.5不溶物(m2000≤5000交可溶物(mg≤2000000≤10000氯化物(以CI计000≤3500硫酸盐(以SO%计:≤600≤2.000≤2700碱含量(rag/L)≤1500≤1500≤1500注:1,对设计使用年限为前钢丝或热处理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氯离子含量不将2.碱含量按Na.0+0.658K,0等表示。果用瞬新性集科时,可不检验碱含量。6.5.2混凝土用水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中不应有漂浮明显的油脂和泡沫,及有明显的颜色和异味。2严禁将未经处理的海水用于结构混凝土的拌制。6.6外加剂6.6.1公路桥涵工程使用的外加剂,与水泥,矿物掺合料之间应具有良好的相容性。31

    工技术规范ITG/TF50

    6.6.2所采用的外加剂,应是经过具备相关资质的检测机构检验并附有检验合格证明 的产品,且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外加剂使用 前应进行复验,复验结果满足要求后方可用于工程中。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应根据使用 要求、施工条件,混凝土原材料的变化等通过试验确定。 6.6.3采用膨胀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公路桥涵混凝土工程中采用的膨胀剂,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腻 张剂》(GB23439)的规定。 2膨胀剂的品种和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3掺入膨胀剂的混凝土宜采取有效的持续保湿养护措施,且宜按不同结构和温度适 当延长养护时间。

    6.6.2所采用的外加剂,应是经过具备相关资质的检测机构检验并附有检验合格证明 的产品,且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外加剂使用 前应进行复验,复验结果满足要求后方可用于工程中。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应根据使用 要求、施工条件、混凝土原材料的变化等通过试验确定。

    1在公路桥涵混凝土工程中采用的膨胀剂,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膨 张剂》(GB23439)的规定。 2膨胀剂的品种和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3掺入膨胀剂的混凝土宜采取有效的持续保湿养护措施,且宜按不同结构和温度适 当延长养护时间

    6.7.1掺合料应保证其产品品质稳定,来料均匀;掺合料应由生产单位专门加工,进行 产品检验并出具产品合格证书。掺合料的技术要求见本规范附录B1

    6.7.2混凝土中需要掺用粉煤灰、磨细矿渣、硅灰等掺合料时,其掺人量应 过试验确定。

    6.8.1混凝土的配合比应以质量比表示,并应通过计算和试配选定。试配时应使用施 工实际采用的材料,配制的混凝土拌和物应满足和易性、凝结时间等施工技术条件;制成 的混凝土应满足强度、耐久性(抗冻、抗渗、抗侵蚀)等质量要求

    6,8.2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可按照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CGJ55)的规定进行计算,并应通过试配确定。混凝土的试配强度,应根据设计强度等 级,并考感施工条件的差异和变化以及原材料质量可能的波动,按照本规范附录B2计算 确定混凝土的落度和工作性能宵根据结构物情况和施工工艺要求确定,在满足工艺要 求的前提下,宜采用低落度的混凝土施工。通过设计和试配确定的配合比,应经批准后 方可使用,且应在混凝土拌制前将理论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

    表6.8.3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最小水泥用量及最大氢离子含量

    注:1.水胶比、氣离了含量系指其与胶凝材料用量的百分比。 2.较小水泥用量,包括掺合料。当掺用外加剂且能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时,水泥用量可减少25kg/m, 3.严寒地区系指最冷份乎均气温低于或等于10℃,日月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5℃的人数在145d以I:的 地区。 4.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最大氯离子含量为0.06%,最小水泥用量为350kg/m。 5.封底、势层及其他临时「程的混凝士,可不受本表的限制

    6.8.4在混凝土中掺入外加剂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6.6节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 规定: 1在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中,均不得掺用氯化钙、氯化钠等氯盐。 2当从各种组成材料引人的氯离子含量(折合氯盐含量)大于表6.8.3规定的限值 时,宜在混凝土中采取掺加阻锈剂、增加保护层厚度、提高密实度等防腐蚀措施。 3掺人引气剂的混凝土,其含气量宜为3.5%~5.5%。

    6.8.5除应对由各种组成材料带人混凝土中的碱含量进行控制外,尚应控制混凝土的

    8.5除应对由各种组成材料带入混凝土中的碱含量进行控制外,尚应控制 成含量。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总碱含量,对一般桥涵不宜大于3.0kg/m,对特 重要桥梁不宜大于1.8kg/m,当混凝土结构处于受严重侵蚀的环境时,不得 生反应的集料。

    8.6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宜符合下列

    1最小水泥用量宜为280~300kg/m(输送管径100~150mm)。通过0.3mm筛孔 的砂不宜少于15%,砂率宜控制在35%~45%范围内。 2混凝土拌和物的出机落度宜为100~200mm,泵送入模时的落度宜控制在 30~180mm之间。 3宜通过试验掺用适量的减水剂、泵送剂和掺合料

    混凝土的配料宜采用自动计量装置,各种衡器的精度应符合要求,计量应准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C/TF50—2011)计量器具应定期标定园林标准规范范本,迁移后应重新进行标定。拌制混凝土所用的各项材料应按质量投料,配料数量的允许质量偏差应符合表6.9.1的规定。表6.9.1配料数量允许质量偏差允许偏差(%)材料类别现场拌制预制场或集中搅拌站拌制水泥、干燥状态的掺合料±2±1粗、细集料342水、外加剂±26.9.2外加剂宜以除。加人搅拌筒的外剂溶夜应充分溶解,并搅拌均匀。合科采用与水泥相同的输送、计量方式加人S6.9.3混凝用机械拌制,拌制时,自全部材人搅拌开始搅拌至开始出料的最短搅拌时按照搅拌机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武验确定。6.9.4混和物应搅拌均可,颜色一致析和泌水现象,在施工现场集中拌制的混资检测其拌物的均性在搅拌机的即料过程中,从卸料流的1/4~3部位取廣祥进通下列规定1混凝浆密度两次测值的相对误美0.8%.差应不大6.9.5混凝工完毕后,应接下列要求检测混摄一拌和物的项性能:工作班或每一单元吉构不应少于两次,评定时应以浇筑地点的测值为准。当混凝土拌和物从搅拌机出料起模的时间不超过15min时,其期广可仅在搅拌地点取样检测。2必要时,尚宜对工作能、泌水率及合气量等混凝十样和物的其他指标进行检测。6.10混凝土运输6.10.1运输能力应与混凝土的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相适应,应使浇筑工作不间断且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时仍能保持其均匀性和规定的落度。混凝土的运输宜采用搅拌运输车,或在条件允许时采用泵送方式输送:采用吊斗或其他方式运输时,运距不宜超过100m且不得使混凝土产生离析。6.10.2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时,途中应以2~4r/min的慢速进行搅动,卸料前34

    2表面振动器的移位间距应使振动器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不小于100mm。 3附着式振动器的布置距离,应根据结构物形状和振动器的性能通过试验确定。 4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山现气泡、表面呈 现浮浆为度。 6.11.5混凝土的浇筑宜连续进行,因故中断间歇时,其间歇时问应小于前层混凝士的 初凝时间或能重塑时问。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问歇的全部时间不宜超出表6.11.5的规 定当超出时应按浇筑中断处理,并应留置施工缝,同时应记录

    2表面振动器的移位间距应使振动器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不小于100mm。 3附着式振动器的布置距离,应根据结构物形状和振动器的性能通过试验确定。 4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山现气泡、表面呈 现浮浆为度。

    11.5混凝土的浇筑宜连续进行,因故中断间歇时,其间歇时问应小于前层 时间或能重塑时问。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问歇的全部时间不宜超出表6.1 当超出时应按浇筑中断处理,并应留置施工缝,同时应记录

    表6.11.5混凝士的运输、浇筑时间及间歇的全部允许时间(min)

    昆凝土中掺有促凝剂或缓凝剂时,其允许时间应通

    6.11.6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且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和弯矩较小 并便于施工的部位,施工缝宜设置成水平面或垂直面。对施工缝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处理层混凝土表面的松弱层应予以凿除。对处理层混凝土的强度,当采用水冲洗 留毛时,应达到0.5MPa;人工凿毛时,应达到2.5MPa;采用风动机凿毛时,应达到10MPa 2经凿毛处理后的混凝王面,应采用洁净水冲洗十净。 3重要部位及有抗震要求的混凝七结构或钢筋稀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宜在施工缝 处补插锚固钢筋: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其施工缝宜做成凹形、凸形或设置止水带,施工缝 为斜面时宜浇筑或当成台阶状

    6.11.7在环境相对湿度较小、风速较大的条件下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 昆凝土表面过快失水。浇筑混凝土期间,应随时检查支架、模板、钢筋、预应力管道和预埋 件等的稳固情况灰铸铁标准,并应及时填写混凝七施工记录。新浇筑混凝七的强度达到2.5MPa之 前,不得使其承受行人运输工具模板,支架及脚手架等荷载

    ....
  • 路桥图纸 路桥工程表格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专题: 服务质量标准 | 卫生标准 |电力标准 |饲养标准 |包装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