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5080-2016 一体化预制泵站技术规程

  • DB37/T 5080-2016  一体化预制泵站技术规程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2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1-18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给排水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2.2 给水泵站的防洪标准不应低于城市防洪标准,开应符合 列规定: 1取水泵站应位于水质较好、靠近主流、河床稳定、地质条件 良好、工矿区上游、取水方便的河段; 2给水增压泵站站址的选择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和相关专 项规划,并应综合考虑系统布局、工程地质条件、卫生环境、施工运 行和维护管理等因素; 3梯级泵站站址应根据总功率最小的原则,结合各站站址地 形和地质条件等因素,经综合比较后确定。 4.2.3排水泵站应满足城镇排水防涝要求,经技术经济与风险比 较后确定。

    项规划,并应综合考虑系统布局、工程地质条件、卫生环境、施工运 行和维护管理等因素: 3梯级泵站站址应根据总功率最小的原则,结合各站站址地 形和地质条件等因素,经综合比较后确定。 4.2.3排水泵站应满足城镇排水防涝要求,经技术经济与风险比 较后确定。 4.2.4泵站应统一规划、分期实施,近期工程应预留远期接口。

    4.2.5当上游流量较大或系统复杂时,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

    化预制泵站进行组合楼梯标准规范范本,泵站的平面布置应满足泵站整体安装和均 匀配水等运行要求

    4.2.6泵站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距离,应结合规划、消

    环保部门的要求合理确定。泵站外形应与周围环境协调

    4.2.7设置于绿化带内、车行道下、非机动车道、广场等区域的泵

    .3.1给水泵站设计流量应根据设计水位、设计保证率、供水对 象的用水量、城镇供水的时变化系数、日变化系数、调蓄容积等因

    象的用水量、城镇供水的时变化系数、日变化系数、调蓄

    出水控制点水位的几何高差、管路阻力损失以及控制点所需的自 由水头等因素计算。

    4.3.3排水泵站设计流量应经计算确定,并应附加安全余量

    1污水泵站、雨水泵站设计流量,应按泵站进水总管的设计 流量确定; 2立体交叉道路排水泵站设计流量应根据汇水面积、设计重 现期、集水时间及径流系数等确定设计流量: 3合流制泵站的设计流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泵房用于雨污合流水时,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

    Q = Qx+Qu;

    4.3.4排海泵站的设计扬程应依据汛期最高潮水位进行设计

    4.3.4排海泵站的设计扬程应依据汛期最高潮水位进行设计

    4.4.1泵站主体构筑物平面布局应根据泵站类型、进出水

    泵站主体构筑物平面布局应根据泵站类型、进出水条件、 条件合理布置,并应保证泵站整体流态良好。

    4.4.2泵站井筒内的工艺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干式安装的水泵,泵站的平面布置应满足水泵等设备的安 装、散热、运行操作、起吊维护及管路的安装和流态要求,可不设置

    设备维修空间,但应在干井内设置集水坑和排水泵; 2湿式安装的水泵,泵站的平面布置应满足水泵等主要设 备安装、水力流态、提升和日常运行要求,可不设置维修空间、集水 坑和排水泵:

    4.4.4对于排水管道内含沙量较高的区域,在进入泵站前应

    4.4.4对于排水管道内含沙量较高的区域,在进入泵站前应设置 沉砂设施

    4.4.6泵站集水池水位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轴流泵、混流泵或潜水离心泵的湿式泵站,泵站集水 池最低水位应满足水泵所需最小淹没深度的要求: 2采用干式卧式离心泵或立式离心泵的干式泵站,泵站前端 集水池的最低水位应满足水泵自灌的要求; 3集水池有效高度为集水池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的高差; 4雨水泵站、合流泵站和污水泵站集水池的设计最高水位不 应高于进水管管底: 5多井筒并联设置的泵站集水池应采用相同的最高和最低 水位。

    4雨水泵站、合流泵站和污水泵站集水池的设计最高水位不 应高于进水管管底: 5多井筒并联设置的泵站集水池应采用相同的最高和最低 水位。 4.4.7 给水泵站的集水池有效容积应根据泵站前端供水曲线和 后端用水曲线以及需要的消防、事故用水量综合确定,同时应满足 水泵的启停次数和水质的预处理要求。

    后端用水曲线以及需要的消防、事故用水量综合确定,同时应满足 水泵的启停次数和水质的预处理要求。

    4.4.8排水泵站集水池有效容积应根据设计流量及水泵的

    次数综合计算确定。采用液位控制水泵启停的排水泵站,有效容 积可按下式计算:

    Qp Ver = 4 ×Z.

    式中:Veff 集水池有效容积(m); Qp 泵站最大一台水泵的流量(m/h); 水泵每小时最大启停次数。

    4.4.9水泵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泵宜选用相同型号的水泵,方便维护管理和轮值: 2流量和扬程变化较大时,宜采用变频调速装置: 3水泵设计工况点应处于靠近水泵的最高效率点,同时在最 高与最低流量时,水泵应能高效、安全、稳定运行。

    4.4.10水泵应符合下列规定

    4.4.10水泵应付合下列规定: 1水泵在设计负荷范围内应无振动和气蚀现象; 2水泵的旋转部件(包括电机)应进行动、静平衡实验; 3水泵的运转噪声不应高于80dB(A); 4泵站配备的潜水泵,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污水污物潜水 电泵》GB/T24674的规定; 5泵站配套的干式离心泵,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离心泵技 术条件(III类)》GB/T5657的规定。 4.4.11潜水电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绝缘等级不低于F级,温升不低于B级; 2 防护等级不低于IP58。 4.4.12 十式电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绝缘等级不低于F级,温升不低于B级; 2 防护等级不低于IP54。 4.4.13潜水自耦安装的潜水离心泵和自耦底座宜采用金属与金 属之间的连接,并应采用橡胶圈密封。

    4.4.14格栅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进水中含有固体杂质可能堵塞水泵和后继管路时,应设 置格栅; 2格栅设计流量应与泵站设计流量相同,过栅水头损失不宜

    大于0.5m; 3当泵站进水杂质较少时,宜选用提篮式格栅; 4当泵站进水杂质较多时,宜选用粉碎式格栅; 5当泵站流量较大时,粉碎式格栅可单独安装在进水格栅井 内,进水格栅井应满足格栅安装和后继泵站配水的要求。 4.4.15提篮式格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格栅耦合在进水管法兰面上,并配套导杆和提升链: 2 格栅和挡水板等消能装置应分开设置; 37 栅格间距不宜小于40mm; 4 格栅可手动提升,倾倒栅渣; 57 格栅的材质应采用不锈钢304材质。 4.4.16粉碎式格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格栅可耦合在进水管法兰面或安装在预制格栅井内: 2配套粉碎式格栅的溢流格栅应加开检修孔,并配套导杆 提升链、进水渠和支撑附件; 3格栅支撑框架的强度应满足机械和液压负荷要求; 4粉碎式格栅应配套人工格栅。

    续运行的能力。设置于雨水泵站的粉碎式格栅,宜采用液位计控 制启停。

    4.4.18泵站管路系统配套的管材、管件和阀门,其选型和连接方 式,应根据输送介质和使用环境确定。 4.4.19泵站的进出水管道与外部管道应采用柔性连接, 4.4.20干式安装的水泵进水管应配置检修阀,宜配置压力真空 表。检修阀可安装在泵站内部或泵站外的阀门并内。 4.4.21水泵的出水管应配置止回阀、检修阀、压力表等,止回阀 和检修阀可安装在泵站内部或泵站外的阀门井内。 4.4.22给水系统的管道增压泵站,水泵进水管应设置检修阀,进 水主管上应设置压力传感器和双向排气阀

    水主管上应设置压力传感器和双向排气阀

    4.4.23泵站应设有设备检修孔和防坠落安全措施。泵站井盖应 具备限位安全锁、防坠落和防盗的功能。 4.4.24筒体外部应根据使用条件和起吊能力设置吊耳,吊耳强 度应满足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吊装要求。 4425泵站的升装墨应链合下列规定

    4.4.23泵站应设有设备检修孔和防坠落安全措施。泵站并盖应

    1湿式泵站应设置不锈钢304及以上材质的导杆、提升链等 提升装置,且最大允许提升重量不应小于单台设备最大提升重量 的1.5倍; 2干式泵站可不设置提升装置,但泵站操作平台和检修孔开 孔尺寸应满足泵站外提升设备的操作要求。

    等耐腐蚀性强的材料制作,最大设计载荷不应小于2kN/m 台任意部位应能承载泵站内最重设备重量的1.5倍

    4.4.27 泵站操作平台应满足人员操作、检修和设备吊装的要求。 4.4.28爬梯宜采用铝合金材质。当泵站内环境腐蚀性较强时, 宜采用高强度的耐腐蚀性材质

    4.5.1泵站主体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宜低于50年。 4.5.2泵站应进行材质应力和荷载计算,并应对承载能力极限状 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复核

    4.5.1泵站主体结构的设计使用

    4.5.2泵站应进行材质应力和荷载计算,并应对承载能力极限状 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复核。 4.5.3导流板宜采用和筒体相同的材质,并和简体牢固连接。导 流板的使用寿命应达到泵站整体水平,并根据导流板的材质、形状 和安装位置进行强度校核。

    4.5.3导流板宜采用和筒体相同的材质,并和筒体牢固连接

    .5.3导流板宜采用和筒体相同的材质,开和筒体牢固连接。导 充板的使用寿命应达到泵站整体水平,并根据导流板的材质、形状 和安装位置进行强度校核。

    5.4泵站底座应符合下列规定

    重量应大于水泵总重量的1.5倍: 2 当重量达不到要求时,应采取底部灌浆和植筋等措施: 3 应采取减振措施。 .5.5 泵站底板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泵站底板尺寸应满足抗浮和结构强度要求; 2 对于泵站自身带有抗浮结构且满足抗浮要求的,可不设置 底板; 3 多井筒泵站和泵站前后端构筑物宜采用整体底板; 4 泵站底板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4.5.6 泵站抗浮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W一 泵站总重力(N); Ks设计稳定性抗力系数,取1.05; F泵站总浮力(N)。

    4.5.7泵站的底座和钢筋混凝土底板应牢固连接。并筒直 于等于3m的泵站,底座可设置法兰盘,采用螺栓和压板与泵 板连接:井筒直径大于3m的泵站,宜采用钢筋和二次灌浆与 底座连接。

    4.5.8泵站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方式应依据项目所在位置及

    工程的勘察报告,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环境条件等进行综合考 虑和计算后确定。

    4.5.9泵站位于沿海地区时,应采取防止地下水对泵站、控

    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的相关规定,并根 据场地地质、泵站埋深和周边环境,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4.5.12泵站基坑排水可采用明沟排水或井点降水

    4.5.14基坑支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给水排水构筑物工

    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的规定。

    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的规定。

    4.6电气和仪表控制设计

    4.6.6泵站电动机应设置短路、接地故障、过载、断相和低电压

    保护,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 GB 50055的规定

    4.6.7泵站控制设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 计规范》GB50055的规定

    4.6.7泵站控制设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通用用电设备配

    1应具备自动巡检、故障诊断、报警和自动保护等功能; 2对于可恢复的故障,应具备自动或手动解除报警、恢复正 常运行的功能; 3宜设置通信接口。

    4.6.9泵站控制设备的显示参数,应包括运行时间、水泵流

    泉运行状态和故障报警,配套变频器的泵站还应显示水泵转速、电 充和能耗,并宜根据需要增加下列参数: 1重力管道泵站,显示参数宜包括实际液位、启停液位、超低 夜位、超高液位和溢流液位等:

    2压力管道泵站,显示参数宜包括进出口压力、设定压力、进 口缺水、出口超低和超高压力等。

    1户内型控制柜,柜体材质宜采用碳钢喷塑,防护等级应为 IP42及以上; 2户外型控制柜,应采用双层门结构,柜体材质宜采用不锈 钢,电缆安装方式宜采用下进下出,防护等级应为IP54及以上。 4.6.11泵站内液位的实时蓝测宜采用静压式液位传感器、浮球 开关和超声波液位计等液位控制设备,并以4mA~20mA的信号 反馈到主控制器。 4.6.12静压式液位传感器应安装在传感器保护钢管内,传感器 头部宜距泵站池底200mm,传感器宜凸出保护钢管10mm~30mm 4.6.13液位传感器电缆应采取防松脱的措施,并应设置接地屏 蔽线。 4.6.14 一体化预制泵站应配备H,S检测仪。

    1户内型控制柜,柜体材质宜采用碳钢喷塑,防护等级应为 P42及以上; 2户外型控制柜,应采用双层门结构,柜体材质宜采用不锈 钢,电缆安装方式宜采用下进下出,防护等级应为IP54及以上。

    4.6.11泵站内液位的实时监测宜采用静压式液位传感器

    开关和超声波液位计等液位控制设备,并以4mA~20mA的 反馈到主控制器

    4.7.1一体化预制泵站应设机械通风设施,通风量应满足泵站内 设备的散热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排放要求。并简内宜设 置温控和报警装置。通风口处应采取防虫和异物进入的措施,并 应设置严禁烟火等警示标志。 4.7.2污水和合流泵站宜设置除臭装置

    2污水和合流泵站宜设置除臭

    4.7.3泵站应根据需要设置设备间,设备间应满足设备起吊、维 修、控制柜安装和散热要求。设备间的高度,应根据泵站配套设备 的最大尺寸和起吊设备的要求确定 .7.4设备间宜采用具有保温隔热功能和耐腐蚀性强的材质

    4.7.4设备间宜采用具有保温隔热功能

    4.7.5泵站外部应设置护栏、安全警示标识,对于偏远地区的泵 站,宜设置视频监控系统,保护人员和泵站的安全。 4.7.6泵站场址范围内,应设置低压照明系统;泵站内部应设置 照明设施。

    4.7.5 泵站外部应设置护栏、安全警示标识,对于偏远地区的泵

    4.7.6泵站场址范围内,应设置低压照明系统;泵站内部应 照明设施。

    5.1.1一体化预制泵站的主体出厂前应进行检测并提供出 测报告。

    5.1.2一体化预制泵站应对泵站管路系统进行压力试验。

    1泵站在运输、装卸和堆放过程中应轻搬轻放,严禁剧烈碰 撞; 2运输时应水平放置,并用捆绑器将泵站固定在木质的运输 底座上; 3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颠簸,防止承插口和管道产生变形; 4应对沿线桥涵等可能影响运输的构筑物进行详细调查,制 定运输方案。 5.1.5应根据基坑围护结构的类型、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施工工 艺和地面荷载等因素制定施工方案。 5.1.6泵站基坑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泵站开挖前应制定开挖施工方案: 2泵坑底部应设有排水设施,严禁有积水;

    定运方柔。 5.1.5应根据基坑围护结构的类型、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施工工 艺和地面荷载等因素制定施工方案。 5.1.6 泵站基坑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泵站开挖前应制定开挖施工方案: 2泵坑底部应设有排水设施,严禁有积水; 3 采取可靠的基坑支护方式; 4泵坑开挖结束后,确认现场泵站进出水连接管以及电缆等 配套设施齐备后,方能进行泵站安装。 5.1.7 混凝土底板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底板应平整、无积水; 2应采用膨胀螺栓连接泵站混凝土底板和底部安装法兰: 3预制泵站的底板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按二次灌浆标 准打毛基板与泵站底部的接触面

    1.8泵站的起吊应符合下列规

    5.1.8泵站的起吊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用升降套索把泵站从水平位置起吊到垂直位置,起吊中不 得使用壳体上的吊耳: 2 垂直起吊预制泵站时,应将重量均匀分配到全部吊耳上。 5.1.9 泵站筒体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底板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筒体安装; 2 用毛刷清洁水泥底板表面; 3 用起重吊钩吊起泵体,放在水泥底板上的螺丝圈中间; 确认筒体的进出口方向正确; 5 检查泵站是否垂直; 6 安装固定支架,拧紧螺母: 7 确认无残留应力; 泵站底径状结构如为空腔体则应用混凝土填实。 5.1.10 泵站基坑回填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泵站安装和灌浆工作完成后,应在24h内进行泵站基坑回 填; 2泵站筒体与基坑边缘的距离大于等于1m时,回填材料可 为含水率小于18%、颗粒粒径小于32mm的素土或颗粒粒径小于 32mm的级配砂石; 3泵站筒体与基坑边缘的距离大于等于0.5m,但小于1m 时,回填材料应为颗粒粒径小于32mm的级配砂石: 4泵站筒体与基坑边缘的距离小于0.5m时,回填材料应符 合设计要求; 5在冬季和雨天回填时,应采取可靠的防水措施; 6应分层回填,每层高度不应超过300mm,压实度不小于 90%; 7距泵站筒体外璧和进出水管外壁300mm范围内的回填 土,应采用人工夯实,严禁采用机械实 5.1.11泵站控制柜可安装在配电室、井筒内或户外,并应符合下

    1控制柜安装在户外时,应安装在平整的地面上; 2控制柜安装在井筒内时,应采取排除积水和通风散热的措 施; 3控制柜安装的位置,应不妨碍泵站的日常维护与操作,并 校核水泵电缆的长度; 4控制柜应垂直安装在稳固的底座上,并应确保电缆进线处 密封。 5.1.12泵站的贮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室内存放时,应采取通风、防雨、防晒的措施; 2 露大存放时,应采取防雨、防晒等措施: 3 泵站和水泵存放时间超过6个月时,应进行外观和机械检 查; 4泵站和水泵存放时间超过12个月时,应进行通电检查和 型式检验。

    5.2.1泵站系统各部分调试检验完成后,应按国家现不

    5.2.1泵站系统各部分调试检验完成后,应按国家现行标准《给 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的规定进行工程竣 工验收。

    5.2.1泵站系统各部分调试检验完成后,应按国家现行标准《给 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的规定进行工程竣 工验收。 5.2.2 泵站竣工验收应包括下列文件: 1 施工图、竣工图及设计变更文件; 2 批准的工验收申请报告: 3 组件、配件、附件、材料出厂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 5.2.3 泵站工程竣工验收后,有关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文件应 立卷归档

    6.1.1泵站的运行和维护应按泵站操作管理手册的规定执行,并 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泵站运行维护相关标准的要求。 6.1.2泵站的目常运行应采用自动控制。当发生自控失效时,应 转为手动控制或远程控制。 6.1.3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实现自动监视和控制的泵站应制定 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管理制度。 6.1.4给水泵站应根据用水需求制定年度运行和调度计划。 6.1.5雨水泵站和合流泵站应根据当地历年气象资料制定年度 运行计划和应急预案。

    1泵站计算机和控制系统的监测仪表是否正常显示:如有报 警,应及时查验并处理: 2水泵和格栅等泵站主要设备的运行电流、电压是否正常; 3 水泵和格栅等泵站主要设备的运行噪声及振动是否正常; 4 泵站的阀门、拍门开启是否正常; 5 泵站入流量、出水量和出水压力是否正常; 6 泵站内的液位和液位控制系统是否正常; 7 泵站液面上存在漂浮物时,应进行清理; 8 泵站配套提篮式格栅,应每大观察并定期进行提升和清 理。 6.1.7泵站的围栏、井盖、控制柜、变配电箱等应上锁并设置清晰 的警示标识,防止非操作人员进入。

    6.1.8操作人员进入一体化预制泵站主体前,应确认安全后

    进入,并应符合现行标准《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 的规定。

    6.2.1泵站宜每年进行一次小修,每5年进行一次天修。 6.2.2泵站年度小修应包括下列内容: 1泵站护栏、围墙和安防系统巡视,如有异常应进行修补和 更换; 2泵站周围地坪巡视,如发现地坪周围土层下陷或倾斜,应 检查泵站是否下陷或倾斜,泵站进出水管是否泄漏。除并盖部分 外,其他部分如露出地面,应及时进行回填或刷漆防护; 3排空或清洁泵站,检香筒体、管道和阀门等是否有渗漏和 裂缝,如有渗漏和裂缝应及时修补。检查提升和安装附件是否松 动、锈蚀,如有异常应及时紧固、除锈或更换; 4泵站配套主要设备的检修和保养应根据制造厂商的要求 和磨损情况进行,水泵每2000h~3000h宜更换润滑油,并根据耗 损情况更换0型圈和机械密封等易损件;粉碎式格栅,每5000h宜 更换润滑油,并根据磨损情况更换粉碎式格栅的力片; 5闸门、拍门、启闭机的检修和保养应根据制造厂商的要求 和磨损情况进行; 6泵站和变电所的主变压器、站用变压器和控制柜的电气控 制系统应全面检查; 7携带型仪表应定期校验,常用的每半年1次,其余的每年1 次。如需下并作业需在下并前再次校验H,S等检测仪表,确保下 井人员安全; 8每年冬季应对机电设备、管道阀件及金属结构等进行防冻 维护保养。泵站停用期间应排净泵及管道内积水,并应对泵房内 设备、管路、阀门等采取保温防冻措施。 6.2.3泵站大修应包括下列内容: 1泵站和变电所的主变压器、站用变压器; 2主水泵和格栅应进行全面解体,电动机应吊出转子,轴承 等部件应进行检修、更换或调试:

    3控制柜和配电柜上仪表的定期检验和校验应与该仪表所 连接的主要设备的大修日期一致。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1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2 2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5 4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41 5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 50217 《离心泵技术条件(III类)》 GB/T 5657 《布线系统载流量》 GB/T 16895.15 8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 GB/T 17219 《污水污物潜水电泵》 GB/T 24674 10《泵站设计规范》 GB/T 50265 《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 CJJ 6

    体化预制泵站应用技术规程

    总则 27 基本规定 28 4 工程设计: 30 4. 1 材料 30 4. 2 泵站选址和总体布置 30 4.3 设计计算 31 4. 4 工艺设计 32 4. 5 结构设计 .. 35 4.6 电气和仪表控制设计 37 4.7 配套设施 37 5 施工和验收 38 5. 1 施工 38 5. 2 验收 40 6 运行和维护 41 6. 2 维护 41

    3.0.1根据一体化预制泵站组成部分的所处位置,可分为并简结 构、内部设施和其他设施。井简结构为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并简部 分,包括筒体、并盖和底部。内部设施为一体化预制泵站内部的设 施和装置,包括水泵等主要设备、管阀系统和爬梯等。其他设施为 体化预制泵站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配备的设施,包括通风设施、除 臭设施、检测设施、导流装置、设备间和控制设施等。 一体化预制泵站的泵站主体应在工厂内预制,并在出厂前进 行预装和测试,以缩短现场安装时间,提高系统可靠性。根据一体 化预制泵站的结构形式和应用类型,泵站主体组成可略有不同,但 总体应遵循安全可靠、现场安装方便的原则

    顶制求站和干式一体化顶制求站。 湿式一体化预制泵站是将潜水泵湿式安装于并筒内的一体化 须制泵站,常见的配泵形式有潜水排污泵、潜水轴流泵和深井泵 等。湿式一体化预制泵站一般应用于重力流进水的提升泵站,如 雨污水提升泵站、原水取水泵站、无需叠压进水的清水增压泵站 等。 干式一体化预制泵站是将水泵干式安装于井简内的一体化预 制泵站,常见的配泵形式有多级立式离心泵机组、中开双吸泵、管 中泵、潜水泵干式安装等。干式一体化预制泵站一般应用于压力 流进水的增压泵站,如管网中途增压泵站、二次供水增压泵站等。 设有前置水箱或水池的应用工况时,宜采用十式泵站。 一体化预制泵站可根据实际工况采用多筒并联或串联工作 也可根据需要设置配水井和进水池等。 湿式一体化预制泵站将水泵间和进水并集成在同一个井筒 为,水泵采用湿式安装,井筒内可设置内部维修平台和地面控制面

    板,地面可配套设置维修间,该类型泵站运行和维护简单。 干式一体化预制泵站由一个干区独立构成或者将区和湿区 集成在同一个井筒内,水泵采用于式安装。当干区和湿区集成在 司一个井简时装修工艺、技术,可采用弧形玻璃钢板将井筒分为进水井和水泵间 两个部分。水泵间可采用维修平台分隔,上部为维修空间,下部为 干式水泵设备空间。一体化预制泵站主体结构如图1。

    3.0.4当输送介质温度大于40℃时,应根据泵站配套设备

    部设施材质的耐热要求,采取散热措施或配套耐高温的设备和材 料。给水泵站水源含沙量较大或水质不满足要求时,应进行净化 处理。当输送具有强酸或强碱性的介质时,泵站应采取相应的防 腐蚀措施。

    4.1.2缠绕成型工艺是将浸过树脂胶液的连续纤维(或布

    浸纱)按照一定规律缠绕到芯模上,然后经固化、脱模成型。 手糊成型工艺是一种以加有固化剂的树脂混合液为基体,以 玻璃纤维及其织物为增强材料,在涂有脱模剂的模具上以手工铺 放,使两者粘接在一起的方法。手糊使用的原材料有表面毡、短切 钻和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等。采用手糊工艺应加强质量控制,保 持制品的一致性。材料和厚度相同的情况下,缠绕工艺的强度和 均匀度高于手糊成型工艺,对于可采用缠绕工艺的部件,应选择缠 绕工艺,增加材料的强度和均匀度。 在材料的选择上,无碱玻璃纤维与中碱玻璃纤维相比,具有机 械强度高、电绝缘性能好、耐腐蚀性能好的特点,更适合作为玻璃 钢增强材料。玻璃钢基体材料树脂应具有耐腐蚀热固性。 4.1.3高密度聚乙烯材料是一种结晶度高、非极性的热塑性树 脂。滚塑成型工艺是先将高密度聚乙烯原料加人模具中,然后模 具沿两垂直轴不断旋转并使之加热,使模内的原料在重力和热能 的作用下,逐渐均习地涂布、熔融粘附于模腔的整个表面上,再经 冷却定型、脱模成型。其工艺特点是产品一次整体成型 4.1.4一体化预制泵站的检修盖板为操作人员进人泵站的通道 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安全性,避免检修盖板损坏而引发人身安全 事故。

    4.2泵站选址和总体布置

    .2.4由于一体化预制泵站安装简便、快速医院标准规范范本,近期工程可根据近 期规模进行配置,并预留远期接口。待远期流量增加后,远期工程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专题: 螺栓标准 |路灯标准 |照度标准 |评定标准 |电力弱电图纸、图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