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3/T 85-2020 城市供水厂工程技术规程.pdf

  • DB4403/T 85-2020  城市供水厂工程技术规程.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3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10-26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给排水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厂区道路和构筑物上的照明灯具宜采用LED光源; 道路照明的灯杆高度不超过6m:

    DB4403/T852020

    d)照明系统应具有智能光控功能, 7.6.6高锰酸钾和粉末活性炭的储存、输送和投加车间,应有防尘、集尘和防爆设施。 7.6.7车间内应设置应急照明灯具。 7.6.8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库房应建有坚固的防盗门,安装不间断闭路电视监视系统,且有录像功能: 出入口符合公安部门“双人双锁”安全管理要求

    7.7.1厂界噪声排放限值应执行GB12348—2008中1类环境的控制标准。 7.7.2供水厂V型滤池出水井、气动阀、鼓风机、脱水离心机、空气压缩机、水泵泵房等部位应采取 噪声控制措施。

    7.8.1供水厂设计自用水量应不高于3%。 7.8.2各个工艺单元的自用水废水宜分开收集到相应的构筑物中,单独处理回用。 7.8.3沉淀池浊度控制不宜高于1NTU,自耗水率应低于1%。 7.8.4采用V型滤池工艺时,宜采用气/水反冲洗工艺。气/水反冲洗应采用高气冲强度的压缩空气擦 洗滤料,用低水冲强度的水对滤料进行清洗。在保证出水浊度低于0.3NTU的条件下,反冲洗周期宜不短 于48h,自耗水率宜低于0.7%。 7.8.5采用翻板滤池工艺时地质灾害标准规范范本,在保证出水浊度低于0.3NTU的条件下,反冲洗周期宜不短于48h,自耗 水率应低于0.8%,

    7.9.1供水厂海绵城市建设应坚持安全、经济、协调的原则。 7.9.2供水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应综合考虑区域现状和相关规划、开发强度与建设情况等因素确定 7.9.3供水厂宜开展雨水资源利用,雨水利用应与景观水体相结合。 7.9.4厂区干道应参照《深圳市海绵型道路建设技术指引》中要求,宜建设海绵化道路。 .9.5排水系统设计的核算应开展径流系数本底分析,并考虑雨水综合利用因素。 7.9.6建筑物宜采用屋顶绿化的方式滞蓄、净化雨水,建筑周边可设置雨水储罐(池)以实现雨水回 用;雨水径流不收集回用的,应引入建筑周围绿地入渗,超量部分应排入市政雨水系统

    7.10.1供水厂应统一设计构建“数据感知层、中间传输层、用户应用层”智慧水厂系统总体框架,建 设丰富的物理感知层,通过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实现数据传输、集成、分析、存储,全面实现业务环节、 服务环节、管理环节、决策环节的数字化管理和决策。 7.10.2供水厂工程项目应建立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应用流程,构建协同平台,协调业主、设 计、施工单位的工作关系,实现规划、设计、施工的数字化管理,开展三维协调、管线综合、深化设计、 场地使用规划、施工系统设计、施工进度模拟、施工组织模拟、数字化建造、施工质量与进度监控、物 料跟踪等工作。还应建设全厂三维展示平台,宜结合综合生产调度系统、安全防护系统、智能巡检信息 系统、资产管理系统进行水厂运管综合应用。 7.10.3供水厂应建设统一的信息化基础数据库和数据体系,主要生产(含消防、安防)管理要素包括 设备、设施、人员、材料、资料、工艺处理对象等应最大程度实现信息化,并分类建立专有数据库。

    DB4403/T852020

    3.1.3当原水生物风险较高,或供水 地受限时,可采用活性炭一超滤、 纳滤等工艺进行深度净化处理。 3.1.4原水微型动物风险高时宜采用前置上向流活性炭池工艺

    3.2.1应结合原水水质特征,设置前加氯、二氧化氯、臭氧或高锰酸钾等预氧化设施和粉末活性炭投 加装置。 3.2.2设置前加氯设施的,加氯量应控制沉后水游离余氯含量不低于0.1mg/L;不能满足余氯控制条 牛的,可采取加盖等相关设施。 3.2.3原水pH值波动较大的,宜配备石灰或二氧化碳等制备系统调控。 3.2.4采用臭氧预氧化工艺的,投加浓度宜为0.5mg/L~1.0mg/L。

    8.3.1原水水质正常情况下,供水厂混凝剂平均投加量不宜超过5mg/L(采用铝盐混凝剂,以A120计 算),工艺前加氯投加量不宜超过3mg/L,配水电耗应不大于350kwh/km·Mpa。 3.3.2混合方式宜采用机械混合或管式混合。 8.3.3絮凝池宜采用隔板絮凝池、机械絮凝池、折板絮凝池、栅条(网格)絮凝池。 3.3.4沉淀池可采用平流沉淀池、高效沉淀池、多层沉淀池和斜板(管)沉淀池: a)用地紧张的,宜采用高效沉淀池:

    8.3.1原水水质止常情况下,供水)混凝剂平均投加量不宜超过5mg/L(采用铝盐混凝剂,以A120计

    DB4403/T852020

    b)原水浊度较高的,平流沉淀池起端、尾端应设排泥沟及排泥管

    8.4.1砂滤宜采用V型滤池。 8.4.2滤池滤速及滤料级配等关键参数,应根据进水水质、滤后水水质要求确定,按附录C的规定执 行。 8.4.3滤池应设初滤水排放设施。 8.4.4滤池滤板应采用整浇滤板,

    8.5.1臭氧设计总投加量宜为1.0mg/L~2.5mg/L,其中主臭氧投加量宜为0.5mg/1

    8.5.2 臭氧接触池应为全封闭设计,设置双向透气安全压力释放阀。 3.5.3 臭氧系统应符合以下要求: a 臭氧发生器产量调节范围应在50%~100%;臭氧发生浓度应在6%12%之间可调; 臭氧扩散器应米用微孔钛板; 臭氧系统、与臭氧接触的管道、阀门及管道附件等应采用SS316L及以上等级不锈钢材质; d 氧气管应米用SS304及以上等级不锈钢管: e 系统应配备尾气破坏设施,尾气浓度不得大于100μg/m; f 臭氧发生器采用液氧制备的,液氧储备需满足最大投加量下7d的使用; 8.5.4 活性炭滤池池型宜采用普通快滤池或翻板滤池, 8.5.5 活性炭滤池主要设计参数宜符合GB50013标准要求 3.5.6 活性炭滤池的过流方式采用下向流或上向流: a 活性炭滤池设在砂滤之后的应采用下向流; 宜在下向流活性炭滤池活性炭层和承托层之间设置高度为300mm~500mm的砂垫层; C 下向流活性炭滤池出水堰前应设置孔径为200目的滤网或过滤器; d 活性炭滤池设在砂滤之前的宜采用上向流。 8.5.7 生物活性炭滤池宜选用柱状活性炭或破碎活性炭;下向流宜选用柱状活性炭。 3.5.8 活性炭滤池应设初滤水排放设施 8.5.9 工艺路线可超越深度处理工艺单元运行,满足在该单元维修等特殊情况下的供水厂正常生产

    8.6.1压力膜每个膜组件间隙应满足设备安装、维修和更换的空间要求,膜组周围应设检修通道。浸 没式膜池顶部四周应设走道和检修平台,满足临时堆放不小于一个膜箱的空间要求。 8.6.2室内或室外布置均应采取防止阳光直射膜组件的措施。 3.6.3 每个膜组件(膜池)的进水侧和产水侧应至少各设一处人工取样口。 3.6.4 各膜组间应配水均匀,膜进水系统应设溢流设施。 3.6.5 膜系统应配备膜化学反洗废水中和处理设施,废水应达标排放。 3.6.6 膜组件数量不宜小于4个。 8.6.7 设计通量: a 压力式膜宜为50L/(m·h)80L/(m·h); b 浸没式膜宜为20L/(m·h)~45L/(m·h)。 3.6.8 设计跨膜压差: a)压力式宜小于010MPa

    8. 6. 7设计通量:

    b)浸没式宜小于0.03MPa。 8.6.9膜过滤系统的水回收率不应小于95%。

    DB4403/T852020

    8.7.1供水厂应设置消毒工艺,消毒方式宜采用次氯酸钠消毒、纯二氧化氯消毒或紫外线消毒。 8.7.2采用次氯酸钠、纯二氧化氯等化学消毒时,消毒剂与水应充分混合接触,接触时间应根据消毒 剂种类和消毒目标以满足CT值的要求确定。 8.7.3可采用联合消毒等控制措施防止消毒副产物超标的风险。 8.7.4消毒剂的设计投加量应根据水质条件或经试验确定,并具备多点投加的条件。 8.7.5紫外线消毒器应设置在清水池进水之前,紫外线有效剂量不应低于40mJ/cm。进行紫外线消毒 后,仍必须投加适量的次氯酸钠或二氧化氯等化学消毒剂。 3.7.6供水厂宜在清水池每格进水管单独投加消毒剂, 8.7.7在供水厂二级泵房吸水井或出水总管宜设置补氯设施。 3.7.8供水厂主消毒采用闭环控制的反馈控制信号设置位置应结合清水池池型、流道布局设置,应以 加氯后接触时间确定取样点的位置

    8.8.1清水池有效调蓄容积宜大于供水厂设计规模的15%,同时应满足最低有效消毒接触时间的要求。 8.8.2池体数量或分格数应满足高峰供水期其中一个(格)清水池停池检修或放空清洗时的供水量需 求。 8.8.3清水池廊道总长与单宽比不宜小于50。 8.8.4清水池顶覆土层自上而下应依次设置植被层、土层、砂层、砾石层,并在砂层或砾石层中设置 穿孔排水管。 8.8.5清水池通风帽宜设置于池侧壁。确需设置于池顶部的,应与池体主体钢筋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 并高于池顶覆土上缘至少30cm。

    清水池的检测孔、通气孔和人孔应有防水质污

    8.9排泥水及其污泥处理

    8.9.1供水)排泥水(包括沉淀池排泥水、滤池反冲洗废水)应处理达标后排放,排入河道、沟渠等天 然水体的水质应符合GB8978要求。个! 3.9.2沉淀池排泥水应排入排泥池,浓缩停留时间宜在12h~48h。浓缩池上清液经回收水池回收, 回收比不高于8%。浓缩后的污泥液含固率度不低于3%。 8.9.3下向流滤池反冲洗水及初滤水应先排入回收水池,回收水池上清液经处理后回流至原水配水井, 回收比不高于8%。下层沉淀水排入浓缩池,浓缩停留时间宜在12h~48h。 8.9.4污泥浓缩池污泥进入污泥处理车间,泥水分离的上清液或滤液等液体如需外排至污水处理厂的, 处理符合GB/T31962标准的规定, 8.9.5污泥脱水设备设施应根据污泥处置方式及资源化用途进行选型和建设。工艺除满足相关法规和 标准、规范的要求,还应具有 含固率应不低于50%

    10.1泵房应根据规模、功能、位置、机组数量和选型、水力条件、工程场地状况、结构布置、 术及安装与运行维护要求等因素进行整体考虑布置。平面布置上应采用矩形或圆形,高程布置上 地面式、半地下室和全地下式

    DB4403/T 852020

    8.10.2水泵泵型的选择应根据水泵性能、布置条件、安装、维护和工程投资等因素择优确定 8.10.3泵房应设置备用水泵1台~2台, 用的所有工作泵能互为备用

    9.1建筑设计与施工要求

    9.1.1建筑外观设计应与自然环境特征相融,体现协同发展与协调相处理念。 9.1.2建筑物在设计时,应考虑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1.3建筑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设计应符合GB50189的规定, 9.1.4建筑物宜采用II级防水。变电所等重要单体采用I级防水。防水层应全面、连续,并做外墙门 窗框、窗台、窗帽、雨篷、女儿墙压顶,外墙预埋件等处的节点防水做法应执行JGJ/T235标准。 9.1.5建筑外墙的墙体材料宜为240mm蒸汽加压混凝土砌块。 9.1.6建筑物外墙防水应具有阻止雨水侵入墙体的基本功能,并应具有耐高低温、承受风荷载等性能 宜采用石材、幕墙、真石漆等材料。 9.1.7建筑物屋面防水层设计应对建筑物性质、重要程度,防水层耐用年限、使用功能、综合经济效 果等进行综合考虑。 建给灿坪下地图源应作陆湖巨外珊

    a)生产性建筑采用普通铝合金单层浮法玻璃; b)厂前区建筑采用隔热铝合金中空玻璃; C 加药间等建筑采用耐腐蚀的铝塑共挤门窗并采用单层浮法玻璃。 9.1.10建筑物平屋面保温层采用不小于30mm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XPS板),以满足屋面的 传热系数要求。 9.1.11滤池、沉淀池池体内壁水平面以上可贴瓷砖

    9.2结构设计与施工要求

    9.2.1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应按重点设防标准设计,抗震烈度标准应为7度,可按8度采取抗震措施; 9.2.2构筑物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 设计要求;接触饮用水的产品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卫生要求,严禁使用国家 明令淘汰、禁用的产品。 .2.3各分项工程应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分项工程完成后,应进行检验:相关各分项工 程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所有隐蔽分项工程应进行隐蔽验收;未经检验或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分 项工程施工;设备安装前应对有关的设备基础、预埋件、预留孔的位置、高程、尺寸等进行复核。 9.2.4构筑物抗浮、抗渗、抗腐蚀要求: a 宜采用结构自重及覆土抗浮方式,当上述抗浮措施无法满足要求时,可选用抗拔桩或抗拔锚杆 抗浮措施,并按地勘结果设计抗浮系数及抗浮水位;

    9.2.1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应接重点设防标准设计,抗震烈度标准应为7度,可按8度采取抗震措施; 9.2.2构筑物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 设计要求;接触饮用水的产品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卫生要求,严禁使用国家 明令淘汰、禁用的产品。 9.2.3各分项工程应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分项工程完成后,应进行检验;相关各分项工

    值采用结构自重及覆主抗浮方式,当上还抗浮措施无法满足要求时,可选用抗拔桩或抗拨锚杆 抗浮措施,并按地勘结果设计抗浮系数及抗浮水位; b 构筑物防水符合GB50208的要求。以本身结构自防水为主,辅助其他防水措施,聚合物砂浆 或者防水层等,并满足以下要求: 1)主体结构:一至两种防水措施; 2 施工缝:两种防水措施; 3)后浇带:两种防水措施:

    DB4403/T852020

    4)变形缝:采用复合防水措施。 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宜小于P6,有腐蚀性介质情况的(臭氧池、溶液池等),不宜小于P8; d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25,有环境腐蚀情况的,可采用C30~C40或高性能混凝土; e 混凝土,碱含量不宜大于3kg/m,氯离子含量不宜大于0.1%; f)外防腐应按中等腐蚀环境控制,宜采用渗透结晶涂料、氰凝涂料、环氧沥青、聚合物混凝土等。 9.2.5滤池的滤板、滤墙,盖板,走道板、池体顶梁、小型池体宜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或部分装配 式混凝土结构,执行JGJ1一2014标准。 9.2.6清水池内壁宜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防腐。 9.2.7池体结构采用叠合形式的: a)中层板应采用至少两层止水措施; b叠合池体应进行抗震设计,并满足抗震验算:

    9.2.6清水池内壁宜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

    a)中层板应采用至少两层止水措施: b)叠合池体应进行抗震设计,并满足抗震验算; c)应尽量减少纵向施工缝的设置,适当增加抗裂纤维,改善收缩裂缝。

    9.3.1建筑沉降允许值应不大于20cm,应满足工艺流程及水池预留超高及堰口水平度要 9.3.2无法满足地基承载力或沉降变形要求的,应进行地基处理或采用桩基基础。

    .4.1深基坑工程施工前,应对基坑边3倍基坑深度或者3倍降水深度范围内的建(构)筑物、设备 设施及场地等进行裂缝及结构体系调查,测量初始倾斜值。 9.4.2离深基坑边1倍基坑深度范围内,不应当建造生活或者办公临时设施。必须建造时,应当经深 基坑设计单位复核,并采取保护措施, 9.4.3深基坑周边有对地下水位变化敏感的相邻设施的,应当采用可靠的封闭截水措施,开挖前应当 进行局部降水试验,以检查截水效果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并形成检查记录,如不符合的,应当采取补充措 施,直至达到设计要求方可进行施工。

    10. 1.1供水管材

    供水管材质应遵从以下规定: 埋地管材选用应根据不同的工作压力、使用条件和地质状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选择, 况下: 1) 管径不小于1800mm的,宜采用钢管、球墨铸铁管; 2) 管径不小于200mm且小于1800mm的,宜采用球墨铸铁管: 3) 管径不小于100mm且小于200mm的,宜采用球墨铸铁管、覆塑薄壁不锈钢管; 4 管径不小于50mm且小于100mm的,宜采用不锈钢管; A 5) 管径小于50mm的,宜采用薄壁不锈钢管。 b)室内埋墙管和明装管应采用薄壁不锈钢管,材质不低于SS316L。

    供水管材质应遵从以下规定: 埋地管材选用应根据不同的工作压力、使用条件和地质状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选择,一般情 况下: 1) 管径不小于1800mm的,宜采用钢管、球墨铸铁管; 2) 管径不小于200mm且小于1800mm的,宜采用球墨铸铁管: 3) 管径不小于100mm且小于200mm的,宜采用球墨铸铁管、覆塑壁不锈钢管; 管径不小于50mm且小于100mm的,宜采用不锈钢管; 管径小于50mm的,宜采用薄壁不锈钢管。 室内埋墙管和明装管应采用薄壁不锈钢管,材质不低于SS316L

    10. 1. 2阀类

    DB4403/T852020

    10.1.2.1供水厂泵站建设中的蝶阀宜选用双偏心或三偏心双法兰长结构形式,结构尺寸应符合GB/T 17241.6及GB/T12221要求。安装应与伸缩器配套使用。 10.1.2.2闸阀应采用弹性座封闸阀,并采用附壁式安装。 10.1.2.3不具备设置阀门井条件的,可采用直埋式阀门形式,阀杆采用SS304不锈钢材质,高出地面 0.8m。 10.1.2.4 电动启闭机的电动驱动装置绝缘等级F,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 10.1.2.5 进、出水井用的闸板阀的门板、门框材质不低于T200,滤池等特殊场合可用SS304或SS316) 不锈钢。 10.1.2.6 与生产水接触的闸门宜采用SS304或SS316L不锈钢材质。 10.1.2.7 DN1600口径以上的阀门宜配置可现场开关操作的电动执机构。 10.1.2.8球阀: 在要求双向调节、启闭动作迅速(1/4转启闭)、操作力矩小、流体阻力小的管路系统中,宜 使用球阀; 液动球阀前后均应设置手动阀门用于检修; 接球阀应选用蜗轮蜗杆传动。球阀安装时应留有阀柄旋转的位置,带传动机构的球阀应直立安 装。 10.1.2.9水泵出口止回阀宜采用具有防水锤功能的速闭消声止回阀(静音式止回阀)、液动球阀、双 速闸阀、液控蝶阀或带有阻尼装置的缓闭止回阀等。阀前水压小的管路可选用旋启式止回阀。对关闭后

    速闸阀、液控蝶阀或带有阻尼装置的缓闭止回阀等。阀前水压小的管路可选用旋启式止回阀。对关闭后 密闭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宜选用带关闭弹簧的止回阀。

    10.1.3.1送水泵房应采用卧式离心泵,其最高效点效率宜大于88%,高效区不低于85%, 10.1.3.2二级泵房水泵宜根据运行工况变化情况合理采用变频配置,在运行工况较稳定的泵站采用大 小泵搭配是最节能的运行方式, 10.1.3.3过水断面宜采用不锈钢材质

    O.2.1碱铝、PAM等加约管道宜采用硬聚氯乙烯管(UPVC) 10.2.2石灰、粉末活性炭等对环境影响较大的药剂应采用全封闭自动投加方式。 10.2.3混凝剂宜采用液体方式通过计量泵投加。碱铝等加药设备应实现精确投加。 10.2.4消毒剂宜采用计量泵投加方式。V片 10.2.5制备二氧化氯的原材料氯酸钠、亚氯酸钠和盐酸、氯气等严禁相互接触,必须分别贮存在分类 的库房内,贮放槽需设置隔离墙。 10.2.6二氧化氯发生器与投加设备应设在独立的设备间内,并应配备二氧化氯泄漏的检测仪和报警设 施。 10.2.7次氯酸钠发生系统的设计应采用包括盐水调配、盐水储存、次氯酸钠发生、投加、储存、氢气 非放等在内的成套设备,并必须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 10.2.8采用现场次氯酸钠发生器消毒时,宜设置两组以上的原盐溶解和次氯酸钠发生系统,并宜有 20%~30%的余量。 0.2.9次氯酸钠发生器上部应设有密封罩收集电解产生的氢气,罩顶应有专用高位通风管直接伸至户 外,且出风管口远离火种,避免雷击。 0.2.10加药间宜靠近投药点并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段。室内机械通风次数不低于12次/h,入口处的 室外应设置应急水冲淋设施,根据药剂性质,设置上下排风方式。

    10.3.1罗茨鼓风机

    DB4403/T852020

    应有泄压装置,宜设置隔音罩,噪声应低于80dB。运行时机体振动速度有效值应不大于13I

    10.3.2空气压缩机

    10.3.4刮(吸)泥机

    回转杷齿式,杷齿间隔不宜大于5mm,主要涉水

    应配置过载保护及自动报警、爬轨式自纠偏设施。水下紧固件或升降刮板的钢索均应采用不锈钢材 质。

    11.1.1设计规模天于10方m/d的主要供水厂用电为一级负荷;设计规模小于10万m/d的非主要供 水厂用电为二级负荷。 11.1.2供电电源电压等级应采用10kV,宜采用专线或专用变压器供电。 1.1.3供水厂应采用两回路10kV电源,且两回路进线电源应来自不同的变电站。 1.1.4供水厂宜根据负荷的重要性和性质,设置独立于正常供电电源的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小型可移 动发电机、不间断供电装置等备用电源

    1.2.110kV配电系统: a) 大中型供水厂10kV配电系统应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b) 配电站专用电源进线开关、母线联络处、馈线处应装设断路器。母线联络处断路器应能手动投 入。必要时,进线电源可安装设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C 高压开关柜宜采用户内金属铠装中置式开关,内装真空断路器;断路器极柱宜选用全固封结构, 装配一体化弹簧储能操作机构;弹簧储能操动机构宜采用直流110V或220V蓄电池组作为合、 分闸操作电源: d) 高压开关柜应选用集保护、控制、测量、通讯、监视、故障录波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型综合继 电保护装置。 1.2.2 低压配电系统: 台 a) 低压配电系统应采用TN系统; b) 装有两台及以上变压器时,应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C) 低压配电柜应选用抽出式柜,有合理的备用回路

    DB4403/T852020

    11.3.1采用并联电力电容器作为无功补偿装置时,宜就地补偿。 11.3.2高压电容器应采用难燃介质的电容器,低压电容器应采用阻燃金属外壳自愈式电容器 11.3.3在受谐波量较大的用电设备影响的线路上装设电容器组时,宜串联电抗器。 1.3.4低压系统中,对于负荷变化较大的,可选择静止无功补偿器(SVG);对于谐波含量较大的 可选择有源滤波器(APF)

    1.4.110kV变电所直流操作电源装置应采用免维护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组的直流电源。 11.4.2直流电源系统电压宜采用110V或220V。

    1.4.110kV变电所直流操作电源装置应采用免维护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组

    11.5.1配电变压器:

    11.5.3中压变频器:

    11.6.1供水厂宜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设计,直击雷防护措施应符合GB50057的要求,防雷工程施1 与质量验收应符合GB50601的要求。 1.6.210kV线路、高压配电系统、旋转电机的雷电防护应符合GB/T50064的要求,选择安装避雷 器应符合GB/T28547的要求。 1.6.3低压配电系统电源电涌保护器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GB50057要求。自动化仪表、工控系统、 网络及通信系统机房的雷电防护,应符合GB50343要求,

    11.7.1供水厂配电系统设计应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应进行合理的负荷计算,按需要配置无功功率补 偿装置,合理选择节能电气设备。 11.7.2电动机应选用为二级能效及以上高效节能产品,应根据负载特性和运行要求合理选择电动机的 类型、功率等。

    11.7.1供水厂配电系统设计应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应进行合理的负荷计算,按需要配置无功功率 偿装置,合理选择节能电气设备。 11.7.2电动机应选用为二级能效及以上高效节能产品,应根据负载特性和运行要求合理选择电动机的 类型、功率等。

    DB4403/T852020

    12.1.2流量计应首选计量准确度优于1.0级以上的管段式电磁流量计和超声波流量计,日供水能力在 20万立方米以上的供水厂应选用准确度0.5级及其以上流量计。 12.1.3应配置在线监测仪表,密切监控水质、流量、水位、压力、电量等主要运行参数,配置清单参 见附录D。 12.1.4液(料)位测量宜采用超声波计,压力测量宜选用压力变送器,流量计量宜采用电磁流量计。

    12.2计算机控制系统

    12.2.1PLC选型

    12.2.3中央控制主站:

    12.2.4工业控制通讯网络:

    a)工业控制通讯网络宜采用环形光纤以太网,同时应与苏公网隔离; b)工业控制通讯网络的交换设备应选用工业级的光纤以太网交换机。 12.2.5计算机控制系统应分级建立安全风险事件数据库,关联对应的处理响应程序,开 警功能。

    DB4403/T 852020

    供水厂验收应按照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执行,验收项目、验收内容、验收标准参见附录E。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供水厂人员定额指标 表A.1给出了供水厂人员定额指标。

    DB4403/T852020

    表A.1供水厂人员定额指标

    DB4403/T852020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典型管道表面色和标志色颜色表

    表B.1给出了典型管道表面色和标志色颜色表,

    表B.1典型管道表面色和标志色颜色表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滤池滤速及滤料组成 表C.1给出了滤池滤速及滤料组成。

    DB4403/T852020

    表C.1滤池滤速及滤料组成

    DB4403/T852020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供水厂制水工艺监测仪表配置清单 表D.1给出了供水厂制水工艺监测仪表配置清单

    表D.1供水厂制水工艺监测仪表配置清单

    型钢标准附录E (资料性附录) 供水厂验收内容清单 表E.1给出了供水厂验收项目、验收内容、验收标准的内容清单

    DB4403/T852020

    表E.1供水厂验收项目、验收内容、验收标准表

    DB4403/T852020

    装修CAD图纸表E.1供水厂验收项目、验收内容、验收标准表

    [1]城市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20) 2]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卫生部2006) 3】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深规土(2018)998号) 41深圳市海绵型道路建设技术指引

    DB4403/T852020

    ....
  • 相关专题: 供水厂  

相关下载

专题: 装修CAD图纸 |港口水运施工组织设计 |设备设计图纸 |有色金属标准 |电力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