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CS17-2000 埋地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pdf

  • CECS17-2000 埋地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38.3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1-05
  • 发 布 人: 月光忆江南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给排水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CECS17-2000 埋地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pdf

    表3.2.3管件的试验内压和温度

    3.3.1橡胶密封圈应采用模压成型或挤出成型的圆形或异形截 面,应由管材生产厂配套供应。

    螺旋钢管标准.3.1橡胶密封圈应采用模压成型或挤出成型的圆形或异形截

    .3.2橡胶密封圈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下列热

    邵氏硬度:45~55度; 伸长率:不小于500%

    邵氏硬度:45~55度; 伸长率:不小于500%

    拉断强度:不小于16MPa; 永久变形:不大于20%; 老化系数:不小于0.8(70℃,144h)。 3.3.3输送饮用水管道所用橡胶圈应采用食品级橡胶,其卫生指 标必须符合《食品用橡胶制品卫生标准》GB4806.1的规定。

    拉断强度:不小于16MPa; 永久变形:不大于20%; 老化系数:不小于0.8(70℃,144h)。 3.3.3输送饮用水管道所用橡胶圈应采用食品级橡胶,其卫生指 标必须符合《食品用橡胶制品卫生标准》GB4806.1的规定。

    拉断强度:不小于16MPa;

    3.4.1粘接溶剂置由管材生产厂配套供应,其卫生性能不得影响 生活饮用水水质,其物理化学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粘度为100~110厘泊,含固量为11.9%~12%; 色度小于1°,混浊度小于0.5°,无异味; 残余氯减量小于0.7mg/1,氰化物不得检出; 挥发酸类小于0.005mg/1,高锰酸钾消耗量小于1mg/1。 3.4.2粘接连接接头的剪切强度不得低于5MPa

    3.5.1管材应按不同规格分别进行捆扎,管端宜采用适当保护性 包装,每捆长度应一致,重量不宜超过50kg。 3.5.2管材和管件在运输、装卸和搬动时应轻拿轻放、排列整齐, 避免油污。不得受到剧烈撞击及尖锐物品碰触,不得抛、摔、滚、 拖。 3.5.3管材和管件均应存放在温度不超过40℃及有良好通风的 库房或棚内,不得露天存放和在阳光下长期曝晒,距热源不得小于

    4管材应水平堆放在平整且夯实的地面上,公

    3.5管材的运输及购存

    3.5管材的运输及购存

    3.5管材的运输及购存

    1.5m。插口及承口宜交替平行堆放,不得垂直堆放,承口部分应 悬出插口端部。 3.5.5管件不得叠置过高,凡能立放的管件,均应逐层码放整齐, 不能立放的亦应顺向使其承插口相对地整齐排列。堆放高度不宜 超过1.6m。 3.5.6不同直径与不同壁厚的管子宜分类堆放。与管材配套供 应的密封胶圈不得与管材分开放置,其贮存条件与管材相同。 3.5.7胶粘剂、丙酮等易燃品,宜存放于危险品仓库中。在存放、 运输和使用时必须远离火源。存放处应阴凉干燥、安全可靠,严禁 明火。 3.5.8当管材从生产到使用的存放期超过18个月时,宜对管材 的物理力学性能重新进行检测,合格后再使用。

    1.5m。插口及承口宜交替平行堆放,不得垂直堆放,承口部分应

    1.5m。插口及承口宜交替平行堆放,不得垂直堆放,承口部分应 悬出插口端部。 3.5.5管件不得叠置过高,凡能立放的管件,均应逐层码放整齐, 不能立放的亦应顺向使其承插口相对地整齐排列。堆放高度不宜 超过1.6m。 3.5.6不同直径与不同壁厚的管子宜分类堆放。与管材配套供 应的密封胶圈不得与管材分开放置,其贮存条件与管材相同。 3.5.7胶粘剂、丙酮等易燃品,宜存放于危险品仓库中。在存放、 运输和使用时必须远离火源。存放处应阴凉干燥、安全可靠,严禁 明火。 3.5.8当管材从生产到使用的存放期超过18个月时,宜对管材 的物理力学性能重新进行检测,合格后再使用。

    4.0.1管道沿程水头损失h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水力摩阻系数; L管段长度(m); d—管道内径(m); 平均流速(m/s); g——重力加速度,9.81m/s 4.0.2水力摩阻系数入可按下式计算:

    1.0.2水力摩阻系数入可按下式计算:

    = 0.304 Ro.29

    4.0.3雷诺数R。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水的运动粘滞度(m/s),在不同温度时可按表 4.0.3采用。

    4.0.4管道设计流速不宜大于1.5m/s。公称外径d,为20~ 630mm的管道在各种流量时的水力坡降可按附录A中表A采用。 4.0.5管道局部阻力水头损失可要求生产厂提供相应数据,几种 常用的管配件局部阻力损失可按附录B诺模图查出的折算管长

    计算。采用其它材质管件时,可按相应材质的管件局部阻力损失 计算。

    5.1.1PVC一U管道应按柔性管进行计算。设计使用寿命不得低

    5.1.1PVC一U管道应按柔性管进行计算。设计使用寿命不得低

    5.1.1PVC一U管道应按柔性管进行计算。设计使用寿命不得低

    5.1.2结构设计应进行下列计算:

    F..=1.5 F./d

    式中Fw管道内水工作压力(MPa); —管内水温大于20℃时PVC—U管的应力下降系 数,可按表5.1.4采用。

    5作用在管道上的设计外压荷载应包括作用存

    表5.1.4水温增高时应力下降系数α值

    向土压力、地面车辆荷载及堆积荷载。车辆荷载和堆积荷载不叠 加计算,应取其大者。车辆荷载等级应按实际行车情况采用。 5.1.6作用在管道上的设计竖向土压力W。及地面车辆荷载压力 F。可按附录C采用。 5.1.7作用在管道上的堆积压力F。可取10kN/m。 5.1.8管道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真空压力FA可取 0.05MPa

    式中0 设计内水压力作用下管截面上的环向拉应力 (MPa) ;

    5.2.2设计内水压力Fa产生的管材环向拉应力α可按下式计 算:

    Fudd. = 2e.

    式中e.—公称壁厚,可按表3.1.1中相应PN的管壁厚度 采用; d。一管截面的计算直径。

    管道在外压荷载作用下的竖向变形不得大于 径d.的5%,

    5.3.2管道在外压荷载作用下的竖向变形量f。可按式(5.3.2)计

    中Dz——变形滞后效应系数,可取1.2~1.5。当设计要 求管侧回填土压实系数大于95%时,D可取 1.5; K,管底弧形土基的基床系数,当土基支承角≥90° 时,一般可取0.1; W 管道单位长度上管顶处的竖向土压力(kN/ mm),可按附录C采用; F。—管道单位长度上地面车辆轮压传递到管顶处 的竖向压力(kN/mm),可按附录C采用; E,—管材的弹性模量,可取3000MPa(3kN/mm); Es——管侧土的综合变形模量(kN/mm),按附录D规 定取值。

    5.3.3当附录℃中对应的地面堆积压力F

    5.4.1管道在组合荷载作用下的管壁截面稳定验算,应满足管壁 载面稳定安全系数K不小于2.0的要求。 5.4.2管壁截面的环向稳定,可按下式验算:

    截面稳定安全系数K不小于2.0的要求。

    5.4.2管壁截面的环向稳定,可按下式验算:

    式中F 管壁截面的失稳临界压力(N/mm); F—管项作用的各项竖向压力(见附录C,等于W。 十F。或W。十F,取其大值(N/mm); F^—管内真空压力(N/mm),取0.05N/mm;

    3管道的抗浮稳定安全系数K不得小于1.10。 管道的抗浮稳定,可按下式验算

    式中H—管顶地下水位以上复土层高度(m); He—管顶至地下水位标高土层厚度(m); Z——可能出现的最高地下水位标高至管底高度(m); Vs—管顶回填土重力密度,可取18kN/m; v——地下水位以下回填土的有效密度,可取8kN/ m; 水的重力密度,可取10kN/m

    5.5.1采用承插式弹性密封圈柔性接头的管道,可不进行管道纵 向温度变形计算。 5.5.2采用粘接接头的管道,应根据敷设和使用时的温度变化进 行由内外介质温差引起的纵向变形计算。 5.5.3管道由温差引起的纵向变形量可按下式计算:

    5.5管道纵向温度变形计算

    6.1.1PVC一U管道与相邻管道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施工及 维护要求的开槽宽度及设置闸门井等附属构筑物要求的宽度。与 热力管等高温管道和高压燃气管等有毒气体管道之间的水平净距 不宜小于1.5m。饮用水管道不得敷设在排水管道和污水管道下 面。 6.1.2PVC一U管道中线与建(构)筑物外墙(柱)皮之间的水平距 离不宜小于下列规定:公称外径d,不大于200mm时为1m;公称外 径d大于200mm时为3.0m。 6.1.3PVC一U管道基础埋深低于建(构)筑物基础底面时,管道 不得敷设在建(构)筑物基础下地基扩散角受压区以内,扩散角可 米用45°。 6.1.4PVC一U管道穿越铁路、高速公路等路堤时,应设置钢筋混 凝土、钢、铸铁管等材料制作的保护套管,不通行的套管内径不宜 小于PVC一U管外径加300mm,套管结构设计应按路堤主管部门 的规定执行。穿越河道时还应在保护套管外部采取包混凝土等措 施。 6.1.5PVC一U管道不得从建(构)筑物下面穿越。当必须穿越 时,应采取外加套管等可靠的保护措施

    6.1.8在道路下管顶理深不宜小于1.0m;在人行道下,公称外径 d,大于63mm时,不宜小于0.75m;公称外径d,不大于63mm时, 不宜小于0.5m。在永久性冻土或季节性冻土地层中,管顶埋深应 在冰冻线以下。 6.1.9利用管材弹性进行弯曲敷设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 的300倍,管材长度不得小于6m,公称外径d,不得大于160mm。 管端坐标偏移值可按图6.1.9中的公式计算,

    6.1.10利用管道柔性接头进行折线形敷设时,接头在不渗漏参

    6.1.10利用管道柔性接头进行折线形敷设时,接头在不渗漏条 件下的允许转角α应由管材制造厂提供。其坐标偏移值A可按图 6.1.10中的公式计算。在一般情况下,转角α不宜大于1°。

    6.1.11管道弯曲敷设和折线形敷设可连续交替进行。施工环境 温度小于5℃时,不得进行弹性弯曲敷设。 6.1.12管道敷设完毕后,可在沿管顶上部回填土内埋置可用金 属探测器测管道位置的金属示踪线,或在地面上设置《给水管道》 标志碑。

    6.2沟槽开挖、敷管、回

    6.2.1管道公称外径d,大于63mm时,开槽槽底宽度不宜小于 管外径加0.5m,且总宽度不得小于0.7m。 6.2.2在含水地层或软土、不稳定地层内开槽时,须进行施工排 水、设置沟槽支撑或采取地基处理等措施者,应进行施工设计。在 般情况下,可参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68 执行。 6.2.3槽底深度应按设计标高开挖,设计未规定时槽底深度不得 小于管外径加砂基础厚度,管底砂基础厚度不得小于100mm。 6.2.4开挖沟槽时应严格控制槽底标高和防止扰动槽底原状土, 曹底超挖部分必须用砂砾土回填密实。槽底为岩石时应将岩石挖 深不小于150mm,挖深部分用砂砾土回填密实。槽底有弧石等坚 硬物体时,必须清除后用砂砾土回填处理。 6.2.5管道必须敷设在原状土地基上,或开挖后经过回填处理使 压密系数达到设计要求的回填层上。对高于原状地面的填埋式管 道,管底的回填处理层必须落在达到支承能力的原状土层上。 6.2.6敷管时可将管材沿管线方向排放在沟槽边上,依次放入沟 砂层上。在一般情况下,插口插入方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沟 遭不深时,采用粘接接头的管道可在槽边连接成一定长度后用弹 性敷管法下管;承插式柔性接头管道,宜在沟槽内连接,接头处基 未挖深部分应就地现挖,使位置正确,且挖深部分必须用砂砾土回 填密实

    沟槽开挖、敷管、回填

    6.2.7管道按要求标高及中线敷设后必须尽快回填。先将管下 支承角范围内的肋角部分用砂砾土回填密实,其高度不得小于 D.2d。然后用砂砾土或符合要求的原土回填管道两侧。每次回 填密实后的厚度不宜小于100mm,不得大于200mm,且必须从管两 则同时回填,同时夯密后再回填上一层,直至回填到管顶以上 0.3m处。在回填中,运土、倒土、夯土时均不得损伤管节及其接 口,不得出现管道移位、转动等现象。 6.2.8沟槽各部位回填土土质及压实系数(%)应符合图6.2.8 的规定。

    图6.2.8沟槽回填土要求(单位:mm) 6.2.9填埋式管道两侧回填土的宽度,在管道水平中心处每侧不

    得小于2&,管道两侧回填土区域内各部位土质及压实系数(%) 成符合图6.2.9的规定。回填土区域外土堤回填宜与管侧回填同 时进行,其回填宽度不宜小于1.0m

    图6.2.9填埋式管道两侧回填土要求(单位:mm

    6.2.10回填土内不得含有机物、冻土、砖块及大于20mm的石子。 6.2.11在管道试压前,管顶以上回填土高度不宜小于0.5m,可 留出管道接头处0.2m范围内不进行回填。 6.2.12管道试压合格后的大面积回填,宜在管道内充满水的情 况下进行。管道敷设后不宜长期处于空管状态。采用机械回填土 时,机械不得在管道上方行驶,

    7.1.1管道连接可采用弹性密封图插入式柔性接头,或插入式溶 剂粘接接头、法兰接头等刚性接头。 7.1.2承插式橡胶圈接头适用于公称外径d.不小于63mm的管 道,套筒式活接头(快速连接件)可用于各种管径的管道。 7.1.3溶剂粘接接头适用于公称外径d。为20~200mm的管道。 公称外径d大于90mm的管材,其溶剂粘接接头的连接宜在提供 管材的生产厂进行;在施工现场制作溶剂粘接接头时,公称外径 d,不宜大于90mm。溶剂粘接接头一般采用工厂制造的承口管; 当采用平口管在现场加工承口时,施工单位提供的加工方法及设 施应得到建设和监理单位许可后方可使用。 7.1.4法兰连接一般用于与铸铁管、钢管等不同材质管材或阀 门、消火栓等管道附件的过渡性连接。 7.1.5管材在敷设中需切割时,切割面要平直。插入式接头的插 1管端应削倒角,倒角坡口后管端厚度一般为管壁厚的1/3~1/2, 倒角一般为15°。完成后应将残屑清除干净,不留毛刺。

    7.2.1检查管材、管件及胶圈质量,清理干净承口内侧(包括胶圈

    7.2.1检查管材、管件及胶圈质量,清理干净承口内侧(包括胶圈 凹槽)和插口外侧,不得有土或其它杂物,将橡胶圈安装在承口凹 漕内,不得扭曲,异形胶圈必须安装正确,不得装反。 7.2.2管端插入长度必须留出由于温差产生的伸量,伸量应按施 工时闭合温差计算确定,在一般情况下可按表7.2.2采用。

    7.2胶圈密封柔性接头

    :(1)表中,管道运行中内外介质最高温度按40℃计算;当大于40℃时应 按实际升温计算。

    7.2.3插入深度确定后,必须按插入长度要求在管端表面划出 圈标记。连接时将插口端对准承口并保持管道轴线平直,将其 次插入,直至标线均匀外露在承口端部。 7.2.4小管径管道插入时宜用人力。在管端垫木块用撬棍将管 子推入到位的方法可用于公称外径d.不大于315mm的管道;公 称外径更大的管道,可用手动葫芦等专用拉力工具。严禁用挖十 机械等施工机械推、顶管子插入。 7.2.5如插入时阻力过大,应拔出检查胶圈是否扭曲,不得强行 插入。插入后用塞尺顺接口间隙沿管圆周检查胶圈位置是否正 确。 7.2.6当采用润滑剂降低插入阻力时,润滑剂必须采用管材生产 厂提供的经检验合格的润滑剂。润滑剂必须对管材、弹性密封圈 无任何损害作用。对输送饮用水的管道,润滑剂必须无毒、无味 无臭,且不会发育细菌。 7.2.7涂刷润滑剂时,可用毛刷将润滑剂均匀地涂在装嵌在承口 内的胶圈和插口外表面上;不得将润滑剂涂在承口内。

    表7.2.2管长6m时管端的温差伸量

    材、管件质量。必须将管端外侧和承口内侧擦拉

    净,使被粘接面保持清洁、无尘砂与水迹。表面沾有油污时,必须 用棉纱蘸内酮等清洁剂擦净。 7.3.2采用承口管时,应对承口与插口的紧密程度进行验证。粘 接前必须将两管试插一次,使插入深度及松紧度配合情况符合要 求,并在插口端表面划出插入承口深度的标线。管端插入承口深 度可按现场实测的承口深度。 7.3.3涂抹粘接溶剂时,应先涂承口内侧,后涂插口外侧,涂抹承 口时应顺轴向由里向外涂抹均匀、适量,不得漏涂或涂抹过量。 7.3.4涂抹粘接溶剂后,应立即找正方向对准轴线将管端插入承 口,并用力推挤至所画标线。插入后将管旋转1/4圈,在不少于 60s时间内保持施加的外力不变,并保证接口的直度和位置正确。 7.3.5插接完毕后,应及时将接头外部挤出的粘接溶剂擦拭干 净。应避免受力或强行加载,其静止固化时间不应少于表7.3.5 的规定,

    注:工厂加工各类管件时,粘接固化时间由生产厂技术条件确定。 7.3.6粘接接头不得在雨中或水中施工,不宜在5℃以下操作。 所使用的粘接剂须经过检验,不得使用已出现絮状物的粘接剂,粘 接剂与被粘接管材的环境温度宜基本相同,不得采用明火或电炉 等设施加热粘接剂,

    表7.3.5静止固化时间(min)

    可采用过渡件串连两端不同材质的管材或阀

    过渡件串连两端不同材质的管材或阀门、消火栓

    附配件。过渡件两端接头构造必须与两端连接接头形式相适应。 7.4.2过渡件一般采用特制的管件,与各端管道或附配件的连接 应遵守下列规定: 1阀门、消火栓或钢管等为法兰接头时,过渡件与其连接端 必须采用相应的法兰接头,其法兰螺栓孔位置及直径必须与连接 端的法兰一致。 2连接不同材质的管材采用承插式接头时,过渡件与其连接 端必须采用相应的承插式接头,其承口的内径或插口的外径及密 封圈的规格等必须符合连接端承口或插口的要求;当不同材质管 材为平口端时,宜采用套筒式接头连接,套筒内径必须符合两端连 接件不同外径的规定。 3与PVC一U管管端的连接宜采用柔性接头,并优先采用套 简式、活接头等快速连接件。当连接的PVC一U管管端为承插式 接头时,过渡件应采用相应的承口或插口连接。 7.4.3过渡件宜采用工厂制作的产品,并优先采用PVC一U注塑 成型或二次加工成型的管件。如生产厂不能提供PVC一U材质管 件,必须用钢制过渡件,其材质、规格、误差等均应符合相应接头的 标准。 7.4.4钢制过渡件应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宜采用喷塑(工厂制 作过渡件)、卷材、涂料等符合要求的防腐蚀材料,并按相应的施工 验收规程施工。对法兰、螺栓等需要卸、装的部分,可采用涂锌螺 栓或不锈钢螺栓,用防腐油涂抹后外包塑料膜。

    7.4.5法兰连接时相邻两个法兰(盘)的螺

    .4.5法兰连接时相邻

    7.4.5法兰连接时相邻两个法兰(盘)的螺栓孔位置及直径必须 一致,其中垫片或垫圈位置必须正确,拧紧时应按对称位置相间进 行。应防止拧紧过程中产生的轴向拉力导致两端管道拉裂或接头 拉脱。

    8管道附件和附属构筑物

    8.1.1采用胶圈密封柔性接头的管道一般不设置伸缩节。采用 粘接连接的管道应设置伸缩节。伸缩节之间的距离应根据施工时 闭合温度与管道敷设过程中或运行后管道环境介质可能出现的最 高温度差计算确定

    8.1.2管道由温度降低引起的纵向收缩长度可按本规程第5.5

    节公式计算。在一般情况下,施工闭合温度不超过20℃时,管道 上伸缩节之间距离不宜大于150m;施工闭合温度不超过15℃时, 伸缩节距离不宜大于200m;施工闭合温度不超过10℃时,伸缩节 距离不宜大于250m

    8.1.3伸缩节可用套筒式、卡箍式、活箍等形式,伸缩量不宜小于 12cm。如采用伸缩量大的伸缩节,伸缩节之间的距离可按计算确 定。安装伸缩节时,插入深度可按伸缩量确定,上下游管端插入伸 缩节长度应相等,其管端间距不宜小于4mm。 8.1.4管道的闭合温度不宜大于20℃,夏天施工时宜在晚间低温 青况下闭合。 15管造柱恋

    8.1.3伸缩节可用套简式、卡箍式、活箍等形式,伸缩量不宜小于

    8.2止推、固定、防滑磁

    8.2.1管道在水平或垂直向转弯处、改变管径处、三通四通端头 和阀门处,均应根据管内压力计算轴向推力并设置止推。 26

    8.2.2公称外径d,不大于90mm、采用溶剂粘接连接的管道, 般可不设止推。 8.2.3采用承插式柔性接头的管道一般不考虑管道接头的轴向 抗拉力。 8.2.4止推一般采用混凝土浇筑的重力式结构,其尺寸及形式 应按沟槽形状、土质及支承强度等条件根据设计计算确定。管道 平面系统中不同部位止推的形式,可按图8.2.4采用。

    2.4管道平面系统止推

    8.2.5管道端头及正三通处轴向推力P可按下式计算: P=0.785.d·F (8.2.5) 8.2.6管道水平方面弯头处推力P(图8.2.6)可按下式计算: P=1.57·d·Fu·sin (8.2.6)

    8.2.7管道水平三通处推力P(图8.2.7)可按下式计算: P=0.785.d.Fm·sina (8.2.7)

    8.2.8渐缩管轴推力P可按下式计算

    3.2.8渐缩管轴推力P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d——进水处大管外径; d.——出水处小管外径。

    3.2.9管道垂直方向弯头处上弯弯头向下及下弯弯头向上推力 P,及其水平和垂直方向分力P、P2可按下式计算(图8.2.9):

    8.2.6水平弯头推力P图

    8.2.7水平三通推力图

    原状土地基和槽坡上;支承管道水平方向推力的止推墩可浇筑在 管道受力方向的一侧。槽坡上开挖土面应与管道作用力方向垂 直,作用力合力应位于止推中心部位。支承管道垂直方向的止 准墩混凝土必须浇筑在弯头的底部,可按管道混凝土基础要求浇 筑,管道下支承角不得小于120°,宽度不得小于管外径加200mm, 管底处最小厚度不得小于100mm。 8.2.11止推墩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在缺乏土质试验资料时,几 钟典型土的水平向许可承载力可按表8.2.11采用。对轴向力很 大的大管径管道宜根据土质试验确定土的承载力。在不稳定土层 中,应采取相应的提高土壤承载力和加固处理或换土等措施。垂 寒原状土的许可承载力,

    8.2.11止推墩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在缺乏土质试验资料时,几 种典型土的水平向许可承载力可按表8.2.11采用。对轴向力很 大的大管径管道宜根据土质试验确定土的承载力。在不稳定土层 中,应采取相应的提高土壤承载力和加固处理或换土等措施。垂 直弯头下混凝土墩的支承强度可采用地基原状土的许可承载力。

    表8.2.11几种典型土的水平向许可承载力

    注:当设计和施工人员有实践经验时,可根据土质参照表中许可承载力适 当提高或降低。

    8.2.13垂直弯头下混凝土墩作用在土坡上的面积不得小于管道 水平推力的分力P除以土的水平向许可承载力。上弯弯头下混 凝土墩的底面积不得小于管道向下垂直分力P2及混凝土墩自重 及其上部作用的管道及土等的总重除以地基的许可承载力。下弯 弯头下混凝土墩重量不得小于管道向上的垂直分力P2。 8.2.14固定下弯弯头的管箍总拉力必须大于管道弯头处总推力 (上拔力)P。管箍必须固定在混凝土墩内预埋的锚固件上。钢制 管箍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腐处理。 8.2.15管道和水平向混凝土止推墩、管箍等锚固件之间,应设置 望料或橡胶等弹性缓冲层,厚度宜米用3mm。 8.2.16当管道转角α不大于10°、管道周围回填土大于95%密实 度时,可不设止推墩。 8.2.17采用冷弯曲敷设管道时应浇筑固定管道弧度的混凝土或 砖砌固定墩。固定墩形式与位置可参照图8.2.17。 8.2.18当管道坡度大于1:6(纵1横6)时,应浇筑防止管道下滑 的混凝土防滑墩。防滑墩基础必须浇筑在管道基础下开挖的原状 20

    土内,并将管道锚固在防滑墩上。混凝土防滑墩宽度不得小于管 外径加300mm;长度不得小于500mm。基础齿墙宽度不得小于 200mm;深度:粘性土层不得小于300mm;岩石中不得小于150mm。

    8.2.19防滑墩与上部管道的锚固可采用管箍固定,管箍必须固 定在埋在墩内的锚固件上。采用钢制管箍时应作相应的防腐处 理。 8.2.20防滑墩间距可按管道坡度设置。当设计无规定时,可按 表8.2.20的规定。

    表8.2.20防滑墩间距

    8.3附配件和附属构筑物

    设置阀门、消火栓、排气阀等附配件时,其重量不

    由管道支承,必须设置混凝土、砖砌等刚性支。支应有足够的 本积和稳定性,并有锚固装置固定附配件。支墩混凝土强度等级 不得低于C15,砖支墩必须采用机制粘土砖,用水泥砂浆砌筑。 8.3.2管道上设置阀门井时,平面净空尺寸可按阀门规格、维护 检修要求确定。 8.3.3阀门井采用整体板式基础时粮油标准,阀门支应支承在阀门井的 混凝土基础底板上。底板上用插筋锚固支墩时,底板可与支墩共 同承受阀门关闭时产生的轴向推力。 8.3.4阀门井内无基础底板时,阀门支必须按本规程第8.3.1 条设置独立的支。当阀门关闭可能产生轴向推力时,支还应 具有支承轴向推力的能力。当支橄重量及刚度不足以支承轴向推 力时,必须在管道上采取其它有效止推措施。 8.3.5井底与管外底的净距不宜小于200mm。井底无混凝土底 板时,应在井底铺不小于150mm厚的卵石层。 8.3.6阀门井基础必须浇筑在原状地基或经过回填密实的地层 上。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15;砖砌体必须采 用不低于M75水泥砂浆砌筑;砖材必须用机制粘土砖。在地下水 位以下的砖砌井室外壁必须做封闭的水泥砂浆抹面防水层。 8.3.7阀门井顶部宜采用连成一体的灰口铸铁、可锻铸铁、球墨 铸铁井盖及支座;亦可采用工厂生产的符合标准的纤维混凝土、玻 璃纤维增强树脂(玻璃钢)等复合材料制造的井盖及支座。井内踏 步宜采用可锻铸铁、球墨铁踏步;钢制踏步必须采用钢材外部注 塑的塑钢踏步。

    用穿墙套管埋在墙内的穿管部位,待管道敷设就位后,用干硬性细 石混凝土分层填实。在已建管道上砌筑砖井墙时,可在管道周围 留出不小于50mm空隙,用干硬性细石混凝土分层浇筑填实。砖 墙内套管可用混凝土制造;混凝土墙内应用带止水肋的钢制套管。 穿墙管内径不得小于管外径加100mm。

    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程建设标准全文信自系统

    8.3.9混凝土水池的进出水管,不得采用PVC一U管直接浇筑在 池壁内;必须采用钢制带止水肋穿墙套管预理留洞,在水池工程完 成后安装进出水管。入墙管段必须采用专用PVC一U管件或钢制 管件,安装定位后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分层填实至墙内外皮25mm 处,再用聚硫类防水嵌缝材料填实密封。 8.3.10在管道伸出闸门井、水池池壁等构筑物外0.3~0.5m处 应设置柔性接头,可用套筒式、活接头等管件连接。管道及建筑物 位于软土地层时,宜从第一个柔性接头起第1.5~2.0m连续设置 两个以上柔性接头。 8.3.11连接构筑物的管道下超挖的槽深部分,必须用砂砾土回 填密实并按管道敷设要求做不小于90°弧形土基。 8.3.12当阀门井内设置排水(泥)管时,排水(泥)管必须按排水 管道要求敷设并接入指定的排水并内。排水并的并底应比接入排 水管的管底低不小于0.3m。消火栓、排泥阀、泄水阀等附件排水 (泥)时,不得在排放过程中冲涮附件的基础。 8.3.13阀门、消火栓、排气阀等附配件采用直埋敷设时,埋在土 中围护阀门杆的套筒必须支承在回填密实的土层上。采用混凝土 管、铸铁管等作套筒时,应在套管下浇筑混凝土或砖砌基础,套筒 四周回填土必须夯实。套筒上部开启部分的配件,可根据各地具 体情况设置。

    8.4.1管道内无水施工时,支管、进户管的莲接宜在已施工管段 水压试验及冲洗消毒合格后进行。采用止水栓、分水鞍等连接支 管、进户管时,可先在管道上开孔后安装,亦可先安装后再并孔。 采用三通、四通等管件时,必须先将已建管段切割掉相应长度,三 通、四通与管道连接宜采用套筒式、活箍等柔性连接

    暖通空调管理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
  • 工程技术 管道标准
  • 相关专题:
专题: 电器标准 |工程施工数据 |教育标准 |建筑管理 |计算机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