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01T 651-2021 武汉市排水管道混错接改造技术规程.pdf

  • DB4201T 651-2021 武汉市排水管道混错接改造技术规程.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3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2-24
  • 发 布 人: wqh6085061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给排水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2污水管道中雨水混错接区域判定,遵循以下

    a)雨天时候污水管道流量明显增多,流量监测内容包括管径、水位、流速等,具体详见附录D。 在旱天和雨天分别针对污水管道节点开展水质调查,污水管道节点水质调查的基本指标包括 氨氮、电导率、CODcr等,水质监测方法详见附录E;若同一监测节点雨天基本指标监测值低 于旱天数值,或管道中任意监测点旱天基本指标监测值明显低于武汉市一般污水水质特征, 则初步判定节点上游区域污水管道有雨水接入。 C 在判定有雨水接入的区域,若雨天下游节点氨氮、电导率数值低于上游节点或者上下游节点 氨氮、电导率数值接近、但是下游节点流量相对于上游节点明显增加,则初步判定相邻上下 游节点之间存在雨水接入污水管道。污水管道中雨水混错接区域判定的技术路线见图2。

    图2污水管道中雨水混错接筛查技术路线图

    4.3居住小区、公建等地块的雨污水混错接区域判定,应对当地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咨询,必要时可 取开井目测的方法水利标准规范范本,判定遵循以下方法: 对已建分流管道的地块,在地块排水管道进入市政管道的点进行水质水量监测,详见附录D 和附录E; 一对调查发现未完全实行分流制的地块应记录,并且定为后续改造的重点项目; 对建筑排水立管混错接宜以水量监测为主; 对沿街餐饮较多地区宜判断是否存在混错接及漏接的现象。

    5.5.1针对本文件5.4所探查出来存在混错接区域的地方具体混错接点进行探查。 5.5.2混错接点位置探查,宜采用实地开井调查和仪器探查相结合的方法,优先采用实地开井调查的 方法,查明混错接位置和混错接情况,并做好记录,作为混错接状况评估的依据。 5.5.3对所要调查区域内的管道逐个进行开井目视调查,记录管道属性、连接关系、材质、管径等信 自当发现下到现鱼之一的可判定为温供控点

    雨水检查井或雨水口中有污水管或合流管接入; 污水检查井中有雨水管接入; 一建筑雨水立管旱天有污水流出。 5.5.4当确认某个检查井或者雨水口处为混错接点时,在混错接点位置实地标注可识别记号,拍摄混 错接点井内照片和周边参考物照片,并填写混错接点调查表,详见附录C。 5.5.5混错接预判发现某区域内存在混错接现象,但是人工目视探查无法判断或者无法确认混错接点 位置时,需要借助仪器探查来查找混错接点可能存在位置

    当确认某个检查并或者雨水口处为混错接点时,在混错接点位置实地标注可识别记号,拍摄 点井内照片和周边参考物照片,并填写混错接点调查表,详见附录C。 5混错接预判发现某区域内存在混错接现象,但是人工目视探查无法判断或者无法确认混错接 时,需要借助仪器探查来查找混错接点可能存在位置,

    5.5.6在管道内水位不超过管径的50%时优先选择使用管道潜望镜检测。 5.5.7在管道潜望镜检测无法有效查明或混错接点要求准确定位的情况下,应采用CCTV检测。 5.5.8当管道内水位过高或者管道降水比较困难时,可使用声呐检测的方式来查找管道内存在的混错 接现象。 5.5.9仪器探查发现管道有支管暗接的,应调查暗接管道的性质,判断是否属于混错接点。暗接支管 与主管管道属性不同时,则可判定该处支管暗接为混错接点。 5.5.10当通过仪器探查发现有支管暗接,但是对于暗接支管的连接方向无法判断时,可使用示踪试验 和泵站配合的方式来确定管道的连接关系。通过连接关系来确定管道的属性,当管道属性不同时,即可 判断为混错接点。 5.5.11可通过检查井内疑似混错接管道接入口水质检测,确定连接管道的属性,判断雨污混错接点, 5.5.12确定混错接点的位置后,应准确填写混错接点调查表,准确记录混错接点所在的检查井编号,

    判断为混错接点。 5.5.11可通过检查井内疑似混错接管道接入口水质检测,确定连接管道的属性,判断雨污混错接点。 5.5.12确定混错接点的位置后,应准确填写混错接点调查表,准确记录混错接点所在的检查井编号, 拍摄混错接点内部和外部照片确定混错接管道的位置,混错接点处测试的水质和水量结果。

    5.5.11可通过检查井内疑似混错

    1混错接点流量测定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监测

    5.6.4流量测定结果按照附录D填写流量测定记

    5.7.1水质检测方法按照CJ/T51的要求,项目一般包括CODcr、pH值。根据不同混错接对象所排放的 污水特性可增加特征因子:工业企业废水混错接可加测氨氮,餐饮业污水混错接可加测动植物油,居民 生活污水混错接可加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5.7.2当进行区域管道混错接预判时,取样点应选择在该区域收集干管的末端;当进行建筑排水立管 混错接预判时,取样点应选择在出门检查井。 5.7.3应根据排水特点,选择取样时间,通过水质检测结果及变化的幅度可判断混错接类型和混错接 程度。 5.7.4宜采用自动采样装置进行定时采样,合理设置启动采用时间,确保采集到有代表性的样品。 5.7.5水质检测可用快速CODc测定仪或者实验室方法进行测定。 5.7.6水质测定结果按照附录E中表E.1的格式填写。

    估,自流排放系统应以单个排放口的服务范围为单元进行评估。建筑以单根立管或者单个建筑为 行评估。 8.2排水管道混错接密度可按市政管道混错接,地块混错接进行定性计算,计算方法如下: 市政管道混错接密度计算:

    市政管道混错接密度计算:

    = n2 S + 100%.

    n2—地块单元中混错接点数(居民小区、公共建筑等); S地块面积, m或ha。

    定性评估后,宜按雨水管道中污水混错接、污水管道中雨水混错接分类,并分别进行定量计算 混错接状况可根据混错接密度(M)和混错接水量比(C)来确定,确定方法如下: 雨水管道中污水混错接可依据下式进行判定:

    单元混错接状况可根据混错接密度(M)和混错接水量比(C)来确定,确定方法如下: 雨水管道中污水混错接可依据下式进行判定:

    M污一雨水管道中污水混错接密度; / 一雨水管道中污水混错接点数或用户数(混错接的居民小区、公共建筑等); N一一排水管道服务区域内总排水用户数(居民小区、公共建筑等)

    C = q Q + 100%..

    C污一混错接水量比,指雨水管道中混错接的污水量占区域内总污水产生量的比例; Q一一被调查区域的污水总产生量,m/d,按照区域总用水量的80%90%计算; 一一调查得到的雨水管道中污水混错接总水量,m/d。 污水管道中雨水混错接可依据下式进行判定:

    M雨一一雨水管道中污水混错接密度; N雷一雨水管道中污水混错接点数或用户数(居民小区、公共建筑等); N一排水管道服务区域内总排水用户数(居民小区、公共建筑等)

    5.8.4根据混错接密度(M)和混错接水量比(C),区域混错接程度分为三级:重度混错接(3级) 中度混错接(2级)、轻度混错接(1级),以任一指标高值的原则确定等级,详见表1和表2.

    5.8.4根据混错接密度(M)和混错接水量比(C),区域混错接程度分为三级:重度混错接(3级)

    雨水管道中污水混错接程度分级评估及治理建议

    区域污水管道中雨水混错接程度分级评估及治

    5.8.5整栋建筑混错接程度可 建筑单根排水立管混错接程度口

    8.4的要求进行评估。 8.6宜结合市区城建计划,根据混错接不同程度等级,分别制定立即改造、分期改造计划。 8.7调查结束后应收集整理好调查过程中原始记录材料,编制排水管道混错接评估报告,评估 包括下列内容:

    5.8.4的要求进行评估

    5.8.6宜结合市区城建计划,根据混错接不同程度等级,分别制定立即改造、分期改造计划。 5.8.7调查结束后应收集整理好调查过程中原始记录材料,编制排水管道混错接评估报告,评估报告 应包括下列内容: a)项目概况:项目背景、调查范围、调查内容、设备和人员投入、完成情况; b)技术路线及调查方法:技术路线、技术设备及手段; 。)混供控步况排水规划排水现分区城的温供控布一湿供控米型然计一调杰汇总

    8.7 调查结束后应收集整理好调查过程中原始记录材料,编制排水管道混错接评估报告,评估报告 包括下列内容: a) 项目概况:项目背景、调查范围、调查内容、设备和人员投入、完成情况; b 技术路线及调查方法:技术路线、技术设备及手段; C 混错接状况:排水规划、排水现状,分区域的混错接分布、混错接类型统计、调查汇总; d 判定结论:区域混错接状况分级、单个混错接点混错接状况等; e 质量保证措施:各工序质量控制情况: 附图:混错接点分布总图、混错接点位置分布图、结构性缺陷管段分布图、功能性缺陷管段 分布图; g)整改建议及计划。

    6.1.1区域混错接改造工作应在前期调查与评估结果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制定改造方案,有序开展混 错接改造设计工作。 6.1.2业主和委托方应针对调查的居住小区、公共建筑、市政排水管道系统及建筑排水立管混错接的 类型,结合管辖区域与排水系统(汇水区域)情况系统地分析后合理确定设计项目改造范围,设计单位 在设计范围内针对不同类型混错接进行针对性的改造设计。 6.1.3混错接改造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可分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四个阶 段。 6.1.4在混错接改造设计中,应衔接上下游管道的相关工程,增强改造工程的整体系统性与统筹性。 6.1.5排水管道混错接改造设计应按GB50014的要求执行。 6.1.6混错接改造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依据相关规划,合理确定污水收集系统规模,做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6.1.6混错接改造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依据相关规划,合理确定污水收集系统规模,做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 详尽调查现有地下各种管线,确保施工、运行和维护的安全:

    5.2.1对于分流制市政污水接入市政雨水改造,可通过拆除或封堵现状错接市政污水管,新建污水管 约方式进行改造。具体为以下措施: a)拆除或封堵错接的市政现状污水管(渠)至市政雨水管道的污水管(渠); b)新建错接处市政现状污水检查井至下游市政污水管道之间的污水管(渠)。 5.2.2对于分流制市政雨水接入市政污水改造,可通过拆除或封堵错接管,新建雨水管的方式进行改 造。具体为以下措施: a)拆除或封堵错接的现状雨水管(渠)至市政污水管道的雨水管(渠); b)新建错接处市政现状雨水检查井(或雨水口)至下游市政雨水管道之间的雨水管(渠); c)若雨水口直接进入污水渠,应封堵该雨水口,根据需要在合适位置新建雨水口接入市政雨水 管。 .2.3对于具备雨污分流改造条件的合流制市政排水管道改造,设计应对合流管道实施雨污分流改造。 载流改造前宜对雨污水系统的运行水位进行监测,确保具有截流条件。 .2.4对于不具备雨污分流改造条件的合流制市政排水管道改造,设计近期可考虑进行截流改造,远 期进行雨污分流改造。 6.2.5对于小区出口与市政排水管道衔接处错漏混接改造,设计应根据小区及市政排水管道的现状条 牛合理确定改造万案,具体为以下措施: a 对于分流制小区出口与分流制市政排水管道混错接,拆除或封堵错接排水管线,并新建对应 管线; 6 对于合流制小区出口与分流制市政排水管道混错接,在小区内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将改造后 的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道,雨水排水管接入市政雨水管道:若不具备分流改造条件,在小区 雨排出口处进行截流改造,新建污水管将污水和部分雨水截流接至市政污水管道,雨大超量 雨水溢流接至市政雨水管; c)对于分流制小区出口与合流制市政排水管道混错接,待远期与市政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同步进 行。 5.2.6对于临街餐饮或商铺污水私自倾倒至雨水口,应及时依法取缔、关停,并加强监管及宣传教育 作用,宜结合需要设置雨水井弃流设施。 .2.7对于市政管道中下游无出路、漏接、断头管,可采用接通管道,封堵拆除临时管,清淤疏浚的 昔施改造,具体为以下措施: a)复核拟接入的下游市政管道标高及过流能力等情况,新建市政污水(或雨水)管将断头污水 (或雨水)管连接至下游污水(雨水)管道,若断头管为合流制管,按本文件6.2.3或本文 件6.2.4的要求执行;

    措施改造,具体为以下措施

    b)拆除或封堵断头污水(或雨水)临时排放的溢流管: c)施工完成后,对原有管道进行清淤疏通处理。 6.2.8市政管道混错接改造设计应充分考虑与远期服务范围的污水管道衔接,统筹街巷、片区污水管 的设计,有利于工程的分期实施。 6.2.9对交通影响较大、地下现状管线较多、不具备开挖条件的主干道排水管道宜采用非开挖施工方 式,尽可能减小对周边环境和交通等的影响。若遇特殊情况,应充分论证,并报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 施。 6.2.10适用于排水管道混错接改造的管材有球墨铸铁管、钢筋混凝土管和化学管材,应考虑不同地质 地下管线、交通、施工条件以及地区管材实际使用情况等因素进行选用: 市政道路上的污水管宜用经严格防腐适用污水的球墨铸铁管和钢筋混凝土管,市政道路上的 雨水管道宜米用钢筋混凝土管; 除穿越障碍物节点以外,采用顶管工艺施工的污水管宜用钢筋混凝土管; 一小区内的污水管道宜优先采用化学管材,若直径较大可选用球墨铸铁管,小区内的雨水管道 宜选用钢筋混凝土管。 6.2.11对于管道及检查井,在设计中需要明确管道和检查井井室基础做法要求;明确检查井盖质量和 能要求,明确防止检查并周边沉陷措施,如设置承载板等。城市道路车行道上的排水管道检查并,宣 采用混凝土并或者预制混凝土并,降低渗漏率,并采用承载能力D400m及以上等级的六防检查并盖。 6.2.12设计应明确污水管与检查井连接要求,检查井基础与管道基础之间应设置过渡区段,过渡区段 长度应不小于1倍管径,且不宜小于1.0m。 6.2.13为了保证管道的维修、检修便捷,并保护原有管道质量,应按GB50268中的技术要求进行沟 槽回填设计。

    6.3小区等地块排水管道混错接改造设计

    6.3.1小区等地块进行混错接改造设计时,应预先调查清楚小区是否进行过雨污分流改造。具体包括 以下措施: 一一对于进行过雨污分流改造的小区,结合竣工资料对内部排水管道进行倒排查,解决小区内部 混错接问题; 一一对于未进行过雨污分流改造的小区,需核实其近期有无改造计划,根据小区排水管道情况综 合考虑确定节点改造方案(临时改造措施)。 6.3.2针对小区等地块有雨污水两套系统,且雨水管错接小区污水管,如小区等地块内建筑雨水立管 错接污水管(井)或小区等地块内雨水管道错接污水井的情况。统筹海绵改造方案采取封堵或拆除错接 管,新建雨水管或就近散排入海绵设施的方式。具体包括以下措施: a)拆除或封堵小区等地块内错接的建筑雨水立管排出管(或雨水检查井、雨水口)至污水检查 井(系统)之间的管道; b)结合海绵改造方案从错接处的建筑雨水立管(或雨水检查井、雨水口)新建雨水管道至小区 等地块下游雨水管道或就近接入市政雨水管道,或就近散排入附近雨水沟等转输、消纳等海 绵设施内。 6.3.3针对小区等地块有雨污水两套系统,且污水管错接地块雨水管,如小区等地块内建筑污水立管 错接雨水检查井(雨水口)或小区等地块内污水管道错接小区雨水排水管渠系统等情况。宜采取封堵或 拆除错接管,新建污水管的方式。具体包括以下措施: a)拆除或封堵小区等地块内错接的建筑污水立管排出管(或污水检查井)至雨水检查井(系统) 之间的管道; b) 从错接处的建筑污水立管排出管(或污水检查井)新建污水管(渠)至小区等地块下游污水 管道或就近接入市政污水管道。

    6.4建筑排水立管混错接改造设讯

    6.4.1建筑排水立管混错接改造应查明错接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改造措施,实施雨污分流。 6.4.2建筑雨水立管错接小区污水管应新建雨水管接入小区现状雨水管或结合海绵改造散排入海绵设 施。 6.4.3建筑污水错接雨水立管,如住户阳台污水(洗衣机、洗手池排水等)错接雨水立管等情况,应 将接入阳台污水原雨水立管改造成污水立管接入小区内污水系统,增设雨水立管,并保证新增的雨水立 管排水能力不低于原雨水立管排水能力;若阳台污水混错接用户少,可单独室内改造,将阳台污水接入 建筑污水系统。

    7.1.1排水管道施工单位施工前应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掌握设计意图与要求,在开挖前对地下管线 应重新进行复测,以充分了解、复核各管线特性,确保施工过程中各类管线的安全。 7.1.2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对关键重大危险的分项、分部工程(如深基坑、顶管、 盾构等工法)应分别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如施工过程中需占用道路作业,应提前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登 记备案并获得许可后方可进行。 7.1.3管道混错接施工改造宜与管道破漏损改造与修复及海绵城市改造等同步实施。 7.1.4施工测量应实行施工单位复核制、监理单位复测制,填写相关记录。 7.1.5由于管道改造属于隐蔽工程,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管道进行拍照记录,作为后期峻工验收 资料。 7.1.6混错接改造施工应制定安全生产管理方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方针。 各建设工程的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及其他安全生产有关的单位,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规章的规定,确保工程安全生产。

    7.2.1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要求应满足GB50141和GB50268的要求。 7.2.2管道基础、管道安装、沟槽回填施工技术要求应满足GB50268、CJJ68和CECS164的要求。 7.2.3对于交通压力大的城市主、次干道,排水管道施工距离较长或者需要横穿道路时,可采用非开 挖拖拉管以及非开挖顶管施工。

    7.2.5路面恢复施工技术要求应满足GB50092和GBJ97的要求。

    a 管线保护方案应得到有关单位和其管理部门同意后实施; b) 施工前必须进行周密细致的施工组织设计,在需要保护的地下管线处做出明显标志; c) 管槽开挖到需保护的管线附近时,应采用人工开挖方式进行施工; 对管槽内裸露管线加强位移监测,进行沉降和水平位移观测。

    8成果验收与工程后期评估

    8.1.1工程验收和工程后期评估是混错接改造项目评定考核的不同阶段。 8.1.2混错接改造项目在工程验收和工程后期评估都合格前提方可认定为项目评定考核合格。 8.1.3工程后期评估宜由业主组织,评估小组成员包括设计、受邀专家和利益相关单位(环保、建设、 水务、城管、居委会及业主代表)等。根据后评估对象属性的不同,工程后期评估分为项目评估和系统 评估。

    2.1待项目改造完成后,应对混错接改造项目进行施工验收,应成立验收小组,验收小组包括设 邀专家和利益相关单位(环保、建设、水务、城管、居委会及业主代表)等。 2.2应对管道混错接改造工程提交的资料进行验收,根据提交的资料情况,进行验收打分,资 应包括以下内容:

    依据文件:任务书或合同书复印件,技术设计文本原件; 凭证资料:所利用的已有成果资料,仪器检验、校准记录; 原始记录:录像、照片和数据; 重要技术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材料; 评估报告。

    8.2.5符合下列要求可予以验收:

    调查单位提交的成果资料齐全; 调查的技术措施符合技术文本要求; 经过检查各项符合要求: 验收报告内容齐全,能准确反应实际状况,结论正确,建议合理可行。 2.6 验收合格后应提交验收报告书,报告书包括下列内容: 验收目的; 验收组织,包括验收部门、参加单位、验收组成员; 验收时间及地点; 成果概述; 验收结论; 一意见和建议; 验收组成员签名表。 2.7对无法满足验收要求的,需要相关单位监督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再组

    8.3.1项目评估工作应在工程完工验收后的试运行或运行维护阶段进行。评估周期应至少跨 整雨季,评估周期分为短期评估和长期评估。 8.3.2应对改造后管道运行效果进行以下评估:

    8.3.2应对改造后管道运行效果进行以下误

    水质水量抽样(全部出口):小区出口污水管道提供水质报告一次:雨水出口提供不少于 周的临测在线水量报告;截留处置的雨水出口是否有限流设施,旱季是否有溢流情况; 小区所辖经营户排水检查:评估是否存在散排、偷排、私接雨水口、雨水井等情况; 化粪池评估:化粪池第一个检查井是否淤积,后一个并是否排入污水管道: 隔油池检查:隔油池是否运行,池后一个井是否接入污水系统; 阳台立管:有洗衣机接驳的立管是否接入污水管、屋面立管是否接入雨水管; 一其他影响运行效果的情况(如道路冲洗、绿化浇酒排水等)可根据改造区域具体情况自行增 加评估收内容。 .3水质水量检测频率短期评估一般旱、雨季均不少于3次,且取样对象应具有代表性。长期评估 日主管部门委托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长期监测,一般不少于1年,具体的取样和频次由检测单位根据 目具体情况予以确定。 .4抽样点雨水排口雨后72h后的旱天期间无水流出或者水质良好,主要水质指标(氮氮、电导率

    3.3.3水质水量检测频率短期评估一般旱、雨李均不少于3次,且取样对象应具有代表性。长期评估 应由主管部门委托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长期监测,一般不少于1年,具体的取样和频次由检测单位根据 项目具体情况予以确定, 8.3.4抽样点雨水排口雨后72h后的旱天期间无水流出或者水质良好,主要水质指标(氨氮、电导率、 CODcr等)满足要求;污水排放口雨天与晴天流量稳定,晴天基本指标监测值符合武汉市一般污水水质 特征表可认定该项且合格

    水排口汇水区(d1000mm以上)为单元进行雨水系统评估;宜对污水厂(站)生化需氧量 明显偏低的污水系统进行评估。具体范围可结合项目所属区域排水系统的实际情况以及系统 予以确定。

    8.4.3系统评估周期宜分为短期评估和长期抽检,短期评估应至少跨越一个完整雨季,评估应在工程 验收和项目评估后进行,评估周期内必须完成相关所有评估内容。长期抽检即在运营期间,由业主和评 估单位共同拟定周期进行评估。

    8.4.4评估内容宜包含下列内容

    评估监测点的选取:针对所进行系统评估的排水系统对象,结合其雨污水系统特点,合理选 择相关的监测点,雨水系统可选择主要的雨水管道汇流点、雨水泵站的进水前池、雨水排入 下游水体排放口等处。污水系统可选择主要污水管道汇流点、污水泵站或污水厂的进水前池 等。具体的监测点的选取应具有代表性,可根据项目和系统的实际情况通过在线和人工进行 取样监测。 混错接改造项目的工程效果评定:评估检测点雨水排口雨后72h后的旱天期间无水流出;污 水排放口雨天与晴天流量稳定,晴天基本指标监测值符合武汉市一般污水水质特征,且符合 所属流域规划及相关规定要求可认定合格

    9.1管道混错接改造项目完成后,相关单位应加强监管,定期对养护单位的维护业绩和社会服务承诺 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评估,并向社会公布。在日常巡视和养护中,加强对雨污混错接的检查监督,及时发 现、及时制止,使管道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9.2严格进行污水排放许可管理。对于将污、废水偷排进入城镇雨水管道系统的排水户,应由城镇排 水主管部门依法处罚。

    9.3明确区域排水管渠运行管理的责任主体,宜建立专业化第三方排水管渠巡查运营维护队伍,建立 健全完善管道养护制度,市政道路雨污水管道责任主体为水务部门、新建小区两年内责任主体为开发商、 检验分流彻底的小区责任主体为物业,未实行物业管理的房屋及社区其责任主体为房屋管理单位。 9.4开展排水管渠周期性结构检测与预防性修复工作。对管道系统进行定期巡视,包括晴天雨水接户 管排水情况、阳台立管功能改变、雨水口堵塞、井盖和雨水篦子缺损、管道错接、管道堵塞、自建污水 处理装置运行状况等;检查管道积泥、裂缝、变形、腐蚀、错口、脱节、渗漏等。 9.5定期对管道进行清淤,雨水管道汛期前需保证管道无堵塞情况;同时按照排水系统布局,将管道 淤泥处置任务分配至相关单位,鼓励淤泥处置后资源再利用。 9.6建立维护管理台账,包括原始记录和统计报表,运维单位应定期对台账进行整理统计,以便主管 部门查验和评估。 9.7开展或完善排水管道信息系统建设。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海报或讲座等方式,宣传雨污混错 接危害,普及混错接的初步判定常识,积极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鼓励社会公众监督及参与。

    附录A (资料性) 排水口调查表

    表A. 1排水口调查表

    附录B (资料性) 排水户排水情况调查表

    附录B (资料性) 排水户排水情况调查表

    表B.1排水户排水情况调查表

    给排水标准规范范本附录C (资料性) 混错接点统计表

    表C.1排水户排水情况调查表

    附录D (资料性) 流量测定记录表

    表D.1流量测定记录表

    附录E (资料性) 水质检测记录表

    船舶标准表E.1水质检测记录表

    ....
  • 管道标准
  • 相关专题: 排水管道  
专题: 农业标准 |灌溉水质标准 |公共安全标准 |食用油标准 |探伤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