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_T 5222-2021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规程.pdf

  • DL_T 5222-2021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规程.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7.9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4-27
  • 发 布 人: zjp861013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其他考试,pdf格式,下载需要15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3.0.15确定短路电流热效应计算的时间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 对除电缆以外的导体,宜采用主保护动作时间加断路器开断时间。主保护有死区 时,可采用能对该死区起作用的后备保护动作时间,并采用该位置的短路电流值 2对电器,宜采用后备保护动作时间加断路器的开断时间。 3.0.16电器的绝缘水平,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设计规范》GB/T50064的要求。 3.0.17在正常运行和故障时,电器端子的允许荷载不应小于电器引线的最大作用力。 屋外配电装置的导体,套管,绝缘子和金具应根据气象条件及受力组合进行力学计算 其安全系数不应小于表3.0.17。

    表3.0.17导体和绝缘子安全系数

    表4.0.3选择导体和电器的环境温度

    D.3选择导体和电器的环境温

    年最高(最低)温度为一年中所测得的最高(最低)温度的多年平均值 2.量热月平均最高温度为最热月每日量高温度的月平均值体检标准,取多年平均值

    4.0.4选择屋外导体时,应考虑日照的影响。对于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的屋外导体,如 发电机引出线的封闭母线、组合导线等,可不校验日照的影响。 计算导体日照的附加温度时,日照强度取0.1W/cm,风速取0.5m/s。 日照对屋外电器的影响,应由制造部门在产品设计中考虑。当缺乏数据时,可按电器额 定电流的80%选择设备。

    发电机引出线的封闭母线、组合导线等,可不校验日照的影响。 计算导体日照的附加温度时,日照强度取0.1W/cm,风速取0.5m/s。 日照对屋外电器的影响,应由制造部门在产品设计中考虑。当缺乏数据时,可按电器 定电流的80%选择设备。 4.0.5选择导体和电器所用最大风速,330kV及以下的导体和电器宜采用离地面10米 高,30年一遇的10min平均最大风速;500kV~750kV导体和电器宜采用离地面10米高、 5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1000kV导体和电器宜采用离地面10米高,100年一遇 10min平均最大风速。风速宜按实际安装高度对风速进行换算。正常使用的风速为,不大 于34m/s。当大于该风速时,应在户外配电装置的设计中采取措施,并对电器制造商提出 针对风速的特殊要求。 4.0.6在积雪和覆冰严重地区,宜采取防止冰雪引起事故的措施。隔离开关的破冰厚 度,应大于安装场所最大覆冰厚度。当覆冰厚度可能超过20mm时应与制造厂协商, 4.0.7选择导体和电器的相对湿度,应采用当地湿度最高月份的平均相对湿度。对湿度 较高的场所,应采用该处实际相对湿度。当无资料时,相对湿度可比当地湿度最高月份的 平均相对湿度高5%。

    高,30年一遇的10min平均最大风速;500kV~750kV导体和电器宜采用离地面10米高、 5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1000kV导体和电器宜采用离地面10米高,100年一遇 10min平均最大风速。风速宜按实际安装高度对风速进行换算。正常使用的风速为,不大 于34m/s。当大于该风速时,应在户外配电装置的设计中采取措施,并对电器制造商提出 针对风速的特殊要求。

    4.0.6在积雪和覆冰严重地区,宜采取防止冰雪引起事故的措施。隔离开关的破冰厚 度,应大于安装场所最大覆冰厚度。当覆冰厚度可能超过20mm时应与制造厂协商, 4.0.7选择导体和电器的相对湿度,应采用当地湿度最高月份的平均相对湿度。对湿度 较高的场所,应采用该处实际相对湿度。当无资料时,相对湿度可比当地湿度最高月份的 平均相对湿度高5%。

    择设备或采取相应的措施: 1 增加电瓷外绝缘有效爬电距离或选用有利于防污的材料。 2采用SF6全封闭组合电器(GIS)或户内配电装置。 4.0.9发电厂变电站污移等级与统一爬电比距(USCD)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污移条件 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第1部分:定义、信息和一般原则》GB26218.1; 《污移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第2部分:交流系统用瓷和玻璃绝缘 子》GB26218.2;《污移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第3部分:交流系统用 复合绝缘子》GB26218.3的有关规定。空冷平台下设备的USCD不宜低于e级。 4.0.103kV~1000kV电器的正常使用海拔不超过1000米。对于安装在海拔高度超过1000 米但不超过4000米地区的电器,其外绝缘的校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绝缘配合第1部 分:定义、原则和规则》GB311.1的相关规定。外绝缘的额定耐受电压应为电器在海拨 1000米的外绝缘要求耐受电压值乘以海拔修正系数Ka,海拔修正系数Ka可按式4.0.10确 定:

    H一一海拔高度(m); q一一修正指数。 对于环境温度高于40℃的设备,其外绝缘在干燥状态下的试验电压应取其额定耐 乖以温度校正系新K

    H一一海拔高度(m); 一修正指数。

    T一一环境温度℃。 4.0.12选择导体和电器时,应根据当地地震烈度选择能够满足地震要求的产品。重要电 力设施中的电气设施可按设防烈度提高1度,当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及以上时不再提高。 4.0.13导体和电器的抗震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 的相关规定。对于重要电力设施的中的电气设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以上时,应进 行抗震设计。一般电力设施中的电气设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以上时,应进行抗震 设计。安装在屋内二层及以上和屋外高架平台上的电力设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以 上时,应进行抗震设计。 在安装时,应考虑支架对地震力的放大作用。电器的辅助设备应具有与主设备相同的技 震能力。 4.0.14电器及金具在1.1倍最高工作相电压下,晴天夜晚不应出现可见电晕。 4.0.15110kV及以上电压户外晴天无线电干扰电压不宜大于500μV,并应由制造部门在 产品设计中考虑。

    4.0.16电器噪声水平应满足环保标准要求。电器的连续噪声水平不应大于85dB(A)。在 设备外沿垂直面的水平距离为2m,离地高度为1m~1.5m处,断路器的非连续噪声水平, 户内不宜大于90dB(A),户外不应大于110dB(A)。

    1.1 导体应根据具体情况,按下列技术条件进行选择或校验 1 工作电流; 2 峰值耐受电流或机械强度; 3 短时耐受电流和持续时间; 充允许电压降: 5 经济电流密度; 6 裸导体应校验电晕; 7 750~1000kV软导线应校验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水平。 1.2 导体尚应按下列使用环境条件校验: 1 环境温度; 2 太阳辐照度: 3 风速; 4 污移等级; 5 海拔高度。 1.3 载流导体宜选用铝、铝合金或铜材料;对持续工作电流 腐蚀较重的场所宜选铜导体;在额定电流小而短路电动力大或 风母线,

    5.1.1 导体应根据具体情况,按下列技术条件进行选择或校验: 1 工作电流: 峰值耐受电流或机械强度; 3 短时耐受电流和持续时间; 允许电压降; 5 经济电流密度: 6 裸导体应校验电晕; 7 750~1000kV软导线应校验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水平。 5.1.2 导体尚应按下列使用环境条件校验: 1 环境温度; 2 太阳辐照度: 3 风速; 4 污移等级; 5 海拔高度。 5.1.3 载流导体宜选用铝、铝合金或铜材料;对持续工作电流较大且位置特别狭窄或对 铝腐蚀较重的场所宜选铜导体;在额定电流小而短路电动力大或不重要的场合下也可选用 钢母线。 5.1.4 普通导体的正常最高工作温度不宜超过+70℃,在计及太阳辐照度影响时,钢芯铝 线及管形导体可按不超过+80℃考虑。 当普通导体接触面处有镀(糖)锡的可靠覆盖层时,可提高到+85℃。 特种耐热导体的最高工作温度可根据制造厂提供的数据选择使用,但要考虑高温导体对 连接设备的影响,并采取防护措施。 5.1.5在按回路工作电流选择导体截面时,导体的长期允许载流量,应按所在地区的海 拔及环境温度进行修正。修正系数可采用表5.1.5所列数值。 导体采用多导体结构时,应考虑临近效应和热屏蔽对载流量的影响

    线及管形导体可按不超过+80℃考虑

    当普通导体接触面处有镀(糖)锡的可靠覆盖层时,可提高到+85℃。 特种耐热导体的最高工作温度可根据制造厂提供的数据选择使用,但要考虑高温导体对 连接设备的影响,并采取防护措施。 5.1.5在按回路工作电流选择导体截面时,导体的长期允许载流量,应按所在地区的海

    5裸导体载流量在不同海拔高度及环境温度下的

    1000及以下 1. 05 1. 00 0. 95 0. 89 0. 83 0. 76 0. 69 计及日照时屋外软 2000 1. 01 0. 96 0. 91 0. 85 0. 79 导线 3000 0. 97 0. 92 0. 87 0. 87 0. 75 4000 0. 93 0. 89 0.84 0. 84 0.71 +80 1000及以下 1. 05 1. 00 0. 94 0. 87 0. 80 0. 72 0. 63 计及日照时屋外管 2000 1. 00 0. 94 0. 88 0. 81 0. 74 形导体 3000 0. 95 0. 90 0. 84 0. 76 0. 69 4000 0. 91 0. 86 0. 80 0. 72 0. 65

    5.1.6除配电装置的汇流母线外 面宜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当无合适规 格导体时,导体面积可按经济电流密度计算截面的相邻下一档选取, 5.1.7单根导线和分裂导线的电晕临界电压可按下式计算:

    H一一海拔高度,m。 5.1.8110kV~750kV导体的电晕临界电压应大于导体安装处的最高工作电压。1000kV导 体的电晕临界电压应大于导体安装处的最高工作电压的1.1倍。在常用相间距离,按雨天 考虑,海拔不超过1000m时,可不验算电晕的裸导线最小外径及管型导体的外径见表 5.1.8的规定

    表5.1.8可不验算电量的裸导线及管形导体最小外径

    ,1.y 验算短路热稳定时, 200℃;硬铜可取300℃。短路前的导体温度应采用额定负荷下的工作温度。 裸导体的热稳定可用下式验算:

    s≥VQ c T +t,

    T S 一一裸导体的载流截面,mm; Qd一一短路电流的热效应,A’s; C一一热稳定系数; 一一常数,WS/(Qcm*),铜为509×106,铝为219×106; 一一常数,℃,铜为234.5,铝为228; t一一导体短路前的发热温度,℃; 一一短路时导体的最高允许温度,℃,铝及铝镁(锰)合金可取200,铜导体取300。 在不同的工作温度、不同材料下下,C值可取表5.1.9所列数值

    5.1.9不同工作温度下C值

    表5.1.10无镀层接头接触面的电流密表A/mm

    注:I为回路工作电流。5.2软导线5.2.1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软导线宜选用钢芯铝绞线:330kV~500kV软导线宜选用钢芯铝绞线或扩径空心导线,750kV~1000kV软导线宜选用耐热型扩径空心导线。5.2.2220kV及以下双分裂导线的间距可取(100~200)mm;330~750kV双分裂导线的分裂间距可取200~400mm;1000kV分裂导线的间距宜取600mm。载流量较小的回路,可采用较小截面的导线。5.2.3在空气中含盐量较大的沿海地区或周围气体对铝有明显腐蚀的场所,宜选用防腐型铝绞线或铜绞线。5.3硬导体5.3.1硬导体除满足工作电流、机械强度和电晕等要求外,导体形状还应满足下列要求:1电流分布均匀;2机械强度高;3散热良好;4有利于提高电晕起始电压;5安装检修简单,连接方便。常用的导体型式有矩形、双槽型和圆管型。5.3.2硬导体可选用矩形、双槽形和圆管形。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回路中的正常工作电流在4kA及以下时,宜选用矩形导体;在4kA~8kA时,宜选用双槽形导体或管形导体:在8kA以上时,宜选用圆管形导体。66kV及以下配电装置硬导体可采用矩形导体,也可采用管形导体。110kV及以上配电装置硬导体宜采用管形导体。5.3.3验算短路动稳定时,硬导体的最大应力不应大于表5.3.3所列数值。表5.3.3硬导体的最大允许应力MPa导体材料及牌号和状态项目铝及铝合金铜/硬铜1060IR3510353A2160636061T66R05H112H112H112H18T6T6最大允许应力120/170303035100120115125注:表内所列数值为计及安全系数后的最大允许应力。安全系数一般取1.7(对应于材料破坏应力)或1.4(对应于屈服点应力)。发电机、主变压器回路及配电装置汇流母线等重要回路的硬导体应力计算,还应考虑共振的影响。5.3.4屋外管形导体荷载组合可采用表5.3.4所列条件。表5.3.4荷载组合条件状态风速自重引下线重覆冰重量短路电动力地震力正常时有冰时的风速连连11

    注:V为计算时应采用的荷载条件

    5.3.5屋外管形导体的微风振动,可按下

    室外管形导体的微风振动,可按下式校验:

    式中: Vis一一管形导体产生微风共振的计算风速,m/s; 厂 一一导体各阶固有频率,Hz; D 一一铝管外径,m; A 一频率系数,圆管可取0.214。 当计算风速小于6m/s时,可采用下列措施消除微风振动: 在管内加装阻尼线; 2 加装动力消振器; 3 采用长托架。 5.3.6 屋外管形导体选用单管或多管结构还应结合固定方式确定,管形导体固定方式可 采用悬吊式或支持式。当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以上时,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配电装置 的管形母线宜采用悬吊式。管形导体在无冰无风正常状态下的挠度不宜大于0.5~1倍的导 体直径,悬吊式管形母线的挠度可以放宽。 5.3.7 当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管形母线采用支持式安装时,可采用下列措施改善端 部效应: 延长导体端部; 在端部加装屏蔽电极。 5.3.8 当裸导体工作电流大于1500A时,不应使每相导体的支持钢构及导体支持夹板的 零件构成闭合磁路。对于工作电流大于4000A的裸导体的邻近钢构,应采取避免构成闭合 磁路或装设短路环等措施。 5.3.9在有可能发生不同沉陷和振动的场所,硬导体和电器连接处,应装设伸缩接头或 采取防振措施。为了消除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危险应力,矩形硬铝导体的直线段一般每隔 20m左右安装一个伸缩接头。对滑动支持式铝管母线一般每隔(30~40)m安装一个伸缩 接头,对滚动支持式铝管母线应根据计算确定。 5.3.10导体伸缩接头的截面不应小于其所连接导体截面的1.2倍,也可采用定型伸缩接 头产品

    Vjs 管形导体产生微风共振的计算风速,m/s; 厂 一一导体各阶固有频率,Hz; D 铝管外径,m; A 频率系数,圆管可取0.214。 当计算风速小于6m/s时,可采用下列措施消除微风振动: 1 在管内加装阻尼线; 2 加装动力消振器; 3 采用长托架。 5.3.6 屋外管形导体选用单管或多管结构还应结合固定方式确定,管形导体固定方式可 采用悬吊式或支持式。当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以上时,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配电装置 的管形母线宜采用悬吊式。管形导体在无冰无风正常状态下的挠度不宜大于0.5~1倍的导 体直径,悬吊式管形母线的挠度可以放宽。

    延长导体端部; 2 在端部加装屏蔽电极。 5.3.8 当裸导体工作电流大于1500A时,不应使每相导体的支持钢构及导体支持夹板的 零件构成闭合磁路。对于工作电流大于4000A的裸导体的邻近钢构,应采取避免构成闭合 磁路或装设短路环等措施。 5.3.9在有可能发生不同沉陷和振动的场所,硬导体和电器连接处,应装设伸缩接头或 采取防振措施。为了消除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危险应力,矩形硬铝导体的直线段一般每隔

    5.3.10导体伸缩接头的截面不应小于其所连接导体截面的1.2倍,也可采用定型伸缩接

    4.1 离相封闭母线及其成套设备应按下列技术条件选择: 电压; 2 电流; 频率:

    4 绝缘水平; 5 峰值耐受电流; 6 短时耐受电流和持续时间; 7 各部位的允许温度和温升; 8 绝缘材料耐热等级; 9 冷却方式。 5.4.2 离相封闭母线尚应按下列环境条件校验; 1 环境温度; 2 海拔高度; 3 相对湿度; 4 地震烈度; 5 风压; 6 覆冰厚度; 7 太阳辐照度。 5.4.3 离相封闭母线的导体和外壳宜采用纯铝圆形结构。每相导体同一截面上充许用 个或多个绝缘子支撑。支撑跨距应避开共振区。 5.4.4离相封闭母线外壳宜选用全连式,可根据安装条件选用一点或多点接地方式。 点接地时,必须在其中一处短路板上设置一个可靠的接地点;多点接地时,可在每处但至 少在其中一处短路板上设置一个可靠的接地点。接地回路应能满足短路电流动稳定、热稳 定的要求

    5.4.5当母线通过短路电流时,外壳的感应电压应不超过24V。

    5.4.6对于较长垂直段的离相封闭母线应要求厂家进行热平衡计算,计算时应记及垂直 段对温升的影响,且整个垂直段部分的最高温度点与最低温度点温度之差不得超过5℃。 5.4.7当离相封闭母线采用垂直布置方式时,应对导体和外壳支持强度进行详细的力学 计算、校验,确定支架、支柱绝缘子、母线、外壳的强度。并应考虑热胀冷缩对固定方式 的影响

    母线的额定电流大于30kA时,可采用强制通风冷却方式。在日照环境温度变化比较大或湿 度较大的场所宜采用微正压充气离相封闭母线

    母线的额定电流大于30kA时,可采用强制通风冷却方式。在日照环境温度变化

    5.4.9为便于现场焊接和安装调试,离相封闭母线相间的外壳净距一般不小于230mm, 边相外壳边缘距墙一般不小于500mm。当回路中装有断路器时,上列尺寸还应与断路器外 形尺寸相协调。

    5.4.10离相封闭母线与设备连接应符合下列条件:

    为便于拆卸,连接处应采用螺栓连接,螺栓连接的导电接触面应镀银。当导体额定电流 不大于3000A时,可采用普通碳素钢紧固件;当导体额定电流大于3000A时应采用非磁性 材料紧固件。 离相封闭母线外壳和设备外壳之间应绝缘并隔振,但离相封闭母线外壳按全连式要求保 正完整回路,且设备应采用封闭母线型设备。

    离相封闭母线因设备分段后应在离相封闭母线最低处设置排水阀,以便定期排放壳内溪 结水。 5.4.11在封闭母线的适当位置设检修孔,以便进入壳内进行检修和维护。 5.4.12对于实行状态检修的电厂可选用在线巡回检测温度报警装置。且在下列地点设置 温度传感器:

    离相封闭母线因设备分段后应在离相封闭母线最低处设置排水阀,以便定期排放壳内凝 结水。

    5.4.11在封闭母线的适当位置设检修孔,以便进入壳内进行检修和维护。

    1 离相封闭母线与发电机连接处; 2 离相封闭母线与主变压器连接处: 3 离相封闭母线与高压厂用变压器连接处; 离相封闭母线与发电机出口断路器、隔离开关连接处。 5.4.13对于氢气冷却大型发电机组,在发电机出线和离相封闭母线连接处宜设置漏氢检 测装置。氢冷发电机出线扩径联箱上应设置排氢孔,扩径联箱与离相封闭母线连接处应采 用密封隔氢措施,

    5.4.14离相封闭母线外壳的防护等级不宜低于IP54。

    5.4.14离相封闭母线外

    所有设备柜体的防护等级应大于IP54(户外),IP31(户内)。 所有设备柜体应将电气本体设备和电气控制设备布置于金属封闭的不同小室内。 对于不设置发电机出口断路器的机组,离相封闭母线应设置三相短路试验装置。 封闭母线与电器的连接处,导体和外壳应设置可拆卸的伸缩接头。当直线段长度在20m 左右时以及有可能发生不同沉陷的场所,导体和外壳一般设置焊接的伸缩接头。 5.4.16当封闭母线上设有短路试验装置时,短路试验装置应安装在发电机出线电流互感 器的出线侧。 5.4.17离相封闭母线除了符合上述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封闭母线》 GB/T8349的相关规定。

    .1 共箱封闭母线及其成套设备应按下列技术条件选择: 1 电压; 2 电流; 3 频率; 4 绝缘水平; 5 峰值耐受电流; 6 短时耐受电流和持续时间; 7 各部位的允许温度和温升; 8 绝缘材料耐热等级; 9 冷却方式。 5.2 共箱封闭母线尚应按下列环境条件校验; 1 环境温度:

    2 海拔高度; 3 相对湿度; 4 地震烈度; 5 风压; 6 覆冰厚度; 7 太阳辐照度。 5.5.3 中小容量的发电机引出可选用共箱隔相式封闭母线, 5.5.4 共箱封闭母线在穿外墙处,宜装设户外型导体穿墙套管及密封隔板。 5.5.5 当额定电流大于2500A时,宜米用铝外壳。 5.5.6 对于户外或有水、汽、导电尘埃等的场所,应采用相应防护等级的产品。 5.5.7 母线导体表面宜浸涂或包敷绝缘材料。 5.5.8 导体可采用瓷性或非瓷性材料支持,但非瓷性材料除进行力学计算外,尚应进行 保证寿命20年以上的试验。 5.5.9对于共箱封闭母线内导体的搭接面积及处理工艺应提出要求,并应满足5.3节中 的要求。 5.5.10共箱封闭母线超过20m长的直线段、不同基础连接段及设备连接处等部位,应设 置热胀冷缩或基础沉降补偿装置。 5.5.11共箱封闭母线的外壳各段间必须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其中至少有一段外壳应可靠 接地。共箱母线箱体宜采用多点接地。 5.5.12共箱封闭母线应避免共振。 5.5.13各制造段间导体的连接可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与设备的连接应采用螺栓连接 当导体额定电流不小于3000A的导体,其螺栓连接的导体接触面应镀银。 当导体额定电流不大于3000A时,可采用普通碳素钢紧固件;当导体额定电流大于 3000A时应采用非磁性材料紧固件。 5.5.14共箱封闭母线的外壳段间可采用焊接或可拆连接,并便于检修。 5.5.15共箱封闭母线宜在适当部位设置防结露装置。 5.5.16共箱封闭母线在穿越防火墙处或楼板处,其壳外应设防火隔板或用防火材料封 堵,防止烟火蔓延。 5.5.17共箱封闭母线除了符合上述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封闭母线》 GB/T8349的其它有关规定,

    5.5.11共箱封闭母线的外壳各段间

    当导体额定电流不小于3000A的导体,其螺栓连接的导体接触面应镀银 当导体额定电流不大于3000A时,可采用普通碳素钢紧固件;当导体额定电流大于 3000A时应采用非磁性材料紧固件。 5.5.14共箱封闭母线的外壳段间可采用焊接或可拆连接,并便于检修。 5.5.15共箱封闭母线宜在适当部位设置防结露装置。 5.5.16共箱封闭母线在穿越防火墙处或楼板处,其壳外应设防火隔板或用防火材料封 堵,防止烟火蔓延。 5.5.17共箱封闭母线除了符合上述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封闭母线》 GB/T8349的其它有关规定

    5.6.1绝缘母线应按下列技术条件选择:

    电压; 2 电流; 3 频率; 4 绝缘水平; 5 峰值耐受电流:

    6 短时耐受电流和持续时间; 7 绝缘材料耐热等级; 80 各部件的允许温度和温升 5.6.2 绝缘母线尚应按下列使用环境条件校验: 1 环境温度; 2 太阳辐照度; 3 相对湿度; 4 覆冰厚度; 5 风压; 6 海拔高度; 7 地震烈度。 5.6.3 绝缘母线宜用于电压35kV及以下。 5.6.4 绝缘母线本体应包括:导体、绝缘层,对于干式绝缘管母线还应包括:导体屏蔽 层、绝缘屏蔽层、金属屏蔽层及护层。 5.6.5 绝缘母线的导体应采用铜或铝。 5.6.6 绝缘母线与设备的连接宜采用封闭式。 5.6.7 绝缘母线穿过墙面或楼板应设置穿墙板。穿墙板应采用非导磁性材料。 5.6.8 绝缘母线根据母线特性应设置必要补偿装置,与其它设备的连接处设置补偿装 置。固体绝缘母线与设备连接,两者材质不同时,应采用铜铝过渡片。 5.6.9 绝缘母线及支架应能承受短路电动力及地震、风压、覆冰、施工检修上人时产生 的机械力。

    5.7.1 电缆母线及其成套设备应按下列技术条件 1 电压; 2 电流; 3 频率; 4 绝缘水平; 5 峰值耐受电流; 6 短时耐受电流和持续时间。 5.7.2 电缆母线尚应按下列使用环境条件校验: . 环境温度; 2 海拔高度; 3 相对湿度; 4 地震烈度; 5 风压; 6 覆冰厚度; 7 太阳辐照度。

    5.7.3 电缆母线中电缆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的 相关规定。 5.7.4 电缆母线的电缆宜采用铜芯,芯数宜选用单芯。 5.7.5 当电缆母线中每一个相由多根(或芯)组成时应有保证电流均匀分布的措施。 5.7.6 电缆母线与设备连接应有连接装置。 5.7.7 按工程需要设置:伸缩段、温度补偿段、可调段、换位段。 5.7.8 电缆母线的罩箱应设置防止火焰延燃的阻火措施构成的阻火分区。母线在穿越防 火墙处或楼板处,其罩箱外应设防火隔板或用防火材料封堵,防止烟火蔓延。 5.7.9 单芯电缆的屏蔽层的接地方式应根据电缆母线长短和缆芯荷载的裕度来确定,可 采用一点或多点接地方式。 5.7.10电缆母线的罩箱宜采用多点接地。

    .10电缆母线的罩箱宜采用多点接地。

    5.8SF。气体绝缘母丝

    8.1 SF6气体绝缘母线及其成套设备应按下列技术条件进行选择 1 电压; 2 电流; 3 频率; 4 绝缘水平; 5 峰值耐受电流: 6 短时耐受电流; 7 短路持续时间: 8 绝缘材料耐热等级: O 各部位的允许温度和温升; 10 绝缘气体密度; 11 年泄漏率。 8.2 SF。气体绝缘母线尚应按下列环境条件校验: 1 环境温度; 2 日温差; 3 最大风速; 4 相对湿度; 5 污秒等级; 6 覆冰厚度; 7 海拔高度; 8 地震烈度。 8.3 下列场所的220kV及以上回路可选用SFc气体绝缘母线: 1 出线场所特别狭窄的地方; 和其它电压等级的出线回路交叉时;

    ? 对可靠性要求特别高的场所。 5.8.4 SF。气体绝缘母线的导体材质宜选用高导电率的铝合金材料,且应满足强度和温升 的要求。导体间可采用固定或滑动连接。铝合金母线的导电接触部位应镀银。 5.8.5 导电回路的相互连接其结构上应做到: 1 固定连接应由可靠的紧力补偿结构,不允许采用螺纹部位导电的结构方式。 2 触指插入式结构应保证处置压力均匀。 5.8.6 SF。气体绝缘母线的外壳宜采用铝合金材料。外壳应固定接地并能耐受运行中出现 的正常压力和瞬态压力。外壳可以是焊接,并按压力容器有关标准设计、制造与检验。 5.8.7 SF气体绝缘母线的外壳的壁厚应基于设计压力,并在下列最小耐受时间内不被烧 穿: 电流值为40kA及以上为0.1s; 2 电流小于40kA为0.2s。 在外壳设计时,还应考虑下列因素: 1 正常充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真空; 2 全部压力差可能施加到外壳壁或隔板上; 3 相邻隔室不同运行压力时隔室间偶然泄露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压力; 4 发生内部故障的可能性。

    5.8.4SF。气体绝缘母线的导体材质宜选用高导电率的铝合金材料,且应满足强度和温升 的要求。导体间可采用固定或滑动连接。铝合金母线的导电接触部位应镀银。 5.8.5导电回路的相互连接其结构上应做到: 1 固定连接应由可靠的紧力补偿结构,不允许采用螺纹部位导电的结构方式。 触指插入式结构应保证处置压力均匀。 5.8.6 SF6气体绝缘母线的外壳宜采用铝合金材料。外壳应固定接地并能耐受运行中出现 的正常压力和瞬态压力。外壳可以是焊接,并按压力容器有关标准设计、制造与检验。 5.8.7 SF6气体绝缘母线的外壳的壁厚应基于设计压力,并在下列最小耐受时间内不被烧 穿: 电流值为40kA及以上为0.1s; 2 电流小于40kA为0.25。 在外壳设计时,还应考虑下列因素: 1 正常充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真空; 2 全部压力差可能施加到外壳壁或隔板上; 3 相邻隔室不同运行压力时隔室间偶然泄露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压力 4 发生内部故障的可能性。 5.8.8SF。气体绝缘母线应划分成若干隔室,以满足正常运行以及限制故障范围和方便检 修。 为此,当相邻隔室因漏气或维修作业而使压力下降时,隔板应能确保本隔室的绝缘性能 不发生显著的变化。隔板通常由绝缘材料制成,单隔板本身不用来对人身提供电气安全性; 然而,对相邻隔室中还存在的正常气体压力,隔板应提供机械安全性。 充有绝缘气体的隔室和充有液体的相邻隔室(例如电缆终端或变压器)间的隔板,不应 出现任何影响两种介质绝缘性能的泄漏。 SF。气体绝缘母线隔室的划分应利于维修和气体管理。最大气体隔室的容积应和气体服 务小车的储气罐容量相匹配。 5.8.9每个封闭压力系统(隔室)应设置密度监视装置,制造厂应给出补气报警密度 值。 5.8.10SF6气体绝缘母线外壳要求高度密封性。单个隔室最大年泄漏率应不大于0.5%, 整套装置的年泄漏率应不大于0.1%。 5.8.11SFc气体绝缘母线的允许温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72.5kV及以上气体绝缘金属封 闭开关设备》GB7674的相关规定。 5.8.12母线中SF。气体的质量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氟化硫电器设备中气体管理 和检测导则》GB/T8905的相关规定。 5.8.13伸缩节主要用于装配调整(安装伸缩节),吸收基础间的相对位移或热胀冷缩(温 度伸缩节)的伸缩量等。制造应根据使用的目的、充许的位移量等来选定伸缩节的结构 和位置。

    5.8.8SF。气体绝缘母线应划分成若于隔室,

    为此,当相邻隔室因漏气或维修作业而使压力下降时,隔板应能确保本隔室的绝缘性能 不发生显著的变化。隔板通常由绝缘材料制成,单隔板本身不用来对人身提供电气安全性; 然而,对相邻隔室中还存在的正常气体压力,隔板应提供机械安全性。 充有绝缘气体的隔室和充有液体的相邻隔室(例如电缆终端或变压器)间的隔板,不应 出现任何影响两种介质绝缘性能的泄漏。 SF。气体绝缘母线隔室的划分应利于维修和气体管理。最大气体隔室的容积应和气体服 务小车的储气罐容量相匹配

    不发生显著的变化。隔板通常由绝缘材料制成,单隔板本身不用来对人身提供电气安全性 然而,对相邻隔室中还存在的正常气体压力,隔板应提供机械安全性。 充有绝缘气体的隔室和充有液体的相邻隔室(例如电缆终端或变压器)间的隔板,不应 出现任何影响两种介质绝缘性能的泄漏。 SF。气体绝缘母线隔室的划分应利于维修和气体管理。最大气体隔室的容积应和气体服 务小车的储气罐容量相匹配。 5.8.9每个封闭压力系统(隔室)应设置密度监视装置,制造厂应给出补气报警密度 值。 5.8.10SF6气体绝缘母线外壳要求高度密封性。单个隔室最大年泄漏率应不大于0.5%, 整套装置的年泄漏率应不大于0.1%。 5.8.11SF。气体绝缘母线的允许温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72.5kV及以上气体绝缘金属封 闭开关设备》GB7674的相关规定。 5.8.12母线中SF气体的质量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氟化硫电器设备中气体管理 和检测导则》GB/T8905的相关规定。 5.8.13伸缩节主要用于装配调整(安装伸缩节),吸收基础间的相对位移或热胀冷缩(温 度伸缩节)的伸缩量等。制造厂应根据使用的目的、允许的位移量等来选定伸缩节的结构 和位置。

    由制造厂和用户协商确定。 5.8.14SF。气体绝缘母线宜采用多点接地方式。同一相气体绝缘母线各节外壳之间宜采用 铜或铝母线进行电气连接,气体绝缘母线在两端和中间(可根据母线的长度确定中间接地 地点的数量)三相互连后用一根接地线接地。 5.8.15接地导体应能承受可能的故障电流而不超过允许温升。 5.8.16在发生短路故障的情况下,外壳的感应电压不应超过100V

    5.9.1 电力电缆应按下列技术条件选择: 电压; 2 工作电流; 3 短时耐受电流: 4 系统频率; 5 绝缘水平; 6 系统接地方式: 7 护层接地方式; 8 经济电流密度; 9 敷设方式及路径。 5.9.2 电力电缆尚应按下列环境条件校验: 1 环境温度; 2 海拔高度; 3 太阳辐照度。 5.9.3 35kV及以上高压单芯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应按制造厂给出的数据或计算书确定, 当需要进行计算时,宜按现行行业标准《电缆载流量计算》JB/T10181的规定计算。 5.9.4 电缆的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的相关规 定。

    5.9.1电力电缆应按下列技术条件选

    0.1 电力变压器及其附属设备应按下列技术条件选择: 型式; 2 容量: 3 绕组电压; 4 相数; 5 频率; 6 冷却方式; 7 联接组别; 80 短路阻抗; 绝缘水平; 10 调压方式; 11 调压范围; 12 励磁涌流; 13 并联运行特性; 14 损耗; 15 温升; 16 过载能力; 17 噪声水平; 18 中性点接地方式。 0.2 变压器及其附属设备尚应按下列使用环境条件校验: 1 环境温度; 2 日温差; 3 最热月平均温度; 4 年平均温度; 5 最大风速; 6 相对湿度; 7 太阳辐照度; 80 覆冰厚度; 6 污移; 10 海拔高度; 11 地震烈度; 12 系统电压波形及谐波含量

    程设计时应与制造厂协

    影响,变压器的外绝缘应选用加强绝缘型或防污移型产品。 6.0.5变压器可根据安装位置条件,按用途、绝缘介质、绕组型式、相数、运输方式、 调压方式及冷却方式确定选用变压器的类型。对大型变压器选型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6.0.6不受运输、制造水平或其它特殊制造原因限制时,宜选用三相变压器。当受运输 条件限制时,应综合考虑运输和制造条件,选用单相变压器或分体运输、现场组装变压 器。 6.0.775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单相或三相变压器宜采用单体结构型式;1000kV变压器可 采用主体变压器和调压补偿变压器分离的分体结构型式。 6.0.8发电厂户内布置的低压厂用变压器宜采用干式变压器。防火要求高或布置条件受 限制的变电站可采用干式变压器,技术经济合理时也可采用SF。气体绝缘变压器。 6.0.9变压器的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出线端采用油/SF6气体套管与GIS配电装置连接 时,应校核GIS隔离开关操作产生的特快速暂态过电压(简称VFTO)对变压器绕组绝缘可 能造成的影响。必要时,应采取隔离开关加装阻尼电阻等限制VFTO的措施或提高变压器 绕组耐压水平。 6.0.10选择变压器容量时,应根据变压器用途确定变压器负载特性,并参考《油浸式电 力变压器负载导则》GB/T1094.7、《干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GB/T1094.12等标准中给定 的正常周期负载图所推荐的变压器在正常寿命损失下变压器的容量,同时还应考虑负荷发 展,额定容量取值宜选用标准容量系列。对大型变压器宜进行经济运行计算。 变电站的变压器容量宜满足系统非正常运行方式下负荷转移的要求。 对三绕组变压器的高、中、低压绕组容量的分配,应考虑各侧绕组所带实际负荷,且绕 组容量取值应尽可能选用标准系列。 发电厂中变压器容量的选择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GB50660、《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范》DL/T5153 的相关规定。 6.0.11变压器的参数宜按《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6451、《干式电力 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10228、《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4790 《750kV油浸式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JB/T10780、《1000kV单相油浸式自耦电力变压器 技术规范》GB/Z24843选择。 6.0.12对于检修条件较困难和低温、高潮湿、高海拔、地下或其他狭小场地等环境条件 限制地区的变压器宜选用寿命期内免维护或少维护型, 6.0.13变压器短路阻抗选择应结合系统短路水平、运行损耗和制造难度等因素综合考 虑,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选择变压器短路阻抗时,根据变压器所在系统条件,应优先选择国家现行标准《油 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6451、《干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10228 《750kV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JB/T10780、《1000kV单相油浸式自耦电力变压 器技术规范》GB/T24843等标准中规定的标准阻抗值。 2当系统短路电流过大时,可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用高阻抗变压器。

    线圈抗短路机械强度、耐运输冲撞及抗地震的能力,应由产品设计部门提出计算文件。

    线圈抗短路机械强度、耐运输冲撞及抗地震的能力,应由产品设计部门提出计算文件。 6.0.15变压器的分接头宜按下列原则设置: 1在高压绕组、中压绕组或中性点绕组上,而不是在低压绕组上; 2在星形联接绕组上,而不是在三角形联接的绕组上; 3在网络电压变化最大的绕组上。

    6.0.16变压器的调压方式应按下列原则选择

    1电压及频率波动范围较小的场所选用无励磁调压方式。 2电压波动范围大、且电压变化频繁的场所选用有载调压方式。 3在满足运行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选用无励磁调压方式。无励磁调压开关宜减少调压 分接头的设置数量,可根据系统电压变化范围只设最大、最小和额定分接。 4自耦变压器采用公共绕组调压时,应验算第三绕组电压波动不超过充许值。在调压 范围大、第三绕组电压不允许波动范围大时,推荐采用中压侧线端调压。 5变电站1000kV主变压器宜采用申性点侧调压方式, 6.0.17变压器套管电流互感器参数的选择要求应符合本规程第15章的有关规定。 6.0.18变压器的油套管、SF。气体套管或油/SF套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交流电压高于 1000V的绝缘套管》GB/T4109的相关要求。 6.0.19当变压器装设在线监测装置时,应配置成熟、可靠的在线监测产品。 6.0.20变压器油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电工流体变压器和开关用的未使用过的矿物绝缘 由》GB2536;《运行中的变压器油质量》GB/T7595;《1000kV单相油浸式自耦电力变压器 技术规范》GB/T24843;《电力变压器用绝缘油选用指南》DL/T1094;《变压器油中颗粒度 限制》DL/T1096的相关规定。

    6.0.21在下述几种情况下可选用自耦变压器:

    发电厂以两种升高电压向用户供电或与电力系统连接时,若两种升高电压均为中 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主要潮流方向为低压和中压向高压送电,经技术经济比较,可选用 自耦变压器。 在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中,宜选用自耦变压器。 6.0.22对于波纹油箱式、壳式、非晶合金式或SF6绝缘等型式的变压器经技术经济比 较,确认技术先进或经济合理时可选用。 6.0.23变压器应选用环保、节能、低噪声的产品。6kV~500kV电压等级变压器能耗限 定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6451、《干式电力变 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10228的相关规定;750kV变压器能耗限定值应符合现行行业 标准《750kV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JB/T10780的规定;1000kV变压器能耗 限定值应符合《1000kV单相油浸式自耦电力变压器技术规范》GB/T24843的规定。其中, 10kV电压等级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应不高于国家标准《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 及能效等级》GB20052中2级的规定值;35kV~220kV电压等级三相油浸变压器能效限定 值应不高于国家标准《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4790中能效等级2级的判 定值

    1.1 开关设备及其操作机构应按下列技术条件选择: 1 电压; 2 电流; 3 极数; 4 频率; 5 绝缘水平; 6 短路开断电流; 7 短路关合电流: 8 失步开断电流: 9 峰值耐受电流; 10 短时耐受电流; 11 特殊开断性能; 12 操作顺序; 端子机械荷载; 机械和电气寿命; 15 分、合闸时间; 16 过电压; 17 操动机构型式,操作气压、操作电压,相数; 18 噪声水平。 1. 2 开关设备尚应按下列使用环境条件校核: 1 环境温度; 2 日温差; 3 最大风速; 4 相对湿度; 5 污秒等级; 6 海拔高度; 7 地震烈度。

    7.2.1断路器的额定电压应不低于系统的最高电压:额定电流应大于运行中可能出现的 任何负荷电流。 7.2.2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小阻抗接地的系统中选择断路器时,首相开断系数应取 1.3;在110kV及以下的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系统中,则首相开断系数应取1.5。 7.2.3 断路器的额定短时耐受电流等于额定短路开断电流,其持续时间550kV~1100kV 为2s,126kV~363kV为3s,72.5kV及以下为4s

    7.2.1断路器的额定电压应不低于系统的最高电压:额定电流应大于运行中可能出现的 任何负荷电流。 7.2.2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小阻抗接地的系统中选择断路器时,首相开断系数应取 1.3;在110kV及以下的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系统中,则首相开断系数应取1.5。 7.2.3 断路器的额定短时耐受电流等于额定短路开断电流,其持续时间550kV~1100kV 为2s,126kV~363kV为3s,72.5kV及以下为4s

    如果断路器接在预期开断电流等于额定短路开关电流的回路中,过电流脱扣器整定到最 大延时并按照其额定操作顺序进行操作时,断路器能够在相应的开断时间内承载产生的电 流,则对于自脱扣断路器不需要规定额定短路持续时间。 7.2.4断路器的额定短路开断电流由短路电流的交流分量有效值和直流分量百分数来表 征。当短路电流的直流分量不超过断路器额定短路开断电流幅值的20%时,额定开断电流 仅由交流分量来表征。如果短路电流的直流分量超过20%时,应与制造厂协商,并在技术 协议中明确所要求的直流分量白分数。 7.2.5 断路器的额定峰值耐受电流等于额定短路关合电流,在规定的使用和性能条件下 在合闸状态下能承载的额定短时耐受电流的第一个大半波的电流峰值。 7.2.6对于110kV以上的系统,当电力系统稳定要求快速切除故障时,应选用分闸时间 不大于0.04s的断路器;当采用单相重合闸或综合重合闸时,应选用能分相操作的断路 器。 7.2.7 对于330kV及以上系统,在选择断路器时,其操作过电压倍数应符合国家现行标 准《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GB/T50064的相关规定。 7.2.8 对担负调峰任务的水电厂、蓄能机组、并联电容器组等需要频繁操作的回路,应 选用适合频紧操作的断路器。 7.2.9用于为提高系统动稳定装设的电气制动回路中的断路器,其合闸时间不宜大于 (0.04~0.06)S 7.2.10用于切合无功补偿回路的断路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330kV~750kV变电站无 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定》DL/T5014的有关规定, 7.2.11用于串联电容补偿装置的断路器,其断口电压与补偿装置的容量有关,而对地绝 缘则取决于线路的额定电压,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应根据所需断口数量特殊订货;110kv 及以下电压等级可选用同一电压等级的断路器。 7.2.12当断路器的两端为互不联系的电源时,设计中应按以下要求校验:

    断路器断口间的绝缘水平应满足另一侧出现反极性工频电压峰值的要求: 在失步下操作时的开断电流不超过断路器的额定失步开断电流; 3 断路器同极断口间的公称爬电比距与对地公称爬电比距之比一般取为1.15~1.3。 4 当断路器起联络作用时,其断口的公称爬电比距与对地公称爬电比距之比,应选 取较大的数值,一般不低于1.2。 当缺乏上述技术参数时,应要求制造部门进行补充试验。 2.13断路器尚应根据其使用条件校验下列开断性能: 近区故障条件下的开合性能; 2 异相接地条件下的开合性能; 3 失步条件下的开合性能; 4 小电感电流开合性能; 5 容性电流开合性能; 6 二次侧短路开断性能, 2.14选择断路器接线端子的机械荷裁,

    况下断路器接线端子的机械荷载不宜大于表7.2.15,断路器接线端子的静态负载应满足正 常运行和故障状态下的要求

    表7.2.15断路器接线端子允许的机械荷载

    .2.15当系统单相短路电流计算值在 下有可能大于三相短路电流值时,所选择 新路器的额定开断电流值应不 用佰

    7.2.15当系统单相短路电流计算值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大于三相短路电流值时,所选择 断路器的额定开断电流值应不小于所计算的单相短路电流值。 7.2.16 应用于低温地区的SF6断路器可在保证性能的情况下采取以下措施: 采取加热保温措施; 2 米取混合气体。 7.2.17 当受到下列条件限制时,可选用罐式断路器: 场地受限制; 2 地震烈度高; 3 高寒地区

    7.2.16应用于低温地区的SFc断路器可在保证性能的 1 采取加热保温措施; 2 采取混合气体 7.2.17 当受到下列条件限制时,可选用罐式断路器: 场地受限制; 2 地震烈度高: 3 高寒地区

    7.3.1发电机断路器灭弧及绝缘介质可以选用SF6、真空或压缩空气。 7.3.2为减轻因发电机断路器三相不同期合、分而产生负序电流对发电机的影响,发电 机断路器宜选用机械三相联动操动机构。 7.3.3当对极间同期操作没有特别的要求时,合闸时触头接触瞬间的最大差异不应超过 额定频率的四分之一周波;分闸时触头分离瞬间的最大差异不应超过额定频率的六分之 周波。当一极由多个串联的开断单元组成时,这些串连的开断单元之间触头分离瞬间的最 大差异不应大于额定频率的八分之一周波。 7.3.4发电机断路器可以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选用卧式或立式布置。正常使用条件和特殊 使用条件下,发电机断路器的选择、设计、安装、运行及维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压 交流发电机断路器》GB14824的相关规定。为减轻发电机断路器异常热应力对断路器套 管、基础及母线的影响,宜在断路器与母线连接处增加软连接装置, 7.3.5在不同的环境和负荷条件下,发电机断路器应能承受发电机最大连续容量时的持 续电流,且各部位温度极限不超过规定值。对装有强制冷却装置断路器,当断路器强制冷 却系统故障时必须考虑发电机减出力,并校核负荷电流降低速率、允许电流值和允许时 间。 7.3.6在校核发电机断路器开断能力时,应分别校核系统源和发电机源在主弧触头分离 时对称短路电流值、非对称短路电流值及非对称短路电流的直流分量值;在校核系统源对

    称短路电流时应考虑厂用高压电动机的影响。 7.3.7发电机断路器应具有失步关合、开断能力。失步对称关合、开断时,额定失步开 断电流的交流分量有效值为额定短路开断电流交流分量有效值的50%,直流分量应不大于 20%,额定失步关合电流峰值应为额定失步开断电流交流分量有效值的√2倍;失步非对 称关合、开断时,额定失步开断电流的交流分量有效值等于对称开断时额定失步开断电流 的交流分量有效值,直流分量应不大于75%。 应校核各种失步状态下的电流值,必要时应采取加装电流闭锁装置等措施以保证发电村 断路器开断时的电流不超过额定失步开断电流;全反相条件下的开断可以不作为发电机断路 器的失步开断校核条件。 7.3.8发电机断路器开断短路电流、负荷电流及失步电流时,瞬态恢复电压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高压交流发电机断路器》GB/T14824的相关规定,首相开断系数和幅值系数可 取1.5. 7.3.9 发电机断路器的额定电压应不小于发电机的最高运行电压:额定绝缘水平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高压交流发电机断路器》GB14824的相关规定。 7.3.10发电机断路器的额定短时耐受电流等于额定短时开断电流交流分量的有效值,其 持续时间额定值为25。 7.3.11发电机断路器的额定峰值耐受电流等于额定短路关合电流,为额定短路开断电流 交流分量有效值的2.74倍。

    称短路电流时应考虑厂用高压电动机的影响。 7.3.7发电机断路器应具有失步关合、开断能力。失步对称关合、开断时,额定失步开 断电流的交流分量有效值为额定短路开断电流交流分量有效值的50%,直流分量应不大于 20%,额定失步关合电流峰值应为额定失步开断电流交流分量有效值的√2倍;失步非对 称关合、开断时,额定失步开断电流的交流分量有效值等于对称开断时额定失步开断电流 的交流分量有效值,直流分量应不大于75%。 应校核各种失步状态下的电流值,必要时应采取加装电流闭锁装置等措施以保证发电机 断路器开断时的电流不超过额定失步开断电流;全反相条件下的开断可以不作为发电机断路 器的失步开断校核条件

    7.3.8发电机断路器开断短路电流、负荷电流及失步电流时,瞬态恢复电压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高压交流发电机断路器》GB/T14824的相关规定,首相开断系数和幅值系数可 取1.5. 7.3.9 发电机断路器的额定电压应不小于发电机的最高运行电压;额定绝缘水平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高压交流发电机断路器》GB14824的相关规定。 7.3.10发电机断路器的额定短时耐受电流等于额定短时开断电流交流分量的有效值,其 持续时间额定值为25。 7.3.11发电机断路器的额定峰值耐受电流等于额定短路关合电流,为额定短路开断电流 交流分量有效值的2.74倍。 7.3.12发电机断路器宜采用自然冷却方式。 7313发由机断路器应具有反映断路器分合闻位置具否正觉的监测装置

    7.3.13发电机断路器应具有反映断路器分、合闸位置是否正常的监测

    . 1. 1 负荷开关及其操作机构应按下列技术条件选 1 电压; 2 电流; 3 频率; 4 绝缘水平; 5 峰值耐受电流; 6 短时耐受电流和持续时间; 7 开断电流; 8 短路关合电流: 9 机械荷载; 10 操作次数; 11 过电压; 12 操作机构形式,操作电压,相数; 13 噪音水平。 .1.2 负荷开关尚应按下列使用环境条件校验: 1 环境温度; 2 最大风速; 3 相对湿度; 4 覆冰厚度; 5 污移等级; 海拔高度; 地震烈度。

    8.2.1当负荷开关与熔断器组合使用时,负荷开关应能关合组合电器中可能配用熔断器 的最大截止电流。

    8.2.3负荷开关的有功功率开断能力和闭环开断能力应不小于回路的额定电深

    表8.2.4通用负荷开关的额定电流和线路充电开断电

    8.3.1 真空接触器应按下列技术条件选择 1 频率; 2 工作电压; 3 额定绝缘电压: 峰值耐受电流; 5 短时耐受电流和持续时间; 6 额定工作电流或额定控制功率: 7 约定自由空气发热电流; 8 约定封闭发热电流; 9 额定工作制: 10 正常负载和过载特性; 11 机械寿命; 12 真空接触器合闸电流; 13 真空接触器分闸电流; 14 电气寿命。 8.3.2 真空接触器尚应按下列使用环境条件校验: 1 环境温度; 2 相对湿度; 3 海拔高度; 4 地震烈度; 5 污移等级。 8.3.3 真空接触器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能频繁操作,在使用中不应出现误分、误合或 拒分拒合。

    8.3.4真空接触器应具有可靠的机械锁扣装置。

    8.3.5真空接触器应具有动作计数和分合位置指示功能。

    0. 1 隔离开关及其操作机构应按下列技术条件选择: 1 电压; 2 电流; 3 频率; 4 绝缘水平: 5 峰值耐受电流; 短时耐受电流和持续时间; 7 分合小电流能力; 80 旁路电流和母线环流; 9 接线端机械荷载: 10 单柱式隔离开关的接触区; 11 分、合闸装置及电磁闭锁装置操作电压; 分闸和合闸装置及其辅助和控制回路的电源电压; 13 分闸和合闸装置及其辅助和控制回路的电源频率; 14 操动机构型式。 0.2 隔离开关尚应按下列使用环境条件校验: 一 环境温度; 2 最大风速; 3 覆冰厚度; 文 相对湿度; 5 污移; 海拔高度; 地震烈度。

    9.0.3隔离开关的型式选择应根据配电装置的布置特点和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技 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9.0.4隔离开关应根据负荷条件和故障条件所要求的各个额定值来选择,并应留有适当 裕度,以满足电力系统未来发展的要求。选定的隔离开关的额定峰值耐受电流应不小于实 际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故障电流最大峰值。 9.0.5隔离开关的额定电流应满足运行申可能出现的任何负载电流。当回路申存在经常 性断续过电流的情况时,应与制造厂协商。 9.0.6当安装的72.5kV及以下隔离开关的相间距离小于产品规定的最小相间距离时,应 要求制造厂根据使用条件进行动、热稳定性试验。原则上应进行三相试验,当试验条件不 具备时,允许进行单相试验。 9.0.7单柱垂直开启式隔离开关在分闸状态下,动静触头间的最小电气距离不应小于配 电装置的最小安全净距B1值。

    9.0.8 3为保证检修安全,72.5kV及以上断路器两侧的隔离开关和线路隔离开关的线路侧 宜配置接地开关。隔离开关的接地开关的峰值耐受电流、短时耐受电流应与隔离开关保持 一致。 9.0.9 隔离开关应具有小容性电流的开合能力,其额定值: 1 额定电压126kV~363kV,1.0A(有效值); 2 额定电压550kV及以上,2.0A(有效值)。 9.0.10 隔离开关应具有小感性电流的开合能力,其额定值: 入 额定电压126kV~363kV,0.5A(有效值); 2 额定电压550kV及以上,1.0A(有效值)。 9.0.11 隔离开关应能可靠开合断路器的旁路电流及母线环流。 9.0.12 屋外隔离开关一次接线端的静态机械荷载不应大于表9.0.12所列数值,机械荷载 应考虑母线(或引下线)的自重、张力、风力和冰雪等施加于接线端的最大水平静拉力, 接地开关的额定端子静态机械负荷与隔离开关的相同,

    9.0.8为保证检修安全线材标准,72.5kV及以上断路器两侧的隔离开关和线路隔离开关的线路侧 宜配置接地开关。隔离开关的接地开关的峰值耐受电流、短时耐受电流应与隔离开关保持 一致

    表9.0.12隔离开关接线端子的静态荷载

    注2:如果机械荷载计算值超过本表规定值,应和制造部门协商

    市政管理9.0.13隔离开关操动机构宜选用电动操动机构且能人力操作。当人力操作装置接到动力 操动机构上时应能保证动力操动机构的控制电源安全地断开。

    10.0.1接地开关及其操作机构应按下列技术条件选择: 1 电压; 2 频率; 3 绝缘水平; 4 峰值耐受电流: 5 短时耐受电流和持续时间; 关合感应电流能力; 7 接线端机械荷载; 8 分、合闸装置及电磁闭锁装置操作电压: 9 分闸和合闸装置及其辅助和控制回路的电源电压: 10 分闸和合闸装置及其辅助和控制回路的电源频率: 操动机构型式。 10.0.2 接地开关尚应按下列使用环境条件校验: 1 环境温度; 2 最大风速; 3 覆冰厚度; 4 相对湿度; 5 污移; 6 海拔高度; 7 地震烈度。 10.0.3接地开关的型式选择应根据配电装置的布置特点和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技 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10.0.4选定的接地开关的额定峰值耐受电流应不小于实际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故障电流最 大峰值。 10.0.5隔离开关与附装在其上的接地开关之间应该有机械联锁,并具备电气联锁的条 件。隔离开关处于合闸位置时,接地开关不能合闸;接地开关处于合闸位置时,隔离开关 不能合闸。机械联锁装置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配合准确、联锁可靠。 10.0.6接地开关短时耐受电流的额定持续时间至少应该为25。对具有额定短路关合电流 的接地开关,应该能在任何外施电压直到并包括其额定电压,任何电流直到并包括其额定 短路关合电流下关合。如果接地开关具有额定短路关合电流,其值应等于额定峰值耐受电 流。 10.0.772.5kV以上接地开关如果要求具有感应电流关合能力,额定感应电流是在额定感 应电压下接地开关能够关合的最大感应电流,额定感应电压是最高工频电压,该电压下接 地开关能够开合额定感应电流。

    表10.0.7接地开关的额定感应电流和额定感应电压的标

    ....
  • 电器标准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专题: 设备安装规范 |电力弱电管理、论文 |电子产品标准 |项目管理、论文 |装修CAD图纸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