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1810-2011 封闭场所作业安全技术规程.pdf

  • DB37 T1810-2011  封闭场所作业安全技术规程.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5.3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11-12
  • 发 布 人: ykjt-ykzk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其他资料,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 T1810-2011  封闭场所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5.1.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除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外,并对4.1、4.2、4.3、4.4、 4.6规定的责任负责; 5.1.2生产经营单位分管负责人,根据职责分工,对4.4、4.5、4.6规定的责任负责。

    5.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责任

    5.2.1负责对封闭场所的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的跟踪监督。 5.2.2负责编制或审查封闭场所的作业施工方案,安全操作规程。 5.2.3审核封闭场所危险作业审批评估表。 5.2.4监督封闭场所作业安全技术及应急救援措施的实施。

    5.3气体检测人员责任

    建筑常用表格5.3.1熟悉检测仪器设备性能原理和检测方法。 5.3.2按照安全作业规程的有关规定进入封闭场所检测。 5.3.3能科学分析有毒有害介质的产生原因。 5.3.4对所检测的数据负责。

    5.4.1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工艺情况,有及时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 5.4.2确认作业者、监护者的安全培训及上岗资格,负责复核清点出入作业场所的人数。 5.4.3定时与作业监护人保持联络,监督气体的定时检测。 54.4在作业期间不得擅离工作岗位。

    5.5.1具有熟悉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警觉并判断作业者异常行为的能力,接受职业安全卫生培训:

    5.1具有熟悉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警觉并判断作业者 的能力,接受职业安全生培 5.2坚守岗位,在作业人员作业期间,作业监护人不能离岗,适时与作业人员进行有效的安全 、撤离等信息交流,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人员发出撤离警报: 座应鱼新癌并报生作

    5.5.2坚守岗位,在作业人员作业期间,作业监护人不能离岗,适时与作业人员进行有效的安全、报 警、撤离等信息交流,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人员发出撤离警报: 5.5.3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即令作业人员撤离封闭场所,情况紧急应呼叫应急救援并报告作业工作负 责人: 1)发现作业人员出现异常行为或身体出现异常症状; 2)封闭场所外出现威胁作业人员安全和健康的险情;

    1)发现作业人员出现异常行为或身体出现异 2)封闭场所外出现威胁作业人员安全和健康的

    DB37/T18102011

    DB37/T 1810—2011

    DB37/T1810—2011

    报警装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点的确定、有毒气体报警值的设定、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选用、管理利 维护、检定等应符合GBZ/T223的规定要求。 7.1.12作业人员应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和作业要求,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从事作业。 7.1.13现场作业监护人应坚守在与作业人员便于信息联络的封闭场所的通道口外。监护人员不得进) 封闭场所。 7.1.14封闭场所物理、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应符合GBZ2.1和GBZ2.2的有关规定。 7.1.15封闭场所内的温度在43℃以上时,不宜入内进行作业。若有必要进入43℃以上的环境进行短 时间的作业时,应制定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设专人监护,并经本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工作地点温度 在25℃~43℃时,应适当地轮换工作和休息;作业人员持续接触高温时间和休息时间应符合GB/T420 的要求。 7.1.16在通风条件差的封闭场所作业,如地下室、船舱等,配制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应将灭火器放置 牢固,禁止随便启动,防止二氧化碳意外泄出。在放置灭火器的位置应设立明显的标志。 7.1.17进入缺氧的封闭场所作业时,应依据GB8958的规定,应采取充分的通风换气措施,使该环境 空气中氧含量在作业过程中始终符合7.1.7规定,方准作业人员入内作业。 7.1.18在地下封闭建(构)筑物进行压气作业时,应防止缺氧空气泄至作业场所。如与作业场所相通 的空间中存在缺氧空气,应直接排出,防止缺氧空气进入作业场所。 7.1.19参照GBZ1有关职业卫生规定,落实封闭场所的防尘与防毒、防署与防寒、防噪声与振动、防 非电离辐射及电离辐射等防护措施,

    密的应加装盲板,阀门应有人看守或在醒目处设置“禁止开启”等警告标识。 作业人员在封闭设备内作业时,一般应打开出入口的门或盖。 如果封闭设备与正在抽气或已经处于负压状态的管路相通时,严禁关闭出入口的门或盖。在封闭设 备内使用氩、二氧化碳或氢气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在作业过程中通风换气,使氧含量始终保持在19.5 %以上。 7.2.3应尽量利用人孔、门、盖、手孔、料孔等进行自然通风,必要时采取机械强制通风。机械通风 可设置岗位局部排风,辅以全面排风。当操作岗位不固定时,则可采用移动式局部排风或全面排风。 7.2.4封闭场所的吸风口应设置在下部。当存在与空气密度相同或小于空气密度的有害物质时,还应 在顶部增设吸风口。 7.2.5封闭场所作业人员所需的适宜新风量应为30m/h~50m/h。进入自然通风换气效果不良的封闭 场所,应采用机械通风,通风换气次数不能少于3次/h~5次/h;事故通风换气次数不能少于7次/h。 通风换气应满足稀释有害物质的需要。 7.2.6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的作业场所,应设 计自动报警装置、事故通风设施,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h事故排风装置的排出口,应避免对居 民和行人的影响。 727制气间压气高甜盒瓶

    DB37/T18102011

    应选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气体检测仪器,并符合7.1.11要求。 气体监测人员应装备准确可靠的检测仪器,检测分析封闭场所内有害物质浓度,为编制封闭场 工艺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提供可靠的检测分析数据。 有关封闭场所的检测分析数据记录应有气体检测人员、审核人员的签字,并建档备查

    7.4电气设备与照明安全

    7.4.1存在可燃性气体的作业场所,电气设备设施及照明应符合GB3836.1中的有关规定。实现整体 电气防爆和防静电措施。 7.4.2存在可燃气体的封闭场所内,不允许使用明火照明和非防爆设备。 7.4.3封闭场所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36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应小于等于12V。有爆炸 危险的场所,应使用防爆型灯具。 7.4.4锅炉、金属容器、管道等狭窄的工作场所,应使用行灯、手电筒或手持行灯等灯具照明,额定 电压不应超过12V。 7.4.5手持行灯应有绝缘手柄和金属护罩,灯泡的金属部分不准外露,导线应为绝缘良好的橡套电缆。 7.4.6行灯使用的降压变压器,应采用隔离变压器,安全电压应符合GB/T3805中有关规定。行灯的 变压器不准放在锅炉、加热器、水箱等金属容器内和特别潮湿的地方,并应定期检测,绝缘电阻应不小 于2MQ。携带式行灯变压器的高压侧应带插头,低压侧带插座,并采用两种不能互相插入的插头。行 灯变压器的外壳应有良好的接地线,高压侧宜使用三相插头。 7.4.7在金属容器内使用电动工具时,应使用24V以下的工具,否则需使用I类工具。装设额定动作 电流不大于15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的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电源联接器和控制箱等应放在容 器外面。电动工具的开关应设在监护人员伸手可及的地方。 7.4.8在金属容器内进行电弧焊工作,应有下列防止触电的措施: a)电焊时焊工身体应避免与铁件接触,要站立在橡胶绝缘垫上或穿橡胶绝缘鞋,并穿干燥的工作 服; b)容器外面应设有可看见或听见焊工工作的监护人员,并应设有电气设施电源开关,以便根据焊 工的信号或焊工的异常反应切断电源; c)电焊变压器等各类变压器均不得携入金属容器内。 7.4.9应定期对手持电动工具进行检查,并有记录,绝缘电阻应符合要求。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 使用、检查和维修,应符合GB/T3787、GB3883的相关规定要求。

    7.5.1机械设备的运动、活动部件都应采用封闭式屏蔽,各种传动装置应设置防护装置。 7.5.2机械设备上的局部照明均应使用安全电压。 7.5.3机械设备上的金属构件均应可靠接地。 7.5.4设备上附有的钢梯、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等,应符合GB4053.1、GB4053.2、GB4053.3要 求。

    7.6.1封闭场所的坑、井、洼、沟或人孔、通道出入口应设置防护栏、盖和警告标识,夜间应设警示 红灯。 7.6.2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封闭场所,在封闭场所外醒目处,按照GB2893、GB2894要求,设置警 戒区、警戒线、警告标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警示应符合GBZ158中的有关规定。未经许可,不得入 内。

    7.6.1封闭场所的坑、井、洼、沟或人孔、通道出入口应设置防护栏、盖和警告标识,夜间应设警示 红灯。 7.6.2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封闭场所,在封闭场所外醒目处,按照GB2893、GB2894要求,设置警 戒区、警戒线、警告标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警示应符合GBZ158中的有关规定。未经许可,不得入 内。

    DB37/T18102011

    工业标准DB37/T1810201

    8.2.1许可性封闭场所内作业,应根据作业环境和作业危险点分析,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 案的编制应符合AQ/T9002的要求, 8.2.2应急预案按照针对情况的不同,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对于一般 危险,可制订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对于重大危险,应制订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 场处置方案。 应急预案内容包括:

    DB37/T1810—2011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许可性封闭场所作业审批表

    表A.1许可性封闭场所作业审批表

    : 该审批表是进入封闭场所作业的依据公共安全标准,不得涂改且安监部门存档至少一年备查。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专题: 认证标准 |电力弱电管理、论文 |铁路标准 |园林养护管理 |技术交底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