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4229-2021 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试验方法.pdf

  • GB/T 14229-2021  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试验方法.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8.1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6-18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设备安装,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GB/T142292021

    表面处理(如镀层、喷丸、超精加工等); 加工流程; 齿轮几何参数; 齿面修形; 润滑油; 工作温度; 节圆线速度。 .2.2依据5.2.1的对比,可以优化齿轮的材料、工艺、润滑条件等。为提高效率,经充分评估后,宜在 有限寿命应力级下进行试验。试验点数应根据试验结果的离散性确定。每种用于对比的试验点数不宜 少于5个。

    。为提高效率,经允分评佰后, 限寿命应力级下进行试验。试验点数应根据试验结果的离散性确定。每种用于对比的试验点数不 于5个。 .3如需要对比耐久性疲劳极限应力,应按照6.4或6.5要求进行试验

    除5.1和5.2以外,其他试验目的可由研究人员自行设定。例如探讨齿轮接触疲劳的失效机理,制 定齿面损伤的抑制方法等。

    6.1.1当齿面出现接触疲劳失效,或应力循坏次数达到循环基数N。而齿面未失效(称为“越出点”)时, 试验终止并获得当前试验应力值下的一个寿命值,形成一个数据组(称为“试验点”)。当试验过程无异 常时,将该试验点称为“有效试验点”,否则称为“异常试验点”。 6.1.2齿轮接触疲劳试验有多种数据组合方法,如常规成组法、少点组合法、升降变载法、阶梯增载法 等。在试验方案制定阶段,应根据试验目的和试验周期 卫生标准,进行合理选择。 6.1.3试验齿轮的齿面接触应力应根据GB/T3480.1和GB/T3480.2按公式(1)计算(其中:“十”号用 于外啮合,“一”号用于内啮合):

    ZH·Z·Z.·Zp F.(u±1)·KA·K,·K,·KHa·KH .... ) Z·Z.·ZRZw·Zx di·b·u

    式中: ZH 节点区域系数; ZE 弹性系数; Z. 接触强度计算的重合度系数; ZB 接触强度计算的螺旋角系数; Zv 速度系数; Z. 润滑剂系数; ZR 接触强度计算的粗糙度系数; Zw 齿面工作硬化系数; Zx 接触强度计算的尺寸系数; F. 分度圆上端面切向载荷,单位为牛顿(N); KA 使用系数; K 均载系数,本文件中K,=1; K. 动载系数; K Ha 接触强度计算时的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KH 接触强度计算时的螺旋线载荷分布系数;

    GB/T 142292021

    d 试验齿轮小轮分度圆直径,单位为毫米(mm); 6 工作齿宽,单位为毫米(mm); 齿数比.22/21

    GB/T142292021

    6.4.1该法是给定循环次数后,在预估疲劳极限应力。i附近设置多个应力级,依据试验点失效或越出 的升降分布统计得出疲劳极限应力。该法可用于比较准确地测定齿面接触疲劳极限应力のHlim 6.4.2试验中,当前试件加载的应力级应由前一试件的试验结果决定。当前一试件为“失效”时,该试 件加载的应力级应降低一级;“越出”时,则增高一级。“失效”和“越出”应配对出现。通常取4个~6个 应力级,相邻应力级的差值宜取△c=(0.04~0.06)clim,考虑试验周期,所需试验点总数不宜少于16个。 最后的有效试验点后的预测点应与第一个有效点同级。见图4。

    GB/T 142292021

    标引序号说明: in 预估疲劳强度极限应力

    本文件不排斥其他的试验方法,但该方法应符合抽样和数理统计的要求,并与试验委托方或数据 方达成一致。例如采用正交法进行对比试验时,每个对比因素至少应有3个试验点。

    对6.2~6.5不同的试验方法所需要的试验点数、所得的处理结果、占用的试验周期进行比较

    表2各种试验方法的对比

    GB/T142292021

    表2各种试验方法的对比(续)

    7.1.1.1宜采用功率流封闭传动形式(如图1所示),并具备双向运转和加载能力。中心距范围宜选为 80mm~160mm,加载方式可采用可控液压加载,试验齿轮线速度宜选为8m/s~30m/s(不宜大于 40m/s),并应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保证试验齿轮接触斑点在不同载荷级下均能满足试验要求; 有足够能力补偿齿轮、轴承、密封件等处的功率损失; C 试验过程中发生异常或齿轮断齿时可自动停机; 转矩加载稳定,连续可调; e) 在10%~100%的加载范围内,转矩测量误差不大于被测转矩值的土1%; f) 保证试验齿轮具有良好润滑条件,润滑油温度控制误差不大于士5℃; g) 有循环次数记录装置,试验过程中工作应连续、可靠,最大记录误差不大于士0.1%。 7.1.1.2 试验中所需润滑油应按JB/T8831进行选择和更换。一般情况下,试验机每连续运转三个月 应进行润滑油的取样检查、清洁或更换

    应定期按照试验机的技术指标进行校验,做到: a)试验齿轮的使用系数K。的计算见公式(2),计算值不大于1.0

    GB/T 142292021

    7.2.1.1用于齿轮(或齿轮材料)的基础数据试验时,宜选用圆柱齿轮,模数m,=3mm~8mm,精度应 满足GB/T10095(所有部分)规定的4级~6级,基本齿廊应符合GB/T1356的要求。可优先选择表3 的参数范围,参数搭配应避免在试验中出现疲劳断齿或胶合现象。 7.2.1.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试验齿轮也可按产品齿轮参数和实际运行条件进行相似设计,而在制造 过程中,同一种试验齿轮的制造工艺应相同,保证试验齿轮性能的一致性。

    表3基础数据测定推荐的试验齿轮参数

    为保证试验的规范化和问题的可追溯,试验齿轮的设计和制造应形成正式技术文件,包括几何 强度分析、材料控制、毛坏成形、热处理、机加工、表面强化等7项主要内容(如有必要,可另行增加 根据试验目的就试验齿轮的制造过程控制进行必要的检测并记录,试验齿轮的搬运和存储也应合 范,详见表4。

    表4关于试验齿轮的技术要求

    GB/T 142292021

    8.2.2对于表面硬化齿轮(包括渗碳、渗氮、碳氮共渗、火焰或感应淬火齿轮),点蚀一般首先在少数齿 面上出现。设定的点蚀损伤极限值见公式(6)、公式(7):

    到公式(6)的值时,应判定对应的齿轮失效;当达到公式(7)的值时,应判定该齿轮副失效。 面应力循环基数N。一般设为5X10’。当试验应力循环次数达到N。而齿面点蚀未达到损伤 验可停止并判定该试验点越出

    9.1.1确定试验目的,根据试验齿轮制造与检验技术文件制定试验方案,选取试验类型和确定试验 方法。 9.1.2清洗试验齿轮后目测检查,齿面不得有腐蚀、锈蚀或其他形式的损伤,然后应对试验齿轮、轮齿 及齿面进行编号。 9.1.3对试验机进行校核。 9.1.4按试验机要求安装试验齿轮

    9.2.1检查试验齿轮齿面接触情况。加载至试验载荷后,齿面接触斑点沿工作齿宽方向应不小于 90%,沿齿高方向应不小于80%。 9.2.2以低于预估接触疲劳极限应力50%对应的载荷值进行一定时长(不宜少于2h)的跑合试验,观 紧运行情况 9.2.3根据第6章要求,划分试验应力级,必要时应对每个应力级先期进行1个或2个试验点试验,以 判定应力级设置的合理性。

    9.4试验点的补充与剔

    GB/T142292021

    系数不能满足最小值要求(见10.1.3),应补充试验点。对于正态分布,可采用t分布理论确定最少有效 试验点数。 9.4.1.2使用升降变载法时,应针对试验点数及时进行数据稳定性检验。最后连续4个试验点的稳定 误差宜小于0.5%。若稳定误差不能满足要求,应补充试验点。 9.4.1.3使用其他试验方法.应结合试验点的统计学分析.判断试验结果是否具有足够的数据支撑

    9.4.2.1当某一试验点的循环次数可疑时,可采用统计学中对可疑数据的处理方法来决定取舍。对于 正态分布,宜采用肖维涅准则、格拉布斯法等。 9.4.2.2当某一试验点的循环次数按照9.4.2.1选定方法被判定为过大数据时,应进一步分析该试验点 的加载是否有误。如果是,应剔除该试验点。 9.4.2.3当某一试验点的循环次数按照9.4.2.1选定方法被判定为过小数据时,应检查试验齿轮是否由 于制造缺陷导致失效(例如磨齿后产生了表面微裂纹),并检查试验机载荷、振动是否超限。如果有一点 是,应剔除该试验点。

    试验目的有要求时应进行失效分析。 应结合齿面点蚀形貌,借助光谱仪、光学/金相显微镜、扫描/透射电镜等检测设备,推断齿轮试件失 效的原因。

    10.1常规成组法和少点组合法

    10.1.1给定应力级下寿命的概率分布

    1.1.1在某一给定应力级下做n个试验点,得到的寿命值(循环次数)N,按递增顺序排列见公式(8 式(9): 王越山上时

    P(N)= n+i i0.3 n + 0.4

    P(NL)= n + 1 10 P(NL) = i—0.3 n ± 0.4

    i0.3 P(NLi)= (11 n +0.4 式中: 试验点总数; 试验点序号。当无越出点时,=1,2,,n;当有越出点时,i=1,2,,r

    试验点总数; 试验点序号。当无越出点时,=1,2,",n;当有越出点时,i=1,2,",r

    GB/T 142292021

    10.1.2寿命分布函数假设

    一般采用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或三参数威布尔分布进行分布检验,确定分布函数。三种分布 的表达分别见公式(12)~公式(14): 正态分布

    公式(12)~公式(14)中: N. 齿面应力循环次数; AN 正态分布函数母体平均值; ON 正态分布函数母体标准差; InN 对数正态分布函数母体对数平均值; InN 对数正态分布函数母体对数标准差; β 威布尔分布函数的形状参数; S 威布尔分布函数的尺度参数; Y 威布尔分布函数的位置参数,当三0时,公式(14)简化为两参数威布尔分布函数

    公式(12)~公式(14)中: N, 齿面应力循环次数; AN 正态分布函数母体平均值; ON 正态分布函数母体标准差; InN 对数正态分布函数母体对数平均值; InN 对数正态分布函数母体对数标准差: β 威布尔分布函数的形状参数; 7 威布尔分布函数的尺度参数; Y 威布尔分布函数的位置参数,当

    10.1.3寿命分布函数拟合与优度检验

    1.3.1宜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寿命分布的拟合与优度检验,具体步骤为: a)采用公式(10)或公式(11)计算P(NL); b)当按照正态分布拟合时,应按照公式(15)计算

    当按照对数正态分布拟合时,应按照公式(16)计算:

    当按照威布尔分布拟合时,应按照公式(17)计算

    0.1.3.2分布函数的线 文小值回 满足两种以上分布时,应优先选用线性相关系数绝对值较大的分布

    方法如下: a)按确定的寿命分布函数计算不同可靠度R下的可靠寿命NL.R: 对于正态分布,计算见公式(18):

    对于三参数威布尔分布,计算见公式(20)

    GB/T142292021

    NL.R =n(In ) +2

    10.1.6.1当按公式(1)计算时,

    式中: N——接触疲劳区上临界点循环次数

    GB/T 142292021

    2.1根据6.4得到不同应力级下“越出”和“失效”试验点分布后,以总点数较少原则选择“越出 效”作为“分析事件”进行统计分析 2.2将应力级按升序排序见公式(26)

    均值和标准偏差的估计值的计算见公式(27)~么

    中,分析事件选“失效”时取“一”,选“越出”时取“ 准偏差

    公式(27)~公式(29)中:

    考虑置信度的疲劳极限应力のR.c的计算见A 6完整算例见附录C

    0a... .....26

    +0.029 ·(28 N N <0.3时,5。=0.53△g ·(29

    GB/T142292021

    应包括以下内容: a) 试验目的及要求; 试验方法; c) 试验条件及试验齿轮; d) 试验数据及处理结果; e) 损伤分析; f) 试验单位、报告人、审核人、日期

    应包括以下内容: a) 试验目的及要求; b) 试验方法; 试验条件及试验齿轮; d) 试验数据及处理结果; 损伤分析; f) 试验单位、报告人、审核人、日期

    GB/T 142292021

    A.1.2可靠寿命置信下限的计算

    电气标准规范范本根据10.1.2~10.1.4进行寿命分布函数假设、拟合及可靠寿命计

    Vi.R.c =expLμInN +kR.cOInN ....................(A.2)

    A.2采用升降变载法确定疲劳极限应力

    置信度为C、可靠度为R下的疲劳极限应力置信下限的计算见公式(A.5) 18

    式中: 应力平均值; 应力标准偏差。

    勘探标准GB/T142292021

    GB/T 142292021

    ....
  • 相关专题: 齿轮  

相关下载

专题: iso标准 |镀铬标准 |圆钢标准 |车库设计规范和图纸 |锻件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