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431-2020 带式输送机工程技术标准.pdf

  • GB 50431-2020 带式输送机工程技术标准.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47.2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8-07
  • 发 布 人: wqh6085061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设备安装,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2.1.12高速带式输送机

    2.1.13输送带跑偏检测装置

    2.2.1横截面积、输送量:

    镀铬标准输送带承载物料的理论横截面积; A1 输送带承载物料的上部横截面积: A2 输送带承载物料的中部横截面积(4托辊、5托辊); As输送带承载物料的下部横截面积(2托辊~5托辊); AN 设计输送量输送带承载物料的横截面积; AT 曲线段中间托辊承载物料的横截面积; A 内曲线侧托辊承载物料的横截面积: ATO 外曲线侧托辊承载物料的横截面积: Im 带式输送机每秒设计质量输送量; Q一i 设计输送量; Qm 理论质量输送量; Qv 理论体积输送量。

    2.2.2几何特征、物料特性:

    ao 上分支托辊组的间距; au 一一下分支托且的间距; 清扫器与输送带的接触面积:

    6 一一输送带承载物料的有效宽度; b1 一导料槽的宽度; 62 管状输送带搭接宽度; 63 输送带内曲线和外曲线边缘间的宽度; bs 支承在侧辊上的输送带部分的宽度; bwe 管状输送带搭接宽度与实际管径之比 B 带宽; do 滚筒轴承的内径; di 物料的最大粒度; 信息公开 dB 输送带的织物芯层厚度或输送带的钢丝绳直径; dg 管状带式输送机的名义管径(外径); dm 物料的平均粒度; dR 托辊直径; ds管状带式输送机的实际管径(外径); D一一滚筒直径 D; 第i个滚筒的直径; DTr 滚筒直径基准值; h; 区段i的高差; 浏览专用 hko 输送带两侧边缘构成的平面与槽底托辊上母线的 距离; hkl 输送带两侧边缘构成的平面与滚筒上母线的距离; ,max 输送带在两相邻托辊组间的最大垂度; hTr 滚简上母线与槽底托辊上母线平面的距离; 12 承载托辊组下侧辊的长度(4托辊、5托辊); 13 承载托辊组中间辊的长度(3托辊、5托辊); l一一导料槽长度; lbi——受料段加速区的导料槽长度; lio 受料段加速区外的导料槽长度; 曲线段托辊组的间距;

    带式输送机的倾角; ; 区段i的倾角; E 托辊前倾角; i 区段讠的托辊前倾角; A/Td 过渡段的附加长度; 物料的动堆积角; 入 槽形托辊组的槽角; 入1 槽形托辊组下侧辊的槽角(4托辊、5托辊): 入2 槽形托辊组下侧辊的槽角(加长托辊侧): 入3 槽形托辊组上侧辊的槽角(增加的托辊侧); 0 散状物料的堆积密度: 输送带在传动滚筒上的围包角。 .2.3 运动参数、功率、效率; a 输送带平均加(减)速度; aB 制动停机减速度; fp1 输送带1阶固有频率; fpn 输送带n阶固有频率; 托辊的转动频率; T 浏览专用 重力加速度; 7 带速; Vo 给料到输送带运行方向的速度分量; PA 传动滚筒轴功率; PM 驱动电动机总功率; 制动轮到传动滚筒的传动效率; 71 驱动系统电动工况时的传动效率: 72 驱动系统发电工况时的传动效率,

    2.2.4张力、阻力、力矩、强度:

    E 输送带的拉伸刚度; E1.GK 输送带纵向弹性模量:

    F一一滚筒上输送带的平均张力; F一一输送带在滚筒绕人点的张力; F2 输送带在滚筒绕出点的张力; FA 带式输送机运动体的总惯性力: FbA一 受料段物料的惯性阻力和物料与输送带间的摩擦 阻力; FbA.o.i 上分支区段i的受料段物料的惯性阻力和物料与输 送带间的摩擦阻力; FbA.u.i 下分支区段i的受料段物料的惯性阻力和物料与输 送带间的摩擦阻力;: FB 制动停机制动力人 FBE 减力停机时传动滚筒上的驱动圆周力; Fc1 凸弧段起点的输送带张力; Fc2 凸弧段终点的输送带张力; 水平转弯段输送带的最大张力: Fchl.o.i 上分支区段i的水平转弯段起点的输送带张力; Fch2.o.i 上分支区段i的水平转弯段终点的输送带张力; Fchl.u, 下分支区段i的水平转弯段起点的输送带张力; 下分支区段i的水平转弯段终点的输送带张力; F 输送带的许用张力; F 受料段加速区内物料与导料槽侧壁间的摩擦阻力; Ff.o.i 上分支区段i的受料段加速区内物料与导料槽侧壁 间的摩擦阻力; Ff.u.i 下分支区段i的受料段加速区内物料与导料槽侧壁 间的摩擦阻力; Fg一计算固有频率处输送带张力; 受料段加速区外物料与导料槽侧壁间的摩擦阻力; Fgl.o.i——上分支区段i的受料段加速区外物料与导料槽侧壁 间的摩擦阻力;

    Fr.u.i 下分支区段i的输送带清扫器的摩擦阻力; FR 输送带的刚性阻力; FRF 输送带与托辊轴向摩擦所产生的平衡力; Fs 特种阻力; Fshn 缓冲床的摩擦阻力; Fsbn.o.i 上分支区段i的缓冲床的摩擦阻力; Fsbn.u.i 下分支区段i的缓冲床的摩擦阻力 Fsk 输送带与导料槽密封裙板间的摩擦阻力; Fsk.o.i 上分支区段i的输送带与导料槽密封裙板间的摩 阻力; Fsk.u.i 下分支区段i的输送带与导料槽密封裙板间的摩接 阻力; Fs.o 上分支的特种阻力; Fs.o,i 上分支区段的特种阻力; Fsp 拉紧滚筒的拉紧力; Fst 提升阻力; Fst.i二 区段i的提升阻力; Fst. 上分支的提升阻力; 览专用 F 上分支区段i的提升阻力; F 下分支的提升阻力; Fst.u.i 下分支区段i的提升阻力; Fs.u 下分支的特种阻力; Fs.u.i 下分支区段i的特种阻力; F, 非传动滚简的轴承阻力; Ft.o.i 上分支区段i的非传动滚筒轴承阻力; Ft.u.i 下分支区段i的非传动滚筒轴承阻力; FT 水平转弯段输送带张力产生的水平向心力; FTc 曲线段托辊组中间托辊上输送带的水平向心力; FT 托辊组内曲线侧托辊上输送带的水平向心力:

    FTNC 曲线段托辊组中间托辊上输送带的法向力; FTNI 托辊组内曲线侧托辊上输送带的法向力; FTNO 托辊组外曲线侧托辊上输送带的法向力; FTo 托辊组外曲线侧托辊上输送带的水平向心力, FTP 托辊组上输送带的总轴向力; FTPC FTPI 托辊组内曲线侧托辊上输送带的轴向力; FTPO 托辊组外曲线侧托辊上输送带的轴向力; FTr 稳定运行传动滚筒的圆周力 FTrA 启动工况传动滚筒的圆周力; FTrB 制动工况传动滚筒的圆周力: 运行总阻力; Fu.o.1 上分支0~1区段的运行阻力; FU.o.2 上分支1~2区段的运行阻力; Fu.o.i 一上分支区段i的运行阻力; Fu.u.1 下分支Q1区段的运行阻力; 一 Fu,u,2 下分支1~2区段的运行阻力: 下分支区段i的运行阻力; 输送带沿托辊轴向的下滑力; F 凸弧段的附加弯曲阻力: FWc.o.i 上分支区段i的凸弧段附加弯曲阻力; Fwe.u.i 一 下分支区段i的凸弧段附加弯曲阻力; Fwh 水平转弯段的附加阻力; Fwh.i 区段i的水平转弯段的附加阻力: Fwh.o 上分支水平转弯段的附加阻力; Fwh.u 下分支水平转弯段的附加阻力: Fwh.o.i 上分支区段i的水平转弯段的附加阻力; 下分支区段i的水平转弯段的附加阻力; FwM 物料沿托辊轴向的下滑力

    Fs.i 区段i的托辊前倾摩擦阻力; Feo.i 上分支区段i的托辊前倾摩擦阻力; Fe.u.i 下分支区段i的托辊前倾摩擦阻力; k 输送带的平均应力; kKmax 输送带边缘的最大应力; k k.a,max 非稳定运行条件下输送带边缘的最大应力; kk.zul 过渡段输送带边缘的许用应力; kM 输送带中心区域的应力; k 输送带名义拉断强度或拉伸强度: kt 输送带接头的基准疲劳强度; M 逆止装置的额定逆止力矩; MB 制动轮的制动力矩 △k 输送带边缘的应力与输送带中心区域的应力差。

    Pus 下分支托辊静载荷; Pum 下分支托辊动载荷; qB 输送带单位长度的质量; qG 输送带上物料单位长度的质量: qG.i 区段i的输送带上物料单位长度的质量; qG,o.i 上分支区段i的输送带上物料单位长度的质量; AG,u,i 下分支区段i的输送带上物料单位长度的质量; qR.i 区段i的托辊转动部分单位长度的质量: qRO 上分支托辊转动部分单位长度的质量; qRO. 上分支区段i的托辊转动部分单位长度的质量; qRU 下分支托辊转动部分单位长度的质量; Jn 下分支区段i的托辊转动部分单位长度的质量

    2.2.6系数、无量纲参数

    CK 基于输送带边缘应力确定的最小接头疲劳强度系数; CRank 侧压力系数; Cschb 受料段加速区内物料扰动引起的附加阻力系数; CTd 槽形过渡段的最小长度系数: 前倾阻力计算系数; 区段i的前倾阻力计算系数: C 附加阻力系数; Co 滚筒直径系数; 自然对数的底; 模拟摩擦系数; ? f。 基准模拟摩擦系数; 管径修正系数; 输送带拉伸强度修正系数; 温度修正系数; fa 托辊的工况系数;

    E0 输送带弹性伸长和永久伸长综合系数: E1 托辊组间的输送带屈挠率; 从 传动滚筒与输送带间的摩擦系数; O 输送带与托辊间的当量摩擦系数; 01 当量摩擦系数; 从1 物料与输送带间的摩擦系数; 2 物料与导料槽侧壁间的摩擦系数! 3 输送带清扫器与输送带间的摩擦系数; 4 缓冲床与输送带间的摩擦系数: A5 输送带与密封裙板间的摩擦系数; 元 圆周率; (1 理论输送量的利用率 2 填充系数;, 倾斜输送时输送带承载物料的理论横截面积缩减 (pst 系数。

    式中: Qv 理论体积输送量(m"/h); Qm——理论质量输送量(t/h); 倾斜输送时输送带承载物料的理论横截面积缩减 st 系数;【 A 输送带承载物料的理论横截面积(m): <带速(m/s); C 散状物料的堆积密度(t/m。

    3.1.2普通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输送量应按下列公式计

    式中:Q 设计输送量(m/h或t/h); 理论输送量的利用率,应根据工程的工艺要求、物料 特性等因素确定,宜为0.7~1.0,当供料连续、均匀, 且为直线输送时,可取较大值,当供料量波动较大 时,宜取小值; AN一一设计输送量输送带承载物料的横截面积(m)。 3.1.3普通带式输送机输送带承载物料的理论横截面积,应根据 输送带承裁物料的有效宽度承裁托银的数量托辑长度槽角及

    3.1.3普通带式输送机输送带承载物料的理论横截面

    物料的动堆积角等确定。水平输送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输送带承载物料的理论横截面积应按下式计算:

    A = Al =hland 6

    式中:6一 输送带承载物料的有效宽度(m): β一一物料的动堆积角(°),与物料的特性、带速及带式输送 机的长度等有关,宜比静堆积角小5°~15°,有些物料 可能小20°。无动堆积角实测数据时,可按物料的静 堆积角的50%~75%近似计算或按表3.1.3选取 天 高带速长距离的带式输送机宜取小值。

    表3.1.3一般特性物料的堆积角

    As=(ls + Sina (3. 1 2 2

    式中:12一 槽形托辊组下侧辊的长度(4托辊、5托辊)(m); 入 一槽形托辊组下侧辊的槽角(4托辑、5托辊)()。

    4托辊输送带承载物料的理论横截

    8输送带承载物料的有效宽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当B≤2m时:

    式中: B 带宽(m)。

    3.1.4倾斜或具有倾斜段的普通带式输送机,应计入输送带承载 物料的上部理论横截面积减小的因素,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带式输送机稳定运行、均匀给料、倾斜输送粒度小的物 料,并且线路中带式输送机的最大倾角3x不大于物料的动堆积 角时,输送带承载物料的理论横截面积的缩减系数应按下式

    式中:一一带式输送机的倾角(°),应取线路中的最大倾角; 6一一物料的动堆积角(),应取物料实际的动堆积角值。 2当输送一般特性物料、采用3托辊的托辊组槽角35°、动 堆积角15°~25°时,不同倾角的物料理论横截面积缩减系数可按 表 3. 1. 4 选取

    表3.1.4倾斜输送时输送带承载物料的理论横截面积缩减系数Ps

    注:本表适用于带式输送机倾角不大于物料的动堆积角

    .1.5水平转弯带式输送机的理论输送量和设计输送量,应符合 下列定

    1直线段的理论输送量和设计输送量,应按本标准第3.1.1 条~第3.1.4条的规定计算; 2水平转弯段输送带承载物料的理论横截面积,应根据托辊 数量、托辊槽角、托辊组内曲线抬高角等因素计算确定;人 3水平转弯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输送量,应根据水平转弯段输 送带承载物料的横截面积确定。 ⅡU型带式输送机 3.1.6U型带式输送机的理论输送量,应根据输送带承载物料 的理论横截面积、带速、带式输送机倾角确定,并应按下列公式

    Qv3600gs.Au 3600s.Aug

    A=A+A2+A3 A, = w2 tang 6 A2= 7 2

    A, = 元W"/8

    3.1.8管状带式输送机的理论输送量和设计输送量,应按下列公 式计算: 管状带式输送机的理论输送量

    3.1.8管状带式输送机的理论输送量和设计输送量,应按下

    管状带式输送机的理论输送量:

    Qv=3600Az Qm=3600Avg

    犬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输送量:

    Q=βiQv= 3600An或Q= iQm= 3600Anyp (3.

    式中:91 理论输送量的利用率,应根据工程工艺要求、物料特 性等因素确定,宜取0.85~1.00。

    3.1.9),应根据输送带成圆形的实际管径、输送带厚度、填充系娄 确定,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02元 3.1.9 2 B ds = 元+bwe bwe = b2 /ds

    S 2T 2 B ds = 元+bwe bw = b, /ds

    图3.1.9管状输送带承载物料的理论横截面积示意图

    3.1.10管状带式输送机的填充系数,应根据名义管径、物料最大 粒度和粒度组成确定。常用一般特性物料宜按下列规定选取: 1当物料最大粒度不大于名义管径的1/3,且大块含量不超 过30%时,填充系数宜为75%; 2当物料最大粒度为名义管径的1/2,且大块含量不超过 20%时,填充系数宜为50%~60%; 3当物料最大粒度为名义管径的2/3,且大块含量不超过

    5%时,填充系数宜为40%~50%; 4当给料不均匀、输送线路复杂、具有水平转弯和垂直曲线 节置时,填充系数宜适当降低

    3.2.1带式输送机带速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3.2.2普通带式输送机的带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带式

    机》GB/T10595的有关规定。水平转弯带式输送机的带速

    3.2.3管状带式输送机的带速应符合本标准第3.2.1条的规

    3.3.1普通带式输送机和水平转弯带式输送机的带宽,应根据带 式输送机设计输送量、带速和输送物料的粒度确定。带宽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带式输送机》GB/T10595的有关规定。

    合下列规定: 1根据本标准第3.2节的规定初选带速。 2根据带式输送机承载托辊组托辊数量、槽角和物料的动堆 积角计算带宽,或按本标准附录A确定带宽。 3根据输送物料的粒度校核带宽: 1)根据物料最大粒度和粒度组成、物料的动堆积角等因素 校核带宽。动堆积角为20°~30°,不同带宽输送常用物 料的允许最大粒度,可按表3.3.2选取。

    表3.3.2带式输送机的带宽与输送常用一般特性 物料的允许最大粒度范围(mm)

    主:1物料的动堆积角为20时选大值,为30°时选小值

    输送岩石类物料时宜选小值。 2)带宽为1.6m及以下的带式输送机,可按下列公式校核 带宽: ①主经筛分的物当块今是在10%以内时

    2输送岩石类物料时宜选小值

    2)带宽为1.6m及以下的带式输送机,可按下列公式校核 带宽: ①未经筛分的物料,当大块含量在10%以内时:

    B >2d ± 0. 2

    B ≥ 3dm ± 0. 2

    ③输送物料最大粒度不宜大于0.5m。 式中:di一物料的最大粒度(m); dm——物料的平均粒度(m),系物料的最大粒度和最小粒度 的平均值。 3)输送岩石类坚硬物料时: ①当大块含量超过10%时,最大粒度不宜超过0.4m; ②当大块含量超过20%时,最大粒度不宜超过0.35m。

    .3.3U型带式输送机充许输送物料的最大粒度,应根据物料 立度及组成确定,可按表3.3.3选取。

    表3.3.3U型带式输送机的带宽与输送常用一般特性 物料的允许最大粒度(mm)

    表3.3.3U型带式输送机的带宽与输送常用一般特性 物料的允许最大粒度(mm)

    1当输送物料的大块含量不超过30%时,最大粒度宜小于 名义管径(外径)的1/3; 2当输送物料的大块含量不超过20%时,最大粒度宜小于 名义管径(外径)的1/2; 3当输送物料的大块含量不超过15%时,最大粒度宜小于 名义管径(外径)的2/3。 3.3.5管状带式输送机的带宽应根据名义管径确定,并宜符合现 行行业标准《钢丝绳芯管状输送带》HG/T4224和《织物芯管状输 送带》HG/T4225的有关规定,

    1运行总阻力应包括下列内容 1)主要阻力; 2)附加阻力; 3)特种阻力; 4)提升阻力。 建设部信 2运行总阻力应按下式计算(图4.1.1为上下分支区段划分 示例): “ F! F (4. 1. 1) 式中:Fu 运行总阻力(N): 上分支区段数; FU.o.i 上分支区段i的运行阻力(N); nu 下分支区段数; Fu.u.i 下分支区段i的运行阻力(N); FH 主要阻力(N); FN 附加阻力(N); Fs 特种阻力(N); Fs 提升阻力(N)。

    图4.1.1稳定运行工况各区段的运行阻力示意图 1。1一上分支0~1区段的长度;l0.2一上分支1~2区段的长度 lu.1一下分支0~1区段的长度;lu.2—下分支1~2区段的长度; u.o.1一上分支0~1区段的运行阻力;Fu.o.2 上分支1~2区段的运行阻力; Fu.u.1一下分支0~1区段的运行阻力;Fuu2 支1~2区段的运行阻力

    毕业设计图4.1.1稳定运行工况各区段的运行阻力示意图 lo1一上分支0~1区段的长度;lo.2一上分支1~2区段的长度; lu,1一下分支0~1区段的长度;lu.2一下分支12区段的长度; Fu.o.1一上分支0~1区段的运行阻力;Fu.o.27 上分支1~2区段的运行阻力; Fu.u.1一下分支0~1区段的运行阻力;Fuu 支1~2区段的运行阻力

    4.1.2普通带式输送机的主要阻力,包括托辊旋转阻力、输

    式中L 带式输送机长度(头尾滚筒中心线间的展开长度)(m); 模拟摩擦系数; 重力加速度,取9.81m/s QRO 上分支托辊转动部分单位长度的质量(kg/m); qRU 下分支托辊转动部分单位长度的质量(kg/m); qB 输送带单位长度的质量(kg/m); qG 输送带上物料单位长度的质量(kg/m); 带式输送机的倾角(); Q 一 设计输送量(t/h); U 一 带速(m/s)。 2按区段分别计算时: 1)主要阻力

    4.1.4普通带式输送机附加阻力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受料段物料的惯性阻力和物料与输送带间的摩擦阻力; 2)受料段加速区内物料与导料槽侧壁间的摩擦阻力; X 3)输送带绕经滚简的弯曲阻力; 4)非传动滚筒的轴承阻力; 5)受料段输送带与导料槽密封裙板间的摩擦阻力。 2附加阻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核电厂标准规范范本式中:FN.。 上分支的附加阻力(N); 下分支的附加阻力(N); FN.oi 上分支区段i的附加阻力(N);

    F = FN.o+Fn.t

    FN.u.i 下分支区段i的附加阻力(N); FbA.o,i 一上分支区段i的受料段物料的惯性阻力和物料与 输送带间的摩擦阻力(N); FbA,u.i 下分支区段i的受料段物料的惯性阻力和物料与 输送带间的摩擦阻力(N),当下分支不受料时, FbA,u.i =O; Ff.o.i 上分支区段i的受料段加速区内物料与导料槽侧 壁间的摩擦阻力(N); Ffu. 下分支区段i的受料段加速区内物料与导料槽侧壁 间的摩擦阻力(N),当下分支不受料时,Ff.u.i=O; Fle.o,i 上分支区段i的输送带绕经滚筒的弯曲阻力(N); Fic.u,i 下分支区段i的输送带绕经滚筒的弯曲阻力(N); Ft.o.i 上分支区段i的非传动滚筒轴承阻力(N); Ft.u,i 下分支区段i的非传动滚筒轴承阻力(N); Fsk.o.i 上分支区段i的输送带与导料槽密封裙板间的摩 擦阻力(N); Fskn 下分支区段i的输送带与导料槽密封裙板间的摩 擦阻力(N),当下分支不受料时,Fsk,u.i=0。 3受料段物料的惯性阻力和物料与输送带间的摩擦阻力应 按下式计算:

    ....
  • 相关专题: 输送机  

相关下载

专题: 检测试验 |水利软件、计算 |装修软件 | 取样标准 |评定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