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S 03002.1-2020 科学仪器设备电气系统可靠性 强化试验方法.pdf

  • T/CIS 03002.1-2020  科学仪器设备电气系统可靠性 强化试验方法.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3.8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1-17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设备安装,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T/CIS 03002.1-2020  科学仪器设备电气系统可靠性 强化试验方法

    60gms、X轴和Y轴应不小于30grms; 电磁振动台:振动带宽为5Hz~2000Hz、推力不小于30kN、加速度不小于80g,能满足 图1的振动谱型,振动应力范围方均根加速度(Grm≥13.56gm)或功率谱密度 (W≥0.20 g2/Hz)。

    60gms、X轴和Y轴应不小于30grms; 电磁振动台:振动带宽为5Hz~2000Hz、推力不小于30kN、加速度不小于80g,能满足 图1的振动谱型,振动应力范围方均根加速度(Grm≥13.56gm)或功率谱密度 (W≥0.20 g2/Hz)。

    学士标准规范范本图1随机振动基准谱型图

    d)当采用其他特殊应力开展可靠性强化试验时,试验设备应满足相关应力施加的要求

    4.4试验准备工作要求

    在开展可靠性强化试验前,送检方应完成以下客项的准备工作: 所需的技术资料(研制任务书或技术要求、产品说明书、电气系统测试细则等); b) 受试样机(明确组成、技术状态、尺寸、重量、数量等要求); 受试样机的机箱(外壳): d 能够满足试验要求可靠性强化试验用设备及其水电气设施; e) 工装夹具、测试夹具及其连接电缆(受试样机安装和测试用); f 保障设备和负载装置(受试样机正常运行所需的供电电源、计算机、配试品、模拟负载等): 测试和监测用仪器仪表(在计量校准有效期范围内)和测试软件; h) 排故、维修工具和备件; 样机技术保障队伍(包括测试、排故和维修)。 各项试验准备工作参见附录A

    进行可靠性强化试验时,受试样机中可能存在对试验应力敏感的元部件,在试验应力的作用下 引起失效,影响试验继续进行。为消除或减轻应力的影响,应对此类元部件采取保护与隔离措施。 典型方法参见附录B。

    5.1试验分类、选择与流程

    电气系统可靠性强化试验可分成A组(快速温变一振动应力可靠性强化试验)、B组(温湿度一 应力可靠性强化试验)、C组(耐久强化试验)

    T/CIS03002.12020

    a A组包括A1A5项强化试验: A1一 低温步进试验; A2一一高温步进试验; A3一快速温变试验; A4一一振动步进试验; A5一一快速温变一振动综合应力试验。 b B组包括B1~B4项强化试验: 恒定湿热步进试验; B2 恒定湿热极限试验; 交变湿热试验(受试样机可直接开展B3步骤试验时,可不开展B1和B2步骤试验): B4一一温湿度一振动综合应力试验。 ) C组包括C1~C3项耐久强化试验: C1一 交变湿热耐久试验; C2 快速温变一振动综合应力耐久试验; 温湿度一振动综合应力耐久试验

    通常,至少应进行A组强化试验,鼓励进行B组强化试验。 当采用2台(套)受试样机试验时,可并行进行A组试验和B组试验;当受试样机数量受限制时,可 采用同1台(套)受试样机串行开展A组试验和B组试验。 当考虑耐久寿命时,可结合产品实际使用环境,从C组中选择1项耐久强化试验。 根据产品组成特点和试验设备能力,送检方可选择部分试验项目开展可靠性强化试验,可调整试验 页目中的试验条件参数,如应力的最大极限值、温变率、保持时间等,以使可靠性强化试验方法得到更厂 乏的应用,

    可靠性强化试验实施流程和步骤见图2

    图2可靠性强化试验实施流程和步骤

    试验过程应按试验要求施加试验应力,对试验设备施加应力进行监测,对受试样机进行功能性能 对出现故障进行定位并采取改进措施,完成回归验证,落实有效的改进措施到技术文件和实物 中

    5.2.1低温步进试验

    除采用专用可靠性强化试验箱外,采用高温箱、高低温湿热箱、快速温变箱、温度冲击箱、温湿度综 应力箱等,均可开展低温步进试验。试验过程如下: 低温步进试验的应力施加如图3所示, b) 低温步进试验时,在不影响受试样机的功能及性能的情况下,尽量将受试样机的密封盖板或外 壳取下。 起始温度:当电气系统尚未经历环境试验时,以5℃作为低温步进试验的起始温度;当电气系 统已经历环境试验时,以环境试验的最低工作温度加10℃作为低温步进试验的起始温度。 步长条件:可根据受试样机耐受能力和试验效率,每步选取一10℃或一5℃作为步长。 e) 保温时间:每个温度台阶保温时间(tmin)应不小于受试样机达到温度稳定所需时间与检测所 需时间之和。 启动与通电:在每个温度台阶受试样机经历稳定所需时间△t1后(△t1应不少于10min),将受 试样机电应力调节至下限值,进行3次启动检测以考核其在低温条件下的启动能力,然后保持 通电至本台阶保温结束时断电。 温变速率:应不低于5℃/min,可根据试验箱的实际温变能力采用更大温变速率。 样机检测:在每个温度台阶结束前,完成受试样机规定的功能性能检测。 1 终止条件:在试验计划阶段,可以受试样机规定的最低工作温度减30℃为低温步进应力试验 结束温度。在试验实施阶段,低温步进应力试验可按计划或超计划进行下去,直至无法在采取 现场临时改进和保护措施时停止。

    T/CIS03002.12020

    5.2.2高温步进试验

    图3低温步进试验部面(示例)

    除专用可靠性强化试验箱外,高温步进试验采用高温箱、高低温湿热箱、快速温变箱、温度冲击箱、 温湿度综合应力箱,均可开展高温步进试验。试验过程如下: a) 高温步进试验的应力施加如图4所示。 b 在高温步进试验时,在不影响受试样机的功能及性能的情况下,尽量将受试样机的密封盖板或 外壳取下。 起始温度:当电气系统尚未经历环境试验时,以40℃作为高温步进试验的起始温度;当电气系 统已经历环境试验时,以环境试验的最高工作温度减10℃作为高温步进试验的起始温度。 步长条件:可根据受试样机耐受能力和试验效率,每步选取十10℃或十5℃作为步长。 e 保温时间:每个温度台阶保温时间(t,min)应不小于受试样机达到温度稳定所需时间与检测 所需时间之和, f 启动与通电:在试验开始前,将受试样机电应力调节至上限值,在整个高温步进试验过程中保 持受试样机通电。 温变速率:应不低于5℃/min,可根据试验箱的实际温变能力采用更大温变速率。 样机检测:在每个温度台阶结束前,完成受试样机规定的功能性能测试。 i) 终止条件:在试验计划阶段,可以受试样机规定的最高工作温度加30℃为高温步进应力试验 结束温度。在试验实施阶段,高温步进应力试验可按计划或超计划进行下去,直至无法再采取

    现场临时改进和保护措施时停止。

    5.2.3快速温变试验

    图4高温步进试验剖面(示例)

    除专用可靠性强化试验箱外,采用快速温变箱、温度冲击箱、温湿度综合应力箱,均可开展快速温变 试验。试验过程如下: a)快速温变试验的应力施加如图5所示。 b) 在快速温变试验时,在不影响受试样机的功能及性能的情况下,尽量将受试样机的密封盖板或 外壳取下。 ) 温度范围:低温值设定为低温工作极限温度(或最低试验工作温度)增加5℃~10℃,高温值 设定为高温工作极限温度(或最高试验工作温度)减少5℃~10℃。快速温变试验从低温阶 段开始,在高温阶段结束。 d 保温时间:每个循环中低温阶段和高温阶段的保温时间应不小于受试样机达到温度稳定所需 时间与检测所需时间之和。 e 启动与通电:每个循环低温保持阶段保温时间10min后进行3次启动检测,以考核受试样机 在快速温度变化下的启动能力,然后对其持续通电直至高温保持阶段结束后断电。 循环次数:应不少于6个循环。 g 电应力条件:在温度循环过程中,受试样机的电应力按“标称值一下限值一标称值一上限值”的

    T/CIS03002.12020

    顺序施加。 h) 温变速率:应不低于5℃/min,可根据试验箱的实际温变能力采用更大温变速率。 i)样机检测:在每个温度台阶结束前,完成样机功能性能测试。 极限应力确定参见附录C。

    顺序施加。 h 温变速率:应不低于5℃/min,可根据试验箱的实际温变能力采用更大温变速率。 样机检测:在每个温度台阶结束前,完成样机功能性能测试。 极限应力确定参见附录C。

    5.2.4振动步进试验

    图5快速温变试验剖面(示例)

    当具备条件采用气锤式三轴向六自由度超高斯随机振动台时,试验过程如下: 振动步进试验的应力施加如图6所示。 b 起始条件:5g。 步长条件:5g。 保持时间:每个振动量级持续时间(t)不应低于10min、,在每个振动步进台阶均应进行测试。 启动与通电:在试验开始前,将受试样机电应力调节至标称值,在整个振动步进试验过程中保 持受试样机通电。 微颤振动:当振动量值超过20gms后,在每个振动量级台阶结束后将振动量值降至微颤振动量 值5gms,振动持续时间一般以能够完成规定测试为准。 g) 样机检测:在每次振动施加高量级振动应力期间完成样机外观检查和功能性能测试,并在施加 低量级微颤振动期间继续观察样机是否正常。 终止条件:在试验计划阶段,推荐振动步进试验的终止条件不应低于40grms。在试验实施阶 段,试验可按计划或超计划进行下去,直至无法再采取现场临时改进和保护措施时停止

    5.2.4.2随机振动步进试验

    图6三轴六自由度气锤式振动步进试验部面(示例)

    当采用(单轴)随机振动台时,试验过程如下: a)振动步进试验的应力施加如图7所示。 b) 随机振动谱型图见图1,频率范围:20Hz~2000Hz,采用Z轴随机振动。 ) 起始条件:0.01g/Hz。 步长条件:0.01g/Hz,详见表1。 e) 保持时间:每个振动量级保持时间(t)不应低于10min,在每个振动步进台阶都需要进行测试 启动与通电:在试验开始前,将受试样机电应力调节至标称值,在整个振动步进试验过程中保 持受试样机通电。 g) 样机检测:在每次施加的振动结束前完成样机外观检查和功能性能测试 h)终止条件:在试验计划阶段,推荐振动步进试验的终止条件不应低于0.1g/Hz(对应 9.59gms)。在试验实施阶段,试验可按计划或超计划进行下去,直至无法再采取现场临时改进 和保护措施时停止。

    T/CIS03002.12020

    图7单轴随机振动步进试验剖面(示例)

    表1随机振动步进试验条件

    5.2.5快速温变一振动综合应力试验

    采用专用可靠性强化试验箱、快速温变箱一振动台组合的综合应力试验系统可开展快速温变一振 动综合应力强化试验。恒定湿热步进试验过程如下: a)快速温变一振动综合试验的应力施加如图8所示。 b)快速温变:受试样机快速温变应力施加与5.2.3步骤保持一致。 振动应力:受试样机在振动步进应力试验的工作极限基础上降低1~2个量级台阶,在每个快 速温变的保温阶段结束前15min施加相应的振动量级10min,然后将振动量级降至5grms(气 锤式振动台)或0.01g/Hz(随机振动台),维持5min。 d 电应力:在温度循环过程中,受试样机电应力施加与5.2.3步骤保持一致。 e) 循环次数:快速温变一振动综合应力要求不少于6个循环。 f 样机检测:在每次振动施加高量级振动应力期间完成样机外观检查和功能性能测试,并在施加 微振动期间继续观察样机是否正常

    图8综合环境应力试验剖面(示例)

    5.3.1恒定湿热试验

    T/CIS03002.12020

    采用高低温湿热试验箱、温湿度综合应力箱均可开展湿热强化试验,恒定湿热步进可靠性强化试验 分为恒定湿热步进试验和恒定湿热极限试验,

    5.3.1.1恒定湿热步进试验

    恒定湿热步进试验温度应力应至少选择40℃,以40℃为例说明。当无法直接接受或评估样机是 否可承受温度40℃、相对湿度95%(记作40℃&.95%RH)恒定湿热试验时,在保持温度40℃不变的 条件下,可先后分三步施加相对湿度75%、85%和95%;每步试验24h,电应力按照上限、下限调节变 化,调节周期为12h。 40℃恒定湿热步进应力试验的应力施加如图9所示。 a)试验前检测:受试样机在实验室环境下稳定后,将电压值调至标称值,进行3次通断电启动考 核后,进行全面的外观检查和功能性能测试,并记录原始数据。 温湿度应力:恒定湿热40℃下,75%RH、85%RH、95%RH各保持24h, 温变速率:应不低于5℃/min,可根据试验箱的实际温变能力采用更大温变速率 d 电应力拉偏:在每个湿度台阶,前12h施加电应力上限值,后12h施加电应力下限值 e 试验中检测:每个电应力台阶结束前△t(检测所需时间,h),进行3次通断电启动考核后,进行 全面的功能性能测试,并记录原始数据, 试验后检测:受试样机在实验室环境下稳定后,将电压值调至标称值,进行3次通断电启动考 核后,进行全面的外观检查和功能性能测试,并记录原始数据。

    每次检测前通断电启动3次

    每次检测前通断电启动3次

    每次检测前通断电启动3次

    图9恒定湿热步进试验部面(示例)

    5.3.1.2恒定湿热极限试验

    恒定湿热极限试验温度应力可根据受试样机具体情况选择,以40℃&95%RH为例说明。当可接 受或评估样机可承受40℃&.95%RH恒定湿热试验时,在保持温度40℃不变的条件下,可直接施加 95%RH相对湿热;试验24h,电应力按照上限、下限调节变化,调节周期为12h。 40℃&95%RH恒定湿热极限应力试验的应力施加如图10所示。 a) 试验前检测:受试样机在实验室环境下稳定后,将电压值调至标称值,进行3次通断电启动考 核后,进行全面的外观检查和功能性能测试,并记录原始数据。 b 温湿度应力:恒定湿热40℃&.95%RH一24h。 ) 温变速率:根据试验箱的实际温变能力,采用最大温变速率,温变率不应低于5℃/min。 d 电应力拉偏:前一半时间施加电应力上限值,后一半时间施加电应力下限值。 e) 试验中检测:每个电应力台阶结束前△t(检测所需时间,h),进行3次通断电启动考核后,进行 全面的功能性能测试,并记录原始数据。 试验后检测:受试样机在实验室环境下稳定后,将电压值调至标称值,进行3次通断电启动考 核后,进行全面的外观检查和功能性能测试,并记录原始数据

    5.3.2交变湿热试验

    40C&95%RH恒定湿热极限试验部面(示例

    交变湿热试验温度应力可根据受试样机具体情况选择,以30℃~60℃、95%RH为例。试验96h, 分8个周期开展。 温湿度交变试验的应力施加如图11所示。 试验前检测:恒定湿热(55℃&95%RH)试验后检测可作为本项试验前检测。 b) 温湿度应力:交变湿热30℃~60℃&95%RH一12h,每个周期中,60℃&95%RH保持 8h,30℃&.95%RH保持3h,共开展8个周期

    T/CIS03002.12020

    c)温变速率:应不低于5℃/min,可根据试验箱的实际温变能力采用更大温变速率。 1 电应力拉偏:每个温湿度交变周期按照上限值一下限值交替变化,电应力调节周期为12h。 试验中检测:分别在每个周期结束前△t(检测所需时间,h),进行3次通断电启动考核后,进行 全面的功能性能测试,并记录原始数据 试验后检测:受试样机在实验室环境下稳定后,将电压值调至标称值,进行3次通断电启动考 核后,进行全面的外观检查和功能性能测试,并记录原始数据。

    每次检测前通断电启动3

    5.3.3温湿度一振动综合应力试验

    图11交变湿热试验部面(示例)

    采用温湿度一振动综合应力箱可开展温湿度一振动综合应力强化试验。温湿度一振动综合应力强 化试验过程如下: a)综合环境应力试验的应力施加如图12所示。 b)循环次数:要求不少于6个循环

    C 温湿度应力:最低烂存温度(1h)一最低工作温度(1h)一最高贮存温度(2h,保持30min后加 湿1h)一最高工作温度(4h,保持1h后加湿2h)。 d) 温度变化速率:应不低于5℃/min,可根据试验箱的实际温变能力采用更大温变速率。 e) 湿度应力:升温达到所规定温度后,湿度应力在30min内加湿至规定的湿度 f 电应力调节:每个温度循环受试样机的电应力按“标称值一下限值一上限值一标称值一下限 值一上限值”的变化顺序施加。 g 启动与通电:每个温度循环中,在低温贮存阶段不通电,直至进入极限低温工作阶段保持 30min后连续启动3次观察样机是否正常,然后保持通电直至极限低温工作阶段结束时断电; 在极限高温贮存阶段不通电,直至进入极限高温工作阶段保持30min后连续启动3次观察样 机是否正常,然后保持通电直至极限高温工作阶段结束时断电 h 振动应力:受试样机在振动步进应力试验的工作极限基础上降低1~2个量级台阶,在每个循 环的极限低温贮存阶段和极限低温工作阶段结束前15min、极限高温贮存阶段和极限高温工 作阶段的加湿结束前15min,施加相应的振动量级10min,然后将振动量级降至0.01g/Hz (随机振动台)维持5min。 1 样机检测:在每次振动施加高量级振动应力期间完成样机功能性能测试,并在施加低量级振动 应力期间继续观察样机是否正常

    C 温湿度应力:最低贮存温度(1h)一最低工作温度(1h)一最高贮存温度(2h,保持30min后加 湿1h)一最高工作温度(4h,保持1h后加湿2h)。 温度变化速率:应不低于5℃/min,可根据试验箱的实际温变能力采用更大温变速率。 e 湿度应力:升温达到所规定温度后,湿度应力在30min内加湿至规定的湿度 f 电应力调节:每个温度循环受试样机的电应力按“标称值一下限值一上限值一标称值一下限 值一上限值”的变化顺序施加。 g 启动与通电:每个温度循环中,在低温贮存阶段不通电,直至进人极限低温工作阶段保持 30min后连续启动3次观察样机是否正常,然后保持通电直至极限低温工作阶段结束时断电; 在极限高温贮存阶段不通电,直至进入极限高温工作阶段保持30min后连续启动3次观察样 机是否正常,然后保持通电直至极限高温工作阶段结束时断电 h 振动应力:受试样机在振动步进应力试验的工作极限基础上降低1~2个量级台阶,在每个循 环的极限低温贮存阶段和极限低温工作阶段结束前15min、极限高温贮存阶段和极限高温工 作阶段的加湿结束前15min,施加相应的振动量级10min,然后将振动量级降至0.01g/Hz (随机振动台)维持5min。 1 样机检测:在每次振动施加高量级振动应力期间完成样机功能性能测试,并在施加低量级振动 应力期间继续观察样机是否正常

    T/CIS03002.12020

    图12综合环境应力试验部面(示例

    5.4.1交变湿热耐久试验

    当考虑耐久寿命时,且受试样机主要典型使用环境是湿热环境时,可参见5.3.2在湿热环境下进行 耐久湿热强化试验,推荐环境应力为30℃~60℃&.95%RH;推荐时间为240h、480h、720h、960h、 1200h;也可基于加速试验模型和方法,确定对应耐久寿命所需试验时间

    5.4.2快速温变一振动综合应力耐久试验

    5.2.5进行快速温变一振动综合应力耐久强化试验,推荐时间为100循环、200循环、500循环、800循环、 1000循环;也可基于加速试验模型和方法,确定对应耐久寿命所需试验时间

    5.4.3温湿度一振动综合应力耐久试验

    当考虑耐久寿命时,且受试样机主要典型使用环境是温湿度与振动综合应力环境时,可参见5. 行温湿度一振动综合应力耐久强化试验,推荐时间为25循环、50循环、75循环、100循环、125循 可基于加速试验模型和方法,确定对应耐久寿命所需试验时间

    可靠性强化试验过程中的故障处理可按以下规定进行: 故障分析与现场改进。故障故障定位准确后,送检方应分析故障原因和对受试样机的影响,应 对受试样机采取初步的改进措施后继续试验。如无改进措施则应采取相应的隔离和保护措施 后继续试验。参见附录B。 b) 极限应力条件初步确认。当样机发生故障后,可结合应力施加条件和故障情况,确定其工作极 限和破坏极限。参见附录C。 故障的确认和定位。可靠性强化试验现场人员应尽可能保护故障现场,将故障情况详细记录, 试验故障记录由试验各方签字确认,并尽可能在试验现场进行故障定位。当无法在现场对故 障实现准确定位时,如受试样机可恢复正常,可继续进行试验。参见附录D.3。

    可靠性强化试验结束后,根据试验的各项原始记录,试验方编写可靠性强化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 a) 试验时间和地点; b) 试验的组织情况; 试验和测试情况; d) 故障情况; e) 试验结论; f) 相关的现场试验照片。 相应的试验测试故障记录表格参见附录D

    可靠性强化试验结束后,根据试验的各项原始 试验报告应包括: a)试验时间和地点; 试验的组织情况; 试验和测试情况; d) 故障情况; 试验结论; f) 相关的现场试验照片。 相应的试验、测试、故障记录表格参见附录D

    T/CIS03002.1202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可靠性强化试验准备工作指导

    在可靠性强化试验前,至少应完成以下资料: 可靠性强化试验大纲:明确试验目的、引用标准和文件、受试样机要求、试验条件和方法、检测 项目及合格判据、试验用设备和测试仪器等,确保试验工作符合大纲要求。 b 相关技术资料:研制任务书或技术要求、产品说明书等,以保证试验大纲的合理制定。 测试细则:明确样机所有的测试项目、合格判据、测试条件和测试方法,并给出验证前、中、后的 测试项目建议。 运行维护说明:明确样机运行条件要求(电源、气源、冷却、负载等)、典型运行工况及其运行比 例、维护保养要求

    受试样机应满足4.1的要求。

    A.3受试样机的外壳(机箱)

    为使强化应力快速渗透到样机中且快速达到稳定,可去除样机的封闭性较好壳体(机箱),或专门加 工制作镂空壳体(机箱)用于试验。 在设计壳体(机箱)时,应考虑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电气系统内部积水,避免电气系统出现非正 常的凝露和结霜状态时造成样机非正常损坏

    A.4保障设备和负载装

    使用与维护装备受试样机所需的设备,包括测试设备、维修设备、试验设备、计量与校准计 设备、拆装设备、工具等

    使受试样机模拟实际使用工况施加载荷所需的装置,

    A.5工装夹具和测试夹具

    工装夹具主要用于电气系统安装与固定,应与电气系统在仪器内的实际振动环境保持一致。 具应具有良好振动传递特性、足够的刚度、强度和耐久寿命,保证应力快速渗透到电气系统中并快

    稳定,保证在高强度试验条件下样机安装固定的

    A.5.2测试夹具及连接线缆

    测试夹具及连接线缆主要用于电气系统的测试,用于提高测试效率和可靠性。测试夹具可将电缆、 信号线、数据线等通过测试转接装置等设备实现高效连接;将按钮、开关等硬件操作部件连接到试验箱 外转接装置上,避免试验期间需要进箱操作

    A.6测试和监测用仪器仪表

    测试和监测用仪器仪表应满足样机功能性能指标测试要求,并满足以下要求: 按照国家规范,应该具有计量器具证书的监测仪器或器具,应提供计量机构出具的计量证书且 处于计量合格有效期内; b)精确度优于被测参数容差数值的三分之一; c)能适应所测量的环境条件。 为加强试验过程样机状态监控,可通过监测系统对样机的主要功能和性能参数进行监测,为减轻人 员监测负担,监测系统可具备自动测试功能和数据保存功能。 应避免单一的依赖标样检测结果而非样机的检测(监测)参数判定样机是否正常的情况;应避免标 检测结果超差样机不可用,而电路监测结果正常的情况

    A.7排故、维修工具和备件

    试验设备准备应满足4.4的要求

    A.9试验与技术保障队伍

    障试验组织实施和试验值班安排,样机技术保障队伍应 保障样机功能性能测试、故障分析定位、维修改 进工作。

    B.1.1.1温度调查

    T/CIS03002.12020

    表B.1可靠性强化试验前温度调查记录表(示例)

    B.1.1.2振动调查

    在开展可靠性强化试验前,对受试样机进行振动响应调查。振动传感器应布置在对振动较敏感的 元器件上或附近、受试样机相对薄弱的结构件上,以便获取该测试点的振动量值,为试验中的故障排除 提供参考。振动调查结果可按表B.2进行记录

    表B.2可靠性强化试验前振动调查记录表(示例)

    B.1.2试验前样机处置

    在开展可靠性强化试验前,应对样机的温度、振动响应进行调查,调查方法参见B.1.1 根据实际产品安装使用环境条件要求,应对电气系统样机进行预处理: a)对贵重件、精密件采取保护、隔离等措施; b)取消电气系统设置的过温保护(如温度报警等),其他保护功能如电压、电流保护则保留:

    认证标准)准备应力隔离措施。

    B.1.3受试样机放置与安装

    在开展低温步进、高温步进、快速温变、湿热步进等气候类应力的试验步骤时,应去除受试样机外壳 机箱)或采用专门加工制作的镂空壳体(机箱),将受试样机放到可靠性强化试验设备中。在放置时,应 将受试样机的底部垫高,放置在具有大孔隙的夹具(支架)上,使其充足暴露在流动的空气中,以确保受 式样机内部温度快速达到稳定。 在开展振动步进、快速温变一振动综合应力、温湿度一振动综合应力等含机械应力的试验步骤时, 应尽可能直接(或用夹具)将受试样机刚性地安装在振动台上,同时使电气系统受试样机的安装方位与 受振主方向应与实际产品保持一致。若受试样机带外部减震装置,则应取下外部减震装置后进行试验

    完成样机放置与安装后,对受试样机进行试验前外观检查、功能和性能测试,确认受试样机技术指 标符合要求

    B.2.1试验应力施加与控制

    在试验过程中饮用水标准,应按第5章的要求 应力进行连续监测,以确保应力施加符合试验要求 各步骤试验完成情况及发生故障情况详细记录在表D.1中

    B.2.2受试样机运行与加载

    ....
  • 设备标准
  • 相关专题:
专题: 招标投标 |工程施工数据 |蝶阀标准 |法兰标准 |饲养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