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0561-2019 建材工业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 GB/T 50561-2019  建材工业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7.8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7-06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设备安装,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GB/T 50561-2019  建材工业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

    1.0.1为统一建材工业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做至 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建材工业中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 墙体材料、玻璃纤维、岩棉生产线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化

    运转的施工及验收;需带负荷方能进行试运转的设备,应到负荷 运转。

    或施工图纸有差错时,应按程序要求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应按原 计单位变更后的工程设计施工。

    1.0.5安装的机械设备、零部件和主要材料应符合工程设计

    矿山标准规范范本1.0.6安装工程中采用的各种计量和检测器具、仪器、仪表

    1.0.7施工及验收过程中,应遵守建筑安装工程环境保护、

    1.0.7施工及验收过程中,应遵守建筑安装工程环境保护、安全、 消防和劳动保护要求

    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

    用于设备安装我正前的放线,在设备两侧基础表面中心线上 埋设的一定尺寸的型钢或钢板

    在设备与混凝土基础之间,用水泥砂浆制作,用于调整设备标 高并将垫铁承受的荷载分散到混凝土基础上的梯形锥台

    安放在混凝土基础(或砂墩)与设备底座之间,用于调整设备 安装高度,并承载设备运行中各种荷载的金属垫板

    用细碎石混凝土或灌浆料等将基础地脚螺栓孔、设备与基 表面空间的空隙填充到设计高度的过程

    使设备中心线位置、标高、水平度、同轴度等指标达到规定 求的过程,

    与立柱相连接,用于支撑胸墙托板或碴渣梁的钢件。

    先交安装单位使用。使用完毕后,安装单位应将专用工具及剩余 的备品、备件退还建设单位,并应办理移交手续

    的备品、备件退还建设单位,并应办理移交手续。 3.2.5当发现设备数量或质量有问题时,除应做好设备检查记录 外,责任方应负责解决。 3.2.6交接时难以检查的设备内部零部件,在安装清洗、装配过 程中,当发现有缺件或质量等问题时,应做好记录并反馈给责任 方,责任方应负责解决。

    3.3.2设备基础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安装单位应检查设备基础交验资料和记录; 2设备基础验收时,应对照土建图、工艺图、设备安装图,结 合设备的实际尺寸进行检验; 3安装单位应检查设备基础的定位与车间定位基准的三维关系; 4土建单位提供的中心线、标高点、沉降观测点、相关车间的 基准中心线和标高基准点、基础外形尺寸、基础孔和预理件的几何 尺寸及相互位置尺寸等应满足设计要求; 5设备安装场地内所有遗留的模板、地脚孔内碎料、积水等 杂物应清除; 6设备基础周围的回填土应按设计要求分层回填、夯实; 7室内基础在完成地坪施工前,露天设备在完成散水施工 前,应有防止设备基础周围积水的措施

    3.3.3设备基础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3设备基础质量应符合下列我

    1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2设备基础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 3设备基础各部分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3.3的规定。

    表3.3.3设备基础各部分允许偏差(mm)

    注:h为预理地脚螺栓孔孔深,H头 栓露出基础面的长度,L为预理件 长度尺寸,单位为mm。

    长度尺寸,单位为mm

    3.4.1设备基础划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关键基准尺寸的测量,应使用同一个或同一组量具。 2与其他设备有关联的设备,应根据已安装好的设备纵横中 心线,可按设计图纸的坐标位置尺寸确定中心线位置。 3基础上面应埋设纵、横向中心标板。

    4基础纵横中心线的测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机设备应根据建筑结构的主要柱基中心线,按设计提 供的坐标位置,测量出设备基础中心线,并应将纵横中心 线固定在中心标板上或用墨线画在基础上,作为安装基 准中心线; 2)与其他设备有关联的设备,应根据已安装好的设备纵横 中心线,并按设计的坐标位置尺寸确定中心线位置; 3)当设备的基础为多组基础组成时,纵向中心线应在一条 直线上,使用钢卷尺测量横向中心线距离的修正值应按 本标准附录A的有关规定执行; 4)同一基础、同一组设备的附属设备中心线应根据主机的 中心线确定。 5测量标高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备基础标高应根据车间内基准标高点,按设计的规定 确定,基础上应设置标高标板; 2)附属设备的标高应根据主机的标高确定,与其他设备有 关联的设备标高,应根据已安装好的其他设备的标高 确定。 、4.2基础划线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基础划线时,墨线宽度不应大于1.5mm; 2单机设备基础中心线与设计规定的位置允许偏差为0~ .Omm; 3纵向安装基准中心线、横向安装基准中心线应标示在中心 示板上,直线度充许偏差为0~0.5mm; 4设备之间有位置关联的基础中心线相对位置的允许偏差 为0~2.0mm; 5多组基础时,各基础的中心间距允许偏差为士2.0mm,横 中心线应相互平行,平行度充许偏差为0~0.5mm/m,最大不 立大于2.5mm;

    数组同样设备的中心间距允许偏差为0~5.0mm; 基础上基准标高点与永久性标高允许偏差为0~3.0mm

    3.5.1设备底座就位前,应根据底座的形状、尺寸、地脚螺栓直径 及设备的重量等要素确定垫铁的尺寸、组数和布置位置。 3.5.2每一垫铁组的最小面积可按下式计算:

    A=C×Q+Q nR

    3.5.3设备垫铁无特殊要求时,宜满足本标准附录B的要

    3.5.7垫铁与垫铁之间、垫铁与底座之间应紧密贴合,接触面积

    .5.7垫铁与垫铁之间、垫铁与底座之间应紧密贴合,接触面 不应小于垫铁面积的70%,且不得松动。垫铁组伸人设备底座 面的长度应超过地脚螺栓孔。

    3.5.8设备在二次灌浆前,除铸铁垫铁外,其余全部垫铁应点焊

    3.6设备就位与地脚螺栓孔灌浆及养护

    3.6.1 地脚螺栓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备就位前应清除地脚孔内杂物、油污和积水; 2 设备就位前地脚螺栓应除漆和除油; 3 地脚螺栓安装的垂直度充许偏差为0~3.0mm/m; 4 地脚螺栓与孔壁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 5 地脚螺栓底端与孔底端间距不应小于15mm; 6 螺母与垫圈间和垫圈与设备间的接触均应紧密,当设备螺 栓孔的上端面为斜面时,应选择与斜面角度相适应的斜垫圈; 75 螺栓应在螺母紧固后露出2个~3个螺距

    1设备就位前应将设备底座底面的油污、泥土等杂物清洗干 净,被设备覆盖的基础面应凿成毛面。 2整体设备可一次就位,解体设备应先进行底座及主机的就 位,然后进行传动和附件的就位。 3设备的纵横中心线与安装基准中心线相对位置充许偏差 为0~0.5mm。 4设备基础为多组基础时,当用钢卷尺测量横向跨距时,应 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设备的两横向中心线应平行,平行度 允许偏差为00.5mm。 5设备标高的测量应在设备的轴或加工面上,或其他能够准 确确定设备标高的基准面、线或点上进行。 6与其他设备有关联的设备标高允许偏差为01.0mm。

    7多台同类规格设备安装时,相互之间标高充许偏差为0~ 2.0mm. 8设备找正测量的基准点宜选择下列部位: 1)设备加工精度较高的面; 2)机体的接触面、滑动面和主要工作面; 3)加工轴的表面、轴承外套和轴承瓦口等表面; 4)水平或垂直的主要轮廓面。 9测定中心线、标高和水平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量部位和测量工具应清洗和擦拭干净,测量部位和测 量工具应接触良好; 2)测量环境温度宜为15℃~25℃; 3)在滚动轴承外套上测量时,轴承外套与瓦座之间应接触 良好;在传动轴轴颈上测量时,应将轴转动几个位置,至 少测3次水平; 4)分步安装的大型设备,应分步测量设备部件的标高和水平。 3.6.31 设备找正误差的允许偏差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 能补偿受力后所引起的偏差; 2 能补偿温度变化后所引起的偏差; 3 能补偿使用过程中磨损所引起的偏差; 4 应使机件在负荷作用下受力较小: 5 应使有关的机件更好地联接配合。 3.6.4地脚螺栓孔灌浆及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灌浆前应对地脚螺栓的安装质量进行确认,地脚孔壁应用 水淋湿后进行地脚孔灌浆; 2灌浆宜用标号比基础混凝土标号高一级的细碎石混凝土 或微膨胀灌浆料;灌浆时应捣固密实,地脚螺栓应保持垂直: 3地脚孔的灌浆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灌浆高度 应低于基础面30mm~50mm; 4灌浆后应养护,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规定强度的75%以上

    3.6.5设备定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1螺栓灌浆后,且浇灌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规定强度的 75%以上方可进行精调; 2紧固地脚螺栓可分多次进行,每个地脚螺栓受力应均匀 并应满足力矩规定要求; 3调整设备水平应使用垫铁,不得采用紧固或放松地脚螺栓 的方法; 4安装单位应做好设备安装找正记录

    设备部件的拆卸、清洗及基本

    3.7.3拆卸下来的零部件应妥善保管,不得受潮、损伤和丢失。 3.7.4清洗零部件应选择对零部件没有腐蚀的清洗剂,且应按要 求保管,清洗干净、擦除零部件上的清洗剂,并应采取防火措施。 3.7.5设备加工面和结合面上的防锈漆,应采用除漆剂进行除 漆,然后再用清洗剂清洗,不应采用砂布或刮削工具处理。 3.7.6减速器、齿轮箱等密封机械清洗后,应擦拭干净,当机壳内 壁有油漆剥落时,应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 3.7.7液压、气动和润滑管道的安装清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的有关规定。 3.7.8螺栓连接、键、定位销、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滑动轴承、 滚动轴承、传动皮带、链条、齿轮的装配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 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的有关规定。

    3.7.3拆卸下来的零部件应妥善保管,不得受潮、损伤和丢

    3.8设备单机空载试运转

    3.8.1设备单机空载试运转,应在设备安装经过自检合格及建设 单位检验并确认后进行。 3.8.2设备单机空载试运转应由安装单位组织和实施。

    8.1设备单机空载试运转,应在设备安装经过自检合格及建

    1安装单位应制定试运转方案和应急预案; 2安装单位应准备试运转所需的调试工具、各种材料、计量 检测器具和试运转记录表格,计量检测器具应经过校验并在有效 期内; 3设备周边及车间环境卫生应良好、整洁,设备内腔不应有 施工中的遗留物; 4地脚螺栓、连接螺栓、键和定位销等固定件不得松动或 损坏; 5设备基础不得有超出设计要求的沉降; 6各润滑系统和传动部件应按设备的技术文件要求加注润 滑油、脂,供油管路上的各种阀门动作应灵活,关闭方向应正确; 7供水、供气管道内不应有杂物,试运转前应先进行试水、试 气工作; 8风管、料管、仓内不应有杂物,试运转前应先检查清理,阀 门动作应灵活,方向应正确; 9电气系统中控和现场控制的开关切换位置应正确、清晰, 启动和运行参数应进行整定,电气开关方向和位置标识应正确、 清晰; 10 电机的绝缘电阻和接地电阻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11 运行信号系统应正确可靠; 12 设备温度、压力、振动数值等参数应准确,显示应清晰; 13 系统的气压、油压、流量、温度等仪表整定应满足设计要求; 14 电气设备的过压、欠压、过流保护等参数经试验和整定

    后,应满定设计要求; 15独立或外置的润滑系统,应经通油、通脂试验,并应对润 滑系统的参数进行整定; 16设备的润滑系统应先行试运转; 17设备的制动系统应可靠,制动装置的间隙应通过整定。 3.8.4设备单机空载试运转的安全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运转前应成立负责组织、指挥及协调工作的试运转 小组; 2安装单位应对参加试运转的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分工,并进 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培训,紧急情况下应按应急预案处理; 3试运转前应在试运转区域设置安全标识和警戒线。 3.8.5设备单机空载试运转启动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有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的设备,试运转时应先启动润滑油 泵系统和冷却供水系统,满足要求后方能正式开车试运转。 2试运转的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备开机前应盘动转动部件不少于3圈; 2)电机应单独点动确认运转方向符合设计要求; 3)电机空载进行试运转应达到规定时间; 4)减速器与设备之间可脱开的,电机带动减速器运转应达 到规定时间; 5)减速器与设备可靠联接后,电机带动设备试运转应达到 规定时间。 3有低速驱动系统的,应先完成低速驱动系统的试运转,再 进行正常驱动的试运转。 4变频电机驱动的设备试运转,应先在电机充许的低速条件 下运行,再逐遂渐提高转速直至达到额定值。 3.8.6当设备技术文件无特殊规定时,设备试运转过程巾的检查 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设备技术文件没有明确要求时,滚动轴承的温度不应高

    于90℃,滑动轴承的温度不应高于70℃。 2润滑系统的油压、油温应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润 滑系统的油压、油温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进人滑动轴承的润滑油压力应为0.15MPa~0.30MPa; 2)进人齿轮减速器和滚动轴承的油压力应为0.20MPa~ 0.25MPa; 3)供油温度不应高于45℃。 3液压系统的压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4非调速型的液力偶合器的油温不得高于70℃,调速型液 力偶合器的出口油温不得高于90℃。 5冷却水的进、出口水温差不应大于15℃,密封装置填料箱 及逆转刹车装置的工作水温不应高于70℃。 6应测定并记录空载条件下的电机温升,电机定子温度应满 足设计要求。 7电气设备的各种仪表应灵活、准确,电压、电流值在运行过 程中的稳定值应在额定参数范围内。 8设备振动应满足技术文件要求。 9有噪声指标的设备应进行噪声测试并记录,噪声超标时应 停机检查。 10水泵出水压力及流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11设备和管道的密封不得漏油、漏水、漏风。 12胶带传动不得有跑偏和打滑现象。 13设备应无卡碰、异响、异味,各零部件在运转中应无不正 常移动和松动现象。

    .8.7设备试运转后的检查和处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运转结束后,应切断电源、气源、冷却水,并应释放储能 器中的介质; 2润滑油的油质不应有变化,油内不应有金属碎屑和污物 润滑油滤清器的滤网上不得有金属碎屑和污物;

    3地脚螺栓、连接螺栓、传动键销和固定键销不得松动,焊接 部位不得开焊; 4齿轮传动的啮合情况及运转部件的接触情况应满足设计 要求; 5电气开关和仪表应正确复位; 6在严寒及寒冷地区,冬季应将设备和管道中的积水排净

    侧式堆料机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垫板、轨道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垫板、轨道纵向中心线与安装基准中心线相对位置允许 偏差为0~4.0mm,且与胶带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相对位 置充许偏差为0~1.0mm,相对基准标高允许偏差为0~ 5.0mm; 2)垫板接头错边量不应大于1.0mm,垫板横向水平度充允许 偏差值不应大于垫板宽度的1/150,垫板纵向水平度充 许偏差为0~1.0mm/m,全长标高差不应大于10mm,两 侧垫板任意横截面上标高差不应大于2.0mm; 3)轨道接头错边量不应天于0.5mm,需要焊接时焊接变形 在接头两侧各2m范围内不应大于2.0mm,焊接后接头 处应平整光滑; 4)轨道直线度充许偏差为0~1.0mm/m,全长直线度充许 偏差为0~5.0mm,轨道纵向中心线与垫板纵向中心线 相对位置允许偏差为0~2.0mm; 5)轨道跨度小于或等于4m时,两条平行轨道距离充许偏 差为0~4.0mm;轨道跨度大于4m时,两条平行轨道距 离允许偏差为0~5.0mm; 5)轨道的纵向水平度允许偏差为0~1.0mm/m,全长标高 差不应大于10mm; 7两平行轨道在任意横截面上轨面标高差不应大于 2.0mm;

    侧式堆料机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垫板、轨道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垫板、轨道纵向中心线与安装基准中心线相对位置允许 偏差为0~4.0mm,且与胶带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相对位 置充许偏差为0~1.0mm,相对基准标高允许偏差为0~ 5.0mm; 2)垫板接头错边量不应大于1.0mm,垫板横向水平度允许 偏差值不应大于垫板宽度的1/150,垫板纵向水平度充允 许偏差为0~1.0mm/m,全长标高差不应大于10mm,两 侧垫板任意横截面上标高差不应大于2.0mm; 3)轨道接头错边量不应大于0.5mm,需要焊接时焊接变形 在接头两侧各2m范围内不应大于2.0mm,焊接后接头 处应平整光滑; 4)轨道直线度充许偏差为0~1.0mm/m,全长直线度充许 偏差为0~5.0mm,轨道纵向中心线与垫板纵向中心线 相对位置允许偏差为0~2.0mm; 5)轨道跨度小于或等于4m时,两条平行轨道距离充许偏 差为0~4.0mm;轨道跨度大于4m时,两条平行轨道距 离允许偏差为0~5.0mm; 5)轨道的纵向水平度允许偏差为0~1.0mm/m,全长标高 差不应大于10mm; 7两平行轨道在任意横截面上轨面标高差不应大于 2.0mm;

    b一同一侧两车轮宽度中心面间距

    4.1.1行走机构安装尺寸允许偏差

    4悬臂梁俯仰机构安装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5电缆卷盘应按设计要求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卷盘与轨道平行度充许偏差为0~5.0mm,垂直度充许 偏差为0~5.0mm; 2)力矩电机的安装方向应满足设计要求,卷盘应转动灵活 6制动器开闭应灵活,制动应平稳可靠。 7悬臂堆料胶带输送机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堆料悬臂梁直线度充许偏差为0~1.0mm/m,全长直线

    应天于1.0mm; 2)头部、尾部滚简横向中心与悬臂梁纵向中心线相对位置 充许偏差为0~2.0mm,头、尾滚筒轴心线对堆料机纵向 中心线垂直度充许偏差为0~1.0mm/m,滚筒轴的水平 度充许偏差为0~0.5mm/m; 3)各托辊的水平度充许偏差为0~2.0mm/m,托辊的上母 线应在同一平面上,相对标高差不应大于2.0mm; 4)托辊、辊子、辊轮装配后应转动灵活。 1.2侧式取料机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轨道安装、金属结构焊接、行走机构安装应符合本标准第 1.1条的有关规定。 2刮板取料机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取料悬臂梁直线度允许偏差为0~1.0mm/m,全长直线 度充许偏差为0~3.0mm,悬臂梁组装焊接错边量不应 大于1.0mm; 2)主动链轮轴中心线与刮板输送机纵向中心线垂直度不应 大于链轮轴承间距的1.0%。,被动链轮轴中心线与主动 链轮轴中心线平行度不应大于链轮中心距的0.5%o; 3)同侧主、被动链轮齿宽方向中心面同位差为0~1.0mm; 4)主、被动链轮轴水平度充许为0~0.5mm/m; 5)导槽接头处内表面错边量不应于大1.0mm,导槽安装直 线度充许偏差为0~1.0mm/m,纵向中心线与输送机纵 向中心线相对位置允许偏差为0~1.0mm; 6)两侧导槽跨距充许偏差为0~1.5mm,同一横截面上高 度差不应大于2.0mm; 7)刮板链条安装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拉紧装置预 留张紧行程不应小于全程的50%,缓冲弹簧不应有卡阻 现象;

    8)导轮、链条滚轮装配后转动应灵活。

    4.1.3桥式取料机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大车行定道安装应付合下列规定: 1)垫板、轨道纵向中心线与安装基准中心线相对位置允许 偏差为0~8.0mm,且与胶带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相对位 置充许偏差为0~2.0mm,相对基准标高充许偏差为0~ 5. 0mm; 2)垫板接头错边量不应大于1.0mm,垫板横向水平度值不 应大于垫板宽度的1/150,垫板纵向水平度充许偏差为 0~1.0mm/m,全长标高差不应大于10mm,两侧垫板任 意横向截面上标高差不应大于5.0mm; 3)轨道接头错边量不应大于0.5mm,需要焊接时,焊接变 形在接头两侧各2m范围内不应大于2.0mm,焊接后接 头处应平整光滑; 4)轨道的直线度充许偏差为0~1.0mm/m,全长直线度允 许偏差为0~5.0mm,轨道纵向中心线与垫板纵向中心 线相对位置允许偏差为02.0mm; 5)轨道跨度小于或等于45m时,两条平行轨道距离允许偏 差为0~5.0mm;轨道跨度大于45m时,两条平行轨道 距离允许偏差为0~6.0mm;使用钢卷尺测量跨度的修 正值应按本标准附录A的有关规定执行: 5)轨道的纵向水平度允许偏差为0~1.0mm/m,全长标高 差不应大于10mm; 7)两平行轨道在任意横截面上的轨面标高差不应天于 5.0mm; 8)两平行轨道的接头位置应错开,错开距离不应等于同侧 前后车轮的轮距; 9)轨道底面与垫板应贴合,贴合面不应小于轨道底面的 60%,局部间隙不应大于1.0mm;

    表4.1.3大车行走机构安装尺寸允许偏差

    4桥式主梁组装(图4.1.3)焊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主梁最大拱度F值的偏差为一0.1F~十0.4F,且最大拱 度位置应控制在跨度中部的(1/10)L范围内; 2)水平方向投影的直线度充许偏差为0~0.5mm/m,全长 允许偏差(f)为0~15mm; 3)主梁两侧底部与端梁联接座的中心点O、P、m、n应在同 一平面,四点之间平面度允许偏差为 0~6. 0mm;

    F一主梁最大拱度值;L一主梁两侧底部与端梁联接座的中心距离: 、P、m、n一主梁两侧底部与端梁联接座的中心点; 厂一主梁全长水平方向投影直线度的最大偏差值: L1、L2一主梁两侧底部与端梁联接座中心距离的实测值; D1、D2一主梁两侧底部与端梁联接座中心点之间的对角线 4)主梁两侧底部与端梁的联接座中心距离(L)充许偏差为 0~5.0mm,且两侧距离(L)和(L2)的相对误差为0~ 5.0mm,对角线(D,)和(D)的相对误差为0~5.0mm; 5)接口处腹板、翼板的错边量不应大于1.0mm,焊缝质量 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6)料粑侧轨道及小车轨道接头错边量不应大于1.0mm; 7)小车轨道轨距充许偏差为0~1.5mm; 8)同一截面上小车轨道顶面标高差不应大于3.0mm。 料耙部分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料耙架组装后平面度允许偏差为0~5.0mm; 2)滑轮组中心线与机架中心线相对位置充许偏差为0~ 2. 5 mm ;

    F一主梁最大拱度值;L一主梁两侧底部与端梁联接座的中心距离; 、P、m、n一主梁两侧底部与端梁联接座的中心点; 厂一主梁全长水平方向投影直线度的最大偏差值: L1、L2一主梁两侧底部与端梁联接座中心距离的实测值; D1、D2一主梁两侧底部与端梁联接座中心点之间的对角线 4)主梁两侧底部与端梁的联接座中心距离(L)充许偏差为 0~5.0mm,且两侧距离(L)和(L2)的相对误差为0~ 5.0mm,对角线(D,)和(D)的相对误差为0~5.0mm; 5)接口处腹板、翼板的错边量不应大于1.0mm,焊缝质量 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6)料粑侧轨道及小车轨道接头错边量不应大于1.0mm; 7)小车轨道轨距充许偏差为0~1.5mm; 8)同一截面上小车轨道顶面标高差不应大于3.0mm。 料耙部分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料耙架组装后平面度允许偏差为0~5.0mm; 2)滑轮组中心线与机架中心线相对位置充许偏差为0~ 2.5mm;

    3)滑轮端面对机架平面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为0~2.0mm; 4)料粑架与粑料小车支架的铰节点应转动灵活; 5)粑车水平挡轮与主梁侧导轨的间隙应均匀一致,误差为 0~2.0mm。 6料小车行走机构安装应符合本标准第4.1.1条第3款 的规定。 7刮板取料机纵向中心线与主梁纵向中心线相对位置充许 偏差为0~2.0mm,其他部件的安装应符合本标准第4.1.2条的 有关规定。 8电缆卷盘安装应符合本标准第4.1.1条第5款的规定。 9防偏装置应动作准确、灵活、安全可靠。 10制动器开闭应灵活,制动应平稳可靠,制动轮上摩擦面及 甸瓦上不得有油污。 11制动轮上的中心点与两块闸瓦中心连线应重合,衬垫与 制动轮接触面积不应小于衬垫面积的75%。 4.1.4门式取料机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轨道安装、金属结构件焊接、行走机构安装、刮板取料机安 装应符合本标准第4.1.3条的有关规定,俯仰机构安装应符合设 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2门式取料机门架的组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门架中单个梁组装后直线度允许偏差为0~1.0mm/m; 2)门架组装后平面度充许偏差为0~5.0mm,接口错边量 不应大于1.0mm; 3)门架焊接变形在接头两侧各2m范围内不应大于2.0mm; 4)门架几何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跨度充许偏差为0~ 3.0mm。 4.1.5 圆形堆取料机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中心立柱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中心立柱底座纵横中心线与安装基准中心线相对位置偏

    差为0~1.0mm; 2)中心立柱底座相对基准标高允许偏差为0~2.0mm; 3)中心立柱底座水平度允许偏差为0~0.1mm/m; 4)中心立柱垂直度充许偏差为0~0.1mm/m,全高垂直度 差不应大于2.0mm; 5)中心立柱内回转推力轴承水平度充许偏差为0~ 0. 1mm/m。 2堆料悬臂梁直线度充许偏差为0~1.0mm/m,全长直线度 允许偏差为0~3.0mm,悬臂梁组装焊接的错边量不应大于 1.0mm。 3圆形轨道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轨道表面与中心立柱底座之间相对标高允许偏差为0~ 5.0mm; 2)轨道在周长方向每6m内标高的充许偏差为0~ 1.0mm,全周长内允许偏差为0~5.0mm; 3)轨道中心线与立柱中心的距离偏差当半径小于或等于 45m时,允许偏差为0~5.0mm;当半径大于45m时,允 许偏差为0~8.0mm。 4取料机行走车轮轴心线与端梁在水平面内的夹角应符合 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5轨道固定、金属结构焊接、取料机主梁及行走机构安装,刮 板取料机、料粑、悬臂胶带机安装,应符合本标准第4.1.1条~第 4.1.3条的有关规定。

    4.2.1 主机基座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主机基座中心线与基础中心线允许偏差为0~0.5mm; 2 主机基座标高充许偏差为0~1.0mm; 3 主机基座各点的相对标高允许偏差为 0~1. 0mm。

    4.2.4下架体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不带摇臂轴承座的下架体(下壳体)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下架体中心与减速器输出端中心充许偏差为0~ 0. 5mm; 2)下架体上部水平度允许偏差为0~0.2mm/m; 3)主机基座上缘至下架体上缘的高度应满足设计的要求。 2带摇臂轴承座的下架体(摇臂支座)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下架体顶部轴承座横向中心连线中心点与磨机中心点 距离充许偏差为0~1.0mm,下架体顶部两个轴承座中 心点至磨机中心点的距离允许偏差为0~1.0mm; 2)下架体顶部轴承座中心线与标板中心线充许偏差为0~ 0.5mm; 3)下架体顶部轴承座水平度允许偏差为0~0.1mm/m; 4)下架体顶部轴承座标高允许偏差为0~2.0mm,且各轴 承座之间相对标高允许偏差为0~1.0mm。

    4.2.5磨盘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磨盘安装前,接触表面应清除杂物和油漆,并应检查止口 直径尺寸; 2磨盘安装时在减速器止口处不应倾斜,磨盘与减速器应接 触均匀。

    4. 2. 6衬板与磨盘的接触率不应小于 75%

    4.2.11空载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王电动机空载应运转4h; 2液压系统不具备将磨辊从磨盘上起功能的立磨,主电机 不得带减速器和磨盘做空载试运行; 3液压系统具备将磨辑从磨盘上拾起功能的立磨,应启动液 压系统将磨辊从磨盘上抬起,确认磨辊不会和磨盘有接触后,启动 主电动机带减速器及磨盘一起运转8h

    4.3.1 壳体纵、横中心线与安装基准中心线的相对位置充许偏差 为 0~3.0mm。 4.3. 2 上盖槽钢梁的水平度允许偏差为0~0.2mm/m。 4.3.3 壳体标高允许偏差为0~5.0mm。 4.3.4 主轴垂直度允许偏差为0~0.1mm/m。 4.3.5 主轴、内外壳体的同轴度允许偏差为0~Φ4.0mm。 4.3.6 旋风简垂直度充许偏差为0~1.0mm/m,全高充许偏差 为0~3.0mm。 4.3.7选粉机试运转宜为 4h。

    4.3.7选粉机试运转宜为 4 h,

    4.4.1简体组对应符合下列规定

    5各法兰端面平面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法兰外径小于或等于1500mm时,充许偏差为0~ 2. 0mm; 2)法兰外径大于1500mm时,允许偏差为0~3.0mm。 6筒体横断面上直径充许偏差为0~1.5/1000D;在托砖圈 二、下200mm范围内筒体横断面上直径充许偏差为0~0.001D。 7旋风简挂砖顶盖上工字钢中心线的平行度和工字钢纵向 心线与顶盖的垂直偏差均为0~1.5mm。 8筒体内的托砖圈应平整,当出现偏差时应只充许上翘,充 二偏差为0~2°。 4.2预热器设备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喂料室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喂料室应以回转窑中心线为准进行安装,喂料室端面的 中心线与回转窑中心线的允许偏差为0~2.0mm; 2)喂料室端面的倾斜度应与窑体端面的倾斜度平行,两端 面距离应满足设计要求,充许偏差为0~1.0mm,具体数 值应根据窑挡轮所处位置和窑体膨胀量进行修正; 3)喂料室托板安装应牢固,托板和窑尾护板之间的间隙充 许偏差为0~5.0mm。 2旋风筒与风管、分解炉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按设备位置的中心线进行安装,允许偏差为0~2.5mm; 2)旋风筒和风管的底座安装水平度充许偏差为0~ 0.5mm/m; 3)按设计要求提拉旋风筒顶盖,提拉高度充许偏差为 0~1.0mm; 4)两个旋风筒中心线、旋风简与分解炉中心线的平行度充许 偏差为0~5.0mm,距离尺寸允许偏差为0~5.0mm; 5)旋风筒与风管的同轴度允许偏差为0~Φ5.0mm; 6)旋风筒内筒与旋风筒的中心轴线允许偏差为05.0mm。

    膨胀节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膨胀节的安装应按设计要求核对气流或料流方向; 2)膨胀节与上下连接部件的同轴度允许偏差为0~ $4.0mm。

    脚手架标准规范范本4. 5. 1托轮底座安装(图 4. 5. 1)应符合下列规定

    4.5.1托轮底座安装(图4.5.1)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底座纵、横中心线与安装基准中心线允许偏差为0~0.5mm; 2相邻两底座中心距(L、L2)允许偏差为0~1.5mm,首尾 两底座中心距(L)允许偏差为0~2.5mm; 3托轮底座顶面横向中心线标高相对基准标高充许偏差为 0~1.0mm,且相邻两底座相对标高允许偏差为0~0.5mm,首尾 两底座相对标高允许偏差为0~1.0mm; 4托轮底座的横向水平度为 0~0. 1mm/m

    图4.5.1底座安装找正示意图

    1一基础;2一预埋标板;3一座巾心标板;4一底座;5一底座横向中心线; 6一横向安装基准中心线;7一底座纵向中心线;8一纵间安装基准中心线; A一底座纵、横中心线与安装基准中心线偏差: L一首尾两底座中心距;L1、L2一相邻两底座中心距

    1一基础;2一预埋标板;3一座巾心标板;4一底座;5一底座横向中心线; 6一横向安装基准中心线;7一底座纵向中心线;8一纵向安装基准中心线; A一底座纵、横中心线与安装基准中心线偏差: L一首尾两底座中心距;LI、L2一相邻两底座中心距

    旅游标准1一基础;2一预埋标板;3一底座巾心标板;4一底座;5一底座横向中心线; 6一横向安装基准中心线;7一底座纵向中心线;8一纵间安装基准中心线; A一底座纵、横中心线与安装基准中心线偏差: L一首尾两底座中心距:LI、L2一相邻两底座中心距

    4.5.2轴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4.5.3托轮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专题: 饮用水标准 |螺旋钢管标准 |农业标准 |通信标准 |闸阀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