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1/T 747-2013 智慧园区建设与管理通用规范

  • DB31/T 747-2013  智慧园区建设与管理通用规范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2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1-01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市政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4.2.3.2智能感知屋

    智能感知层是智慧园区数据采集和自动化控制层,包括园区的环境监控系统、智能交通系统、能 系统、智能会展系统、智能抄表系统、安防控制系统、智能卡管理系统、楼宇自控系统、信息发布 会议系统、有线及卫星电视系统、紧急广播系统、智能微电网等

    4.2.3.3网络通信属

    网络通信层是智慧园区数据传输和交换层,包括支撑智慧园区应用系统的管理信息网络和各种 知系统信息传输网络。

    水利标准4.2.3.4支撑平合层

    支撑平台层是智慧园区数据集中存储和应用支撑层,包括门户集成、数据集成、应用集成和业务 成、外部接口等。

    4.2.3.5应用软件层

    应用软件层是智 交通管理、能源管理、公共保 规划建设管理、电子商务服务、 园区管理平台等

    4.2.4智慧园区运维标准

    4.2.5智慧园区服务标准

    区服务标准分为服务管理类标准和服务质量类标

    1.2.6智慧园区保障标准

    智慧园区保障标准分为组织结构标准、信息化制度标准、资金管理标准、人力资源标准、智慧园区评 估标准、质量管理标准、安全与应急管理标准

    智慧园区规划是指对产业园区信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系统 充、信息传输网络、支撑平台、应用服务转 件的目标和内容进行统一规划。 规划的要求是: a)规范信息化系统要素; b)指导园区信息化管理部门开展信息化规划工作; c) 生成规划文件和规划概算; d) 配合园区整体设计以及建筑结构设计,为人驻企业提供先进的信息化设施和优良服务; 应坚持高起点和现代化的思路,及时对规划进行调整和更新。

    智慧园区规划是指对产业园区信息 百应用 的目标和内容进行统一规划。 规划的要求是: a)规范信息化系统要素; b)指导园区信息化管理部门开展信息化规划工作; c) 生成规划文件和规划概算; d) 配合园区整体设计以及建筑结构设计,为入驻企业提供先进的信息化设施和优良服务 e) 应坚持高起点和现代化的思路,及时对规划进行调整和更新,

    按集约化建设的原则,园区驻地网规划应满足以下要求: a) 保证园区内所有运营商均能平等接入; b) 保障最终用户可自由选择运营商; c)满足园区内弱电系统的管孔需求; d)具有足够容量以满足园区通信和数据备份需求

    5.2.2园区移动通信和无线局域网

    移动通信覆盖系统规划应满足移动通信信号在园区室外、办公区域和室内公共区域等全覆盖;宜采 用多网合路的方式进行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的规划、设计。宜根据用户需求和从提高园区服务品 要求出发,规划园区的无线局域网覆盖系统

    园区通信机房应区分园区不同的功能区域,并结合智慧城市构建规划,进行通信机房布局规划;应 能满足用户接人、汇聚和转接服务的需求;应满足各运营商对设备安装和维护的要求,适当预留通信机 房面积。

    5.2.4园区信息化管理中心

    园区信息化管理中心应集中园区通信管理、信息化应用、信息化服务和安全管理等功能,其规划内 应包括: a) 对园区的通信、数据管理、安防等各类机房、信息化服务和运维管理的办公区域、园区信息化培 训、会展及远程会议中心等其他服务设施,在总体规划阶段,确定园区信息管理中心的各功能 和要求; b) 依据园区的产业特点和规模,确定信息化管理中心各功能区域的布局; c) 依据集约化的原则,除办公区域和其他服务设施以外,应采取集中布设,以便于管网的合理 布局; d)园区应依据区域内的产业特点和规模,构建园区数据机房,提供主机托管、整机租赁、虚拟主 机、网络存储、软件租用等IT云服务,为园区综合信息管理和园区信息化服务提供支撑环境; e) 园区应根据区域内的产业特点和规模,构建安防控制机房,用于园区安防、弱电以及消防的集 中监控。对于分期建设的大型园区,应对园区集中管理的安防控制机房、以及各分区管理的安 防控制机房进行规划。安防控制机房应位于建筑物的底层

    园区应根据智能应用的需求,结合智慧园区和智慧城市构建规划,应用物联网等新技术,规划智能 感知系统。宜按照支撑平台的接口标准,预留与支撑平台的接口。园区智能感知系统规范内容应包括: a) 环境监控系统; b)名 智能交通系统; 能源监控系统; d) 智能会展系统; e) 智能抄表系统;

    DB31/T747—2013 f) 安防控制系统; g) 智能卡管理系统; h) 楼宇自控系统; i) 信息发布系统; j) 会议系统; k) 有线及卫星电视系统; 1) 紧急广播系统; m)智能微电网等。

    B31/ —2013 f) 安防控制系统; g) 智能卡管理系统; h) 楼宇自控系统; i) 信息发布系统; j) 会议系统; k) 有线及卫星电视系统; 1) 紧急广播系统; m)智能微电网等。

    信息传输网络包括支撑智慧园区公共服务系统的管理信息网络和各种智能感知系统的传输网络。 智慧园区应围绕产业园区公共服务、物联网配套以及相关智慧应用的需求,尤其是以高清视频为代表的 物联网信息采集与传输需求,按照集约化原则,规划信息传输网络。应满足各种智能感知系统和产业园 区公共服务系统的信息(数据和视频)传输、交换、管理、控制等数据通信要求的基础传输网络。 智慧园区应综合考虑管理网络时延、带宽、稳定性、安全性、易维护和可扩展等需求,对信息传输网 络进行统一规划

    智慧园区应按照资源共享共用和服务的即插即用的原则,结合智慧城市构建规划,应用云计算、物 联网等新技术,规划应用支撑平台。支撑平台总体架构应采用先进的面向服务的架构(SOA)进行设 计,能保障系统与系统间的交互性与开放性,达到跨操作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以及软件平台的三跨 能力。 支撑平台应在不需要修改智能感知系统和产业园区应用服务软件等的系统架构和数据结构下,按 照一定的接口标准,在用户界面、应用系统、业务流程、数据等多层次实现集成。其功能模块应包括: a) 应用门户集成:统一用户权限管理、统一信息发布、统一搜索引擎等; b) 应用服务集成:统一消息服务、统一日志服务等; c) 业务流程集成:统一工作流引擎等; d) 信息资源集成:内部数据传输和交换服务、统一数据存储等; e): 外部接口:统一开发接口等; )安全保护,统一安全服务

    智慧园区应根据自身业务和管理需求规划,按照产业园区应用服务软件逻辑参考模型,规定智慧园 区应用服务软件。宜按照支撑平台的接口标准,预留与支撑平台的接口。 智慧园区应用服务软件宜包括: a) 环境监控管理; b) 智能交通管理; c) 能源管理; d) 公共信息服务; e) 规划建设管理; f) 电子商务服务; g) 电子物流服务; h) 电子政务服务,

    i) 园区管理平台: 1)招商管理; 综合物业管理; 3) 办公自动化管理; 4) 智能卡服务管理; 5) 紧急事件管理; 6) 地理信息管理; 7) 统计分析; 8) CRM客户关系管理。 j2 其他业务功能所需的应用服务软件等

    5.7不同类型智慧园区规划要求

    不同类型智慧园区规划要求见附录A

    智慧园区建设的要求是: )规范智慧园区建设要素,为其建设提供指导; b)规范智慧园区建设过程,为其建设管理提供依据。

    6.2园区信息基础设施

    6.2.1园区驻地网管道

    驻地网的管道应符合GB50373和GB50374的规定。应保证通讯安全、方便接人,并保留一定余 量。保税物流仓储型为主的园区信息化建设应增加EDI专用网的接人和建设

    6.2.2园区驻地网线纳

    6.2.3园区驻地网桥架

    驻地网桥架管路系统建设应符合QB/T1453的规定。应依附在建筑物、构筑物上;不宜敷设在腐 蚀性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上方及腐蚀性液体管道下方;桥架的总平面布置应做到距离最短,满足施工方 便、电缆敷设和安全的要求。

    6.2.5 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建设应符合DB31/T370.2一2006的规定。应基于同一个无线网络,采用多SSID方

    无线局域网建设应符合DB31/T370.2一2006的规定。应基于同一个无线网络,采用多SSID方

    DB31/T 7472013

    案,为各运营商分配独立的服务集标识(SSID),并预留园区管理所需的服务集标识;应通过VLAN划 分接入到不同运营商的宽带网络

    6.2.6机房及设备间

    通信机房、园区数据机房、安防控制机房(园区集中监控机房和区域弱电管理机房)、区域内有线电 视前端设备机房等的建设,机房系统建设应符合GB50174的规定,楼层设备间布局应满足机柜数量和 维护需要,并预留可扩展的面积

    6.3.1环境监控系统

    环境监控系统建设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应在产业园区内的各监测点安置水质污染监测仪、大气污染监测仪、噪声污染监测仪及传输终 端设备等智能设备: b 应部署工地环境感知设备,实现对降尘、PM10(可吸入颗粒物)、噪声等项目的实时监测,提高 对工地污染的管理能力。

    6.3.2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应符合以下要求: a)应在产业园区内的道路上布置感应线圈检测器、超声波检测器、雷达检测器、光电检测器、红外 线检测器、摄像机(视频监控)、异频雷达收发机、车辆自动检测、全球定位系统(GPS)装置等检 测和采集交通信息; b) 宜在产业园区内停车场布置RFID电子标签,通过RFID实现车辆信息采集、停车管理、诱导 服务。

    6.3.3能源监控系统

    能源监控系统建设应符合以下要求: a)应对产业园区内各能耗设备布置智能传感设备,通过智能化的仪表对用电、供暖、供冷、用水、 燃气等能源使用情况的信息进行采集和监控。 b)应对产业园区内各能耗设备布置节能控制设备,综合采用绿色、低碳、安全、智能化的能源技 术,通过BA系统或者能源管理 平台等进行统一的能耗管理和优化

    6.3.4智能会展系统

    智能会展系统建设宜在会展中心参展摊位布置RFID标签和智能终端,实现快速信息采集与验 展品信息推送渠道。

    6.3.5智能抄表系统

    智能抄表系统建设应符合以下要求: a)应在人驻企业电能表、水表、燃气表等旁安置采集器,针对各人驻企业的能源数据进行集中远 程抄表; b)宜在分散的每块能耗表旁安置一个采集器,较集中的几块能耗表共用一个采集器

    6.3.6安防控制系统

    安防控制系统应符合GB50348和DB31/329的规定,系统建设应符合以下要求:

    应在园区内各建筑物内、园区公共区域等安置智能视频传感器,应用次声压、泛红外、震动、加 速度等各类传感器技术; b 应至少对园区的主次出人口、园区交叉路口、周界四周、建筑物一层主出人口、消防通道、门厅、 电梯轿厢、机房、餐饮消费等公共区域配置视频监控系统; 园区周界应设置人侵探测报警装置。无遮拦周界应采用埋地式感应入侵探测系统,有围拦周 界应采用电子围栏系统,且在建筑物一至二层四周设置入侵探测报警装置,在建筑物的底层及 项层设置电子巡更点; 应综合采用联动控制技术,形成视频监控、防盗报警、周界报警、电子巡更、电子门禁等安防子 系统之间的联动;并与其他系统(信息发布、广播、电视等系统)构成应急联动。

    6.3.7智能卡管理系统

    智能卡管理系统建设应符合以下要求: a)园区应根据管理需要,在其办公区域、重要功能场所的出人口以及指定的消费场所等,布置用 于电予门禁管理、车辆出入管理、智能卡消费管理、智能卡电梯控制、访客管理的智能卡设备; 6) 智能卡应采用具有我国自主密码算法的安全芯片,具有防伪造、防算改、可审计、可追述的 特性; 应建立专门的智能卡数据传输通道,避免在公共网络上进行未经加密的数据传输; d)应能与园区安防系统联动,以实现对于园区内不同人员及其活动区域的必要限制

    6.3.8楼字自控系统

    楼宇自控系统应符合GB/T50314的规定,系统建设应符合以下要求: a)应统一各机电子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及接口; b)应根据园区不同的建设规模,实现对区域内各建筑物的机电设备运行状况的监控管理

    6.3.9信息发布系统

    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应符合GB/T50314的规定,应在园区主出人口配置信息发布的显示屏, 建筑物一层大厅内设置触摸屏,进行信息导引多媒体查询。应既可实现所有终端播放内容的统 通过单点管理实现各信息发布点信息的单独性

    6.3.10 会议系缩

    议系统建设应符合GB/T.50314一2006中3.3.11的规定。应按不同的会议场所配置相应的会议 备,其中对大型会议中心应配置同声传译系统,在专业会议机房应配置远程电视会议接入系统。 议室数量较多的会议中心,可配置会议室集中管理设备

    6.3.11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系统

    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系统建设,应符合GB/T50314一2006中3.3.8和3.3.9的规定。应根据各类 建筑内部的功能需要配置电视终端,在宿舍楼内每个房间预留有线电视终端,在餐厅、咖啡茶座等公共 休闲场所配置电视终端

    6.3.12紧急广播系统

    6.3.13智能微电网

    智能微电网建设应根据产业园区内电网规划与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部署,布置新能源发配电系统 的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相关负荷和监控、保护装置等设施,利用可再生绿色清洁能源 形成分布式供电,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园区信息传输网络应根据区域内的业务信息流量、服务质量等要求,配置相应的网络交换设备、服 务器和信息端口;管理网络可按不同业务划分为不同的子网,并配置相应的信息安全保障设备和网络管 理系统,

    6.5.1应用门户集成

    门户集成的服务内容与管理包括: a)应用门户集成应提供对多种客户端设备的支持;应提供与底层认证服务、授权服务、加密服务、 签名服务等的调用;应提供对于应用服务、业务流程、信息资源的整合,以及对于服务元数据、 流程元数据、信息元数据的搜索功能。 应实现园区内各信息系统的统一门户管理。 c)应实现园区内部系统门户、对外信息系统的统一门户管理,

    6.5.2应用服务集成

    应用服务集成应满足的要求是: a)应用服务集成应能按需要提供不同程度的应用功能的封装,以适应不同规模、不同耦合程度、 不同效率要求的应用集成需要。 b) 应根据园区直动化控制需要,采用统一格式接口描述构件,实现园区内安防控制系统、智能卡 管理系统、楼宇自控系统、会议系统、信息发布系统、有线及卫星电视系统、紧急广播系统等智 能感知系统的应用集成。 C) 应根据园区运营管理的需要,采用总线的基础架构,实现智能抄表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环境监 控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等智能感知系统与产业园区管理系统的信息交互。 d)应满足园区应用服务的功能封装, 不同园区信息化服务的需要。

    6.5.3业务流程集成

    业务流程集成应提供动态监控和可视化与互动功能;应可实现常规业务流程的定制要求,并能提供 相关的工具组件,支撑常规流程的设计、调试、部署、变更等功能。

    6.5.4信息资源集成

    信息资源集成包活: 信息资源集成应支持多类型的数据源转换与连接,包括关系数据库等结构化数据、以及XML 文档等非结构化的数据,在这些数据源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数据视图,提供对信息资源的透明 访问;以及数据共享、数据复制与数据迁移。 b)应根据产业园区和园区的管理和业务发展需求,构建建筑能耗数据库、交通信息数据库、会展 数据库、环境信息数据库、公众服务类数据库、规划管理类数据库、基础地理信息类数据库、商

    务数据库、政务管理类数据库等。

    DB31/T 7472013

    外部接口包括: a)外部接口系统应提供各个层次面向外部的标准化交互接口,即通过使用标准化的技术描述,提 供应用需求与服务进行交互的所有细节,包括消息传递的格式、传输协议和位置等。外部接口 应实现技术中立,可选用XML、JCA、WebService、BPEL4WS、XPDL等主流技术。 b)应根据产业园区业务、行政管理等需求,提供给相关政府、银行、供应商等外部系统交互接口。

    安全保护应建立完整的安全架构,其中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安全管理等各个方面的 安全要求;应提供统一监管服务管理,基于应用日志和系统日志等提供应用安全服务;应提供统一安全 机制管理,可以支持CA、数字签名、电子印章等多种安全措施,并可以与统一身份认证相结合。

    6.6.1环境监控管理

    环境监控管理对园区内的水质、大气、噪声等环境进行综合管理。其主要功能宜包括 a)环境监控规划; b)环境信息发布; c) 环境告警管理; d)环境信息分析,

    6.6.2智能交通管理

    智能交通管理是指将先进的信息、通讯等技术集成运用于产业园区内交通运输管理体系,其主要功 宜包括: 交通信息服务; b) 交通管理; c) 公共交通; d) 车辆控制; e) 电子收费; f) 停车管理; g) 室内导航。

    能源管理是指对产业园区的产能、输能和用能等进行综合管理和最优控制,其主要功能宜包括: a)能源规划:对电力、天然气、新能源等多种形式能源的规划; b)能耗采集:对园区能耗进行分类、分层、分区域等形式的精细化计量; c) 能耗分析:对来自于楼宇自控系统、能源监控系统、智能抄表系统等采集的能耗信息进行计量 和分析; d) 能源调度:对电力、天然气、新能源等多种形式能源的综合调度; e) 能源优化:对能源使用策略进行优化管理; f) 能源审计:进行能源消费分析。

    能源管理是指对产业园区的产能、输能和用能等进行综合管理和最优控制,其主要功能宜包括: a) 能源规划:对电力、天然气、新能源等多种形式能源的规划; b)1 能耗采集:对园区能耗进行分类、分层、分区域等形式的精细化计量; c) 能耗分析:对来自于楼宇自控系统、能源监控系统、智能抄表系统等采集的能耗信息进行计 和分析; d) 能源调度:对电力、天然气、新能源等多种形式能源的综合调度; e) 能源优化:对能源使用策略进行优化管理; 能源审计:进行能源消费分析,

    微电网管理是指对产业园区内太阳能、风能、电池储能以及充电桩等分布式能源组成的微网系统的 统一协调和管理。其主要功能包括: a)环境与能源数据采集; b)分布式能源监测与分析; c)分布式能源优化调度; d)分布式能源经济运行

    6.6.5公共信息服务

    公共信息服务是指基于统一用户、授权管理和单点登陆技术,为企业及其员工等提供多样化的访问 形式和综合性的服务门户,其主要功能宜包括: a)动态信息发布,如相关信息、新闻、动态,以及产业政策动向等。 b)业务办理信息咨询,如各项财税政策、法规、园区服务及发展趋势、公共事业办理、公用设施受 理等信息咨询。 c 网上报修受理,如用户对各项公共服务报修的在线受理、受理进度实时跟踪。 d) 信息服务在线订购,如用户在线对提供的各项有偿服务进行选择与订购、在线交易、网上支付。 e)公共服务资源预定,如会议室等公共服务资源在线预定服务。 )投诉建议受理,如用户在线对服务提出建议意见和投诉、投诉处理进程实时查询。

    6.6.6规划建设管理

    规划建设管理是对产业园区的项目规划、建设进行管理,为管委会和开发商在规划、设计和建设阶 段的项目管理、规划管理、现场管理提供直观、动态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其主要功能宜包括: a)规划管理:对园区规划、设计进行审核、发布、实施监督管理,并对流程进行数字化管理; b)审批管理:对建设项目规划、建设程序进行审批管理: c)建设单位管理:对建设期各阶段所涉及的建设单位进行信息统计与管理; d)建设项目管理:对工程建设项目范围、成本、进度、质量等进行宏观管理; e)施工现场管理:实现施 管理、车辆和人员进出管理、标识管理

    6.6.7电子商务服务

    电子商务服务是指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网上交易实现的体系,实现人驻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 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等各种商务活动。其主要功能宜包括: a)用户登录; b)交易管理; c)支付管理; d)会员管理。

    6.6.8电子物流服务

    电子物流服务是指为产业园区提供一套完整的物流服务支撑平台,服务于运营方(运营组织方)、物 配送需求方(包括参展者、商业服务企业、货物供应商)、物流配送承担方(物流公司)等。其主要功能 宜包括: a)仓储和库存管理; b)人库管理和出库管理:

    c)货物出人园区管理;

    c)货物出人园区管理; d)物流车辆人员管理; e)智能补货调度。

    6.6.9电子政务服务

    电子政务服务是指产业园区面尚宏观 市场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客类行政管理,其主要 功能宜包括: a)产业园区行政审批; b)企业电子税务; c)建设工程的市场管理与政务管理; d)市区系统接口。

    电子政务服务是指产业园区面尚宏观 市场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客类行政管理, 功能宜包括: a)产业园区行政审批; b) 企业电子税务; c)多 建设工程的市场管理与政务管理; d)市区系统接口。

    6.6.10园区管理平台

    园区管理平台内容包括: a)招商管理:对整个招商活动生命周期进行全程管理,其主要功能宜包括:客户管理、招商合同管 理、房租租赁管理等。 b) 综合物业管理:对园区资源的维护、更新进行管理,其主要功能宜包括:物业管理、资产管理、设 备运行状态管理等。 C) 办公自动化管理:通过应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园区各部门的办公效率,其主要功能宜包括:日常 行政管理、审批流转、个人办公、办公文件管理、协同办公、网上交流、信息发布等。 d) 智能卡服务管理:面对向园区人住企业及其员工的智能卡服务进行管理,其主要功能宜包括智 能卡的办理、查账、挂失、消费、统一结算等。 e) 紧急事件管理:对园区内安全、自然灾害等紧急事件进行管理,提高应急防范、救援和保障能 力,其主要功能宜包括应急事件的定位、应急设施调度和管理、应急预案管理等。 f) 地理信息管理:对园区内的设施布局显示的管理,其主要功能宜包括:设施分类管理、图档管 理、附加记录信息管理、图示化设施管理、设施设备展开图、设施查询定位、设施综合查询、数据 统计。

    6.7智慧园区建设过程管理

    6.7.1.1项且管理准备

    项目管理准备内容包括: a)园区应根据《招标投标法》,确定项目的招标范围、方式、组织形式等。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 诚实信用原则”,选择供应商,签订合同; b 供应商选择应综合考虑与信息化相关的资质、经验、技术以及财务状况等

    6.7.1.2项目管理实施

    应成立专门项目管理组织,制定

    应成立专门项目管理组织,制定项目 用的有效控制

    6.7.1.3项且文档管理

    项目文档管理内容包括: a)项目合同文件、设计文件、设计图纸、设备清单、项目进度计划、会议纪要、核定单、签证单、工程

    a)项目合同文件、设计文件、设计图纸、设备清单、项目进度计划、会议纪要、核定单、签证单、工程

    DB31/T7472013

    联系单、项目执行报告等的文档管理; b)项目文档必须及时整理、真实完整、分类有序、规范齐全管道标准

    项目监理的内容应包括: a)园区应委托专业有资质的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理; 园区应要求监理单位制定监理工作计划,配合工程进度,提交监理周报、月报、重要的阶段报告 以及监理总结报告; C)监理单位应及时报告工程建设问题,并协助解决问题。

    园区应根据合同规定和工程惯例,组织项目验收。项目验收应满足以下要求: a)验收准备:园区应组织设计、建设、监理等单位,成立验收小组。成员组成要兼顾业务、财务、信 息化等领域专家。 b) 验收实施:根据项目合同,对验收项目的功能和性能进行严格验证;决算资料和移交手续应 完整。 c)完善项目验收资料,包括项目初验报告、试运行报告、峻工报告、决算报告、竣工图纸、设备移交 清单等。 d)项目峻工验收应真实反映项目管理全过程的实际。项目峻工资料应实行科学收集,定向移交: 月口管理,并符合标识、编自、查阅、保管等程序文件的要求。

    7智慧园区运维管理要求

    智慧园区应组织建立信息化运维 理体系,规定信息化运维的职责、内容、流程、监控和运维文档的 规范,为园区所能管理的信息化运维提供指导。

    7.2智戴园区运维管理

    智慧园区运维管理体系,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和优化四个循环过程。 a)计划:确定产业园区运维目标和范围,为完成运维目标而编制可操作的运维方案; b 执行:严格执行运维方案,主要是协调人力和其他资源以执行运维计划; c 检查:通过对运维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不断的监测和分析,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注意效果,找出 问题; d) 优化:根据实际情况变化,通过分析运维工作的缺陷,提出改进优化建议,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 计划,做出相应的变更,使运维工作持续进行。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7.3智慧园区运维职贵

    7.3.1运维管理职责

    ....
  • 相关专题:
专题: 通信标准 |包装标准 |止回阀标准 |水利施工组织设计 |别墅图纸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