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193-2018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地质环境监测规范

  • DB61/T 1193-2018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地质环境监测规范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767.9K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1-28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市政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根据工程建筑面积,地热能开发利用系统工程可分为4个规模等级: a)大型工程:建筑面积S≥50000m; b)中型工程:建筑面积10000m≤S<50000m; c)小型工程:建筑面积3000m≤S<10000m; d)微型工程:建筑面积S<3000m。

    根据地质环境敏感性等级、工程规模,监测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分级标准见表2

    DB61/T 11932018

    地质环境监测系统应能实现自动采集监测数据和传输功能,监测数据应能够分析浅层地热能开发 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监测系统应包括监测传感器、数据采集装置和数据处理系统三个部分。

    基坑支护标准规范范本6.2监测数据采集和传输

    数据采集装置应具有采集包括温度、地下水位、水质数据等信号的功能。数据采集装置通道数应根 据项目具体监测要求确定,应预留总容量的30%~40%数据采集通道

    6. 2. 2数据传输

    7.1地下水换热系统监测

    7.1.1监测内容与方法

    7. 1. 1. 1水量监测

    在抽水并出水管路、回灌并回灌(进水)管路申应安装流量表,同时监测抽水量和回灌量 7. 1. 1. 2水温监测

    DB61/T 11932018

    记录所测深度和气温,在监测孔内,宜安装水位水温自动记录仪;利用抽水井、回灌井测水温时,宜在 抽水和回灌时测孔口水温,同时测气温

    7. 1. 1. 3 水位监测

    在地下水监测孔应测量水位埋藏深度与起测点高程,宜采用自记水位仪、电测水位仪、地下水 自动监测仪测量。

    7.1. 1.4 水质监测

    1.1.4.1地下水水质的监测可采用人工监测和地下水自动化监测仪。人工监测时采用地下水采 的方法,应符合HJ/T164一2004第3章的要求。 1.1.4.2监测内容包括地下水水质常规监测指标(电导率、总硬度、pH值、高锰酸盐指数、 氮、大肠杆菌数、砷、氟)和地下水全分析指标

    7.1.1.5地面沉降(陷)变形监测

    对监测等级一、二级工程,应在抽水井和回灌井、主机房附近以及敏感建构筑物附近布设地面沉降 变形和地面塌陷监测点。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或卫星测控测量技术进行监测。地面沉降(陷)变形监测应 符合D7/T0283的要求。

    7.1.2监测精度与频率

    7. 1. 2. 1 水量监测

    水量测量的精度应达到0.1m,频率为10日一次

    7. 1. 2. 2 水温监测

    水温测量精度应达到0.2℃;在运行期间应增加监测频次,采集频率应不小于10日一次;停泵期间 采集频率应不小于30日一次。

    7.1.2.3水位监测

    水位测量精度应达到0.01m;在夏季制冷期始、末,冬季采暖期始、末均应增加监测频次(3日 行期间监测频率应不小于10日一次:停泵期间应不小于15日一次。

    7. 1. 2. 4 水质监测

    地下水水质常规监测指标水样 地源热泵系统供暖/制冷稳定后、结束前一个月内禾 期间各采样1次,地下水全分析样应在每年 供暖期米样1次

    7.1.2.5地面沉降(陷)变形监测

    地面沉降(陷)变形测量的精度为mm;测量技术要求应符合GB/T12897、GB/T18314、DZ/T 标准的规定,每个夏季制冷期及冬季供暖期始末均应监测1次~2次,发现异常,应增加监测频

    7.1.3监测网点布设

    7.1. 3. 1 布设原则

    DB61/T 11932018

    7.1.3.1.2地下水监测孔的布设应考虑一孔多用,宜利用抽水井与回灌井监测水量、水温、水位、水 。 7.1.3.1.3监测孔布设应能在平面上和垂向上掌握和控制场地地下水水量、水温、水位、水质的变化 以及可能产生的地面沉降(陷)变形。

    7.1.3.2监测孔布设数量

    监测孔数量应按照表3确定,一、二级监测等级的工程应对所有监测内容进行监测;三级监测等 程对地面沉降(陷)监测可不作要求。

    表3地下水换热系统监测孔布设数量

    7. 1. 3.3监测孔布设

    7.1.3.3.1地下水监测孔平面布置为

    a 监测等级为一级的,监测孔应至少在开采区地下水径流方向的上、下游各布置1个,且以抽水 井、回灌井作为监测孔的个数均不少于1个; 监测等级为二级的,应至少在地下水径流方向下游布置1个专门的监测孔,且以抽水井作为监 测孔的数量不少于1个; C 监测等级为三级的,应保证监测孔至少有1个为抽水井; d)监测孔间距应不小于2倍的抽水井、回灌井间距。 .1.3.3.2地下水监测孔结构参见附录A。

    7.2地理管换热系统监测

    7.2.1监测内容与方法

    7. 2. 1.1地温监测

    地温监测可采用基于光栅光纤、铂电阻等测温方法。

    7. 2. 1. 2 地下水监测

    7.2.1.2.1对地理管换热系统周围主要含水层的地下水水位、水温和地下水质常规监测指标进行监测 7.2.1.2.2地理管循环水中有防冻液或其它药品成分的系统,应采取地下水样品检测 7.2.1.2.3当埋管深度范围内存在两层以上(含两层)含水层,应分层监测地下水水质, 7.2.1.2.4利用专门设置的监测孔测水温的方法见本标准申7.1.1.2条。 7.2.1.2.5地下水水质宜在地下水监测孔内取样检测。

    7. 2. 2监测精度与频率

    7. 2. 2. 1地温监测

    DB61/T 11932018

    地温监测仪器测量精度应达到0.2℃。地理管换热系统运行期间,自动监测设备的监测频率为每小 时一次,人工监测频率为每日一次,非运行期间,监测频率为5日一次,停泵初期应增加监测频次,背 景值监测频率为7日~10日一次。

    7.2.2.2地下水水温监测

    地下水水温测量精度应达到0.2℃。地埋管换热系统运行期间,监测频率为3日~5日一次,非 间,监测频率为10日~15日一次。

    7. 2. 2.3 地下水水质监测

    地理管换热系统运行前应采集水样1次,地理管换热系统运行期间应采集水样不少于2次,地理 系统运行结束后10日之内应采集水样1次。当地下水水质监测指标出现异常时,应增加监测频次

    7.2.3监测网点布设

    7.2.3.1布设原则

    7.2.3.1.1监测网点以监测孔的形式布设,应收集工程地质资料和地理管换热系统设计资料,根据监 则目的不同分为地温监测孔和地下水监测孔。 7.2.3.1.2地温监测应包括三种监测孔:参与换热地温监测孔、热影响半径地温监测孔和具有地温监 测功能的地下水监测孔。 7.2.3.1.3地温监测孔主要由监测钻孔、温度传感设备及相关辅助装置等组成,其申温度传感设备在 监测钻孔内垂向布设,监测孔的探头布设深度应保持一致。 7.2.3.1.4地温监测孔宜根据埋管区域形状、内部分区及埋管深度内地层分布等进行布设,还可利用 部分地埋管换热孔作为地温监测孔。 7.2.3.1.5换热孔群区域不是规整的矩形或正方形的,宜在地埋管最多的区块布设监测孔。 7.2.3.1.6地下水监测孔宜在埋管区域地下水径流方向的上、下游布设。

    7. 2. 3. 2 监测孔布设数量

    监测孔布设数量见表4。

    监测孔布设数量见表4。

    管换热系统监测孔布设

    7.2.3.3地温监测孔布设

    7.2.3.3.1地温监测孔布设:

    a 一级监测工程的热影响半径地温监测孔应按距离目标换热孔0.9m的整数倍向换热区外线性排 列:

    DB61/T 11932018

    b)二级监测工程的热影响半径地温监测孔应按距离目标换热孔1.8m的整数倍向换热区外线性排 列; c)三级监测工程的热影响半径地温监测孔距离孔群最外围距离不小于10m。 7.2.3.3.2热影响半径地温监测孔直径不小于100mm,深度应大于换热孔深的5%。地温监测孔垂向上 每间隔10m应至少布设一个测温点,恒温层以上宜增加测温点密度。 7.2.3.3.3地温监测孔的结构参见附录B。

    3.4地下水监测孔布设

    7.2.3.4.1监测等级为一级的,应至少在理管区地下水径流方向的上、下游各布设1个监测孔。监测 等级为二级的,应至少在埋管区地下水径流方向的下游布置1个监测孔。 7.2.3.4.2地下水监测孔深度应与换热孔相同,孔径不小于200mm,距离孔群最外围不小于10m 7.2.3.4.3地下水监测孔的结构参见附录A。

    7.3地质环境监测系统施工

    7. 3. 1. 1 地温监测孔施工

    7.3.1.1.1地温监测孔应与本片区地埋管换热系统同期施工 7.3.1.1.2地温监测孔的钻孔相关参数及工艺宜与地埋管换热孔一致。 7.3.1.1.3地温监测孔的施工应符合DZ/T0017的相关要求。

    7.3.1.2地温监测孔温度传感器安装

    1.2.1温度传感器探头埋入前应进行检查校正,并按实际深度对温度传感器进行标记,误差为 cm。 .2.2下放前应校测地温监测孔实际深度,温度传感器下放时应匀速缓慢下放,下放到位并固 应再次检验探头是否完好。校验合格应及时回填,并再次验证。

    7.3.2地下水监测孔施工

    原始监测数据应按科技档案管理的要求分类整理成资料系列。

    B.2.1地埋管换热系统

    8.2.1.1分析地埋管换热孔群区域地温监测数据,掌握区域地层温度变化特征。 8.2.1.2分析地埋管换热孔群的换热效果并进行冷、热均衡评价,系统能效分析。 8.2.1.3有下列状况,应予以预警: a)非运行期,恒温层以下同一监测点连续两年同月平均地温持续升高(或降低)1.5℃ b)非运行期,同一地下水监测孔连续两年同月平均水温持续升高(或降低)1.5℃

    8.2.1.1分析地理管换热孔群区域地温监测数据,掌握区域地层温度变化特征。

    .2.1.1分析地理管换热孔群区域地温监测数据,掌握区域地层温度变化特征, 3.2.1.2分析地埋管换热孔群的换热效果并进行冷、热均衡评价,系统能效分析。 3.2.1.3有下列状况,应予以预警: a)非运行期,恒温层以下同一监测点连续两年同月平均地温持续升高(或降低)1.5℃ b)非运行期,同一地下水监测孔连续两年同月平均水温持续升高(或降低)1.5℃

    c)地下水水质发生明显变化或者其中某项指标的值超过规定的阈值 d)地埋管发生渗漏

    B. 2. 2 地下水换热系统

    DB61/T 11932018

    8.2.2.1分析地下水抽水井、回灌井和监测孔的监测数据,掌握井群区域的水量、水温、水位及水质 的动态变化特征。 8.2.2.2有下列状况,应予以预警:

    2.2.1分析地下水抽水并、回灌并和监测孔的监测数据,掌握并群区域的水量、水温、力 动态变化特征。 2.2.2有下列状况,应予以预警: a 回灌量小于设计标准; b) 地下水水位下降至设计最低动水位; C 水质在地下水换热系统运行期间发生明显变化或者其中某项指标超过规定的阈值: 抽水井地下水水温高于25℃或者低于5℃; e)地面沉降速率大于5mm/a。

    9.1.1应设专人从事监测系统的日常监测工作。 9.1.2运行前应进行设备调试。 9.1.3每月应检查一次监测数据采集情况

    9.2.1应由专人负责监测系统日常维护。

    9.2.1应由专人负责监测系统日常维护。 9.2.2定期检查监测系统运行情况,故障设备应及时更换。 9.2.3定期对监测仪器进行校验。

    辅助软件DB61/T 1193201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地下水监测孔结构示意图 地下水监测孔结构示意图见图A.1

    A.1地下水监测孔结构示

    地温监测孔结构示意图见图B.1。

    DB61/T 11932018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地温监测孔结构示意图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地温监测孔结构示意图

    民政标准图B.1地温监测孔结构示意图

    ....
  • 环境标准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专题: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体育标准 |过滤器标准 |竣工资料 |钢结构设计图纸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