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10273-2019 地热供热站设计规范

  • NB/T 10273-2019  地热供热站设计规范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7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8-06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市政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式中: 一地热有效利用率; 地热水进站设计温度,℃ 地热水出站设计温度,℃:

    一室内供暖设计温度,℃

    3地热水系统供热负荷可控

    岩土工程5.1.3.1换热器供热系统负荷

    5.1.3.2热泵供热系统负

    NB/T102732019

    . (5.1.31)

    Q2热泵供热系统负荷,kW: 3一地热水进热泵供热系统温度,℃: 4一地热水出热泵供热系统温度,℃: COP 热泵制热性能系数 5.1.4地热水进、出站阀组及设备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每条地热水进、出站管道上应设置阀门,阅门应为双向密封型,且不应采用对夹式阀门: b) 当两条以上单井管线在站内汇集时,宜设置地热水分集水器,分集水器的筒体断面流速宜为 0.5~1.0m/s; 当地热并并身结构和储层条件允许采、灌并互换时,单并进、出站管路的连接方式宜能实现采、 灌切换功能: d) 单井管线宜在站内设置回扬排水旁路, 5.1.5地热水系统应设置除砂设施,除砂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设置于地热水进换热器前,对于出水含砂量容积比大于1/20000的地热井,应先在井口进行 次除砂: b)宜选用承压运行、排砂方便、压降小的除砂设备,除砂精度不应低于0.5mm: ) 可不设备用,其总处理能力不应低设计地热水进站流量,台数组合应能适应负荷变化规律, 并满足低负荷运行要求; d) 排砂口应采用耐固体颗粒或耐磨性能好的阀门。 5.1.6地热水系统宜设置气水分离设施,气水分离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宜设置于回灌过滤设施前,当地热水含有易燃易爆气体时,应在进站前的安全区域进行一次气 水分离: b)可不设备用,其总处理能力不应低于设计地热水进站流量; C 应具有自动排气功能,且应考虑防腐措施。 5.1.7 地热水系统应设置回灌过滤设施,回灌过滤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对灰岩型热储层,回灌过滤精度应达到50um b)对砂岩型热储层,回灌过滤精度应达到5um c)对砂岩型热储层,当设置两级过滤时,粗过滤的过滤精度宜根据测定的地热水悬浮颗粒粒度分

    布确定: d)每级过滤器的过滤单元均不应少于2个,当其中1个停止运行时,其余过滤单元的处理能力不 应小于设计地热水出站流量: e)过滤器宜具有白动反冲洗功能: L)过滤器应考虑防腐措施,耐温应满足进入的地热水最高温度要求。 5.1.8当回灌并需要加压回灌时,地热水系统应在回灌过滤设施后设置加压泵,加压泵的选择应符合 下列要求: a)加压泵宜采用离心泵,台数不应少于2台,其中1台备用: b)加压泵宜选用调速泵,承压性能应满足其最高工作压力要求: c)运行加压泵的总流量不应小于设计地热水出站流量的1.1倍: d)加压泵的扬程不应小于在设计地热水出站流量下按式(5.1.8)的计算结果:

    5.2热泵中间循环系统

    5.2.1热泵中间循环系统的设置应根据地热水水质条件确定。

    5.2.3热泵中间循环系统换热器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换热器台数不宜少于2台,可不设备用: b)换热器的设计换热负荷应按热泵所需热源负荷的1.15~1.25倍来设计。 5.2.4热泵中间循环系统换热器的选择应符合本规范5.3.3条的有关规定。 5.2.5热泵中间循环系统中介水进出蒸发器的温差宜为8℃~10℃,进蒸发器的水温应尽可能高,但 不应高于热泵机组充许的蒸发器最高进水温度限值, 5.2.6热泵中间循环系统换热器应设置地热水侧流量调节旁路,并宜自动调节换热器中介水出水温度 5.2.7热泵中间循环系统的循环泵宜设置在板式换热器进口侧,其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运行循环泵的台数宜与热泵机组台数相同,另应有1台备用泵,但总台数不宜多于4台: b)运行循环泵的总流量不应小于热泵机组在额定负荷下的热源水需要量的1.1倍: c)循环泵的扬程不应小于换热器、热泵机组蒸发器、中间循环管路的阻力损失之和。 5.2.8热泵蒸发器进水口处应装设过滤器,过滤器的滤网网孔不宜低于30目。 5.2.9热泵中间循环系统应设置补水定压,补水定压点宜设置在循环泵的进口侧,补水定压可利用供 暖系统的低区补水定压设施。 5.2.10热泵中间循环系统的补水水质硬度不应高于3mmol/L,当超过时应与供热热水系统统一考虑补 水软化处理设施。

    供热热水温度的确定应符合

    a 用户末端采用地面辐射供暖时,供水温度宜采用35℃~45℃,供回水温差不宜大于10℃且不 宜小于5℃: b)用户末端采用风机盘管供暖时,供水温度宜采用40℃~50℃,供回水温差不宜大于10℃且不 宜小于5℃: C) 用户未端采用散热器供暖的系统,供水温度宜采用55℃~65℃,供回水温差不宜大于20℃且 不宜小于10℃: d 用户为下级供热站时,供回水温度应使其与地热水的传热温差满足本规范第5.3.3条第d)款 的规定,并经技术经济对比确定。 5.3.2 供暖换热器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换热器的总台数不宜多于4台且不应少于2台: b)换热器的设计换热负荷应在换热器供热系统设计热负荷的基础上乘以1.15~1.25的附加系数; c)当一台换热器停止工作时,剩余换热器的设计换热负荷在寒冷地区不应低于换热器供热系统设 计热负荷的65%,在严寒地区不应低于换热器供热系统设计热负荷的70%。 5.3.3 供暖换热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供暖换热器宜采用可拆板式换热器,当地热流体参数超过可拆板式换热器承压或耐温上限时, 可采用管壳式换热器,且地热流体宜走管程: b)与地热流体接触的换热板片或换热管的材料宜根据实际地热流体的腐蚀挂片试验确定:不具备 条件时,不锈钢材料可根据其工作温度和氯离子含量按表5.3.3选择:当不锈钢不能满足要求 时,可选择钛材质:

    表5.3.3几种不锈钢适用的地热流体中最高氯离子含量

    板式换热器的密封垫片应采用免粘接固定方式,密封垫片材料应满足地热流体温度要求;当地 热流体含油时,密封垫片应采用耐油橡胶材料: 在确定换热器的设计参数时,板式换热器的换热端差不宜小于2℃,板式换热器板间流速宜控 制在0.4m/s0.5m/s: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端差不宜小于5℃。 3.4 生活热水换热器的选择应根据地热梯级利用工艺确定,当采用容积式水加热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其结构设计应便于清除换热管内外水垢: b 换热管的材料选择应符合本规范5.3.3条第b)款的规定; 设计小时供热量的确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0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3.5 热泵机组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a)热泵机组的选型应与设计热源水温度和供热热水温度相匹配: b) 热泵机组应具有优良的调节性能,适应供热负荷变化规律,并满足低负荷运行要求; 当地热流体温度≥90℃时,可选用热水型吸收式热泵:

    d)压缩式热泵机组的类型宜按表5.3.5中的制热量范围,经技术经济对比后确定。

    5压缩式热泵的制热量范围

    5.3.6调峰热源设备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调峰热源设备宜通过技术经济对比确定,可选用压缩式热泵、热水型吸收式热泵、燃气吸收式 热泵、热水锅炉或多种设备的组合; b 调峰热源设备的总装机容量不应小于设计调峰热负荷: c)调峰热源设备的台数应根据热负荷调节要求以及设备的类型、规格和性能特点综合确定。 5.3.7当采用热水锅炉作为调峰热源设备时,锅炉及其配套设施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041 《锅炉房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5.3.8供热热水系统循环水泵、补水定压装置及补水水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CJ34《城镇供热管网 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5.3.9供热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进、出口母管之间,应装设带止回阀的旁通管,旁通管截面积不宜小 于母管的1/2:在进口母管上,应装设除污器和安全阀,除污器的滤网网孔宜为30目,安全阀宜安装在 除污器出水一侧。 5.3.10供热管网分为2个以上区域管网时,供热热水系统宜设分水器和集水器。 5.3.11供热热水系统与站外供热管网之间应设阀门,阀门应为双向密封型,且不应采用对夹式阀门。

    6.1.1地热供热站系统装设监测参数的仪表,应符合表6.1.1的规定

    表6.1.1地热供热站装设监测参数的仪表

    注:表中符号:“V”为需装设,“一”为可不装设。

    6.1.2地热供热站装设的报警信号,应符合下列规定

    a)补水箱的液位应设置超高液位警报、超低报警及超低低报警: b)气水分离器应设置超高及超低液位警报; c)地热井水位应设置超低报警及超低低报警。 6.1.3地热供热站应计量下列项目,以满足经济核算的需求: a)单井地热水流量: b)地热供热站总耗电量,热泵机组及水泵耗电量宜设置单独计量: c) 供热系统的供热量: d)供热系统补水量: c)燃料的消耗量。 5.1.4供热站应设曾通信设施,通信设施的设曾应满足现行国家和行

    6.2.1地热供热站宜设置集中控制系统

    6.2.2地热供热站宜设置气候补偿,根据室外环境温度调节供热输出负荷。 6.2.3地热水系统宜设置地热水流量自动调节装置。 6.2.4热泵中间循环系统的换热器一次侧进出水管间应设置自动调节装置,并根据换热器二次侧出口 温度自动调节。 6.2.5热泵机组、回灌过滤装置自带控制系统,系统应预留上传集中控制系统的数据通信接口。 6.2.6当供热系统有2台及以上热泵机组时,热泵机组宜采用总回水温度来控制热泵机组运行台数: 当仅采用热泵供热系统供热时,热泵机组宜采用由热负荷优化控制运行台数的方式。 6.2.7地热井井泵和供热热水系统循环水泵宜采用变频控制装置。

    6.2.8地热供热站的联锁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a)当地热井水位超低低时,联锁关闭地热井井泵。 b)供热热水系统的联锁保护按现行行业标准CJJ34《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相关规定执行。 6.2.9对可能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供热站,应设置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探测器, 且探测器应与事故通风系统的通风机联锁,并应在工作地点设有声、光等报警状态的警示。

    管道设计应根据热力系统和工艺布置进行,并应符合下列变

    NB/T102732019

    a)应便于安装、操作和检修; b)管道宜沿墙和柱敷设; c)管道不应妨碍门、窗的启闭; d)应满足装设仪表的要求; e)管道布置宜短捷、整齐。 7.0.2地热水管道、排气管道及其附件应满足下列要求: a)应根据介质化学成分,按其腐蚀性、结垢等特点,选用安全可靠的管道材料,并宜采用金属材料: b)阀门密封面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可能发生结垢的管线上宜采用蝶阀: c)管道及其附件应采用焊接连接或法兰连接:采用法兰连接时,应选用突面法兰,垫片应采用耐 腐蚀材料 7.0.3供热热水管道管材、管道附件的选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CJ34《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的 有关规定 7.0.4补水水处理设备的进水管线,不宜采用碳钢管材, 7.0.5并联工作的换热器、热泵的连接管路宜按同程连接设计 7.0.6管道与设备连接时,在靠近设备接口处应装设阀门:管道与泵连接时,应采用挠性接头。 7.0.7换热器的低位接口法兰与阀门之间,应设泄水口,并安装泄水阀门。 7.0.8排污管道应减少弯头,保证排污畅通 7.0.9地热水气水分离设备的排气管道应直通室外,排气管道上返处应设排水口,并在排水管上安装 阻气疏水阀 7.0.10热泵中间循环系统管道的高点,应装设放气阀。 7.0.11安全阀后应设泄压管,两个独立设置的安全阀的泄压管不应相连:安全阀泄压管排放口应避开 操作地点和人员通道,热泵机组制冷剂安全阀泄压管应接至室外安全处。 7.0.12管道的温度变形应充分利用管道的转角管段进行自然补偿;当自然补偿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 置补偿器。 7.0.13管道支、吊架的设计,应计入管道、阀门与附件、管内水、保温结构等的重量以及管道热膨胀 而作用在支、吊架上的力 7.0.14供热站金属管道的设计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CJ34《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和CJJ28《城 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

    8.1.1地热供热站防垢设计中应依据水质分析报告判断地热水的结垢性。 B.1.2地热水的结垢性宜按雷慈诺指数(R/)和拉申指数(LI)判定。当地热水中氯离子(CI)占总 阴离子的摩尔分数小于或等于25%时,宜按雷兹诺指数判定地热水的结垢性;当地热水中氯离子(C1) 占总阴离子的摩尔分数大于25%时,宜按拉申指数判定地热水的结垢性。雷兹诺指数和拉申指数的计 算方法以及地热水结垢性的判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CJ138《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程》中的有关 规定。 8.1.3当地热水具有结垢性时,应对与地热水直接接触的管道和设备采取防垢措施。防垢措施可采取 下列措施之一或同时采取多种: a)增压法; 诊

    a)增压法: b)防垢涂层法

    8.2.1地热供热站防腐设计中应依据水质分析报告判断地热水的腐蚀性 8.2.2地热水的腐蚀性宜按拉申指数判定,地热水腐蚀性的判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CJ138《城镇地 热供热工程技术规程》的相关要求。 8.2.3当地热水具有腐蚀性时,应对与地热水直接接触的管道和设备采取防腐措施。防腐措施可采取 下列措施之一或同时采取多种: a)采用防腐材料: b)采用防腐涂层; c)系统隔绝空气。 8.2.4地热水系统不应采用添加化学药剂的防腐处理方法 8.2.5设备和管道的外

    8.2.1地热供热站防腐设计中应依据水质分析报告判断地热水的腐蚀性。 B.2.2地热水的腐蚀性宜按拉申指数判定,地热水腐蚀性的判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CJ138《城镇地 热供热工程技术规程》的相关要求。 8.2.3当地热水具有腐蚀性时,应对与地热水直接接触的管道和设备采取防腐措施。防腐措施可采取 下列措施之一或同时采取多种: a)采用防腐材料: b)采用防腐涂层; c)系统隔绝空气。 8.2.4地热水系统不应采用添加化学药剂的防腐处理方法。

    a)宜采用成型制品: b)主要物理化学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264《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中的 相关规定: 在保温材料及其制品的物理化学性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应优先选用导热系数低、密度小、价 格低廉、施工方便、便于维护的保温材料: d)当地热水温度高于100℃C时,保温材料及其制品应选择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GB8624《建筑材 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规定的A2级材料;当地热水温度小于或等于100℃时,保温材料及其 制品应选择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GB8624《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规定的C级材料。 8.3.3保温层厚度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工艺要求和经济性,其具体计算方法可参考现行国家标准GB 50264《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和GB/T4272《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的相关部分

    9.1.1地热供热站火灾危险性分类和耐火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 a)未设置燃气(油)设施的地热供热站房属于戊类生产厂房:独立设置在地上时,耐火等级不应 低于三级:独立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一级:附建在其他建筑物内时, 其耐火等级应根据主体建筑的性质确定: b)设置燃气(油)设施的地热供热站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041《锅炉房设计规范》的有 关规定。 9.1.2地热供热站房的柱距、跨度及层高,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006 《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的有关规定。 9.1.3地热供热站楼面、地面和屋面的活荷载,应根据工艺设备安装和检修的荷载要求确定,亦可按 表913选取

    表9.1.3楼面、地面和屋面的活荷载

    工具的最大外廊尺寸大300mm;地下或半地下式供热站的出入通道或预留设备吊装孔的尺寸应满足设 备最大组件的运输要求,吊装孔四周应设防护栏杆 9.1.5地上站房应选用隔声性能良好的外窗,外窗开启方式宜采用平开,且开启扇宜设纱窗:开窗面 积应满足通风和采光要求。 9.1.6控制室、变压器室和高、低压配电室,不应设在潮湿的生产房间、淋浴间和卫生间的下方。 9.1.7控制室在面向有噪声设备间的墙上开设观察窗时,应设置不可开启的隔声观察窗,观察窗一般 采用单层或双层密闭窗 9.1.8地热供热站房内的热泵机组、水泵等振动较大的设备应采取减振和隔振措施。 2.1.9地热供热站设备间的地面和设备基础应采用易于清洗的面层,地面应设有坡度 电缆应预理防水套管

    和环境特征等因素,按现行国家标准GB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9.2.2当地热供热站的用电设备总容量在250kW及以上时,宜采用高压供电。 9.2.3地热供热站宜采用附建式变配电室或户外预装式变配电站,变配电设施应临近热泵机组等大型 用电设备 9.2.4分散布置的地热井,采用低压供电时应进行线路电压损失校验,距离较远时宜设户外预装式变 电站供电,如环境允许且变压器容量不大于315kVA时,可设杆上式变电站, 9.2.5高、低压配电装置和干式电力变压器,设置在同一房间内,其配电设备的布置,应满足现行国 家标准GB5005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及GB50060《3kV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的有关规定 9.2.6 热泵机组的配电应采用放射式。当有数台热泵机组时,应按热泵机组为单元分组配电。 9.2.7 电气设备选型应充分考虑供热站高温、潮湿场所的特点和要求,当控制柜集中设置于专用控制 室时,其防护等终 与主机、水泵等设备设置在同一空间时,其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5。 9.2.8 kW时,配线宜选择电缆:功率大于等于300kW、小于500kW时,可根 9.2.9 单台热泵机组的输入功率大于1200kW时,应采用高压供电方式:输入功率大于900kW而小于 或等于1200kW时,宜采用高压供电方式;输入功率大于650kW而小于或等于900kW时,可采用高压 供电方式。 9.2.10 地热供热站泵房、控制室、配电室等房间地面人工照明标准照度值、显色指数及功率密度值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9.2.11地热供热站采用集中控制时,宜在远离操作屏的电动机旁设置事故停机按钮。 9.2.12 测量仪表集中处应设局部照明

    NB/T10273—20199.2.13电气线路宜采用穿金属管或电缆桥架布线,电缆敷设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电气线路不应沿热力管道、热水箱和其他载热体表面敷设。9.2.14地热供热站站房电源进线处应设置总等电位联结,潮湿场所的房间应做局部等电位联结。9.2.15防雷接地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9.3供暖通风9.3.1严寒及寒冷地区各生产房间生产时间的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宜符合表9.3.1的规定。在非生产时间的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宜为5℃。表9.3.1各生产房间生产时间的冬季室内计算温度房间名称温度(℃)经常有人操作时12主机房设有控制室,经常无操作人员时5水处理间15控制室、办公室、值班室16~189.3.2有设备散热的房间应进行热平衡计算,当其散热量不能满足本规范表9.3.1规定的冬季室内温度时,应设置供暖设备。9.3.3供热站房宜采用有组织的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通风。机械通风系统的通风量应符合下列规定:a)主机房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水处理房间换气次数不小于4次/h;b)变配电室的通风量应按热平衡计算确定,排风温度不宜高于40℃。9.3.4设置热泵机组的主机房应设置事故通风系统,事故通风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h;b)采用氟类工质的地热供热站事故排风口上沿距室内地坪的距离不应大于1.2m。9.3.5设置燃气(油)设施的地热供热站的通风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041《锅炉房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9.4给排水和消防9.4.1地热供热站的给水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01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和GB500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9.4.2地热供热站设计用水量应根据补水量确定。9.4.3地热供热站的排水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0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和GB500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9.4.4地热供热站应设置排水明沟:地下或半地下式供热站主机房和设备间排水明沟末端应设置集水坑,并应设置自动潜水排污泵。9.4.5地热供热站的消防设计,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当不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时,宜设置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10环境保护10.1大气污染物防治11

    10.1.1地热供热站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和GB1327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有关规定。当超过排方 标准时,应针对超标的组分及浓度,选择合理的治理措施。 10.1.2当采用压缩式热泵机组时,其工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环保的规定。

    0.1.1地热供热站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和GB1327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有关规定。当超过排放 示准时,应针对超标的组分及浓度,选择合理的治理措施。 0.1.2当采用压缩式热泵机组时,其工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环保的规定。

    10.2噪声与振动防治

    10.2.1地热供热站噪声排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和GB 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的有关规定给排水图纸, 10.2.2热泵机组、水泵等设备的噪声应首先从声源上进行控制,选择符合国家噪声控制标准的低噪 声产品。 10.2.3对于声源上无法控制的生产噪声宜采取下列降噪和减振措施: a)动设备与基础之间设置隔振器或隔振材料: b)燃烧器设置隔声罩降噪:

    10.3废水及固体废弃物治理

    10.3.1地热供热站的生产和生活排污水系统应 非污水水顶付合现行图家标准GB89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有关规定。 10.3.2地热供热站的废水排放口应设置采样点,监测项目应根据地热供热站的地热流体成分决定。 10.3.3回灌水水质应避免受系统污染 10.3.4地热供热站的废水排放温度不应高于40℃ 10.3.5地热供热站的设备排出的泥沙、废弃滤芯应收集处理

    11.1.1站内地热水来水、回灌尾水、供热回水和补水管道上应设置取样口。 11.1.2地热供热站应定期进行地热水、供热回水和补水水质分析,可委托专业机构化验并出具化验 报告。

    11.1.1站内地热水来水、回灌尾水、供热回水和补水管道上应设置取样口。 11.1.2地热供热站应定期进行地热水、供热回水和补水水质分析水利软件、计算,可委托专业机构化验并出具化验 报告。

    11.2.1地热供热站应设置热泵机组、换热器、水泵等设备和阀门的维护检修场地。 11.2.2供热能力8MW以上的地热供热站宜设置检修工具间。 11.2.3热泵机组、循环水泵、回灌过滤设备上方可设置起吊装置或考虑吊装措施

    11.2.1地热供热站应设置热泵机组、换热器、水泵等设备和阀门的维护检修场地。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专题: 档案标准 |供暖标准 |招标投标 |民政标准 |医药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