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试行)(自然资源部2019年7月)》

  •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试行)(自然资源部2019年7月)》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536.1K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8-24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市政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1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省级(区域)、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的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工作。
    开展其他相关工作需进行评价的,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指南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指南。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指南。
    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15618-20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
    管控标准(试行)
    GB 18306-2015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 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T 12343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
    GB/T 1392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20481-2017 气象干旱等级
    GB/T 21010-201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 21986 农业气候影响评价
    GB/T 50095-2014 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
    GB/T 50331-2002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
    DZ/T 0286-201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
    TD/T 1055-2019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
    DD 2019-08 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要求(1:50000)
    国海预字〔2015〕585 号 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
    环办生态〔2017〕48 号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试行)
    环办环评〔2017〕99 号
    “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
    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编
    制技术指南(试行)
    3 术语和定义
    3.1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基于一定发展阶段、经济技术水平和生产生活方式,一定地
    域范围内资源环境要素能够支撑的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等人类活
    动的最大规模。
    3.2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
    在维系生态系统健康前提下,综合考虑资源环境要素和区位
    条件,特定国土空间进行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等人类活动的适宜
    程度。
    4 评价目标
    分析区域资源环境禀赋条件,研判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问题和
    风险,识别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重要和生态极敏感空间,明确农
    业生产、城镇建设的最大合理规模和适宜空间,为完善主体功能
    区布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优
    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国土空
    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提供技术支撑,倒逼形成以生态优
    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

    根据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结果,对农业生产适宜区、一般适 宜区内且生态保护极重要以外区域,分析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形 成农业生产空间潜力分析图。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经济可 行的原则,结合可承载农业生产的最大规模,分析可开发为耕地 的潜力规模和空间布局,以及现状耕地质量的提升潜力。 根据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对城镇建设适宜区、一般适 宜区内且生态保护极重要以外区域,分析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形 成城镇建设空间潜力分析图。综合城镇发展阶段、定位、性质、 发展目标和相关管理要求,结合可承载城镇建设的最大规模,分 析可用于城镇建设的潜力规模和空间布局,以及现状城镇空间优 化利用方向。

    有条件地区,尤其是沿海、青藏高原及周边等重点地区,针 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不同情景,分析气候变化对土地资源、水资源、 生态系统、自然灾害、陆海环境、能源资源、滨海城镇等的影响 研判变化趋势和重大风险,提出国土空间升发保护应对策略。 分析技术进步、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等对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 不同影响,提出生产生活方式转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提升的路 径及具体措施。 模拟重大工程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变化等不同情景,分别给 出并比对相应的评价结果,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多方案决策

    评价成果包括报告、图件、数据表等(参见附录F)。 按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数据库标准, 形成评价成果数据集

    编制各级国土空间规划时,应先行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形成专题成果,随同级国土空间规划 并论证报批入库。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在市级评价成果基础 上,形成评价报告;有条件或有必要的,可开展有针对性的补充 评价。评价成果可从以下方面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支撑国土空间格局优化。通过识别资源环境比较优势和限制 因素,分析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等功能的适宜程度: 作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确定主体功能定位的重要依

    据。 支撑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生 态保护极重要区域,作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空间基础。农业生 产适宜区住宅标准规范范本,作为永久基本农由的优选区域;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等应优先选择农业生产不适宜区内的耕地。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应 优先选择城镇建设适宜区,并尽量避让城镇建设不适宜区,无法 避让的需进行专门论证并采取相应措施 支撑规划自标指标确定和分解。耕地保有量、建设用地规模, 升发强度等目标指标不应突破可承载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的最大 规模。 支撑重大决策和重大工程安排。国土空间整治修复重点区域 和重大工程的确定与时序安排,应与评价识别的生态极敏感、灾 害危险性高、环境污染严重等区域相匹配。 支撑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产业结构和布局、用水总量和强 度控制、资源利用效率、重大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城乡公共服务 配置等的确定,应与评价提出的资源环境底线约束、突出问题和 重大风险的应对措施相衔接。 支撑海岸带、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修复、文物保护利用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专项规划编制

    1.数据时间与同级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基年保持一致,若缺乏应采用最接近年份的数据。 2.表中数据精度要求主要适用于省级评价,市县级评价时应采用优于省级精度的数据。 3.市县层面根据所确定的评价内容、指标、方法,补充收集相应数据。

    2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表

    1.为基础指标,其他为修正指标。 2.针对区域特征与问题确定相应指标,如平原地区不涉及地形起伏度等, 3.各地可立足本地实际增加评价要素和指标,海洋开发利用、文化保护利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特点突出的可补充相关指标进行评价

    附录B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方法

    省级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要衔接相应的全国结果。币县层 面,直接使用省级结果,并根据更高精度数据和地方实际进行边 界校核和局部修正。同时,在生态保护极重要以外区域,可根据 市县对高品质生态空间的需求,开展适当的补充评价,

    B.1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评价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海 岸防护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分别划分为极重要、重要 和一般重要3个等级,取各项结果的最高等级作为生态系统服务 功能重要性等级。 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功能的具体评价方法参见《生 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试行)(环办生态【2017】48号)附录 中的模型评估法,生物多样性与海岸防护的评价方法如下

    B.1.1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重要性在物种、生态系统两个层次进行 评价。 在物种层次,陆生生物推荐采用物种分布模型进行评价。以 国家一、二级保护物种和其他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物种为保护目 标,全面收集区域动植物多样性和环境资源数据。根据关键物种 分布点的环境信息和背景信息,应用物种分布模型量化物种对环 境的依赖关系,从而预测任何一点某物种分布的概率,结合关键

    物种的实际分布范围确定重点区域。常用的物种分布模型包括回 归模型、分类树和混合大量简单模型的神经网络、随机森林等。 在单个物种分布范围的基础上,叠加得到多个物种的空间分布 图,根据物种的保护价值和集中程度确定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的 重要性。 水生生物以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珍稀濒危物种及其他具 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物种为保护目标,全面收集区域物种分布范 围、种群数量等数据,确定单个物种集中分布区域。在单个物种 分布范围基础上,叠加得到多个物种的空间分布图,根据物种保 护价值和集中分布程度确定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的重要性。 在生态系统层次,可以按照如下评价准则明确优先保护生态 系统类型,进而补充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重要区域。将原真性、 完整性高的森林、草地、湿地、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优先 保护生态系统划入极重要等级,其他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划入重要 等级。 (1)优势生态系统类型:生态区的优势生态系统往往是该地 区气候、地理与土壤特征的综合反映,体现了植被与动植物物种 地带性分布特点。优势生态系统的保护能有效保护生态过程与构 成生态系统的物种。 (2)反映了特殊的气候地理与土壤特征的特殊生态系统类 型:一定地区生态系统类型是在该地区的气候、地理与土壤等多 种自然条件的长期综合影响下形成的。相应地,特殊的生态系统

    通常能反映该地区的非地带性气候地理特征,体现非地带性植被 分布与动植物的分布,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3)只在中国分布的特有生态系统类型:由于特殊的气候地 理环境与地质过程,以及生态演替,中国发育与保存了一些特有 的生态系统类型,在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具有特殊的价值。 (4)物种丰富度高的生态系统类型:指生态系统构成复杂, 物种丰富度高的生态系统,这类生态系统在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中 具有特殊的意义。 (5)优先保护的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类型:红树林、海草床、 珊瑚礁、河口、滩涂、浅海湿地、海岛等是海洋生物完成生长, 繁殖、迁徒等关键栖息地,具有典型性、物种珍稀性和多样性等 特征。

    B.1.2 海岸防护功能重要性

    海岸防护是沿海防护林带(木麻黄、刺槐、黑松和杨树等) 与滨海生态系统(红树林、盐沼、海滩、珊瑚礁等)通过其结构 与过程减少海浪、水流的侵袭与淘刷,防止凤暴潮的泛滥淹没, 保护沿海城镇、农田、岸滩等,是滨海生态系统提供的重要调节 服务之一。通过综合考虑植被覆盖度、植被高度、潮间带宽度及 坡度等因素识别承担海岸防护功能的重点区域

    1.3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等纫

    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量(或物种数)为基础确定各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重要性级别,按栅格单元服务功能量(或物种数)评价

    值大小进行降序排列,分别将累积服务功能量占前50%、 50~80%、80~100%的像元划分为极重要、重要和一般重要3个 等级,形成各服务功能重要性等级评价结果。 对重要性等级结果进行完善。将重要饮用水源地补充纳入水 源涵养极重要区,将极小种群分布区等其他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 区补充作为生物多样性维护极重要区,

    B.2 生态敏感性评价

    评价水土流失敏感性、沙化敏感性、名漠化敏感性、海岸侵 蚀敏感性,分别划分为极敏感、敏感和一般敏感3个等级,取各 预结果的最高等级作为生态敏感性等级。 水土流失、石漠化和土地沙化敏感性的具体评价方法参见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试行),海岸侵蚀敏感性的评价方法 如下。 海岸侵蚀敏感性评价基于海岸地貌类型及利用现状、风暴潮 最大增水、平均波高等自然因素指标以及海岸侵蚀速率等动态因 素指标。

    海岸侵蚀敏感性1=(N+M)/2

    式中,M为海岸侵蚀动态因素敏感性分级,由海岸侵蚀速率 表征;N为海岸自然因素敏感性分级,N=aig+a2×h+a3×Hw,g 为海岸地貌类型,h为风暴潮最大增水,Hw为平均波高,a1、 a2、α3为权重,根据区域海岸侵蚀主要影响因子确定,各因子赋 值见下表,

    将最终的敏感性分值划为3级,极敏感(3.5~5.0),敏感 (2.0~3.5)和一般敏感(0.1~2.0)

    3.1初判生态保护重要性等级

    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的较高 等级,作为生态保护重要性等级的初判结果,划分为极重要、重 要、一般重要 3 个等级

    B.3.2修正生态保护重要性等级

    基于生态廊道进行修正。基于野生动物活动监测结果和专家 经验,对于野生动物迁徒、洄游十分重要的生态廊道,将初判结 果为重要等级的图斑调整为极重要等级、一般等级的图斑调整为 重要等级。 生态系统完整性修边。考虑自然边界,依据自然地理地形地

    貌或生态系统完整性确定的边界,如林线、雪线、岸线、分水岭, 以及生态系统分布界线,对生态保护重要性极重要、重要等级的 区域进行边界修正

    C. 1. 1 土地资源评价

    附录C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方法

    评价时需扣除河流、湖泊及水库水面区域。 利用全域DEM,计算地形坡度,按≤2°、2~6°、6~15°、 15~25°、>25°划分为高(平地)、较高(平坡地)、中等(缓坡地) 较低(缓陡坡地)、低(陡坡地)5个等级,生成坡度分级图。 以坡度分级结果为基础,结合土壤质地,将农业生产土地资 源划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低5个等级。土壤粉砂含量》 80%的区域,土地资源直接取最低等;60%≤粉砂含量<80%的 区域,将坡度分级降1级作为土地资源等级。有条件的地区应进 一步采用土壤有机质、厚度等指标对评价结果进行修正,

    C. 1. 2 水资源评价

    基于区域内及近地区气象站点长时间序列降水观测资料, 通过空间插值得到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层,降水量按照 1200mm、800~1200mm、400~800mm、200~400mm、<200mm 分为好(很湿润)、较好(湿润)、一般(半湿润)、较差(半十 旱)、差(干旱)5个等级。 对于云贵高原等蒸发能力较强,仅通过降水难以全面反映农 业供水条件的区域,可采用干旱指数计算。干旱指数为年蒸发能 力和年降水量的比值,按照≤0.5、0.5~1.0、1.0~3.0、3.0~7.0、>7.0 分为好(很湿润)、较好(湿润)、一般(半湿润)、较差(半干

    旱)、差(于旱)5个等级。 对于现状供水结构中过境水源占比较大且仅通过本地水资 源总量难以全面反映农业供水条件的区域,可采用县级行政区用 水总量控制指标模数计算。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模数按≥25万 m3/km、13~25 万 m3/km、8~13万m3/km、3~8 万m3/km、<3 万m3/km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差5个等级。

    C. 1. 3 气候评价

    通过≥0℃活动积温等指标反映区域光热条件。基于区域内 及邻近地区气象站点长时间序列气温观测资料,统计各气象台站 ≥0℃活动积温,进行空间插值,并结合海拨校正后(以海拨高 每上升100m气温降低0.6℃的温度递减率为依据)得到活动 积温图层,按≥7600°、5800~7600°、4000~5800°、1500~4000° 1500°、划分为好(一年三熟有余)、较好(一年三熟)、一般( 年两熟或两年三熟)、较差(一年一熟)、差(一年一熟不足)5 级。 可增加多年平均目照时数等评价指标,参见《农业气候影响 评价(GB/T21986)》,对光热条件等级结果进行修正。

    C. 1.4 环境评价

    制值时,将土壤环境容量相应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生成 土壤环境容量分级图

    C. 1. 5 灾害评价

    附录D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方

    附录D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方法

    评价时需扣除河流、湖泊及水库水面区域。 利用全域DEM计算地形坡度,按≤3°、3~8°、8~15°、 15~25°、>25°生成坡度分级图,将城镇建设土地资源划分为高、 较高、中等、较低、低5级。 对于高程≥5000m的区域,土地资源等级直接取最低等;高 程在3500~5000m之间的,将坡度分级降1级作为土地资源等级。 计算地形起伏度。邻域范围通常采用20公顷左右(如50m ×50m栅格建议采用9×9域,30m×30m栅格建议采用15× 5邻域),对于地形起伏度>200m的区域,将初步评价结果降2 级,地形起伏度在100~200m之间的,将初步评价结果降1级作 为城镇土地资源等级。

    D.1.2 水资源评价

    省级层面宜选用四级/五级水资源分区或县级行政区为评价 单元,按照水资源总量模数≥50万m3/km、20~50万m3/km、 10~20万m/km、5~10万m3/km、<5万m3/km划分为好、较 好、一般、较差、差5个等级。市县层面可采用小流域为评价单 元,以充分反映本地水资源流域属性和空间变化差异。确定小流 域水资源总量时,应充分利用已有调查评价成果,没有相关成果 的可通过水文模型等方法进行计算。 对于现状供水结构中过境水源占比较大且仅通过本地水资

    舒适度采用温湿指数表征,计算

    城镇建设环境评价包括大气环境容量和水环境容量评价。 (1)大气环境容量 参照《“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 境准入负面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环办环评【2017]】99

    号),进行大气环境容量计算。根据数据分布特征,将大气环境 容量各项评价指标划分为高、较高、一般、较低、低5个等级: 取各项评价指标中的最低值,作为评价单元大气环境容量等级划 分结果。 当数据资料和技术条件不支持上述方法时,可采用以下简化 方法:统计区域及周边地区气象台站多年静风日数(最大风速 低于3m/s的日数)和多年平均风速,通过空间插值分别得到1km X1km的静凤日数和平均凤速图层,按静凤日数占比≤5%、 5~10%、10~20%、20~30%、>30%生成静风日数分级图,按平均 凤速>5 m/s、3~5m/s、2~3 m/s、1~2 m/s、≤1m/s 生成平均凤速 分级图。取静风日数、平均风速两项指标中相对较低的结果,将 大气环境容量指数划分为高、较高、一般、较低、低5级。 (2)水环境容量 参照《“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 境准入负面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环办环评【2017]99 号),进行水环境容量计算。根据数据分布特征,将水环境容量 各项评价指标划分为高、较高、一般、较低、低5个等级,取各 项评价指标中的最低值,作为评价单元水坏境容量等级划分结 果。 当数据资料和技术条件不支持上述方法时,可采用径流量法 对水环境容量进行简化计算,即通过计算评价单元年均水质目标 浓度与地表水资源量的乘积来表征水环境容量相对大小。其中, 评价单元年均水质目标浓度可结合实际,根据现有水功能区划或

    将风暴潮灾害危险性划分为低、较低、较高、高4个等级

    D.1.6区位优势度评价

    (1)省级层面区位优势度评价 根据各评价单元与最近中心城市的交通距离远近进行分级 其中,交通距离可采用时间里程反映,中心城市原则上选择地级 及以上城市,还应考虑区域中邻近并确实对相关区域有影响的国 家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等。按照距离中心城市的交 通距离≤1小时、1~2小时、2~3.5小时、3.5~5小时、>5小时 将省级层面区位优势度划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差5个等 级。 (2)市县层面区位优势度评价 币县层面区位优势度根据区位条件、交通网络密度表征。其 中,区位条件通过交通干线可达性、中心城区可达性、交通枢纽 可达性及周边中心城市可达性反映,可采用时间距离方法计算, 按照目标区的交通距离20分钟、20~40分钟、40~60分钟、60~90 分钟>90分钟,分为五个等级。将公路网作为交通网络密度评 价主体,可采用线密度分析方法计算,按照交通网络密度由高到 低分为5、4、3、2、1五个等级。由于不同市县所在的区域城镇 七程度很大,交通网络密度分级参考等级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采 取专家打分方式进行分级, 基于区位条件和交通网络密度评价结果,确定区位优势度评 价结果,

    D.2.1初判城镇建设条件等级

    D.2.2修正城镇建设条件等级

    对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为极高等级的,将初步评价结 果调整为低等级;为高等级的,将初步评价结果下降两个级别; 为较高等级的,将初步评价结果下降一个级别。对风暴潮灾害危 险性为高的,将初步评价结果下降一个级别。 对于大气环境容量和水环境容量均为最低值的,将初步评价 结果下降两个级别;将大气环境容量或水环境容量为最低值的: 将初步评价结果下降一个级别。对于舒适度等级为很不舒适的, 将初步评价结果下降一个级别。 将区位优势度评价结果为最低值的,将初划城镇建设条件等 级下降两个级别;对区位优势度评价结果为较差的,将初划城镇 建设条件等级下降一个级别;对区位优势度评价结果为好的,将 初划城镇建设条件结果为较低、一般和较高的分别上调一个级

    别。 根据地块集中连片度进行修正,确定城镇建设条件等级。同 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文化保护重要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适宜 性等内容进行评价,修正城镇建设条件等级

    D.2.3城镇建设适宜性划分

    将城镇建设条件等级为高、较高的划为适宜,等级为一般、 较低的划为一般适宜,等级为低的划为不适宜。 对适宜性划分结果进行专家校验,综合判断评价结果与实际 状况的相符性。对明显不符合实际的,应开展必要的现场核查校 验与优化。

    E.1农业生产承载规模评价

    E.1.1土地资源约束下农业生产承

    附录E承载规模评价方法

    从土地资源是否可作为耕地耕作的角度,选取附录C.1单项 评价中农业生产土地资源评价结果高至较低四级、高程<5000m 及土壤环境容量高和中两级区域,三者重叠区域作为可耕作土 地,按照县级行政单元统计其面积,作为土地资源约束下农业生 产的最大规模,

    E.1.2水资源约束下农业生产承载规模

    (1)灌溉可用水量 在不同区域供用水结构、粮食生产任务、三产结构等情景下 结合水资源配置相关成果,设定农业用水合理占比,乘以评价区 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得到不同情景下灌溉可用水量。 (2)农田灌溉定额 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以代表性作物(水稻、小麦, 玉米等)灌溉定额为基础,在不同种植结构、复种情况、灌溉方 式(漫灌、管灌、滴灌、喷灌等)、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等 情景下,分别确定农由综合灌溉定额。代表性农作物灌溉定额应 采用评价区域水利或农业部门发布的最新版行业用水定额或农 作物灌溉定额标准。有关部门或研究单位通过大量灌溉试验所取

    得的有关成果,也可作为确定灌溉定额的依据, (3)可承载的灌溉面积 不同情景下,灌溉可用水量和农由综合灌溉定额的比值,即 为相应条件下可承载的灌溉面积规模, (4)可承载耕地规模 可承载的耕地规模包括水资源可承载的灌溉面积和单纯以 天然降水为水源的农业面积。雨养农业需要适应当地降水规律, 雨养农业面积取决于作物生长期内降水量以及降水过程与作物 需水过程的一致程度。可采用彭曼公式计算作物蒸腾蒸发量,参 考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作物系数,计算主要作物生长期耗水 量;采用SCS模型等方法确定实际补充到作物根系层的有效降 水量。对于有效降水能够满足主要作物耗水量的地块面积为雨养 适宜地块面积。 (5)现状不合理灌溉耕地面积 针对存在地下水超采、河道生态流量(水量)不足、超过用 水总量控制指标等问题的区域,通过不合理农业灌溉水量除以现 状条件下农由综合灌溉定额,计算现状不合理灌溉耕地面积

    E.2城镇建设承载规模评价

    土地资源约束下城镇建设承载规模

    从土地资源是否可作为城镇建设的角度,选取附录D.1单项 评价中城镇建设土地资源等级高至较低四级,按照县级行政单元 统计其面积,作为土地资源约束下城镇建设的最大规模

    电力弱电设计、计算E.2.2水资源约束下城镇建设承载规模

    附录 F 成果编制要求

    一、前言 简要介绍区域基本情况、评价工作情况。 二、评价结果 (一)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以表格、图片形式分别展示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结果,简要 概括区域生态保护重点方向及空间格局特征。 (二)农业生产承载规模与适宜性评价 明确不同约束条件下农业生产承载规模。以表格、图片形式 分别展示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结果。简要概括区域农业生产空间 格局特征。 (三)城镇建设承载规模与适宜性评价 明确不同约束条件下城镇建设承载规模。以表格、图片形式 分别展示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简要概括区域城镇建设空间 格局特征。 三、资源环境票赋特征 分析土地、水、能源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自然 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空间分布、变化规律等特征,剖析气 候、生态、环境、灾害等要素特点,总结比较优势和限制因素

    四、问题和风险识别 将生态保护重要性、农业生产及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与 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对比,识别空间冲突。 综合分析资源环境开发利用的规模、结构、布局、质量、效 率、效益及动态变化趋势,识别因生产生活利用方式不合理、自 然资源过度升发粗放利用引起的问题和风险 五、潜力分析 根据农业生产、城镇建设评价结果中的可承载最大规模和适 宜性等级,结合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分析可开发为耕地的潜力规 模和空间布局,以及现状耕地质量的提升潜力;分析可用于城镇 建设的潜力规模和空间布局,以及现状城镇空间优化利用的方 向。 六、情景分析 分析气候变化、技术进步、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等对国土空间 开发利用的不同影响。模拟重大工程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变化等 不同情景,分别给出并比对相应的评价结果,支撑国土空间规划 多方案决策。 七、结论建议 基于评价结果对主体功能区优化、空间布局优化、三线划定, 规划目标指标、重大任务安排,以及相应的空间政策和措施提出 相关结论和建议。重点针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中的资源环境突出 可题和风险,提出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提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

    省级以区县行政单元进行统计,市县级以乡镇(街道)行政 单元进行统计。数据表主要包括单项评价结果数据表、集成评价

    【省(区、市)农业生产承载规模评价结果

    注:要明确每种情景的具体约束条件。

    有色金属标准省(区、市)城镇建设承载规模评价结果汇

    注:要明确每种情景的具体约束条件。

    ....
  • 环境标准
  • 相关专题: 建筑面积  

相关下载

专题: 医药标准 |资料范本 |安全网标准 | 方便面标准 |同轴电缆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