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2126-2020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轨)运行检修规程.pdf

  • DB45/T 2126-2020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轨)运行检修规程.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0.3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11-19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市政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装地点、试运行期限,以及试运行中需检测内容

    6.5.2新产品上线试运行前应进行风险评估,并做好相关的预案和措施。 6.5.3设备管理部门承接试运行任务后应及时组织实施。试运行期间应按规定加强监测、检查和维护, 认真记录分析运行情况。试运行期满后提交新产品试运行报告。 6.5.4设备管理部门出具的试运行报告需经运营单位审批后,方能交给研制单位。 6.5.5新产品试运行期宜不少于1年。遇有产品质量缺陷危及安全时应立即拆除,同时做好记录并通 知研制单位

    DB45/T 21262020

    7.1.1检测是指利用仪器、设备或人工等方式,对接触网(轨)进行检查测量,掌握设备质量及运行 伏态的过程。包含监测、巡视、静态检测和动态检测。 7.1.2监测是指利用地面或车载监控设备等监测接触网(轨)运行状态,数据分析每月应不少于1次, 主要监测接触网(轨)外观、零部件状态、主导电回路、外部环境和弓网配合等运行状态 7.1.3巡视是对接触网(轨)外观及列车的取流情况进行检查。巡视包括步行巡视、车梯巡视和登车 巡视。 7.1.4步行巡视的周期为露天区段接触网(轨)每月应不少于2次,隧道内每月应不少于1次;观察 的主要内容:

    有无异物侵入限界或妨碍受电弓、受电靴运行情况的障碍; 接触网(轨)设备、零部件、附属设施等有无烧伤和损坏; 绝缘部件(包括隔离开关、避雷器)有无破损和闪络; 设备柜门完好并锁闭、各线缆应固定和连接牢固: 回流装置、接地装置的固定和连接是否齐全、完好: 接触轨防护罩有无翘起或塌陷的情况; 各种标识是否齐全、完整; 有无因塌方、鸟窝、落物、其它施工等损伤接触网(轨)或危及供电行车安全的现象 1.5车梯巡视(架空接触网)的周期为,利用车梯对接触网设备进行巡视检查,每季度应不少于1 欠;观察的主要内容有检查接触悬挂、绝缘部件的运行状态,有无危及运行的隐患或缺陷。 1.6登车巡视的周期为,登乘在列车驾驶室对接触网(轨)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巡视检查,每月应 少于2次;观察的主要内容有列车取流、网(轨)压情况,接触悬挂、支持装置的状态。 1.7当遇有五级及以上大风、暴雨、大雾等恶劣天气时信息技术标准规范范本,应增加露天区段的巡视次数, 1.8静态检测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等手段,在静止状态下测量接触网(轨)的技术状态。静态 测的主要项目和周期: 跨座式单轨接触网供电臂绝缘电阻的检测周期宜不大于2年; 般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检测周期宜不大于3年;防雷装置的接地电阻检测应在每年雷雨季节 前完成; 一一接触线磨耗检测周期全面测量宜不大于5年,严重磨耗点测量宜不大于1年。 1.9动态检测是指利用接触网(轨)检测车、弓网或靴轨动态检测装置等手段,在运行中测量接触 可(轨)的技术状态。动态检测的周期为每季度应不少于1次:检测的主要项目包括接触线(轨)高度、

    跨座式单轨接触网供电臂绝缘电阻的检测周期宜不大于2年; 般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检测周期宜不大于3年;防雷装置的接地电阻检测应在每年 前完成; 一接触线磨耗检测周期全面测量宜不大于5年,严重磨耗点测量宜不大于1年。 .1.9动态检测是指利用接触网(轨)检测车、弓网或靴轨动态检测装置等手段,在运行中 网(轨)的技术状态。动态检测的周期为每季度应不少于1次;检测的主要项目包括接触线(车 立出值、坡度、硬点、接触压力、网(轨)压等

    7.2.1分析是指根据设备检查、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为检修提供依据。当有以下情况发生 分析:

    当检查、检测发现设备缺陷时,应组织进行分析,同时纳入检修处理,对危及供电行车安全 缺陷应立即组织处理; 当发生跳闸、中断供电、打碰受电弓或靴、零部件质量缺陷等异常情况时,应组织分析,查 原因并安排修理。

    当检查、检测发现设备缺陷时,应组织进行分析,同时纳人检修处理,对危及供电行车安全的 缺陷应立即组织处理; 当发生跳闸、中断供电、打碰受电弓或靴、零部件质量缺陷等异常情况时,应组织分析,查找 原因并安排修理。

    DB45/T21262020

    7.2.2当发生影响接触网(轨)的故障时,或出现地震、火灾等灾害后,应对接触网(轨)设备状态 变化、损伤、损坏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DB45/T2126—2020表2小修的项目、周期及内容(续)周期序号接触网类型项目内容月柔性架空接9附加导线12 检查附加导线、连接跳线、引下线及其连接、固定部件等。触网测量接触线高度、拉出值,检调接触线、汇流排及接头、10 接触悬挂、定位装置12 绝缘子、定位装置及其连接、固定部件等。11线岔测量线岔技术参数,检调线岔及其连接、固定部件等。测量锚段关节技术参数,检调锚段关节及其连接、固定部12锚段关节件等。测量中心锚结技术参数,检调调整螺栓、绝缘子及其连接13刚性架空接中心锚结固定部件等。触网测量分段绝缘器技术参数,检调主绝缘、导滑板及其连接、14分段绝缘器6固定部件等。测量刚柔过渡装置技术参数,检调刚性悬挂、柔性悬挂及15刚柔过渡装置6其连接、固定部件等。测量膨胀接头间隙,检调两悬挂拉出值及其连接、固定部16 膨胀元件6件等。接触悬挂、支持绝缘测量接触线高度、拉出值,检调接触线、汇流排及接头、17 12 子支持绝缘子及其连接、固定部件等。正线:1测量道岔技术参数,检调接触悬挂、支持绝缘子及其连接、18道岔车辆段:3固定部件等。19 锚段关节12测量锚段关节技术参数,检调两接触悬挂及其连接、固定部件等。跨座式单轨20接触网中心锚结12 测量中心锚结技术参数,检调中心锚结线夹固定等。分段绝缘器测量分段绝缘器技术参数,检调绝缘导滑板及其连接、固211定部件等。22车体接地板12 测量车体接地板高度,检调接地板及其连接、固定部件等。测量防护板与接触线的高度,检调防护板本体以及其连接、23防护板12 固定部件等。日接触轨及附件、绝缘测量接触轨水平定位、工作高度和钢面厚度,检调接触轨、2412 支架中间接头、绝缘支架及其连接、固定部件等。25中间接头12 检调接头及其连接、固定部件等。接触轨26膨胀接头6测量膨胀接头间隙,检调接头及其连接、固定部件等。测量端部弯头工作高度、钢面厚度,检调端部弯头及其连27端部弯头6接、固定部件等。10

    DB45/T21262020表2小修的项目、周期及内容(续)周期序号接触网类型项目内容月28中心锚结12测量中心锚结技术参数,检调卡块等。接触轨29 防护罩12 检调防护罩及其连接、固定部件等。30绝缘部件12清扫表面积尘,,检查其连接、固定部件等。检调开关刀闸按地刀闸)、操作机构、柜体和柜门,检31隔离开关6查上网电缆、绝家部件等。检调避雷器本体、引线接地装置、计数器及其连接、固326定部件等。33接触网(轨)电连接12检调电连接线、电连接线夹及其连接、固定部件等。通用设备34电缆检调电缆、:电缆终端头电缆支架及其连接、固定部件等。3512检调接地线、跳线、「出线及其连接、固定部件等。检调回流电缆!均流电缆司流箱、均流箱及其连接、固36回流装置12定部件等。37标志保安装置检调支柱号码牌、、终点标等标志及其固定部件等。8.8运行年限达到寿命周期且评估后不能满足质量要求或运行伏态不能满足要求的设备或零部件应进行更换。产品有明确规定的寿命周期符合产品规定,产品无明确的寿宇命周期,见表3。表3%*部分设备寿命周期表周期序号设备名称年I分段绝缘器5~82整体吊弦10~123常动隔离开类10~124逢雷器/电压均衡器10~125滑轮补偿装置心10~126复合绝缘子10~128.9当出现下列状态时,应进行大修:接触网(轨)整体运行周期达到20~25年的寿命周期,且检测评估后不能满足质量要求;柔性悬挂接触线整锚段整体磨耗>20%,或其状态不满足运行安全要求;刚性悬挂接触线整锚段整体磨耗>40%,或接触线工作面距汇流排<2mm,或其状态不满足运行安全要求:接触轨钢带磨耗剩余厚度<1.6mm,或其状态不满足运行安全要求;汇流排腐蚀面积超过5%、局部夹紧力达不到要求、夹槽张开次数达到产品规定上限、接触线连续2次以上发生从汇流排跳出;支持装置、定位装置、绝缘支架、支柱和基础等主要部件状态不满足安全运行要求。11

    DB45/T 21262020

    9.1质量鉴定是通过静态方式对接触网(轨)几何参数、设备及零部件状态进行综合分析,掌握设备 整体技术状态。 9.2质量鉴定宜采用静态检测、人工检查的方式,按单项设备和整体设备分别进行。 9.3接触悬挂、接触轨、附加导线的质量鉴定以条公里为单位,隔离开关、避雷器等以台为单位,线 岔、分段绝缘器等以组为单位,整体设备以换算条公里为单位。各设备及部件换算系数见表4。

    表4设备及部件换算系数

    9.4质量鉴定若以跨距为鉴定单元,在被鉴定的跨距内有一处不合格,即视为该跨距不合格。 9.5质量鉴定若以锚段为鉴定单元,当接触线、承力索或附加导线的接头和补强数量超出规定值时, 该锚段即视为不合格。整根电缆有一项不合格的,即视该根电缆为不合格设备。 9.6质量鉴定等级分为三种: 优良:绝缘部件(含空气绝缘)、接触网(轨)几何参数和主导电回路的设备状态未超过规定 值; 一一合格:设备状态在允许偏差值以内: 一不合格:设备状态超过允许偏差值。 9.7质量鉴定等级优良、合格、不合格率分别按式(1)~(3)计算:

    优良设备数量(正线公里) 优良率= ×100% 设备评价总数量(正线公里) 不合格设备数量(正线公里) 不合格率: <100%..... 设备评价总数量(正线公里)

    9.8设备管理部厂门应每年对接触网(轨)设备整体技术状态进行质量鉴定。 9.9质量鉴定结果应详细记录,并作为当年设备质量运行状态填入接触网(轨)设备履历。设备管理 部门应针对鉴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 9.10质量鉴定发现缺陷在鉴定期间已处理的,宜按处理后的质量状态进行评定。

    DB45/T21262020

    9.11质量鉴定范围应包括所有接触网(轨)设备,但已封存(已报批停用)的设备、本年度新(改) 建或已列入当年更新改造计划的设备可不作鉴定

    10.1支柱、基础及下锚拉线

    0. 1.1支柱的要求如下

    拉线不得侵入建筑限界,与地面夹角宜为45°,最大不得超过60° UT型线夹在受力后,螺纹外露长度应≥20mm,且不大于螺纹全长的1/2; 拉线在楔形线夹的回头长度应为450mm~500mm,回头长度和本线的绑扎长度应为90mm~110 mm; 与拉线相连接的部件应齐全完好,无变形及严重锈蚀现象,并有防腐措施。

    结构高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土50mm,

    DB45/T 21262020

    10.2.2腕臂底座应与支柱密贴,呈水平状态,两端高差≤10mm。 10.2.3腕臂底座的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土50mm。 10.2.4双腕臂底座间距应满足设计要求,极限温度时,两支悬挂及零部件间距≥60mm。 10.2.5腕臂不得有明显弯曲且无永久性变形,端部非受力部分长度为20mm,管口封堵良好。 10.2.6腕臂各部件组装正确,应与腕臂在同一垂直面内,铰接处应转动灵活,各部件间距离满足设计 要求。 10.2.7 平腕臂应呈水平状态,腕臂的偏移不得超过腕臂垂直投影长度的1/3。 10.2.8 棒式绝缘子的排水孔应朝下,承力索座内的承力索应置于受力方向指向轴心的槽内。 10.2.9支撑管及两端支撑管卡子应与腕臂在同一垂直面内。

    10.3.1定位装置结构及安装状态应保证接触线工作面平行于轨面连线,当受电弓通过或温度变化时 妾触线能上下、左右自由移动。 10.3.2定位器应处于受拉状态,坡度应在1/5~1/10内选定。 10.3.3定位器在平均温度时应垂直于线路中心线,温度变化时沿接触线纵向偏移量≤1/3。 0.3.4 接触线非工作支与工作支定位器、管之间的间隙应≥50mm。 0.3.5正、反定位管状态均应符合设计规定,应与腕臂在同一垂直面内, 10.3.6定位管端部余长50mm~150mm,管口封堵良好。 0.3.7 定位环应垂直线路方向安装,安装位置距定位管根部应≥40mm。 0.3.8 定位管卡子距定位环应保持100mm~150mm的距离, 10.3.9 双接触线悬挂时,两接触线的间距为40mm,两定位线夹间隙为90mm。 0.3.10 支撑管及两端支撑管卡子应与腕臂在同一垂直面内,支撑管与定位管之间夹角为30°~60°。 0.3.11 定位管V型吊线应顺直受力,两侧的长度、张力应相等,固定在承力索座两侧各100mm~ 300mm处。 10.3.12 防风拉线固定环应面向下锚侧,距定位器端头水平距离为500mm~650mm。 10.3.13 防风拉线长环应在定位管端,短环在定位器端。 0.3.14 防风拉线长环端回头为250mm,短环端回头为100mm,防风拉线固定环应位于长环中间位置 10.3.15定位线夹或锚支卡子受力面应符合规定,有环夹板远离定位钩和定位支座侧,U形锁向上弯 折60° 10.3.16软定位器的定位拉线调整端在定位器侧 固定端在腕臂侧

    10.4.1同一组硬横梁支柱中心的连线应与基准线路中心线垂直,偏差角≤3° 10.4.2硬横梁应呈水平状态,各段之间及其与支柱间应连接牢固,表面锈蚀面积超过20%时应除锈 涂漆。焊接部分不得有裂纹、锈蚀现象。 10.4.3硬横梁中心线和上、下部固定绳应在同一铅垂面内。 10.4.4上、下部固定绳应呈水平状态,允许有平缓的负弛度,5股道及以下负弛度不得超过100mm 5股道以上不得超过200mm。 10.4.5上、下部固定绳不得有散股、断股、接头和补强,其机械强度安全系数应遵照附录E的规定执 行。 10.4.6直、斜吊弦呈拉紧状态无松弛,上部为固定端,下部为调节端,直、斜吊弦应预留≥200mm 的调整余量。

    DB45/T21262020

    10.4.7上、下部固定绳的底座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并安装水平,下部定位绳距工作支接触线的 垂直距离≥250mm 10.4.8股道间分段绝缘子应位于两股道中间,且上、下绝缘子对齐。 10.4.9调整螺栓的螺纹外露部分≥20mm,且不大于螺纹全长的1/2。 0.4.10非工作支线索与固定绳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悬吊滑轮与承力索材质相匹配,满足线索随温 度变化伸缩的要求。 10.4.11弹簧补偿器应安装在固定绳受力小的一侧,并方便读尺,弹簧拉伸长度满足要求。 10.4.12弹箸补偿器本体应无裂纹、变形,与补偿固定绳在同一直线上。

    10.5.1接触悬挂的要求如下:

    个锚段内接触线的接头和补强,长度在800m及以下时为2 接头距悬挂点应≥2m,同一跨距内不得有2处接头,同一根接触线两接头的间距应≥15 双接触线两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 接触线应平直,允许扭面角度≤5°; 采用双接触线时,同一悬挂点两接触线应等高,允许偏差土2mm; 接触线工作支悬挂点的高度发生变化时,最大坡度及坡度变化见表5

    DB45/T 21262020

    表5接触线最大坡度及坡度变化

    10.5.4吊弦的要求如下

    吊弦的安装间距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土200mm; 整体吊弦预制长度应与计算长度相等,允许偏差土2mm,吊弦不得有断股和散股; 吊弦线夹在直线区段应保持铅垂状态,曲线区段应与接触线的倾斜度一致: 吊弦在极限温度时,顺线路方向的偏移值≤1/3; 吊弦的长度应能适应在极限温度范围内接触线的伸缩和弛度的变化; 相邻吊弦的高差应<10mm,但相邻吊弦不得出现V字形; 线岔和锚段关节区域内吊弦不得与其它线索相磨。 10.5.5弹性定位吊索的要求如下: 一吊索应保持一定的张力; 吊索在无偏移温度时两端的长度应相等,允许偏差≤400mm; 吊索不得有断股、散股和接头,并不得与其它部件相磨; 吊索型号与悬吊滑轮的型号应相互匹配,无偏磨现象; 吊索两端与接触线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规定,

    10.6.1中心锚结的设置位置应使其两边接触悬挂的补偿条件一致,位于锚段中部。 10.6.2承力索中心锚结绳、接触线中心锚结绳的材质应符合设计规定,并不得有散股、断股、接头和 补强。 10.6.3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应与承力索材质相匹配,其设置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线夹辅助绳外露长 度≥50mm 10.6.4承力索中心锚结绳弛度应等于或高于该处承力索弛度20mm~200mm,在其垂直投影与线路钢 轨交叉处,应高于接触线300mm以上。 10.6.5接触线中心锚结绳的范围内不得安装吊弦和电连接,两端距相邻的吊弦或电连接距离不得小于 500mm 10.6.6接触线中心锚结绳处于受力状态,但不得改变相邻吊弦受力和接触线高度。 10.6.7接触线中心锚结绳压接后回头外露长度应≥20mm。 10.6.8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应安装牢固,在直线区段保持铅垂状态,在曲线区段与接触线的倾斜度 致。 10.6.9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处接触线高度与相邻吊弦的高度应相等,允许偏差0mm~20mm。 和间距应符合设规定

    DB45/T21262020

    复式交分线岔两接触线相交于中轴支距的中点;交叉渡线线岔两接触线相交于两渡线中心 交点处,允许偏差土50mml; 两接触线的高差、限制管和始触区等,应符合10.8.1的规定。

    DB45/T 21262020

    10.9.3中心柱处接触线等高点接触线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工作支吊弦点,允许高于相邻吊弦点0mm~ Omml 10.9.4绝缘锚段关节转换柱处绝缘子距悬挂点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土50mm,绝缘子瓷 裙最低点距工作支接触线≥150mm。承力索、接触线两绝缘子上下应对齐。 10.9.5锚支接触线在其投影与线路钢轨交叉处,应高于工作支接触线200mm以上,并持续抬升至下 铺处。

    10.10.1分段绝缘器与接触线的连接应牢固,接头和导流板应平滑过渡,受电弓通过时应平滑过渡。 10.10.2分段绝缘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 10.10.3分段绝缘器应位于受电弓中心线上,允许偏差土100mm。 10.10.4 分段绝缘器的工作面应平行于轨面,两侧导滑板允许偏差土5mm。 10.10.5主绝缘应完好,表面拉弧烧伤不得超过有效绝缘长度的20%。 10.10.6 导滑板、导流板不得有裂纹和变形,磨耗超过产品规定时应及时更换。当主绝缘作为导滑板 更用时, 磨耗超过产品规定时应及时调整或更换。 10.10.7 分段绝缘器相对两侧吊弦允许5mm10mm的负弛度。 10.10.8 承力索或吊索上的绝缘子应位于分段绝缘器正上方。 10.10.9消弧间隙应符合产品的规定,允许偏差土5mm。

    10.11.1附加导线系接触悬挂以外的架空导线,包括馈电线、架空地线、架空避雷线等,其机械强度 的安全系数遵照附录E的规定执行。 10.11.2附加导线弛度应符合安装曲线规定,与运行中受电弓的距离≥100mm 10.11.3一个跨距内附加导线的接头不得超过1个,接头距悬挂点的距离≥500mm。 10.11.4一个耐张段内附加导线的接头和补强的数量,长度800m及以下不得超过3处,长度800m 以上不得超过4处。 10.11.5附加导线不得有散股、断股。散股时应用同材质的绑扎线进行绑扎,绑扎长度超出缺陷部分 30mm~50mm;当断股数在1~3股时,应采用预绞式接续条进行机械补强;当断股在4股及以上时应切 新并重新接续, 10.11.6附加导线与接触网同杆架设时,极限情况下与带电设备的距离不得小于150mm。 10.11.7在水平方向的转角应≤121

    1定位装置的跨距应符合设计规定,对线岔和锚段关节等特殊处所允许偏差土200mm,其它处 扁差±500mml 2化学锚固螺栓孔应填充密实无松动,螺栓长度符合设计规定。 3定位装置各紧固件应齐全,安装稳固,浇注水泥部分不得有松动和辐射状裂纹。 4预埋滑槽应完整齐全,无变形、破损和严重锈蚀。 5槽钢底座在直线区段应水平安装,曲线区段槽钢、绝缘横撑应平行于轨面

    元许俩差王5U0T 11.1.2化学锚固螺栓孔应填充密实无松动,螺栓长度符合设计规定。 11.1.3定位装置各紧固件应齐全,安装稳固,浇注水泥部分不得有松动和辐射状裂纹。 11.1.4预埋滑槽应完整齐全,无变形、破损和严重锈蚀。 11.1.5槽钢底座在直线区段应水平安装,曲线区段槽钢、绝缘横撑应平行于轨面

    DB45/T21262020

    11.1.6悬吊螺栓和T型头螺栓在直线区段应保持铅垂状态,曲线区段应与底座保持垂直状态,倾斜度 扁差≤1°。 11.1.7悬吊螺栓和T型头螺栓应无变形,预留调整余量≥20mm(受净空限制地段除外),螺栓的外 露长度应符合接触网带电部分最小空气绝缘间隙的规定。 11.1.8T型头螺栓的T型头应垂直于槽钢的开口槽道。 11.1.9隧道内吊柱应处于铅垂状态,倾斜度偏差≤1° 11.1.10采用腕臂式安装时,腕臂应保持水平,端部非受力部分长度为200mm,其管口密封良好。

    11.4.1两支接触线在锚段关节中部的两个悬挂 节两的两 悬挂点处非工作支 比工作支高3mm~7mm 11.4.2两支接触悬挂的水平距离、拉出值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土5mm

    11.5.1线岔处悬挂点拉出值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土10mm

    11.5.1线岔处悬挂点拉出值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土10mm

    DB45/T 21262020

    11.5.2在受电弓同时接触两支 戈应等高,在始融这处侧线触线比正线 触线高3mm~7mm。 11.5.3单开线岔两支悬挂点的汇流排中心线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土10mm。 11.5.4交叉渡线线岔两支悬挂的汇流排中心线距交叉点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土10mm

    11.6.1分段绝缘器与汇流排的连接应牢固、正确,接头处平顺,两端接触线高度与悬挂点接触线高度 一致。 11.6.2分段绝缘器应位于受电弓中心线上(线岔区除外),允许偏差土100mm 11.6.3分段绝缘器与受电弓接触部分应调整至一个平面,且平行于轨面,两侧导滑板允许偏差土5mm, 受电弓通过时应平滑过渡。 11.6.4主绝缘应完好,表面拉弧烧伤痕迹不得超过有效绝缘长度的20%。 11.6.5分段绝缘器距相邻悬挂点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土200mm。 11.6.6消弧间隙应符合产品的规定,允许偏差土5mm 11.6.7导滑板、导流板不得有裂纹和变形,磨耗超过产品规定时应及时更换

    7.2贯通式刚柔过渡装置的要求如下: 两支接触悬挂在关节中部的接触线应等高; 在交界点处汇流排对接触线不得产生下压或上抬; 两支悬挂点的拉出值、水平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土20mm; 刚性悬挂与相邻柔性悬挂导线不得相互摩擦; 受电弓通过时应平滑过渡, ,且不得出现固定拉弧点

    11.7.3关节式刚柔过渡装置的要求如下:

    两支接触悬挂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土20mm; 接触线下锚处绝缘子的外缘应符合接触网带电部分最小空气绝缘间隙的规定; 受电弓通过时应平滑过渡,且不得出现固定拉弧点。

    11.8.1膨胀元件所在的跨距应符合设计规定,且位于跨距中心,前后相邻跨距长度符合设计规定。 11.8.2两端悬挂点拉出值应符合设计规定,元件接头内部的伸缩部件运动灵活无卡滞。 11.8.3两滑动端伸缩长度应满足其两端锚段长度温差的伸缩量,端头间隙符合安装曲线规定, 11.8.4受电弓通过时应平滑过渡,无硬点。

    12.1.1支持绝缘子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爬电距离应≥250mm。 12.1.2支持绝缘子不得有裂纹、破损和闪络放电现象,瓷釉面破落面积不得大于40mm,铁件无锈蚀 现象。 12.1.3支持绝缘子在轨道梁上安装后的高度应符合设计规定,顶面顺线路方向的连接坡度不得大于1%。

    DB45/T21262020

    12.1.4金具与固定板之 整不得有宏化、破倾现家 12.1.5固定压板的选用应符合设计规定 压板螺栓的位置与支持绝缘子固定螺栓应在同一直线上。 12.1.6带电部分与轨道梁之间的

    12.2.1接触线的要求如下!

    12.3.1中心锚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靠近锚段中部。 12.3.2中心锚结应安装牢固,不得发生偏移。 12.3.3中心错结线夹的斜口面应朝向绝缘子金具,且不得有间隙

    12.4.1两支接触线的中心间距应≥44mm。

    DB45/T21262020

    12.4.2锚段关节内接触线应仅有一处等高点或等高段,且不得有硬点。 12.4.3伸缩间隙应符合设计规定,锚段无窜动现象。 12.4.4汇流排端头处非工作支接触线应低于工作支13mm~19mm,并联卡子处非工作支接触线应低 工作支7mm~9mml。

    12.5.1轨道梁上的预理件尺寸应符合设计规定。 2.5.2上下支持绝缘子固定预埋管的水平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土1.5mm,垂直偏差土3mm。 2.5.3 正线高速区段两相邻支持绝缘子固定预埋管高度差应≤1%,其它区段应≤3%。 2.5.4 道岔处于直线状态时,衔接部位的接触线仅可有一处等高点或等高段,且不得有硬点。 2.5.5 道岔在正位直股时,开口端衔接处接触网非工作支抬高应>10mm,其它各衔接处应>25mm。 2.5.6 两支接触线的中心间距应>44mm。 2.5.7 接触线沟槽应完全卡入道岔整体汇流排燕尾槽内,末端应预弯顺直并固定,接触线末端预留长 度为45mm~55m 2.5.8钢梁与支持绝缘子处的绝缘橡胶垫和绝缘护套应完好无损 12.5.9 受电弓通过时应平滑过渡,道岔在转折过程中接触网应无碰撞

    12.6.1分段绝缘器的安装跨距应符合设计规定,并位于跨距中心位置,充允许偏差土100mm。 12.6.2工作面应与接触线的工作面平齐,两个工作面允许偏差土2mm,并平行于轨道梁侧面。 12.6.3分段绝缘器应清洁光滑,无明显变形、裂纹和破损。 2.6.4导滑板不得有裂纹和变形,磨耗>4mm时应及时更换 12.6.5分段绝缘器与接触线衔接处受电弓通过时应平滑过渡

    12.7.1车体接地板外观应平直,不得有明显变形或损坏。 12.7.2车体接地板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并不得侵入限界。 2.7.3车体接地板的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土2mm,相邻托架处车体接地板的坡度应 2.5%0。 12.7.4沉头螺栓的顶面不得高出车体接地板外表面。 2.7.5轨道梁接缝处车体接地板的膨胀间隙应≥20mm,并自由伸缩。 2.7.6接线端子与车体接地板、接线端子与接地极的连接应牢固,电气导通良好。 12.7.7接地电阻值应≤4Q。

    12.8.1防护板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 12.8.2防护板安装应牢固,表面整洁美观、无明显损伤。 12.8.3防护板的安装高度距接触线顶面的距离应>10mm,受电弓通过时无刮弓、碰弓现象 12.8.4防护板与汇流排的预留间隙应≥2mm, 保障汇流排的正常伸缩。

    2.8.1防护板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 2.8.2防护板安装应牢固,表面整洁美观、无明显损伤。 2.8.3防护板的安装高度距接触线顶面的距离应>10mm,受电弓通过时无刮弓、碰弓现象 2.8.4防护板与汇流排的预留间隙应≥2mm, 保障汇流排的正常伸缩。

    DB45/T21262020

    13.1.1绝缘支架的型号、电气和机械性能和安装形式应符合设计规定,满足产品技术条件。 13.1.2绝缘支架的限界、跨距应符合设计规定。 13.1.3绝缘支架纵向轴线应垂直于线路中心线,横向轨线平行于线路中心线。 13.1.4支架底座、锚固螺栓应部件齐全、完好,安装端正、稳固,无锈蚀。 13.1.5绝缘支架表面应光洁、平整,无剥落、裂纹和放电闪络现象。 13.1.6卡爪和托架与接触轨的磨耗应符合规定。 13.1.7绝缘支架与接触轨托架防滑齿应咬合正确,满足接触轨顺线路方向的位移。

    13.4.4接触轨接头处受流面连接应平滑顺畅,连接缝隙应密贴,不得出现台阶 13.4.5中间接头端面与相邻绝缘支架的距离应不小于膨胀接头的最大补偿值。

    13.5.1膨胀接头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并位于跨距的中心位置。 13.5.2伸缩量应符合设计规定,预留间隙应符合安装曲线规定,允许偏差土5mm。 3.5.3膨胀接头表面应清洁,部件齐全、完好、无变形和腐蚀,在温度变化时应能自由伸缩、无卡滞 13.5.4膨胀接头处受流面应磨耗均匀,磨耗程度应与该处接触轨的磨耗一致。

    .5.1膨胀接头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并位于跨距的中心位置。 .5.2伸缩量应符合设计规定,预留间隙应符合安装曲线规定,允许偏差土5mm .5.3膨胀接头表面应清洁,部件齐全、完好、无变形和腐蚀,在温度变化时应能自由伸缩、无 .5.4膨胀接头处受流面应磨耗均匀,磨耗程度应与该处接触轨的磨耗一致

    DB45/T 21262020

    13.5.5膨胀接头与接触轨的连接应平顺,受电靴通过时应平滑过渡。

    13.6.1端部弯头本体应清洁,无裂纹、变形和腐蚀现象。 13.6.2端部弯头的折弯坡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13.6.3端部弯头受流面距轨面的高度,长度5.2m的端部弯头应为280mm~290mm;长度3.4m的端 部弯头应为260mm~270mm。 13.6.4端部弯头应能自由伸缩,不得与绝缘支架产生卡滞。 13.6.5端部弯头与接触轨相接应密贴,不得出现台阶,受电靴通过时应平滑过渡。 13.6.6端部弯头受流面的磨耗及烧损超过产品规定时,应及时更换。 13.6.7端部弯头附近应无易燃物,无侵限及妨碍受电靴运行的异物

    13.7.1中心锚结的安装位置和形式应符合设计规定,与膨胀接头的间隙设置应保持一致。 13.7.2对于双中锚或三中锚,在上坡端应保持中心锚结与绝缘支架的间隙为4mm,在下坡端应保持中 心锚结与绝缘支架密贴,应保持中心锚结与绝缘支架的间隙留在一侧。 13.7.3中心锚结部件应齐全、完好、无锈蚀,安装牢固。 13.7.4中心锚结两端受力应均衡,绝缘支架和接触轨受力后应无明显变形。 13.7.5卡块与绝缘支架的间隙应符合规定,中锚夹板安装牢固

    14接触网(轨)通用设备

    14.1.1绝缘部件的爬电距离,当采用DC750V时应≥180mm;当采用DC1500V时应≥250mm,其绝 缘部件机械强度的安全系数应遵照附录E的规定执行。 14.1.2瓷质绝缘部件不得有裂纹和破损,瓷釉面破损面积不得大于300mm,连接件完好不松动。 4.1.3在运输、装卸和安装绝缘部件时应避免发生冲撞,不得链击与瓷体连接的铁帽和金属体,也不 得对其进行机械加工和热处理,金属件应无锈蚀。 14.1.4有机复合绝缘子表面不得有闪络放电和破损现象,

    14.2.1隔离开关的规格、型号选用应符合设计规定。 4.2.2隔离开关本体应无明显变形和损坏抽样标准,支持绝缘子应清洁无破损和放电痕迹,瓷釉面剥落面积不 得大于300mm。 14.2.3隔离开关操作应动作准确、转动灵活、分合正确,合闸时触头应接触良好,引线和连接线的截 面与开关的额定电流相四配,引线不得有断股、散股、补强和接头。 4.2.4引线及连接线应连接牢固、接触良好,无损伤。引线的长度应满足温度变化偏移时的活动余量, 不得侵入限界,与接地体的距离见表1。 14.2.5触头接触面应平整、光洁、无损伤,并涂有导电油脂。触头带电部分至建筑物距离应≥500mm, 特殊条件下应≥300mm,至隧道壁应≥150mm。 4.2.6操作机构应完好无损并加锁,转动部分应注润滑油,操作时无卡滞,并有分合闸的明显标识。 14.2.7底座及操作机构应有接地保护,独立接地极 电阻值符合设计规定,但不得大于102。

    14.3避雷器、电压均衡器

    DB45/T21262020

    .3.1避雷器、电压均衡器的电气连接应接触良好,无烧伤。 ,3.2引线和紧固件应安装牢固,无损伤、松脱,引线的弛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3.3绝缘部件应清洁,表面应无异物、异常老化、变色、表层剥落、裂纹和破损现象。 3.4动作计数器、脱离器及故障保护线应完好。 3.5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符合设计规定,但不得大于10。 3.6每年雷雨李节前应对避管 器、 电压均衡器和动作计数器进行预防性试验。

    14.6.4均流电缆、回流电缆与钢轨的连接应牢固,电气接触良好。 14.6.5均流电缆、回流电缆的固定方式应牢固,在一个固定点松脱时电缆仍不侵入限界。 14.6.6均流箱、回流箱表面应无锈蚀,且安装牢固,箱体及箱盖开启时不得侵入限界。 14.6.7均流箱、回流箱内母排与均流电缆、回流电缆的连接端子应牢固,电气接触良好,箱内母排对 箱体的绝缘满足要求。

    的材质、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任何独立的金属

    DB45/T21262020

    14.7.2接地线应贯通安装,并与变电所接地母排连接,不得有过热变色和烧伤现象。 14.7.3接地线和接地跳线、底座的连接应牢固防雷标准规范范本,距接触网(轨)带电部分的距离符合表1的规定,且 不得侵入限界,

    14.8标志、保安装置

    ....
  • 交通标准
  • 相关专题: 城市轨道  
专题: 招标投标 |化工标准 |认证标准 |漆包线标准 |电子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