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818-2021 地下再生水厂运行管理规范.pdf

  • DB11/T 1818-2021  地下再生水厂运行管理规范.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0.2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4-03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市政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DB11/T 18182021

    j)应定期对配电系统进行检查,内容应包含高低压电缆线路、桥架、直流屏、高压柜、变压器 低压柜及电容补偿柜等; k 冬季运行时,应检查风机盘管结冰、风幕、暖风机运行情况。 5.2.5中控系统巡视应包含以下内容: a) 应对关键区域设备、液位、工艺运行等重点参数进行巡视; 应对易淹泡区域和临时施工区域进行视频巡视; C 应对通风、除臭系统在线气体浓度、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巡视; d 应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监测数据进行巡视, 5.2.6具有联动控制消防设备功能的消防控制室应安排24小时值班,每班不应少于2人,且值班人 员应持有消防管理部门颁发的消防设施操作员执业技能证书, 5.2.7具有联动控制消防设备功能的地下消防系统,日常巡视应包含以下内容: 应定期检查各区域消防设备情况,并留存检查记录; b) 应检查消防供、配电设施运行情况; C) 应检查火灾报警器、声光报警装置及手动报警按钮的外观、运行状态; d) 应检查消防供水设施、管线跑冒滴漏情况;压力及水箱液位情况; e) 应检查应急照明及疏散出口、消防指示灯运行状态; 应定期检查防烟、排烟系统工作状态; 9) 应定期检查防火分隔设施开关及启闭状况; 应定期检查气体灭火系统各控制器及安全阀等组件情况。

    5.3.1日常化验检测项目应符合GB18918、DB11/890、CJ/T51的相关规定。 5.3.2宜每日对各系列出水进行化验检测,包括氨氮、硝态氮、正磷酸盐等指标,了解各系列处理 效果。 5.3.3定期对各除臭系统气体排放点进行检测天然气标准,检测项目应符合DB11/501及HJ978的相关规定。 5.3.4化验室管理应符合CJJ60的相关规定。

    5.4.1生产记录及统计报表应符合CJJ60的相关规定。 5.4.2应如实记录与地下再生水厂相关的设备设施运行情况,如:通风、除臭系统等。

    5.5.1应建立厂网联动联调机制,通过厂网联动联调,实现水量均衡、水质保障、水位预调,确保 地下再生水厂安全稳定运行。

    根据上游闸门设置情况和地下再生水厂特点,制定汛期联调方案、分级预警调度方案及厂内防 汛应急预案; b)厂区宜安装雨量计,实时监测雨情信息; C 汛前应联动管网部门,通过大水量抽升,减少上游管道沉积物;对上游闸门进行检查,确认各 级闸门开度是否正常;对厂内预处理区域设施状况进行检查,对池体或渠道沉积物进行清理; 对重点构筑物进行防雷接地检查:

    DB11/T 18182021

    6地下空间安全运行管理

    6.1.1应根据不同区域的臭气成分及浓度,合理设置除臭等系统,地下空间环境应符合GBZ.2的相 关规定,且气体达标排放。 6.1.2除臭系统应包含臭气收集和臭气处理系统,并保证系统内相关设备、仪表、自控系统正常稳 定运行,除臭系统运行应符合HJ2038、CJJ60的相关规定, 6.1.3易产生臭气的构筑物、渠道及设备等应加盖封闭,保证密封性且保持微负压状态,臭气有效 收集。 6.1.4除臭系统的排风量及换气次数应达到设计要求。 6.1.5生物除臭系统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a)应根据处理气体的温度、湿度、生物过滤(滴滤)装置的填料持水性能及臭气处理效果确定最 佳喷淋频率、喷淋量; b) 应实时监测pH、风量、进出气体浓度、温度、湿度、压力等重要参数及设备运行状态、报警 信息; 应定期检查喷淋系统水罐压力是否正常,如压力不足应及时查明原因排除故障; d 应定期维护喷淋系统。 6.1.6 化学除臭系统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运行前应确认软化水系统、化学除臭塔循环系统、化学药剂、仪表、设备处于正常状况,各类 阀门处于正常状态; b 应实时监测pH、进出塔气体浓度、ORP、流量、温度、压力等重要参数及设备运行状态、报警 信息; 应根据气体浓度、处理负荷及时调整加药量; 化学除臭塔检修时,应先停机,排除污染气体并确保塔内正常通风; e) 化学除臭系统配套设备检修时,应彻底卸空吹扫,气体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 f) 化学除臭塔维修时应配备耐酸碱性的安全防护用品。 6.1.7 除臭系统内部维修时,应依据DB11/T852的有关规定实施。

    6.2.1应建立通风系统,并保证系统内相关设备、仪表、自控系统正常稳定运行,联锁控制完好有 效。 6.2.2地下空间通风系统应采用机械通风形式,通风量及换气次数应达到设计要求,并根据通风风 量调节,保证空间内气量平衡。

    DB11/T 18182021

    6.2.4在设置臭气收集处理系统的区域,通风系统风量应与臭气收集处理系统排风量相匹配,并保 特微负压,防止臭气溢出。 6.2.5应在关键点位安装气体检测仪表,实时监测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信号传输至中控室,当浓度 超高报警时,应启动应急通风系统。 6.2.6应急排送风机、备用风机应定期进行盘车或点动检测,保证设备完好,并做好记录。 6.2.7具有制冷功能的新风风机在冬季运行前应将管道内循环水排空或补充更换防冻冷却剂。 6.2.8进入通风系统内部维修时,应依据DB11/T852的有关规定实施。

    6.3.1冬季地下空间内温度不应低于设计值,如遇极寒天气应开启地下空间暖风系统,防止地下空 间设备异常、管道破损。 6.3.2冬季应定期检查暖风机系统运行状况,确保温度满足设计要求。 6.3.3地下空间具有制冷需求的变配电室等区域,应按照相关规定执行温度控制及安全管理规定, 6.3.4采用热泵供暖或制冷时,系统长时间停运应排空冷却剂。

    6.4.1应统筹管理地下空间排水沟、溢流泵坑、进水泵、申间提开泵、出水泵、闸门、液位计、流 量计、自动化控制柜、视频监控设备、UPS电源等设施、设备、仪表,建立防淹泡系统。 6.4.2应定期测试防淹泡系统自控联锁情况,发生故障时,应及时维修,确保正常有效。 6.4.3防淹泡系统内的自动化控制柜、UPS电源、提升泵、闸门等设备应按时进行维保并记录,液 位计、流量计等仪表应按时进行校准并记录。 6.4.4重力流进水的地下再生水厂,上游应设置多重保护闸门或溢流设施,厂内进水应设置速闭闸 门和电动闸门等多重安全防范控制措施。 6.4.5出水泵、中间提升泵应与进水泵联锁,在出水泵、中间提升泵发生故障时,应减少或停止进

    6.4.6防泡系统设备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6.5.1应建立变配电系统相关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 6.5.2地下配电室应配置EPS应急照明柜,供地下异常情况应急照明使用,同时为地下应急系统提 供电源;在突发停电情况下,EPS应急照明柜应持续供电时长不低于0.5h。 6.5.3地下变配电室应按照相关规定执行温度控制,宜利用热泵、空调系统保证适宜温度。

    .1应建立变配电系统相关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 2地下配电室应配置PS应急照明柜,供地下异常情况应急照明使用,同时为地下应急系统摄 源;在突发停电情况下,EPS应急照明柜应持续供电时长不低于0.5h。 3地下变配电室应按照相关规定执行温度控制,宜利用热泵、空调系统保证适宜温度。

    DB11/T 18182021

    6.5.4地下变配电室应设计送排风系统,保证环境空气质量及变配电系统工作温度适宜。 6.5.5应定期进行变配电室检修及清扫

    6.6.1应建立视频监控系统,在厂区出入口、地下空间出入口、格栅间、集水泵坑、脱水机房等重 点区域及各工艺单元构筑物的关键位置安装视频摄像头。生产区域的视频信号应接入中控室。 6.6.2宜利用智能化视频识别技术对格栅、脱水机房、集水泵坑等区域进行视频监控,并设置报警、 现频存储取证。 6.6.3对于有智能化视频识别技术报警功能的摄像头,不应随意调整其角度,保证重要位置一直处 于监控范围内。 6.6.4视频监控系统网络应与自控系统网络物理隔离,避免数据传输相互干扰

    6.7.1自控系统应覆盖工艺生产全过程及通风除臭等重要系统。 6.7.2在进水泵房、膜池系统等工艺单元应配备CPU穴余结构,并定期检查更换,提高保障度。 6.7.3自控系统应配置UPS电源系统,在突发停电情况下,可持续供电时间不低于1h。 6.7.4预处理区域和地下加药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柜宜安装在空气流通性好的区域,若安装在空气流 通性不佳区域,应加装隔离柜及通风设备,减少腐蚀性气体对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腐蚀。 6.7.5宜定期对自控系统发生故障进行分析和总结,采取系统优化、固件升级、定期更换易损件等 措施提高系统稳定性,减少故障发生率。 6.7.6不应将未授权的移动存储工具插入监控计算机

    6.8.3地下空间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a)地下空间环境气体条件不满足作业要求时,应先按照DB11/T852的规定,采取有效措施确保 气体达标后方可作业; b) 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帽、防护鞋、携带气体检测仪、应急照明设备,并根据具体作业项目配备 有效的安全防护用品及设备: ) 作业车辆及设备应满足地下空间承重及限高要求, 6.8.4地下空间参观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结合参观人员需求制定地下空间参观方案,明确参观路线等; b) 应对参观人员做好安全交底,告知危险因素: 接待人员中宜不少于1人佩戴人员定位装备、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对讲机; d 参观人员应遵守厂内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在接待人员陪同下进入地下空间,参观指定区域,未 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其他区域; e) 进入生产区域参观时,不得随意触碰设备设施,踩踏池体盖板,倚靠护栏; f 发生突发事件时,参观人员应服从接待人员指挥,有序撤离

    DB11/T 1818—2021

    DB11/T 1818—2021

    6.9.1应安装通讯设备,确保作业人员联络畅通;通讯设备应定期维保并记录,发生故障时及时维 修。 6.9.2应建立对讲和广播系统,满足地下空间通讯和应急疏散需求。 6.9.3建立定位系统时,应建立定位设备台账,定位设备应统一发放、管理、回收。 6.9.4进入地下空间的工作人员宜佩带定位设备。 6.9.5宜建立人员定位系统。已建立定位系统,定位系统监控画面应保持常开;定位系统应定期维 保并记录,发生故障时及时维修。 6.9.6

    6.10.1各类安全、消防、工艺管线、建筑标识设置应符合GB2894、GB17945、CJ/T158、GB/T51223 等相关标准规定。 6.10.2地下空间内各类荧光类安全标志应确保清晰可见,以满足在地下空间照明不足时的辨识度。 6.10.3地下空间内如设置道路交通类标识,应符合GB5768.2的相关规定;临时占道作业时,如设 置道路交通类标识,应符合GB5768.4的相关规定。 6.10.4各类固定作业区域应制作相应安全标识,标识内容应与区域内危险源信息相符,具备禁止、 警告、指令、提示功能,且应符合GB2894的相关规定。 6.10.5应在地下空间关键入口处显著位置设置安全告知牌,包含重大危险有害因素、防范措施、地 下空间疏散逃生路线等内容等信息,并确保告知牌清晰可见,

    6.11.1消防设施应符合GB50016和GB25201的相关规定。如设置消防值班室,应按照GB25506 中有关要求执行。 6.11.2地下空间内变配电室宜设置气体自动灭火系统,并定期检查。 6.11.3当发生火灾或异常情况断电时,恢复供电后人防标准规范范本,应依次恢复通风除臭系统、照明系统、通讯厂 播系统、工艺自控系统、工艺运行系统等设备设施。 6.11.4对于机械通风不良或生产过程中易产生腐蚀性气体的区域,应加强消防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 和巡视检查,火灾探测器每年检验应不少于2次。 6.11.5地下空间申的疏散门和设有门禁系统的外门,应保证火灾时无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可易 于从内部打开,并应在显著位置设置使用提示标识。 6.11.6地下空间安全出口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时,余压值应符合GB50016的相关规定;宜 安装泄压装置,防止疏散通道防火门受压力影响无法正常开启。 6.11.7地下空间消防应急广播声压级不应小于60db;在环境噪声大于60db的场所,播放范围内最 远点的播放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保证现场应急广播清晰、全覆盖、无死角。 6.11.8运营方应制 防维保能力的第三方单位实施

    6.12.1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应符合DB11/T852的相关规定。 6.12.2应对地下空间内的有限空间进行辨识和风险评估,并建立台账

    6.12.1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应符合DB11/T852的相关规定。

    DB11/T 18182021

    6.12.3应根据有限空间风险评估结果,对地下空间内的有限空间进行分级管理,制定分级审批和作 业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6.12.4当地下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超标时,应启动该区域强制通、排风设备:如需进入超标区域检 维修作业时,应根据作业环境级别判定结果按照DB11/T852的相关要求实施。 6.12.5进入有毒有害气体超标区域实施救援或抢修任务时,救援人员应根据作业环境级别按照 DB11/T852的相关要求佩戴个体防护用品及与现场作业环境相匹配的技防设备

    7.1.1应急预案的编制、备案、修订,应符合GB/T29639的有关规定。 7.1.2应急预案应包含综合应急预案,以及“地下空间淹泡应急预案”、“突发停电应急预案”, “地下空间人员疏散应急预案”等专项应急预案。 7.1.3应急预案内容应与应急响应级别匹配,根据事故发生情况和影响范围,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 猎施。 7.1.4应制定年度应急演练计划并实施,综合应急预案或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年应不少于1次。演 练参与人员应包括内部日常作业人员及相关外施单位工作人员。 7.1.5应将广播系统紧急疏散功能纳入应急预案演练中,增强广播系统在应急事件处置中的联动效 果。

    7.2.1“地下空间淹泡应急预案”、“突发停电应急预案”、“地下空间人员疏散应急预案”等专 项应急预案中应含有应急处置方案。 7.2.2地下空间泡应急处置的方案应包括淹泡事故类型及危险性分析,淹泡事故及响应等级划分, 以及应急处置原则、流程和措施等内容。 7.2.3突发停电应急处置的方案应包括生产工艺运行特点及风险性分析,突发停电事件类型及影响 范围,现场通讯、照明、通风除臭、生产工艺运行等方面的应急处理、处置措施等内容。 7.2.4地下空间人员疏散应急处置的方案应包括地下空间环境特点及分析,地下空间疏散逃生路线 等内容,逃生路线制定以被疏散人员最短时间内疏散至安全区域为原则。 7.2.5应急处置方案演练每年应不少于2次。 7.2.6应急处置结束后医院建设标准,应确保地下空间的通风除臭系统、消防系统、防淹泡系统等各项安全保障 系统恢复正常运行后,再恢复正常生产工作。 7.2.7地上区域应设置应急疏散集合点,便于疏散后的人员统计

    7.3.1应根据自身环境特点设置沙袋、手电、隔离线、扩音器、过滤式呼吸器、正压式呼吸器等应 急物资,并建立台账, 7.3.2应急队伍人员应熟悉地下空间内环境,具备紧急抢修及人员救护等应急技能

    7.3.2应急队伍人员应熟悉地下空间内环境,具备紧急抢修及人员救护等应急技能

    ....
  • 相关专题: 水厂  
专题: 竣工资料 |施工组织设计 |接地线标准 |毕业设计 | 安全生产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