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S 869-2021 城镇排水管网在线监测技术规程(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 T/CECS 869-2021  城镇排水管网在线监测技术规程(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39.3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11-24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市政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T/CECS 869-2021  城镇排水管网在线监测技术规程(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

    3.1.1城镇排水管网的在线监测方案应根据监测区域现状和实 际需求制定,并应遵循针对性、持续性和有效性的原则。 3.1.2在线监测方案应具有清晰明确的监测目标,监测目标可 包括排水防涝、控源截污、模型支持、智慧排水等。 3.1.3在线监测方案应定期评价实施效果,并进行优化调整 评价和调整周期应根据监测目标确定,宜为1年。 3.1.4各地区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排水管网在线监测服 务的定额

    3.2.1制定城镇排水管网在线监测方案时,应收集下列监测区 域的基础资料: 1自然条件、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类型图等 资料; 2 排水设施的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和运行管理数据; 排水设施的规划资料; 4 受纳水体的空间数据、监测数据和运行管理数据等。 3.2.2 制定排水防涝监测方案时,除应收集基础资料外,还应 收集下列资料: 1 监测区域的易涝点位置和相关监测资料; 2 区域相关视频监测点位的历史图像资料; 监测区域排水防涝相关设计文件和竣工资料; 4气象或水务部门已有的降水数据

    3.2.3制定控源截污监测方案时生产标准,除应收集基础资料外,还应 收集下列资料: 1监测区域内排水户的类型、分布、排水量、排放标准等 资料; 2 监测区域控源截污相关资料; 3 监测区域污水泵站、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水量、水质 数据; 4气象或水务部门已有的降水数据。 3.2.4 制定模型支持监测方案时,除应收集基础资料外,还应 收集下列资料: 1监测区域内需要模型支持的排水模型资料; 2监测区域内或附近区域内已投入使用的排水模型的应用 分析资料。 3.2.5制定智慧排水监测方案时,除应收集基础资料外,还应 收集下列资料: 1监测区域内现有的智慧排水设计、建设和规划的相关 资料;

    分析资料。 3.2.5制定智慧排水监测方案时,除应收集基础资料外,还应 收集下列资料: 1监测区域内现有的智慧排水设计、建设和规划的相关 资料;

    1监测区域内现有的智慧排水设计、建设和规划的 资料; 2水利、环保、气象等相关部门的历史数据。

    3.3.1监测方案应包括概况、监测目标、现状/规划分析、技术 路线、监测布点、监测设备选型、数据采集与存储、设备安装、 验收与维护、数据分析与应用、投资估算、工作组织和实施计划 等内容。

    频次、监测方式等内容。

    3.3.3监测设备选型应包括在线监测设备的类型、原理和主要 技术参数等内容。

    3.3.4数据采集与存储应包括在线监测数据的采集、

    3.3.5监测设备安装、验收和维护应包括设备安装方式、校验 方式、设备和软件的维护计划等内容。 3.3.6数据分析与应用应包括数据质量分析方法和数据应用模 式等内容。

    4.1.1监测点位的布设应遵循系统性、代表性、覆盖性、 性、可行性的基本原则。

    性、可行性的基本原则。 4.1.2监测点位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监测点位的服务范围应清晰明确; 2 监测点位应具备安装维护条件: 3对选定的监测点位应进行现场踏,对不满足实施条件 的监测点位应进行调整; 4应统筹已有的监测点位,不应重复建设。 4.1.3监测点位的布设应基于对排水管网的服务范围、拓扑结 构和历史数据等分析开展;宜结合监测区域排水模型,在模型识 别出的监测指标可能发生明显变化的位置设置监测点位。 4.1.4监测点位的布设应形成监测布局图,布局图中应标明不 同类型的设备信息,并应注明监测点位的坐标。 4.1.5各类监测指标的数据采集和通信的时间间隔宜符合下列 规定: 1 降水监测设备和水量监测设备的时间间隔宜设定为1min~ 15min:

    4.1.5各类监测指标的数据采集和通信的时间间隔宜符合

    1降水监测设备和水量监测设备的时间间隔宜设定为Imin~ 15min; 2:采用原位监测的水质监测设备的时间间隔宜设定为 5min~15min,采用分流监测的水质监测设备的时间间隔宜设定 为 15min~120min。

    4.1.6临时监测方式的持续时间宜为1周~8周,轮换

    排水防涝监测的对象和指标应符合表4.2.1的规定

    4.2.1排水防涝监测的对象和指标应符合表4.2.1的

    表 4.2.1排水防涝监测的对象和指标

    注:表示“应”设置相关监测, 表示“宜”设置相关监测

    4.2.2监测点位的布设应按照易涝点、排口、泵站和管网其余 关键节点的顺序开展。 4.2.3易涝点宜布设视频监测,可与其他部门视频监测设备共 享视频数据。

    控源截污监测的对象和指标应符合表4.3.1的规定。

    4.3.1控源截污监测的对象和指标应符合表4.3.1的

    表4.3.1控源截污监测的对象和指

    ①其他水质指标主要指COD和氨氮

    注:表示“应”设置相关监测,表示“宜”设置相关监测

    4.3.2监测点位布设应按照排口、泵站、管网其余关键节点、 排水户的顺序开展。 4.3.3合流制溢流排口、泵站、主干管网节点应采用固定监测 方式,雨水排口、支次管网节点和排水户接户井可采用轮换监测 方式进行周期性监测。 4.3.4合流制溢流排口和雨水排口等处宜设置视频监测点位

    4.4.1 模型支持监测的对象应包括下列内容: 汇水关系清晰的主要雨水排口; 2 模型构建上需要输入水量参数的主要管网节点; 3 需要模型模拟结果验证的管网节点。 4.4.2根据模型模拟的需求,对于水量模型,应进行液位和流 量指标的在线监测;对于水质模型,应进行流量和水质指标的在 线监测。

    4.4.3水质指标的在线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雨水管网应选择悬浮物作为代表性指标进行在线监测; 2其余指标宜安装管道在线采样器,进行自动采样,并 水样送至实验室化验

    2其余指标宜安装管道在线采样器,进行自动采样,并将 水样送至实验室化验。 4.4.4模型支持的监测方式宜采用临时监测,临时监测宜根据 不同的模型需求,采用不同的监测周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污水管网模型,监测持续时间不宜少于14d,宜包 括雨天和非雨天,其中连续非雨天的监测时间不宜少于3d; 2对于雨水管网模型,应涵盖至少3场典型降水的监测数 据,且单场次累计降水量不宜小于10mm; 3对于合流制溢流模型,若监测区域存在历史溢流点,除 应符合本条第1款、第2款的规定外,还应涵盖至少3次溢流监 测数据。

    4.4.4模型支持的监测方式宜采用临时监测,临时监测

    4.5.1智慧排水监测应统筹现有的排水管网在线监测设施,根

    4.5.1智慧排水监测应统筹现有的排水管网在线监测设施,根 据管理需求和重点,按照整体监测、分区监测和精细监测三个层 级制定监测方案。

    4.5.2制定智慧排水监测方案时,监测点位布设数量应符合下

    1整体监测层级的监测点位应覆盖所有合流制排口和不小 于DN800的雨水排口,每20km排水管道长度应布设不少于1 个监测点位; 2分区监测层级的监测点位应覆盖所有合流制排口、不小 于DN600雨水排口、每10km排水管道长度应布设不少于1个 监测点位; 3精细监测层级应覆盖所有合流制排口、雨水排口,每 5km排水管道长度应布设不少于1个监测点位,并应覆盖重点 排水户接户井和雨水接户井。 4.5.3统筹监测布点时,应采用分阶段实施、逐级加密的方式

    4.5.3统筹监测布点时,应采用分阶段实施、逐级力

    开展,应先布设整体监测层级的点位,其次再布设分区监测层级 和精细监测层级的点位。 4.5.4各个监测点位的监测方式应根据监测层级确定,并宜符 合下列规定: 1整体监测层级的监测点位宜采用固定监测: 2分区监测层级的监测点位宜采用固定监测或轮换监测; 3精细监测层级的监测点位宜采用轮换监测或临时监测

    .1.1在线监测设备宜包括降水监测、水量监测、水质监测 气体监测、视频监测等设备。 5.1.2在线监测设备应适应监测点位的实际工况,应满足易 装维护、稳定性强、可靠性高、智能报警等要求,并应建立集 统一的在线监测系统。

    5.1.3在线监测设备的防护等级反

    护等级(IP代码)》GB/T4208的有关规定,可能会被水淹没 设备防护等级应为IP68,室外安装设备的防护等级不应 王IP65

    设备应采用防爆型,宜达到本质安全防爆等级。

    5.1.6在线监测设备供电系统应安全可靠,供电方式应符合国 家相关标准的规定,宜按三级负荷设计。当无法采用公共电网供 电时,供电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存在爆炸风险的密闭空间内安装的监测设备应采用防爆 型电池供电,电池应能保证监测设备连续正常监测和信号传输6 个月以上; 2室外安装的监测设备宜采用太阳能与可充电电池相结合 的供电方式,在无日照条件下持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1个月。

    5.1.6在线监测设备供电系统应安全可靠,供电方式应符合国

    5.1.8在线监测设备宜采用无线网络通信,在易于

    络或没有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可采用有线网络。 5.1.9固定监测的在线监测设备采用电池供电时,应具备长期 数据采集存储的功能,其中降水、水量监测数据应在本机存储 180d以上,水质、气体监测应在本机上存储60d以上;监测数 据应自动传输到监测系统,若通信中断,应在通信恢复后续传历 史数据。

    5.1.10在线监测设备应具有时钟自动同步功能,在线监测

    5.2.5降水监测设备应满足降水量的在线监测与自动记录的要

    求,并应具备测量数据本地储存和立即上传的功能;在未监 有效数据时应自动采用休眠模式,在降水过程中应立即

    5.3.1水量监测设备应包括液位计、流量计等,设备选型应满 足浅流、非满流、满流、管道压力过载、低流速、逆流等各种工 况的要求。

    5.3.2液位监测设备应根据现场工况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可

    5.3.3流量监测设备应根据现场工况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满 且流速管道宜采用电磁流量计,工况复杂的管道、渠道宜采用 普勒流量计。

    5.3.3流量监测设备应根据现场工况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满管

    5.3.4水量监测设备的技术指标,

    1液位测量的量程宜为0m~8m,准确度应为全量程的 土1%,分辨率应为1mm; 2流速测量的量程宜为一3m/s~3m/s,准确度应为全量程 的土2.5%,分辨率应为0.01m/s。 5.3.5水量监测设备应具备间隔采样的功能,最小采样间隔应 为1min,应具备远程调整采样间隔的功能,旱季管道水量的监 测时间间隔不宜大于15min,雨季管道水量的监测时间间隔不宜 大于5min

    5.3.5水量监测设备应具备间隔采样的功能,最小采样间隔 为1min,应具备远程调整采样间隔的功能,旱季管道水量的 测时间间隔不宜大于15min,雨季管道水量的监测时间间隔不 大于5min

    5.3.6水量监测设备应支持数据预警和报警信息的及时推送

    并应支持通过通信网络远程调整通信时间间隔、远程动态配置 警值和报警值

    5.4.1采用原位监测的水质指标宜包括pH、温度、电导率、 悬浮物、溶解氧等,可根据需求选择配置。 5.4.2水质监测设备应具备设备故障报警、水质超标报警、测

    5单次采样时间宜小于10min。 5.4.9 化学需氧量测量仪的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准确度宜为全量程的士10%或测量值的士15%; 分辨率应为1mg/L; 3 响应时间不宜大于60min; 4 宜配置可自动清洗的取样和预处理装置。 5.4.10 氨氮、硝氮测量仪的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准确度宜为全量程的士5%; 分辨率应为0.2mg/L; 3 响应时间不宜大于30min; 宜配置可自动清洗的取样和预处理装置。 5.4.11 总磷、总氮测量仪的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 准确度宜为全量程的士5%: 2 分辨率应为0.1mg/L; 3 宜配置可自动清洗的取样和预处理装置。 5.4.12 分流监测设备宜符合下列规定: 1 整体设备宜支持安装在检查并内,分流监测采样高 宜低于6m; 2宜根据监测需求选择配置一个或多个水质传感器; 3宜通过原位监测指标突变触发分流监测; 4宜在分流监测水质指标超限值后自动留样,留样瓶 不宜低于500mL。

    1整体设备宜支持安装在检查井内,分流监测采样高 宜低于6m; 2 宜根据监测需求选择配置一个或多个水质传感器; 3 宜通过原位监测指标突变触发分流监测; 4宜在分流监测水质指标超限值后自动留样,留样瓶 不宜低于500mL。

    5.5.1气体监测设备的监测指标应包括排水管网中的硫化氢和 甲烷等气体。 5.5.2气体监测设备应具备根据监测结果和危害程度给出预警 报警的功能;应及时输出预警报警的指标、位置、时间等信息。 5.5.3气体监测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5.5.3气体监测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适用于多种气体监测; 2 应具备防爆功能; 3 应适用于排水设施防潮防腐工况要求。 5.5.4 气体监测设备的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监测量程可根据现场要求调整: 2 准确度宜为全量程的士5%; 3 应具备间隔采样的功能,可根据需求调整间

    5.6.2视频监测设备应具有自动控制的红外摄像功能

    5.6.3视频监测设备的摄像机视角应能全方位覆盖观察区

    5.6.4视频监测设备宜具备图像识别功能,能智能识别溢流

    内涝等事件。宜能提供包括远程唤醒在内的多种触发方式,宜 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

    5.6.5视频监测设备应具备存储功能,存储可分为本地存储

    后端系统存储,当采用本地存储时,本地存储时间不应少于 30d,后端系统应能随时调取本地存储视频;当采用后端系统存 诸时,平台存储时间不应少于30d,本地存储时间不应少于3d。 5.6.6视频监测设备下 生和设冬性能,采用可靠的

    5.6.6视频监测设备应结合区域条件和设备性能,采用可望 供电方式。

    6.1.1在线监测系统应采集与存储监测数据、设备运行数据和 网络传输质量数据,并应保证信息完整准确。 6.1.2监测数据传输应遵循安全、可靠、高效和低功耗的原则。 6.1.3监测数据传输应具有数据校验、断点续传功能,并应能 自动处理传输错误的数据包

    6.2.1在线监测系统每日未采集数据和异常数据的总数不宜天 于应采集监测数据总数的15%。

    于应采集监测数据总数的15%

    6.2.2存在异常数据的监测点位应立即进行现场核实和

    6.3.1在线监测数据的格式、处理和存储方式应统一

    1数据存储容量和存储内容应满足扩展要求; 2宜具有数据的安全高效存储和备份能力,宜建立异地容 灾存储备份机制: 3应满足监测数据采集、录人、校核、存储、查询、显示、 分析的要求。

    6.3.3在线监测综合数据库的数据表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

    准《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数据采集与维护技术规范》GB/T51187 的有关规定。

    6.3.4在线监测数据应立即入库,并应保证数据的一至

    .5在线监测综合数据库应长期保存历史数据,视频数据保存 文应符合本规程第5.6.5条的规定,其他数据应保存10年以上。

    6.4.1监测管理软件应具备权限管理功能和数据共享接口,支 持查看或共享授权范围内的设备信息和监测数据。 6.4.2监测管理软件应实现设备管理、数据查看、日志查询 统计分析、数据对比、预警报警等功能,应具备移动端报警和数 据查询功能。

    出;监测数据应通过图表进行显示,其中视频数据应能通过视频 软件进行播放。

    测设备状态图、监测数据标记图、预警报警图等。

    测点位设置数据、预警报警规则等相关配置信息的修改,应支 监测设备运行参数的远程自动同步

    6.4.8监测管理软件应采取工业控制安全和网络信息安全防护 措施。

    6.4.8监测管理软件应采取工业控制安全和网络信息安全防护

    6.4.9在线监测系统应完整记录监测设备的安装、校验、巡 和维护信息。

    1 对城镇排水管网开展在线监测时,宜设置监控数据中心

    6.5.1对城镇排水管网开展在线监测时,宜设置监

    数据中心的服务范围应与排水管网服务范围相一致。

    数据中心的服务范围应与排水管网服务范围相一致。 6.5.2监控数据中心的主要设备宜采用亢余结构,包括服务器 工作站、电源和网络配置余,宜采用大屏幕显示设备展示排水 系统的总体布局、系统参数和监测曲线等信息。

    6.5.4对于已建监控数据中心的在线监测系统,应对监控类

    6.5.5在线监测系统应建立工作制度、安

    6.5.5在线监测系统应建立工作制度、安全措施利

    7.1.1在线监测设备和软件的运行维护应建立相应的制月 计划。

    计划。 7.1.2在线监测设备的安装、校验和维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68的有 关规定。

    7.2.1在线监测设备安装前应现场确认,对不满足安装条件的 监测点位应基于上下游拓扑关系选择替代点位。 7.2.2在线监测设备安装时应按设计文件要求核对位号、型号、 规格、材质和附件。 7.2.3在线监测设备安装过程中不应被敲击、振动。安装应牢 固、平正。安装支架应受力均匀,不应承受非正常的外力,不应 影响所在排水设施的安全正常运行。: 7.2.4在线监测设备安装的位置应避开振动、高温、温度变化 刮烈、易受机械损伤、有强电磁场十扰的位置。 7.2.5固定监测、轮换监测和临时监测应选择适宜的方式固定 安装。 7.2.6降水监测设备安装场地应平整,面积不宜小于4m×4m, 场地内植物高度不宜超过200mm,设备顶部30°仰角范围内不应 有障碍物。

    7.2.3在线监测设备安装过程中不应被敲击、振动。女装 固、平正。安装支架应受力均匀,不应承受非正常的外力, 影响所在排水设施的安全正常运行。

    7.2.4在线监测设备安装的位置应避开振动、高温、温度 刮烈、易受机械损伤、.有强电磁场十扰的位置。 7.2.5固定监测、轮换监测和临时监测应选择适宜的方式 安装。

    场地内植物高度不宜超过200mm,设备顶部30°仰角范围内 有障碍物。

    与被测液面的空间内不得有其他障碍物,被测物不

    测量盲区内; 2安装在连通井内时,应与池壁保持足够的距离; 3发射波应与液面垂直。 7.2.8# 接触式液位监测设备传感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传感器安装位置应满足液位修正参数测定的要求; 2传感器应固定,不应受水流冲击而偏移、晃动。 7.2.9流量监测设备传感器应安装在介质流速稳定的位置。采 用电磁流量计时,上游直管段长度不应小于管径的5倍,下游直 管段长度不应小于管径的2倍。若管道口径大于300mm,应设 置专门的支架支撑,宜加装伸缩管节;采用其他流量计时,应符 合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1 设备安装点应靠近监测取样点,宜安装在检查井内: 2 取样管路应设采样阀和带采样阀的旁通管,取样管长度 应短; 在室外安装时应加仪表箱,在寒冷地区应采取保温措施 4 应根据监测参数,按需配置空调: 5 安装地点宜具备清洗水源和水质监测所需试剂的存放 空间。 7.2.11设备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校验

    7.2.11设备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校验

    1降水监测数据宜采用与临近气象站降水监测数据交互 方法进行校验, 2液位监测数据宜采用与人工现场观测数据进行校验

    7.4.1在线监测设备应开展现场巡检、维护工作,保证设1 能完好、正常运行。

    保养、故障报修等信息数据化记录、数字化评价,实现闭环 理。记录信息应包括监测点位、监测内容、监测方法、上下 网运行工况、设备巡检和校验等信息

    7.4.3在线监测设备的巡检周期应小于1个月,设备

    48h内修复或替换。宜在巡检时,同步对监测设备进行 清洗。

    .4固定监测的在线监测设备应定期开展校验工作。降水、

    7.4.4固定监测的在线监测设备应定期开展校验工作。降

    液位监测设备的校验周期应小于6个月;水量、气体监测设备的 校验周期应小于4个月;水质监测设备的校验周期应小于2 个月。

    7.4.5巡检时应监测电池的工作状态,按需更换电池或调整监 测点位。

    7.5.1监测管理软件应持续维护、升级,并应保持正常运行: 维护周期不应超过1年,并应根据管理需求更新软件功能。 7.5.21 监测管理软件的维护宜配备专业人员。 7.5.3 应建立应急预案和维护措施应对软件各类故障的发生。 7.5.4应建立软件的安全管理措施,并应定期检查安全措施的 落实执行情况,检查周期应小于1年。

    7.5.1监测管理软件应持续维护、升级无缝钢管标准,并应保持正常运行

    8.1.1排水管网在线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应根据监测目

    8.1.1排水管网在线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应根据监测目标 和监测区域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应为排水防涝、控源截 污、模型支持和智慧排水等工作提供依据。 8.1.2在数据分析与应用前,应开展数据质量分析评价工作 数据质量应达到控制标准。 8.1.3应基于监测目标和监测点位预警报警的实际情况,在监 测管理软件中调整预警报警的阈值。 8.1.4发现预警时,在线监测系统应根据用户权限通过多种方 式立即向相应的用户推送预警报警信息

    8.2.1排水防涝监测应根据易涝点积水危害程度、管网设施情 况和管理需求等,设定监测点液位的预警报警的阈值。 8.2.2宜采用排口流量监测数据,筛选典型降水场次,计算分 析对应汇水面积内的产流情况。 8.2.3宜利用监测数据,验证现状排水设施是否达到规划或设 计的排水标准。

    8.3.1宜采用截流井的监测数据和区域降水量数据,分析优化 控源截污工程设施的截污量。

    数据花纹板标准,系统分析污水管网提质增效的目标可达性,支持系统运

    ....
  • 相关专题: 排水  
专题: 化工标准 |建材标准 |槽钢标准 |固定资产标准 |园林造价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