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S 884-2021 自然排烟窗技术规程(完整清晰正版).pdf

  • T/CECS 884-2021  自然排烟窗技术规程(完整清晰正版).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6.7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1-08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市政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T/CECS 884-2021  自然排烟窗技术规程(完整清晰正版)

    3.0.1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场所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自然排 烟窗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建筑使用功能、平面布局、室外环境等 条件。

    3.0.2同一空间不宜同时使用自然排烟窗和机械排烟系统进行

    3.0.2同一空间不宜同时使用自然排烟窗和机械排烟系统进 排烟。同一防烟分区不应同时使用自然排烟窗和机械排烟系统 行排烟。

    3.0.3净高大于9m的中庭和人员密集公共场所的建筑面积大

    于2000m的厅、室,当设置自然排烟窗时,应采用自动排烟窗。 3.0.4不便于直接开启的手动排烟窗,应设置距地面高度 1.3m~1.5m的远程手动开启装置。自动排烟窗在设置场所和消 防控制室均应设置应急手动开启装置排水管道标准规范范本,应急手动开启装置应能同 时开启同一防烟分区内的所有自然排烟窗。现场的应急手动开启 装置应能保证在断电、联动和自动功能失效的情况下,仍能手动 开启自然排烟窗。远程手动开启装置应设置易于识别的明显 标志。

    3.0.5建筑面积大于5000m

    众厅、候机(车、船)厅等场所设置的自动排烟窗,宜具备在 去系统联动功能的情况下,仍有其他方式保证自动排烟窗能自 开启至设计位置的能力。

    的自然排烟窗之间的水平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烟排 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的有关规定。除依靠重力开启的平 移式屋面天窗和可熔性采光带(窗)外,单个自然排烟窗的面积 不宜大于 3m。

    自然排烟窗宜采用对开式、百叶式或平移式自然排烟窗。 3.0.8当自然排烟窗设置在排烟区域的外墙时,宜在建筑物不 同方向的外墙上均匀设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自然排烟窗宜沿火灾烟气的气流方向开启,单开式自然 排烟窗宜米用外开式下悬窗; 2净高大于9m的中庭和人员密集公共场所的建筑面积大 于2000m的厅、室,自然排烟窗宜沿建筑物的两条对边均匀设 置;当仅设置在建筑物的一侧且室内空间无对流条件时,宜设置 挡风设施或开启角度不大于45°的外开式上悬或下悬窗; 3其他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 标准》GB51251的有关规定。 3.0.9设置自然排烟窗场所的补风设施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同一空间宜采用同一种补风方式; 2当采用自然进风方式进行补风时,其补风口有效面积不 宜小于所在空间的防烟分区中最大总自然排烟窗有效排烟面积的 1/2,补风空气应直接从室外引入; 3当采用机械补风时,其补风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5m/s, 补风量不应小于所在空间的防烟分区中最大计算排烟量的50% 且不应大于所在空间的防烟分区中最小计算排烟量的70%: 4补风口与自然排烟窗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补风口与自然 排烟窗设置在同一防烟分区时,补风口宜设在储烟仓下沿1m以下。 3.0.10自动排烟窗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其联动控制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的 有关规定。当排烟区域采用自动控制方式进行补风时,补风设施 与所服务防烟分区的自然排烟窗应联动开启。 3.0.11当火灾确认后,应至少同时打开起火防烟分区的所有自 动排烟窗及对应的补风口,宜同时打开起火防烟分区所在空间内 的所有自动排烟窗及补风口。当火灾初始仅打开起火防烟分区的

    自动排烟窗及补风口时,其他防烟分区的自动排烟窗及对应的补 风口应在烟气蔓延至该防烟分区时能及时开启。 3.0.12消防监控设备应能监控每扇自动排烟窗的启闭,并能监 测电动排烟窗的电源供应状态和气动排烟窗的储气罐或储气瓶的 压力。 3.0.13电动排烟窗的供电负荷等级不应低于所在建筑物消防用 电的供电负荷等级。 3.0.14气动排烟窗供气系统应具备将其承担的所有气动排烟窗 开启至设计位置的能力。气动排烟窗采用集中供气系统时,储气 罐容量应至少满足系统承担的最大防烟分区设置的所有气动排烟 窗连续开启不少于3次的要求;采用区域储气瓶供气方式时,储 气瓶组应满足1用1备的要求。 3.0.15用于平时自然通风的自动排烟窗,发生火灾时应自动切 换到消防控制模式, 3.0.16排烟空间的计算排烟净高度应按下列方法确定: 1平顶空间的净高度为从项棚下沿到地面的距离; 2锯齿形和斜坡式顶棚的空间净高度为从自然排烟窗开口

    3.0.16排烟空间的计算排烟净高度应按下列方法确定:

    1平顶空间的净高度为从顶棚下沿到地面的距离; 2锯齿形和斜坡式顶棚的空间净高度为从自然排烟窗开口 中心到地面的距离; 3有吊顶场所室内净高度应从吊顶处算起;设置格栅吊顶 场所净高度应从上层楼板下边缘算起。 3.0.17走道、室内空间净高度不大于3m的场所,其最小清晰 高度不宜小于其净高的1/2;空间净高度大于3m的场所,其最 小清晰高度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H.=1.6+0.1H+H2

    (3. 0. 17)

    式中: H。 最小清晰高度(m); Hi 空间最高疏散楼层楼板至顶棚的距离(m),对于 单层空间,取排烟空间的计算排烟净高度(m); 对于多层空间,取最高疏散楼层的层高(m); 空间最高疏散楼层至该空间地面的高度(m),对

    于单层空间为0。 3.0.18自然排烟窗的有效排烟面积宜按排烟系数乘以排烟窗开 口面积计算确定,排烟系数可通过本规程附录A的试验确定。 3.0.19自然排烟窗设置场所所需有效排烟面积的计算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的有关规 定。当采用公式法计算时,所取清晰高度不应小于最小清晰高度 且不小于室内净空高度的80%。 3.0.20每个防烟分区自然排烟窗的有效排烟面积应按下式进行 计算:

    (3. 0. 20)

    .0.21当计算出的储烟仓烟气层平均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差小于 5℃时,不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当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时,自然 非烟窗的有效排烟面积不应小于其设置场所地面面积的25%

    4.1.1自然排烟窗的窗体和窗扇应采用不燃材料制造,其他部 立应采用燃烧性能不低于B级的材料制造。 4.1.2自然排烟窗所用弹簧及转动部件应选用耐腐蚀、耐磨白 材料制成。

    4.1.4电动排烟窗配电线路应使用阻燃或耐火电缆,配电

    的敷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又 消防配电线路的规定。

    房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楼板 其他部位分隔,隔墙上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4.1.7设置温控释放装置的自动排烟窗,温控元件厂

    灾早期能接触到热烟气并且不被周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打湿的 置。自动排烟窗的温控释放温度应大于环境温度30℃且小手 00℃,并大于同一场所设置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闭式喷头月 动温度5℃。

    1消防联动控制器应设有DC24V消防联动信号端子和无 源远程控制端子; 2消防联动控制器应在接收到火灾报警信号后3s内,发出 启动信号,开启窗扇;

    3消防联动控制器应设有手动操作按钮,在自动模式下, 手动操作优先: 4消防联动控制器应设有自然排烟窗消防信号灯,在消防 信号有效时,消防信号灯亮起; 5消防联动控制器应设有动作反馈端子及自然排烟窗启闭 伏态端子,供消防控制室采集用; 6电动排烟窗的消防联动控制器的电源部分应具有主电源 和备用电源转换功能;当主电源断电时,应能自动转换到备用 电源。

    4.2.1手动开启或接收到启动信号后,自然排烟窗应在60s内

    4.2.1手动开启或接收到启动信号后,自然排烟窗应在60s内 达到设计开启位置。

    4.2.2自然排烟窗在无外加负载的情况下能够正常开启和

    的次数不应少于1000次,兼用于日常通风的自然排烟窗能够正 常开启和关闭的次数不应少于11000次。

    .2.3自然排烟窗的气密、水密、保温、采光等性能应根据使 月场所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周围环境以及建筑的高度、体 形、重要性等选定

    4.2.4自然排烟窗应具备抗风压性能,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GB/T7106的试 验方法检测应能经得起50年重现期的风荷载,试验后自然排烟 窗应能正常开启,且窗扇与窗体之间的缝隙不应大于1mm。在 开启状态时,自然排烟窗应能在不小于10m/s的风速和最不利 风向下保持设计开启位置。

    4.2.5在受冰雪和冰冻影响的区域设置的自然排烟窗

    亢冰雪和冰冻影响的性能。设在屋顶的自然排烟窗应能在有雪荷 的情况下正常开启,测试方法可按本规程附录B进行,雪荷 战可取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中10

    年重现期的雪压计算所得的雪荷载基本值。 4.2.6自然排烟窗应能在设计使用的最低温度至85℃的环境条 件下正常开启,在300℃的环境条件下保持设计开启位置不应 于30min。

    年重现期的雪压计算所得的雪荷载基本值

    件下正常开启,在300℃的环境条件下保持设计开后位置不应少 于30min,

    5.1.1自然排烟窗的安装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的有关 规定。 5.1.2自然排烟窗开口内外部涂刷的涂料、设置的密封剂或堵

    5.1.3气动排烟窗的供气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路应采用金属管,其接口部位应具有良好的气密性, 保证无泄漏; 2管道应进行合理的检验批划分,每一批管道安装完毕后 应对管道系统进行气密性、严密性试验:在1.2倍工作气压的试 验压力下,气动排烟窗开启或关闭完成后,5min之内管道系统 末端气压不应小于设计的工作气压; 3空气压缩机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固定的空气压 缩机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GB10892的有关规定; 4管道布置应满足安装和检修的要求,同时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29对压缩空气管道架设 的机定

    5.1.4电动排烟窗供电与控制电缆应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

    要。电动排烟窗的传输线路和供电应符合下列规定: 1传输线路除满足技术条件的要求外,还应满足机械强度 的要求;电线芯线材质、电线外护层类型,控制电线及金属屏 蔽、电线截面的选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 准》GB50217的有关规定;

    2传输线路应采用穿金属管、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或 封闭式线槽保护方式布线;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电缆时,可不穿金 属管保护,但应敷设在电缆竖井或吊顶内有防火保护措施的封闭 式线槽内; 3系统供电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规范》GB50116的有关规定。

    5.2.1自然排烟窗在安装完毕投入使用前应进行系统的调试。 消防联动的自然排烟窗的调试应在与工程有关的火灾自动报警系 统及联动控制设备调试合格后进行。 5.2.2自然排烟窗的调试,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的有 关规定。

    5.2.3手动排烟窗应进行设备单机调试,自动排烟窗应进行设 备单机调试和系统联动调试。

    5.2.3手动排烟窗应进行设备单机调试,自动排烟窗应进行设

    备单机调试和系统联动调试。 5.2.4手动排烟窗的单机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手动操作排烟窗开启装置或就近按钮,各进行3次开启 试验,排烟窗开启应灵活、无阻碍,并能开启到设计位置; 2调试过程中排烟窗应牢固安装在指定位置上。 5.2.5自动排烟窗的现场单机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切断主动力源供应线路,关闭控制箱,手动操作现场应 急手动开启装置,进行3次开启试验,排烟窗动作应灵敏、可 靠,并能开启到设计位置; 2调试过程中排烟窗应牢固安装在指定位置上; 3排烟窗完全开启时间应符合本规程第4.2.1条的规定; 4排烟窗完全开启后,状态信号应反馈到消防控制室。 5.2.6 自动排烟窗的远程单机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手动操作消防控制室远程按钮,进行3次开启试验,排

    .2.4手动排烟窗的单机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烟窗动作应灵敏、可靠,并能开后到设计位置; 2自动排烟窗控制柜应能正常接收报警信号并启动排烟窗; 3 调试过程中排烟窗应牢固安装在指定位置上; 4排烟窗完全开启时间应符合本规程第4.2.1条的规定; 5排烟窗完全开启后,状态信号应反馈到消防控制室; 6气动排烟窗储气罐里的压缩空气的最低压力值应时刻保 持在额定最低工作压力以上。 5.2.7自动排烟窗的联动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通过火灾模拟试验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调试; 自动排烟窗应在火灾自动报警探测器发出火警信号后联 动开启到设计位置; 3自动排烟窗完全开启时间应符合本规程第4.2.1条的 规定; 4自动排烟窗开启的同时,应开启对应的自动补风口和补 风机,调试补风系统使补风口处的风速值及补风量值达到设计 要求; 5自动排烟窗、自动补风口和补风机的动作状态信号应反 馈到消防控制室。 5.2.8自动排烟窗在消防联动失效下的自动开启功能的调试应 符合下列规定: 1去除或断开主要驱动机构的动力源、主要动力设备和消 防联动信号源; 2采用烟气或温度模拟火灾发生后,自动排烟窗应能自动 开后到设计位置。 5.2.9当自然排烟窗重新设计、修改后,应对调整措施的适用 性进行重新测试。

    5.2. 10机械补风系统设备安装、运转与调试应

    6.0.1自然排烟窗工程竣工后,应进行工程验收。工程验收除 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烟排烟 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的有关规定。 6.0.2自然排烟窗工程竣工验收时,施工单位应提供下列资料 1 竣工验收相关设计资料; 2 自然排烟窗整体窗性能测试报告: 3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报告; 4 自然排烟窗安装过程质量检查记录; 5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检查记录。 6.0.3自然排烟窗应进行外观质量验收,其表面应平整、无损 坏,安装应正确牢固;操作装置安装应正确牢固、调节灵活、操 作方便。 检查数量:按30%抽查且不少于10扇,少于10扇时全数 检查。 6.0.4自然排烟窗应进行手动功能验收,其应能正常手动开启, 开启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自动排烟窗的手动功能验收包括现场 应急手动开启装置功能验收和消防控制室远程手动开启装置功能 验收,自动排烟窗的动作信号应在消防控制室显示。 检查数量:按30%抽查且不少于10扇,少于10扇时全数 检查。 6.0.5自动排烟窗应按设计进行联动功能验收,其应在本规程 第4.2.1条规定的时间内开启完毕,动作信号应在消防控制室

    环,安装应止确牢固;操作装置安装应止确牢固、调节灵活 作方便。 检查数量:按30%抽查且不少于10扇,少于10扇时 检查。

    6.0.4自然排烟窗应进行手动功能验收,其应能正常手动 开启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自动排烟窗的手动功能验收包措 应急手动开启装置功能验收和消防控制室远程手动开启装置 验收,自动排烟窗的动作信号应在消防控制室显示。 检查数量:按30%抽查且不少于10扇,少于10扇时 检查。

    6.0.5自动排烟窗应按设计进行联动功能验收,其应在本规程

    6.0.5自动排烟窗应按设计进行联动功能验收,其应在本规程 第4.2.1条规定的时间内开启完毕,动作信号应在消防控制室 显示。 E

    6.0.6自然排烟窗的安装位置、布置方式、间距和有

    积应满足设计和本规程的要求。 检查数量:按30%抽查且不少于10扇,少于10扇时全数 检查。 6.0.7在消防联动功能失效下仍能自动开启的自动排烟窗应按 设计进行消防联动功能失效下的自动开启功能验收,其自动开启 功能应符合本规程第3.0.5条规定。一次性使用的自动开启设施 应在抽查后予以更换。 检查数量:按10%抽查且不少于3扇,少于3扇时全数 检查。 6.0.8室内净空高度大于12m的场所,当采用自动排烟窗进行 自然排烟时,宜进行实体热烟试验检验。 6.0.9自然排烟窗工程质量验收判定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自然排烟窗的设备、部件型号规格与设计不符,无出厂 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及自然排烟窗整体窗性能测试报告,工程验收 不符合本规程第6.0.4条第6.0.6条任一功能及主要性能参数 要求的,判定为A类不合格; 2不符合本规程第6.0.2条要求的,判定为B类不合格; 3不符合本规程第6.0.3条要求的,判定为C类不合格; 4验收合格判定应为:A=0,且B<2,B十C<6为合格 否则为不合格

    7.0.1自然排烟窗的维护管理应包括检测、维修、保养、建档 等工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251的有关规定。 7.0.2自然排烟窗投入使用后,应妥善保存下列资料: 1 技术资料和竣工验收报告; 2 操作规程; 3 自然排烟窗运转的相关参数说明与日常记录; 4 检查与维护记录。 7.0.3自然排烟窗投人使用后,应处于完好有效状态。值班、 巡查、检测时发现故障,应及时组织修复。 7.0.4维护、管理人员应经专门培训合格,并应熟悉自然排烟 窗的工作原理、性能和操作维护规程。 7.0.5管理人员每周应对自然排烟窗的外观进行检查,目测有 无损坏、变形;每季度应进行手动和/或自动启动、复位试验 观察有无开关障碍;每年应进行不少于1次的消防联动功能 试验。 7.0.6为气动排烟窗供气的空气压缩机的维护与保养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固定的空气压缩机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GB

    7.0.6为气动排烟窗供气的空气压缩机的维护与保养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固定的空气压缩机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GB 10892的有关规定。

    附录 A自然排烟窗有效排烟面积确定试验

    A.0.1自然排烟窗的有效排烟面积宜采用试验测定的方法确 定。设置在屋面上的自然排烟窗当满足下列要求时,自然排烟窗 排烟系数值可取1.0(图A.0.1): 1自然排烟窗的长边长度不大于2.5m,长宽比不大于5:1; 2自然排烟窗距屋面的竖向安装高度不低于300mm; 3单开式自然排烟窗的开启角度不小于140°,对开式自然 排烟窗的开启角度不小于90°

    图A.0.1排烟系数可取1.0的自然排烟窗类型 1一自然排烟窗的开口长度

    a)封闭式测试装置侧视图

    a)稳定室顶部开口剖面

    (b)稳定室顶部开口风速测点俯视图

    A.0.3自然排烟窗应牢固安装在测试装置稳定室上方的开口处 (图 A.0.3)。 A.0.4试验应采用由制造商或者供应商所提供的全尺寸的自然 排烟窗进行测试。对于同一系列尺寸相似的自然排烟窗,可选择 一个有代表性尺寸的自然排烟窗进行测试;同系列的其余尺寸的 自然排烟窗的有效排烟面积可通过计算确定,计算方法应在测试 报告中说明。

    A.0.5当测试的自然排火 的排烟大窗的一部 时,测试的自然排烟窗样品两侧应安装部分排烟天窗,两侧排 天窗的最小长度不应小于测试自然排烟窗样品长度的一半,

    A.0.6正式测试前应先按下列程序确定外部环境的

    1稳定室应保证密闭,在稳定室的上部开口处设置一个 孔金属板,金属板上均匀分布直径5cm的小孔,孔隙率 为(5±1) % ;

    a)自然排烟窗在稳定室开口的安装剖面图

    【b)自然排烟窗在稳定室开口安装的局部放大图

    1一自然排烟窗;2一切线;3一排烟窗的几何尺寸;4一顶部开口尺寸 2测量并记录稳定室的压力差,按下式计算稳定室内部的 静态压力:

    2测量并记录稳定室的压力差,按下式计算稳定室 静态压力:

    式中: Pinl 稳定室内部静态压力(Pa);

    Pinti = Pambientl + △Pw

    Pint2 = Pambient2 +△Pvo +△Pint 定室内部静态压力(Pa);

    Pint2 = Pambient 2 +△Pvo +△Pin

    式中:Pint2 稳定室内部静态压力(Pa); Pambient2 环境大气压力(Pa); △Pint—一稳定室内部静态压力和环境大气压力的压力差 (Pa)。 2改变进入稳定室的空气流量,测量每次试验时周围环境 的大气压力和温度,以及稳定室内部的静态压力,记录每一个稳 定室压力值对应的空气质量流量。在不同的空气流量下,应至少 测量6组数据。 3压力差的测量精度应不大于读数的士3%,质量流量的测 量精度应不大于读数的士2.5%,周围环境温度与环境压力的测 量精度应分别不大于士0.5K和士0.5%。 4压力和气体体积流量的记录值可取一段足够长时间内的 测量平均值,波动的范围分别不应超过士2.5%和士5%,并应在 报告中列出平均值的计算过程。 A.0.8自然排烟窗的排烟系数应按下式计算,并根据每次试验 记录的数据计算出平均值,保留2位有效数字:

    式中: C. 自然排烟窗排烟系数,无量纲; Ming 进入稳定室的空气质量流量(kg/s)

    Ming Av 2p Pint

    A一自然排烟窗的开口面积(m); 时,β=1. 2kg/m3。 A.0.9 自然排烟窗的有效排烟面积应按下式计算:

    A—自然排烟窗的开口面积(m); 时,β=1. 2kg/m3。 0.9 自然排烟窗的有效排烟面积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Ae 自然排烟窗的有效排烟面积(m)。

    A.= A,: C!

    电力弱电图纸、图集附录B施加荷载下的自然排烟窗开启试验

    B.0.1为了检验目然排烟窗在风荷载和雪何载条件下,正常开 启与维持开启状态的能力,应进行施加荷载下的自然排烟窗开启 试验。 B.0.2安装待检测的自然排烟窗的支架应能够承受采用以下方 法之一施加的测试荷载: 1金属板,当测试百叶窗型排烟窗时,金属板应放置于每 个叶片上; 2单个质量不小于5kg,内装固体颗粒或液体的包; 3将风荷载和雪荷载转化为施加在有转动轴的自然排烟窗 转轴上的等效转矩。 B.0.3测试荷载应均匀的施加在被检测的自然排烟窗的开合部 分的整个外表面。 B.0.4测试应在有侧风的环境中进行,风阻应施加在自然排烟 窗开启的方向上,自然排烟窗开口的投影区侧风的风速应为 (10±1)m/s。 B.0.5对于具有相似结构和尺寸的同系列自然排烟窗,可仅测 试几何面积最大的自然排烟窗和边长最长的自然排烟窗作为代 表,且两者均应通过测试。如果同时具备最大的几何面积与最长 的边长,则只需测试该自然排烟窗。 B.0.6施加荷载下自然排烟窗开启性能的测试应按下列步骤进 行,且测试次数不应少于3次

    0.5对于具有相似结构和尺寸的同系列目然排烟窗,可仪测 几何面积最大的自然排烟窗和边长最长的自然排烟窗作为代 ,且两者均应通过测试。如果同时具备最大的几何面积与最长 1边长,则只需测试该自然排烟窗,

    1 将自然排烟窗按照供应商所推荐的最小安装角度,安装 三检测支架上,并处于关闭状态; 2增加适量的荷载,启动自然排烟窗,在设计的开启时间

    内,自然排烟窗应能打开并达到着火时要求达到的开启位置,且 能够在没有其他外部动力源的情况下,维持开启状态; 3使用主动力源打开后,自然排烟窗应无破损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食用盐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29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GB/T7106 《固定的空气压缩机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GB1089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29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GB/T7106 《固定的空气压缩机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GB10892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
  • 相关专题: 排烟  
专题: 电线电缆标准 |焊接标准 |照明设计标准 |抽样标准 |别墅图纸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