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轨道交通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21年12月).pdf

  • 重庆轨道交通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21年12月).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6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1-17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市政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重庆轨道交通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21年12月)

    ......

    1 总 则 
    1.1 为了规范和指导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编制行为,保证勘
    察设计文件成果质量,并满足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依据国家
    有关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主要适用于新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编制。改建、
    扩建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编制,应结合具体工程特点,参照本规定
    执行。
    1.3 本规定适用地铁系统、市域快线系统、跨座式单轨系统勘察设计文件
    编制。
    1.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轨道工
    程的政策和法规,满足国家强制性标准条文、现行工程建设标准规范(规程)、
    制图标准的规定和要求。
    1.5 根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
    应用的意见》渝建发〔2016〕28 号文的规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信息模型设计
    应按照本规定执行。
    1.6 本规定对设计文件编制的要求具有通用性;对于具体的工程项目设计,
    应根据项目的内容和设计范围对本规定的条文进行合理的取舍,也可适当增加专
    项篇章。
    1
    2 一般规定 
    2.1 设计文件组成
    2.1.1 勘察设计文件由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工程信息模型及其它必要
    的图文资料组成。
    2.1.2 设计图纸可分册编制,各分册图册封面名称应易于识别总图册数和判
    别图册内的主要设计内容。
    2.2 编制企业资质 
    2.2.1 勘察设计文件编制企业的设计资质应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
    乡建设部有关设计资质管理规定,并应将设计资质证书(复印件或影印件)或证
    明资料附于设计说明书附件中。
    2.2.2 由多个设计企业共同编制勘察设计文件时,设计企业的资质范围总和
    应覆盖和满足所承接工程专业及规模所要求的设计资质等级,且各设计企业只能
    承担自身设计资质范围内的工作内容。
    2.2.3 编制企业资质除应满足本编制技术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和重庆市的
    相关法律法规。
    2.3 设计文件签署规定 
    2.3.1 勘察设计文件应由与设计企业具有合法有效劳动关系的技术人员签
    署。
    2.3.2 施工图设计文件应设置“设计人、校核人、项目负责人、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审定人”等不少于六个技术岗位的签署栏,并采用打印姓名和对应手签
    姓名的签署方式。

    ......

     

    3.3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

    (1)设计年限和范围 (2)设计依据 应包括:政府批文、初步设计技术要求、文件组成、基础资料、规范、 上阶段专家审查意见等,

    型钢标准3.3.3客流特征分析

    3.3.4主要编制原则及标准

    3.3.6系统制式及列车编组

    (1)配线的设置原则 (2)配线设置方案,并从配线的运营功能需求,工程条件、线路条件等 进行综合比较。 (3)配线进路设计

    3.3.11配线能力核算

    3.3.12列车运行图

    (1)运行图基础资料 (2)运行图编制范围 (3)运行图指标计算 (4)运行图分析

    3.3.14运营组织机构及定员

    (1)运营组织机构设置方案 (2)运营公司定员 (3)人员培训

    3.3.15运营要求评价

    1工程概述 区间结构断面类型(矩形隧道、圆形隧道、马蹄形隧道、高架、地面)、车 站类型(岛式、侧式、高架、地面、地下)、是否设置蔬散平台、最高设计速度、 列车计算速度、采用车辆类型。 2 设计范围 3 设计依据、原则及标准 4 上一阶段审查意见和执行情况 设计方案 (1)限界设计的主要技术参数 主要包括线路、轨道、供电、车辆类型及有关尺寸以及技术参数。 (2)各种设备及管线布置 主要论述设备及管线布置的主要设计原则,如:强、弱电布置在隧道断面的 立置;电磁干扰距离;轨旁各管线、设备布置在隧道断面上的大致位置。 (3)区间纵向疏散空间要求 (4)线间距的确定 论述高架、地面、地下段最小线间距的限界要求。 (5)建筑限界的确定(含区间直、曲线地段、人防门限界、车站限界及车辆

    1工程概述 区间结构断面类型(矩形隧道、圆形隧道、马蹄形隧道、高架、地面)、车 站类型(岛式、侧式、高架、地面、地下)、是否设置疏散平台、最高设计速度 列车计算速度、采用车辆类型。 2 设计范围 3 设计依据、原则及标准 4

    1)区间直、曲线地段矩形、圆形、马蹄形隧道建筑限界; 2)区间直、曲线地段地面、高架线建筑限界 3)区间直、曲线特殊减振地段矩形、圆形、马蹄形隧道建筑限界 4)区间地下段岛式、侧式站台直线车站建筑限界; 5)区间地面、高架段岛式、侧式站台直线车站建筑限界; 6)区间直线地段人防门建筑限界; 7)道岔区、转辙机建筑限界; 8)车辆基地限界。

    6存问题及下一阶段设计注意事项

    限界坐标图(含区间、车站地段直、曲线限界坐标图); 区简直、曲线地段矩形、圆形、马蹄形隧道建筑限界图 区间直、曲线地段高架线建筑限界图; 区间直、曲线地段U型槽、地面线建筑限界图; 5 区间直、曲线特殊减振地段矩形、圆形、马蹄形隧道建筑限界图; 6 地下岛式、侧式站台直线车站建筑限界图; 7 地面线岛式、侧式站台直线车站建筑限界图 8 高架线岛式、侧式站台直线车站建筑限界图: 9 区间直线地段人防门建筑限界图: 10 车辆基地限界图; 11 道岔区限界加宽图: 12 转辙机安装处、区间联络通道限界图 13隧道曲线段限界处理方法示意图。 注:

    1.图纸中确定供电、通信、信号、消防等各种管线及设备的布置位置,标

    注各细部尺寸。车站限界绘制车辆轮廓线、车辆限界及设备限界,绘制站台门限 界。若设置疏散平台,区间断面限界图中应绘制疏散平台布置图。 2.限界图纸宜采用A3或A3加长图幅,图纸比例宜采用1:30、1:40或1: 50

    1车辆选型原则 简要列出本线车辆选型所采用的原则。 2主要技术标准 列出本线车辆选型所执行或参考的技术标准。 3 车辆选型分析 对本线车辆选型进行多方面分析、综合比选,并得出明确的结论。 4 车辆使用条件 对选定类型的车辆使用条件进行表述,一般包括环境条件、线路条件、 供电条件等。 5车辆基本参数 对选定类型的车辆基本参数进行表述,一般包括动拖比及编组、基本尺 寸、载客量及轴重、牵引及制动性能、故障运行能力及救援能力、车内外噪声 平稳性、防火防水要求等基本参数。 6车辆主要系统及部件

    对选定类型的车辆基本参数进行表述,一般包括动拖比及编组、基本尺 寸、载客量及轴重、牵引及制动性能、故障运行能力及救援能力、车内外噪声、 平稳性、防火防水要求等基本参数。 6车辆主要系统及部件 对选定类型的车辆主要系统部件进行简要介绍 7车辆国产化分析 对选定类型的车辆国产化率简要分析、提出要求

    应列出车辆编组示意图。

    1工程概述 工程基本情况,包括在线网中的位置及与其他线路的关系等,与轨道相关的 线路全长、各类敷设形式的长度、最小曲线半径、线路坡度、车辆基地及联络线 设置、车型、设计速度、供电方式等。 其他与轨道系统有关的工程特殊性描述。 2设计范围 来自设计任务书要求的轨道设计里程范围,明确于其他线路的分界划分,必 要时明确于其他专业及系统的重点接口划分。 3设计依据 上阶段的设计及其评审结论、相关规范、外部输入条件、重要的会议纪要等; 4 设计主要原则及标准 5上阶段审查意见和执行情况 6轨道主要几何技术参数 包括各种地段的轨距、曲线超高、轨底坡、轨枕布置间距、轨道结构高度等, 7轨道结构选型及结构设计 (1)钢轨 应包含钢轨类型、钢轨材质、钢轨定尺长度等。 (2)扣件 包括扣件选型、防腐处理等

    轨道结构选型及结构设计

    (3)道岔 包括道岔选型、与信号及行车的接口。 (4)轨枕或轨道板 包括类型比选、与道床的连接。 (5)道床 包括道床类型比选、结构耐久性设计,沉降控制等。 8无缝线路 9 减振降噪 轨道不同减振级别及地段、相应的轨道减振设备选型及结构设计等;设计方 案中若推翻上一阶段的某些方案时,应有详细的技术经济比选论证,应包括重点 区域轨道减振降噪措施与《环评》报告要求之间的对比表。 10杂散电流或综合接地 根据车辆供电制式,进行杂散电流或综合接地设计。 11轨道附属设备 12铺轨基地 13 3工务定员、维修用房及维修设备 14 轨道施工方案 15存在的问题及下阶段注意事项 16工程数量表

    1)推荐方案的各道床断面图(含整碎过渡段图):表明轨道结构高度、道床 块或预制板长度、水沟位置及尺寸,应列出所需主要材料及配件等数量; 2)推荐采用的扣件组装图,标明主要装配尺寸、零部件类别及数量; 3)推荐采用的道岔总布置图,表明道岔总长、直侧向通过速度: 4)推荐采用的减振轨道结构布置图; 5)车档图:

    6)护轮轨铺设图; 7)各类减振设备或道床图:

    ()工程概还 路基工程范围内的地形、地貌特征,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综述,地震基本烈 度、气象、水文情况,冻结深度等。路基工程长度,占全线比例,路堤、路堑长 度及填、挖方数量;特殊路基类型分布及主要工数量。 (2)设计范围 路基工程的起点里程、终点里程及所处位置。 (3)设计依据、原则及标准 (4)上阶段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 (5)设计方案 1)一般路基设计内容 路基面形状和宽度,路基基床,横断面形式,边坡坡率,护道宽度,侧沟及 排水沟尺寸,涵洞,机械化养护作业平台,路基填料及压实标准,过渡段形式: 地基处理技术要求及加固形式。 2)特殊线路段基设计说明 3)主要加固和防护方案说明 4)路基排水设计原则及说明 5)路基与其他专业设计接口的说明 6)路基修建对生态环境与水土保持的影响及采取的措施 7)特殊线路段路基措施的处理方案 (6)存在问题及下阶段设计注意事项

    (7)主要工程数量 1)区间路基土石方数量总表 2)区间路基取弃土场防护工程数量表 3)路基工点标 4)挡土墙表 5)路基加固及防护工程数量表 6)区间路基土石方调配汇总表 7)路基排水工程数量表 8)挡土墙设计计算书(含稳定性检算和

    1)一般路基横断面设计图 绘制代表性横断面及工程数量的控制横断面,比例1:200 2)典型工点路基设计平面图(地形、地质资料及路基工程建筑物位置)(必 要时作) 按工点分别绘制其工程的控制范围,比例1:500~1:2000 3)典型工点路基设计纵断面图(地质资料及路基工程建筑物位置)(必要时 作) 按工点分别绘制纵断面轮廓,比例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4)典型工点路基设计横断面图 按工点分别绘制代表性横断面及工程数量的控制横断面,比例1:200 5)过渡段方案图 比例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6)路基排水系统图 可时三版工摄平面风全关绘制

    1工程概述 简述线路制式、(初、近、远期)车辆编组、行车对数及列车最高运行速度 本站在线路中的位置,站位名称、地点、周边环境和规划条件,车站主体及出入 口、风亭等附属建筑布局,车站类型、形式和规模,车站、区间施工工法以及换 乘线路建设时序和换乘方式等。 2设计范围 (1)项目组成和设计范围 说明车站起、终点里程范围内的设计内容,包括主体工程、附属工程、专项 设计(例如复杂换乘站的换乘设计、特殊车站消防设计、TOD综合开发专项设 计等)。 (2)分期建设的情况 简要说明车站预留出入口等附属设施分期建设内容,换乘车站预留换乘条件 分期建设内容,车站配线上方预留物业开发条件以及车站与周边地块预留物业开 发条件等分期建设的说明。 (3)既有工程的改造情况 简要说明车站与既有换乘车站、周边建筑空间(如人防工程、地下商业区、 地下停车库等)连接时涉及到的改造情况。 3设计依据、原则及标准 (1)设计依据 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本工程的批文及文号。如: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等审批 文件的文号和名称;摘述依据性资料中与建筑专业有关的主要内容。 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标准的名称、编号、年号和 版本号)。

    (1)车站总平面布置 1)设计基础资料 车站所在地的地形图编制单位、编制日期,采用坐标及高程系统;有关主管 部门对本工程的规划许可技术条件(车站周边的用地性质、规划道路红线、出入 口位置、交通接驳和自行车停车场地、TOD综合开发等),以及对总平面布局、 交通组织、环境保护、文物保护、人防接口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2)站位及周边情况概述 简述车站在城市中的位置,站位与周边道路和周边规划条件,附属建筑位置 与周边临近规划建筑的关系以及地块开发等关系,车站附属用地协调情况,车站 各象限客流吸引情况等; 概述车站主体、出入口(含消防专用通道出入口、无障碍电梯地面亭)、风 亭、冷却塔的总体布局,以及与周边既有建筑、构筑物、名木、古迹、道路红线 市政基础设施(地下主要管线、人行地道或天桥、下穿道路或桥梁、附近水域或 高压铁塔)、加油加气站等公共设施的关系,对影响车站站位和埋深的控制性因 素(如:重要的地下管线、房屋拆迁、施工条件和交通疏解,以及区间穿越河流 桩等)需说明采取保留、拆除、改移的措施; 简述车站主体及出入口、风亭等附属建筑所处的地形地貌(如道路或场地的 起伏标高、纵坡等); 简述车站出入口与公交接驳关系以及自行车停车区的布置;简述综合交通枢 纽站、终点站以及地上车站的站前广场、道路及消防车道、绿化、自行车、出租 车或P十R小汽车停车场布置: 3)简述车站主体及附属建筑控制性尺寸、站中心里程和轨顶标高: 4)车站方案比选 换乘站需对换乘方式进行比选与说明。 (2)车站建筑设计概述 1车站形式

    综述车站客部位(含车站配线上方物业开发及与周边地块物业开发)的防火 分区、防火分隔、防烟分区及安全疏散、消防专用通道设置、站台门紧急疏散门 的设置个数及位置等。对突破规范要求的大型交通枢纽站、换乘车站以及特殊车 站的建筑防火设计需有专题报告。 8)车站人防设计 简述车站的设防标准,防护单元划分,战时人员出入口、人防连通口、小型 孔口和通风竖井设置,换乘通道、区间隔断门及管线密闭等。 9)车站防淹设计(防洪、防涝) 简述车站防淹设防标准,出入口地面亭、无障碍电梯地面亭和散口低风井等 面开口部位的防淹措施,以及区间防淹门的设置要求。 10)车站无障碍设计 简述车站站台、站厅公共区和出入口无障碍设施的设计要求及采取的技术措 施。 11)深理车站出人口设计 简述深理车站站厅理深,出入口分支口设置,出入口扶梯分段及倾角,垂直 电梯分组及使用功能(普通乘客电梯、无障碍电梯、消防电梯)等。 12)重点车站周边及广场设计 简述重点车站广场高程、绿化、边坡、道路、照明、排水、建筑小品等。 6车站站台宽度、通行服务设施能力和安全疏散时间计算 (1)车站设计客流及系统设计规模(包括各设计年限高峰小时车站预测上下 车客流、进站断面客流、换乘客流、折返清客客流、出入口分向客流以及系统设 计规模;结合行车组织校核站台宽度和楼扶梯、侧站台等通行设施能力); (2)车站站台宽度计算: (3)站台至站厅楼扶梯通过能力计算; (4)站厅付费区检票机和疏散门通过能力计算; (5)车站出入口通道、楼扶梯通过能力计算:

    (6)车站安全疏散时间计算; (7)车站换乘设施能力计算(换乘楼扶梯的通过能力和各组设施利用的均衡 性); (8)重要、复杂、运能不匹配的换乘车站功能评价(含既有站,换乘路径端 部楼扶梯等设施前的拥堵程度和站台人流密度,站台滞留人数,平均换乘时间) 结合客流动态模拟,简述车站修正设计、既有站改造设计情况; (9)小交路折返站和同站台换乘车站等特殊、复杂车站结合客流动态模拟: 给证车站各部通行能力一拥堵程度简述修正设计情况

    (1)车站物业开发的规模及预留设施说明(出入口、风井、空调机房、防排 烟机房、变电所、消防控制室、货物电梯、消防电梯、公共厕所、给排水设施等) (2)各防火分区面积以及与车站衔接的防火分隔措施说明; (3)物业开发出入口的数量和宽度计算以及疏散距离等。

    (1)装修范围; (2)装修标准及原则; (3)装修做法(简述车站内部装修的主要或特殊建筑装修材料,以及车站采 用非承重墙的墙体材料和构造措施); (4)对具有特殊要求的门窗进行说明; (5)地上车站幕墙工程、特殊屋面工程及其他需要另行委托设计、加工的工 呈内容的必要说明。 9车站导向标志及广告设置原则 10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依据重庆市绿色轨道交通技术标准,简述车站绿色建筑设计主要原则。 11地上车站需设空调系统的设备管理用房区(或站厅公共区)的围护结构 筑节能设汁消明

    (1)设计依据; (2)项目所在地的气候分区; (3)根据绿色建筑标准初步确定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及墙体材料和厚度,简 述车站外窗和透明幕墙气密性等级: (4)简述设备用房区和站厅公共区的窗墙面积比及可开启窗面积比; (5)简述车站采取的天然采光、自然通风、遮阳与隔热措施,

    12存在问题及下一阶段设计注意事项

    (1)车站主要特征表 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和轨面高程,线间距,站台形式和宽度,车站总建筑 面积、主体建筑面积以及出入口通道、风道和地面亭等附属建筑面积,车站外包 总长、标准段总宽和总高,车站顶板最大和最小覆土厚度,站厅地饰面埋深(暗 挖站)及轨面埋深,出入口数量、宽度及通道总长,风道(亭)数量和规模,公 共区以及出入口自动扶梯和电梯数量、提升高度和技术参数(倾角、宽度、速度 吨位)。 (2)车站设备、管理用房面积表; (3)车站门窗表; (4)人防防护设备表。

    车站总平面图(包括换乘车站及预留车站): 客流吸引范围图: 3 车站各层平面图(含防火分区示意图:安全出口位置、分区面积); 4车站纵剖、横剖面图(含换乘节点剖面图); 5车站公共区交通流线示意图(包括换乘车站节点公共区实现换乘功能转 换时的平面布局和交通流线图); 6车站出入口通道(含楼扶梯)平面图、纵剖面图、横剖面图:

    车站出入口地面亭(含无障碍电梯亭)平面图、部面图、立面图及屋顶 平面图; 8 消防专用通道出入口地面亭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及屋顶平面图; 9 车站风道平面图、纵剖面图、横剖面图: 103 车站风亭局部总平面图,风亭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 11 地面车站及附属建筑各层平面图、纵横剖面图、立面图、屋顶平面图, 注: 1.车站平面、剖面图中包括换乘车站的远期站平面、部面图以及重要、复 杂车站和换乘车站的比选方案平面、剖面图。 2.车站总平面图比例一般为1:500,车站及出入口通道、风道的平面、部 面图比例一般为1:100或1:200,出入口地面亭及风亭比例为1:100或1: 50

    二 工程概述 工程基本情况总体说明,一般应包括:工程位置说明,如车站站位、区间走 向;工程周边环境情况说明,如建(构)筑物、管线、道路、桥梁、交通枢纽 河湖、文物等;工程建筑方案介绍,如车站类型(起终点站、中间站、换乘站) 站台形式(岛式、侧式等)、车站规模(车站主体工程长度、层数、站台宽度及 车站标准段宽度、车站总建筑面积等),车站附属工程如出入口、风道等情况介 绍;车站两端区间的工法介绍及其工筹安排等,或区间长度、形式、区间附属工 程(风井、联络通道、泵房等)设置情况、受TBM工法影响的临时设施的设计 情况等。

    2设计范围 工程的设计起里程,车站或区间的设计总长度,与相关线路的设计分解面 设计范围内包括的主要分项工程,如车站和区间主体工程结构、风道和出入口结 构、联络通道及排水泵站、区间风井、盾构工作井、施工竖井、受TBM工法影 的临时设施的设计情况等。 3 设计依据、原则及标准 依据:政府批文、任务书、基础资料、规范等。包括经过审批的可行性研究 报告、设计任务书、初步勘察报告、地质灾害评价报告、洪评报告、地震安评报 告、环评报告、被交道路和河流规划条件、建(构)筑物调查成果、地形资料 玻交线路资料、业主下发的相关会议纪要和联系单、初步设计技术要求、(国家 行业或地方)标准和规范、专家审查意见等文件。 原则:结构设计应满足的相关规范和规定的基本设计原则,以及其他设计原 则如各种结构构件截面设计原则、基坑支护(矿山法初期支护)与永久结构之间 的结合设计原则等。 标准:设计使用年限、安全等级及结构重要性系数、环境类别、抗震设防烈 度及抗震等级、抗震措施等级、人防抗力标准和防化等级、基坑变形控制标准 置构法和矿山法地面沉降控制标准、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和变形控制标准、抗浮 设防水位及抗浮安全系数、防水等级、防火等级、钢结构防腐防锈标准、防洪设 计标准等。 4前序各阶段主要审查意见和执行情况 包括可行性研究阶段及各种专家审查会意见。 5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述 从地勘报告中摘录以下主要内容:场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工程地质 (含土层主要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水文地质 肠地地震效应,围岩分类及土石可挖性分级,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环境水及工 的腐蚀性评价、工程评价、注意事项及建议。并对地勘报告资料进行分析与评价

    6施工方法和结构型式 车站或区间主体和附属工程围护结构类型比选、结构形式的确定、结构施工 方法的技术、经济综合比选,主要施工步序,地下水及不良地质处理方案,主要 施工技术要求和措施等。对于矿山法工程还应包括隧道断面形式及净空尺寸拟 定、初期支护设计、隧道开挖步序、初期支护参数与辅助施工措施、预留变形量、 二次衬砌结构设计、施工竖井及通道设计。 对TBM区间隧道还应包括出渣支道结构设计(含施工方法、洞门外土体加 固)、联络通道设计(含施工方法)、区间泵房设计(含施工方法)、区间隧道洞 口及防淹设计、地面沉降原因的分析、控制地面沉降的措施、地表沉降控制标准 结构型式的选定、主要结构构件尺寸、耐久性设计及保证措施、工程材料 结构构造措施(如抗震构造、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的设置等)、特殊节点做 去、抗浮措施等。 对于基坑工程,应对围护结构及支撑体系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对于盖挖逆作 法工程,应对中柱及其基础形式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对于矿山法工程,应对不同 的开挖步序、支护方法及辅助施工措施等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对于盾构法工程 应对管片(含特殊环)构造设计、联络通道和盾构端头井地层加固方法等内容进 行技术经济比较,并应根据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环境情况、隧道结构设计 等,对盾构机选型提出指导性意见及要求。 7结构计算分析 内容包括:计算原则、荷载及其组合、计算模型、计算方法、计算简图及计 算参数的确定、施工阶段及正常使用阶段的稳定性分析及强度计算、结构裂缝 宽度检算、偶然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地震、人防)、主要计算结果(内力 变形、配筋等)及分析等。 8风险工程分析 分析和识别地下结构工程的自身风险和环境风险,进行安全风险分级,提出 安全风险清单(汇总表),并应给出初步的工程实施方案和风险控制措施、采取

    措施后的风险等级。 9监控量测 应给出主要的监控量测项目,一般分为必测项目和宜测项目,包括地层、支 护结构、支撑体系、主体结构以及周边环境建(构)筑物的力(或变形)监测 项目等。应给出测点布置、监测手段与监测频率要求,监测项目的预警值、控制 直,制定监测预警等级和预警标准。高风险工程监测控制指标应分解到施工各主 要工序,对复杂节点应提出针对性监控量测要求。 10地下结构防水 防水设计原则、设计依据、防水等级及标准、主要技术要求、自防水及辅助 防水措施、特殊部位防(排)水措施等内容。对TBM区间隧道设计还应包括 防腐蚀措施、防迷流措施。 11工程筹划 指导性施工组织及进度安排、施工场地布置及交通疏解方案、地下和地面管 线改移及防护措施、与邻近工程的关系及处理方案、环境保护措施。 12存在问题及下一阶段设计注意事项 13主要工程数量 为满足初步设计概算编制或工程招标投标需要,应以表格形式给出主要工程 数量清单,包括土(石)方开挖及回填量、混凝土方量、钢筋重量以及钢支撑, 锚杆、钢围標、防水层等其他工程量。 14车站设计图纸 (1)地下车站结构 1)车站结构施工总平面图1:500或1:1000; 2)带基坑围护或初期支护及车站主体工程结构轮廓的地质纵剖面图

    (1)地下车站结构 1)车站结构施工总平面图1:500或1:1000; 2)带基坑围护或初期支护及车站主体工程结构轮廓的地质纵剖面图 向比例1:200,纵向比例1:500; 3)明挖法、盖挖逆作法车站主体基坑围护结构(含支撑体系)平面 [面图 1:200 或 1:100:

    4)车站主体基坑标准段支护结构配筋图1:100; 5) 明挖法车站主体基坑地基加固平面图1:200或1:100(若有); 6) 矿山法车站施工流程方案图; 图1:200; 8)车站主体结构底板、楼板、顶板平面图1:200或1:100; 9)车站主体结构纵剖面、横剖面图1:200或1:100; 10)车站主体结构标准段典型剖面配筋图1:100; 11)风道、出入口基坑围护结构或矿山法初期支护平面、剖面图(带地 质剖面)1:200或1:100; 12)风道、出入口结构平面、剖面图1:200或1:100; 13)临时路面系统设计方案图; 14)工程地下水处理措施方案图; 15)车站主体、出入口、风道等主要施工步序图: 16)车站结构与区间隧道接口设计图; 17)车站结构风险源设计方案图; 18)车站结构防水图: 19)主要监控量测图; 20)交通疏解及施工围挡图; 21)管线改迁图 22)施工进度横道图 23)支撑设计图

    (1)地下区间结构施工总平面图1:1000; (2)带基坑围护和初期支护及区间主体结构轮廓的地质纵剖面图1: 00,纵向比例1:500或1:1000(若线路左右线有较大区别,则须同时有区

    (1)地下区间结构施工总平面图1:1000; (2)带基坑围护和初期支护及区间主体结构轮廓的地质纵剖面图1: 200,纵向比例1:500或1:1000(若线路左右线有较大区别,则须同时有区

    间左右线地质纵部面图); (3)区间结构平面、纵剖面、横剖面图1:100、1:200、1:500; (4)典型附属结构配筋断面图; (5)明挖法区间隧道工程技术措施设计图; (6)矿山法区间隧道施工步序示意图、施工辅助措施设计图;隧道洞门 设计图(对于有洞门的矿山法区间); (7)盾构法区间通用楔形衬砌环或标准、楔形衬砌环构造图1:50: (8)盾构法区间管片构造图1:50、管片细部构造图1:10 (9)盾构法区间特殊环管片方案图1:50 (10)区间结构标准断面配筋图: (11)盾构法端头井进出洞土体加固图1:50; (12)区间联络通道平面、剖面及技术措施方案图1:50; (13)区间风井、盾构工作井、施工竖井及通道等结构图1:100或1:50 (14)区间隧道与车站结构接口设计图; (15)疏散平台设计图; (16)工程地下水处理措施方案图: (17)指导性施工进度图; (18)区间结构风险源设计方案图; (19)区间结构防水图; (20)主要监控量测图。

    3.9.2风险工程专项设计

    如工程存在以下情况之一时,应进行自身风险工程专题设计:超深基坑、超 大跨隧道、通过不良地质地段或可液化地层、基础托换、超接近施工、地下结构 作为高层建筑或城市桥梁的基础、穿越或改造既有线等。 当工程下穿或周边存在距离较近的房屋建筑、文物、重要地下管线和地下构 筑物、干线道路、既有铁路或地铁、大型桥梁、水系(江、河、湖泊)等环境设

    施,工程施工可能影响其安全性能或使用功能时,应进行有针对性的环境风险工 程专题设计,一般包括风险工程概况、环境设施资料调查、风险工程计算分析, 风险工程变形预测及安全性评估、变形控制指标、风险控制措施、专项监控量 则、应急预案等内容。 对I级工程自身风险、II级及以上环境风险工程应进行安全性专项设计,专 册出图并专项审查,内容主要应包括安全风险分析评价、工程环境监测控制标准 工程技术措施、环境安全保护设计措施、监控量测设计方案等,并应给出必要的 新面设计和措施设计图。对于地位特别重要、影响特别重大的高等级环境风险 应开展房屋安全等级评定、工前检测等现状评估工作,通过各种理论分析手段进 步验证其影响程度和范围

    3.9.3地下结构抗震专项设计

    根据任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专项论证技术要点(地 下工程篇)》(建质(2011)13号)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地下结构抗震专项设计,

    3.10.1高架区间结构

    (1)工程概况 工程位置说明,如车站站位、区间走向;工程周边环境情况说明:设计范围 内城市规划或布局、河流、城市道路、公路、铁路和地下管线和高压架空电线分 布情况。高架车站和区间高架桥的主要结构形式;高架区间建设工期。 (2)设计范围 本施工设计文件的设计内容、高架区间长度范围说明。 (3)设计依据及标准 1)设计依据

    执行现行地铁、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规范、铁路桥涵设计规范;参考现 行公路桥梁设计规范。项目工程初步设计设计及其审查意见。项目工程可性研究 报告、政府批文、现行设计规范。地质勘察报告(初勘)、管线调查成果、项目 工程环境评估报告、安全评估报告、防洪评价报告、通航论证报告、涉铁报告等, 2)主要设计原则 桥梁布置满足跨越道路交通、铁路、河流通航泄洪要求,考虑沿线地下管线, 架空管线分布情况;桥面布置空间满足车辆限界、设备管线、轨道、信号设备布 置要求,满足防杂散电流、防雷接地等要求。结构应满足强度、刚度、耐久性和 抗震要求,区间桥梁还应满足舒适度的要求。 3)主要设计技术标准 车辆型号、列车编组、最高设计时速、线路最小曲线半径、桥梁结构设计使 用年限、跨越河流防洪频率、跨越道路净空、抗震设防烈度等。 (4)上一阶段审查意见和执行情况 (5)自然概况、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述 工程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场地地震效应、地震基本烈度、工程地质和水文 地质情况,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其中对特殊地质条件、现有建(构)筑物制约条 件等应详加说明。 (6)方案比选 桥位比选说明、区间结构体系选择、标准跨径选择、梁型选择、桥墩形式选 择、下部结构设计、高架区间施工方法、桥梁方案比选表等。 (7)结构设计方案 1)采用的设计荷载及组合; 2)主要建筑材料; 3)标准梁上部建筑及墩台、基础描述; 4)高架桥梁节点桥设计方案说明,应进行方案比较并提出推荐方案; 5)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的选用:

    6)抗震设计及其构造措施,应进行详尽、合理的抗震概念设计,并进行综 合比较; (8)结构设计计算参数及计算结果; (9)附属工程设计 包括挡板、伸缩缝、桥梁排水、桥面防水、防雷防杂散电流等设计。 (10)结构耐久性设计; (11)桥梁制造及施工方法 区间标准梁施工方法、节点桥施工方法说明。施工阶段描述等。 (12)监控量测 施工监测(特殊桥梁结构)要求或下阶段应注意事项。 (13)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 (14)工程筹划 简述本工程(工点)施工围挡及场地布置、交通导改及疏解方案、预制场(如 有)分布、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安排等内容。 (15)存在问题及下阶段设计注意事项; (16)主要工程数量表,

    1)平面总布置图内容包括:跨(穿)越的道路、河流等的规划红线、蓝线 桥梁承台和基础平面布置、纵断面桥跨布置、桥梁横断面布置,各桥墩里程、高 架线轨顶标高、上跨道路、铁路、桥梁桥下净空。相交道路、铁路、河流名称 高架桥位沿线道路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分隔带布置,道路地下管 线大致分布情况,轨道交通线路平面要素,标准梁预制场位置和面积, 2)桥梁纵横断面布置图; 3)梁部构造图,包括立面图、平面图和横断面图; 4)预应力束布置图,包括立面图和平面图、工程数量表; 5)桥墩构造图,包括立面图、侧面图、墩顶和墩底剖面图

    6)桥台构造图,包括立面图、侧面图、桥台顶和桥台底剖面图; 7)基础构造图,包括桥墩承台立面图、平面图,桥台承台立面图、平面图。 基础平面和立面布置图; 8)比较方案构造图: 9)桥面系布置图、支座布置图、桥面防水、排水图、伸缩缝、疏散平台、 档板、防落梁措施、防雷接地; 10)施工步序图(特殊结构); 11)施工围挡、交通导改、工程筹划图、预制梁场布置图(如有)、管线保 护改迁、施工便道示意图 12)其它必需图纸,

    3.10.2安全质量风险工程专册

    (1) 工程概述 (2)设计范围 设计高架区间起始里程、长度。 (3)设计依据、原则及标准 1)工程地质对施工的影响及措施 包括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区域地震、不良地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 工程措施建议等。 2)既有建筑物对拟建工程的影响 3)施工风险源评估及措施 4)特殊地段主要工程措施 5)建设工期、造价的影响分析 6)风险控制的工程技术措施 7)施工图阶段分析工程设计优化的方向及建议 (2)附相关图纸

    (1)设计说明书 1)工程概述 2)研究内容、规范及抗震设防标准 3)地震动参数 4)主要构件的损伤容许值和抗震安全性验算要求 5)标准段及节点桥桥梁地震反应分析 6)桥梁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2) 附相关图纸

    3.10.3高架车站结构

    (1)工程概述 1)简述本工程起终点、线路长度、高架段长度、地下段长度、高架站数量、 地下站数量、最大站间距、最小站间距等项目概况; 2)简述本站在线路中的位置,站位名称、地点、周边环境、道路红线及渠 化、控制性管线、车站结构形式、车站总长、标准段长度、线间距、施工工法等。 (2)设计范围 简要说明本站设计内容及远期预留情况; (3)设计依据 1)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本工程的批文及文号。如: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等 审批文件的文号和名称; 2)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规划、环保、文物、绿化、消防、人防、抗震、节 能等要求和依据资料; 3)建设单位提供的勘察成果、环评成果、防洪评价成果及相关会议纪要和 设计合同; 4)总体单位下发的技术标准、文件编制要求、文件组成与内容、线路平纵

    科、规划道路红线、地形管线资料; 5)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标准的名称、编号 文本号)。 (4)上一阶段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 (5)自然条件、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 (6)结构设计原则及技术标准 1)结构设计原则 a车站结构设计及施工工法设计原则; b车站抗震、耐久性设计原则; c车站结构净空尺寸设计原则; d车站结构刚度、整体性及稳定性设计原则 e车站防火、防水、防雷接地、防腐等设计原则。 2)技术标准 a结构设计使用年限,钢结构防腐设计年限; b结构安全等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c抗震设防烈度与抗震设防分类,结构抗震等级 d车站结构挠度限值,墩台工后均匀沉降、相邻墩台沉降差: e 耐火设计等级,裂缝控制等级: f 基本风压,基本雪压。 g 跨越地面道路等级净空要求。 (7)车站结构设计 1)结构方案比选 在同等条件下高架车站优先采用建筑布置灵活、车站体量小,结构整体 效果好的结构型式。 2)主要结构尺寸 a基础结构,含桩基础直径、桩长、持力层、单桩竖向承载力等:

    b上部结构 简述车站总长、结构总宽、柱间距、伸缩缝设计情况,分层描述各层的主纵 梁、主横梁、次纵梁、次横梁、轨道梁、结构板厚、墩柱设计截面等。 3)设计荷载及组合 a设计荷载 1)铁路规范设计荷载 2)民用建筑活荷载标准值 铁路规范设计荷载包括主力、附加力及特殊荷载。 主力包括:恒载、活载、无缝线路纵向水平力;附加力包括:列车制动力或 牵引力、风力、温度影响力、流水压力;特殊荷载包括:地震力、施工临时荷载 列车脱轨荷载。 民用建筑活荷载包括:基本风压,基本雪压,车站站台、站厅、楼梯人群荷 载,设备用房楼面活载,厕所、盟洗室楼面活载,人行天桥桥面活载等。 根据规范简述各种荷载设计值或标准值。 b荷载组合 轨道梁及其支承结构应按铁路规范进行荷载组合,其他构件应按现行民建规 范进行荷载组合;根据规范简述各种荷载组合 (8)结构计算 1)计算软件 a采用的结构分析程序名称、版本号、编制单位; b结构分析所采用的计算模型、结构分析输入的主要参数,必要时附计算 模型简图; 2)计算原则 支撑轨道梁的框架梁、框架柱及基础按现行铁路桥涵设计规范设计,同时满 足民用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要求,抗震计算及构造措施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铁 路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根据上述两种计算结果进行包络化设计。其余梁、柱和

    板构件按民用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设计。 3)计算建模 a车站雨棚按集中力作用于相应位置,不考虑雨棚刚度对结构的影响; b计算应考虑基础刚度,桩基的计算长度和嵌固点根据桩基形式、基岩理 深及岩性采用m法计算确定。 4)计算结果 按铁路规范与民建规范,给出结构分析所采用的计算模型、结构分析输入的 主要参数,主要构件分析计算结果。必要时附计算模型简图。 a铁路规范计算结果:轨道梁及其支承结构强度、应力、裂缝、挠度计算 结果,墩顶纵、横向位移计算结果。 b民建规范计算结果:基本周期、最大轴压比、最小剪重比、底层最大弹 生层间位移角、最大位移比、刚重比、周期比、楼层抗剪承载力之比、墩顶最大 潢向位移、墩顶纵向水平刚度、列车静活载作用下轨道梁挠度、结构自振周期、 楼层最大位移、结构侧移刚度比及薄弱层地震剪力放大系数。 (9)附属用房(含牵引变电所)、人行大桥及出入口结构设计 1)技术标准 a附属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安全等级、基础设计等级; b附属结构抗震设防分类,结构抗震等级: C天桥桥下净空要求。 2)工程材料及耐久性设计 a工程材料:简述混凝土、钢筋、钢绞线(含波纹管、锚具)、钢材、填充 墙等材料设计强度等级及力学性能指标; b耐久性设计:根据人行关桥设计规范与民建规范,简述主要材料的耐久 生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保护层厚度、钢结构涂装等)。 3)附属用房结构(含牵引变电所)设计 简述附属用房结构设计,含结构型式、结构总长、总宽、纵向柱跨、横向柱

    跨、各层主要框架梁截面尺寸、框架柱截面尺寸、各层楼板厚度、基础设计等。 4)人行天桥结构设计 简述天桥上部结构、下部结构设计概况。包括人行天桥平面和立面布置设计 说明,主梁结构设计,墩柱及基础结构设计,步梯结构设计;栏杆及其他附属设 计。 (10)环境保护及工程筹划 1)环境保护措施 2)施工工法及施工步骤 3)施工进度计划 4)施工围挡及交通疏解 5)地上、地下管线改迁及防护措施 6)与区间高架接口的处理 (11)施工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12)后续深化设计主要内容 (13)存在问题及下阶段设计注意事项 (14)附图目录 (15)工程量清单 除车站主体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工程量,车站雨棚工程量、附属用房结构(含 牵引变电所)工程量、天桥及出入口结构工程量,尚应计入场地平整产生的挖方, 填方工程量,基坑开挖防护工程量、施工便道、永久征地、临时征地、房屋拆迁、 绿化迁移、道路破复、交通疏解、管线改迁等工程量。 2图纸部分 (1)车站结构总平面图(应不限于以下内容) 1)地形、指北针、风玫瑰图、初勘钻孔、控制性管线(地上、地下); 2)站位四周原有及规划的道路红线位置,现状及规划道路的车道、辅道、 人行道、绿化带,以及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名称、层数。地面广场、停

    场、运动场地、道路、无障碍设施、排水沟、挡土墙、护坡等; 3)线路中心线、百米标、方位角,线路起终点、车站名; 4)车站地面建(构)筑物(出入口、人行天桥等)、构筑物(人防工程、地 室、油库、贮水池等隐蔽工程以虚线表示)的名称或编号、标高、定位(坐标 相互关系尺寸)、与周边建(构)筑物的尺寸关系; 5)注明初步设计图的尺寸单位、比例、坐标及高程系统等: 6)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起始和终点里程,车站有效站台起始和终点里 主; 7)左、右线线路中心线与车站有效站台长度中心里程坐标,左、右线线路 心线与车站起、终点里程处交点坐标; 8)车站主体外包尺寸、标准尺寸,与道路红线及周边建构筑物距离。 (2)车站地质纵剖面图(应不限于以下内容) 1)初设阶段勘察成果: 2)桩底高程,承台顶高程,规划地面高程,站厅、站台下夹层、站台层高 主; 3)注明图纸的尺寸单位、比例、坐标及高程系统等: 4)注明桩径、桩长、桩基进入持力层的最小深度,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3)各层平面图、纵剖面图(应不限于以下内容) 1)主体结构基础平面布置图 2)站厅层、站台层结构平面布置图 3)站台板下夹层结构平面布置图 4)车站结构纵部面图 主要表达内容: a轴线总尺寸(或外包总尺寸)、轴线间尺寸(柱距、跨度)、轴线编号; b变形缝位置、尺寸,室内、外地面标高; C基础类型编号、基础结构设计尺寸、承台顶高程、基础施工工法:

    各层梁、柱结构尺寸及板厚; 根据建筑图,楼地面预留孔洞、管道、管线竖井等位置: f车站与区间交接处墩柱设计,预留车站雨棚安装接口; g注明图纸名称、比例、基础混凝土等级,各层梁、柱、板混凝土等级。 (4)车站结构横剖面图(应不限于以下内容) 1)标准段 2)与区间桥梁接口处 3)带夹层或地下室处 主要表达内容: 面位置应选在层高不同、层数不同、内外部结构复杂,具有代表性的部位: 结构布置局部不同处及平面、立面表达不清的部位,可绘制局部部面; b墙、柱、轴线和轴线编号; C部切面对应的站台层、站台板下夹层、站厅层、地面标高; d部切面主要构件截面尺寸及承台埋深。 横向预应力钢束布置。 (5)天桥设计图纸(应不限于以下内容) 1)天桥平面、立面总布置图(包含主梁、梯道梁、桥墩、桥台和基础); 2)主梁结构立面、平面、剖面图; 3)梯道梁结构立面、平面和剖面图; 4)桥墩、桥台平面、立面和部面布置图;基础平面、立面布置图: 5)出入口雨棚钢结构布置图 6)天桥桥面布置图 7)工程数量表 主要表达内容: 天桥结构型式、跨度、上部结构设计、下部结构、桥面板设计; b出入口下部结构设计、楼扶梯设计、雨棚钢结构设计

    (6)附属用房结构图(应不限于以下内容) 1)基础平面布置图(地上)/围护结构图设计图(地下) 2)各层平面布置图 3)结构纵剖面图、结构横部面图 主要表达内容: a轴线总尺寸(或外包总尺寸)、轴线间尺寸(柱距、跨度)、轴线编号; b各层标高及各层梁、柱结构尺寸及板厚; 围护结构设计、基坑监测及基坑降水设计(地下); d基础结构设计及施工工法(地上); e注明图纸名称、比例、基础混凝土等级,各层梁、柱、板混凝土等级, (7)轨道梁设计图纸 1)梁立面图、跨中和梁端横剖面图; 2)预应力钢束布置图; 3)支座布置图; 4)工程数量表; (8)车站雨棚钢结构设计图 (9)车站防水设计图 (10)管线改迁图 (11)施工围挡及交通疏解图 (12)施工进度横道图 (13)其它图 1)单柱车站、双柱车站尚应补充《横梁(盖梁)预应力布置图》: 2)车站处地质条件较差或无现状道路时,应补充《施工便道及地基处理图》 3)换乘站,尚应补充《换乘通道设计图》。

    (1)工程概述 简述线路形式、长度,地下、地上车站数量、平均车站间距,控制中心、车 辆基地、停车场的设置。 车辆类型、编组、最高速度以及线路的初、近、远期高峰小时行车计划。 主要的牵引供电制式。 (2)设计范围 根据招标文件及设计合同内容确定设计的范围, (3)设计依据、原则及标准 设计依据:招标文件(设计任务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 专家评审意见、总体技术要求、总体文件编制要求、专业之间的互提资料、业主 下发的相关会议纪要、相关规范、标准。 设计原则:适用于本工程的供电设计国内外标准。 设计标准:本次设计涉及安全、功能的设计指标。 (4)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意见和执行情况 (5)设计接口 与外电源设计的界面划分和技术配合要求;与供电其他子专业(变电所、接 触网、杂散电流)的界面划分和技术配合要求;与其他相关专业(线路、行车、 轨道和车辆)的技术配合要求, (6)设计方案 1)供电系统构成:变电所分布(含主变电所或电源开闭所)、供电网络构成 供电系统运行方式: 2)牵引供电计算:供电模拟计算,牵引供电系统模拟结果:

    3)主要设备选择:牵引供电系统主要设备选择、降压变电所容量、35kV环 网电缆选择; 4)年用电量及主变电所容量:高峰小时需用功率和用电量机电标准规范范本,主变压器容量 先择; 5)供电系统电压水平; 6)短路电流计算; 7)无功补偿及谐波分析:主变电所无功补偿、主变电所谐波分析、低压400V 系统无功补偿及谐波分析: 8)再生制动吸收装置设置方案; 9)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配置:继电保护、自动装置; 10)过电压保护和综合接地:过电压保护、综合接地; 11)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2)系统计算结果 内容主要包括: 中压网络潮流分布计算: 牵引供电计算(包括接触网网压、钢轨电位、馈线电流); 列车再生能量计算; 谐波电压、电流畸变率计算; 交流中压网络短路电流计算及电缆动热稳定性校验;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短路电流计算; 中压交流系统无功功率计算;

    (1)供电设施分布示意图: (2)交直流供电系统图:

    (1)供电设施分布示意图:

    1设计说明书 (1)工程概述 简述线路形式、长度,地下、地上车站数量,控制中心、车辆基地、停车场 的设置;简述系统概况、主变电所、牵引变电所、降压变电所、跟随所设置数量。 (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意见和执行情况 (3)设计依据 招标文件(设计任务书)、设计合同、可行性研究报告及专家评审意见等。 (4)设计采用规范和标准 本次设计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 (5)设计范围及接口 设计范围:本专业主要设计内容; 设计接口:与供电系统其他子专业的界面划分和技术配合要求,与其它相关 专业的界面划分、技术配合要求。 (6)主要设计原则 (7)设计方案 变电所设计方案包含以下主要设计内容: 1)变电所位置方案; 2)主接线方案、设备运行方式、继电保护配置方案、测量和计量方案; 3)自用电方案及运行方式: 4)无功补偿方案; 5)设备布置方案; 6)防雷与接地方案。 7)用电负荷计算结果及配电变压器容量选择 8)设备选型 主要设备、材料规格及主要技术参数

    (9)存在问题及下阶段设计注意事项

    (1)主接线图; (2)设备平面布置图; (3)典型变电所中压开关柜、直流开关柜、低压开关柜排列图; (4)典型变电所交流自用电系统图; (5)典型变电所直流自用电系统图: (6)典型变电所保护测量配置图; (7)典型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构成图

    竣工资料3.10.3电力监控系统

    ....
  • 交通标准
  • 相关专题:
专题: 暖通空调设计、计算 |供暖标准 |项目管理和论文 |产品质量标准 | 纸箱包装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