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 DL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34.28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19-10-24
  • 发 布 人: ganpeng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水利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1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DL

    1)机械拌和在搅拌机中进行。拌和前应将搅拌机冲洗干 净,并预拌少量同种混凝土拌和物或水胶比相同的砂 浆,使搅拌机内壁挂浆后将剩余料卸出,倒在拌和钢 板上,用砂浆润湿拌和钢板。 2)将称好的骨料、胶凝材料、砂料、预先溶入外加剂的 拌和用水依次加入搅拌机,加料时间不应超过2min, 开动搅拌机搅拌2min~3min。 3)将拌好的混凝土拌和物卸在钢板上,略微刮去黏结 在搅拌机上的拌和物,人工翻拌2次~3次,使之

    DLT51502017

    3.1.4现场取样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同一组混凝士拌和物应从同一盘混凝士或同一车混凝土 中取样。取样量应多于试验所需量的1.5倍,且宜不小于20L。 2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宜采用多次采样的方法。一般在同 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的约1/4处、1/2处和3/4处分别 取样,从第一次取样到最后一次取样不宜超过15min,然后人工 拌和均匀。 3从取样完毕到开始做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10min。

    DL/T51502017

    3.2.1·目的及适用范围:测定混凝土拌和物的落度,以评定混 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超过40mm、落 度不小于10mm的塑性或流动性混凝士拌和物。

    3.2.2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落度筒:用2mm~3mm厚的铁皮制成的截头圆锥筒, 简内壁应光滑,其上下端面应与轴线垂直。在距筒的上口约 100mm处的两侧装有2个把手,并在靠近其下口的两侧装有两个 踏板,以便于试验过程中落度筒的固定,落度简的具体形状 尺寸见图3.2.2。

    图3.2.2势落度简(单位,mm)

    2揭棒:直径应为16mm土0.2mm,长度应为650mm±5mm。 由圆钢制成的捣棒,表面应光滑,端部呈半球形。 3钢直尺:300mm,最小刻度1mm。

    DL/T51502017

    4 其他:40mm孔径方孔筛、装料漏斗、锻刀、小铁铲、温 度计等。

    度计等。 3.2.3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按本规程第3.1节的规定拌制混凝土拌和物。若骨料粒径 超过40mm,应采用湿筛法剔除。 2将落度筒、捣棒及钢板冲洗干净并保持湿润,然后将期 落度简放在钢板上,双脚踏紧踏板。 3将混凝土拌和物用小铁铲通过装料漏斗分3层装入简内, 每层高度大致相等。每装一层,用捣棒在简内从边缘到中心按螺 旋形均匀插捣25次:在简边插捣时,捣棒应稍有倾斜。顶层装料 时,应使拌和物高出简口,插捣过程中,如试样沉落到低于简口, 则应随时添加,使混凝土始终高于简口。插捣深度:底层应穿透 该层,中、上层应分别插进其下层约10mm~20mm。 4上层插捣完毕,取下装料漏斗,用锻刀将混凝土拌和物沿 简口抹平,并清除简外周围的混凝土。 5将圳落度简徐徐竖直提起,轻放于试样旁边,整个提离过 程应在5s~10s内完成。当试样不再继续落时,用钢尺量出试 样顶部中心点与落度简高度之差,即为落度值,准至1mm。 6整个落度试验应连续不间断地进行,并应在2min~ 3min内完成。 7若混凝土试样发生一边陷或剪坏,则该次试验作废,应 取另一部分试样重做试验:如第二次试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则表示 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予记录备查。 8测记试验时混凝土拌和物的温度。 3.2.4试验结果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混凝土拌和物的圳落度以毫米计,结果修约至5mm。 2在测定期落度的同时,可目测评定混凝土拌和物的下列 性质: 1)棍度:根据做期落度时插捣混凝土的难易程度分头 6

    3.23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要求

    DL/T51502017

    上、中、下三级。上一表示容易插揭:中一表示 插捣时稍有阻滞感觉;下一表示很难插捣。 2)黏聚性:用势棒在做完落度的试样一侧轻打,如试 样保持原状而渐渐下沉,表示黏聚性较好:若试样突 然均倒、部分期裂或发生浆体离析现象,表示黏聚性 不好。 3)含砂情况:根据锻刀抹平程度分多、中、少三级。多 一用锻刀抹混凝土拌和物表面时,抹1次~2次就 可使混凝土表面平整无蜂窝;中一抹4次~5次就 可使混凝土表面平整无蜂窝:少一抹面困难,抹8 次~9次后混凝土表面仍不能消除蜂窝。 4)析水情况:根据水分从混凝土拌和物中析出的情况分 多量、少量、无三级。多量一一表示在插捣时及提起 落度筒后就有很多水分从底部析出;少量一表示 有少量水分析出:无一一表示没有明显的析水现象。

    上、中、下三级。上一一表示容易插揭:中一一表示 插捣时稍有阻滞感觉:下一表示很难插捣。 2)黏聚性:用捣棒在做完期落度的试样一侧轻打,如试 样保持原状而渐渐下沉,表示黏聚性较好:若试样突 然坊倒、部分崩裂或发生浆体离析现象,表示黏聚性 不好。 3)含砂情况:根据锻刀抹平程度分多、中、少三级。多 一用锻刀抹混凝土拌和物表面时,抹1次~2次就 可使混凝土表面平整无蜂窝;中—抹4次~5次就 可使混凝土表面平整无蜂窝:少一抹面困难,抹8 次~9次后混凝土表面仍不能消除蜂窝。 4)析水情况:根据水分从混凝土拌和物中析出的情况分 多量、少量、无三级。多量一一表示在插捣时及提起 落度筒后就有很多水分从底部析出;少量一表示 有少量水分析出:无一一表示没有明显的析水现象。

    3.3.1目的及适用范围:测定混凝土拌和物的维勃稠度,以评定 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超过40mm、且 维勃稠度为5s~30s的混凝士。

    3.3.2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维勃稠度仪:主要由以下各部分组成(见图3.3.2),应符 合JG3043《维勃稠度仪》的规定。 1)容量筒:内径240mm土3mm、高200mm土2mm、壁 厚3mm、底厚7.5mm的金属圆筒,简两侧有手柄, 底部可固定于振动台上。 2)落度筒:无踏脚板,其他规格应符合本规程第3.2.2 条的规定。 3)圆盘:要求透明平整,可用无色有机玻璃制成,直径

    DL/T51502017

    230mm土2mm,厚10mm土2mm。圆盘上放有荷重块, 圆盘与滑杆相连。圆盘、滑杆及荷重块组成的滑动部 分总质量为2750g士50g。滑杆上有刻度,其最小刻度 为1mm,可用于测读混凝土的切落度。

    图3.3.2混凝土拌和物维勃稠度测定仪 报动台:2—元宝螺栓:3—盘:4—荷重块:5—滑杆6—套简:7—螺栓: 8—放转款:9—温头:10—期落度筒:11—容量篇:12—定位螺钉:13—支柱

    图3.3.2混激主择和物维动科度测定仪

    报动台:2—元宝爆栓:3—圆盘:4—荷重块:5—滑杆;6—套简:7—栓: 8—放转:9—温头:10披落度筒:11—容量篇:12一定位螺钉:13—支柱

    4)旋转架:安装在支柱上,由定位螺钉固定其位置。旋 转架一侧安装套筒,滑杆可穿过套简垂直滑动,并可 由螺栓固定。另一边安装有漏斗。 5)报动台:台面长380mm±3mm、宽260mm±3mm, 振动频率为50Hz土3.3Hz,装有空容量筒时的振幅为 0.5mm士0.05mm,报动台由4个橡胶制成的中空的减 振器支承。 其他:捣棒、秒表、锻刀、小铁铲等。 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要求: 按本规程第3.1节的规定制备试样,骨料粒径大于40mm

    DL/T51502017

    时,用湿筛法剔除,亦可人工剔除。 2用湿布将容量筒、落度筒及漏斗内壁润湿。 3将容量简用元宝螺栓固定于振动台台面上。把落度简放 入容量筒内并对中,然后把漏斗旋转到简顶位置并把它坐落在 落度筒的顶上,拧紧螺栓,以保证落度筒不能离开容量筒底部, 就位后滑杆和漏斗的轴线应与容量筒的轴线重合。 4按本规程第3.2.3条第3款规定将混凝土拌和物装入落 度筒。上层插捣完毕后将定位螺钉松开,漏斗旋转90°,用锻刀 刮平顶面。 5将落度筒小心缓慢地竖直提起,让混凝土慢慢陷,放 松螺栓,把透明圆盘转到陷的混凝土锥体上部,小心下降圆盘 直至与混凝土面接触。此时可从滑杆上刻度读出落度数值。 6开动振动台,同时用秒表计时,当振动到透明圆盘的底面 被水泥浆布满的瞬间停止计时,关闭振动台。 7记录秒表上的时间,精确至0.5s。 8试验结束后,需将仪器擦洗干净,以备下次使用,并在滑 杆等处涂抹薄层黄油。 3.3.4由秒表读出的时间(s)即为混凝土拌和物的维勃稠度值。

    3.4.1目的及适用范围:测定混凝土拌和物的扩展度,又称扩散 度,以评定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超过 40mm、落度大于150mm的流态混凝土。 3.4.2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尺:长度1000mm,最小刻度1mm 2钢性平板:平面尺寸不小于800mm×800mm,厚度不宜小 于6mme 3其他:符合本规程第3.2.2条的规定。 3.4.3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要求:

    3.4.1目的及适用范围:测定混凝土拌和物的扩展度,又称扩散 度,以评定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超过 40mm、落度大于150mm的流态混凝土。 3.4.2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尺:长度1000mm,最小刻度1mm 2钢性平板:平面尺寸不小于800mm×800mm,厚度不宜小 于6mme 3其他:符合本规程第3.2.2条的规定。 3.4.3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要求:

    DL/T51502017

    1按本规程第3.1节的规定拌制混凝土拌和物。若背科粒径 超过40mm,应采用湿筛法剔除,亦可人工剔除。 2按本规程第3.2节第3.2.3条第2~4款进行试验操作,当 混凝土落度大于210mm以上时,拌和物宜均匀一次性填入落 度简内。 3将落度筒徐徐竖直提起,拌和物在自重作用下逐渐扩 展,当拌和物不再扩展或扩展时间已达到60s时,用钢尺在最大 直径以及其垂直方向取拌和物扩散后的直径,准确至1mm。 4整个扩散度试验应连续进行,并应在4min~5min内完成。 3.4.4混凝土拌和物的扩展度取扩展后的最大直径以及其垂直方 向的直径的平均值,修约至5mm。当测得两直径之差大于50mm 时,需从同一盘混凝土中另取试样重新试验。

    3.5.1目的及适用范围:测定混凝土拌和物的泌水率,用于检查 混凝土拌和物在固体组分沉降过程中水分离析的趋势、评价拌和 物的和易性。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超过80mm的混凝土。 3.5.2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容量筒:内径及高均为267mm的金属圆筒,带盖;如无 盖可用玻璃板代替。 2磅秤:称量50kg,感量不大于50g。 3带塞量筒简:100mL。 4其他:吸液管、钟表、铁铲、捣棒、锻刀等。 3.5.3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按本规程第3.1节的规定制备混凝土拌和物。 2将容量简内壁用湿布润湿,称容量简质量。 3装料鹅实。 混凝土的装料及捣实方法有两种: 施法A:用振动台振实。将试样一次装入容量筒内,开启振

    DL/T51502017

    动台,振动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且应避免过振;并使混凝土 拌和物表面低于容量筒筒口30mm士3mm,用锻刀抹平。抹平后 将简口及外表面擦净,立即称量,记录容量简与试样的总质量。 方法B:用捣棒捣实。采用捣棒捣实时,混凝土拌和物应分 2层装入,每层的插捣次数应为25次:捣棒由边缘向中心均匀地 插揭,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时,捣棒应 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每一层捣完后用橡皮锤轻轻沿容量筒 外壁敲打5次~10次,进行振实,直至拌和物表面插捣孔消失并 不见大气泡为止:并使混凝土拌和物表面低于容量筒筒口 30mm土3mm,用侵刀抹平。抹平后将简口及外表面擦净,立即 称量,记录容量筒与试样的总质量。 4将试样简静置于无振动的地方,盖好简盖并开始计时。 5前60min每隔20min用吸液管吸出泌水一次,以后每隔 30min吸水一次,直至连续3次无泌水为止。吸出的水注于量筒 中,读出每次吸出水的累计值。 6每次吸取泌水前5min,应将简底一侧垫高约30mm,使 容量简倾斜,以便于吸出泌水,吸出泌水后仍将筒轻轻放平盖好。 3.5.4试验结果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泌水率按式(3.5.4)计算,计算结果保留至1%

    B= ×100 (m../m.)m

    DI/T51502017

    3.6.1目的及适用范围:测定泵送混凝士压力泌水率。 3.6.2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压力泌水仪:由压力表、压力缸、筛网等部件构成,如图 3.6.2所示。工作活塞压强为3.5MPa,工作活塞公称直径为125mm, 压力缸容积为1.66L,筛网孔径为0.335mm 2磅秤:称量50kg,感量不大于50g。 3其他:热格、1000mL量简等。

    图3.6.2混凝主压力泌水仪 压力表:2—接头(接手动油系):3—上盖:4—红体:5—底座:6—筛网 7—流水管阅门:8—0型密时履:9—筛板:10—达件:11次

    DL/T51502017

    打开泌水管阀门,同时开始计时,并保证恒压,泌出的水接入 1000mL量筒内。 3加压10s后读取泌水量Vio,加压至140s后读取泌水量Vi40 3.6.4试验结果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压力泌水率按式(3.6.4)计算,计算结果保留至1%

    3.7.1目的及适用范围:测定混凝土拌和物单位体积的质量,为 配合比计算提供依据。当已知所用原材料密度时,还可用以计算 拌和物近似含气量。 3.7.2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容量筒:金属制圆筒,简壁应有足够刚度,使之不易变形, 规格见表3.7.2。

    表3.7.2容量简规格表

    2磅秤:根据容量简容积的大小,选择适宜称量的磅秤,称 量50kg~250kg,感量不大于50g~100g

    2磅秤:根据容量简容积的大小,选择适宜称量的磅秤,称 量50kg~250kg,感量不大于50g~100g

    2磅秤:根据容量简容积的大小,选择适宜称量的磅秤,称 量50kg~250kg,感量不大于50g~100g

    2磅秤:根据容量简容积的大小,选择适宜称量的磅秤,称 0kg~250kg,感量不大于50g~100g

    DL/T51502017

    mzm×1000 o V

    DL/T 51502017

    P m+m+m,+m.+m m,/p.+m,/p,+m,/p,+m,/p,+m,/pw

    3.8拌和均匀性试验

    3.8.1目的及适用范围:检验混凝土拌和物的拌和均匀性,评定 搅拌机的拌和质量和选择合适的拌和时间。 3.8.2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抗压强度试验设备与本规程第4.2节的设备相同,试模为 边长150mm的立方体试模。 2砂浆表观密度试验设备与本规程第7.4节设备相同。 3取样工具及5mm方孔筛一个。 3.8.3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要求: 1根据试验目的确定拌和时间: 1)检验搅拌机在一定拌和时间下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 性时,拌和时间为操作制度所规定的时间。 2)为选择合适的搅拌机拌和时间,可根据搅拌机容量大 小选择3个~4个可能采用的拌和时间,时间间隔可 取0.5min,分别拌制原材料、配合比相同的混凝土。 2取样:拌和达到规定时间后,从搅拌机口分别取最先出机 和最后出机的混凝土试样各一份,取样数量应能满足试验需求。 3将所取试样分别拌和均匀,各取一部分按本规程第4.2节

    DL/T51502017

    3.9.1目的及适用范围:测定混凝土拌和物的初激凝与终凝时间。 3.9.2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贯入阻力仪:量程1000N,读数精度10N。测针长100mm, 在距贯入端25mm处有明显的标记,测针的承压面积有100、50、 20mm3种。可采用手动式或自动式贯入阻力仪。 2砂浆筒:用钢板制成,上口内径160mm,下口内径150mm, 净高150mm。也可用边长150mm不漏浆的立方体试模。 3筛:孔径5mm。 4其他:振动台、捣棒、吸液管、温度计、钟表等。 3.9.3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按本规程第31节的规定拌制混凝土拌和物。加水完毕时

    DL/T51502017

    开始计时。用5mm筛从拌和物中筛取砂浆,并拌和均匀。将砂浆 分别装入3只砂浆简中,经振捣或插捣35次使其密实。砂浆表面 应低于筒口约10mm。编号后置于温度为20℃土2℃的环境中,加 盖玻璃板或湿麻袋。在其他较为恒定的温度、湿度环境中进行试 验时,应在试验结果中加以说明。 2从混凝土拌和加水完毕时起,经2h后开始贯入阻力测试。 在测试前5min将砂浆筒底一侧垫高约20mm,使筒倾斜,用吸液 管吸去表面泌水。 3测试时,将测针端部与砂浆表面接触,经10s使测针贯入 砂浆深度25mm,读记显示的最大阻力值,准确至0.1MPa,每只 砂浆筒每次测1个~2个点。 4测试过程中按贯入阻力大小,以测针承压面积从大到小的 次序更换测针(见表3.9.3)。

    表3.9.3贯入阻力分级换针表

    5此后每隔1h测一次,或根据需要规定测试的间隔时间。 测点间距应大于15mm。临近初凝及终凝时,应适当缩短测试间 隔时间。如此反复进行,直至贯入阻力大于28MPa为止。

    DL/T51502017

    3.10.1目的及适用范围:测定混凝土拌和物中的含气量。适用于 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的混凝土拌和物。当骨料最大粒径超 过40mm时,应用湿筛法剔除,此时测出的结果不是原级配混凝 土的含气量,需要时可根据配合比进行换算。 3.10.2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气压式含气量测定仪:应符合JG/T246《混凝土含气量测 定仪》的规定,如图3.10.2所示,量钵容积应为7000mL土25mL, 内直径与深度相等,含气量量程为10%

    图3.10.2气压式含气量测定仪示意图 气室;2—上盖:3—夹子:4—进水网:5—出水口;6微调阀:7—排气间: 8—压力表:9—手泵:10—平衡阀:11—刮尺:12—量体:13—揭格:14—量 简;15—注水器;16—校正管(1):17—校正管(2);18—水仪 2捣实设备:报动台或揭棒。

    图3.10.2气压式含气量测定仪示意图 气室;2—上盖:3—夹子:4—进水风:5—出水口;6—微调阀:7—排气间 8—压力表:9—手泵:10—平衡阅:11—刮尺:12—量体:13—揭格:14—量 简;15—注水器;16—校正管(1):17—校正管(2);18—水仪 2捣实设备:振动台或捣棒。

    DLT51502017

    3磅秤:称量50kg,感量不大于50g。 4天平:称量1kg或2kg,感量不大于1g。 5其他:打气筒、木、水桶、锻刀、刮尺和尺寸约 300mm×300mm的玻璃板等。 3.10.3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要求: 1率定含气量测定仪。 对采用气压表作为读数仪表的测定仪,其试验步骤如下: 1)率定量钵的容积:用磅秤称取量钵和玻璃板的总质 量,将量钵加满水,用玻璃板沿钵顶徐徐平推将钵口 盖住,使量钵内盛满水而玻璃板下面无气泡。擦干外 部并称其质量。2次质量之差即为量体所装水的质量, 除以该温度下水的密度即得量钵的容积Vo。一般可取 水的密度为1kg/L。 2)率定含气量为0时的起点线:在上述步骤之后,去掉 玻璃板并保持量钵满水。将校正管(1)接在钵盖下 面进水阀的端部。拧紧盖上的阀门,加橡皮垫圈,盖 严钵盖。用水平仪检查仪器是否水平。打开进水阀, 松开排气阀,用注水器从进水阀处加水,直至排气阀 出水口水为止。然后关闭进水阀和排气阀,此时钵 盖和钵体之间的孔隙被水充满。打开进气阀,用手泵 往气室内打气加压,使压强稍大于0.1MPa,然后用 微调阀调整为0.1MPa。按下平衡阀1次~2次,使气 室的压缩气体进入量体内,测读压力表读数,准确至 0.01MPa。此时指针所指之处相当于含气量为0的起 点线。 3)率定含气量与压力表读数的关系曲线:起点线标定 后,将校正管(2)接在进水阀的上端,校正管(2) 出口处用量简准备接水。按下平衡闵,然后慢慢打开 进水阀,钵体内的水就通过校正管(2)流到量中,

    DL/T51502017

    DLT51502017

    式中:A一 拌和物的含气量,%; Ai一 仪器测得的拌和物的含气量,%

    DL/T51502017

    1000 1000m

    DL/T51502017

    DL/T 51502017

    式中:ms、mem、mw 砂浆试样中砂、胶凝材料及拌和水的质 量,g: msw— 粒径大于0.16mm砂料的水中质量,g; Mm、mmw 砂浆试样在空气中和水中的质量,g: Ps、Pem——砂及胶凝材料的密度,g/cm; 厂—粉砂修正值。 2实测水胶比为m/mem。以2次测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 结果。 3试验前应预先在室内按给定配合比拌制试样,进行还原分 析,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方可使用。 3.12炒干法水胶比分析试验 3.12.1 目的及适用范围:测定混凝土拌和物的水胶比。 3.12.2 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天平:称量2kg,感量不大于1g。 2 电炉:2000W,宜有电压调压器。 3 炒盘:铁制,2个~4个。

    DL/T51502017

    4.1混凝土试件的成型与养护 4.1.1目的及适用范围:为室内混凝土性能试验制作试件。 4.1.2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试模:试模最小边长应不小于最大骨料粒径的3倍。试模 拼装应牢固,不漏浆,振捣时不得变形。尺寸精度要求:试模内 部尺寸误差不应大于公称尺寸的0.2%,且不大于1mm;夹角误 差不应大于0.2°:平面度公差不应超过边长的0.05%。 2振动台:振动台应产生垂直方向上的简谐振动。在空载条 件下,振动台面中心点的垂直报幅应为0.5mm土0.02mm。台面报 幅的不均匀度不应大于10%。振动台满负荷与空载时,台面中心 点的垂直振幅比不应小于0.7。振动台侧向水平振幅不应大于 0.1mm。振动台振动频率应为50Hz土2Hz 3捣样:直径应为16mm土0.2mm,长度应为650mm土5mm。 由圆钢制成的捣棒,表面应光滑,端部呈半球形。 4养护室:标准养护室温度应控制在20℃土3℃:相对湿度 应在95%以上。在没有标准养护室时,试件可在20℃土3℃的不 流动的Ca(OH)2饱和溶液中养护,但应在报告中注明。 4.1.3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要求: 1制作试件前应将试模清擦干净,并在其内壁上均匀地刷 薄层矿物油或其他脱模剂。 2应按本规程第3.1节的规定拌制混凝土拌和物。当混凝土 拌和物骨料最大粒径超过试模最小边长的1/3时,大骨料应用湿 筛法筛除。

    DL/T51502017

    3试件的成型方法应根据混凝土拌和物的期落度而定。混凝 土拌和物落度小于90mm时,宜采用振动台振实:混凝土拌和 物落度大于90mm时,宜采用捣棒人工实。采用振动台成型 时,应将混凝土拌和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试模内 壁略加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和物高出试模上口,振动应持续到混 凝土表面出浆且无明显大气泡溢出为止。振动时应防止试模在振 动台上自由跳动,且不应过振,振动时间一般不超过30s。采用 岛棒人工插捣时,混凝土拌和物应分两层装入试模内,每层的装 料厚度大致相等。插捣应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插 鹅底层时,捣棒应达到试模底面,插捣上层时,捣棒应穿至下层 20mm30mm,插揭时揭棒应保持垂直,同时,还应用抹刀沿试 模内壁插入数次。每层的插捣次数一般股每100cm不少于12次, 以插捣密实为准。插势后应用橡皮锤轻轻敲击试模四周10下~15 下,直到插揭棒留下的空洞消失为止。成型方法需在试验报告中 注明。 4试件成型后,在混凝土初凝前1h~2h,需进行抹面,要 求沿模口抹平。试件表面与试模边缘的高低差不宜超过0.5mm。 5根据试验目的不同,试件可采用标准养护或与构件同条 件养护。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或进行材料性能研究时,应采用标 准养护。在施工过程中作为检测混凝土构件实际强度,决定构件 的拆模、起吊、施加预应力等时间的试件,应采用同条件养护, 即试件尽量置于构件附近,试件养护环境的温度、湿度与构件 相同。 6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成型后的带模试件宜用塑料薄膜覆 盖,以防止水分发,并在20℃土5℃、相对湿度大于50%的室 内静置24h~48h,然后拆模并编号。试件在静置过程中要避免受 到振动和冲击。拆模后的试件应立即放入标准养护室中养护。在 标准养护室内试件应放在试架上,彼此间隔10mm~20mm,试件 表面应保持一层水膜,并应避免用水直接冲淋试件。

    DL/T51502017

    7采用同条件养护的试件,成型后应覆盖表面。试件的拆 模时间可与实际构件的拆模时间相同。拆模后试件仍须同条件 养护。 8混凝土终凝后8h,试件方可搬运。在搬运过程中,应采用 合适的衬垫材料保护试件免受损伤。天气寒冷时,应采用保温材 料包裹试件,防止试件受冻。运输过程中应防止试件水分流失, 可采用塑料薄膜包裹试件或用湿麻袋覆盖试件,也可用湿砂覆盖 试件。

    4.2混凝士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4.2.1目的及适用范围:测定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 4.2.2仪签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压力试验机或万能试验机:压力试验机应符合《液压式压 力试验机》GB/T3722及《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GB/T2611中的 技术要求,且其测量精度应为土1%,试件的预计破坏荷载宜在试 验机全量程的20%~80%之内。应具有加荷速度指示装置或加荷 速度控制装置,并应能均勾、连续地加荷。试验机应定期校正, 示值误差不应大于标准值的土1%。 2钢制垫板:钢垫板的平面尺寸应不小于试件的承压面积, 厚度应不小于25mm。钢垫板应采用机械加工,承压面的平面度 公差为0.04mm;表面硬度应不小于55HRC:硬化层厚度宜为 5mm。当压力试验机上下压板符合钢垫板的厚度、硬度和平面度 的要求时,可不需要钢垫板。 3试模:试模规格应视骨料最大粒径按表4.2.2确定。

    表4.2.2骨料量大粒径与试模规格表(mm)

    DL/T 51502017

    4.23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按本规程第3.1节和第4.1节的规定制作试件。 2到达试验龄期时,取出试件,并尽快试验。试验前需用湿 布覆盖试件,保持试件的潮湿状态。 3试验前将试件与上下承压板面擦拭干净。测量试件尺寸, 并检查其外观,当试件有严重缺陷时,应废弃。试件尺寸测量准 确至1mm,并据此计算试件的承压面积。如实测尺寸与公称尺寸 之差不超过1mm,可按公称尺寸进行计算。试件承压面的不平整 度误差不得超过边长的0.05%,承压面与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应 超过土0.5° 4以成型时试件的侧面为上下受压面,试件中心应与试验机 下压板中心对准,上下压板与试件之间宜垫以钢垫板。开动试验 机,当上垫板与上压板即将接触时如有明显偏斜,应调整球座, 使试件受压均匀。 5以0.3MPa/s~0.5MPa/s的速度连续而均匀地加载。当试 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停止调整油门,直至试件破坏, 记录破坏荷载。 4.2.4试验结果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按式(4.2.4)计算,计第结果保留 至0.1MPa:

    DL/T51502017

    F破坏荷载,N; A试件承压面积,mm。 2以3个试件测值的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试验 结果。当3个试件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之一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 间值的15%时,取中间值。当3个试件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 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该组试验结果无效。 3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 的试验结果为标准,其他尺寸试件的试验结果均应换算成标准值。 对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试件,试验结果应乘以换算系数0.95; 边长为300、450mm的立方体试件,试验结果应分别乘以换算系 数1.15、1.36。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时,宜采用标 准试件;使用非标准试件时,尺寸换算系数应通过试验确定。

    4.3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4.3.1目的及适用范围:测定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裂抗拉强度。 4.3.2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试验机:应符合本规程第4.2节的规定。 2试模: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应采用150mmx150mmx150mm 的立方体试模作为标准试模。制作标准试件所用混凝土骨料的最 大粒径不应大于40mm。 3垫块:半径为75mm的钢制弧形垫块,其截面尺寸如图 4.3.2所示。垫块的长度应与试件相同,且要求平直。 4垫条:用于垫块和试件之间,由木质三合板或硬质纤维板 制成,宽15mm~20mm,厚3mm~4mm,长度不应小于试件边 长。垫条不得重复使用。 4.3.3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按本规程第3.1节与第4.1节的规定制作试件。 2到达试验龄期时,取出试件,并尽快试验。试验前需用湿 布覆盖试件,保持试件的潮湿状态。

    式中:f抗压强度,MPa

    DL/T51502017

    3试验前将试件表面与上下承压板面擦拭干净,检查外观, 并在试件成型时的顶面和底面中部画出相互平行的直线,准确定 出劈裂面的位置。量测劈裂面尺寸,精度应符合本规程第4.2.3 条第3款的规定。 4将试件放在压力试验机下压板的中心位置。在上下压板与 试件之间垫以弧形垫块,垫块与试件之间垫以木质垫条。垫块、 垫条方向应与成型时的顶面垂直(见图4.3.2)。为保证上下弧形 垫块对准及提高工作效率,可以把弧形垫块安装在定位架上使用。 开动试验机,当垫块与试件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 5以0.04MPa/s~0.06MPa/s的速度连续而均匀地加载。当 试件接近破坏时,停止调整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录破坏荷载。 4.3.4试验结果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按式(4.3.4)计算,计算结果保留至 0.01MPa:

    . 2F = =0.637 T.A

    DL/T51502017

    试验结果。当3个试件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之一与中间值之差超

    十中的取大值或最小值之一与中间值之差超 过中间值的15%时,取中间值。当3个试件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该组试验结果无效。 4.4,混凝土黏结强度试验 4.4.1目的及适用范围:测定新老混凝土之间或混凝土与其他材 料之间的黏结强度。 4.4.2仪器设备应符合本规程第4.3节的规定。 4.4.3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用与被黏结构物混凝土相近的原材料和配合比,成型1 组150mmx150mmx150mm的试件,标准养护14d后取出,按本 规程第4.3节的规定,将试件劈成6块待用。 2将劈开的混凝土试件劈开面清洗干净,并保持湿润状态, 垂直放入150mm×150mm×150mm立方体试模一侧,光面紧贴试模 壁,劈开面与试模之间形成尺寸约为150mmx150mmx75mm的空间。 3拌制新混凝土,浇入已放置混凝土试块的试模中并振实, 人工成型时分两层捣实,每层插捣13次。新拌混凝土的最大骨料 粒径不得超过25mm 4按本规程第4.1节的规定将试件脱模,标准养护28d。 5到规定龄期取出试件,按本规程第4.3节的规定,将黏结 面作为劈裂面,进行新老混凝土黏结强度的测试。 4.4.4试验结果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混凝土黏结强度按式(4.4.4)计算,计算结果保留至 0.01MPa

    4.4混凝土黏结强度试验

    式中:is劈裂抗拉强度,MPa; F破坏荷载,N; A——试件劈裂面面积,mm。 2以3个试件测值的平均值作为

    式中:6—黏结强度,MPa; F——破坏荷载,N; A——试件黏结面面积,mm

    DLT51502017

    DLT51502017

    采用荷载和位移数据同步采集系统

    DL/T51502017

    DL/T51502017

    DL/T51502017

    DLT51502017

    4.6.1目的及适用范围:用简支梁三分点加荷法测定混凝工的 抗弯强度,亦可同时测定混凝土的抗弯极限拉伸值以及抗弯弹 性模量。

    4.6.2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试验机:万能试验机或带有弯曲试验架的压力试验机,应 符合本规程第4.2.2条的规定。 2试验加荷装置:双点加荷的钢制加压头,要求应使两个相 等的荷载同时作用在小梁的两个三分点处:与试件接触的两个支 座头和两个加压头应具有半径约15mm的弧形端面,加压头的长 度比试件的宽度大约10mm,其中的一个支座头及两个加压头宜 做成使之既能滚动又能前后倾斜。需保证荷载通过加压头能垂直 递到耐载表面。试件受力情况如图4.6.2所示

    图4.6.2抗弯试验示意图(单位:mm) 1一支座:2一电阻片

    3试模:应采用150mmx150mm×550mm(或600mm)试模 制作标准试件,制作标准试件所用骨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40mm。 必要时可采用100mm×100mm×400mm(或515mm)试模,此时, 骨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0mm。 4应变量测仪器:电阻应变仪一台,测量精度为1×10~ 5应变片:长度一般应不小于骨料最大粒径的3倍。 6其他:胶水等。

    4.6.3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按本规程第3.1节和第4.1节的规定制作试件,以4个试 件为1组。其中一个测试抗弯强度,以确定预弯荷载。单测试抗 弯强度时,1组只需3个试件。抗弯极限拉伸值及抗弯弹性模量 测试可与抗弯强度测试共用同一个试件。 2到达试验龄期时,取出试件,并尽快试验。试验前应用湿 布覆盖试件,防止试件干燥。 3试验前将试件擦拭干净,检查外观。量测试件截面尺寸, 精度符合本规程第4.2.3条第3款的规定。试件不得有明显缺陷, 在长度方向中部1/3区段内不得有表面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 2mm的孔洞。在试件侧面画出加荷点位置。 4测试弯曲极限拉伸值时,将小梁底面中间段受拉侧粘贴电

    DLT 51502017

    DL/T 51502017

    式中:Er—抗弯弹性模量,MPa; 00.4——40%的破坏应力,MPa; 60.4—00.4所对应的应变值。 抗弯弹性模量取0%~40%破坏应力的割线弹性模量。 4抗弯强度、抗弯极限拉伸值、抗弯弹性模量均以3个试件 测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3个试件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之 一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取中间值:当3个试件中 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该组试 验结果无效。 3个试件中若有一个断裂面位于加荷点外侧,则混凝土抗弯 强度按另外2个试件测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若有2个试件 的下边缘断裂位置位于2个集中荷载作用线之外,则该组试验结 果无效。

    DL/T51502017

    断面位置在试件断块短边一侧的底面中轴线上量得。 5采用100mmx100mmx400mm试件时,抗弯强度试验结果 需乘以换算系数0.8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时, 宜采用标准试件:使用非标准试件时,尺寸换算系数应通过试 验确定。

    4.7混凝士抗剪强度试验

    4.7混凝士抗剪强度试验

    4.7.1目的及适用范围:测定混凝土及混凝主与其他材科结合面 的抗剪强度。为判定混凝土结构物的整体性、稳定性提供依据。 4.7.2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剪切试验仪,包括法向和剪切向的加荷设备,如图4.7.2 所示。

    图4.7.2混激凝士剪切试验仪简图

    2测量法向和剪切位移的千分表或位移计及磁性千分表架。 3稳压装置。 4 试模:150mmx150mmx150mm立方体。 4.7.3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按本规程第4.1节的规定制作和养护试件,混凝土骨料最 大粒径不得超过25mm,以15个试件为1组。 用于层间结合的抗剪试件,分2次成型。按配合比要求择

    DL/T 51502017

    ....
  • 水利工艺、技术交底
  • 相关专题:
专题: 拉伸强度测试标准 |食品添加剂标准 |服务质量标准 |灌溉水质标准 |玩具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