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618-2013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 SL 618-2013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3.3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2-13
  • 发 布 人: 1058191904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水利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5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2.0.17结论和建议应简述本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和 建议,并说明主要结论与项目建议书阶段审查审批意见的主要 区别。

    2.0.18本章宜附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文件。

    1 工程特性表给排水施工组织设计 ,格式见附录B。 2 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 3 工程所在河流(河段)开发现状及规划示意图 4 工程总体布局示意图。 5 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图。 6 工程总布置图。 7 主要建筑物布置图及面图。 8 接入电力系统地理位置图。 9 施工总布置图。 10 水库库区淹没示意图

    3.1.1说明工程所在流域自然地理概况、流域和河流特征、水 土保持概况。

    .2说明工程所在河流已建、在建水利水电工程的位置 厂程的主要任务。

    3.2.1 说明流域和工程临近地区气象台、站分布与观测情况。 3.2.2说明流域和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要素特征值。

    3.3.1说明流域内水文测站分布情况,工程场址以及设计依据 站和参证站的流域特征值。 3.3.2说明设计依据站、参证站的水文测验项目、测验年限 河段控制特性、高程系统,水位、流量、泥沙等的测验方法和测 验精度,水文资料整编等情况。 3.3.3说明水文测验和资料整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资料复核

    3.3.3说明水文测验和资料整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资料复栏

    3.4.2对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径流应进行还原计算

    3.4.5分析水文站天然径流系列的一致性和代表性

    场址或区间的天然径流系列,提出多年平均各月平均流量 年内分配。

    3.4.6提出年径流计算成果,经合理性检查,确定径流计算

    3.4.7必要时,分析枯水径流特性,进行枯水(期、月、日) 径流分析计算。

    对灌既或供水工程,说明有天地区

    1根据流量资料计算设计洪水时,说明洪峰、洪量系列的 统计原则,洪水系列年限,采用的频率曲线线型和经验频率计算 公式,进行洪水频率计算,分析检查计算成果的合理性,确定工 程场址、有关断面和区间的洪水参数及成果。选择典型洪水并推 求设计洪水过程线。 2根据暴雨资料推算设计洪水时,说明设计暴雨及产汇流 计算方法,检查其成果的合理性,确定设计洪水成果。

    分析后确定可能最大洪水成果。

    3.5.8说明汛期分期设计洪水的成因,提出年内名

    5.50 说明代期力期改计供水的成因,提出年内谷月取人流量 散布图,说明分期时段、洪水系列统计原则,计算分期设计洪 水,进行合理性检查,基本确定分期设计洪水的计算成果。主汛 期应采用年最大设计洪水成果,非主汛期可采用相应分期的设计 洪水成果

    算方法,基本确定分期设计洪水成果。

    3.7.1说明泥沙来源以及上游水利水电工程拦沙影响、实测的 泥沙系列,确定多年平均悬移质、推移质年输沙量。 3.7.2泥沙问题严重的工程,应提出悬移质泥沙颗粒级配曲线 平均或中值粒径,矿物成分。

    3.8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8.1说明设计断面位置,推算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所依据的实 则和调查水文资料情况。

    测和调查水文资料情况。

    3.8.2说明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推求方法和高水外延方法,基本 确定设计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3.9江河水位与潮水位

    3.9.1根据设计流量,通过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推求江河设计水 位时,说明设计流量的计算方法及设计流量数值、断面冲淤变化 情况及采用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分析并确定设计断面的设计 水位。

    水位和水位资料插补情况、采用水位系列长度,对水位资料的可 靠性和系列的一致性、代表性进行评价,提出水位频率计算成 果,检查计算成果的合理性,确定设计断面的设计水位

    3.9.3说明工程地区潮水规律及特征水位,分析潮水与洪

    遇情况,对潮水位(年最高潮水位、年最低潮水位、年平均潮水 应)资料的可靠性和系列的一致性、代表性进行评价,确定设计 潮水位及潮水位过程线。对于过海工程,还应说明海流规律、工 程沿线水深、海流流向和流速分布,确定海流流向和流速分布。

    3.10水面蒸发和冰情

    3.10.1说明蒸发血类型及观测情况,不同蒸发血的蒸发换算系 数,大水体与蒸发血蒸发量的换算系数,实测与插补的蒸发量系 列,基本确定大水体的多年平均年、月水面蒸发量。 3.10.2有冰凌危害的河段,应说明冰情特征值内容和工程冰情 分析计算内容,分析工程施工期、运行期可能出现的冰情问题 提出防冰、排冰措施的建议。

    3.11水文自动测报系统

    则资料情况,已建遥测站位置和通信组网方式。 .11.2拟定水情预报方案、遥测站网范围、各类站点数量、通

    3.11.2拟定水情预报方案、遥测站网范围、各类站点数量、通

    信方式、组网方案、土建工程和设备配置,估算投资。

    3.12.1本章可附以下图

    8其他附图。 3.12.2 本章可附以下表: 设计依据站历年水文测验情况统计表。 2 年、月径流(雨量)系列表(设计依据站、工程场址及 区间)。 3洪峰、洪量(暴雨量)系列表(设计依据站、工程场址 及区间)。 4典型洪水和设计洪水过程线表。 5悬移质输沙量系列表。 6其他附表。

    3.12.2本章可附以下表:

    4.1.1说明本阶段以前的勘察工作过程、主要成果与结论和审 查评估意见

    4.1.1说明本阶段以前的勘察工作过程、主要成果与结论和审

    4.1.2说明本阶段勘察工作内容、累计完成的主要工

    4.2区域构造稳定性与地震动参数 4.2.1 简述区域地质条件。 4.2.2 评价区域构造稳定性,提出地震动参数。 4.3水库区工程地质 4.3.1简述水库区的工程地质条件 4.3.2对可能渗漏地段,应基本确定渗漏的边界条件和渗漏型 式,估算渗漏量 提出防渗处理范围。 4.3.3对可能浸没地段,应基本确定地下水临界埋深,预测可 能浸没范围和浸没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 4.3.4基本确定水库区崩塌、滑体和岸的分布范围和规模, 评价其稳定性和影响,提出监测建议。 4.3.5基本确定库区防护工程主要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评价 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4.3.6预测水库诱发地震的发震地段及强度,评价其影响,必 要时提出地震监测台网设计方案。 4.3.7评价影响水库建设的其他环境地质问题

    4.4坝(闸)址工程地质

    4.4.1简述各比选坝(闸)址的工程地质条件。

    4.4.1简述各比选坝(闸)址的工程地质条件。 4.4.2评价各比选坝(闸)址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

    项、闻等场址比选的地质意见。

    4.4.3基本确定主要岩主体物理力学参数,评价推荐坝(闸) 址主要建筑物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4.4.4对推荐坝址,应评价不同坝型对地质条件的适宜性,提 出坝型选择的地质意见;评价推荐坝型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 题,提出建基标准和防渗范围,进行坝基岩体质量初步分类。

    4.4.5对于软基上的坝(闸)

    4.6.2评价各比较方案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方案比

    建筑物的进、出口段地基、边坡和围岩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 题,进行围岩工程地质初步分类

    4.7厂房与泵站工程地质

    简述厂房与泵站的工程地质条件。 2 评价各比选方案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厂 选的地质意见。

    4.7.3基本确定主要岩王体物理力学参数,评价推荐的厂房和 泵站场址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4.7.4对于地下厂房,应进行洞室围岩工程地质初步分类,评 价围岩稳定性及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4.7.3基本确定主要岩王体物理力学参数,评价推荐的厂房和

    4.8通航与过鱼建筑物工程地质

    4.8.1简述通航与过鱼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 4.8.2评价各比选方案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方案比 选的地质意见。 4.8.3基本确定主要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评价推荐方案存在 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4.8.3基本确定主要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评价推荐方案存在

    4.9施工导截流建筑物工程地质

    4.9.1简述导流建筑物和围堰的工程地质条件。 4.9.2评价围堰地基的稳定、渗漏和渗透稳定问题。 4.9.3进行导流洞围岩工程地质初步分类,评价导流明渠的边 坡稳定性。

    4.9.3进行导流洞围岩工程地质初步分类,评价导流明渠的边

    4.10输水线路工程地质

    4.10.1 简述输水线路的工程地质条件。 4.10.2评价各比选方案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线路比 选的地质意见。 4.10.3基本确定主要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评价推荐线路主要 建筑物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4.10.4对推荐线路(段)的渠道工程进行工程地质分段,并分 段评价渠道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4.10.5对于推荐线路(段)的隧洞工程,评价进出口边坡及围 岩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围岩工程地质初步分类

    4.11.1简述堤防与河道整治的工程地质条件。

    4.11.1简述堤防与河道整治的工程地质条件。

    4.11.2评价各堤线比选段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堤线 比选的地质意见。基本确定主要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 4.11.3分段评价堤基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初步评价堤身 的填筑质量和存在问题。 4.11.4评价涵闸等建筑物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4.11.5分段评价河道护岸段岸坡的稳定性,提出土的开挖类别 和开挖边坡坡比。

    4.12.1简述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 质构造、主要含水层及其补、排关系等。 4.12.2简述地下水灌溉水源的水文地质条件,确定水文地质参 数,评价计算地下水充许开采量,并进行可靠性分析。 4.12.3简述灌区水文地质条件,预测工程运行后灌(排)区地 下水位和水质的可能变化及引起士壤次生盐渍化、沼泽化的可能 性,提出工程处理措施建议。对已建灌(排)区,还应评价盐渍 土的性质、分布和现状。

    4.13.1 说明本工程所需天然建筑材料的种类、数量和质量 要求。 4.13.2 简述各料场的产地位置、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开采运 输条件。

    4.13.3评价各料场的储量和质量。

    4.14.1本章可附以下图

    1区域地质图(附地层柱状图)或区域构造纲要和地震震 中分布图。 2水库区综合地质图

    3 各比较方案工程地质图。 4 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图及纵横面图。 5 灌区水文地质图。 6 天然建筑材料料场分布图。

    4.14.2本章可附以下表:

    5.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

    5.1.1概述工程所在地区的行政区划、社会经济现状和自然、 地理、资源情况,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现状,其他重要建设项目。 5.1.2概述工程所在河流的规划成果及有关审查主要结论,以

    程建设的要求,水利水电近期、远期发展规划对工程建设的安 排,以及工程在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江河治理开发总体布 局中的地位与作用

    1对防洪(潮,凌)工程·应闸明本地区历史上发生的重 大洪水、风暴潮、 冰凌灾害情况及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危害与影 响,防洪(潮、 工程设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经济社会发展 对提高防洪(潮 能力的要求 分析本工程的防灾减灾作用 与效益,及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 2对治涝工程,应阐明本地区历史上发生的重大涝水灾害 情况及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危害与影响,排满工程设施现状及存在 的问题,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提高排涝能力的要求。分析本工程 的除涝减灾效益及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3对河道、河口整治工程,应闸明本地区河道、河口演变 和冲淤变化情况,经济社会发展、人类活动和水沙特性变化对河 道、河口的影响,河道、河口整治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水沙 特性,河道、河口演变趋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河道、河口治 理和工程建设的要求。分析本工程对地区防洪(潮、凌)、治涝、 衣业与土地开发、水产养殖、航道整治、水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 等方面的作用与效益。当河道、河口有垦殖要求时,应阐明垦殖

    区现状,垦殖的发展和要求,河道岸线规划、河口规划,分析地 区经济社会发展及岸线利用、垦殖对水资源和水工程的要求。 4对灌溉工程,应阐明灌区农牧业生产现状,发生的主要 旱灾和盐、碱(渍)化情况与特点及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灌区 灌溉设施、人畜饮水、水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本地区农 牧业发展和粮食生产对灌溉与排水的要求,及本工程建设对地区 经济社会发展、农牧业综合开发和粮食生产的作用与效益。 5对供水工程,应闸明受水区水资源、水质状况,城镇生 活与工业、农村、环境用水和供水:节水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 中存在的问题,水资源短缺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 响与制药,受水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优化水资源配置、水资源开发 利用和供水工程建设的要求。分析本工程对受水区经济社会发展 和保障供水安全的作用与效益。对生态与环境保护供水,应阐明 区域生态与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本工程对地区和周边地区 生态与环境的影响,说明保护、修复和改善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性 和必要性。 6对水力发电工程,应闸明地区能源情况,电力工业现状 及存在的问题、电力系统发展规划和供电需求情况,分析地区经 齐和社会发展对开发水电的需求,概述本工程在电力系统和流域 梯级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本工程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电

    5.1.5阐明本工程在保障社会和谐安定、改善生态环境和航运、

    防正水土流失、促进旅游开发和水产养殖等方面的作用与效益 5.1.6:分析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部门对工程综合利用方面 的要求,结合工程条件,统筹协调各部门要求,确定工程任务和 任务的主次顺序。

    5.2.1概述本地区社会经济概况和发展规划,以及流域洪水特 性、实测洪水和历史洪水、洪灾情况、防洪现状和防洪要求。

    5.2.2分析不同防护对象的要求,确定工程的防洪保护范围、 防洪保护对象和防洪标准。 5.2.3说明地区洪水组成、防洪工程体系、主要防洪工程的作 用及洪水调度运用原则。 5.2.4确定防洪工程总体布局、主要建设内容和工程措施。 西家

    1说明防工程保护的范围和保护内容。 2简述堤防沿革、断面型式及险工险段、穿堤建筑物的数 量、种类和毁损情况,以及跨河建筑物与堤防的关系。 3确定堤防治理的范围、原则和设计标准。 4确定各河段的安全泄量和控制断面设计水位,复核现状 可道堤防的行洪能力。 5选定河道线、堤距,基本选定行洪断面型式,推算洪 水水面线。新开分洪河道的线路、新建堤防的堤线布置和堤距等 要根据河道形态、行洪要求、两岸占地、环境影响等情况,进行 支术经济综合比较后选定。 6基本选定堤防工程规模,跨河、穿堤建筑物位置与规模。 7研究河道主槽和滩地行洪方式及规模,基本确定滩地防 护措施。 8基本确定河道清障的范围、清理对象和措施。 9对感潮河段,应分析潮位对行洪的影响。 10对有防凌要求的河道,应分析冰凌特性,基本确定防凌 流量、水位,综合考虑防洪、防凌要求,基本确定防凌工程规 模,拟定防凌运用方式。

    5.2.6论证蓄滞洪区工程规模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

    1 说明蓄滞洪区的任务、范围、后用标准和控制运用条件。 2 确定蓄滞洪区的面积、设计水位、库容、分洪水位和 流量。 3 确定蓄滞洪区挡水、进水、退水及连接工程的总体布局。 4确定骨干工程规模和主要参数。

    5制定蓄滞洪区调度运用的原则和方式,进行调洪计算和 回水计算,提出各控制断面水位。 6初步确定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和工程管理规划方案。

    5.2.7论证水库工程规模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说明下游防洪要求,确定防洪控制断面的允许安全泄量 或防洪水位。 2基本确定水库控制泄量和防洪库容。 3基本确定水库工程防洪调度运用原则,对于梯级水库 应基本确定梯级洪水联合调节原则。 4说明调洪计算采用的基本资料和方法 5说明汛期限制水位选择的原则与范围,分析库区淹没范 围、重要没对象及制约条件、移民安置难度以及工程建设与地 质条件,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 选定汛期限制水位。基本选定 防洪高水位、泄水建筑物规模及其他特征水位 6视需要对水库分期防洪水位进行分析,基本选定汛期分 期防洪限制水仁 7有防凌要求的水库,应分析库区和河道的冰凌特性与防 凌要求,基本选 方式 防库

    5.3.1概述涝区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

    涝区水系和地形特点,分析涝区降雨、涝水特性、涝灾情况及成 因,以及治涝工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5.3.2说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水利规划和治涝要求,确 定治涝区范围,基本确定治涝分区。 5.3.3分析不同保护对象的排涝要求和治涝工程的效益费用情 况,确定治涝标准和治理原则;对整体和局部、干流和支流的治 进山润

    河道、承泄区、滞涝区和排水方式,选定治涝工程总体布局和主 要建设内容。

    渠道)、涵闸和堤防的设计水位与设计流量,滞涝区的水位、容 积和承泄区水位,以及排涝泵站的设计水位、流量、装机容量和 主要参数。

    5.3.7对于范围较大、分区较多的涝区,可选择有综合代表性

    5.3.7对于范围较大、分区较多的涝区,可选择有综合代表性

    5.4.5综合分析岸线利用、土地开发、防洪除险、水资源利用

    等要求,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选定河道、河口整治工程总体 布局、重要河段控制节点位置和挡水(潮)堤线,以及主要建设 内容和工程措施。 挡水(潮)提线选择应满足总体整治要求。当水流、潮流形 态复杂或整治工程对河势影响较大时,应进行专题研究和河工模 型试验。

    浚、堤防建设对跨河及穿堤建筑物的影响,基本选定建筑物改造 方案。

    5.4.7对河口挡洪(潮)闸,应分析河道径流、闸下水(潮) 流与河势条件及建闻前后河口的泥沙冲淤特性,研究防淤措施和 周度运行方式,提出冲淤水量要求。 5.4.8对河道、河口围垦工程,应说明垦殖区土地利用、工农 业生产水产养殖等方面的要求,确定良殖区范围面积及防

    流与河势条件及建闻前后河口的泥沙冲淤特性,研究防淤措施和 调度运行方式,提出冲淤水量要求。

    业生产、水产养殖等方面的要求;确定垦殖区范围、面积及防 、挡潮和引水、排水设计标准,确定工程垦区防护和供水、排 水工程总体布置方案及主要建设内容:选定挡水(潮)堤线、设 计洪水位、挡潮水位及挡水(潮)堤、围堤、涵闸等主要工程的 规模与主要设计参数

    5.5.1概达灌溉工程所在地区及灌区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状 况,以及灌区土地利用、灌溉工程、人畜饮水和农牧业现状及发 展规划。

    5.5.2确定灌区范围,基本选定灌溉方式

    水土资源状况及综合开发治理要求,进行灌区王地分类和王地利 用规划,分析土壤类型和开发利用条件,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 较,选定灌溉面积

    5.4确定设计水平年和灌溉设计保证率、灌区人畜饮水

    5.5.5基本确定灌区农林牧业生产结构、作物组成;

    作物的灌溉制度、耗水量、需水量及灌区大备饮水定额与需水 量:基本选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出灌区需水总量和年内分配。 5.5.6分析不同年型、不同水源的可供水量,进行灌区供需水 量平衡,提出需供水量和供水过程线。

    5.5.6分析不同年型、不同水源的可供水量,进行灌区供需水 量平衡,提出需供水量和供水过程线

    5.5.6分析不同年型、不同水源的可供水量,进行灌区供需水

    5.5.8论证水源工程规模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5.5.8论证水源工程规模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说明河道水文径流特性和上下游规划用水情况。 2水库工程应基本选定满足灌溉用水要求的兴利库容,分 析正常蓄水位选择范围,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选定正常蓄水 位;分析灌区王地分布、灌溉自流条件和水库泥沙淤积情况,基 本选定死水位和其他特征水位。 3直接从河道取水的引水枢纽、泵站工程,应统计分析河 道径流供水保证程度,选定设计引水流量和设计水位。 4具有地下水水源的灌区,应分析区域地表水与地下水的 补给关系及地下水可开采量,基本确定地下水供水量。 5说明径流调节计算的基本资料与方法,分析长系列径流 调节计算成果,提出灌溉设计引水量、多年平均引水量、灌溉保 证率等指标。

    5.5.9论证灌溉渠道工程规模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基本确定干支渠渠线及渠系建筑物的位置。 2选定骨干灌溉渠道的设计流量,基本确定主要节点设计 水位。 3基本选定渠道交叉建筑物、泵站、灌区内部调蓄水库、 泥沙处理、排洪等工程的规模与主要参数。 5.5.10分析灌区可能产生盐、碱(渍)化的原因,结合灌区地 形、土壤、水文地质条件及技术经济条件,拟定灌区水利土壤改 规模和排水方式

    5.5.10分析灌区可能产生盐、碱(渍)化的原因,结合灌区地

    .5.12分析灌区水源工程引水对其他用水户的影响,必 出处理措施

    5.6.1概述受水区水资源总量和分布情况,说明水资源开发利 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城乡用水和现有水源工程供水情况。

    围和主要供水目标、供水对象、设计水平年及不同用水对象的供

    5.6.3说明受水区经济社会和产业结构发展规划,提出节水目

    标和措施,分析不同水平年各工业部门用水定额和城 水、生活用水定额。

    5.6.4说明不同用水户对水量、流量和水质的要求,

    水治污有关规划,分析再生水利用量。说明受水区当地 置利用原则,对受水区水资源进行供需平衡分析,提出 的缺水量、需供水量和供水过程线。

    1说明河道水文径流特性和上下游规划用水情况。 2水库工程应分析满足供水要求的兴利库容,分析正常蓄 水位选择范围,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选定正常蓄水位。说明输 水工程布置对取水口高程的要求和泥沙淤积情况,基本选定死水 位及其他特征水位。 3对死库容较大、供水对象较重要、供水保证率较高的水 库,必要时可分析特枯水年动用死库容应急供水的措施、供水量 及相应的最低供水位,提出对进水口布置方式和高程的要求。 4分析水库上、下游现状用水和设计水平年预测用水量, 分析水库水源的供水可靠性。 5直接从河道取水的引水枢纽或泵站工程应统计分析河道 径流供水保证程度,选定设计引水流量和设计水位。

    6从感潮河段取水的引水工程,应分析海()潮对取水 的影响,选定设计引水时段和流量。 7具有地下水水源的地区,应分析区域地表水与地下水的 补给关系及地下水可开采量,基本确定地下水供水量。

    5.6.9论证输水工程规模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选定骨干输水渠道(管道、箱涵、隧洞)工程的设计 流量。 2基本选定主要节点设计水位。 3基本选定主要分水口门、交叉建筑物、泵站等工程的规 模与主要参数。 5.6.10综合分析受水区、调出区和供水工程的技术经济条件 通过长系列调节计算, 确定受水区的设计年供水量、多年平均年 供水量;说明沿程输水损失,提出供水工程的年引水量。 5.6.11从多泥 沙河流引水时,应分析泥沙特性,基本选定泥沙 处理工程布置和规模 5.6.12分析水前、后河道流量变化情况以及调水对调出区 河道内、外生产 、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的影响,必要时提出处理 措施。 5.6.13 说明水库 水质、水量现状,提出水源保护的要求与 措施。 5.6.14 基本确定水量调度原则,提出调人水量与受水区当地水 资源联合调度运用方室

    5.7.1说明有关地区的水力、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电力资源 情况,社会经济特点及地区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分析本水电 站可能的供电范围及在电力系统中的任务与作用。 5.7.2说明供电地区电力供需现状和电力发展规划,分析地区

    用电负荷发展趋势和电力系统运行特性,确定设计水平年,预测 负荷水平,分析负荷特性,基本确定发电设计保证率。

    5.7.3说明进行水利动能计算的基本资料和基本方法。拟定水 库和水电站运行方式。

    1说明项目自建议书阶段选择的水电站上、下游特征水位: 分析梯级衔接水位、水库淹没范围和制约条件、工程地质和工程 布置条件,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选定水库正常蓄水位。 2分析泥沙淤积高程、机组运行特性等对水库消落深度和 最低发电水位的影响,拟定死水位范围,基本选定水库死水位及 其他特征水位。

    5.7.5选定引水式电站设计引水流量和引水口、前池设计水位 5.7.6水电站装机容量选择应包括以下内容:

    5.7.5选定引水式电站设计引水流量和引水口、前池设计水位

    1概述电力系统发展情况、预测负荷及负荷特性、电源构 成、电力开发计划以及其他已建、在建和拟建水电站的特性。 2说明水库调节性能、水电站动能经济指标及对下游梯级 水电站的效益增值,分析装机容量比选方案和工程布置条件,通 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选定装机容量。 3初运行期较长或近、远景能量指标变化大的水电站,应 提出装机程序及预留机组意见。 4概述径流和水库运行特性,分析水电站特征水头和技术 经济指标,基本选定额定水头。 5.7.7计算水电站保证出力和多年平均发电量指标,分析径流 调节计算成果。 5.7.8分析水电站引水和调峰发电泄流对下游河道内、外用水 和生太环培的影响必两时坦山外珊地施

    5.8.1概述本工程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环境 情况。

    5.8.1概述本工程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环境

    5.8.2说明防洪、灌溉、供水、发电、水环境保护、

    水库承担的各项任务进行排

    5.8.3综合利用水库工程

    论证满足各主要任务并兼顾其他任务要求的库容和特征水位等主 要规模指标,选定水库正常蓄水位和汛期限制水位,基本确定兴 利库容、防洪库容,基本选定死水位和其他特征水位工字钢标准,基本选定 装机容量。必要时,提出正常蓄水位比选专题报告

    1说明规划阶段拟定的梯级衔接水位和项自建议书阶段选 择的正常蓄水位方案。 2说明所采用的基本资料、水文径流成果、径流调节计算 时段、上下游用水过程、调节计算的原则与方法。 3提出正常蓄水位选择原则、范围和方案,分析库区淹没 范围、重要淹没对象与制约条件,及工程建设与地质条件,通过 技术经济综合比较,选定水库正常蓄水位。 4对分期开发的水库工程,应分别论证初期及最终规模的 正常蓄水位及其他主要特征水位。

    5.8.6水库死水位选择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说明项目建议书阶段选择的死水位方案。 2综合分析水库泥沙淤积情况和供水、灌溉、发电、渔业 航运及水库排沙等方面对水库最低水位的要求,拟定死水位范 围,结合考虑技术经济因素,基本选定水库死水位。 3如近期和远期泥沙淤积及用水情况变化较大,应论证采 用不同死水位。

    5.8.7洪水调节和防洪特征水位选择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说明项目建议书阶段选择的汛期限制水位方案。 2、说明调洪计算采用的基本资料、不同频率洪水及典型过 程线、分期洪水。 3提出水库汛期限制水位选择原则,协调防洪与供水、发 电等任务的关系,综合分析库区淹没范围、兴利自标与效益及工 程建设与地质条件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选定汛期限 制水位,基本选定防洪库容、防洪高水位、设计洪水位、校核洪 水位和泄水建筑物规模 4必要时,应对讯期分期防洪眼创水位进行研究,分析水 库供水效益和汛期分期洪水调节计算成果。 5应分析上游已建水库失事对本工程防洪的影响。 5.8.8水电站装机容量选择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说明水利动能计算的基础资料、基本方法与条件,分析 发电用水与水库供水、灌溉及河道生态环境用水的关系。 2可按综合利用供水要求及5.7节的有关内容与要求论证 水电站规模,选定装机容量 5.8.9水库泥沙冲淤分析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概述泥沙特性,说明设计泥沙系列的特征值和年内分配 及泥沙计算的原则、方法与主要参数。 2分析工程的综合利用任务、水库周节性能、水库形态、 水沙特性,提出不同水平年水库泥沙冲淤计算成果。 3研究提出水库长期保持有效库容、减少库尾泥沙淤积和 俺没的措施,以及调水、调沙运用方案。 4基本确定引水建筑物进水口防沙、排沙运行方式和措施 5分析水库淤积对上游梯级水电站尾水和沿岸防洪的影响 6分析下游水库、河道对拟建水库泄洪排沙运用方式的 影响。 5.8.10水库回水及其他分析计算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冶金标准5.8.7洪水调节和防洪特征水位选择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5.8.9水库泥沙冲淤分

    ....
  • 水利标准
  • 相关专题: 水电工程  
专题: 电气安全标准 |探伤标准 |家具标准 |建材标准 |消防安全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