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174-2014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 SL174-2014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7.2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4-23
  • 发 布 人: 青沐诚信咨询工作室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水利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18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下列方法处理: 1浇筑开始时接头管发生偏斜,及时提出全部接头管板, 查后重新吊散。 2吊放无法实施或仍产生偏斜,影响接头质量时,放弃接 头管,可改为钻凿法套接。 3接头管被凝筑,但混凝土尚未终凝时,适当加大压力起 拔,可采用强力起拨与振动相结合的方法,边振边提。 4浇筑完毕及时开挖相邻槽孔,清除管侧壁土体或混凝土 后,再强力起拔。 5对的确已被“铸死”的接头管,可在其上下游两侧采用 高压喷射灌浆或水泥灌浆包裹处理,同时清理净管下部和内部泥 浆,灌注水泥浆或混燕土。 12.0.6墙段连接未达到设计要求可选择下列方法处理: 1在接缝上游侧补贴一段新墙。 2在接缝迎水面采用高压喷射灌浆或水泥灌浆处理。 12.0.7防渗增墙体发生断墙或混凝土严重混浆时,可选择下列 方法处理: 1留除已浇筑的混凝土,重新成槽、清孔、混凝土浇筑。 2在需要处理的墙段迎水侧补贴一段新墙。 3在需要处理的墙段迎水面进行水泥灌浆或高压喷射灌浆 处理。 4用地质钻机在墙体内钻孔,对夹泥层用高压水冲洗,洗 净后采用水泥灌浆或高压喷射灌浆处理。 12.0.8防渗墙顶部欠浇未达到设计高程,应清除项部混合物至 新鲜混凝土,采用现浇混凝土方式至设计高程。 27

    13质量检查和竣工资料

    附录A黏土混凝土和塑性混凝土配制 强度和匀质性评定标准

    A.0.1黏土混凝土和塑性混凝土的配制强度按式(A.0.1 计算:

    工字钢标准A.0.2混凝土抗压强度匀质性的评定采用离差系数(C)法 其标准见表A.0.2

    资料数据可以保证防渗墙的施工顺利和合格的工程质量;本条增 补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周边建筑物及有其 他特殊要求的详细资和”,因为随着防渗墙应用领域的扩展,建 筑基坑、地铁车站等位于城市之中,需要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 施,防止防渗墙施工对它的影响。 由于近年来的科技进步,防渗墙的墙体材料和泥浆材料越来 越丰富,因地制宜地利用和选取原材料,使之最大限度地节能减 排,保护环境。 目前,很多防渗墙工程投资主体多元化,这些工程有时要求 按国外的习惯和标准施工,因此在本标准中增加了要求建设单位 提供“施工中应使用的标准”的内容。 1.0.7在防渗墙施工前,轴线处具有本条文所涉及的资料,有 助于确定施工方案及工艺、选择主要施工设备、确定工期、及时 进行充分且必要的施工组织,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特别是地层 的密实程度、透水性、地下水位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孤石、反坡 等资料,对于防渗墙施工至关重要。地质资料不详或不准确,可 能造成工艺不当,资不足,进而延误工期。

    三.1按照目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管理运行体制,中标的施 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其中包括对中标后施工组织设计的 改和优化、施工技术细则。这些工作对能否顺利施工至关 重要。 30.2本条为新增条文。目的是强调施工前场地和临时设施的 重要性。 3.0.3在防渗墙施工中,由于设计提供的防渗墙轴线处的地质 削面图通带是根据间距大于50m的一些勘探孔资料,或是根据 离防渗墙轴线较远的一些勘探孔投影到墙轴线处绘成的,这给施 工工艺的选取、主要设备的选择、施工工期的安排、施工质量的 保证造成很大影响。国内时有误将孤石当成基岩的案例,由此导 致墙体末嵌人基岩而漏水,而事后的处理则造成很大的经济损 关,国外的防接墙工程倾向于开工前有较密的期探孔和较准确的 轴线处的地质剖面图。例如,加拿大大角坝(BighornDam) 的防渗墙轴线处的地质勘探孔间距为6.1m,在成槽过程中遇到 基岩难以确定时,再增补勘探孔。本条推荐,补充勘探孔入岩深 度一般不小于10m,特殊情况可加深至15m,以确保墙体人岩。 3.0.4施工平台和导墙是混凝土防渗墙顺利施工的重要前提。 维筑之前,宜根据地质情况进行必要的地基处理,如对已知的浅 氧石进行钻孔预爆或挖除,对软弱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等。这 样,即可保证施工平台和导墙的稳定,也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 差制孔斜。 三0.6固壁泥浆的种类和性能指标是防渗墙施工的核心问题。 开工前对料源情况进行调查,包括膨润土类型、黏土质量等,并 完咸泥浆配合比试验十分必要。某些工程开工后出现反复漏浆、 瑶孔、卡钻、埋钻等事故,其主要原因是对料源的调查及泥浆配 5

    能指标或整个泥浆体系的电性,由此将给孔壁稳定、 施工,以及增体质量等造成不良影响,故要严格控制其掺量 误差。 5.0.15本条为新增条文。特别强调了当槽孔深度大于80m, 地质条件复杂时,在成槽过程中及混凝土浇筑前要高度重视泥浆 性能指标。本标准推荐使用MMH正电胶等泥浆处理剂,以改 善泥浆性能。提高固整效果和基浮能力,保证墙体质量。

    6.0.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应用于防渗墙工程中进行 增孔建造。但是,任何先进设备均有其局限性,同一设备不可能 在所有地层中都可以达到高效施工,如先进的液压铣槽机在均质 砂层中挖槽效率明显高于抓斗,却不能处理地层中的漂(块) 石、孤石。所以,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层建造防渗墙,有必要选 用多种设备组合施工,以发挥各自优势、 钻劈法、钻抓法和抓取法是当前槽孔建造的常用方法。 钻劈法属于传统的相孔建造方法,对地层适应性强,多用于 砂卵石或含漂石地层中,但工效较低,其设备是冲击钻机或冲击 反循环钻机。 钻抓法由钻机和抓斗配合施工,适用于多数复杂地层,总体 工效高于钻劈法。钻机可以是冲击钻机、冲击反循环钻机或回转 机等,抓斗可以是液压抓斗或机械抓斗。 抓取法为纯抓斗施工,目前在国内属于较新的槽孔建造工 艺,多适用于细颗粒地层,工效高于上述两种方法,但成槽精度 相对稍低,施工设备可以是液压抓斗或机械抓斗。机械抓斗配以 重凿也可用于复杂地基处理,基至嵌岩作业。 铣削法是用液压铣槽机铣削地层形成槽孔的一种方法,是最 新的槽孔建造方法,多用于砾石以下细颗粒松散地层和软弱岩 层。该法施工效率高、成槽质量好,但成本较高。 .0.3本条为确定槽孔长度时的一般原则。“墙体平面形状”是 指墙段的拐弯、分叉等具体形状,此时应根据结构要求和施工方 更考虑墙段划分。 .0.4防渗墙施工中的合龙段往往要经受较大的承压水影响, 此时容易造成槽壁失稳、塌等事故,因此宜为短槽段,并安排 主深度较浅部位。必要时,建议在合拢孔迎水面设排水井,以 59

    减轻承压水对孔壁稳定的影响。“条件较好”指成槽难度相对较 小和地层渗漏量较小的部位,以减少槽孔建造时闻和避免渗透水 流对墙壁稳定的影响和对龄期较短混凝土的溶蚀。 6.0.5如两期槽孔同时施工并相距过近,在成槽或槽孔浇筑过 程中,两槽间土体可能因或被混凝土挤穿,而造成槽孔连通 的事故。 6.0.6选定钻头直径时要考虑地层特点,既能满足墙厚要求, 又不加大扩孔系数,以免造成混凝土严重超方。 钻劈法的副孔长度一般为主孔直径的.5倍,施工中视地层 的密实程度和墙体的厚度,可作适当调整。 6.0.7钻抓法施工时, 在槽孔的两增必须钻凿主孔,其目的主 要是保证墙段连接质量槽孔中间可根据地层情况决定是否再钻 凿酱主孔,其目的是为抓半导向,便于切割土体 6.0.8抓取法和铣削法施工时,副孔长度宜为主孔长度的1/2 ~2/3,是为了使抓斗施工刷孔时,便于切割主体,并可保证槽 孔的连通。 6.0.9本条的规定是为了保持槽内足够的泥浆静压力,以维持 孔壁的稳定 6.0.10由于近年来引进了先进防渗墙施工设备,开发了先进施 工工艺,重留冲砸硬岩和钻孔预爆均在实际施工中处理孤石和硬 岩地层时取得了良好效果重凿重量可达 8~ 12t,可以用重型 抓斗主机驱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冲击钻头,钻孔预爆是在槽 孔开挖前进行,其钻孔设备可采用岩芯钻或各类快速跟管钻机。 6.0.11对已知的漏失地层,在开挖槽孔以前,要备足堵漏材料 如黏土球、水泥、锯末等,也可在泥浆中加人单项压力封堵剂、 复合堵漏剂等,或采用预灌浓浆的方法先行处理。 6.0.12清除槽孔周围的各类废弃物,是为了避免其进入情孔污 染泥浆,影响孔壁稳定或瓷筑质量。 6.0.13墙体如嵌入基岩,基岩面的确定十分关键。在以往的过 程中,由于对基岩面的误判,导致坝基或其他防体系漏失严 60

    7墙体材料 7.0.1新增条文,是关于确定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的建议性条 文。众所周知,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的计算,有标准差法和离差 系数法两种方法,而近年来,国内多数规范采用了标准差法,其 原因是:在强度等级大于20MPa时,在同等质量控制水平下, 标准差。的变化很小,用标准差法反而更方便,所以对防渗墙用 普通混凝土采用标准差法计算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是合适的。 SL35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中有详细的计算方法,本条引用 该标准。 本标准之所以对黏土混凝土和塑性混凝土推荐采用离差系数 法,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①这两类防渗用的混凝土抗压强度 均很低,黏土混凝土一般在10MPa左右,塑性混凝土一般为1~ 5MPa,随着强度等级的降低,标准差越来越小,现有的规范不 适用;②这两类混凝土内所掺加的黏土和膨润土为天然矿物的制 成品,造成混凝土强度的离散性较大;③用离差系数C,值可以 较直观地判断离散性的大小。 在本标准的编写过程中,依据有关单位和专家的研究成果和 建议,并对国内26道不同墙体材料防渗墙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 后,参照有关规范,提出适用于黏土混凝土和塑性混凝土配制强 度计算的离差系数法和施工均质性的评定标准。 防渗增混凝土是用直升导管法在泥浆下浇筑的,据国内外资 料,其强度比同等级地面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仅为后者的70%90%。所以考虑到泥浆下浇筑条件对实际强 度的不利影响,设计施工配合比时应相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 级。参照国内外经验,建议对普通混凝土可提高一个强度等级; 对黏土混凝土和塑性混凝土,因其强度较低,建议提高10% ~20%。 63

    7.0.2本条与原规范第5.2.1条的内容相同,是关于混凝土增 体材料施工性能的具体要求。实践证明,人槽落度低于 180mm瓷筑将很围难,因此实际势落度应以槽孔口测量数据为 准。入槽落度保持150mm以上的时间不小于1h,对于孔内混 凝土的均匀扩散很重要,所以必须同时提出。初凝时间过短会给 混凝土浇筑施工和接头孔拔管施工造成围难,终凝时间过长会影 响施工进度。混凝土的密度过小不利于混凝土充分置换孔内泥 浆,所以应予适当限制。当采用钻留法施工接头孔时,一期墙段 混凝土的7d强度不宜大10MPa。 7.0.3本条由原规范第5.2.3条修改、扩充而成。 将“配制混凝土的骨料宜优先选用天然卵石、砾石和中、粗 砂”修改为“可使用天然卵石、砾石 、人工碎石和天然砂、人 工砂”。 使用山砂、特细砂和含有活性骨料、 黄锈和钙质结核等骨料 应经过试验论证, 经过试验论证其不影响设计要求的墙体材料的 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则可使用。郑州龙湖调籍工程81.93万m 的塑性混凝土防渗墙使用了当地的天然特细砂,其细度模数为 0.7,通过室内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和施工混赛土取样成型试件试 验,其试验结果均满足设计要求的墙体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指标。 7.0.4本条由原规范第5.2.2条修改、扩充而成,修改补充要 点如下: (1)将“水胶比不宜大于0.65”改为“水胶比不宜大于 0.60”,并增补“砂率不宜小于40%”。普通混凝土是刚性墙体 材料,主要用于对强度和抗渗性能要求较高的地下连续墙工程。 胶凝材料的用量、水灰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抗渗性和耐久性的 主要因系素,故参照国内外的有关规范和施工经验,并考惠水下浇 筑的不利因素,本条提出了其配合比参数的控制下限。 (2)删除“水泥标号不宜低于325号”。GB175《通用硅酸 盐水泥规范》规定了各种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在此重复。

    总体来看,国外塑性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和水胶比与国内有所 不同,故其物理力学性能指标也略有差异(见表1)。在总结国 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本标准对其配合比参数提出了控制范围。如 进一步研究国外的设计和施工经验,其配合比仍有优化的可能。

    7.0.7本条由原规范第5.2.4条修改、扩充而成,是关于固化 灰浆墙体材料配合比及性能的原则性条文。其修改补充要点 如下: (1)增补漏斗黏土是关用何种漏斗黏度测量仪器测量的。测 量漏斗黏度的仪器有1006型漏斗黏度计(即标准漏斗黏度计、 500/700mL漏斗黏度计)和马氏漏斗黏度计(即946/1500mL 漏斗黏度计)。这两种漏斗的容积不同,测得的数据不同,而且 使用这两种漏斗黏度计测得的漏斗黏度之间没有一定的对照 关系。 (2)固化灰浆以固壁泥浆为基本浆材,对它的要求是密度尽 可能高一些,而黏度不宜大高或太低,这样形成的灰浆固结体较 均匀,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渗性能。水泥用量的大小是影响固化 灰浆强度和抗渗性能的重要因素,参照国内外的工程实例,确定 了水泥用量不少于200kg/m这个指标。 (3)增补“置换法施工时固化灰浆的密度不宜小于1.7 g/cm”固化灰浆的固化工艺有原位搅择法和置换法。原位搅择 法是将槽孔内的泥浆中加人水泥等固化材料,砂子、粉煤灰等掺 合料,水玻璃等外加剂后,在槽孔内经机械搅拌或压缩空气搅拌 后形成固结体的一种施工方法;置换法是水泥等固化材料,砂 子、粉煤灰等掺合料,水玻璃等外加剂搅拌后通过浇筑导管置换 66

    槽孔内的部分泥浆后形成固结体的一种施工方法。因此,原位搅 拌法要求固化灰浆的密度可以小一些,而置换法要求固化灰浆的 密度就要大一些,否则,置换的效果就不太好,影响固化灰浆的 质量。 7.0.8新增条文,是关于自凝灰浆材料配合比及性能的原则性 条文。 1水泥用量如低于100kg/m,自凝灰浆将难以凝固。如水 泥用量300kg/m,其流动性的减弱和凝结时间的缩短,均不利 于成槽施工。 2为了保证成槽过程中浆液有较长时间的流动性,拌制自 疑灰浆可加入缓凝剂。但如果成槽速度很快,或在气温较低的情 说下施工,也可不掺加缓凝剂。 3用粉煤灰、磨细的高炉矿渣替代部分水泥,可延长浆液 的初时间,并改善其凝结体的性能

    8.1泥浆下混凝土防渗墙成墙施工 8.1.2“最大计划浇筑强度”是指最长槽孔在浇筑过程中能满 足混凝土面计划上升速度的混凝土浇筑强度。 8.1.3防渗墙混凝土需在泥浆下用导管浇筑,单个槽孔必须一 次连续浇完,不得中断时间过长。否则孔内混凝土的流动性将大 幅度下降,不但造成浇筑困难,容易发生堵管事故,而且对成墙 质量会产生不利影响,故有必要对浇筑中断时间作出明确规定。 欧洲规范规定:“应尽量避免中断时间超过15min,超过30min 以上的中断将会对防渗墙墙体质量及稳定性造成潜在危险”。 DL/T519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中规定不宜超过 40min。考虑到国内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及设备更新,故此处将 中断时间规定为不宜超过40min,总体上能保证混凝土防渗墙的 墙体质量。 8.1.4混凝土洗筑导管的直径过小容易发生堵管事故,甚至引 发严重的质量事故,故在选择导管直径时应注意它与最大骨料粒 径的匹配关系:国内外某些同类规范规定导管直径不小于最大骨 料粒径的6倍,故建议浇筑二级配混凝土采用直径240mm以上 的导管,直径150mm的导管一般只适用手浇筑薄型混疑土防 渗墙。 8.1.5参照国外同类标准并结合实际工程经验,对导管平面布 置的规定做了修改,放宽了限制,原因是只要混凝土的施工性能 和导管理深满足要求,导管布置在本条建议的范围内,浇筑质量 是能够保证的,限制过严不利于导管的布置。 8.1.6本条规定了导管的结构和开浇时导管底部至孔底距离。 此距离小于150mm不利于导管内泥浆排出,易发生塞管事故, 超过250mm,在混凝土供应不上时,会造成返浆、混浆事故。 68

    实际操作方法是:先将导管放至槽底,然后向上提升150~ 250mm,将导管安放在槽口的井架上, 8.1.7使用能被泥浆浮起的隔离塞球,可有效地隔离管内的泥 浆与混凝土,防止混浆和堵管事故。开浇时先注人少量砂浆,主 要目的也是防止堵管事故。如果用和易性好的一级配混凝土,也 可不采取这一措施。 8.1.8导管埋深对于预防墙体出现裹浆夹泥等质量缺陷至关重 要,参照国外有关资料,在本标准中明确了三种情况下的导管埋 深情况,一般情况下,导管需埋人混凝土的最小深度为2m;当 混凝土浇筑接近孔口(或者设计墙顶高程)时,此时混凝土自重 压力变小,导管理深可以进一步减小为1m, 以便于混凝土的顺 利浇筑。 一般说来,提高混凝土面上升速度有利于保证混凝土浇筑质 量,尤其是当令国内防渗增逐断向更深,更宽的方向发展之时, 提高混凝土的洗筑速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外的规范规定为不小 于3m/h,考虑到目前国内防渗增施工的实际能力,尤其是在许 多水利工程中地方施工队伍也参与施工,规范中规定浇筑速度不 小于2m/h。 要使尧筑过程顺利,还有一个前提条件是混凝土的流动阻力 应大于护壁液的流动阻力。泥浆与混凝土的流动性能关系见图 1,随着浇筑速度增加,混诞士与护壁液的流动阻力差距也在增 大。这也是地下连续墙顶部混凝土质量可以通过快速浇筑加以改 善的主要原因。基于此原因,对混凝土浇筑面的上升情况应有最 小速度的规定。 按规定准确测量混凝土面深度,可预防或及时发现浇筑 事故。 8.1.9本条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墙项混凝土的质量,因为项 面附近的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长时间与泥浆接触,质量较差,且 存在混浆层,故应当挖除。

    图!能与通摄士的流动性能关器

    8.2.1提高水泥砂浆的密度是为了减少固化灰浆的含水量,以 提高其密实性和抗渗性能。 8.2.2当设计要求的密度在1.5g/cm以下时,宜采用气拌法; 当设计要求的密度大于1.5g/cm时,宜采用机械搅拌法。 8.2.3当采用气拌法施工时,空气压力须克服槽内浆柱压力和 管路阻力才能将压缩空气送人槽底,并使泥浆搅动。根据施工经 验,供气额定压力不小于孔内最大浆柱压力的1.5倍才能正常施 工。风管底部结构及下管深度的规定是避免槽底局部漏拌的重要 措施。 气拌法的加料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2h内结束,否则浆液 的流动性下降并使初期胶凝结构破坏,不利成增质量。加料过程 中突然停风会使浆液的流动性大幅度降低,难以重新启动。 8.2.4本条规定是为了避免墙顶脱水干裂

    米用高速扰拌机制浆,不仅灰浆泌水率低,也可提高凝结体的强 度和抗渗性能。 8.3.2建造防渗墙槽孔的方法,按泥浆的功用和排渣的方式可 分为循环法和非循环法。前者泥浆有携带站渣的功能,用泥浆泵 连续排渣;后者泥浆无此功能,钻渣用斗体间断由槽内挖出。因 自凝灰浆密度高,会凝结,所以只能采用非循环法,且最适用的 施工设备是间断出渣的抓斗和反铲。抓斗开挖深度可达40m, 而反铲最大开挖深度不大于12m。 8.3.3本条中所谓的“连续成槽法”是指防渗墙分期施工,而 两期之间不待凝,连续成槽和成墙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 增体深度小、土质松软的地层。而“间断成槽法”是指在相邻一 期槽孔建造完成后,自凝灰浆终凝后再开挖二期槽孔的一种方 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挖槽时间较长的地层,其缺点是需挖除两期 槽孔搭接段灰浆,浆液损耗较大。 在工程开工前,要对灰浆的凝固特性进行试验,并以初凝时 间确定槽孔的最长开挖时间。 8.3.5本条规定是为了避免墙顶脱水于裂

    事故。 9.0.2钻凿法是一种我国最早并广泛采用的墙段连接方法,即 采用冲击式钻机在已浇筑的一期槽两端主孔中套打一钻,重新钻 凿成孔,在墙段间形成半圆形接缝连接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低 强度(<20MPa)的墙体材料。对于强度大于20MPa的混凝土 可降低其旱期强度,使接头处混凝土易于钻凿,以保证墙体连接 厚度。墙体深度一般不宜大于50m。 过旱钻凿接头孔,会对已浇的混摄士造成损害

    10钢筋笼及预理件 10.1钢筋笼 10.1.1钢筋笼的结构尺寸不仅要依器境体应力应变计算的结 果,还要充分考虑防渗境施工工艺,方使工,有保境体的整体 质量,从而使钢筋笼真正发择作用。 1钢筋笼的外形尺寸指的是其长、實、高的尺寸,也包括 其横断面的形状(矩形或两端为正反弧形)、笼的分节数量。因 起重能力限制,每个精段也可并列下设儿个钢筋笼, 2钢筋笼外应有足够厚度的保护层,除了为防止钢筋被侵 蚀,也是为了留有足够的流散净宽,以有利于混疑土扩散,保证 烧筑质量, 3合理的钢筋间距可保证混凝土顺利扩散,对在泥浆下浇 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请等),国内规范多数没有明确地规 定钢筋间距,所以参考日本、英国、德国的规范或资料,并结合 者干工程实例,提出了相关规定,对于案质量、混士质量相 对较好,浇筑速度较高的工程,垂直钢筋的净间距可以适当缩 小,但一般不小于骨料直径的3倍, 10.1.2提出了决定钢筋笼分节长度的几个主要因素,总的要求 是分节数量越少越好。 10.1.3钢筋笼在堆放、装卸运输、起吊过程中,如发生变形 将给吊放安装钢筋笼带来困难。一般可采取的措施有: (1)加工时,视需要增设架立钢筋、斜拉补强钢筋, (2)堆放时,安装钢筋组装框架。 (3)装卸和起吊时,便用型钢起吊架。 10.1.4选择合适的起吊点和起吊方法是为了防止钢筋笼在起吊 和下设过程中产生变形,通常情况下可采用两点法起吊。下设 时,对准槽孔中心线缓慢下沉,避免钢筋龙碰撞槽壁。 74

    药品标准10.2预埋管或预留引

    10.2.1墙下基岩灌浆或墙体变位测斜管等仪器埋设,均在防渗 墙浇筑混凝土后进行,如在墙上钻孔,费时费力,且不易保证质 量,所以一般采用预埋管或管模成孔。 10.2.3经验证明,在预埋管和拔管管模不用定位架或钢筋笼定 位时,只有按本条的规定布置预埋管和预留孔的孔位,才有可能 保证成孔质量。 10.2.4为防止预埋管在混凝土扩散推力下移位面影响成孔质 量,管底和上端的固定尤为重要。管底的固定可采取加防滑定位 盘等措施,上端应与导墙牢固连接。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二期围堰 防渗墙创造的定位架预埋钢管法,灌浆预埋管成功率达96.5%, 为深防渗墙下灌浆理管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10.3.2从理论上讲,两导管间的中心距离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 受到的两侧推力是均等的,可防止仪器移位和损坏。 10.3.4在仪器埋设过程中,从槽口掉入异物是易发事故,必须 注意防止

    11薄防渗墙施工 11.0.1采用抓斗成槽、冲击钻成槽、射水法成槽、锯槽机成槽 建造混凝土防渗墙时,在施工前宜作现场工艺试验,确定有关施 工参数,并编制专项施工措施设计,以保证工程质量。 隐蔽工程具有质量缺陷不易被发现、事后难于补教等特点, 且国内的施工单位很多,其水平参差不齐, 施工中的过程控制是 保证质量的最重要手段,槽孔的孔斜率是 个重要指标,孔斜率 不大于0.4%,以利于接头管的下设、 套接混凝土的钻凿及墙段 连接的平整垂直 11.0.2薄型折斗一般是指成精宽度不大于400mm的抓斗。堤 基防渗工程的防渗面积通常设大,普通抓 成墙的施工成本较 高,一般较少采用 1薄型抓斗对地层的适应能力较强, 配合冲击重凿也可适 应含少量漂石的地层,但工效较低 2.薄型抓斗 为液压式抓 受油尺寸的制约,现在国 内生产的薄型抓斗厚度不小于300mm, 开植深度超40m时的工 效较低。 3槽孔施工分主、副孔对的施工工效较高,槽段的连续性 好。主、副孔长度均应小于抓斗的有效抓取长度是保证地层不被 漏抓的有效措施。 4槽段连接采用接头管(板)法在堤防工程中被广泛采用, 工艺成熟,槽间连接质量可靠,墙体连续性好,工效快、成本 低,故推荐使用。 11. 0.3 1冲击钻机是建造防渗墙的传统机械,但工效较低,其优 点是对地层的适用性最广,在堤防工程中一般用于砂卵石层和基 岩地层优势较明显。 76

    12.0.1新增条文。导墙变形直接影响造孔质量甚至使防渗增相 孔建造无法继续施工。 本条为发生的特殊情况应采取的解决办法,是经过多个工程 实践摸索出的较有效、较实际可行的处理措施。 12.0.2本条针对严重漏失地层提出了处理方法。首先要迅速补 浆,且相继将堵漏材料、防滑剂直接投人槽孔内,也可用导管或 灌浆管把堵漏浆体送至漏浆部位。如效果不明显,为防意外事故 发生,确有必要时,可将槽孔用适当的材料进行回填,然后重新 进行造孔。 12.0.3本条明确规定了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导管堵 塞、拔脱、导管破裂漏浆或其他原因中断浇筑,无法继续施工 时,必须采取的行之有效的处理办法。 文中所述的插人混凝土深度,指重新下设的导管底口插人实 测混凝土面以下的深度,一般不低于1.0m,以确保继续浇筑时 不混浆。 12.0.4在防渗墙和地下连续墙施工中,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 钢丝笼上浮事故时有发生。引起钢筋笼上浮的原因有:①清孔换 浆质量不好,泥浆中的沉渣或砂粒裹住钢筋,增大了混凝土与钢 筋间的摩擦力,混凝土上升的浮托力将钢筋笼托升;②先浇人的 混凝土出现假凝或初凝现象,在其上升面的顶部形成一个与钢筋 笼连成一体的“硬盖”,后浇人的混凝土将钢筋笼顶升。对于前 者,只要注意清孔换浆质量即可避免,后者事前要从混凝土配 比、浇筑强度等几个方面来解决。上浮事故发生后,降低导管埋 深是有效的方法。 12.0.5近年来,随着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发展,防渗墙墙 段连接采用接头管已在许多工程中使用,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 78

    验。本条文所列的处理方法效果较好,且能保证防渗墙质量。 12.0.6本条提出了混凝土浇筑质量事故可选用的处理办法。在 采取本条第2款建议的方法时,应注意浆与高压喷射灌浆桩孔 与原墙的连接紧密且良好。 12.0.7本条第2款方法中采用补贴一段新境时,其与原墙质量 好的部位搭接的长度,最少应满足“钻凿法”套接接头的平圆弧 的长度。第3款的方法适用于地层可灌性较好的情况。第4款的 方法适用于墙体混凝土有内部夹泥的情况

    13质量检查和竣工资料

    工程建设大事记”主要记录施工过程中有关批示和批文、 重要会议、设计重大变化、施工期渡汛抢险及其他重要事件等路基标准规范范本, 作为附件可单独成册。

    ....
  • 混凝土结构 水利标准
  • 相关专题: 水利水电  
专题: 石化标准 |金融标准 | 安全阀标准 |设备安装规范 |机械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