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344.1-2020 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第1部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设计规范.pdf

  • DB36/T 1344.1-2020  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第1部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设计规范.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2-05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水利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应根据地形条件,大弯就势、小弯取直,便于耕作和灌溉: 应配套田间道路,宜配套坡面小型蓄排工程等设施,并应根据拟定的梯田等级配套相应灌溉 设施; 一一梯田坎应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配置地植物,并选用具有一定经济价值、胁地较小的坎植 物。

    7.1.3梯田型式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竣工资料按诺用的新闻形改日分为求 按梯田田坎建筑材料可分为土坎梯田和石坎梯田:

    H 一梯田田坎高度,(m); 一 田坎坡度,(°)。 b 石坎梯由断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田坎高度应根据地面坡度、土层厚度、梯田级别等因素合理确定,其范围宜取1.2m~2.5m 田高度宜取0.3m0.5m; 田坎坎顶宽度应为0.3m~0.5m,需与生产路、灌溉系统结合布置时应适当加宽: 3) 田坎外侧坡比宜取1:0.1~1:0.25,当田坎高度大于2.0m时,内侧坡比宜取1:0.1; 4) 田坎基础应置于硬基之上,软基基础深不应小于0.5m,基面应外高内低,宽度应根据田 坎顶宽及田坎侧坡坡比确定; 田面应外高内低,比降宜取1:300~1:500,田面内侧设排水沟。梯田断面设计应结合土层 厚度,修平后内侧活土层厚应大于0.3m。 C 水平梯田工程量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位面积士方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 单位面积(hm或亩)梯田土方量,(m); 单位面积(hm或亩)梯田长度,(m); 梯田田坎坡度,(°); Bx 原坡面斜宽, (m); Bm 梯田田面毛宽,(m); b 梯田田坎占地宽,(m)。 2)当以hm为单位时,梯田单位面积土方量应按下式计算

    当以亩为单位时,梯田单位面积土方量应按

    7.2.2反坡梯田断面(图2)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7.2.2反坡梯田断面(图2)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H×104=83.3H

    DB36/T1344.1—2020Ba田B图2反坡梯田断面示意图由面微向内侧倾斜,一般不超过2°。反坡梯由断面设计可参照水平梯由:一为达到最佳的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在反坡梯田的基础上,采用前(挡土)后沟(坎下沟或竹节水平沟)+梯壁植草+地经济带的组合措施;一田外坡与田坎外坡一致,内坡1:1。田宽度宜取0.2m~0.5m;一田面内侧设坎下沟或竹节水平沟,坎下沟采用梯形断面,开口宽0.4m,底宽0.3m,深0.3m;一一挖沟筑埋土方应就地平衡。7.3表土保护设计7.3.1根据表土层厚度确定剥离厚度,一般剥离厚度为10cm~20cm。7.3.2设置剥离的表土堆放地点和保护措施。为节约成本,可按施工顺序,采取剥离的表土层直接回填到已经整好的田面上。7.3.3剥离的表土层须全部回填,并使用荷重较低的小型机械或耙犁铺摊均匀。7.4坎植物设计梯田坎养护与利用相结合,在坎上栽种经济植物,减少径流冲刷,提高收入。植物选取应符合下列原则:适应性强,耐薄;固土护坎效果好,耐冲刷;一一投资少,见效快,具有一定经济效益;一一胁地影响小,便于管理。7.5田间道路设计7.5.1间道路选线应与自然地形相协调,避免深挖高填:与梯由、小型蓄排工程等相协调7.5.2路面宽度根据生产作业与使用机械的情况确定,一般取1m~4m;运输道路纵坡不宜大于15%,超过15%的区域,道路可采用"S"形布置。7.5.3路面排水应与梯田排水结合。7.5.4结合当地条件,可采用水泥、砂石、泥结碎石、素土、植草等路面。坡度6°以下时,优先考虑植草路,植草路面一般采用原地面填筑方式构筑,不设置路肩;种草方式可采用穴播、条播及撒播等。7.5.5田间道路在陡坡、急弯、危险路段应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指示牌和警告标志等。7.6施工组织6

    7.6.1梯田应根据地形坡度、土层厚度和田面宽度等条件,确定合理的表土剥离和回覆方案。 .6.2石坎修筑时,石坎砌石粒径大于300mm的不得少于70%;土坎应分层夯筑,每层铺虚土厚度 不应大于0.2m,田坎压实度不应小于90%。 .6.3梯田施工应先修筑临时道路,充分利用施工机械和设备;临时道路宜和田间道路永临结合。 7.6.4梯田施工宜安排在秋冬季节,

    8.1.1适用于梯田以及立地条件较差的经济果木林和水土保持林地块

    8.1.1适用于梯田以及立地条件较差的经济果木林和水土保持林地块。 8.1.2多适用于15°~25°地块。 8.1.3应根据作物需求,同时结合整地措施、截排水工程合理布置

    9.1适用于坡度5~25°的农作物地块以及经果林地块,但不适用于种植短期勤耕作物。一般沿等高线 布置,可作为田间道路以及田间排水的补充或替代措施。 9.2应与田间道路、蓄排工程等同时规划,合理布置。 9.3生态路沟设计可参照DB36/T1067.1相关规定执行

    0.1坝址选择应从经济、安全、合理、施工等方面综合考虑可行性,发挥工程最天效益 10.2开展坝址和库内地质勘查,特别是对主要建筑物进行详细勘察。 10.3断面设计可参照GB51018相关规定执行, 10.4塘坝和滚水坝水文计算按本规范附录A执行,稳定计算按本规范附录B执行。

    11.1.1截排水工程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按所处空间,可分为地面排水工程和地下排水工程; 一地面排水工程按蓄水排水要求,可分为多蓄少排型、少蓄多排型和全排型; 一地面排水工程中的截水沟按其功能,可分为蓄水型和排水型。 1.1.2截排水工程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1.1.1截排水工程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排水工程可用于流域治理中山坡坡面的保护,也可用于保护梯田:

    DB36/T 1344. 12020

    一般采用少蓄多排型: 江西省坡耕地实施横向 水的可参照GB51018相关规定执行。

    坡面截排水工程应与梯田、田间道路、沉沙蓄水工程同时规划,并以沟渠、道路为骨架,合 理布设截水沟、排水沟、沉沙池、蓄水池等设施,形成完整的防御、利用体系; 一应根据治理区的地形条件,按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就近排泄、自流原则选择线路; 一一梯田排水沟布设应兼顾拦蓄和利用当地雨水的原则。在干旱缺水区的山坡或山洪汇流的槽冲 地带,应合理布设蓄水灌溉和排洪防冲工程; 一截排水工程布置应避开滑坡体、危岩等不利地质条件。 1.1.4设计所需资料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一汇水区应采用1:10000~1:5000的地形图,并应收集治理区汇水面的下垫面情况; 宜收集工程附近雨量站或水文站长系列实测资料,当无实测资料时可用当地水文手册中等值 线图推求; 渠线布置宜采用不小于1:2000地形图,工程布置和设计宜采用1:5001:200地形图。 1.1.5截排水工程与相关工程在布置上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一用于保护梯田时,梯田傍山一侧应布设截水天沟,梯田内部应沿等高线布置横向截水沟,排 水沟应垂直于等高线沿纵向布置; 一宜与蓄水工程联合布置:由坡面截排水工程截取地表径流、引入沉沙池,经沉沙后进入蓄水 设施,蓄满后多余径流由排水沟排出,并与周边天然沟道顺接。

    .1少蓄多排型坡面截排水工程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采用排水型截水沟,并应沿治理坡面等高线方向或沿梯田傍山一侧边界布置,其纵向比降 宜为1%~2%; 当治理区坡面的坡长较长时,应增设多级截水沟,间距应根据其控制面积、坡面洪峰流量、 排水能力,通过计算结合地形确定; 一排水型截水沟较低的一端应就近接入排水沟或承泄区; 排水沟与坡面等高线应正交布设,梯田两端的排水沟应大致与梯田两端的道路同向; 排水沟连接蓄水池或天然排水道,宜布置在低洼地带,并尽量利用天然沟道; 排水沟间距应根据排水流量、地形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排水沟之间及其与承泄河道之间的交角宜为30°~60°,出口宜采用自排方式; 排水承泄区应保证排水系统的出流条件具有稳定的河槽或湖床、安全的堤防和足够的承泄能 力,且不产生环境危害。 2全排型坡面截排水工程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截流沟应布设在坡耕地的上方与林地或荒地交接的边界处,或应布设在较长的坡面及坡度变 化大的地点; 截流沟为排水型,基本上应沿等高线方向布设,纵向比降取1%~2%,沟线应顺直。 3应分级截流泄洪,分割水势、分散排泄

    11.3.1排水型截水沟高差较大时,应设置急流槽或跌水。 11.3.2截水沟不水平时,应每隔5m~10m在沟底修筑高0.2m0.3m的小土挡。 11.3.3截水沟与排水沟的连接处应采取防冲措施,

    11.3.1排水型截水沟高差较大时,应设置急流槽或跌水。 11.3.2截水沟不水平时,应每隔5m~10m在沟底修筑高0.2m0.3m的小土挡。 11.3.3截水沟与排水沟的连接处应采取防冲措施,

    11.3.1排水型截水沟高差较大时,应设置急流槽或跌水。

    11.3.5少蓄多排型截水沟宜按排水沟进行断面设计。 11.3.6截水沟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安全超高。

    11.4.1排水沟宜按明渠流设计。 11.4.2排水沟进口宜采用喇叭口或八字形导流翼墙,翼墙长度可取设计水深的3倍~4倍。 11.4.3排水沟断面变化时,应采用渐变段衔接,其长度可取水面宽的5倍~20倍。在弯曲段凹岸应 分析水位雍高影响。 11.4.4排水沟应分段设置跌水。梯田排水沟纵断面可与梯田断面基本一致,以每台田面宽为一水平段 以每台田坎高为一跌水,在跌水处应采取防冲措施。 11.4.5排水沟末端应设消能设施。当坡度缓、流量小时,可用消力池消能;当坡度陡、流量大,应采 取多级跌水或加糙(坎)消能。 11.4.6排水沟比降取决于沿线地形和土质条件,设计时宜与沟沿线的地面坡度相近,以减小开挖量。 排水沟比降不宜小于0.5%,土质沟渠的最小比降不应小于0.25%,衬砌沟渠最小比降不应小于0.12%。 11.4.7土质山坡排水沟宜采用梯形或复式断面,石质山坡排水沟可采用矩形断面。陡坡式排水沟宜采 用矩形断面,并宜采用浆砌块石或现浇混凝土。 11.4.8矩形、梯形排水沟断面底宽和深度不宜小于0.30m。 11.4.9临时排水沟宜采用梯形或矩形断面,深度不宜小于0.20m,梯形排水沟底宽不宜小于0.20m, 矩形排水沟沟底宽度不宜小于0.30m 11.4.10排水沟流速应同时满足不冲不淤的要求。明沟最小允许流速宜为0.4m/s,暗沟最小允许流速 宜为0.75m/s。排水沟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安全超高,安全超高采用0.1m~0.2m标准。 11.4.11以排涝为目的排水应可参照GB50288相关规定执行。

    11.5.1截流沟纵坡宜取1%2%比降。 11.5.2截流沟宜采用梯形断面。 11.5.3截流沟长度超过500m时,应分段设计。断面变化处应采用渐变段衔接,其长度可取水面宽的 5倍~20倍。 11.5.4最大径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Qm沟道最大流量,(m/s); K 相应频率的模比系数,可通过当地水文手册查找; F一一分段设计时,本段截流沟控制的集水面积,(km); Cp一最大径流量参数。

    1.5.6截流沟断面设计可按排水沟有关规定执行,并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安全超高

    式中: Q—一过水流量,(m/s); 溢洪口底宽,(m); 一溢洪口水深,(m); M 一流量系数,宜采用1.55。 12.3.3设计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12.3.3设计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12.3.4各类谷坊断面尺寸应符合表

    表4各类谷坊设计断面尺寸表

    12.4谷坊消能设讯

    12.4.1谷坊消能由跌水和消力池组成。可选用不同建筑材料,分别满足抗冲耐磨、抗渗、抗冻要求。 2.4.2跌差不大于5m时,有消能需求时,可采用单级跌水,跌水表面采用加糙措施。 12.4.3消力池采用等宽矩形断面。池长宜取1.02.0倍谷坊高,池深宜取0.3~0.5m,池底板厚0.3m~ 0.5m。 12.4.4谷坊上游汇水面积较大,流速较快时,谷坊消能可参照GB50288相关规定执行。 125施工组组

    12.5.1谷坊应根据岸坡地形、地质状况,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12.5.2谷坊施工宜安排在秋冬季节。 12.5.3土谷坊填土要求干密度1.4t/m~1.5t/m,采用分层填筑,直到设计坝高。 12.5.4宜在谷坊上种植灌草,加强固土

    13.1.1小型蓄水工程包括蓄水池、沉沙池和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等类型

    3.1.1小型蓄水工程包括蓄水池、沉沙池和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等类型。

    DB36/T 1344. 12020

    DB36/T 1344. 12020

    13.1.2小型蓄水工程以排为主,排蓄结合。

    13.1.2小型蓄水工程以排为主,排蓄结合。

    13.1.3小型蓄水工程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应结合坡耕地改造、沟壑治理、农业耕作和造林种草措施统筹设计,配套实施: 一工程规模、分布数量及类型应综合分析水土流失治理和需水要求确定。 3.1.4小型蓄水工程设计应包括下列所需基本资料: 一1:1000~1:500地形图; 一一水文气象资料,包括降水、暴雨、气温等,雨水入渗工程应有相关区域滞水层及地下水分布、 土壤类型及渗透系数等方面的资料; 一经济社会情况,包括灌溉面积(需水)分布情况和人蓄饮用水需求情况: 一其他资料,包括项目区周边已建或主体工程设计的各类雨水集流面性质、面积、蓄水设施的 种类、数量及容积,需灌溉养护植被类型、面积,以及相应需水定额。 3.1.5蓄水工程应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人畜安全,根据当地及工程实际情况,尤其是开式蓄水工程应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或采取其他措施,以确保人畜安全。 3.1.6沉沙池应根据池体内泥沙淤积情况进行清理。 3.1.7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设计应可参照GB/T50596相关规定执行。

    13.2.1蓄水池与沉沙池规划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3.3.1蓄水池总容量可按下式计算:

    V= K(V. +V)

    V = K(V. +V)

    式中: V一一蓄水池容量,(m); Vw一设计频率暴雨径流量,(m); V一设计清淤年累计泥沙淤积量,(m); K一一安全系数,可取1.2~1.3。 13.3.2蓄水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池体设计应根据当地地形和总容量,因地制宜地分别确定池的形状、面积、深度和周边角度 蓄水池一般应由池体、人梯、进水口、溢水口、放水管和护栏等部分组成,有必要时可增加

    式中: V一一蓄水池容量,(m); Vw—设计频率暴雨径流量,(m); Vs设计清淤年累计泥沙淤积量,(m) K—安全系数,可取1.2~1.3。

    13.3.2蓄水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池体设计应根据当地地形和总容量,因地制宜地分别确定池的形状、面积、深度和周边角度 蓄水池一般应由池体、人梯、进水口、溢水口、放水管和护栏等部分组成,有必要时可增

    蓄水池应专设进水口与溢洪口;土质蓄水池的进水口和溢洪口应设衬砌。口宽宜取0.4m~ 0.6m,深宜取0.3m~0.4m。并应按下式校核过水断面:

    Q= M/2gbh3/2

    Q一一进水(或溢洪)最大流量,(m/s); M一流量系数,取0.35; 重力加速度,9.81m/s2; 堰顶宽(口宽),(m); 堰顶水深,(m) 当蓄水池进口不能直接与坡面排水渠相连时,应设引水渠;引水渠其断面和比降设计可按坡 面排水沟要求执行。 蓄水池安全超高宜取0.2m。 蓄水池稳定计算按本规范附录B执行

    13.4.1沉沙池宜采用矩形断面,沉沙池池体为矩形,池体进水口与出水口错开布置,出口高程应较进 1高程低0.1m。沉沙池宽宜取0.45m~2m,长宜取0.9m~4m,深宜取0.4m1.2m。其宽度宜为相连 排水沟宽度的2倍,长度宜为池体宽度的2倍。 13.4.2沉沙池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计可按本规范第13.3.2条设计

    13.5.1蓄水池池墙(岸)清基至硬基上,开挖放线时留足衬砌厚度,易垮塌的破碎岩石和松软地层 应边开挖边衬砌边回填。 13.5.2沉沙池的进水口与出水口不宜布置在一条直线上,两者底部高程应保持一致或出水口的高程略 低于进水口。

    DB36/T 1344. 12020

    A.1.1计算设计洪水和输沙量应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了解流域特性或集水区域基本情况,注重基本资 料的可靠性。

    A.2设计洪水与调洪的简化计算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所依据的各种标准的设计洪水应包括洪峰流量、洪水总量、洪水过程线等 据工程设计要求计算其全部或部分内容 2小流域设计洪水可依据《江西省暴雨洪水查算手册》计算,面积小于30km的流域推荐采用 式法计算设计洪水。

    A.3.1沟道输沙量应包括悬 计算按照GB51018执行。 库淤积调查法,计算按照GB51018执行

    A.4截排水设计流量计算

    4.4.1永久排水工程设计流量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永久截(排)水沟设计排水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设计重现期和降雨历时内的平均降雨强度,(mm/min); 径流系数; 径流系数β按表A.1要求确定。当汇水面积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地表种类时,应按不 地表种类面积加权求得平均径流系数。

    表A.1径流系数参考值

    DB36/T1344.1—2020表A.1径流系数Φ参考值(续)地表种类径流系数地表种类径流系数硬质岩石坡面0.70~0.85针叶林地0.25~0.50软质岩石坡面0.50~0.75粗砂土坡面0.10~0.30水稻田、水塘0.70~0.80卵石、块石坡地0.08~0.15当工程场址及其邻近地区有10a以上自记雨量计资料时,应利用实测资料整理分析得到设计重现期的降雨强度。当缺乏自记雨量计资料时,可利用标准降雨强度等值线图和有关转换系数,可参照GB51018相关规定执行。A.4.2永久截(排)水沟设计排水流量计算应按下列流程(图A.1)进行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要求:开始确定汇水区域计算汇流时间确定设计重现期查取降雨强度95.0计算汇计算坡面长计算坡面计算沟管水面积度和坡度汇流历时汇流历时计算汇计算坡面长弯取降雨历查取重现期水面积度和坡度时转换系数转换系数计算降雨强度计算设计径流量结束图A.1截(排)水沟设计排水流量计算流程框图降雨历时应取设计控制点的汇流时间,其值为汇水区最远点到排水设施处的坡面汇流历时t1与在沟(管)内的沟(管)汇流历时t2之和。当路面有表面排水要求时,可不计沟(管)内的汇流历时t2。坡面汇流历时可按下式计算:0.467m,Lt, =1.445...(A.2)Vi式中:t坡面汇流历时,(min);Ls坡面流的长度,(m);i,坡面流的坡降,以小数计;m地面粗度系数,可按地表情况查表A.2确定。表A.2地面粗度系数m1参考值地表状况粗度系数地表状况粗度系数光滑的不透水地面0.02牧草地、草地0.40光滑的压实地面0.10落叶树林0.60稀疏草地、耕地0.20针叶树林0.8015

    DB36/T 1344. 12020

    一计算沟(管)内汇流历时t2时,先在断面尺寸、坡度变化点或者有支沟(支管)汇入处分县 应分别计算各段的汇流历时后再叠加而得,并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t—沟(管)内汇流历时,(min); n、i—分段数和分段序号; 一第段的长度,(m); U一第锻的平均流速,(m/s)。 一沟(管)平均流速U按下列公式计算:

    n—沟壁(管壁)的粗糙系数,按表A.3确定; R——水力半径,(m); X一一过水断面湿周,(m); 一水力坡度,可取沟(管)的底坡,以小数计。

    V==R2/3 1/2 R=A/X.

    表排水沟(管)壁的粗糙系数(n值)

    一沟(管)平均流速D也可采用下式估算:

    式中: 一该段排水沟(管)的平均坡度。

    3.1.1对于塘坝、滚水坝、谷坊、蓄水池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应进行稳定计算 B.1.2拦挡建筑物,坝体等稳定计算可参照GB51018相关规定执行。

    B. 2. 1蓄水池抗倾覆验算

    侧墙断面尺寸在正常工况下稳定分析拟定,正常工况分为墙外填土、池内无水和墙外 水两种情况,稳定分析以最不利工况即:池内无水、墙外填土的进行计算。抗倾覆可按下

    (W + Pag)r K = Pax yHtan

    式中: 稳定安全系数; W 为砌砖重量,(t),砖砌体容重为2.2t/m; P 主动土压力,(t); Pax 主动土压力的水平分力,t,Pax=P·sin(ε+); Pay 主动土压力的垂直分力,t,P=P·cos(ε+): 6 墙背倾斜角度; 墙摩擦角; 摩擦系数,土基0.35; Y 土容重,(t/m); H 墙高,(m); 4 土的内摩擦角

    按照稳定验算公式,当侧墙稳定安全系数K>1.2时,符合稳定要求。否则,不符合稳定要求 2.2蓄水池地基承载力验算: 一一基底应力可按下式计算:

    基底应力可按下式计算

    P. =G./ A... (B

    G = G,+Gw +G, +GH

    DB36/T 1344. 12020

    Fa—地基承载力修正值(kPa); 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Fa=120.0kPa; 埋深修正系数,取nd=1.0; 计算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kN/m); d一池体埋深(m)。 按照稳定验算公式,当Pk

    式中: K一一墙体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一墙体与基础的摩擦系数; ZW一一垂直于滑动面的荷载总和,(m); ZP一平行于滑动面的荷载总和,(m)。 按照稳定验算公式,当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1.2时,符合稳定要求,否则不满足要求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相关工程尺寸参照表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相关工程尺寸参照表

    体育标准表C.1水平(反坡)梯田常见设计尺寸一览表

    DB36/T1344.1—2020表C.1水平(反坡)梯由常见设计尺寸一览表(续)地面坡度梯壁侧坡α田坎高H1田面宽B1每公顷田面长度L212.3 815.415.51819.9801.5 8.31200.4211.2 895.610 15.31884.270 1.5 8.1 1228.1211910.9152012.8801.5 7.51326.2210.1 988.811 14.82091.8701.5 7.4136029.91007.514.52208.3801.56.91453.429.21083.11214.32303.870 1.56.7 1494.1291105.514.2 2406.7801.56.3 1582.128.51178.313 142520.570 1.56.11630.528.3120513.82607.9801.5 5.81712.41427.81274.713.62742.170 1.5 5.71769.227.71305.913.62812.4801.55.41844.41527.31372.27013.42969.120

    DB36/T 1344.12020表C.1水平(反坡)梯由常见设计尺寸一览表(续)地面坡度梯壁侧坡α田坎高H1田面宽B1每公顷田面长度L1.5 5.2 1910.527.1 1408.413.3 3020.2801.5 5.1 1978.326.8 1470.91613.1 3201.670 1.54.92054.62 6.6 1512.713.1 3231.5801.5 4.7 2114.226.4 15711712.9 3440.1701.54.52201.526.2 1618.712.93446.7801.5 4.4 2252.261672.51812.7368570 1.54.3 2351.52 5.8 1726.712.7 3665.8801.54.22392.425.6 1775.51912.5 3936.670 1.5 42504.825.4 1836.712.6 3889.3801.5 3.92534.920 25.3 1880.212.4 4195.570 1.53.82661.525.11948.912.44117.321801.53.7 2680251986.621

    DB36/T 1344. 12020

    表C.1水平(反坡)梯田常见设计尺寸一览表(续)

    表C.2生态路沟常见设计尺寸一览表

    DB36/T 1344. 12020

    地下室标准规范范本表C.3梯形截排水沟常见设计尺寸一览表

    表C.4草沟常见设计尺寸一览表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专题: 林业标准 |建筑常用表格 |联轴器标准 |钢丝绳标准 |建筑造价、预算、定额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