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T 802-2020 水工建筑物水泥化学复合灌浆施工规范.pdf

  • SLT 802-2020 水工建筑物水泥化学复合灌浆施工规范.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3.4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2-06
  • 发 布 人: wqh6085061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水利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3.4.5聚氨酯灌浆材料及浆液制备可参照JC/T2041及相关

    3.4.5聚氨酯灌浆材料及浆液制备可参照JC/T2041及相关标 准执行。

    3.4.6水玻璃灌浆材料及浆液制备可参照JGJ/个211及相关标

    市政图纸、图集4.0.1复合灌浆「程应进行现场灌浆试验。现场灌浆试验宜在 工程招标设计前莞成

    4.0.2复合灌浆试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1论证水泥化学复合灌浆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2推荐适宜的浆材,评价水泥浆材、化学浆材与受灌体的 适应性。 3推荐适宜的水泥灌浆和化学灌浆方法。 4推荐适宜的化学灌浆开灌条件。 5推荐适宜的灌浆孔布置参数、灌浆丁艺参数、结束标准。 6遇有高地应力、高水头、塌孔、涌水、涌泥等特殊地层 时,应推荐相应的处理措施。 7评价复合灌浆灌后受灌体的物理力学特性和抗渗透变形 能力,研究受灌体的灌浆特点、单位注人量、抬动变形特性等。 8研究适合本1程特点与要求的灌浆质量检查方法。 9制定相应的劳动安全防护、职业健康、环境保护等措施 10分析复合灌浆工程的T效、进度、工程造价等,并进行 灌浆T程优化。

    4.0.3复合灌浆的试验场地应具有代表性。宜选在非工程部位

    受场地条件限制时可选在T程部位,但不应对工程产生不良影 响。当存在性状不同的地质单元或复杂地层时,应布置多个试 验区。

    4.0.4应按照地质条件、工程特点和环境因素,水泥和化学浆

    4.0.4应按照地质条件、工程特点和环境因素,水泥和化学浆 材特点,以及灌浆技术工艺水平,制定复合灌浆试验方案。 4.0.5复合灌浆试验宜在有盖重条件下进行,并应控制浆液执 散范围。

    4.0.6复合灌浆试验应进行灌浆效果检测评价,灌后检

    应根据灌浆浆材胶凝固化特性确定。 4.0.7复合灌浆试验完成后应提交试验报告。 4.0.8复合灌浆1程应进行生产性试验。生产性试验不应对1 程产生不良影响

    5.1.1基岩复合灌浆可应用丁雌幕灌浆和固结灌浆。 5.1.2基岩复合灌浆应根据二程总进度,合理安排施。 5.1.3基岩复合灌浆应按分序加密的原则实施,且应先实施周 边孔:多排防渗惟幕应先灌注下游排。 5.1.4基岩复合灌浆应结合一序孔每单元布置至少一个先导孔。 5.1.5基岩复合灌浆后序孔的钻孔灌浆作业宜在相邻的前序孔 灌浆、封孔结束,且浆液初凝后进行。当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时: 若相邻序两孔同时施T,两序孔间的钻孔灌浆高度差不应小 于15m。 5.1.6复合灌浆应安设拾动观测装置:灌浆过程巾应连续进行

    5.1.1基岩复合灌浆可应用丁雌幕灌浆和固结灌浆。

    5.2.1复合灌浆钻孔方式应根据地质条件、孔深和灌浆方法等 确定:宜采用回转式钻机和金刚石或硬质合金钻头钻进,当有其 他要求时,可采用其他钻孔方式。 5.2.2复合灌浆孔位与设计偏差不应人于10cm,孔深误差不应

    5.2.3异孔复合灌浆孔孔径不宜小于656mm。同孔复合灌浆水

    泥灌浆孔孔径不宜小于Φ56mm,化学灌浆终孔孔径不宜小于 375mm。先导孔、检查孔孔径应满足获取岩芯和孔内试验检测 的要求,且不宜小于75mm。

    于5°时,钻孔充许偏差应符合表5.2.4的规定。钻孔偏差超过规 定时,应及时纠正或采取补救措施。当灌浆孔顶角大于5°或孔

    m时,钻孔最大充许偏差应根据T租

    5.3.1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复合灌浆可采用异孔复 合灌浆,也可采用同孔复合灌浆。异孔复合灌浆可采取排内、排 间复合等,

    5.3.2基岩复合灌浆宜自上而下分段灌浆,具备条件时也可采

    用孔口封闭灌浆法,化学灌浆宜选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根据 相应灌浆方法,水泥灌浆选用循环式灌浆,化学灌浆选用纯压式 灌浆,两者射浆管距孔底均不应大于50cm。

    5.3.4复合灌浆段长官为5m:具备一定条件时,经试验可适 当延长,但不宜超过10m。当岩体破碎、孔壁不稳定及岩性变 化较大时灌浆段长应缩短,

    5.3.4复合灌浆段长宜为5m:具备一定条件时,经试验

    5.3.5混凝土结构和基岩接触部位的复合灌浆段长宜为0.5~

    5.3.5混凝土结构和基岩接触部位的复合灌浆段长官为0.5~

    5.4.1水泥灌浆前应进行裂隙冲洗。当采用孔口封闭灌浆法或 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时,各灌浆段在灌前进行裂隙冲洗。当采用 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时,各灌浆孔可在灌浆前全孔进行一次裂隙 冲洗。冲洗压力可为灌浆压力的80%,且不宜大于1MPa。冲洗 时间至向水澄清时为止或不大于20min。

    5.4.2岩溶、断层、大型破碎带、软弱夹层等复杂地质条件孔 段,以及有专门设计要求的地层,裂隙冲洗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或按设计要求执行。对遇水后性能易恶化的地层,可不进行裂隙 冲洗,且宜少做或不做压水试验

    5.4.3先导孔应自上而下分段进行压水试验,压水试验宜采用 单点法,必要时也可采用五点法。压水试验可参照附录A的相 关规定执行。

    各灌浆段灌前宜进行简易压水试验:压力为最大灌浆压

    5.4.4各灌浆段灌前宜进行简易压水试验,压力为最大灌浆压

    力的80%,并不宜大于1MPa。简易压水试验参照附录A的相 关规定执行。有涌水或高孔隙水压孔段,简易压水试验压力应人 丁涌水压力或孔隙水压力,但不大于灌浆压力的80%。

    丁涌水压力或孔隙水压力:但不大于灌浆压力的80%。 5.4.5水泥灌浆压力应根据T程等级、地质条件及T程类比等 综合确定。灌浆过程巾,灌浆压力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5.4.6循环式灌浆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应安装在灌浆孔孔口处 的回浆管路上: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与灌浆孔孔口的距离不宜大 于5m。灌浆压力应保持平稳,测读压力波动的平均值、最大值 应予以记录。

    变换、结束标准等应按照SL62及相关标准执行。 5.4.8灌浆过程巾,灌浆压力或注人率异常时,应立即查明原 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5.5.1灌前各段应进行简易压水试验。达到化学灌浆开条件

    5.5.1灌前各段应进行简易压水试验。达到化学灌浆开条件 后,方可开始化学灌浆。 5.5.2化学灌浆前应根据化灌材料性能和T程要求确定灌浆孔 段是否需要冲洗,并确定相应的冲洗方式。 5.5.3坝体混凝土与基岩接触部位的化学灌浆段应先单独进行 灌浆并待凝

    5.5.4化学灌浆升始前,宜先排除孔内积水再进行灌浆

    5.5.5化学灌浆升压可采用分级升压法或一次升压法,当地质 条件较差时宜选用分级升压法。 5.5.6化学灌浆过程中,应根据地质条件、浆液注入率、浆液 黏度、灌浆压力、地下水状态等及时变换调整浆液。 5.5.7化学灌浆的结束标准应按下列要求执行:

    5.5.6化学灌浆过程中,应根据地质条件、浆液注入率、浆液 黏度、灌浆压力、地下水状态等及时变换调整浆液。 5.5.7化学灌浆的结束标准应按下列要求执行: 1在最大设计压力下注入率不大丁0.02L/min后,继续 灌注10~30min或达到凝胶时间,即可结束化学灌浆。 2特殊地层或有其他要求时,可按设计确定

    1在最大设计压力下注入率不大于0.02L/min后,继续 灌注10~30min或达到凝胶时间,即可结束化学灌浆。 2特殊地层或有其他要求时,可按设计确定

    5.6.1复合灌浆孔封孔应根据灌浆目的、浆液性质和灌浆工艺 等综合确定,并按照SL62的相关规定执行。当化学灌浆材料为 环氧树脂类等高强度材料时,化学灌浆孔也可采用化学浆液 封孔。 瓶我进科

    5.7.1复合灌浆终孔段的透水率或单位注入量大于设计规定俏 时,宜继续加深钻孔并灌浆至符合设计要求。 5.7.2灌浆过程巾注入率过大,或冒浆、漏浆时,应根据具体 情况可采用调凝、限流、降压、间歇等方法进行处理。 5.7.3灌浆过程巾发生串浆时,应对串浆孔进行阻塞封闭。岩 串浆孔具备灌浆条件,宜一泵一孔同时并灌,但并灌孔不宜多于 3个,并防止上部混凝土或岩体抬动。 5.7.4灌浆应连续进行。若因故巾断,应在浆液胶凝固化前不 影响灌浆质量时恢复灌浆,否则应进行冲孔或扫孔,再恢复 灌浆。

    量。根据涌水情况,可选用但不限于下列处理措施: 1缩短浆液凝胶时间。

    2提高灌浆压力。3延长屏浆或闭浆时间。5.7.6化学灌浆过程巾,应实时查看浆液取样的胶凝固化情况若胶凝固化情况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12

    6.1.1隧洞围岩复合灌浆的水泥和化学灌浆材料应根据灌浆目 的、围岩性质、地应力和地下水状态等综合确定。 6.1.2当隧洞布置有向填灌浆时,围岩复合灌浆应在向填灌浆 完成后进行。当隧洞巾布置有雌幕灌浆时,按照先固结灌浆、后 雄幕灌浆的顺序实施。倾斜隧洞复合灌浆应自隧洞低处往高处依 次灌浆。

    洞、裸露围岩洞段的复合灌浆,宜结合现场灌浆试验进行专题 研究。

    洞、裸露围岩洞段的复合灌浆,宜结合现场灌浆试验进行

    6.1.4复合灌浆结束时宜屏浆待凝。当遇涌水、涌泥等特殊 地段时,屏浆时间应适当延长,延长时简可根据1程需要 确定。

    6.2.1隧洞围岩水泥化学复合灌浆,钻孔宜布置为径向孔。 6.2.2环间或环内异孔复合灌浆孔孔径不宜小于Φ38mm。同孔 复合灌浆化学灌浆终孔孔径不宜小丁Φ42mm。 6.2.3复合灌浆孔可采用风钻或其他类型钻机,灌浆孔位与设 计偏差不应大于10cm,孔底偏差不应大丁25cm。 6.2.4化学灌浆前应根据化灌材料性能和程要求确定孔段是 否需要冲洗,并确定相应的冲洗方式。冲洗压力可为灌浆压力的 80%,且不宜大于 1MPa。

    6.2.1隧洞围岩水泥化学复合灌浆,钻孔宜布置为径向孔。

    6.3.1隧洞复合灌浆宜采用环简或环内异孔复合灌浆,也可采 用同孔复合灌浆。

    5.3.1隧洞复合灌浆宣采用环简或环内异孔复合灌浆,也可采

    简易压水试验。化学灌浆孔灌前应进行简易压水试验,根据透

    简易压水试验。化学灌浆孔灌前应进行简易压水试验,根据透水 率确定是否满足化学灌浆开灌条件。简易压水试验可参照附录A 的相关规定执行。

    灌浆开灌条件时,可直接进行化学灌浆。否则应先水泥灌浆,

    6.3.4复合灌浆简易压水试验可采用灌浆压力的80%,并不

    于1MPa。当钻孔涌水压力较高时,压水试验压力可适当提高, 但不得大丁灌浆压力的80%

    6.3.5水泥灌浆可采用纯压式灌浆:也可采用循环式灌浆。

    水泥灌浆可采用纯压式灌浆:也可采用循环式灌浆。化 应采用纯压式灌浆。

    岩为I类、Ⅱ类、Ⅲ类,或斜井和竖井复合灌浆时,环间

    6.3.7复合灌浆宜采用单孔灌浆,同序孔并联灌浆孔不应多于 3 个,且孔位宜对称。

    1水泥灌浆孔灌浆结束后,应置换成0.5:1水泥浆采取全 孔灌浆法封孔,孔口空余部分用干硬性砂浆填实抹平。有特殊要

    求时,也可采用化学灌浆封孔。2化学灌浆孔灌浆结束后,可置换成0.5:1水泥浆采取全孔灌浆法封孔。当化学浆材为环氧树脂时,宜结合化学灌浆直接封孔。3钢衬段复合灌浆孔灌浆和封孔结束后,钢衬上的灌浆孔应采用相同钢质材料焊封。15

    7.1.1覆盖层复合灌浆前,除应取得1.0.6条所列资料外:还 应取得下列资料: 1覆盖层结构及空间分布情况。 2覆盖层各层颗粒级配、密度、渗透系数、允许渗透比降 等物理力学参数。 3覆盖层的不同浆材可灌性分析资料。 4地下水渗流场、流速、水质等分析资料。 7.1.2对需要采取强夯、振冲、压密、置换等多项综合措施处 理的覆盖层,应先完成其他措施的施T.,再进行复合灌浆。 7.1.3复合灌浆水泥和化学灌浆材料应结合覆盖层物理力学性 质分析、灌浆目的、浆液可灌性、现场灌浆试验等确定。 7.1.4复合灌浆可设置混凝土盖板或加密灌浆保护层等形式盖 重。当采用混凝土盖板时,其厚度不宜小丁0.5m,宽度宜超山 灌浆区边线3m以上。 7.1.5覆盖层复合灌浆的分序加密原则和先导孔布置应分别参 照5.1.3条和5.1.4条相关规定执行。 7.1.6覆盖层复合灌浆的压力应根据1程地质条件、T程技术 参数、类似工程以及灌浆试验确定

    7.2.1覆盖层复合灌浆孔孔位与设训孔位的偏差值、成孔方式、 孔斜控制等可参照SL62的相关规定执行。

    7.2.1覆盖层复合灌浆孔孔位与设计孔位的偏差值、成孔方式

    冲净或捞除孔内岩屑、沉渣等,孔底沉渣厚度不宜大于20cm。

    7.3.1复合灌浆宜采用异孔复合灌浆。水泥灌浆可采用套阀管

    7.3.1复合灌浆宜采用异孔复合灌浆。水泥灌浆可采用套阀管

    7.3.3化学灌浆过程宜采用进浆速率控制,逐步升压至设计

    1按定量灌注时,注入量达到设定值即可结束灌浆。 2按注人率控制时,在设计压力下注入率不大于0.02L, min后,继续灌注10min或达到胶凝时间,即可结束灌浆,

    8.1.1现场灌浆过程中应按规定取样,样品保留时间不宜少于 3个月。 8.1.2复合灌浆灌后质量检查时间应根据灌浆所采用浆液的性 能确定,宜在灌后28d进行。 8.1.3灌后质量检查孔应取芯检查,并对芯样采取相应保护措 施,绘制钻孔柱状图,芯样全部拍照,典型芯样宜长期保存。 8.1.4复合灌浆质量检查孔检测结束后,应按相应灌浆孔封孔 技术要求进行封孔。

    ,1.5当复合灌浆灌后检查孔质量不合格时,应根据不合格程 变确定扩大检查范围,并分析原因,确定处理方案。

    8.1.5当复合灌浆灌后检查孔质量不合格时,应根据不合格

    8.2基岩复合灌浆质量检查

    8.2.1基岩复合灌浆检查孔布置部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复合灌浆巾心线上。 2断层、岩体破碎带、裂隙发育等地质条件复杂的部位。 3钻孔偏斜较大、灌浆过程异常等经资料分析认为可能影 响灌浆质量的部位。 4有特殊要求的部位。 8.2.2基岩复合灌浆质量检查应采取压水试验,必要时可进行 孔内电视、声波测试、钻孔变形模量测试以及芯样室内物理力学

    8.2.2基岩复合灌浆质量检查应采取压水试验,必要时可进行 孔内电视、声波测试、钻孔变形模量测试以及芯样室内物理力学 试验等。压水试验可采用单点法或五点法。

    8.2.3雌幕复合灌浆检查孔的数量宜为灌浆孔总数的10

    结复合灌浆检查孔的数量宜为灌浆孔总数的5%,且一个坝段

    8.2.4质量检查孔宜自上而下、分段钻进、分段压水试验,

    体质量好时也可自下而上采用双塞法进行压水试验。 8.2.5压水试验段长应不大于5m,地质条件较差时宜缩短试 验段长,压水试验宜采用单点法。 8.2.6基石复合灌浆压水试验质量合格标准为:水T建筑物混 凝土与基岩接触段的透水率合格率为100%,其余各段的合格率 不小90%;不合格试段的透水率不超过设计规定值的150%, 且不合格试段的分布不集中

    8.2.7当基岩有变形、强度等其他指标要求时,灌浆质量应结

    8.3.1隧洞复合灌浆检查孔布置部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断层、岩体破碎带、裂隙发育等地质条件复杂的部位。 2钻孔偏斜较大、灌浆过程异常等经资料分析认为可能影 响灌浆质量的部位。 3隧洞围岩衬砌系统变形破坏部位。 4有特殊要求的部位。 8.3.2隧洞复合灌浆质量检查方法应采取压水试验和声波测试, 必要时可进行孔内电视、钻孔变形模量测试以及芯样室内物理力 学试验等。压水试验可采用单点法或五点法。 8.3.3隧洞复合灌浆灌后质量检查孔数宜为灌浆总孔数的5%: 且一个单元内至少应布置一个检查孔。 8.3.4隧洞复合灌浆压水试验质量合格标准为:90%以上试段 的透水率不超过设计规定值,其余试段的透水率不超过设计规定 值的150%,且不合格试段分布不集巾。 8.3.5当对隧洞围岩有变形、强度等其他指标要求时,灌浆质 量应结合芯样外观质量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评定

    8.3.1隧洞复合灌浆检查孔布置部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断层、岩体破碎带、裂隙发育等地质条件复杂的部位。 2钻孔偏斜较大、灌浆过程异常等经资料分析认为可能影 响灌浆质量的部位。 3隧洞围岩衬砌系统变形破坏部位。 4有特殊要求的部位。

    8.4.1覆盖层复合灌浆检查孔布置部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8.4.1覆盖层复合灌浆检查孔布置部位应符合下列规

    8.4覆盖层复合灌浆质量检查

    1相邻钻孔的巾心部位。 2大块石、细砂层、地层变化区域等地质条件复杂的部位。 3末序孔注入量大的孔段附近。 4钻孔偏斜较大、灌浆过程异常等经资料分析认为可能影 响灌浆质量的部位。 5有特殊要求的部位。 8.4.2覆盖层复合灌浆质量检查方法应采取注水试验,必要时 可进行压水试验、静力或动力触探、荷载试验、孔内电视,及芯 样室内物理力学试验等。检查孔钻孔注水试验可参照附录B 执行。 8.4.3覆盖层复合灌浆检查孔的数量宜为灌浆孔总数的5%, 且一个坝段或一个单元内至少应布置一个检查孔。 8.4.4检查孔钻孔应采用清水循环钻进,当钻进中遇到难以成 孔的情况时,可采取缩短段长、套管钻进等措施。当需要采取泥 浆扩壁钻进时,应分析其对注水、压水试验成果的影响。 8.4.5钻孔注水或压水试验应自上而下分段进行,压水试验宜 采用单点法。 8.4.6覆盖层复合灌浆质量检查评价指标应根据地质条件和T 程需要制定,检测点合格率应不小于85%:检测平均值应不小 于设订值,不合格点分布不集币,灌浆质量可评定为合格。 8.4.7当对覆盖层有变形、强度等其他指标要求时,灌浆质量

    8.4.2覆盖层复合灌浆质量检查方法应采取注水试验,必要时 可进行压水试验、静力或动力触探、荷载试验、孔内电视,及芯 样室内物理力学试验等。检查孔钻孔注水试验可参照附录B 执行。

    8.4.3覆盖层复合灌浆检查孔的数量宜为灌浆孔总数的5%

    8.4.4检查孔钻孔应采用清水循环钻进,当钻进中遇到难以成 孔的情况时,可采取缩短段长、套管钻进等措施。当需要采取泥 浆扩壁钻进时,应分析其对注水、压水试验成果的影响。 8.4.5钻孔注水或压水试验应自上而下分段进行,压水试验宜 采用单点法。

    8.4.6覆盖层复合灌浆质量检查评价指标应根据地质条件和 程需要制定,检测点合格率应不小于85%,:检测平均值应不 丁设计值,且不合格点分布不集巾,灌浆质量可评定为合格

    应结合其他相应检查结果综合评定

    劳动安全防护和环境保护

    9.0.1复合灌浆T程应在通风条件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在室内 操作和廊道、洞内灌浆作业时,应布置通风设备,作业人员应在 上风处进行操作。 9.0.2复合灌浆1程主要道路应设有路灯,作业现场应有足够 的照明。照明灯具、导线绝缘、接地保护等要求应符合GB 50194和SL399的有关规定。 9.0.3复合灌浆作业现场应悬挂醒目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保 护标识,并实行定期检查与监测制度。 9.0.4复合灌浆作业现场应悬挂醒目的危险源辨识与处置方法 标识,并配备相应的处置装置和应急物品。化学灌浆材料危险源 辨识应按照GB18218的相关规定执行。 9.0.5复合灌浆作业现场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现场应配备相 应的干粉、泡沫灭火器及沙土等灭火器材和物品。 9.0.6不得在作业现场进食。作业人员的防护下作服、护目眼 晴、防护手套和口罩等穿戴防护应按照GB/T29510和SL399 的相关规定执行。

    9.0.7化学灌浆盛浆容器应密封加盖,随用随盖。

    料的危害性和可能发生意外的应急措施。现场化学灌浆材料贮存 和搬运应按照GB15603和SL399等的相关规定执行。 9.0.10化学灌浆过程产生的弃浆、废浆及废水不得随意排放, 应集巾临时存储,并根据废弃物特点进行相应的固化预处理。现 场临时集巾存储位置的选址应征得业主、监理同意。废弃物固化 预处理后,交由有相应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10施工记录和完工资料

    0.0.1复合灌浆的各项施T记录应由专人在现场及时、准确、 真实、齐全记录,并及时整理和编制相应成果资料。 0.0.2复合灌浆工程除有完整的下程地质、复合灌浆方案、复 灌浆施T组织设计等资料外,施下记录、成果资料和检查测试 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1施T记录应包括下列内容: 1)钻孔记录。 2)钻孔测斜记录。 3)钻孔冲洗及裂隙冲洗记录。 4)压水试验记录。 5)灌浆及封孔记录。 6)抬动或变形观测记录。 7)现场浆液制浆记录。 8)现场浆材取样记录。 2灌浆成果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1)复合灌浆孔成果统计表。 2)复合灌浆分序统计表。 3)复合灌浆综合统计表。 4)复合灌浆T程完成情况表。 5)复合灌浆孔平面布置图和复合灌浆综合剖面图。 6)各次序孔单位注入量频率曲线图。 7)复合灌浆孔测斜成果汇总表和孔斜平面投影图。 3检查测试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1)检查孔压水、注水试验成果表。 2)检查孔钻孔柱状图。 3)灌浆材料检验报告。

    4)照片、录像和岩芯实物。 5)施1前后或施1过程巾其他的检验、试验和测试资料。 4者进行了物探测试,则应包括物探测试成果和报告。 0.0.3复合灌浆工程的主要施工记录表、成果统计表、统计图 及竣工图的样式可参照SL62和DL/T5406的相关规定执行, 其主要表格样式见附录C。 0.0.4复合灌浆工程施工与质量检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质量 评定和验收。

    付录A灌浆工程压水试验

    A.0.1压水试验可使用水泥灌浆施T所用的设备和仪器,但应 保证足够的精度和适宜的标值范围。 A.0.2压水试验的方法:先导孔和检查孔可采用单点法压水试 验,灌浆孔灌前可采用简易压水试验。现场灌浆试验可采用三级 压力五个阶段的五点法压水试验。 A.0.3压水试验的压力:可根据T程具体情况和地质条件,按 照表A.0.3选定。检查孔各孔段压水试验的压力应不大于灌浆 施工时该孔段所使用的最大灌浆压力的80%

    表A.0.3压水试验压力值选用表

    注1:H为坝前水头,从幕所在部位基岩面高程算起至正常带蓄水位。 注2:除特殊情况外,灌浆T程各部位均进行试验压力为1MPa的标准压水 试验。 注3:H>10Gm时,雌幕检查孔可使用相当」作用水头的压水试验压力、但不 大J2MPa。 注4:基岩或隧洞围岩灌浆压力大」3MPa:及灌浆T程有特殊要求时,压水试 验压力可根据工程需要和地质条件确定。 注5:现场灌浆试验钻孔压水试验压力可根据T程需要和地质条件确定、

    A.0.4压入流量的稳定标准:在稳定压力下宜2~5min测读一 次压人流量,连续四次读数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丁最终值的 10%,或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1L/min时:本阶段试验即可 结束,取最终值作为计算值。 A.0.5压水试验成果的表示:压水试验的成果以透水率9表 示,单位为吕荣(I.u)。在1MPa压力下,每米试段长度每分钟 注人水量为1L时,y一1Lu。 A.0.6单点法压水试验的成果可按式(A.0.6)计算:

    1以压水试验三级压力中的最大压力值P、相应的压人流 量Q及式(A.0.6)求算透水率4。 2根据五个阶段的压水试验资料绘制P一Q曲线,并参照 表A.0.7确定P一Q曲线类型。 3五点法压水试验成果用透水率y和P一Q曲线的类型表 示。例如,2.3(Λ)、8.5(1))等,2.3和8.5为试段的透水率 (Lu);(AΛ)和(D)表示该试段P一Q曲线为A(层流)型 和D(冲蚀)型。

    A.0.8压水试验压力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式中 S作用T试段内的全压力,MPa:

    覆盖层检查孔渗透试验也可进行压水试验,参照附录八的规定

    覆盖层检查孔渗透试验也可进行压水试验,参照附录八的规定 执行。当覆盖层透水率较小时,可采用降水头注水试验。 B.1.2常水头钻孔注水试验应准备下列设备和仪表,所用设备 和仪表应满足试验检测所需的量测范围和精度要求。 1供水设备:水箱、水泵。 2量测设备:水表、量桶、量杯、流量记录仪、水位计、 秒表、米尺等。 3止水设备:套管、栓塞。 B.1.3注水试验孔的钻进应按照覆盖层相关钻孔的规定执行。 B.1.4在注水试验前,应进行地下水位观测,水位观测间隔为 5min,当连续2次观测数据变幅小于10cm时,水位观测即可结 束,以最后的观测值作为地下水位计算值。 B.1.5注水试验应自上而下分段进行,试验段长度可为2~ 10m,地层复杂时分段宜短一些,一个试段不宜跨越渗透性悬殊 的两类地层。 B.1.6试验段的隔离止水可采用栓塞或套管脚填黏土的方法。 也可采用对试验段上部孔段进行灌浆护壁的方法。当采用后者 时,试验孔孔口应安设孔口管,在孔口管上可安装孔口封闭器或 灌浆塞。 B.1.7注水采用常水头方式,水位可与孔口齐平:或采用管路 接至某一高程。 B.1.8试验注入流量的稳定标准为:在保持水头不变的条件 下,开始时每5min测读一次注人流量,连续测读四次;以后每

    B.1.2常水头钻孔注水试验应准备下列设备和仪表,所用设备

    1供水设备:水箱、水泵。 2量测设备:水表、量桶、量杯、流量记录仪、水位计、 秒表、米尺等。 3止水设备:套管、栓塞。 B.1.3注水试验孔的钻进应按照覆盖层相关钻孔的规定执行。 B.1.4在注水试验前,应进行地下水位观测,水位观测间隔为 5min,当连续2次观测数据变幅小于10cm时,水位观测即可结 束,以最后的观测值作为地下水位计算值。 B.1.5注水试验应自上而下分段进行,试验段长度可为2~ 10m,地层复杂时分段宜短一些,一个试段不宜跨越渗透性悬殊 的两类地层。

    B.1.6试验段的隔离正水可采用栓塞或套管脚填黏土的方法: 也可采用对试验段上部孔段进行灌浆护壁的方法。当采用后者 时,试验孔孔口应安设孔口管,在孔口管上可安装孔口封闭器或 灌浆寒。

    B.1.7注水采用常水头方式,水位可与孔口齐平:或采用管路 接至某一高程,

    下,开始时每5min测读一次注人流量,连续测读四次;以后每

    隔10min测读一次并至少连续观测四次。当连续两次测得注入 流量之差不大于最后一次注入流量的10%时,流量观测即可结 束,取最后一次注入流量作为计算值。当试段注水流量大于水泵 排量时环境标准,可停止试验并记下最大流量值。

    束,取最后一次注入流量作为计算值。当试段注水流量大于水泵 排量时,可停止试验并记下最大流量值。 B.1.9如采用灌浆护壁法进行注水试验孔的钻进和试段隔离: 则上面试段注水试验完成后,应接着进行灌浆,待凝后扫孔至原 孔深,以同样水头再测量一次注人流量,如注人量大,则需再次 灌浆、待凝、扫孔,直至注入流量降至足够小时,方可进行下一 段钻孔和注水试验:如此自上而下逐段进行,直至全孔完成。 B.1.10如采用套管护壁进行注水试验,上面试段注水试验完 成后,应跟进套管、止水和继续钻进,进行下一孔段注水试验

    B.2.1地层渗透系数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试段位丁地下水水位以下时,可按式(B.2.1-1)训 算地层渗透系数:

    K=16.67Q/AH

    K=[0.432Qlg(2H/r)|/H2

    镀锌板标准附录C灌浆工程施工记录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专题: 医疗器械标准 |ppp |型钢标准 |建筑管理 |铁路图纸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