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3180-2020 农村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标准.pdf

  • DB62/T 3180-2020  农村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标准.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4.3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5-22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水利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4.0.6专项规划应包含以下内

    1应分析项目规划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社会经济、农 业生产、建筑材料、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等状况。 2应分析论证雨水集蓄利用潜力及其可行性,对比分析雨水 集蓄利用工程与常规水资源利用工程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 3应分析确定规划期内解决用水人口、大小牲畜数量、分布 及其用水定额;设施农业、大田补充灌溉农业作物类型、规模、分 布、灌水方式和灌水定额:养殖业、加工业种类、规模、分布、用水方 式和用水定额。 4应结合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并根据缺水的迫切性和 没入资金、劳力的可能性,分近、远期合理确定发展速度

    5应根据规划用水对象分布,结合区域气候、地形、地质等自 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等进行适宜性分析,合理确定雨水集蓄利 用工程布局、利用方式。 6应区分不同用水对象的用水需求,提出雨水集蓄利用模式 与典型工程设计。 7应按照国家现行有关投资标准和规定工程技术,估算项目规划地区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量和总投资,并对除生活用水之外的雨水集蓄 利用工程进行投入产出分析。 8应分析论证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 影响。分析宜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经济和生态影响应 以定量分析为主,社会影响应以定性分析为主。 9应提出组织管理、技术支持、资金筹措、施工进度安排等 内容。

    5.0.1雨水集蓄利用系统包括集水子系统、弓水子系统、水质预 处理子系统、蓄水子系统、生活用水子系统、农业灌溉子系统等。 5.0.2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应与当地地表水、地下水利用工程规划 相衔接

    5.0.1雨水集蓄利用系统包括集水子系统、弓水子系统、水质预 处理子系统、蓄水子系统、生活用水子系统、农业灌溉子系统等。 5.0.2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应与当地地表水、地下水利用工程规划 相衔接。 5.0.3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集水、引水、蓄水、净水、供水和用水 设施应统一布置,各项设施之间应互相匹配。 5.0.4雨水集蓄利用家庭生活供水系统可与农户家庭畜禽养殖 供水设施合并布置,其它生产、规模养殖用水系统应单独布置。 5.0.5用于解决生活用水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应结合农村住房 庭院、场院等进行布置,应优先选用混凝土和各类屋面及庭院作为 集流面,不得采用沥青路面作为集流面,其蓄水设施应远离厕所及 畜禽圈舍。 5.0.6设施农业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应结合设施农业建设,利用现 有集流面,当水量不足时,利用其它集流面进行补充。

    5.0.4雨水集畜利用家庭生活供水系统可与农户家庭备离养殖 供水设施合并布置,其它生产、规模养殖用水系统应单独布置。 5.0.5用于解决生活用水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应结合农村住房 廷院、场院等进行布置,应优先选用混凝土和各类屋面及庭院作为 集流面,不得采用沥青路面作为集流面,其蓄水设施应远离厕所及 畜禽圈舍

    供水设施合开布直,其 5.0.5用于解决生活用水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应结合农村住房 廷院、场院等进行布置,应优先选用混凝土和各类屋面及庭院作为 集流面,不得采用沥青路面作为集流面,其蓄水设施应远离厕所及 畜禽圈舍。 5.0.6设施农业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应结合设施农业建设,利用现 有集流面,当水量不足时,利用其它集流面进行补充 5.0.7用于大由作物补充灌溉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应利用公路 乡村道路、农用道路、林草地、荒山荒坡与岩石坡面等现有集流面 其蓄水设施应尽量避开破碎地基,远离崖面、高大树木。 5.0.8有条件时,为满足不同供水水质要求,应根据集流面情况 安装初雨弃流装置,布设分质蓄水、分质供水系统,并考虑其他水 源作为补充。 5.0.9用王农业灌溉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应充分利用有利地形

    廷院、场院等进行布置,应优先选用混凝土和各类屋面及庭院作为 集流面,不得采用沥青路面作为集流面,其蓄水设施应远离厕所及 畜禽圈舍

    5.0.6设施农业雨水集蓄利用

    有集流面,当水量不足时,利用其它集流面进行补充。 5.0.7用于大田作物补充灌溉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应利用公路 乡村道路、农用道路、林草地、荒山荒坡与岩石坡面等现有集流面 其蓄水设施应尽量避开破碎地基,远离崖面、高大树木。 5.0.8有条件时,为满足不同供水水质要求,应根据集流面情况 安装初雨弃流装置,布设分质蓄水、分质供水系统,并考虑其他水 之

    条件,实现自流供水。

    5.0.10雨水就地富集利用模式布设应与当地农业、农艺、耕作播 施相结合。

    表6.1.1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额

    6.1.2生产用水定额应符合下列要求: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畜禽养殖用水定客

    6.2.1供水保证率应根据区域水资源短缺状况、供水重要程度、 块水造成的危害程度等分析确定 6.2.2供水保证率也可按表6.2.2的规定取值

    表6.2.2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供水保证率

    式中:P,一一第类规划用水对象的数量(人、头或只); 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6.3.2农业灌溉需水量可按式6.3.2计算,

    W=0.365P,·0

    式中:W 设计供水保证率条件下,雨水集蓄利用农业补充灌 溉工程年需水量(m); A一一第i类作物第j次灌溉面积(hm): M;一一第i类作物第j次灌水定额(m/hm),具体可按表6.1.2 2的规定取值; m 规划灌溉作物种类数;

    一 规划灌溉作物灌水次数。 6.3.3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供水量遵循以需定供的原则确定,即供 水量等于需水量。

    6.4.1年集流系数应根据各种材料在不同降水特性下的试验观

    6.4.1年集流系数应根据各种材料在不同降水特性下的试验观 测资料分析确定。缺乏资料时,可按表6.4.1的规定选用,

    1不同隆水量地区各种材料集流面年

    6.4.2集流面面积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6.4.3集流面面积也可按附录A的方法确定。

    6.5.1引水设施设计流量可按式(6.5.1)计算

    式中:F一 引水设施设计流量(m/s); 设计降雨强度(mm/min),可参考当地降水特性确定,无 资料时取0.2~0.3mm/min; S.一一引水渠槽控制的第i种材料集流面面积(m): E一一第i种集流面材料的集流效率。 6.5.2弓引水渠槽断面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引水渠槽断面面积可按式(6.5.2)计算:

    4当计算引水管道直径较小时,建议最小直径按80mm进行 设计。

    6.6.1蓄水设施容积可按式(6.6.1)计算:

    6.6 蓄水设施容积

    式中:V一蓄水容积(m); W一一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设计保证率条件下的年供水量(m); K一一容积系数,具体可按表6.6.1的规定取值: 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表6.6.1雨水集蓄利用蓄水设施容积系数

    实际集流面面积超出本规范6.4节计算结果50%以上 设施容积系数可按表6.6.2的规定取值

    6.2实际集流面面积较大条件下蓄水设

    6.6.3当具有长系列降水资料时,可按附录B确定集流面面积和 蓄水设施容积,但蓄水设施容积不应小于本规范6.6.1条中计算结 果的0.9倍。

    1水窖蓄水位距地面的高度应不小于0.2m,并应符合冬季防 冻要求。 2水池超高应按表6.6.4的规定取值。

    表6.6.4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水池超高值

    6.7.1平流沉沙池断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6.7.1平流沉沙池断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平流沉沙池长宽比宜采用2:1。 2平流沉沙池长度可按式(6.7.1)计算

    7.1.4新建专用集流面宜采用现浇混凝土、塑料薄膜、片块石等 对地面进行防渗处理。在砂石料丰富且运距较近时,宜优先采用 混凝土集流面。在耕地较为丰富时,可结合土地轮耕采用塑料薄 膜作为集流面

    7.1.5新建专用集流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集流面应具有一定的纵向坡度,土质集流面以1/201/30 为宜,硬化集流面以1/30~1/50为宜。横向坡度可按地形条件确 定。 2集流面地基应进行翻处理,夯实厚度不小于30cm,干密 度应不低于1.55g/cm。 3混凝土集流面宜采用厚度不小于3.0cm的C20现浇混凝 土,兼有其他用途的集流面应根据具体要求适当加厚。混凝土集

    流面应设置伸缩缝,用于生活用水的集流面伸缩缝不得使用沥青 类等对生活用水水质有影响的材料。 4塑料薄膜集流面宜采用厚度0.08mm以上的温室、大棚等 朋面专用塑料薄膜铺设。 5片块石作为集流面时,应进行填缝和勾缝处理。 7.1.6屋面集流面宜设置集水槽和落水管,并安装初雨弃流装 置。 7.1.7利用道路、坡面、林草地作为集流面或新建专用集流面时, 应设置汇流沟槽

    7.1.8各种集流面的布设,应充分考虑分质蓄水、分质

    7.2.1引水设施可采用渠槽或管道。引水渠槽建设材料宜采用 土质、混凝土、砌石(砖)等。 7.2.2引水设施规模按本标准6.5节执行。 7.2.3土质引水渠槽纵向坡度宜采用1/30~1/50,引水断面采用 宽U型或梯形结构,沟槽底部、两侧均宜进行夯实处理,边坡比根 据实际情况确定。

    宽U型或梯形结构,沟槽底部、两侧均宜进行夯实处理,边坡比根 据实际情况确定。 7.2.4混凝土引水渠槽纵向坡度宜采用1/30~1/100引水断面采 用梯形、矩形或U形结构,混凝土衬砌厚度不小于3.0cm,标号不低 于C20。 7.2.5砌石(砖)引水渠槽纵向坡度宜采用1/30~1/50,引水断面 亿田增形

    7.2.4混凝土引水渠槽纵向坡度宜采用1/30~1/100,引水断面采

    用梯形、矩形或U形结构.混凝土衬砌厚度不小于3.0cm,标号不低 于C20。 7.2.5砌石(砖)引水渠槽纵向坡度宜采用1/30~1/50,引水断面 采用梯形或矩形结构,砌体砂浆标号不低于M10。 7.2.6引水管道宜采用塑料管、钢管、铸铁管及其他新型材料管 道等,用于生活供水系统的引水管道应采用符合饮用水卫生要求 的管材。塑料引I水管应采用UPVC、PE等管道。不得采用排水管 道作为生活引水管。

    7.2.7各地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用当地材料建设引水设施 但材料必须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

    7.3.1蓄水设施可分为水窖、水窑、水池、水罐、涝池和塘坝等,形 式可采用圆台型、圆柱形、球形、矩形等,防渗材料主要可采用水泥 沙浆、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等,具体结构形式应 根据当地土质状况、工程用途、建材来源、经济条件、施工条件等因 素综合确定。用于生活供水的蓄水设施应采用水窖、水窑、有盖水 池、水罐等。干旱地区蓄水设施宜采用有盖结构,

    蓄水设施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蓄水设施结构形式应结合当地土质情况确定,松散砂砾石 地基或岩石地基开挖困难时,不宜采用水窖、水窑作为蓄水设施。 2建设地点应避开填方或易滑坡地段,蓄水设施外壁与崖 坎、根系较发育高达树木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多个水窖或水 窑衬砌外壁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4m。 3利用公路路面集流时,蓄水设施布设应符合公路部门的有 关规定。 4蓄水设施必须进行防渗处理,半干旱地区的蓄水设施不宜 采用开式。 5蓄水设施进水口应设置堵水设施,并应设置泄水通道。在 蓄水设施正常蓄水位处应设置溢流管(口)。 6蓄水设施出水管进口应向下设置弯管,管口距底板的距离 不得小于20cm。 7蓄水设施应根据当地气温情况采取必要的防冻措施。 7.3.3土质地基上修建的水窖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修建在土质地基上的水窖可采用水泥砂浆抹面或钢丝风 水泥砂浆抹面防渗结构。水泥砂浆抹面水窖结构示意见图7.3.

    厚度1.0cm的1:2水泥砂浆,再用纯水泥浆涂刷1遍~2遍。 5水窖底部基土应先进行翻夯,翻夯厚度不应小于30cm,基 土上宜设置厚度不小于20cm的1:9水泥土。水泥土上应设置混 凝土反拱形底板,厚度不应小于8.0cm,其上设置厚度1.0cm的1:2 水泥砂浆,并用纯水泥浆涂刷1遍~2遍。土质良好时,也可在水 泥土上抹水泥砂浆,厚度不小于3.0cm,具体处理工艺按本标准 7.3.3条第4款规定执行。 6黄土地区水窖总深不宜大于8m,最大直径不应大于4.5m 奢盖采用混凝土结构时顶拱比不宜小于0.25,采用砂浆抹面 结构时顶拱矢垮比不宜小于0.4。 7采用1:3水泥砂浆时强度不应低于M10,1:2水泥砂浆强度 不应低于M20,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20。 8水窖窖台可采用圆形或矩形混凝土预制、砌砖结构,高出 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30cm,窖口直径不小于60cm。窖台上应设 置混凝土预制窖台板,取水口直径不小于35cm。 9有条件时,可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抹面水窖。钢丝网可采 用直径不小于1.0mm,网眼60mm×60mm的普通电焊钢丝网。窖顶 盖可采用分块预制铰链结构,混凝土厚度不小于6.0cm。防渗层采 用纯水泥浆,布设在水泥砂浆结构层中间。钢丝网水泥砂浆抹面 水窖施工可按照1:3水泥砂浆抹面2cm~3cm一→挂钢丝网一→纯水 泥浆抹面0.5cm一→1:2水泥砂浆抹面2cm~3cm的流程进行。 7.3.4土质基础上修建的水窑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窑宽度不宜大于4.5m,顶拱的矢跨比不宜小于0.5.顶拱 以上的土体厚度不应小于3.0m,蓄水深度不应大于3.0m。水窑结

    7.3.4土质基础上修建的水窑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窑宽度不宜大于4.5m,顶拱的失比不宜小于0.5.顶拱 以上的土体厚度不应小于3.0m,蓄水深度不应大于3.0m。水窑结 构示意见图7.3.4

    5.0m。岩石地区开挖困难时可不受深径比限制。

    7.4.4手压泵加压供水流量在3m/h~10m/h之间,扬程在3m~

    7.4.4手压泵加压供水流量在3m/h~10m/h之间,扬程在3m~ 15m之间,具体使用时可依据设计工程的取水扬程、取水流量等要 求选配

    7.4.5采用潜水泵加压供水时,其电潜泵流量、扬程可依据具体 用水要求选择。满足单户家庭生活用水的潜水泵以流量1.5m个 h~ 3. 0m/h扬程10m~ 18m为宜

    7.4.6采用潜水泵供水时,应将潜水泵固定在支架上海洋标准,潜水泵进 水口距蓄水设施底部、边壁的距离不得小于20cm,并应在进水口 设置过滤网。 7.4.7饮用水供水设施选用管道、加压设施等必须符合生活饮用 水卫生标准,

    7.5.1利用天然土坡、土路、土场院等集流时,应在进水口前设置 平流沉沙池、砂石过滤沉沙池、格栅式沉沙池。沉沙池结构形式、 尺寸应根据集流面大小和来沙情况,按本标准6.7节分析计算确 定。

    或直径6mm钢筋焊接,格栅尺寸以2cmx2cm~3cmx3cm为宜

    7.5.3微喷灌、滴灌、渗灌等灌溉系统首部应设置筛网式

    7.6.1雨水集蓄利用灌溉方式主要包括设施农业高效节水灌溉、 大田作物雨水补充灌溉和雨水就地富集利用三种类型。 7.6.2雨水集蓄利用灌溉工程应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同时宜 采取地膜覆盖、合理耕作、培肥改土、选用抗旱作物品种、化学制 剂保等农艺、农业节水技术措施 7.6.3应区分灌溉方式 钢管标准,分析确定不同作物灌溉制度或经济灌溉 需水量。 7.6.4雨水集蓄利用灌溉制度应依据相应灌溉试验资料确定,无 资料地区可参考临近地区灌溉制度确定。 7.6.5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灌溉系统干、支管道埋深不宜小于 50cm,寒冷地区非排空管道在冬李有供水任务时,应理设在最天 冻土层以下。 7.6.6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灌溉系统设计灌溉保证率应满GB

    7.6.6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灌溉系统设计灌溉保证率应满CB

    7.6.7设施农业雨水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应符合以下要求:

    ....
  • 相关专题: 雨水集蓄  

相关下载

专题: 纺织标准 |工程规范 |瓦楞纸箱标准 |建筑软件、计算 |灌溉水质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