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51/T 087-2017 四川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BIM设计施工一体化标准.pdf

  • DBJ51/T 087-2017  四川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BIM设计施工一体化标准.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30.6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6-19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水利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基于BIM应用中各参与方信息交换和交付的统一标准、 各应用软件数据交换的统一格式,提供分工合作、进度控制 项目管理等协调功能,进行模型、图纸、文件、信息管理的基 础数据系统的集成。

    一群相关资料的集合体,资料以不重复的方式储存,让使 用者可以透过检索、排序、计算、查询等方法,有效率地管理 并转换成有用的信息

    2.0.5建筑信息模型

    2.0.5建筑信息模型

    这个术语有两层含义:1.建设工程及其设施物理和功能特性 的数字化表达,在全生命期内提供共享的信息资源,并为各种决 策提供基础信息桥梁标准规范范本,简称模型:2.建筑信息模型的创建、使用和管

    理过程,简称模型应用。

    建筑主体中独立或与其他部分结合,满足建筑主体 部分,包括建筑空间、建筑对象、建筑产品。

    用于描述模型元素构成的建筑局部空间或系统的中等规模大 小的信息模型。

    integral model

    用于描述完整建筑空间或系统的子模型的集合

    由建筑产品形成的建筑部品、系统等。

    building product

    按照一定的规则,将文件名称用字符组合的形式进行表达, 以方便管理和使用者读取。

    在进行信息处理时,赋予信息以代码形式的过程,即用不同 的代码与各种信息中的基本单位组成部分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以方便信息的存储、检索和使用。

    儿何信息是反映建筑模型内外空间中的形状、尺寸及位置的 信息统称。

    2.0.14非几何信息

    非儿何信息是反映建筑模型内外空间除几何信息之 征信息的统称。

    2.0.15建筑模型信息深

    用于区分不同建筑系统在不同建筑设计深度等级下模型元素 信息特征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2.0.16BIM模拟

    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生产施工的物理系统或管理系统进 行数字化镜像、抽象,依据特定系统的规律进行计算,根据计算 结果对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以此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建造、使 用、极限状态下的性能进行仿真、验证、评价

    采用BIM技术进行模拟,使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满足 机电等各专业的性能要求

    采用BIM技术进行模拟,使预制构件的尺寸、重量、预理能 充分满足生产设备和运输设备的要求。

    采用BIM技术进行模拟,使预制构件的规格、尺寸、重量、 连接、预埋能充分满足现场施工的质量要求、安全要求、工序 要求。

    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施工一体化中使用计算 筑信息模型的建立、修改、模拟、交换、交付的软件

    将一组数据结构及其处理方法组成对象,将相同行为的对象 日纳为类,通过类的封装隐藏内部细节,通过继承实现类的特化 通过多态实现基于对象类型的动态分派。

    3.0.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BIM设计施工一体化应进行BIM实放

    0.2 BIM实施策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工程概况; 2 编制依据; 3 应用预期目标和效益; 4 项目说明和BIM实施目标; 5 项目BIM应用内容和范围; 6 项目BIM组织结构、职责和沟通方式; 7 BIM实施流程; 8 模型创建、使用和管理要求; 9 信息交换要求; 10 模型质量控制规则; 11 模型交付要求; 12 应用基础技术条件要求。 0.3 BIM实施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建模范围、模型深度、建模标准、交付标准; 2 项目相关方及其职责; 3 应用流程; 4 权限分配; 5 人员配置、协同平台、软件版本、文档(文件夹)结 6 模型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规则;

    3.0.4BIM实施的组织结构宜按专业进行分组,各专业组的参 与人员宜由业主、设计单位、生产单位、施工单位的相关技术人 员组成。

    付文件进行归档,保证各专业组BIM模型、图纸、文档以及数据 库的一致性。

    3.0.10 应保证BIM实施过程中模型、图纸、文档以及数据库更 新的一致性。

    3.0.11在一体化设计时,应应用BIM技术充分考虑生产和施工 对预制构件拆分的影响

    4.1.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BIM模型应由元素、子模型、整体模 型构成。

    4.1.3 BIM模型应包含项目应用点所必需的儿何数据和非几何 数据。

    注释库以及制图基础环境

    注释库以及制图基础环境

    段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BIM模型可包含不同深度的模型元素、子 模型或整体模型。

    4.1.8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一体化设计中的设计图

    .1.8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一体化设计中的设计图、深化设计图 沟件质量要求、设计指标文件应与模型构件关联。 4.1.9预制构件模型应包括预制构件的连接部分

    4.1.9预制构件模型应包括预制构件的连接部分

    4.1.10 BIM模型中的元素应反映预制构件与生产模具之间的 关系。

    4.1.11当模型以工程视图、表格等文件格式为交付物时,宜采 用 BIM模型导出。

    4.2元素库、材质库、注释库

    4.2.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BIM模型元素库应保存模型元素设计 施工属性的参数、模型构件间关系、模型构件属性间关系。

    2创建参数化元素模板; 3 进行分类管理、发布、调用。 4.2.3 元素和元素信息应能在BIM元素库进行搜索查找。 4.2.4 BIM元素库参数化样板可按下列步骤建立: 按照本标准4.4对参数化元素编码: 建立跨阶段传递的参数信息: 3制定参数化样板编制规则;针对元素族类型建立标准的样 版制作内容、流程及添加参数项、三维和二维出图显示设置等: 4 创建各类参数化样板文件; 5保存到元素库。 4.2.5通过BIM元素库参数化样板创建的BIM模型应能直接生

    4.2.5通过BIM元素库参数化样板创建的BIM模型应能直接生

    4.2.6材质库建立应包括材质参数设置、材质表面填充图案设

    材质截面填充图案设置、则

    4.2.7材质参数设置应根据国家建筑科

    制图规范等对材质进行设置。材质参数设置应包括材质标识设置 维制图设置、外观显示设置、物理参数设置、热工参数设置等

    并应建立BIM模型构件贴图库

    2.9应根据国家制图标准建立注释库,包括符号、 文字、线型。

    4.3建模制图基础环境

    4.3.1 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设置下列BIM建模制图环境: 地理(地点)位置、坐标设置、方位(位置)设置; 2 度量单位; 3 线型图案、线宽、线样式; 4 填充样式; 5 对象样式; 6 文字、尺寸与标记样式:文字样式、尺寸标注样式、 高、剖面标记、索引标记。

    4.3.3样板文件类别可分为通用制图栏

    图样板。视图样板应包括视图比例、详细程度、模型可见性、过 滤器、规程、颜色方案等的设置。

    4.3.5应根据样板文件特

    视图设置应包括各专业视图、图例、设计说明、明细表、图纸设 置等。

    1建筑专业: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大样图; 2结构专业:结构平面布置图、预制构件平面布置图、构 牛详图(构造详图、配筋图、水电预理图)、节点详图、临时支撑 平面布置图; 3设备专业:平面图、大样图。

    4.4.1文件命名和信息编码应保持前后一致

    4.4.1文件命名和信息编码应保持前后一致。 4.4.2 文件命名应符合系统性、兼容性、可扩展性、完整性 简化性的原则。

    1 可使用英文字母、数字、连字符; 2 按照项目名称、专业、实施阶段对文件命名; 3 采用目录树的结构。

    筑产品”“行为”“属性”方面对预制构件信息进行分类编码,其 分类编码按附录A、B、C、D的规定执行。 4.4.7单个分类表内的分类对象宜按层级分为一级类目“大 类”、二级类目“中类”、三级类目“小类”、四级类目“细类”。 4.4.8编码应符合图4.4.8所示结构,各级代码应采用2位阿拉 伯数字表示

    图4.4.8编码结构

    4.4.9编码的运算符号宜采用“+” “>“符号表示,开 符合下列要求。 1“+”用于将同一表格或不同表格中的编码联合在一起, 以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编码含义的集合; 2“”用于将单个表格中的编码联合在一起,定义一个表 内的连续编码段落,以表示适合对象的分类区间: 3“<”“>”用于将同一表格或不同表格中的编码联合在 起,以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编码对象的从属或主次关系,开口背 对是开口正对编码所表示对象的一部分。

    4.5建筑模型信息深度

    4.5.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属

    配式混凝土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属性信息应按 容进行划分。

    4.5.1的内容进行划分

    表4.5.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属性信息

    5.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预制混凝土产品应包括预制

    配式混凝土建筑预制混凝土产品应包预制构件信 息,预制构件和元件应符合表4.5.2的要求。

    表 4.5.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预制构件和元件

    4.5.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模型应随着项目发展阶段逐步增加元 素信息。

    注:△表示可包含尺寸和形状信息信息,^表示应包含该信息; 表示可包含装配方法(节点做法、装配方向)信息,■表示应包含 该信息; ○表示可包含位置特征信息,●表示应包含该信息; √表示可包含数量信息,◆表示应包含该信息; ☆表示可包含产品信息,★表示应包含该信息; √示可包含安装程序信息,√表示应包含该信息。

    4.5.5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非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信息深度应符合 现行地方标准《四川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交付标准》 DBJ51/T047的规定。

    5.1.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BIM模型模拟宜包括设

    5.2.1 协同工作宜包括下列内容:

    1BIM模拟评审、建模、交互、协调、检查、审核、交个 的管理流程;

    2模型拆分、预制构件图形数据库补充、拆分模型定 系、工作界面划分; 3模型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的范围,随项目阶段增 息的深度; 模型信息的交互和交付方式; 5 自标检香、冲突检香、专业规范检香。 5. 2. 2 应建立实现协同工作、数据共享的支撑环境和条件。 5.2.3 协同工作平台建立宜包含下列内容: 1 技术标准; 2 操作流程; 3 文件管理标准; 4 数据管理标准; 5 模型交换交付标准; 6 标准化对象。 5.2.4 应根据项目组所采用的工作软件确定协同工作的模

    行。各专业间协同工作工具宜内嵌在BIM建模工具中,建筑模型 信息和项目管理信息应通过协同工作的轻量化模型进行增加、修 改、删除。项目管理工作应在协同工作中进行,并宜分别与设计 生产、施工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系统对接,

    5.2.6各阶段、各专业、各专业间和专业内宜在

    5.2.7协同工作平台可对建筑模型文件和建筑信

    旬、编辑、共享、发布、归档,可采用轻量化模型进行发布。协 同平台架构应支持根据项自需求存储与元素相关的实时动态数 据,应支持根据实时动态数据和模型文件静态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的开发,应支持移动端应用

    1模型与信息应满足工程项自各相关方协同工作的需要, 支持各专业和各相关方获取、更新、管理信息: 2模型与信息共享交换宜贯穿在建筑生命周期全过程,包 活设计、生产、施工、运营等阶段的各类BIM应用; 3模型与信息共享交换宜在协同平台上完成; 4模型与信息共享和互用协议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项 自启动前BIM设计方应制定详细的模型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规 则; 5模型与信息交换通用数据结构:对干用不同BIM建模软 件创建的模型,宜应用开放或兼容数据结构(如IFC),进行模型 数据转换,保证各阶段、各类模型的合模或集成,实现建筑信息 化应用,包括施工组织管理、物资物流管理及运营管理: 6共享模型的版本信息应包含:所有权、创建者与更新者 创建和更新的时间、软件及版本,以便对各方、各类、各阶段模 型进行有效管理; 7模型信息共享前,创建方、应用方、监督方应进行正确 性、协调性和一致性检查,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模型数据已经过审核、清理:

    2)模型数据是经过确认的最新版本; 3)模型数据内容和格式符合数据互用协议

    由BIM设计单位在指定的服务器统一建立,用于存放所有相关专 业协同工作时所用的过程及成果文件。各协作单位及个人不能自 行建立文件夹,如确有需要,应及时知会BIM设计单位并由设计 单位增减。

    5.3.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BIM设计模拟包括但不限于下夕

    1预制构件可视化建模、拆分效果表现; 2预制构件结合面检查、钢筋连接检查、相邻预制构件间 钢筋碰撞检查; 3预制构件数量分类统计、预制构件材料统计、预制率 统计; 4 预制构件布局优化; 5预制构件加工图发布。 5.3.2BIM设计模拟宜采用协同设计工作模式,深化设计、预 制构件生产和施工的工艺设计模拟宜参与到方案设计、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阶段。 5.3.3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化设计阶段,各 专业间和专业内宜基于BIM模型进行设计资料传递、信息共享 协同设计。

    中预制构件的边界、预埋件、钢筋桁架、钢筋进行单独编辑或批 量编辑。构件三维模型库应能根据尺寸或参数的允许差值进行筛 选,自动提出构件归并建议。构件三维模型库应能根据部分尺寸 或参数搜索现有构件。

    行,并需按需求赋予建筑元素行为信息和属性信息等。建筑元素 信息应基于建筑几何模型,BIM应用产生的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 应按信息类别反馈到建筑元素。

    5.3.6根据数据的总量和复杂度的不同钢结构计算、软件,选择或

    信息模型信息的数据库,建筑儿何模型和建筑元素信息可通过不 司数据库进行管理,

    5.3.7同一项自的BIM模型文件应选用统一的程序版本。

    和制图规则应符合国家相关设计规范和制图规范的要求。 5.3.9生产、施工阶段BIM应用所需的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应全 部在设计阶段建立。

    追踪、数字化移交的信息应在完成了校审设计的BIM模型基础 上添加。

    通信标准5.3.11预制构件结合面检查、钢筋连接检查、相邻预制构件间

    5.3.11预制构件结合面检查、钢筋连接检查、相邻预制构件间 钢筋碰撞检查宜与3D扫描、3D打印、VR等数字化技术相结合 5.3.12预制构件数量、材料、预制装配率等统计数据应直接从

    5.3.12预制构件数量、材料、预制装配率等统计数据应直接从 建筑信息模型中提取,统计对象应包括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所有预 制构件。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专题: 交通标准 |稀土标准 |形位公差标准 | 安全生产标准 |吊环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