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T 618-2021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pdf

  • SL/T 618-2021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8.4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11-25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水利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6 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图。 7 工程总布置图。 主要建筑物布置图及剖面图。 接入电力系统地理位置图。 10 施工总布置图。 水库淹没影响范围示意图。 12 工程涉及的环境敏感区、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及其与工程 位置关系图。

    β.1.1说明工程所在流域自然地理概况、流域和河流特征、水 土保持概况。

    3.1.2说明工程所在河流已建、在建水利水电工程的位置以及

    桥梁标准规范范本B.1.2说明工程所在河流已建、在建水利水电工程的位置以及 各工程的主要任务。

    3.2.1 说明流域和工程临近地区气象台、站分布与观测情况。 3.2.2说明流域和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要素特征值

    3.3.1说明流域内水文测站分布情况,工程场址以及设计依据 站和参证站的流域特征值。 3.3.2说明设计依据站、参证站的水文测验项目、测验年限 河段控制特性、高程系统,水位、流量、泥沙等的测验方法和测 验精度,水文资料整编等情况。 3.3.3说明水文测验和盗料整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盗料复核

    3.4.1概述河道径流补给方式、径流的地区来源,上游已建、 在建水利水电工程对径流的影响。 3.4.2对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径流应进行还原计算

    3.4.3对短缺年份的径流可进行插补延长。

    3.4.4根据工程特性和设计要求,确定径流系列的计算时段 (月、旬、日)。

    场址或区间的天然径流系列,提出多年平均各月平均流量和径流 年内分配。

    3.4.6 提出年径流计算成果,经合理性检查,确定径流计算成果。 3.4.7 分析枯水径流特性,确定枯水(期、月、日)径流计算 成果。

    3.4.8分析并确定丰、平、枯水年(月、旬、日)径流过程。

    3.4.9对灌溉或供水工程,应说明有关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及地 下水补给方式、水位变化、水质、空间分布、可开采量等情况

    .5.1概述流域暴雨特性、暴雨成因,常见暴雨中心位置,实 测及调查大暴雨量级和重现期,

    3.5.2概述洪水成因、洪水特性及其时空分布

    3.5.3说明历史洪水调查和复查情况,分析并确定历史洪

    3.5.5说明已批复的防洪规划和有关设计的河流、水库等设计 洪水成果。

    3.5.5说明已批复的防洪规划和有关设计的河流、水库等设计

    1根据流量资料计算设计洪水时,说明洪峰、洪量系列的 统计原则,洪水系列年限,采用的频率曲线线型和经验频率计算 公式,进行洪水频率计算,分析检查计算成果的合理性,确定工 程场址、有关断面和区间的洪水参数及成果。选择典型洪水并推 求设计洪水过程线。 2根据暴雨资料推算设计洪水时,说明设计暴雨及产汇流 计算方法,检查其成果的合理性,确定设计洪水成果。

    3.5.7说明入库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并确定入库设计洪水成果。

    分析后确定可能最大洪水成果

    3.5.9说明汛期分期设计洪水的成因、提出年内各月最大流量

    散布图,说明分期时段、洪水系列统计原则,计算分期设计洪 水,进行合理性检查,基本确定分期设计洪水的计算成果。主汛 期应采用年最大设计洪水成果,非主汛期可采用相应分期的设计 洪水成果。

    算方法,基本确定分期设计洪水成果

    析大洪水的地区组成规律和洪水遭遇情况;说明防洪控制断面以 上设计洪水地区方法和采用的典型洪水年份、放大方法以及洪水 寅进参数,提出计算成果并进行合理性检查,确定设计洪水地区 组成的计算成果。

    3.5.12基本确定与输水工程相交的沿线沟渠洪水和交叉建筑物

    3.5.12基本确定与输水工程相交的沿线沟渠洪水和交叉建筑物 设计洪水成果。

    3.6排水(涝)模数及流量

    3.6.1说明排水区流域特征值、洪水资料或暴雨资料

    3.6.1说明排水区流域特征值、洪水资料或暴雨资料情况,计 算公式和参数选择情况

    3.6.2提出计算成果并进行合理性检查,确定设计排水(涝) 模数及流量。

    3.6.2提出计算成果并进行合理性检查,确定设计排水(涝)

    3.7.1说明泥沙来源以及上游水利水电工程拦沙影响、实测的 泥沙系列,确定多年平均悬移质、推移质年输沙量。 3.7.2泥沙问题严重的工程,应提出悬移质泥沙颗粒级配曲线 平均或中值粒径、矿物成分

    和调香水文资料情况。

    3.8.2说明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推求方法和高水外延方法,基本 确定设计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3.8.2说明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推求方法和高水外延方法,基本

    3.9江河水位与潮水位

    3.9.1根据设计流量,通过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推求江河设计水 应时,说明设计流量的计算方法及设计流量数值、断面冲淤变化 情况及采用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分析并确定设计断面的设计 水位。

    水位和水位资料插补情况、采用水位系列长度,对水位资料 靠性和系列的一致性、代表性进行评价,提出水位频率计 果,检查计算成果的合理性,确定设计断面的设计水位

    3.9.3引(输)水工程与河道交叉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曲

    主要断面应采用实测断面资料分析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其他 可采用工程带状地形图绘制,利用曼宁公式分析水位流量关 线,根据断面设计洪水流量推求设计水位

    3.4说明工程地区潮水规律及特征水位,分析潮水与决水遣 遇情况,评价潮水位(年最高、年最低、年平均潮水位)资料的 可靠性和系列的一致性、代表性和趋势性,确定设计潮水位及潮 水位过程线。对于过海工程,还应说明海流规律、工程沿线水 深、海流流向和流速分布,确定海流流向和流速分布。

    3.10.1说明蒸发血类型及观测情况,不同发血的蒸发换算系 数,大水体与蒸发血蒸发量的换算系数,实测与插补的蒸发量系 列,基本确定大水体的多年平均年、月水面蒸发量。 3.10.2有冰凌危害的河段,说明冰情特征值内容和工程冰情分 析计算内容,分析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可能出现的冰情问题,提 出防冰和排冰措施的建议

    3.11.1概述设计流域水文、气象现状以及站网和站点情况,实 测资料情况,已建遥测站位置和通信组网方式。 3.11.2拟定水情预报方案、遥测站网范围、各类站点数量、通 信方式、组网方案、土建工程和设备配置,估算投资。

    3. 12. 1 本章可附下列图

    3.12.1本章可附下列图: 1流域水系图(标明水文站、气象站和本工程及已建、在 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位置)。 2 径流、洪水、暴雨、泥沙等相关插补图。 3 年(期)径流、年(期)降水频率曲线图。 4 洪峰、洪量或暴雨频率曲线图。 典型洪水及设计洪水过程线图。 6 悬移质泥沙颗粒级配曲线图。 7 主要水文站和设计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图。 其他有关附图

    1流域水系图(标明水文站、气象站和本工程及已建、在 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位置)。 2 径流、洪水、暴雨、泥沙等相关插补图。 年(期)径流、年(期)降水频率曲线图。 4 洪峰、洪量或暴雨频率曲线图。 典型洪水及设计洪水过程线图。 6 悬移质泥沙颗粒级配曲线图。 7 主要水文站和设计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图。 8 其他有关附图。 3.12.2 本章可附下列表: 1 设计依据站历年水文测验情况统计表。 2 年、月径流(雨量)系列表(设计依据站、工程场址及 区间)。 3 洪峰、洪量(暴雨量)系列表(设计依据站、工程场址 及区间)。 4典型洪水和设计洪水过程线表。 5悬移质输沙量系列表。 6其他有关附素

    3.12.2本章可附下列表:

    1 设计依据站历年水文测验情况统计表。 2年、月径流(雨量)系列表(设计依据站、工程场址及 区间)。 3洪峰、洪量(暴雨量)系列表(设计依据站、工程场址

    4.1.1说明本阶段以前的勘察工作过程、主要成果与结论 4.1.2说明本阶段勘察工作内容、勘察工作布置原则及累计完 成的主要勘察工作量

    4.1.1说明本阶段以前的勘察工作过程、主要成果与

    4.2.1间还区域地质茶件。

    区域构造稳定性与地震动

    4.3.1简述水库区的工程地质条件。 4.3.2对可能渗漏地段,应基本确定渗漏的边界条件和渗漏型 式,估算渗漏量,提出防渗处理范围的建议。 4.3.3对可能浸没地段,应基本确定浸没地下水理深临界值, 预测可能浸没范围和浸没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浸没防 治处理建议。

    4.3.4基本确定水库区崩塌、滑坡、塌岸和泥石流的分布范围

    4.4坝(闸)址工程地质

    4.4.1简述各比选坝(闸)址的工程地质条件。 4.4.2评价各比选坝(闸)址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 坝(闸)址比选的地质意见。

    4.4.1简述各比选坝

    4.4.4对推荐坝址,应评价地质条件对不同坝型的适宜性,提 出坝型选择的地质意见。评价推荐坝型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 题,提出建基标准和防渗范围,进行坝基岩体工程地质初步 分类。

    4.4.5对于软基上的坝(闸)址,除应符合4.4.4条日

    还应评价基坑开挖边坡稳定性、地下水对施工的影响,提出地基 承载力及地基加固处理所需的相关地质参数

    4.5.1简述泄水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

    4.5.1简述泄水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

    堰基、开挖边坡的稳定条件以及下游消能段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 可题。对泄洪洞,应进行围岩工程地质初步分类,评价进出口边 波和围岩稳定性

    5发电引水建筑物工程地质

    4.6.1简述发电引水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 4.6.2评价各比较方案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方案比 选的地质意见。

    4.6.3基本确定主要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评价推荐发电引水 建筑物的进、出口段地基、边坡和围岩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 题,进行围岩工程地质初步分类

    4.6.3基本确定主要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评价推荐发电引水

    4.7.1简述厂房与泵站的工程地质条件,

    4.7.1简述厂房与泵站的工程地质条件。

    4.7.1简述厂房与泵站的工程地质条件。 4.7.2评价各比选方案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厂(站) 址比选的地质意见

    4.7.2评价各比选方案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厂(站)

    4.7.3基本确定主要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评价推荐的厂

    4.7.3基本确定主要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评价推荐的厂房和 泵站场址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4.7.4对于地下厂房,应进行洞室围岩工程地质初步分类,评 价围岩稳定性及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4.8通航与过鱼建筑物工程地质

    4.8.1 简述通航与过鱼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 4.8.2评价各比选方案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方案比 选的地质意见。 4.8.3基本确定主要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评价推荐方案主要 建筑物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4.9.1简述导流建筑物和围堰的工程地质条件。 4.9.2评价围堰地基的稳定、渗漏和渗透稳定问题。 4.9.3进行导流洞围岩工程地质初步分类,评价隧洞围岩和进 出口边坡的稳定性。 4.9.4评价导流明渠地基和边坡的稳定性

    4.10输水线路工程地质

    4.10.1简述输水线路的工程地质条件。 4.10.2评价各比选方案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线路比 选的地质意见。 4.10.3基本确定主要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评价推荐线路主要 建筑物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4.10.4对推荐线路的渠(管)道进行工程地质分段,分段评价 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4.10.5对于推荐线路的隧洞工程,应进行围岩工程地质初步分 类,评价进出口边坡及围岩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超前 地质预报的建议

    4.10.6对于采用TBM(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或盾构施工的隧 洞工程,应初步评价隧洞地质条件对TBM或盾构施工的适 宜性。

    4.11.1简述堤防与河道整治工程区的工程地质条件, 4.11.2基本确定主要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评价各比选堤线段 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堤线比选的地质意见。 4.11.3 分段评价堤基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4.11.4 评价既有堤防堤身的填筑质量和存在的问题。 4.11.5 评价涵闸等建筑物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4.11.6 分段评价河道护岸段岸坡的稳定性。 4.11.7 对蔬浚河段,提出疏浚土分类、分级

    4.12.1简述灌溉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4.12.2基本确定主要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评价灌排渠道(管 涵)、隧洞、泵站及渠系建筑物等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4.12.3简述地下水灌溉水源的水文地质条件,确定水文地质参 数,评价计算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并进行可靠性分析。 4.12.4简述灌区水文地质条件,预测工程运行后灌(排)区地 下水位和水质的可能变化及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沼泽化的可能 性,提出工程处理措施建议。对已建灌(排)区,还应评价盐渍 土的性质、分布和现状

    4. 13 天然建筑材料

    4.13.1说明工程所需天然建筑材料的种类、数量。 4.13.2 简述料场的产地位置、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以及开采运 输条件。

    4.13.3评价各料场的储量和质

    4. 14 图表及附件

    4.14.1本章可附下列图: 区域地质图或区域构造纲要和地震震中分布图。 2 水库区综合地质图。 3 各比较方案工程地质平面图及剖面图。 4 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平面图及部面图。 5 天然建筑材料料场分布示意图。 4.14.2 本章可附其他相关附件。

    4.14.1本章可附下列图

    4.14.1 本章可附下列图

    4.14.2本章可附其他相关附

    5.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

    5.1.1概述工程所在地区的行政区划、经济社会现状和自然、 地理、资源情况,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现状,其他重要建设项目。 5.1.2阐明工程所在地区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水利水电工 程建设的要求,水利水电近期、远期发展规划对工程建设的安 排,分析工程在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江河治理开发总体布 局中的地位与作用

    5.1.3论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应包括下列主要内

    1对防洪(潮、凌)工程,应阐明本地区历史上发生的重 大洪水、风暴潮、冰凌灾害情况及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危害与影 问,防洪(潮、凌)工程设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经济社会发展 对提高防洪(潮、凌)能力的要求。分析本工程的防灾减灾作用 与效益。 2对治涝工程,应阐明本地区历史上发生的重天涝水灾害 情况及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危害与影响,排涝工程设施现状及存在 的问题,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提高排涝能力的要求。分析本工程 的排涝减灾效益及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3对河道、河口整治工程,应阐明本地区河道、河口演变 和冲淤变化情况,经济社会发展、人类活动和水沙特性变化对河 道、河口的影响,河道、河口整治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水沙 特性,河道、河口演变趋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河道、河口治 理和工程建设的要求。分析本工程对地区防洪(潮、凌)、治涝、 农业与土地开发、航道整治、水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作 用与效益。 4对灌溉工程,应阐明灌区水土资源、农牧业生产现状, 发生的主要旱灾和盐、碱(渍)化情况与特点及对农牧业生产的

    影响,灌区灌溉设施、农村人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本地区 衣牧业发展和粮食生产对灌溉与排水的要求,及本工程建设对地 区经济社会发展、农牧业综合开发和粮食生产的作用与效益。 5对供水工程,应阐明受水区水资源、水质状况,城镇生 活与工业、农村、环境用水和供水、节水现状,水资源利用中存 在的问题,水资源短缺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与 制约,受水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利用、优化水资源配置和供 水工程建设的要求。分析本工程对受水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供 水安全的作用与效益。对生态与环境保护供水,应阐明区域生态 与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本工程对地区和周边地区生态与环 境的影响,说明保护、修复和改善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性与必 要性。 6对水力发电工程,应阐明地区能源情况,电力工业现状 及存在的问题、电力系统发展规划和供电需求情况,分析地区经 济社会发展对开发水电的需求,概述本工程在流域梯级开发中的 地位与作用,在电力系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电力建设中的 作用

    防止水土流失和促进旅游开发等方面的作用与效益。

    防止水土流失和促进旅游开发等方面的作用与效益。 5.1.5分析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部门对工程综合利用方面 的要求,结合工程条件,统筹协调各部门要求,论证确定工程任 务及其主次顺序,

    5.2.1概述本地区经济社会概况和发展规划,以及流域洪水特 性、实测洪水和历史洪水、洪灾情况、防洪现状和防洪要求。 5.2.2分析不同防护对象的要求,确定工程的防洪保护范围 防洪保护对象和防洪标准。

    5.2.3说明洪水地区组成、防洪工程体系、主要防洪工程的作

    用及洪水调度运用原则

    5.2.5论证堤防工程规模时,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说明堤防工程保护的范围和保护对象。 2简述堤防建设沿革、断面型式及险工险段、穿堤建筑物 的建设年代、数量、种类、功能、特征指标和毁损情况,以及 拦、跨、穿河建筑物建设年代、特征指标及与堤防的关系。 3确定各河段的安全泄量和控制断面设计水位,分析主槽 和滩地的糙率,说明闻、桥、渡槽等拦(跨)河建筑物雍水计算 方法、参数和成果,推算河道水面线,复核现状河道堤防的行洪 能力。 4确定堤防治理的范围、原则。 5选定河道线、堤距;基本选定行洪断面型式,选定主 槽和滩地糙率,计入拦(跨)河建筑物雍水高度,推算设计水面 线。新开分洪河道的线路、新建堤防的堤线布置和堤距等应根据 河道形态、行洪要求、两岸占地以及环境影响等情况,进行技术 经济综合比较后选定。 6基本选定堤防工程规模,跨河、穿堤建筑物位置与规模。 7研究河道主槽和滩地行洪方式及规模,基本确定滩地防 护措施。 8基本确定河道清障的范围、清理对象和措施。 9对感潮河段,应分析潮位对行洪的影响。 10对有防凌要求的河道,应分析冰凌特性,基本确定防凌 流量、水位,综合考虑防洪、防凌要求,基本确定防凌工程规 模,拟定防凌运用方式。 5.2.6论证蓄滞洪区工程规模时,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说明蓄滞洪区的任务、范围、启用标准和控制运用条件。 2确定蓄滞洪区的面积、设计水位、库容、分洪水位和 流量。 3确定蓄滞洪区分洪、进洪、退洪及连接工程的总体布局。 4 选定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工程型式、布置、范围;说明对

    蓄洪能力的影响。 5确定蓄滞洪区工程规模和主要参数。 6制定蓄滞洪区调度运用的原则和方式,进行调洪计算和 回水计算,提出各控制断面水位。 7初步确定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和工程管理规划方案。 5.2.7论证水库工程规模时,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说明下游防洪要求,确定防洪控制断面的充许安全泄量 或防洪水位。 2基本确定水库控制泄量和防洪库容。 3基本确定水库工程防洪调度运用原则,对于梯级水库, 应基本确定梯级洪水联合调节原则。 4说明调洪计算采用的基本资料和方法。 5说明汛期限制水位选择的原则与范围,分析库区淹没范 围、重要淹没对象及制纳条件、移民安置难度以及工程建设与地 质条件,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选定汛期限制水位。基本选定 正常蓄水位、防洪高水位、泄水建筑物规模及设计洪水位、校核 洪水位等其他特征水位。 6视需要对水库分期防洪水位进行分析,基本选定汛期分 期防洪限制水位。 7有防凌要求的水库,应分析库区和河道的冰凌特性与防 凌要求,基本选定防凌库容,提出防凌调度运用方式。

    5.2.8分析水库防洪效果和防洪影响

    5.3.1概述涝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概况、地区发展规划、 涝区水系和地形特点,分析涝区降雨、涝水特性、涝灾情况及成 因,以及治涝工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5.3.2说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水利规划和治涝要求,确

    定治涝区范围,基本确定治涝分区

    兄,确定治涝标准和治理原则。对整体和局部、干流和支流的治 劳标准应进行协调

    5.3.4分析地区洪涝水遭遇情况,确定洪涝水调度原则及排水 河道、承泄区、滞涝区和排水方式,选定治涝工程总体布局和主 要建设内容。

    5.3.5基本确定骨干排涝河道(渠道)、涵闸和堤防的设计

    5.3.5基本确定骨十排涝河道(渠道)、涵闸和堤防的设计水位

    与设计流量,滞涝区的水位、容积和承泄区水位,以及排水 (涝)泵站的设计水位、流量、装机容量和主要参数。

    5.3.6基本确定治涝工程调度运用方式

    5.3.7对于范围较大、分区较多的涝区,可选择有综合代表性 的典型区,进行治理工程设计

    5.4.1概述流域和本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

    河口整治现状和规划。对通航河道,应阐明航运现状和有关规 划,说明地区暴雨、洪水、台风、潮汐、泥沙等特性和地形地质 条件。

    4.2确定河道及河口的整治范

    5.4.3根据治理河段的重要性和上下游治理情况,通过技

    济比较,确定治理河段的治理标准。计算确定造床流量,选定治 理河段的设计水(潮)位、设计流量和设计河宽。

    5.4.4说明河道及河口形态,水、沙特性,河床质组

    河道滩槽、河口历史演变和近期演变情况及其原因和规律,预测 河势演变发展趋势

    5.4.5阐明河道及河口整治目标,选定治导线及平面布置、控

    保护和利用、水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等要求,通过技术经 济综合比较,选定河道及河口整治工程总体布局、重要河段控制 节点位置和挡水(潮)堤线,以及主要建设内容和工程措施。挡

    水(潮)堤线选择应满足总体整治要求。当水流、潮流形态复杂 或整治工程对河势影响较大时,应进行专题研究和河工模型 试验。

    设及河口挡洪(潮)闻等工程的规模和主要设计指标。分析河道 疏浚、堤防建设对跨河及穿堤建筑物的影响,基本选定建筑物改 造方案。

    5.4.8对河口挡洪 (潮)闸

    流与河势条件及建闸前后河口的泥沙冲淤特性,研究防淤措施和 周度运行方式,提出冲淤水量要求

    5.5.1概述灌溉工程所在地区及灌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状 况,以及灌区水土资源利用、灌溉工程、农村人饮和农牧业现状 及发展规划

    5.5.2确定灌区范围,基本选定灌溉方式

    5.5.3调香灌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水土资源状况及综合开发治理要求,进行灌区土地分类和土地利 用规划,分析土壤类型和开发利用条件,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 较,选定灌溉面积。

    5.5.4确定设计水平年和灌溉设计保证率、灌区农村生活

    5.5.4确定设计水平年和灌溉设计保证率、灌区农村生活供水 保证率。

    5.5.5基本确定灌区农林牧业生产结构、作物组成。分析不同

    作物的灌溉制度、耗水量、需水量及灌区农村生活和乡镇工业需 水定额与需水量。基本选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出灌区需水总量 和年内分配

    5.5.6分析不同年型、不同水源的可供水量,进行灌区水资源 共需分析,提出需供水量和供水过程线

    5.5.8论证水源工程规模时,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说明河道水文径流特性和上、下游规划用水情况。 2水库工程应基本选定满足灌溉用水要求的兴利库容,分 析正常蓄水位范围,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选定正常蓄水位; 分析灌区土地分布、灌溉自流条件和水库泥沙淤积情况,基本选 定死水位和其他特征水位。 3直接从河道取水的引水枢纽、泵站工程,应统计分析河 道径流供水保证程度,选定设计引水流量和设计水位。 4具有地下水水源的灌区,应分析区域地表水与地下水的 补给关系及地下水可开采量,基本确定地下水供水量。 5说明径流调节计算的基本资料与方法,分析长系列径流 调节计算成果管材标准,提出灌溉设计引水量、多年平均引水量、灌溉保 证率等指标。

    5.5.9论证灌溉渠道工程规模时,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基本确定十支渠渠线及渠系建筑物的位置。 2选定骨十灌溉渠道的设计流量,基本确定主要节点设计 水位。 3基本选定渠道交叉建筑物、泵站、灌区内部调蓄水库 泥沙处理、排洪等工程的规模与主要参数。 5.5.10分析灌区可能产生涝盐、碱(渍)化的原因,结合灌区 地形、土壤、水文地质条件及技术经济条件,拟定灌区水利土壤 改良分区,基本选定排水工程的布置、规模和排水方式。 5. 5.11 基本确定 系布高及规模

    5.6.1概述受水区水资源总量和分布情况,说明水资源利用现 伏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城乡用水、生态环境用水、现有水源工程 供水情况等,

    围和主要供水目标、供水对象、设计水平年及不同用水对象 水设计保证率

    标和措施暖通标准规范范本,分析不同水平年各工业部门用水定额和城镇公共用 水、生活用水定额。

    ....
  • 水利标准
  • 相关专题: 水利水电  
专题: 交通标准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电力弱电施工组织设计 |环保标准 | 旅游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