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601-2013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pdf

  • SL601-2013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2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12-05
  • 发 布 人: 月光忆江南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水利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SL601-2013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pdf

    3.3.1日常检查,主要依靠目视、耳听、手摸、鼻嗅等直观方法,可辅以锤、钎、量尺 放大镜、望远镜、照相摄像设备等工(器)具,也可利用视频监视系统辅助现场检查。 3.3.2年度检查和定期检查,除采用日常检查方法外,还可采用钻孔取样、注水或抽水 试验,水下检查或水下电视摄像等手段,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检测与探测。 3.3.3应急检查包括即时检查、详细检查和后续检查。即时检查和后续检查的方法见 3.3.1,详细检查方法见3.3.2。检查信息应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3.4.1检查记录和整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每次检查应详细填写现场检查表,其格式及内容见附录B.0.2。必要时应附简图、 照片或影像记录。 2应及时整理现场记录,并将本次检查结果与上次或历次检查结果对比分析,同时 结合相关仪器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在现场对该检查项目进行复 查。重点缺陷部位和重要设备,应设立专项记录。检查记录应形成电子文档。 3.4.2检查报告应符合下列要求: 1日常检查中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提交检查报告。 2年度检查和定期检查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提交检查报告;如发现异常,应立即提 交检查报告,并分析原因。 3应急检查结束后,应立即提交检查报告。 4现场检查报告及其电子文档应存档备查,报告内容及格式见附录B.0.3。

    3.4.1检查记录和整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每次检查应详细填写现场检查表,其格式及内容见附录B.0.2。必要时应附简图、 照片或影像记录。 2应及时整理现场记录,并将本次检查结果与上次或历次检查结果对比分析,同时 结合相关仪器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在现场对该检查项目进行复 查。重点缺陷部位和重要设备,应设立专项记录。检查记录应形成电子文档

    焊接钢管标准3.4.1检查记录和整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3.4.2检查报告应符合下列要求

    1日常检查中发现异常情况, 应立即提交检查报告。 2年度检查和定期检查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提交检查报告;如发现异常,应立即提 交检查报告,并分析原因。 3应急检查结束后,应立即提交检查报告。 4现场检查报告及其电子文档应存档备查,报告内容及格式见附录B.0.3.

    4环境量监测4.1一般规定4.1.1环境量监测项目应包括水位、坝前水温、气温、大气压力、降水量、冰压力、坝前淤积和下游冲刷等。水位、降水量、气温、大气压力观测可应用当地水文、气象站观测资料。4.1.2环境量监测除执行国家现行水文、气象相应的规定外,还应符合本章规定4.2水位4.2.1上游(坝前)水位观测应符合下列要求:1测点设置1)测点应设在项前水流平稳、受风浪和泄水影响较小、设备安装与观测方便处,2)测点应设在稳固的岸坡或永久建筑物上。2观测设备和测次1)水库蓄水前应完成水位观测永久测点设置。2)观测设备一般应选用水尺观测或自记水位计。有条件时,可设遥测水位计,其可测读水位应高于校核洪水位。3)水尺的零点标高每年应校测一次;水尺零点有变化时,应及时进行校测。水位计应在每年汛前进行检验。4)与库水位相关的监测项目应同时观测库水位。开闸泄水前、后应各增加观测一次,汛期还应根据要求适当加密测次。4.2.2下游(坝后)水位观测应符合下列要求:1测点应布置在近坝趾、水流平顺、受泄流影响较小、设备安装和观测方便处。2坝后无水时,下游水位应采用坝趾地下水位。3下游水位应与上游水位同步观测;有水时,观测设备及要求应符合本标准4.2.1的规定;无水时,观测设备应按渗流观测设施进行设置。4.2.3水位观测准确度应满足表4.2.3要求。表4.2.3水位观测准确度水位变幅(m)Z≤1010≤15>1综合误差(cm)≤2≤2%· AZ≤34.3坝前水温4.3.1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测温垂线:布置在靠近上游坝面的库水中,其位置宜和重点观测断面一致。上游坝面温度测点可兼作坝前水温观测点。2测点的垂直分布:水库水深较小时,至少应在正常蓄水位以下20cm处、1/2水深处及库底各布置一个测点。水库水深较大时,从正常蓄水位到死水位以下10m范围内,每隔3m~5m宜布置一个测点;再往下每隔10m15m布置一个测点,必要时正常蓄水位以上也可适当布置测点。7

    4.3.2观测设备应采用耐水压温度计。每年汛前应检验温度计。观测中对温度计有怀 时,应及时检验。 4.3.3水温观测准确度不于0.5℃

    4.4.1坝址附近至少应设置一个气温观测点,宜在蓄水前完成观测点设置。 4.4.2气温观测仪器应设在专用的百叶箱内。 4.4.3气温观测准确度应不大于0.5℃

    4.5.1当大项安全监测仪器或参数与大气压力相关时,应设天气压力观测项目,且应同步 进行观测。观测点应设置在相应的观测仪器附近。 4.5.2大气压力观测宜采用水银气压表或空盒气压计,也可采用电测大气压力传感器。 4.5.3大气压力观测准确度不大于0.3hPa

    4.6.1坝址附近应至少设置一个降水量观测点, 应在畜水前完成测点布置。 4.6.2观测场地应在比较开阔和风力较弱的地点设置,障碍物与观测仪器的距离不应小于 障碍物与仪器口高差的两倍。在降水倾斜下降时,四周地形或物体不影响降水落入观测仪 器内。 4.6.3坝区降水量观测设备应采用雨量器,有条件时可用遥测雨量计。 4.6.4降雨量观测准确度应满足《降水量观测规范》(SL21)要求,

    4.7.1冰冻观测应包括冰压力、动冰压力、冰厚、冰温度等。 4.7.2静冰压力及冰温观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结冰前,可在坚固建筑物前缘,自水面至最大结冰厚度以下10cm~15cm处,每 20cm~40cm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附近相同深度处设置一个温度计并同时双 测。 2自结冰之日起开始观测,每日至少观测两次。在冰层胀缩变化剧烈时期,应加密 测次。 3冰压、冰温观测的同时,应进行冰厚观测。 4.7.3动冰压力观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在各观测点动冰过程出现之前,消冰尚未发生的条件下,在坚固建筑物前缘适 当位置及时安设压力传感器进行观测。 2在风浪过程或流冰过程中应进行连续观测。 3应同时进行冰情、风力、风向观测

    4.8坝前淤积和下游冲刷

    4.8.1坝前淤积和下游冲刷区域应至少各设置一个观测断面。库区应根据水库形状、规 模,自河道入库区直至坝前设置若干观测断面,每个断面的库岸可设立相应的控制点。 4.8.2可采用水下摄像法、地形测量法或断面测量法进行观测。

    5.1.1变形监测项目应包括项体变形、裂缝、接缝,坝基变形以及近项区岩体、高边 坡、滑坡体和地下洞室的位移等。 5.1.2变形监测平面坐标及水准高程应与设计、施工和运行各阶段的控制网坐标系统相 致。有条件的工程应与国家控制网坐标系统建立联系。 5.1.3位移测量中误差应不大于表5.1.3的规定。坝体、坝基、近坝区岩体、高边坡、滑 坡体的位移量中误差相对于工作基点计算。

    表5.1.3变形监测的准确度

    特长大坝、特大滑坡及其它特殊情况下监测的准确度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设计中 确定。 5.1.4 各项监测设施应随施工的进展及时埋设安装,并观测初始值。各种初始值至少应 观测两次,合格后取均值。主要监测项目初始值应在蓄水前取得。

    5.1.4各项监测设施应随施工的进展及时理设安装,并观测初始值。各种初始值至少应 观测两次,合格后取均值。主要监测项目初始值应在蓄水前取得。 5.1.5变形监测工作应遵守下列规定: 被测物上的各类测点应与被测物牢固结合,能代表被测物的变形。被测物外的各 类测点,应保证测点稳固可靠,能代表该处的变形。基准点应建在稳定区域。 2 监测设备应有必要的保护装置。各种表面变形电测设备不应设在可能被水淹没的 部位。 变形监测仪器、设备的准确度应与表5.1.3的要求相适应,并应长期稳定可靠,使 用、维护方便。 4 户外监测应选择有利时段进行。 5.1.6 变形量的正负号应遵守以下规定: 1 水平位移:向下游为正,向左岸为正,反之为负。 2船闸闸墙的水平位移:向闸室中心为正,反之为负。 3垂直位移:下沉为正,上升为负。 4倾斜:向下游转动为止,向左岸转动为止,反之为负。 5接缝和裂缝开合度:张开为正,闭合为负

    5.1.5变形监测工作应遵守下列规定:

    高边坡和滑坡体位移:向下滑为正,向河谷为正,向下游为正,反之为负。 7地下洞室围岩变形:向洞室为正,反之为负。

    5.2.1水平位移的监测方法,宜作以下选择

    1重力坝或支墩坝坝体和坝基水平位移宜采用垂线法、弓引张线法和真空激光准直法监 测。若坝体较短、条件有利,坝体水平位移也可采用视准线法或大气激光准直法监测。 2拱坝坝体和坝基水平位移宜采用垂线法监测。若交会边长较短、交会角较好,坝体 水平位移可采用测边或测角交会法监测。有条件时,坝顶水平位移也可采用视准线法监 测。 3重点监测断面混凝土与岩体接触面宜布置基岩变形计,对高混凝土坝,宜采用多点 位移计;坝基和坝肩范围内的重要断裂或软弱结构面,可布置测斜仪、滑动测微计、多点 位移计和倒垂线组监测。 4近坝区岩体、高边坡和滑坡体的水平位移,采用边角网、视准线法和交会法监测。 高部可结合倒垂线法或其它适宜的方法监测。在条件合适时,可采用GPS方法监测。深层 立移可采用倒垂线组、多点位移计、测斜仪等进行监测, 5隧道、洞室等地下结构物的表面变形,可采用收敛计、交会法监测。地下结构物围 岩的变形,可采用多点位移计、滑动测微计监测。 6准直线的两端点和交会法的工作基点,应尽量设置倒垂线作为校核基准点。引张线 和真空激光准直的两端点,也可设在两岸山体深度足够的平洞内。视准线可在两端延长线 外设基准点;交会法工作基点可用边角网校核。 7重力项或支墩项如坝体较长,需分段设引张线时,分段端点应设倒垂线作为基准。 8观测近坝区岩体、高边坡或滑坡体的水平位移时,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应尽可能组成 边角网。

    5.2.2水平位移的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

    1垂线的设置,应首先选择地质或结构复杂的坝段,其次是最高坝段和其它有代表性 的坝段。拱坝的拱冠和坝顶拱端应设置垂线,较长的拱坝还应在1/4拱处设置垂线。各高程 廊道与垂线相交处应设置垂线观测点。 2大坝水平位移测点,应在坝顶和基础附近设置。高坝还应在中间高程设置测点,并 宜利用坝顶和坝体廊道延伸到两岸岩体内的平洞设置水平位移测点。 3监测近坝区岩体水平位移的边角网,除坝轴线两端附近布置测点外,下游不宜少于 4个测店

    5.2.3垂线宜按下列要求进行布置设计:

    1正垂线可采用“一线多测站式”,线体设在预留的专用竖并或管道内,也可利用其 它竖井或宽缝设置。单段正垂线体长度不宜大于50m。 2倒垂线宜采用“一线一测站式”,不宜穿越廊道。倒垂钻孔深入基岩的深度应参照 坝工设计计算结果,达到变形可忽略处;缺少该项计算结果时,钻孔深度可取坝高的1/4~ 1/2;钻孔深度不宜小于建基面以下10m。 3当正、倒垂线结合布置时,正、倒垂线宜在同一个观测墩上衔接。

    4垂线设计的具体要求见附录C.1。 5.2.4引张线的布置设计应考虑下列因素: 1引张线宜采用浮托式。线长不足200m时,可采用无浮托式。 2引张线应设防风护管。 3引张线法设计的具体要求见附录C.2。 5.2.5 视准线可按照实际情况选用活动牌法或小角度法。视准

    设计的具体要求见附录C.3

    5.2.6激光准直的布置设计应考虑下列因素

    1真空激光准直宜设在廊道中,也可设在坝顶。 2大气激光准直宜设置在坝顶,也可设在气温梯度较小、气流稳定的廊道内,两端点 的距离不宜大于300m。在坝顶设置时,应使激光束高出坝面和旁离建筑物1.5m以上, 3设计的其它具体要求见附录C.4。 5.2.7边角网包括三角网、测边网和测边测角网三种。边角网设计时应做可靠性评价, 可靠性因子值不宜小于0.2。如因条件限制,个别观测量不能满足此要求时,则应在观测 中采取特殊措施,以排除观测值蕴含粗差的可能性。 应根据被监测对象的特殊要求和具体条件做好优化设计,按最小二乘法进行准确度预 估,测点在指定方向的位移量中误差应不大于表5.1.3中的规定。 边角网点均应建造观测墩,观测墩顶部应设强制对中底盘,各种观测墩的结构见附录 C.12。

    边角网的具体设计要求见附录C.5。

    5.2.8交会法包括测角交会、测边交会和测边测角交会三种。应依据实际情况结合准确 度预估进行设计,位移量中误差应不大于表5.1.3中的规定。一般情况下的布置要求见附 录C.6。

    5.2.9钻孔测斜仪的钻孔宜铅直布置,滑动测微计的钻孔宜沿结构面垂直方向布置。钻 孔孔口应设保护装置,有条件时,孔口附近应设大地水平位移测点。 5.2.10多点位移计宜布置在有断层、裂隙、夹层层面出露的边坡坡面和坝基上,以及隧 道、洞室等地下结构物中。在需要监测的软弱结构面两侧各设一个锚固点,最深的一个锚 固点宜布置在变形可忽略处。仪器可在水平、垂直或任何方位的钻孔中安装。一般一个孔 内设3个~6个测点为宜。钻孔孔口应设保护装置,必要时可在孔口附近设大地位移测 点。

    5.2.11精密水准法监测大坝垂直位移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项体和坝基的垂直位移,应采用一等水准测量,并应尽量组成水准网。近项区岩 本、高边坡和滑坡体的垂直位移,可采用二等水准测量。一等水准网应尽早建成,并取得 基准值。具体要求见附录C.10。 2水准路线上每隔一定距离应埋设水准点。水准点分为基准点(水准原点)、工作基

    点(项体、坝基垂直位移观测的起测基点)和测点三种。各种水准点应选用适宜的标右或 标志。水准基准点可设在坝下游1km~5km处。基准点宜用双金属标(或钢管标),若用 基岩标应成组设置,每组不得少于三个水准标石,并宜采用深理标志。工作基点应设置在 距坝较近处,一般两岸各设一个,可采用基岩标、平洞基岩标、岩石标。坝体上的测点宜 采用地面标志、墙上标志、微水准尺标:坝外测点宜采用岩石标、钢管标。水准标石结构 见附录C.12 3应在基础廊道和坝顶各设一排垂直位移测点,高坝应根据需要在中间高程廊道内增 设测点。各排测点的分布,一般每一坝段一个测点。坝顶和不同高程廊道的水准路线,可 通过高程传递连接。近坝区岩体垂直位移测点的间距,在距坝较近处一般为 0.3km~0.5km;距坝较远处可适当放长,一般不超过1km。 5.2.12连通管法(即液体静力水准法)和真空激光准直系统适用于测量坝体和坝基的垂 直位移,连通管和真空激光准直系统宜设在水平廊道内,也可设在坝顶,两端应设垂直位 移工作基点。设在坝顶的连通管测量系统宜加隔热防冻保护设施。 5.2.13 三角高程法适用于近坝区岩体、高边坡和滑坡体的垂直位移监测。必要时可将此 法与边角网结合组成“三维网”。 5.2.14 坝体和坝基的倾斜,应采用一等水准测量,也可采用连通管和遥测倾斜仪监测。 测点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1基础附近测点宜设在横向廊道内,也可在下游排水廊道和基础廊道内对应设置测 点。坝体测点与基础测点宜设在同一垂直面上,并应尽量设在垂线所在的坝段内。 2 项体倾斜监测布置置在基础高程面附近设置1个~3个测点,高坝坝顶和中部高程 廊道内宜设置2个~4个测点。 3用精密水准法测量倾斜,两点间距离,在基础附近不宜小于20m,在坝顶不宜小于 6m。 4连通管应设在两端温差较小的部位。 5.2.15接缝和裂缝开度的监测布置宜按下列要求进行: 1在可能产生裂缝的部位(如坝体受拉区、接缝处、基岩面高程突变部位及碾压混 凝土坝上游防渗层与内部碾压混凝土的界面处、坝内厂房顶部等)和裂缝可能扩展处,宜 在混凝土内或表面布置裂缝计。 2在重力坝纵缝面和拱坝横缝面每个灌浆区中心宜布置测缝计,高拱坝在横缝面距 上下游面2.5m以上的位置还宜各增设一支测缝计。 3 在坝距、岸坡较陡坝段的基岩与混凝土接合处,布置单向、三向测缝计或裂缝 计。 4在预留宽槽回填混凝土时,宜在宽槽上下游面不同高程处布置测缝计。 5岩体地表裂缝一般采用大量程测缝计或土体位移计进行监测,仪器安装方向应与滑 移方向一致并水平安设。 5.2.16地下洞室壁面的位移宜采用收敛计、位移计、滑动式测微计监测,收敛计主要用 于施工期洞室位移监测。围岩松动范围宜采用多点位移计、声波仪监测,声波仪应在洞室 开挖前后监测。

    5.2.17大型地下厂房可采用引张线配合垂线进行水平位移监测,采用液体静才

    行垂直位移监测,必要时也可采用真空激光准直系统进行监测。 5.2.18围岩径向位移可采用多点位移计监测,多点位移计宜布置在围岩顶部及两侧,钻 孔深度应根据地质条件,参照计算成果,达到变形可忽略处。一般一个孔内设3个~6个 测点为宜

    5.3监测设施及其安装

    5.3.1在基础开挖的设计高程或混凝土浇筑到基础廊道底板时,应及时进行倒垂孔的施 工,并埋设钻孔保护管。应尽量减少倒垂孔的倾斜度,保护管有效孔径必须大于75mm。 到垂造孔的具体要求见附录C.14。 正垂线安装的具体位置视垂线井(竖井、预留孔、宽缝)壁的不铅直度和不平整度而 定,在留足位移空间的前提下,应使测线与并壁的距离最小。 垂线安装的具体要求见附录C.1。 5.3.2各种水平位移监测设备及接缝裂缝监测设备安装前,应按设计图纸做好放样工 作。各种设备安装的具体要求见附录C.2~C.6和C.12~C.13。 5.3.3 建筑物外的水准点不应设在地下水位高或易受剧烈振动影响的地点,并需便于观 测。水准基点的主标和双金属标应设置保护装置。 5.3.4微水准尺安装时,应将标柱精确调整铅直。标尺距地面的高度应便于观测。 5.3.5连通管两端观测墩顶部应等高程,观测墩顶面应水平;安装连通管时,应将管中 气泡全部排尽。具体要求见附录C.11。 5.3.6 测斜管安装时,测斜管的导槽应位于可能产生最大变形的方向。具体要求见附录

    5.4.1垂线观测可采用光学垂线坐标仪、遥测垂线坐标仪,也可采用其它同准确度仅 器。采用人工观测时,每一测次应观测两测回,两测回观测值之差不得大于0.15mm。具 体要求见附录C.1。

    仪。严禁单纯目视直接读数。人工观测时,每一测次应观测二测回。当使用读数显微镜 时,两测回观测值之差不得大于0.15mm;当使用两用仪、两线仪或放大镜时,两测回观 则值之差不得大于0.3mm。具体要求见附录C.2。 5.4.3视准线应采用视准仪或J1型经纬仪或准确度不低于J1型经纬仪的全站仪进行观测 每一测次应观测二测回,采用活动规标法时,两测回观测值之差不得超过1.5mm;采用 小角度法时,两测回观测值之差不得超过3.0”。具体要求见附录C.3。 5.4.4大气激光准直每一测次应观测二测回,两测回观测值之差应不大于1.5mm。真空 激光准直每一测次应观测一测回,两个“半测回”测得偏离值之差应不大于0.3mm。具 体要求见附录C.4。

    5.4.5采用边角网和交会法观测时,

    全站仪进行观测,边角网测角中误差不得大于0.7”,交会法测角中误差不得大于1.0” 边长用标称准确度优于1mm+10°×D(D为所测距离,单位为mm)的测距仪或全站 仪直接测量。

    各种监测方法的具体要求见附录C.5及C.6。 5.4.6 一等水准应以So5型水准仪和瓦水准标尺进行观测。二等水准可用S,型水准仪进 行观测。也可用准确度不低于相应等级的数字水准仪进行观测。 三角高程测量中,天顶距应以J型经纬仪或准确度不低于J,型经纬仪的全站仪进行观 测。 各种观测方法的具体要求见附录C.10

    5.4.7单向机械测缝标点和三向弯板式测缝标点的观测,宜直接用游标卡尺或

    机测缝标点每测次均应进行两次量测,两次观测值之差不得大于0.2mm。 5.4.8光学机械监测仪器、设备,在监测开始前,应先晾仪器,使仪器、设备的温度与 大气温度趋于一致,再精密调平,进行观测。在晾仪器和整个监测过程中,仪器不应受到 日光的直接照射。

    5.4.9收敛观测时,应将测桩端头擦拭干净,收敛计钢尺不得受扭。根据不同的尺长调 节拉力装置,使钢尺达到选定的恒定张力。每一测次应观测二测回,二次读数差不应大于 收敛计的误差范围。观测时,应同时测记环境温度。 5.4.10安装在地下工程的多点位移计施工期间的观测,基准值确定后,当测点近区爆破 时,爆破前后应各观测一次,以观测位移增量。爆前爆后位移变化较大或爆后位移变化较 快时,应加密观测次数。施工期间开挖掌子面距离监测断面1倍洞径以内时,应加密测 。

    5.4.11测斜管观测,测斜仪放入测斜管,导向轮应置入要测量方向的导向槽中。测斜仪 应至管底静置15min,自下而上测读至管口;再将测斜仪旋转180°放入管底,自下而上 测读至管口,为一个测回

    6.1.1渗流监测项目应包括扬压力、渗透压力、渗流量、绕坝渗流和水质监测。 6.1.2采用压力表测量测压管水头时,应根据管口可能产生的最大压力选择压力表量程。 压力表量程以1.2倍最大压力为宜,准确度应不低于1.6级。 采用渗压计测量渗透压力时,应根据被测点可能产生的最大压力选择渗压计量程。渗 压计量程以1.2倍最大压力为宜,准确度应不低于0.5%FS。 6.1.3量水堰堰顶水头监测的准确度应不低于1.0mm。

    6.1.1渗流监测项目应包括扬压力、渗透压力、渗流量、绕坝渗流和水质监测

    6.2.1扬压力监测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坝基扬压力监测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工程规模、坝基地质条件、渗流控制措施等 进行布置,纵向和横向断面应结合布置。宜设纵向监测断面1个~2个,横向监测断面至少 3个。 2纵向监测断面宜布置在第一道排水幕线上,每个坝段应至少设一个测点;重点监测 部位测点数量应适当加密。坝基有大断层或强透水带的,灌浆幕和第一道排水幕之间宜 加设测点。 3横向监测断面应选择最大坝高坝段、岸坡坝段、地质构造复杂坝段和灌浆惟幕折转 坝段。横断面间距一般为50m~100m,如坝体较长,坝体结构与地质条件大致相同,则可 加大横断面间距。对支墩坝,横断面可设在支墩底部。 4每个断面设置3个~4个测点,测点宜布置在各道排水幕线上。若地质条件复杂,可 适当加密测点。在防渗墙或板桩后宜设测点。有下游惟幕时,应在其上游侧布置测点。 5扬压力监测孔在建基面以下深度不宜大于1m,与排水孔不应互换或代用。 6坝基若有影响大坝稳定的浅层软弱带,应增设测点,一个钻孔宜设一个测点,浅层 软弱带多于一层时,渗压计或测压管宜分孔安设。渗压计的集水砂砾段或测压管的进水管 段应理设在软弱带以下0.5m~1.0m的基岩内。应做好软弱带处导水管外围的止水,防止下 层潜水向上层的渗透。 7坝基扬压力可理设渗压计监测,也可理设测压管监测,

    6.2.2坝体渗流监测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项体水平施工缝渗透压力宜采用渗压计进行监测。测点应布置在上游坝面至坝体排水 管之间,测点间距自上游面至排水管间由密渐疏,上游第一个测点距坝面的距离应不小于 20cm。理设截面应与应力监测截面相结合。

    6.2.3渗流量监测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结合工程渗流水的流向、集流和排水设施,统筹规划渗流量监测布置。 2项基和坝体渗流量应分别监测。河床项段和两岸项段的坝基渗流量应分段监测,必 要时可单独监测每个排水孔的渗流量。坝体上游侧排水管的渗漏水流入排水沟后,可采用 分段集中的万式进行监测 3廊道或平洞排水沟内的渗漏水宜用量水堰法监测,也可用流量计监测。排水孔渗流 量很小的渗漏点宜用容积法监测。坝体混凝主缺陷、冷缝和裂缝的渗漏水一般采用目测法 险香,渗漏水量较大时,应采用容积法或量水堰法监测

    6.2.4绕坝渗流监测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绕坝渗流监测点应根据坝址地形、枢纽布置、渗流控制工程措施及绕坝渗流区域的 地质条件布置。宜在幕后沿流线方向分别布置2个~3个监测横断面,测点的分布靠坝肩 附近应较密,每个横断面布置3个~4个测点;必要时,幕前可各布置1个~2个测点。 2对于层状渗流地质情况,宜利用不同高程上的平洞布置监测测点;无平洞时,应将 钻孔至各层透水带,各层透水带分别布置测点,若一个钻孔内理设多个测压管或多个渗压 计,应做好测点之间隔水设施。

    6.2.5地下水位监测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近项区地下水位应根据项址地质、地形条件和地下水分布状态进行监测,并尽量不 用不同高程的探洞布置监测孔。 2对大坝安全有较大影响的滑坡体或高边坡,应尽量利用地质勘探钻孔作为地下水位 观测孔。 已查明滑动面的近坝岸坡,宜沿滑动面滑移方向或地下水渗流方向布置1个~2个监测 断面,水位观测孔钻孔应伸入滑动面以下至少1m;如滑坡体或高边坡体内有不同的隔水层 时,宜分层分别进行地下水位监测,并应做好层间隔水。 无明显滑动面的近坝岸坡,应分析可能的滑动面,根据可能的滑移方向或地下水渗流 方向布置监测断面。如滑动面距地表很深时,可在勘测平洞或专设平洞内钻孔监测地下水 位。 地下水逸出时,应布置浅孔监测,以监视表层水的流向和变化。 3坝址外近坝区有对大项坝基、坝肩的稳定性有重大影响的地质构造带,应进行地下 水位监测。沿渗流流线方向通过构造带至少布置1个监测断面,每个断面设置2个3个测 点;也可利用通过构造带的平洞或专门开挖平洞布置测点。 4近坝区地下水位监测宜采用测压管,也可采用渗压计。

    6.2.6地下洞室渗流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3对覆盖层浅的洞室,可从地表竖向钻孔埋设测压管或渗压计;对覆盖层厚的洞室, 可从洞内向围岩钻孔理设渗压计;如果洞室周围有排水洞、勘探平洞等,也可利用洞室钻 孔埋设。

    3对覆盖层浅的洞室,可从地表竖向钻孔埋设测压管或渗压计;对覆盖层厚的洞室, 可从洞内向围岩钻孔理设渗压计;如果洞室周围有排水洞、勘探平洞等,也可利用洞室钻 孔理设。 4在渗水处或排水孔处应按分区、分段原则集中进行渗水量监测。 6.2.7水质分析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排水孔或绕坝渗流孔,定期进行渗流水水质分析。发现有析出 物或侵蚀性水时,应取样进行全分析。 2在对渗流水水质分析的同时,应进行库水水质分析。 3水质宜进行简易分析,必要时应进行全分析或专门研究。简易分析和全分析项目 见附录D.1,其中的物理分析项目应在现场进行。

    6.2.7水质分析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排水孔或绕坝渗流孔,定期进行渗流水水质分析。发现有析出 物或侵蚀性水时,应取样进行全分析。 2在对渗流水水质分析的同时,应进行库水水质分析。 3水质宜进行简易分析,必要时应进行全分析或专门研究。简易分析和全分析项目 见附录D.1,其中的物理分析项目应在现场进行

    6.3.1测压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6.3监测设施及其安装

    1测压管包括进水管、导管与管口装置,进水管段应保证渗水能顺利进入管内。当 有可能塌孔或产生管涌时,应加设反滤装置。在完整的基岩中安装测压管时,可不需要进 水管和导管,仅安设管口装置,见附录D.2。 2测压管可采用施工期预埋方式,也可采用钻孔安装方式。惟幕附近的测压管应在 灌浆完成后钻孔安装,见附录D.2.2~D.2.3。 测压管一般采用竖直管并铅直埋设。需采用“L”型结构的测压管时,水平管进水管 端应略低,竖管口应引至不被渗水灌没高程以上至少0.5m,见附录D.2.4。 3采用压力表监测有压管时应一管一表,管内安装渗压计监测时管口出线应密封: 无压测压管可采用钢尺水位计观测,也可在管内安装渗压计或水位计监测,管口应设保执 装置。

    水管和导管,仅安设管口装置,见附录D.2 2测压管可采用施工期预埋方式,也可采用钻孔安装方式。惟幕附近的测压管应在 灌浆完成后钻孔安装,见附录D.2.2~D.2.3。 测压管一般采用竖直管并铅直埋设。需采用“L”型结构的测压管时,水平管进水管 端应略低,竖管口应引至不被渗水淹没高程以上至少0.5m,见附录D.2.4。 3采用压力表监测有压管时应一管一表,管内安装渗压计监测时管口出线应密封; 无压测压管可采用钢尺水位计观测,也可在管内安装渗压计或水位计监测,管口应设保护 装置。 4测压管安装后,应做抽、注水试验,其灵敏度应满足要求, 6.3.2渗压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渗压计可采用施工期预埋方式,也可采用钻孔埋设安装方式。惟幕或固结灌浆带 附近埋设安装的渗压计应在灌浆后钻孔安装,见附录D.3。 2在混凝土浇筑面或基岩面预埋渗压计时,应采取措施,避免下一序混凝土浆液堵 塞渗压计滤头,见附录D.3.4与D.3.5。 6.3.3量水堰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量水堰应设在排水沟的直线段,堰身采取矩形断面。量水堰的具体要求见附录 D.4。 2量水堰宜采用直角三角堰或矩形堰,三角堰适用于流量为1L/s~70L/s的量测范 围,矩形堰适用于流量大于50L/s的情形。当渗流量小于1L/S,可采用容积法。量水堰结 构见附录D.4。

    1渗压计可采用施工期预理方式,也可采用钻孔理设安装方式。幕或固结灌浆带 附近理设安装的渗压计应在灌浆后钻孔安装,见附录D.3。 2在混凝土浇筑面或基岩面预埋渗压计时,应采取措施,避免下一序混凝土浆液堵 塞渗压计滤头,见附录D.3.4与D.3.5。 6.3.3量水堰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量水堰应设在排水沟的直线段,堰身采取矩形断面。量水堰的具体要求见附录 D.4。 2量水堰宜采用直角三角堰或矩形堰,三角堰适用于流量为1L/s~70L/s的量测范 围,矩形堰适用于流量大于50L/s的情形。当渗流量小于1L/s,可采用容积法。量水堰结 构见附录D.4

    6.4.1采用压力表测量测压管内水压力时,初装及拆后重装的压力表应待压力稳定后测 读。压力表校准或检定周期不大于1年

    6.4.2采用钢尺水位计测量测压管水位时,应平行测定二次,其读数差应不大于2cm。 6.4.3 采用容积法测量渗流量时,容器充水时间根据渗流量的大小确定,一般应不小于 10S,渗漏量两次测值之差不得大于其平均值的5%。 6.4.4采用水尺、水位测针测量量水堰堰上水位时,应平行测定二次,其读数差应不大于 1mm。 6.4.5水质分析所需水样应在规定部位取样。在监测孔取样进行分析时,应取库水水样进 行同比分析。 6.4.6应对坝体混凝土或坝基础中的析出物取样进行化学分析,检查是否有化学管涌与机 械管涌发生。

    7.1.1应力、应变及温度监测项目应包括混凝主或岩石内部及其表面(或接触面)的应 力、应变监测、锚杆(锚索)应力监测、钢筋应力监测、钢板应力监测、温度监测等。 7.1.2应力、应变及温度监测应与变形监测和渗流监测项目相结合布置,重要的物理量宜 布置相互验证的监测仪器,

    7.2.1混凝土的应力和应变监测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根据坝型、结构特点、应力状况及分层分块的施工计划,合理布置测点,使监 则成果能反映结构应力分布及最大应力的大小和方向,以便和计算成果及模型试验成果进 对比,以及与其它监测资料综合分析。 2测点的应变计只数和方向应根据应力状态而定。空间应力状态宜布置7向~9向应 变计,平面应力状态宜布置4向或5向应变计,主应力方向明确的部位可布置单向或两向 应变计。 3每一支应变计(组)旁1.0m~1.5m处布置一支无应力计。无应力计与相应的应变 十(组)距坝面的距离应相同。无应力计筒内的混凝土应与相应的应变计(组)处的混凝土 相同,以保证温度、湿度条件一致。无应力计的筒口宜向上;当温度梯度较大时,无应力 计轴线应尽量与等温面正交。200m以上特高拱坝的无应力计的结构型式及安装埋设方式宜 进行专门论证。 4坝体受压部位可布置压应力计,以便与应变计(组)相互验证。压应力计和其它仪 器之间应保持0.6m~1.0m的距离。 7.2.2重力坝应力和应变的监测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根据坝高、结构特点及地质条件选定重点监测断面。 2在重点监测坝段可布置1个~2个监测断面。在监测断面上,可在不同高程布置几 个水平监测截面。水平监测截面宜距坝底5m以上,必要时另在混凝土与基岩结合面附近 布置测点。 3 同一浇筑块内的测点应不少于2点,纵缝两侧应有对应的测点;通仓浇筑的坝 体,其监测截面上宜布置5点。 4 项鐘和项趾应加强监测,除布置应力、应变监测权器外,还应配合布置其它权 器。 5监测项体应力的应变计(组)与上下游项面的距离宜天于1.5m~2.0m(在严寒地 区还应大于冰冻深度),纵缝附近的测点宜距纵缝1.0m~1.5m。 6边坡陡峻的岸坡坝段,宜根据设计计算及试验的应力状态布置应变计(组)。 7表面应力梯度较大时,应在距坝面不同距离处布置测点。宜布置单向或两向应变 计。 8整体式重力坝的仪器布置可参照拱坝进行。

    7.2.3拱坝应力和应变的监测布置应符合下列

    1根据拱坝坝高、体形、坝体结构及地质条件,可在拱冠、1/4拱圈处选择铅直监测 断面1个~3个,在不同高程上选择水平监测截面3个~5个。 2在薄拱坝的监测截面上,靠上、下游坝面附近应各布置一个测点,应变计(组)的 主平面应平行于坝面:在厚拱坝或重力拱坝的监测截面上应布置2个~3个测点。拱坝设 有纵缝时,测点可多于3个。 3监测截面应力分布的应变计(组)距坝面应不小于1.0m,测点距基岩开挖面应大 于3.0m,必要时可在混凝土与基岩结合面附近布置测点。 4拱座附近的应变计(组)支数和方向应满足监测平行拱座基岩面的剪力和拱推力 的需要,在拱推力方向还可布置压应力计。 5坝、坝趾表面应力和应变监测的布置要求与重力坝相同。 7.2.4坝基、坝肩、边坡、地下洞室应力和应变的监测布置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1监测断面应选择地质条件、结构形式、受力状态等具有代表性或关键的部位,宜 选择一个重点监测断面,在其附近设监测断面1个~2个。在重点监测断面,应力和应变 宜与其它监测项目结合布置。 重力坝宜在坝和坝趾部位布置测点;拱坝的测点应布置在应力变化较大的部 位。 3坝基、坝肩、边坡、地下洞室采用锚杆、预应力锚索等加固措施时,应进行锚杆 (锚索)应力监测。 锚杆监测宣选择有代表性的部位按锚杆的形式进行抽样,监测数量占锚杆总数的3% 5%。每根锚杆宜布置1个~3个测点,仪器采用锚杆应力计。 预应力锚索监测宜按锚索吨位进行抽样,监测数量占预应力锚索总数的3%~5%,每个 典型地质地段或每种锚索应监测2根~3根,仪器宜采用锚索测力计。 7.2.5在重要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内应布置钢筋应力测点。监测钢筋应力的钢筋计应与 受力钢筋焊接在同一轴线上。当钢筋为弧形时,其曲率半径应大于2.0m,并须保证钢筋 计中间的钢套部分不弯曲。 有条件时可在钢筋计附近混凝土内布置应变计及无应力计,同时监测钢筋和混凝土的 受力状态。 对预应力闸墩及隧洞等结构,应布置预应力镭索测力计。 7.2.6对于影响大坝或电站安全运行的压力管道、蜗壳等水工钢结构,应布置钢板应力 监测断面。在圆形监测断面上宜至少布置3个测点。蜗壳或其它水工钢结构可根据应力分 布的特点布置测点。每一测点宜布置环向(切向)和轴向的小应变计,用专用夹具定位, 布置测点处钢板的曲率半径不宜小于1.0m。 7.2.7坝体和坝基温度监测布置宜按下列要求进行: 1温度监测应设置在重点监测坝段,其测点分布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和施工方 法而定。 2坝体温度测点应根据温度场的特点进行布置。在温度梯度较大的坝面或孔口附近 测点宜适当加密。布置坝体温度测点时,宜结合布置坝面温度和基岩温度测点

    7.2.6对于影响大坝或电站安全运行的压力管道、蜗壳等水工钢结构,应布置钢板应力 监测断面。在圆形监测断面上宜至少布置3个测点。蜗壳或其它水工钢结构可根据应力分 布的特点布置测点。每一测点宜布置环向(切向)和轴向的小应变计,用专用夹具定位 布置测点处钢板的曲率半径不宜小于1.0m。

    1温度监测应设置在重点监测坝段,其测点分布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和施工方 法而定。 2坝体温度测点应根据温度场的特点进行布置。在温度梯度较大的坝面或孔口附近 测点宜适当加密。布置坝体温度测点时,宜结合布置坝面温度和基岩温度测点。 3在能兼测温度的其它仪器处,不宜再布置温度计。

    4 在重力坝监测坝段的中心断面上,宜按网格布置温度测点,网格间距为8m 15m。对于坝高150m以上的高坝,间距可适当增加到20m,以能绘制坝体等温线为原 则。引水坝段的测点布置应顾及空间温度场监测的需要。 5在拱项监测坝段,根据坝高不同可布置3个~7个监测截面。在截面和监测断面的 每一条交线上可布置3个~5个测点。在拱座的应力监测截面上可增设必要的温度测点。 6在重力坝纵缝面和拱坝横缝面各灌浆区如未布置兼测温度的测缝计,每个灌浆区 宜布置温度计。 7 可在距上游5cm~10cm的坝体混凝土内沿高程布置坝面温度测点,间距宜为 1/15~1/10坝高,死水位以下的测点间距可加大一倍。多泥沙河流的库底水温受异重流影 响,该处测点间距不宜加大。表面温度计在蓄水后可作为坝前库水温度计。在受日照影响 的下游坝项面可适当布置若干坝面温度测点。当拱坝两岸日照相差很大时,下游面宜分别布 置温度测点。 8在坝体温度监测断面的底部,宜在靠上、下游附近各设置一个5m~10m深的孔, 在孔内不同深度处布置测点监测基岩温度。钻孔孔洞应用水泥砂浆回填,

    7.3.1 仪器安装应保持止确位置及方向,及时对仪器进行检测,并防止仪器损环,各种 仪器的安装要求见附录E 7.3.2 仪器周围回填混凝主时,应人工分层振揭密实。混凝土下料时应距仪器1.5m以 上,振揭时振揭器与仪器的距离应大于振动半径,宜不小于1.0m。 7.3.3 当施工机械化程度高、浇筑强度大时,可采用预置埋设槽的方法,即在混凝土浇 筑后拆除埋设槽模板,清理冲毛,将仪器埋入槽内,然后回填混凝土。 7.3.4监测仪器埋设时,应及时记录仪器及电缆埋设参数及附近浇筑的混凝土和环境条 件。安装后,应及时做好标识与保护。 7.3.5应按监测设计要求进行电缆连接和编号,具体要求见附录F

    7.4.1埋设初期一个月内,应变计、无应力计和温度计观测宜按如下频次进行:前24h, 1次/4h;第2天~3天,1次/8h;第4天~7天,1次/12h;第7天~14天,1次/24h;之后按附 录A的表A.0.2中施工期测次要求进行观测。 7.4.2 使用直读式接收仪表进行观测时,每月应对仪表进行一次检验。如需更换仪表, 应先检验是否有互换性。 7.4.3仪器设备应妥加保护。电缆的编号牌应防止锈蚀、混淆或丢失。电缆长度需改变 时,应在改变长度前后读取测值,并做好记录。集线箱及测控装置应保持于燥。 7.4.4仪器埋设后,应及时按适当频次观测以便获得仪器的初始值。初始值应根据埋设 位置、材料的特性、仪器的性能及周围的温度等,从初期各次合格的观测值中选定。为 于监测资料分析,在各分析时段的起点应按适当频次观测,以便获得仪器的基准值。

    8. 1. 1一般规定

    1混凝土坝地震反应监测应监测强震时坝址地面运动的全过程及其作用下混凝主项 的结构反应,并通过强震记录的处理分析对大坝作出震害评估。监测物理量主要是加速 度。 2 设计烈度为7度及以上的1级大坝,或设计烈度为8度及以上的2级大坝,应设置结 构反应台阵,主要记录地震动加速度,对1级高混凝土坝,可增加动水压力监测。 3结构反应台阵应根据大坝工程等级、设计烈度、结构类型和地形地质条件进行布 置。 4地震反应监测应与现场调查相结合。当发生有感地震时或坝基记录的峰值加速度 大于0.025g时,应及时对大坝结构进行现场调查

    8.1.2监测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安装和管理维护的技术要求等。 2结构反应台阵测点应包括河谷自由场测点和坝体结构反应测点。 1)在坝址区附近、高程接近建基面的完好岩体上,应设置一个河谷自由场测点, 测点宜布成水平顺河向、水平横河向、竖向三分量。 2)混凝土重力坝和支墩坝,宜在溢流坝段和非溢流坝段各选一个最高坝段,或地 质条件较为复杂的项段布置项体结构反应测点。测点宜布置在坝顶、下游面变坡部位、 2/3坝高、1/3坝高、坝基等位置附近。传感器测量方向以水平顺河向为主,重要测点宜布 置水平顺河向、水平横河向、竖向三分量。 3)混凝土拱坝,宜在顶拱拱冠、拱冠梁2/3坝高、拱冠梁1/3坝高、拱冠梁坝基、 左右1/4顶拱拱圈、两岸坝肩、两岸坝基1/2项高处各布置一个测点。根据具体情况可增加 测点。重要测点传感器测量方向应按水平径向、水平切向和竖向三分量布置,次要测点口 视情况布置两分量或单分量。 4)结构反应台阵的规模,1级天坝结构反应台阵应不少于18分量,2级大坝应不少 于12分量,3级大坝不宜少于6分量,

    8.1.3记录分析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1强震仪应具有自动触发功能,触发后地震记录信息应自动存储并传至计算机系统。 2应配备适合工业应用环境,有较高运算速度和较大存储容量的工业PC机,并配有 打印机等外围设备。 3宜配置便携式计算机作为移动工作站。 4应配置强震动加速度记录处理分析软件。 5有条件的大坝可增加便携式强震仪,

    8.1.5监测设施及其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根据监测设计要求对测点进行传感器安装及电缆布设,传感器安装要求见附录 G.0.4,电缆布置与要求见附录F。 2强震仪安装时应记录仪器出厂编号、仪器安装时间及理设前后的检查和对大坝脉 动响应的监测数据。

    8.1.6观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地震反应监测系统安装完成后,应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现场观测检查,确认各 通道信号及背景噪声情况。 2监测系统运行正常后,应进行场地地脉动和大坝的脉动反应测试,记录脉动加速 度时程,并进行分析。 3地震反应监测资料处理分析按附录G.0.9的要求进行。

    8.2.1水流流态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泄水、引水、过坝建筑物的进口流态应包括:来流对称性、水流侧向收缩、回流 范围、旋涡漏斗大小和位置和其它不利流态。 2泄水建筑物泄槽流态应包括:水流形态、折冲水流、波浪高度、水流分布、冲击 波、旁道水流及其产生的横比降、闸墩和桥墩的绕流流态等。 3泄水建筑物出口的流态应包括:上、下游水面衔接形式、面流、底流、挑流等。 4泄水建筑物下游河道的流态应包括:水流流向、回流形态和范围、冲淤区、水流 分布、对岸边和其它建筑物的影响等。 5水流流态可采用文字描述、摄影或录像进行记录,也可采用地面同步摄影测量等 方法进行测量

    1水面线观测应包括明流溢洪道水面、明流泄洪隧洞水面、挑射水舌轨迹线及水跃 波动水面等。 2明流溢洪道等泄水建筑物沿程水面线,可用直角坐标网格法、水尺法或摄影法进 行观测。 3挑流水舌轨迹线,可用经纬仪测量水舌出射角、入射角、水舌厚度,也可用立体 摄影测量平面扩散等。 4水跃长度及平面扩散可用水尺法或摄影法进行测量

    8.2.3动水压力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动水压力观测应包括时均压力、瞬时压力和脉动压力。输、泄水建筑物的动水压 力观测布置应能反映过水表面压力分布特征。 2动水压力测点应沿水流方向布置在闸孔中线、闸墩两侧和下游。溢流堰的堰顶、 坝下反弧及下切点附近以及其相应位置的边墙等处,有压管道进口曲线段、渐变段、分 段及局部不平整突体的下游壁面和过水边界不平顺及突变等部位,如闸门门槽下游边壁 挑流鼻坎、消力墩侧壁等。 3对于泄水孔、洞,应测量其边壁压力。 4对全看压隧洞 应选择考士控制断面, 测量洞壁动水压力,以确定压坡线

    5在脉动压力周围,应设置1个~2个测压管,以便测量时均压力,相互验证。 6时均压力可用测压管水银比压计进行测量;瞬时压力及脉动压力可采用脉动压力 传感器测量。

    .4流速监测应符合下孕

    1流速观测应根据水流流态、掺气及消能冲刷等情况确定,宜布置在挑流鼻坎末端、 溢流坝面、渠槽底部、局部突变处、下游回流及上下游航道等部位。 2顺水流方向选择若干观测断面,在每一断面上量测不同水深点的流速,特别应注意 水流特征与边界条件有突变部位的流速观测。 3流速可用浮标、流速仪、毕托管等进行观测

    8.2.5泄流量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流量观测按测试需要可包括固定测流断面和临时测流断面。固定测流断面应选择 断面稳定的地段;临时测流断面视泄水建筑物具体情况确定,若用浮标法需同时选定投标 断面和测量断面。 2泄流量可根据流速及水流断面推算

    8.2.6空化空蚀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空化空蚀观测应重点观测边界曲率突变或水流发生分离现象的部位,包括扩散 处、弯道岔道、消力墩下游面及底部、闸门槽、溢流面反弧段、底孔出流与坝面溢流交汇 处、不平整及突体处。 2空化可用水下噪声探测仪观测。空蚀可用目测、摄影、拓模等计量。 8.2.7掺气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掺气测点应设置在掺气减蚀设施后的水流底层,观测掺气量、掺气浓度及其发展

    1掺气测点应设置在掺气减蚀设施后的水流底层,观测掺气量、掺气浓度及其发展 过程,研究掺气浓度分布规律。 2应加密水舌落点和冲击力的测点,测出沿水深方向的含气浓度,并延伸测至上游 空腔中,测出水舌落点附近的最大掺气浓度和冲击力, 3掺气量可采用毕托管、风速仪等进行测量。掺气可用取样法、电阻法和同位素法 等进行观测

    8.2.8振动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振动测点应布置在溢流厂房的顶部面板、泄水闸门、弧形支撑梁、导墙、输水管 道段、开关站等易产生振动的部位 2振动观测可用拾振器和测振仪等观测。

    8.2.9下游雾化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雾化测点应布置在下游两岸岸坡、开关站、高压电线出线处、发电厂房、对岸坡 稳定、生产生活、自然景观有影响的部位。

    8.2.10消能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消能观测应包括底流、面流和挑流各类水流形态的测量和描述。其中对自由挑流 需测量水舌部面轨迹、平面扩散覆盖范围,碰撞挑流加测撞击位置。 2消能观测可用目测法和摄影法,也可用单经纬仪交会法和双经纬仪交会法。 3计算过坝水流的总消能率时,需测量通过下游标准河床断面的水位和流量。

    8.2.11冲刷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绿化标准规范范本1冲刷观测点应布置在溢流面、闸门下游底板、侧墙、消力池、辅助消能工、消力 牢及泄水建筑物下游泄水渠道和护坦底板等处。 2水上部分可直接目测和量测;水下部分采用抽干检查法、测深法、压气沉柜检测 法及水下电视检查法等。

    9.1.1监测自动化系统设计应遵循“实用、可靠、先进、经济”原则,并满足水库现代化 管理需要。 9.1.2监测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应统筹规划,可分步实施。 9.1.3仪器设备在满足准确度的前提下,系统结构力求简单、稳定、维护方便,易于改造 和升级。 9.1.4监测自动化系统的监测点或监测站,有条件的应配备独立于自动测量监测仪器的人 工测量设备,以备监测自动化设备故障时有连续测值,也可作为检验监测自动化设备的参 照设备。

    理软件、通信线路及装置、电源线路及装置、防雷装置等组成。 9.2.2监测自动化系统应具备下列基本功能: 1巡测、选测和定时测量功能; 2现场网络数据通信与远程通信功能; 3数据存储、管理及备份功能; 4掉电保护功能; 5网络安全防护功能; 6自检、自诊断功能; 7防雷及抗干扰功能; 8数据异常报警功能。 9.2.3纳入监测自动化系统的测点应至少包括以下测点: 1需要进行高准确度、高频次监测而难以进行人工观测的测点。 2监测点所在部位的环境条件不充许或不可能用人工方式进行观测的测点。 9.2.4监测仪器的技术性能指标应不低于被测量工程的要求,监测仪器品种、规格有条件 时宜尽量统一,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 9.2.5数据采集装置应满足下列基本性能: 1测量准确度:不低于本标准对测量对象准确度的要求。 2采样时间:巡测时小于30min,单点采集时小于30s。 3数据存储容量:不小于50测次。 4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大于6300h,其计算方法见附录H.1。 5数据采集缺失率:不天于2%,其计算方法见附录H.2。 6掉电运行时间:不小于3d(需强电驱动控制的设备除外)。 7防雷电感应:不小于500W。 8防潮、防锈蚀、防鼠、抗振、抗电磁干扰等。

    理软件、通信线路及装置、电源线路及装置、防雷装置等组成。 9.2.2监测自动化系统应具备下列基本功能: 1巡测、选测和定时测量功能; 2现场网络数据通信与远程通信功能; 3数据存储、管理及备份功能; 4掉电保护功能; 5网络安全防护功能; 6自检、自诊断功能; 7防雷及抗干扰功能; 8数据异常报警功能。 9.2.3纳入监测自动化系统的测点应至少包括以下测点: 1需要进行高准确度、高频次监测而难以进行人工观测的测点。 2监测点所在部位的环境条件不充许或不可能用人工方式进行观测的测点。 9.2.4监测仪器的技术性能指标应不低于被测量工程的要求,监测仪器品种、规格有条件 时宜尽量统一,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 9.2.5数据采集装置应满足下列基本性能: 1测量准确度:不低于本标准对测量对象准确度的要求。 2采样时间:巡测时小于30min,单点采集时小于30s。 3数据存储容量:不小于50测次。 4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大于6300h,其计算方法见附录H.1。 5数据采集缺失率:不天于2%,其计算方法见附录H.2。 6掉电运行时间:不小于3d(需强电驱动控制的设备除外)。 7防雷电感应:不小于500W。 8防潮、防锈蚀、防鼠、抗振、抗电磁十扰等

    9.3.1监测自动化系统安装过程中,应对系统仪器设备进行检查、检验、试验、参数标 定,并作好详细记录。 9.3.2系统设备安装及电缆布线应整齐,系统设备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系统设备支座 及支架应安装牢固。 9.3.3对于监测设施自动化更新改造的工程,在监测仪器设备安装时,应尽量不破坏原有 可用的监测设施。 9.3.4对每个自动化监测点进行快速连续测试,以检验测值的稳定性。 9.3.5监测自动化系统调试时生活垃圾标准规范范本,与人工观测数据进行同步比测,将监测自动化的基准调整 到与人工观测相一致。 9.3.6应逐项检查系统功能,以满足设计要求。 9.3.7系统安装调试完成后,应提交系统安装与调试报告。

    9.4.1监测自动化系统在试运行期,测量频次应不少于1次/天:在正常运行期,其测量频

    ....
  • 安全标准
  • 相关专题: 混凝土  
专题: 槽钢标准 |竣工资料 |线材标准 |工字钢标准 | 方便面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