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5799-2019 水电水利工程过水围堰施工技术规范.pdf

  • DL/T 5799-2019  水电水利工程过水围堰施工技术规范.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48.1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1-11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水利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DL/T 5799-2019  水电水利工程过水围堰施工技术规范

    DL/T57992019

    DL/T 5799 2019

    1.0.1为规范水电水利工程过水围堰施工,满足工程导流规划要 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水流控制。 1.0.3过水围堰施工应遵循就地取材、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施 工方便、利于环保的原则。 1.0.4过水围堰设计时应对挡水标准、没次数、设备撤离、排 水时间,以及围堰型式、平面布置、断面结构及基础处理等进行 综合经济分析。

    建设工程标准规范范本1.0.5水电水利工程过水围堰的设计、施工除应符合

    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DL/T 5799 2019

    2.0.1过水围堰overflow cofferdan

    按过水工况设计,超过设计挡水标准时允许堰过水、 或汛后可继续挡水保护基坑施工的围堰

    2.0.2洪枯水位变幅

    设计标准频率下洪峰流量时的水位与枯水期最大流量时的 位差值。

    导流时段内设计标准频率下的最大流量,即过水围堰导流 时,过水围堰与泄水建筑物联合泄洪的最大流量。

    2.0.5过流设计流量

    单宽流量为单位宽度上河流的流量。单宽流量是溢流建筑物 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值越大,对消能防冲越不利。

    衔接堰前水流、堰面和溢流护面的平台。为保证过堰水流启 动、过堰、溢流的平顺,平台转角处一般以圆弧作为过渡段。

    是围堰溢流护面斜坡水流及两岸折冲水流与下游水流的衔接 平台,平台水流属于水跃区域,具有消能防冲作用。有的做成反 角挑流结构,有的做成水垫池结构,以提高消能防冲功能、改善 底板受力。

    DL/T 5799 2019

    设置于堰顶平台上用于枯水期临时挡水防浪,过水后拆除或 自溃的袋装土石小围堰。

    由金属丝网机械编制或焊接加工成网笼状,通过盛填块石、 连接加固形成良好的地形适应性、过流排水性、维护修复性等, 用于抵抗水流冲刷的防护结构,包括钢筋石笼、铅丝石笼、锌铝 合金石笼网、格宾石网、雷诺护垫、石笼网兜、石笼网箱、加筋 石笼网等。

    在过水围堰过流前或遭遇超标准洪水时,采取在围堰设置自 溃式子堰充水缺口或管道阀门控制充水等基坑充水至设计设定高 程的措施,使上游围堰堰脚处形成水垫后再过流,以降低上下游 水位差带来的势能

    DL/T 5799 2019

    3.1.1进行过水围堰导流设计时应综合挡水建筑物坝址区域的水 文气象、地形地质、当地材料、枢纽布置及河道综合利用要求等 条件,充分考虑洪水标准、洪枯流量比、洪枯水位变幅、导流设 计流量、导流建筑物泄水能力等参数,合理选择导流建筑物规模, 优化施工总进度安排,进行上、下游过水围堰及枢纽建筑物过流 防护等设计。

    优化施工总进度安排,进行上、下游过水围堰及枢纽建筑物过流 防护等设计。 3.1.2洪枯水位变幅大、洪枯流量比较大,含沙量较小且被保护 对象允许施工期过水,经技术经济比较,过水围堰造价与基坑淹 没损失之和小于不过水围堰造价,且过水围堰修筑与基坑淹没损 失修复的时间之和不大于不过水围堰与基坑淹没损失修复的时间 或不影响总工期时,可采用过水围堰导流方式。 3.13应在可接受的洪水风险范围内选择过水围堰导流方式

    3.1.2洪枯水位变幅大、洪枯流量比较大,含沙量较小且被保

    3.1.2洪枯水位变幅大、洪枯流量比较大,含沙量较小且

    对象允许施工期过水,经技术经济比较,过水围堰造价与基坑 没损失之和小于不过水围堰造价,且过水围堰修筑与基坑淹没 失修复的时间之和不大于不过水围堰与基坑淹没损失修复的时 或不影响总工期时,可采用过水围堰导流方式。

    选出投资较少、工期较短和施工难度较小的方案,可能时宜通 建立风险率、投资总费用、施工总进度等因素的多准则决策模 进行选择。

    进行过水围堰结构设计时应根据不同堰型分别执行有关

    3.1.4进行过水围堰结构设计时应根据不同堰型分另

    水工建筑物的设计规范要求,但荷载组合只考虑正常运行洪水 情况。

    3.1.5进行过水围堰结构设计时应根据围堰型式、堰体材料、

    3.1.5进行过水围堰结构设计时应根据围堰型式、堰

    作条件等进行,主要考虑堰体自重、静水压力、扬压力、浪压力、 动水压力、泥沙压力、冻压力等。荷载计算应符合《水工建筑物 荷载设计规范》DL/T5077的有关规定。

    DL/T57992019

    3.1.6围堰结构设计应对围堰设计洪水位工况、围堰堰

    .1.6围堰结构设计应对围堰设计洪水位工况、围堰堰前水位降 客工况、围堰施工期工况、过水围堰不利工况进行计算分析,名 设计工况下的荷载组合宜根据实际情况采用。

    3.1.6围堰结构设计应对围堰设计洪水位工况、围堰堰前水位降 落工况、围堰施工期工况、过水围堰不利工况进行计算分析,各 设计工况下的荷载组合宜根据实际情况采用。 3.1.7设计过流工况复杂的过水围堰时宜进行水力模型试验。 3.1.8过水围堰过水前基坑宜充水形成水垫,基坑边坡覆盖层应 预先做好反滤压坡

    .1.8过水围堰过水前基坑宜充水形成水垫,基坑边坡覆盖层应 顶先做好反滤压坡

    3.2.1过水围堰设计前收集的基本资料应包括坝址区水文 象、地形与地质、工程项目设计资料、施工组织设计资料, 可能获得的围堰水力学条件、运行期泄流影响等资料,

    3.2.1过水围堰设计前收集的基本资料应包括坝址区水文与气

    3.2.2设计过水围堰时还应收集施工期淹没、通航、供水、灌溉、

    3.2.3项址区水文、气象资料主要包括河流的实测流量、水

    贝址河段汛期及枯水期水面比降,以及不同频率全年最大流量、 古水时段最大流量、分月最大流量、全年逐月平均流量、枯水时 没旬平均流量的计算值和设计洪水过程线等资料。

    3.2.4坝址区地形、地质资料主要包括实测坝址、堰址范围的

    形图和地质图,堰址范围河床及两岸覆盖层分布、层次、厚度、 颗粒组成、物理力学指标及渗透性、稳定性、抗冲刷能力等特性 指标,堰址范围河床及两岸岩体岩层产状、物理力学指标及渗透 性、稳定性、抗冲刷能力等特性指标,堰址范围河床及两岸软弱 地层、不良地质、地下水等情况;坝址周边建筑材料储量、物理 力学指标及开采运输条件等。

    3.2.5工程项目设计资料主要包括工程规模、平面布置、围

    3.2.6施工组织设计资料主要包括施工导截流方式、水工模型试

    验及关键工程施工总布置、总进度及施工方案资料,以及永久建 筑物基础开挖施工对围堰堰体稳定及基础渗透的影响

    DL/T57992019

    3.2.7围堰水力学条件主要包括围堰挡水水位、挡水流量、过流 流量、单宽流量、堰顶过流水深、流态及流速等要素,以及泄水 建筑物泄流对围堰坡脚的冲刷、堰体迎水面坡脚泥沙淤积和河床 覆盖层冲刷等情况。

    3.3.1过水围堰导流方式的导流建筑物等级应根据被保护对象、 失事后果、围堰工程规模和使用年限等划分为3、4、5三级,导 流建筑物级别具体按表3.3.1确定。

    注:1导流建筑物中的挡水建筑物和泄水建筑物,两者级别相同。 2表中各项指标以过水围堰挡水期情况作为衡量依据。 3表列的4项指标均按导流分期划分,保护对象一栏中所列永久建筑物级别是按《水 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划分。 4使用年限指导流建筑物每一施工阶段的工作年限。两个或两个以上施工阶段共用 的导流建筑物,其使用年限不能叠加。 5围堰工程规模一栏中,高度是指挡水围堰的最大高度,形成库容是指堰前设计水 位拦蓄在河槽内的水量,二者应同时满足。

    水围堰导流方式的设计洪水标准应根据导流建筑物的结 级别在表3.3.2规定的范围内选定。

    构类型和级别在表3.3.2规定的范围内选定。

    DL/T57992019

    表3.3.2导流建筑物的洪水设计标准「年(重现期)

    3.3.3当河流实测水文时间序列小于20年、工程地处暴雨中心、

    采用新型围堰结构型式、失事可能后果严重时,可选取表3.3.2 中的上限值。当采用上限值与下限值的导流工程规模、投资和技 术难度相差不大时也可选取上限值

    3.3.4当枢纽工程所在河段上游建有水库时,导流建筑物采

    共水设计标准及设计流量应考虑上游梯级水库的调蓄及调度影 向。导流设计流量应经经济技术比较后,由同频率的上游水库下 世流量和区间流量分析组合确定。

    3.3.5设计过水围堰时应在选择导流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及

    泄水建筑物数量和泄流能力的基础上,确定过水围堰的过流 流量,并应通过水力学计算,按照围堰过水时最不利工况进 流保护设计,必要时还应进行水工模型试验。

    导流泄水能力等,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在重现期320年(土石围 堰5~20年、胶凝砂砾石围堰3~20年、混凝土围堰3~10年) 范围内选定。当水文时间序列不小于30年时,可根据实测流量资 科分析选用。

    3.3.7与面板堆石坝坝体临时断面共同分担水头落差的过水围 堰,应结合坝体度汛形势分析论证围堰过水洪水设计标准和对 堰身坡面、堰岸接触带、坝体结构、基坑边坡等采取过流防护 措施。

    DL/T57992019

    3.3.8设计过水围堰挡水标准时应充分分析不同流量、水

    围堰工程量、淹没次数、施工工期等的影响,合理选择围堰挡 水的洪水流量,尽量延长施工有效期,降低施工难度和减少施工 造价。

    计流量为准,计算各月设计流量的重现期标准可用围堰正常运 行时的标准,经论证也可适当降低。土石围堰基础防渗施工平 台的洪水设计标准可按表3.3.2中的导流建筑物级别降低一级 选用。

    3.4.1上、下游过水围堰宜选择离坝轴线较近、河道顺直、地形 及地质条件较好、工程量较小、便于施工的位置布置。 3.4.2过水围堰轴线宜与河道水流流向垂直,使过堰水流归于主 河床,避免下游河床、岸坡产生危害性冲刷。 3.4.3过水围堰应选在基础地形、地质条件较好,地基易于处理, 堰体便于与岸坡、道路或已有建筑物连接的位置。 3.4.4上、下游过水围堰布置应满足围护建筑物基础开挖、施工 机械及施工道路布置等要求,且需满足基坑排水运行要求,堰脚 与坝基开挖边坡应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3.4.5围堰布置宜避开岸边冲沟、溪流汇进基坑。当避不开时应 采取相应措施。 3.4.6上、下游过水围堰迎水面坡脚距导流泄水建筑物进、出口 的间距,应满足围堰坡脚防冲要求,避免水流淘刷。 3.4.7过水围堰布置应考虑下游水位变幅的影响。 3.4.8过水围堰布置应考虑过水堰体、岸坡及基坑边坡防冲要求。 3.4.9过水围堰布置应满足堰体及防渗体与岸坡接头或与其他建 筑物的连接要求。 3.4.10过水围堰布置应考虑上游围堰与下游围堰之间或围堰与

    DL/T57992019

    贝体临时断面之间分担水流落差的功能,使水流衔接平顺,满足 销能防冲要求。

    3.5.1过水围堰堰体型式应满足稳定、防渗和抗冲要求,保证运 行期间安全可靠。 3.5.2围堰型式应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易于拆除,在预定的施 工期内可达到需要的断面和高程,过流前全部完成。 3.5.3上、下游过水围堰型式应根据河床断面、围堰位置、覆盖 层深度、洪水流量、过流水头、堰面流速、过流时间、当地材料、 施工工期等条件综合分析,选择土石过水围堰、胶凝砂砾石过水 围堰和混凝土过水围堰等。

    3.5.4土石过水围堰对基础适应性强,施工工艺简单,便

    3.5.4土石过水围堰对基础适应性强,施工工艺简单,便于抢 险、易于拆除,应优先采用。采用土石过水围堰时应符合下列 要求:

    1优先选用当地材料和开挖渣料。 2挡水水头不超过50m时宜优先选用土工膜作为堰体防渗 材料;当地有黏土、沙壤土、风化料或砾质土时,可作为堰体防 渗土料;特定条件下也可选用钢板桩心墙、混凝土心墙、混凝土 防渗墙、高压喷射灌浆、控制性惟幕灌浆、沥青混凝土防渗墙等 型式防渗。 3应做好溢流面、堰址下游基础、两岸接头及导流洞进出口 附近围堰坡脚的防冲保护。 4围堰过流堰头可选择实用堰或宽顶堰等堰型,消能防冲方 式可根据覆盖层深度、岩基开挖难度等选择坡面平台式、顺坡护 氏式和镇墩护脚式。

    DL/T5799—2019

    3.5.6采用混凝土过水围堰时,应综合分析临时土石围堰和导流 泄水建筑物布置、导流工程投资、围堰施工工期等因素,并应符 合下列要求: 1围堰宜建在岩石地基上。 2围堰宜采用重力式结构,河谷狭窄、地质条件良好时可采 用拱式结构。 3有条件时,应优先采用碾压混凝土围堰或堆石混凝土围堰。 4应有下游消能防冲保护措施

    3.6.1过水围堰堰体断面设计应根据堰基地质条件、筑堰材料性 能、围堰堰型、施工条件、施工工艺等因素初步拟定,再通过结 构计算予以确定。 3.6.2过水围堰过水段堰顶高程应按设计洪水静水位加波浪高度 确定,不另计安全超高值;不过水段的围堰堰顶高程不应低于设 计洪水静水位与堰顶安全超高值

    表3.6.2不过水围堰段堰顶安全超高值下限值(m)

    3.6.3当土石过水围堰不过水段的防渗体为斜墙式、心墙式时, 其设计洪水静水位以上的安全超高宜分别取值0.6m~0.8m、 0.3 m~0.6m 3.6.4过水围堰堰顶横河向宜做成两岸高、中间低的断面形式

    DL/T5799—2019并对两岸接头采取防护措施,保护过堰水流位于主河道,以减少水流对两岸接头及堰后岸坡冲刷破坏。3.6.5土石过水围堰堰顶宽度应满足与防渗墙的连接需要,般不宜小于5m,考虑机械通行需要和防汛抢险要求时宜选用6m~15m。3.6.6土石过水围堰的上游坡和下游坡坡比应根据材料性能特点选用,其坡比应保证堰体在过水饱和状态下的稳定要求,上游坡采用土料时坡比不宜陡于1:2.0、采用堆石料时坡比不宜陡于1:1.5。下游坡采用堆石防冲时,坡比不宜陡于1:1.5。对于高度小于15m的过水围堰,可选用表3.6.6的边坡坡比。表3.6.6土围堰边坡坡比(1:n)围堰设计高度(m)<55~1010~15围堰材料下游坡下游坡下游坡上游坡上游坡上游坡无排有排水无排水有排水无排水有排水水砂土2.52.02.03.02.02.253.02.02.25黏土2.01.51.752.51.752.03.01.752.0碎(砾)1.51.51.751.52.01.75石土砂砾石土1.751.52.01.752.52.0堆石1.51.51.51.51.51.53.6.7胶凝砂砾石围堰断面宜做成梯形,堰顶顶宽宜按3m7m选用,围堰断面应进行稳定计算,上游坡不宜陡于1:0.5,下游坡不宜陡于1:0.7。3.6.8混凝土过水围堰的结构型式可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条件允许、建筑材料易取、主体工程型式相似、临建设施适用、施工机械与模板通用等因素在重力式、拱式、空腹式、支墩式、圆筒式11

    DL/T57992019

    3.6.9混凝土过水围堰宜采用干地浇筑的重力式及拱式围堰的结 构型式。为简化岸坡接头型式、减少基础处理的工作量,方便快 速施工,也可做成拱式重力式过水围堰。 3.6.10重力式混凝土过水围堰上游面宜垂直设置,堰顶顶宽宜按 3m~7m选用,下游坡按稳定计算确定。拱式混凝土围堰堰顶宽 度宜按2m~5m选用。 3.6.11宜根据水力计算及水力学模型试验论证的各级流量下的 流态、水力要素、最不利工况等进行防冲设计过水围堰。对最不 利工况应通过采取降低过流水位落差、减缓溢流坡面流速、选择 合理消能型式、预充水形成水垫等有效措施改善过流流态和上、 下游水面衔接,并对堰坡过流面、基坑覆盖层、过流堆石坝体下 游坡、过流结构钢筋和止水、两岸岸坡接头处等部位采取防止冲 刷保护。

    3.6.9混凝土过水围堰宜采用干地浇筑的重力式及拱式围堰的结 构型式。为简化岸坡接头型式、减少基础处理的工作量,方便快 速施工,也可做成拱式重力式过水围堰。 3.6.10重力式混凝土过水围堰上游面宜垂直设置,堰顶顶宽宜按 3m~7m选用,下游坡按稳定计算确定。拱式混凝土围堰堰顶宽 度宜按2m~5m选用。

    3.6.10重力式混凝土过水围堰上游面宜垂直设置,堰顶顶宽宜 3m~7m选用,下游坡按稳定计算确定。拱式混凝土围堰堰顶 度宜按 2 m~5 m选用,

    3.6.11宜根据水力计算及水力学模型试验论证的各:

    3.6.12过水围堰上部设置子堰抵

    可采用土石、黏土袋、橡胶坝等子围堰型式。并应明确子围堰 除(或自溃)时间和拆除方式,确保汛期过流安全。

    3.7土石过水围堰堰体结构

    3.7.1土石过水围堰宜由堰体、防渗体、排水棱体和护面设施等 结构组成。 1面流消能的坡面平台面流式表面宜由上游坡、堰顶平台、 堰身坡面、消能平台、下游坡等组成; 2底流消能的顺坡护底底流式表面宜由上游坡、堰顶平台、 堰身坡面、下游护脚等组成; 3挑流消能的镇墩护脚挑流式表面宜由上游坡、堰顶平台、 堰身坡面、镇墩挑流平台等组成。 坡面平台面流式、顺坡护底底流式、镇墩护脚挑流式土石过 水围堰构成见图3.7.1。

    DL/T57992019

    一上游坡;2一堰顶平台;3一堰顶坡面;4一消能平台 5一下游坡:6一排水棱体:7一覆盖层:8一防渗墙

    a玻面平合面流式王石过水围堰

    1一上游坡;2一堰顶平台;3一堰身坡面;4一下游护脚; 5一覆盖层:6一黏土斜墙:7一防渗体

    b)顺坡护底底流式土石过水围堰

    .7.2土石过水围堰采用坡面平台面流式时,堰顶平台至下游 能平台间的堰身坡面坡比宜为1:5~1:6,条件受限时可适当放陡

    能平台间的堰身坡面坡比宜为1:5~1:6,条件受限时可

    DL/T57992019

    但不宜陡于1:3.5,特殊情况下坡比不应小于1:2.0;消能平台宽度 宜为10m~20m,特殊情况下不宜小于8m;下游坡坡比宜为 1:1.5~1:2.0。上游围堰的消能平台高程不宜低于下游围堰的堰顶 高程,也不宜高于下游围堰堰顶高程3m以上。 3.7.3土石过水围堰采用顺坡护底底流式时,堰至下游护底间 的堰身坡面坡比宜为1:3~1:5,条件受限时可适当放陡,但不宜 陡于1:2.0:下游护底长度宜根据水力学条件和覆盖层厚度确定 不宜小于20m。

    的堰身坡面坡比宜为1:3~1:5,条件受限时可适当放陡, 陡于1:2.0;下游护底长度宜根据水力学条件和覆盖层厚度 不宜小于20 m。

    3.7.4 ±石过水围堰采用

    台间的堰身坡面坡比宜为1:3~1:5。镇墩应建在基岩上,宜采 重力式挑流墩型式,借助挑流鼻坎形成挑流消能。挑流鼻坎应 于下游最高水位。

    3.7.5在过水围堰上游坡距堰顶平台10m范围内,应采取

    3.7.8土石过水围堰过流防护应综合分析溢流堰型、消能方式, 以及堰顶过流时的单宽流量和流速,并考虑流速分布、流态和 动压力等水力学指标后确定。

    3.7.9土石过水围堰堰头宜选混凝士刚形体,实用堰堰头厚

    不宜小于2.0m,宽顶堰堰头厚度不宜小于0.8m。堰头底部宜采 用干砌石设置过渡层,且沿堰轴方向设置沉陷缝、温度缝,间距 宜为10m~15m。堰头与下游溢流面板的连接应设缝分开,以免 互相影响。

    3.7.10土石过水围堰堰顶平台应抵御水流由缓流转

    DL/T57992019

    可设混凝土齿槽以增加堰头抗滑稳定。堰顶平台稳定计算按重力 式围堰计算,基面拉应力应小于0.1MPa。 当单宽流量小于等于20m/(s·m)时,堰顶平台采用混凝 土时厚度不宜小于35cm,也可采用钢网石笼平铺,平铺厚度不 宜小于80cm;当单宽流量大于20m/(s·m)时,堰顶平台应 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其厚度不宜小于50cm。 3.7.11土石过水围堰堰身坡面溢流面板可采用现浇混凝土、模袋 混凝土、预制混凝土块(楔形、方形)、大块石、钢网石笼等护面 型式。 当单宽流量小于等于40m/(s·m)时,流速小于等于5m/s 的溢流面可采用粒径0.5m~0.8m的大块石平铺保护,平铺厚度 不宜小于80cm;流速5m/s~7m/s的溢流面可采用质量为3t~5t 的特大块石或钢网石笼进行保护;流速7m/s~10m/s的溢流面采 用预制混凝土块保护。 当单宽流量大于40m/(s·m)或流速大于10m/s时,应分 析过流水力条件,利用导流水力学模型试验成果,采用混凝土或 钢筋混凝土进行保护,其厚度不宜小于60cm,且应在与消能平 台或堰体坡脚处适当加厚。混凝土面板防护时应设置反滤垫层, 溢流面板上应设置排水孔,排水孔间距2m~3m,孔径5cm~ 10cm。 3.7.12土石过水围堰堰身坡面护坡采用块体防护时,其自重应能 满足水流作用下的稳定要求。堰身坡面护坡采用楔形或矩形混 凝土预制板、大块石、钢网石笼等材料时的厚度可按附录A进行 计算。 2

    3.7.13土石过水围堰堰身坡面护坡采用现浇混凝土面

    混凝土面板厚度宜为0.5m~1.0m。按面板厚度的8倍~10倍间 距进行分块分缝,板与板之间可采用平接或嵌接,缝间嵌入分缝 材料。面板宜配置网格钢筋,分块板之间设联系钢筋,

    DL/T 5799 2019

    3.7.14土石过水围堰堰身坡面采用模袋混凝土防护时,应对模袋 材料、拉结筋带、袋室大小进行选择,其防护厚度可模拟波浪从 坡顶退潮状况按本规范附录A进行计算。 3.7.15土石过水围堰采用可渗透性的护面设施时,应能隔离堰体 材料和水流的直接接触。防渗土料堰体与堰壳之间、护面块体与 堰体之间应设置反滤层,降低设施下部渗透水压力。反滤层厚度 宜为0.5m~1.5m,可分两至三层设置。反滤料应优先选用自然 级配砂砾料。

    材料、拉结筋带、袋室大小进行选择,其防护厚度可模拟波浪从 坡顶退潮状况按本规范附录A进行计算。 3.7.15土石过水围堰采用可渗透性的护面设施时,应能隔离堰体 材料和水流的直接接触。防渗土料堰体与堰壳之间、护面块体与 堰体之间应设置反滤层,降低设施下部渗透水压力。反滤层厚度 宜为0.5m~1.5m,可分两至三层设置。反滤料应优先选用自然 级配砂砾料。 3.7.16土石过水围堰采用现浇混凝土护面时,溢流面板下也可设 置干砌石过渡层,以保持堰体渗透稳定。 3.7.17坡面平台面流式土石过水围堰下游坡流速仍较大时,应采 取防冲刷保护措施;可采用钢网石笼与大石相结合的护坡材料, 也可上半段平铺钢网石笼,下半段堆铺大石。 3.7.18顺坡护底溢流式土石过水围堰下游堰脚处流态紊乱,堰体 坡脚及下游河床覆盖层应予以充分保护。对流速小于5m/s的可 采用粒径为0.5m~0.8m的大块石保护;流速为5m/s~7m/s的 可采用3t~5t的特大块石或钢网石笼保护;流速大于7m/s的, 采用3t~5t特大块石串或混凝土柔性排保护。 3.7.19镇墩挑流溢流式土石过水围堰适应于较好的岩基,镇墩结 构应建在基岩上,其稳定性应满足抵挡围堰土石压力、渗流压力 及溢流水流作用等要求。镇墩挑流冲刷坑不应影响镇墩安全。必 要时可设置湿凝士护坦

    3.7.18顺坡护底溢流式土石过水围堰下游堰脚处流态紊乱

    坡脚及下游河床覆盖层应予以充分保护。对流速小于5m/s的 采用粒径为0.5m~0.8m的大块石保护;流速为5m/s~7m/s 可采用3t5t的特大块石或钢网石笼保护:流速大于7m/s的 采用3t~5t特大块石串或混凝土柔性排保护。

    构应建在基岩上,其稳定性应满足抵挡围堰土石压力、渗流压 及溢流水流作用等要求。镇墩挑流冲刷坑不应影响镇墩安全。 要时可设置混凝士护坦。

    胶凝砂砾石过水围堰堰体结

    3.8.1胶凝砂砾石过水围堰应由堰体、防渗体和溢流护面设施等 组成,过流表面宜由上游坡、堰顶平台、堰身溢流坡面、消能平 台等组成,胶凝砂砾石过水围堰见图3.8.1。 3.8.2胶凝砂砾石材料强度等级宜根据材料试验并结合堰体部面 确定。堰体可不设纵、横缝。

    安全标准DL/T 5799 2019

    图3.8.1胶凝砂砾石过水围堰

    1一上游坡;2一堰顶平台;3一堰身溢流坡面;4一消能平台;5一常态混凝土: 6一基岩面;7一垫层混凝土;8一胶凝砂砾石;9一富浆混凝土

    1一上游坡;2一堰顶平台;3一堰身溢流坡面;4一消能平台;5一常态混

    新闻出版标准面:7一垫层混凝土:8一胶凝砂砾石:9

    3.8.3胶凝砂砾石过水围堰上游面应采用富浆胶凝砂砾石护面做 成防渗体系,下游过流面可采用混凝土预制块作为模板,与富浆 碾压胶凝砂砾石一起形成溢流面保护。

    ....
  • 水利标准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专题: 垫片标准 |船舶标准 |体育标准 |饲养标准 |项目管理、论文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