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 1558.5-2018 机车车辆焊缝无损检测 第5部分:渗透检测

  • TB/T 1558.5-2018 机车车辆焊缝无损检测 第5部分:渗透检测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3.1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1-10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铁路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5.3.3.2在可能出现污染的情况下,应确保渗透材料不对燃料、润滑剂、液压液体等产生有害作用。 5.3.3.3在后清洗之后,如果渗透材料仍滞留在被检件中,则有产生腐蚀(例如应力腐蚀或腐蚀疲 劳)的可能。

    6.1书面的检测工艺文件

    在检测之前,应准备书面的检测工艺

    在检测之前,应准备书面的检测工艺文件。

    应去除污垢、铁锈、油、油脂或油漆等污染物医药标准,可使用机械的和(或)化学的方法。 预清洗应确保检测表面无残留物,以便渗透剂顺利地渗入不连续内。清洗区域应足够大,以防 自实际检测表面附近区域的干扰。

    应使用刷、擦、磨、喷、高压水喷等适当方法去除污垢、熔渣、铁锈等。这些方法可以去除表面的污 染物,但不易去除不连续内的污染物。如有必要,在随后的表面浸蚀处理之后,应适当进行冲洗和干 燥,以确保不连续是开口的

    应使用适当的化学清洗剂来去除油脂、油、油漆或浸蚀材料等残留物。 化学预清洗过程产生的残留物,能与渗透剂产生反应并由此导致其灵敏度下降。特别是酸和铬酸 盐,能大大降低荧光渗透剂的荧光强度和着色渗透剂的颜色。因此,在清洗过程之后,应去除被检表面 的化学剂,可使用水冲洗等适当的清洗方法。

    作为预清洗的最后工序,被检工件应彻底地干燥,以使不连续内没有滞留任何水分或溶齐 6.3渗透处理

    6.3.1施加的方法和范围

    渗透剂可用喷射、刷、浇、浸或浸没等方法进行施加。 在整个渗透时间内,应注意确保检测表面始终保持充分的润湿。

    为了尽量减少潮气进入不连续内,检测表面的温度通常应在10℃~50℃的范围之间。 当温度低于10℃时,检测应按GB/T18851.6进行。 当温度高于50℃时,检测应按GB/T18851.5进行。 注:低温状态下,水汽在表面上和不连续内结冰,这将阻碍渗透剂进人不连续。

    适当的渗透时间,与渗透剂的性能、施加时的温度、被检工件的材料和欲检的不连续等有关。 渗透时间在5min~30min之间。所使用的最短和最长渗透时间,宜经过灵敏度测定。 渗透时间应记录在书面的检测工艺规程中。

    6.4多余渗透剂的处理

    加去除介质时不应将不连续内的渗透剂也去除掉

    应使用适当的水洗技术去除多余渗透剂。例如:喷射冲洗或用湿布擦。采用冲 减少因机械作用产生的影响。水的温度不应超过50℃

    通常,首先应使用干净无绒毛的布去除多余渗透剂,然后应使用干净无绒毛的布沾少许溶剂进 除。其他的去除技术,尤其是将溶剂去除剂直接喷射在被检工件上,应得到合同各方的同意。

    6.4.4.1亲水性(水可稀释)

    施加此类乳化剂,应使得后乳化型渗透剂变成可水洗,以便于从检测表面去除。为了去除检测表面 部分多余渗透剂,以及在后续施加亲水性乳化剂时产生出均匀的效果,施加乳化剂之前,宜进行水洗。 应采用浸没或起泡设备施加乳化剂。乳化剂浓度和接触时间,应由用户按制造商的说明书通过 验来评定。事先测定的乳化剂接触时间不应过长。乳化后,应按6.4.2进行最后的水洗。

    6.4.4.2亲油性(油基)

    施加此类乳化剂,应使得后乳化型渗透剂变成可水洗,以便于从检测表面去除。它只能采用浸没 技术施加。乳化剂接触时间,应由用户按制造商的说明书通过预试验来评定。 接触时间应充足,以确保后续水洗时能去除检测表面多余渗透剂。乳化时间不应过长。乳化后, 应按6.4.2进行水洗。

    6. 4. 5 水和溶剂

    首先,应使用水去除多余的水洗型渗透剂(见6.4.2)。随后应使用干净无绒毛的布,沾少许溶 行清除。

    6.4.6多余渗透剂去除效果检查

    为便手快速干燥多余水分,应去除工件上的任何水滴和积水。 除采用水基显像剂外,检测表面应在去除多余渗透剂之后,应采用如下方法之一进行干燥: a)用清洁、干燥、无绒毛的布擦; b)热水浸后在环境温度下蒸发; c)升高温度蒸发; d)强力循环空气; e)综合a)~d)所列的方法。 如果使用压缩空气,应确保气体不含水分和油,且对工件表面尽可能保持较低的冲击压力。 被检工件干燥时,应确保已渗入不连续内的渗透剂不被干燥。干燥时表面温度不应超过50℃

    显像剂应保持均匀状态,并应均匀地施加到检测表面上。 施加显像剂,应在去除多余渗透剂后立即进行。 使用水洗性渗透剂与水基显像剂时,应避免过度去除不连续中的渗透剂。

    6. 5. 2 干粉

    6.5.3水悬浮显像剂

    应按工艺规程通过浸没在搅动的悬浮液中或使用适当的设备喷射来施加此类显像剂,得到均勾薄

    此类显像剂的浸没时间和温度,应按制造商的使用说明书,通过预试验验证获得。在确保得到最适宜结果 的前提下,浸没时间宜尽可能短。被检工件应经蒸发和(或)使用强力循环空气烘箱彻底干燥

    6.5.4溶剂型显像剂

    应按工艺规程通过浸没或使用适 显像剂,得到均匀薄层。此类显像剂的 寸间和温度,应由用户按制造商的说明书,通过预试验验证获得。在确保得到最适宜结果的前提 设时间宜尽可能短。被检工件应经蒸发和(或)使用强力循环空气烘箱彻底干燥。

    .5.6特别应用的水基型或溶剂型(如可剥离显

    当渗透检测过程中所显现出的显示需要记录时,宜采用如下工艺规程: a) 用清洁、干燥、无绒毛的布擦去; b 以任何便利的方法施加相同的渗透剂,然后严格地按与最初相同的过程进行操作,一直到施 加显像剂; c) 被检工件在去除多余渗透剂和干燥之后,按制造商推荐的方法施加可剥离显像剂; d) 当推荐的显像时间过后,剥离显像剂覆盖层。

    6. 5. 7 显像时间

    显像时间宜为10min~30min;必要时可延长时间。 显像时间始于: a)干显像剂刚施加完成后; b)湿显像剂施加完成并干燥后

    通常,在显像剂刚施加完成或显像剂刚干燥时,应立即进行观测。 当显像时间刚过,就应进行最终检测。 可使用目视检测用的辅助工具,例如放大器或反差眼镜。 注:有关显示的信息受其直径、宽度或可见度的限定。

    6. 6. 2观察条件

    6.6.2.1荧光渗透剂

    6. 6. 2. 2 着色渗透剂

    检测表面应在日光或白光灯下检测,且被检工件表面上的白光照度不应小于5001x。观察时,应 眩光和反射光。

    可用下列任一方法进行记录: a)·文字记述; b)草图:

    c) 胶带; d) 可剥离显像剂; e) 照片; f) 影印; 录像。

    c) 胶带; d) 可剥离显像剂; e) 照片; f) 影印; 录像。

    完成检测后,只有在渗透检测材料有可能有害于后续工序或使用功能的情况下,才 工件进行后清洗。

    检测后,只有在渗透检测材料有可能有害于后续工序或使用功能的情况下,才有必要对被检 后清洗。

    若有要求,应做适当的腐蚀防护。

    如果不能明确地评定显示而 检测工艺过程,即从预清洗开始。 如有必要,此工艺过程应选择更为有利的检测条件。不应使用不同类型的渗透剂或来自不同供应

    缺欠显示的验收等级见附录D。

    检测记录应包含下列信息: a)被检工件的信息,主要有: 1)名称; 2)尺寸; 3)材料; 4)表面状况; 5)生产阶段。 b) 检测目的。 c) 所使用的渗透剂系统名称(按5.1规定),给出制造商名称和产品名称及其批号。 d) 检测操作指导书。 e) 与检测操作指导书的差异。 f) 检测结果(检测出的不连续的描述)。 g) 检测地点、检测日期、操作者姓名,

    渗透材料,在2型试块上进行渗透 检测操作。采用照片或者其他有效方式记录试块人工缺陷的显示状况,以作参考。 渗透检测系统日常性能校验时,将2型试块上所得的显示结果与参考图片进行比较,应当注意日 常性能校验时的背景水平也应与参考图片上的相似。若人工缺陷显示的数量和形貌相同,则说明检测 验测系统不能通过校验。

    用于着色渗透材料的参考试块不应再用于荧光渗透材料的校验,反之亦然。 应按制造商推荐的方法清洗和保存参考试块。如果试块已多次使用或保存不当,宜考虑更换 试块

    能可靠检出较小不连续的推荐检测参数见

    检出较小不连续的推荐检测参数见表B.1

    表B.1推荐检测参数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渗透检测用材料性能及检验方法

    C. 1. 1. 2 密度

    C.1.1.4运动黏度

    C.1.1.9.1水洗型渗透剂

    C.1.3显像剂(速干型

    悬浮液体颜色应是白色。

    C.1.3. 2 密度

    在20℃的条件下,其密度应在0.8g/cm~1.0g/cm范围内。

    在20℃的条件下,其密度应在0.8g/cm~1.0g/cm范围内。 C.1.3.3再悬浮 按C.2.9的方法检验时,已形成的沉淀可再悬浮

    在20℃的条件下,其密度应在0.8g/cm~1.0g/cm范围内。 C.1.3.3再悬浮 按C.2.9的方法检验时.已形成的沉淀可再悬浮。

    C.1.3.4沉降速率(沉降性)

    C.1.3.4沉降速率(沉降性)

    C.1.3.4. 1溶剂悬浮显像剂

    C. 1. 3. 5离蚀性

    C.1.5安全性的一般要求

    将渗透剂喷洒在白纸上,至少覆盖直径100mm的区域,在白光照度不小于10001x条件 颜色。

    密度的测试按照GB/T1884规定进行

    密度的测试按照GB/T1884规定进行测定。

    C. 2. 4运动黏度

    C. 2. 6 含水量

    渗透液的含水量采用GB/T6283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试验前,材料应被搅拌到所有固体都处于悬浮状态。对于罐装产品,应先释放容器中的压力,然后 将显像剂全部倒人一合适的容器内搅拌。固体呈悬浮状态后,让显像剂静置24h,再将其轻轻地摇动, 进行目视检查,观察其悬浮状态。

    2.10.1对于罐装产品,应先释放容器中的压力,将显像剂全部倒人一合适的容器内搅拌。 mL溶剂悬浮显像剂注入25mL量筒中静置15min后,检查悬浮液的分层情况。在全部混合液的

    面下,检查沉淀物与无沉淀物的分界线以上的液体体积。 C.2.10.2对于水悬浮显像剂,将显像剂搅拌到所有固体粉末呈悬浮状态。将25mL溶剂悬浮显像 剂注25mL量筒中静置4h后,检查悬浮液的分层情况。在全部混合液的表面下,检查沉淀物与无沉 淀物的分界线以上的液体体积。

    钢结构标准规范范本C.2.11显像剂可去除性

    不锈钢试块上,静置5min后,用目 洗1min,置空气中干燥,在自然光下,目视观察

    使用符合CB/T18851.3一2008要求的2型试块进行试验,试验前,应对试块进行预清洗,并按使 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分别进行渗透、清洗、显像等操作,检验涉及的工艺参数应符合GB/T18851.1一2012 的要求,然后观察试块显示情况。

    按照OB2549、GB13042的规定执行

    C.2.14渗透剂可去除性

    C.2.14.1水洗型渗透剂

    将符合GB/T18851.3一2008规定的2型试块,浸人被检渗透液中15min,然后让试块以60° 角度滴落5min~8min。在滴落时间结束后,将试块放人冲洗设备中冲洗30s。冲洗设备应装 喷嘴冲洗水的压力为0.4MPa。再用热风干燥,在白光下观察。

    钢筋工程C.2.14. 2溶剂去除型渗透剂

    ....
  • 检测标准
  • 相关专题: 焊缝无损  
专题: 线材标准 |螺纹标准 |市政管理 |药品标准 |阀门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