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R 688-2019 电力机车、电动车组用复合式散热器

  • Q/CR 688-2019  电力机车、电动车组用复合式散热器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7.2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6-20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铁路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复合式散热器防烫标志应满足GB/T2894—2008的规定,接地标志应满足GB/T5226.1—2008的 规定。

    复合式散热器外观应满足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要求,各零部件不应有物理损伤,所有部 正确。

    5. 2. 11 重量

    复合式散热器重量极限偏差为±3%。特殊情况按供需双方约定

    复合式散热器水腔、油腔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水腔、油腔密封性试验压力不应小于最 力的1.5倍。密封性试验过程中ppp,各组成部件及所有连接处不应出现渗漏。密封性试验后, 永久性变形和裂纹等损伤。

    复合式散热器内腔应清洁、 复合式散热器上所有与外界相通的孔均应采取防止异物进人的措施。

    5.2.14冷却能力和空气压力损失

    复合式散热器冷却能力、空气压力损失应满足供需双方的约定,额定工况下,冷却(面积)裕量不应 低于15%。

    5.2.15液体压力损失

    复合式散热器进出口液体压力损失应满足供需又

    5.2.16耐冲击和振动能力

    5.2.17耐盐雾环境能力

    复合式散热器应能耐受中性盐雾环境,持续时间至少168h。盐雾试验后,复合式散热器表面不应 有明显的腐蚀痕迹,密封性应满足5.2.12 的要求。

    5.2.18耐低温环境能力

    5.2.19耐脉冲压力能力

    复合式散热器耐脉冲压力能力应满足供需双方的约定。供需双方无约定的,脉冲压力试验值宜为 复合式散热器正常运行时的工作压力,脉冲频率宜为15次/min或30次/min,液体温度宜为复合式散 热器内液体平均工作温度,脉冲总次数宜为1×10°次。在经受脉冲压力试验后,复合式散热器外观应 完好,紧固件应无松动现象,水腔、油腔应无泄漏,密封性应满足5.2.12的要求。

    5.2.20耐爆破压力能力

    当供需双方对复合式散热器技术要求有特殊约定时,按供需双方的约定。复合式散热器冷却空气 中污脏物颗粒直径应满足供需双方的约定。

    目视检查复合式散热器涂层颜色;按GB/T9754一2007的规定检测涂层光泽度; 13452.2—2008的规定检测涂层厚度:按GB/T9286—1998的规定检测涂层附着力。

    目视检查复合式散热器接地、防烫等标志。 6.3外观检查 目视检查复合式散热器是否有物理损伤,所有部件电气和机械组装是否正确。 6.4接口检查 用测量器具、仪器仪表等测量复合式散热器机械接口尺寸和外形尺寸。 6.5重量检测 采用直接称重法测量。

    复合式散热器水腔密封性试验采用水浸气压方式,按以下方法: a) 将复合式散热器水腔与专用测试系统连接; b) 把复合式散热器水腔全部浸在水中,按技术文件的规定调整试验压力至规定值,并保持该压 力至少20min; c) 观察复合式散热器是否有气泡出现; d) 记录试验压力、时间和渗漏情况。 复合式散热器油腔密封性试验方法与水腔密封性试验方法相同。 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复合式散热器水腔、油腔密封性试验可采用其他试验方法。

    复合式散热器内腔污染试验按以下方法: a 将复合式散热器水腔与带过滤器的专用清洗系统连接,过滤器过滤精度不低于100μm。 清洗复合式散热器水腔。 c) 清洗结束后,目视检查过滤器,确认过滤器中无污物;用内窥镜检查复合式散热器水腔内部 确认水腔中无异物。 复合式散热器油腔污染试验方法与水腔污染试验方法相同。 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可采用其他试验方法。

    6.8冷却能力和液体压力损失试验

    复合式散热器冷却能力和液体压力损失试验设备主要由水系统、油系统、空气系统、控制系统 系统等组成。试验仪器仪表精度不应低于GB/T25331和Q/CR313中的规定。

    6.8.2冷却能力试验

    冷却能力试验方法如下: a) 在试验台上安装复合式散热器,按供需双方的约定堵塞复合式散热器空气进口侧面积。 b) 启动复合式散热器试验用水系统、油系统、空气系统等。 调节复合式散热器空气容积流量V.、冷却液流量V、进口冷却液温度twl、油流量V。、进口油温 度t。和进口空气温度tl,并使上述参数稳定于规定值。当冷却液流量V、进口冷却液温度 tl、油流量V。、进口油温度。和进口空气温度t均稳定后,应同时采集表1所列的各有关参 数。对每一个试验工况点均应重复采集数据三次或以上,以各参数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试验工况稳定性应满足如下要求: 1)复合式散热器进口空气温度t与规定值的允差为±2℃; 2)复合式散热器进口冷却液温度tl、进口油温度t。与规定值的允差为±0.2℃; 3)复合式散热器各测点热平衡误差的允差为±5%; 在保持复合式散热器的冷却液流量V。、进口冷却液温度tl、油流量V。、进口油温度t。和进口空气 温度t,于规定值不变的情况下,在规定的空气容积流量V附近范围内,应选取不少于六个不同的空气 容积流量V,,每两个相邻空气容积流量之间的间隔应均匀。按6.8.2c)的要求,对不同的空气容积流 量V逐一进行试验。 注:当受结构限制时(例如复合式散热器管路与试验台通风系统管道干涉时),可采用与复合式散热器产品芯体结 的相同的试验样性进行冷却能力试验

    6.8.3液体压力损失试验

    加热液体温度至规定值,在规定的复合式散热器液体流量V/V。附近范围内,应选取不少于六个不 同的液体流量V./V。,每两个相邻液体流量之间的间隔应均匀适中,逐一进行试验。当液体流量V./V。 稳定之后,同时采集复合式散热器进出口的液体压力Pl/p。和p2/Po2,通过计算得到复合式散热器的 液体压力损失△p./△p。;或通过采集复合式散热器进出口液体的压力差,直接得到复合式散热器的液体 压力损失△pP./△p。。如果装车时的复合式散热器进出液体口位置与试验时的复合式散热器进出液体口 位置不同,应对液体压力损失△p/△p。进行修正。 注:液体压力损失试验时冷却介质按供需双方约定,水腔和油腔可分别进行

    6. 8. 4 试验数据

    冷却能力和液体压力损失试验计算方法见表1。根据试验数据及计算结果,绘制Q=f(V.)、Q。=f( AP, =f(V.)、AP=f(V.)、Ap。=f(V.) 的关系曲线。

    表1冷却能力和液体压力损失试验计算方法

    表1冷却能力和液体压力损失试验计算方法(续)

    不同海拔高度下冷却能力折算方法按附录A表A.1

    复合式散热器冲击和振动试验方法应符合GB/T21563一2018的规定。 试验结束后检查复合式散热器外观是否良好,并按6.6的规定检查复合式散热器的密封性。 6.10盐雾试验 复合式散热器盐雾试验应符合GB/T2423.17—2008或CB/T10125—2012的规定,试件可采用小 样件

    复合式散热器脉冲压力试验按以下方法: )将复合式散热器与专用测试系统连接: b)按5.2.19的规定对复合式散热器进行脉冲压力试验:

    c)试验过程中观察复合式散热器外观变化及是否泄漏,并记录; d)试验结束后检查复合式散热器外观是否良好; e)按6.6的规定检查复合式散热器的密封性。

    6. 13爆破压力试验

    复合式散热器爆破压力试验按以下方法: 将复合式散热器的油腔或水腔(取两者中密封性试验压力较大者)与专用测试系统连接。 b) 在试验系统中注满水,逐渐增加系统压力。 C) 试验过程中观察复合式散热器外观变化、复合式散热器泄漏情况。 一且复合式散热器外形发生变化,或复合式散热器发生泄漏,记录相应的压力值。该压力 即为复合式散热器的爆破压力

    7.1检验分类与检验项目

    复合式散热器检验分型式检验、出厂检验和研究性试验。 复合式散热器检验项目及要求见表2。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亲 新产品定型时; b) 当产品性能、结构、生产工艺或材料有重大改变时; c) 产品或同类型产品停产2年以上恢复生产或转场生产时; d)连续生产5年或累计生产3000台时。

    应对每台复合式散热器进行出厂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出厂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则判定产品合格。

    住宅标准规范范本8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复合式散热器包装应符合GB/T13384的规定。 产品包装应符合防水、防潮、防振、防窜动的要求。 包装箱内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和包装者签章的装箱单,合格证应附有检验员签章;装箱单应注明复 合式散热器名称、型号、数量、编号和生产日期。 包装箱外表面应按CB/T191设置防磕碰、防雨、防翻滚倒置等标志

    复合式散热器应存放在通风良好、无有害气体、干燥、清洁的库房内,防止日晒和雨淋,不 存放。

    不同海拨下冷却能力折算方法见表A.1

    灌溉水质标准表A.1不同海拔下冷却能力折算方法

    表A.1不同海拔下冷却能力折算方法(续)

    ....
  • 电力标准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专题: 园林养护管理 |市政图纸、图集 |给排水工艺、技术 |水利常用表格 |安全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