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范围 1
1.3设计概况 1
2工程概况 2
2.1线路概况 2
2.2主要技术标准 2
2.3主要工程内容及数量 3
2.3.1路基工程 3
2.3.2桥涵工程 4
2.3.3隧道工程 4
2.3.4站场工程、其他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物 4
2.3.5轨道工程 4
2.3.6大型临时设施和过渡工程 4
2.4征地拆迁数量、类别,特殊拆迁项目情况 4
2.4.1征地拆迁数量和类别 4
2.4.2特殊项目拆迁情况 4
2.5环保水保 5
2.6工程特点 7
2.7控制工程及重难点工程 8
3建设项目所处地区特征 9
3.1自然特征 9
3.1.1地形地貌 9
3.1.2工程地质特征 9
3.1.3地震动参数 10
3.1.4水文地质 10
3.1.5气象特征 10
3.2交通运输情况 11
3.3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可资利用的情况 11
3.4当地建筑材料分布情况 11
3.5其他与施工有关情况 12
4总体施工组织安排 12
4.1施工总体目标 12
4.1.1质量目标 12
4.1.2安全目标 12
4.1.3工期目标 12
4.1.4投资控制目标 13
4.1.5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目标 13
4.1.6科技创新目标 13
4.1.7廉政建设目标 13
4.1.8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13
4.1.9文明施工目标 13
4.2施工组织机构、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 13
4.2.1项目施工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及管理制度 14
4.2.2施工队伍部署及施工任务划分 27
4.3开竣工日期及总工期 29
4.4总体施工顺序及主要阶段工期安排 29
4.4.1总体施工安排 29
4.4.2主要阶段工期 30
4.5施工准备、征地拆迁和建设协调方案 30
4.5.1施工准备 30
4.5.2建设协调方案 31
4.6主要进度指标及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31
4.6.1主要工序进度指标 31
4.6.2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32
4.6.3年度完成主要工程数量 35
4.7工程的接口及配合 35
4.7.1各专业工程施工工期衔接关系 35
4.7.2各专业间的接口衔接和配合 35
4.7.3各专业交叉施工的组织、技术措施 36
4.8施工总平面布置 37
4.8.1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37
4.8.2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37
4.9内业资料 37
4.10施工程序 38
4.10.1征地拆迁 38
4.10.2场地清理 39
4.10.3测量放线 39
4.10.4现场核对 39
4.10.5开工报告 39
4.10.6工程实施 40
4.10.7施工自检 40
4.10.8报检签证 40
4.10.9试验检测 40
4.10.10质量评定 40
4.10.11工程验收 41
4.10.12土地复耕 41
4.10.13工程保修 41
5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 42
5.1大型临时工程 42
5.1.1轨道板预制场 42
5.1.2小型Ⅲ型板存放场 42
5.1.3混凝土集中拌和站 43
5.1.4汽车运输便道 46
5.1.5临时通信 46
5.1.6临时电力线路 46
5.1.7临时给水干管路 46
5.1.8临时栈桥 48
5.2小型临时工程 48
5.2.1施工场地 48
5.2.2钢筋加工场 48
5.2.3生产、生活和办公用房 48
5.2.4试验室及工地标准养护室 49
5.2.5炸药库 49
5.2.6施工通讯 49
5.2.7生产、生活排污及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设施 49
5.2.8消防 50
6控制性工程及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 50
6.1万安隧道 50
6.1.1概述 50
6.1.2施工方案 50
6.1.3总体施工工期 53
6.1.4人员及主要机械配置 57
6.1.5关键工序及质量控制 59
6.1.6重点关注问题 59
6.1.7施工措施 60
6.2无砟道床铺设工程 64
6.2.1工程概况 64
6.2.2施工方案 64
6.2.3总体施工工期 64
6.2.4无砟轨道铺设工程人员及主要机械配置 65
6.2.5关键工序及质量控制 66
6.2.6重点关注问题 66
6.2.7施工措施 66
7施工方案 68
7.1总体施工方案 68
7.1.1路基工程 69
7.1.2桥涵工程 69
7.1.3隧道工程 69
7.1.4无砟道床工程 70
7.2站场工程、其他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物 71
7.3各主要专业工程施工方案、方法及工艺 71
7.3.1工程测量及试验方案 71
7.3.2迁改工程施工方案、方法及工艺 80
7.3.3路基工程施工方案、方法及工艺 81
7.3.4桥涵工程施工方案、方法及工艺 125
7.3.5隧道工程施工方案、方法及工艺 181
7.3.6轨道工程施工方案、方法及工艺 241
7.3.7站场、其他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物施工方案、方法及工艺 272
7.4过渡工程及接口工程方案 277
7.4.1过渡工程方案 277
7.4.2接口工程方案 277
7.4.3工程的接口及配合 277
8资源配置方案 279
8.1工程材料设备采购供应方案 279
8.1.1工程材料设备供应方案 279
8.1.2工程材料设备供应管理机构 280
8.1.3工程材料设备供应管理措施 280
8.1.4物流组织安排及措施 280
8.2年度主要材料设备计划 282
8.3关键施工装备的数量及进场计划 282
8.3.1施工机械及测试设备组织管理机构 282
8.3.2施工机械及测试设备组织配备方案 282
8.3.3施工机械及测试设备组织配备计划 283
8.4劳动力组织、配置计划 291
8.4.1劳动力组织 291
8.4.2劳动力配置计划表 291
8.5资金使用计划 291
9管理措施 291
9.1标准化管理 291
9.1.1指导思想 291
9.1.2总体目标 292
9.1.3基本原则 292
9.1.4总体部署 293
9.1.5管理制度标准化 293
9.1.6人员配备标准化 293
9.1.7现场管理标准化 293
9.1.8过程控制标准化 313
9.1.9“四化”支撑 316
9.1.10“三大标准”落实 317
9.2质量管理措施 317
9.2.1质量目标 317
9.2.2创优规划 318
9.2.3质量保证体系 318
9.2.4试验检测机构及监测制度 328
9.2.5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331
9.2.6质量保证措施 334
9.3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358
9.3.1安全目标 358
9.3.2安全保证体系 358
9.3.3安全保证管理措施 366
9.4工期控制措施 401
9.4.1工期目标 401
9.4.2工期保证体系 401
9.4.3工期保证措施 401
9.4.4重点控制工程工期保证措施 406
9.5投资控制措施 409
9.5.1合理节省工料机械费用 409
9.5.2控制管理费用 410
9.5.3控制材料价格 410
9.5.4加强投资控制管理 410
9.5.5优化施工方案 411
9.5.6利用信息技术,实行项目动态管理 411
9.5.7严格工程质量目标管理 411
9.5.8就近进行机具设备调遣 411
9.5.9科学设置临时设施 411
9.6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 411
9.6.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目标 411
9.6.2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体系 412
9.6.3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 413
9.6.4临时工程环保、水保措施 416
9.6.5野生动植物、特殊地域环境保护措施 417
9.6.6临时用地复垦方案 418
9.7文物保护措施 419
9.7.1文物保护管理机构 419
9.7.2文物保护措施 419
9.8文明施工措施 419
9.8.1文明施工目标 419
9.8.2文明施工、文物保护管理体系 419
9.8.3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420
9.8.4特殊地区文明施工措施 422
9.9节约用地措施 423
9.10冬季施工措施 423
9.11夏季施工措施 424
9.12雨季施工措施 424
9.13路基、桥梁沉降控制和观测措施 425
9.13.1工作重点 425
9.13.2管理措施 425
9.13.3路基工程 426
9.13.4桥梁工程 427
9.13.5隧道工程 427
9.14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 428
9.14.1预警机制 428
9.14.2应急预案 430
9.15信息化管理 438
9.16职业健康目标及保障措施 439
9.16.1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439
9.16.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439
9.16.3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440
9.17其他措施 445
9.17.1已完工程和设备的保护措施 445
9.17.2施工协调配合措施 446
9.17.3地下、地上管线、周围构筑物保护措施 448
9.17.4农民工利益保障措施 449
10引用的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 449
10.1施工所使用的设计文件 449
10.2施工所用规范 455
11施工组织图表 4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