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1/T 682-2013 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养护技术规程

  • DB31/T 682-2013  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养护技术规程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1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1-01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园林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当古树名木根部土壤出现空洞时,应及时填充土壤;填充或覆盖用土应符合DG/TJ08

    中3.0.15的规定。

    5.2.1古树名木及古树后续资源保护区周边地下水位及水质发生不正常变化时应设置观测井或利用 附近河渠进行观测。观测井应符合以下要求 a)观测并应在古树保护区边缘没有根系的位置挖掘。 b) 观测井直径一般约为0.3m,深1.2m~1.5m。 c) 观测井内侧应放置布满侧洞的透水管。 d)观测井上侧应设置观测盖。

    1古树名木及古树后续资源保护区周边地下水位及水质发生不正常变化时应设置观测井或利 河渠进行观测。观测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a)观测井应在古树保护区边缘没有根系的位置挖掘。 b) 观测井直径一般约为0.3m,深1.2m~1.5m。 观测井内侧应放置布满侧洞的透水管。 d) 观测井上侧应设置观测井盖。 2地下水位及水质应每天或隔天进行一次监测电力弱电管理、论文,并及时进行记录监测数据(水位高度、pH值等)。

    5.4.1排水宜采用自然顺畅排水的方式,必要时可使用水泵进行强排。

    5.4.1排水宜采用自然顺畅排水的方式,必要时可使用水泵进行强排。 5.4.2排水可采用明沟排水,也可采用暗沟排水。 5.4.3排水沟应符合以下要求:

    )排水沟应设置在古树保护区外侧相对低洼处。 b)排水沟剖面为倒梯形,上宽下窄,坡度宜为0.03%, c)排水沟应与河道或市政管道连接,不应与污水管道相连。 d)排水沟外侧应设置阀门,避免外水倒灌。 e)应定期对排水沟进行疏通,确保排水顺畅,

    在病虫害发生期应每周一次。

    离虫害发生期应每周一次

    2.1观察古树名木叶片生长状况,发现叶片有缺刻、畸形、失绿、虫巢、煤污或白粉等异常情况,

    6.1.2.2观察古树名木枝干生长状况,发现枝干有新孔洞、新枯枝、明显排泄物或明显附着物等异常 情况。 6.1.2.3 观察古树名木保护区内植物生长状况,发现恶性杂草、攀缘性杂草及大型杂草等情况。

    应对巡查时间、树种名称、编号、发生症状、发生程度等做记录。

    6.2.1.1拔除古树名木保护区内的恶性杂草、攀缘性杂草及大型杂草。 6.2.1.2去除悬挂或依附在古树名木上的虫茧、虫囊、虫巢、虫瘦、卵块、卵囊以及病枝、病叶等。 6.2.1.3剪除并销毁孵化初期尚未分散危害的带幼虫枝叶。 6.2.1.4在钻蛀性害虫的卵、幼虫发生期,可及时消灭卵、钩除幼虫。如天牛、木意蛾等的卵、幼虫 6.2.1.5在虫雕成虫期,可清除固定取食的雕成虫,

    6.2.2.1在成虫发生期,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设置灯光诱杀害虫。 6.2.2.2在成虫发生期,可利用害虫的趋化性,设置性信息素、诱饵、诱木进行诱杀害虫。 6.2.2.3可利用害虫的趋色性,设置色板,诱杀害虫。如有翘蚜。 6.2.2.4可在古树名木周边的一定范围内,设置药障等,阻止害虫或软体动物危害。 6.2.2.5可利用粘胶、粘板、粘纸、粘带,粘病菌的孢子以及害虫,

    6.2.2.1在成虫发生期,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设置灯光诱杀害虫。 6.2.2.2在成虫发生期,可利用害虫的趋化性,设置性信息素、诱饵、诱木进行诱杀害虫 6.2.2.3可利用害虫的趋色性,设置色板,诱杀害虫。如有翅蚜。 6.2.2.4可在古树名木周边的一定范围内,设置药障等,阻止害虫或软体动物危害。 6.2.2.5可利用粘胶、粘板、粘纸、粘带,粘病菌的孢子以及害虫。

    6.2.3.1用药安全

    6.2.3.2用药时间

    应掌握在病虫害防治适期进行。

    应握在病虫害防治适期进行

    6.2.3.3用药方法

    6.2.3.4用药次数

    6.3常见有害生物种类及防控措施

    应按照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进行。

    古树名木的腐烂处应进行清腐处理,一般以开创式引流保护为主。

    DB31/T682—2013

    舌树腐烂处应2年~3年作防腐处理一次,

    得干后应涂防腐剂,如桐油8次10次,

    消毒待于后应涂防腐剂,如桐油8次~10次。

    朝天洞、通干洞、侧洞、夹缝洞、落地洞等难以引流,应在防腐后进行修补。 注:朝天洞指树洞口朝向与地面平行,或树洞口朝向与地面水平夹角大于45°的树洞;通干洞指主干或分支的木质 部部分或大部分腐烂的树洞;侧洞指树洞口朝向与主干基本垂直或树洞口朝向与地面水平夹角小于45°的树 洞:夹缝洞指树洞口的位置处于二级枝条分叉点的树洞:落地洞指在根茎处的树洞,

    朝天洞、通干洞、侧洞、夹缝洞、落地洞等难以引流,应在防腐后进行修补。 注:朗天洞指树洞口朝向与地面平行,或树洞口朝向与地面水平夹角大于45"的树洞;通干洞指主干或分支的木质 部部分或大部分腐烂的树洞;侧洞指树洞口朝向与主干基本垂直或树洞口朝向与地面水平夹角小于45°的树 洞:来缝洞指树洞口的位置处于二级枝条分叉点的树洞:落地洞指在根茎处的树洞,

    7.2.3.1树洞内清虫

    7.2.3.2清腐,消霉,涂防腐剂

    应按照7.1.3的要求进行。

    应按照7.1.3的要求进行。

    7.2.3.3刮削洞口树皮

    对洞口腐烂树皮或折裂伤口,先整平,后刮削。

    7.2.3.4树洞内填剂

    在清虫、清腐、消毒树洞、涂防腐剂、刮削洞口树皮后,可选用石块发泡剂,木炭等材料填充。树洞 寸应用钢筋做支撑加固,填充物应低于洞口

    7.2.3.5树洞罩面

    在填充物填满后,应在洞口做罩面,罩面四周应低于沿口树皮,中间略高,朝天洞形式的树洞罩面 科不积水。

    在填充物填满后,应在洞口做罩面,罩面四周应低于沿口树皮,中间略高,朝天洞形式的树洞罩面 科不积水。

    7.2.3.6形成晨涂抹

    上应涂羊毛脂、光触媒等位

    8.1.1应遵循有利于古树正常生 古树自然风貌的无危险枯枝。 8.1.2应及时修剪多余萌枝、过密枝、

    对自然风貌的无危险枯枝 1.2应及时修剪多余萌枝、过密枝、) 重独蛋仪、

    8.2.1常绿树在换新叶前修剪(一般为4月份)。 8.2.2落叶树在落叶后与新稍萌动之前修剪(一般为3月份)。 8.2.3易伤流的树种应在休眠期进行修剪,不应在生长期和落叶后伤流盛期进行。 8.2.4有安全隐惠的枝条应及时修剪。

    8.3.1根部萌枝修剪原则

    根部萌聚枝修剪原则: a)长势衰弱的古树名木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选留萌藥枝,独本树木应保留离树较远的萌枝条 3枝5枝; b) 丛生树木应去弱枝留强枝,应适当保留体现古树年龄的枝条。 8.3.2 顶部枝条修剪应搭脚手架或使用高枝油锯,严禁徒手攀登。 8.3.3 短截切口应靠节,剪、锯口应在剪口芽的反侧皇45°倾斜,剪锯切口应平整。 8.3.41 直径大于50mm的大枝修剪,应先在枝条背面锯切口,后在枝条正面锯。 8.3.5 直径大于30mm的剪、锯口应进行消毒处理,涂抹伤口愈合剂,如波尔多液护创剂或羊毛脂。 8.3.6 保留无安全隐惠枯枝并按7.1.3进行防腐处理。

    a)长势衰弱的古树名木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选留萌枝,独本树木应保留离树较远的萌枝 3枝~5枝; b) 丛生树木应去弱枝留强枝,应适当保留体现古树年龄的枝条。 8.3.2 顶部枝条修剪应搭脚手架或使用高枝油锯,严禁徒手攀登。 短截切口应靠节,剪、锯口应在剪口芽的反侧呈45°倾斜,剪锯切口应平整。 8.3.4 直径大于50mm的大枝修剪,应先在枝条背面锯切口,后在枝条正面锯。 8.3.5 直径大于30mm的剪、锯口应进行消毒处理,涂抹伤口愈合剂,如波尔多液护创剂或羊毛脂。 8.3.6保留无安全隐惠枯枝并按7.1.3进行防处理。

    9.1.1.1生长衰弱、树体倾斜 坡风口、易遭风折或倒伏的古树名木应加固, 9.1.1.2加固应根据古树名木的形态和现场环境,因地制宜,应采用支撑、拉攀等形式。 9.1.1.3加固基础位不得伤根,

    9.1.2.1树体较小低矮倾斜的古树名木应采用置石或仿真树形式支撑。 9.1.2.2树体高大倾斜的古树名木应采用表面仿树皮的钢管或现浇内有钢筑的水泥柱支撑,或用钢丝 绳拉的加固防倒设施。

    9.1.2.3支撑应采用仿生树形式。

    9.1.3.1确认受力点

    根据古树名木的形态、倾斜方向等因素,利用力学原理确定加固古树名木的受力点

    9.1.3.2 确认支撑点或拉攀点

    根据古树名术的形态 确定加固古树名木的支撑点或拉攀点,加 与树体之间需加垫厚 胶垫层

    9.1.4.1支撑基础截面应略大于地上部分,直径大小与树体相对应,宜采用十学形基础。 9.1.4.2仿生支撑用骨架应用12cm~14cm钢筋制作成钢架结构,顶部为丫型和支撑树枝吻合,底部 与基础焊接,用塑料波纹管做外膜,自上而下用水泥混凝土浇注,再在外部美化成仿生树皮。 9.1.4.3支撑用钢管应选择适宜直径的钢管,树木与钢管接触面需垫橡胶垫层。 9.1.4.4 叠石应在古树名木倾斜方向下用置石,树木与置石接触面需垫橡胶垫层。 9.1.4.5 应选择适宣直径的钢丝绳在古树名木倾斜的反向拉攀, 9.1.4.6靠树端应用包有8mm10mm橡皮圈的可伸缩环固定。 9.1.4.7固定端应采用承载力适宜的锚根,并配花蓝螺丝用于调节

    9.1.5.1专管人员应定期查,发现破损应及时修复 9.1.5.2两年一次调节支撑和树体的接触面,防止因树本生长导致支撑嵌人树体,对树本造成

    9.1.5.1专管人员应定期巡查,发现破损应及时修复 9.1.5.2两年一次调节支撑和树体的接触面,防止因树木生长导致支撑嵌入树体,对树木造成伤害。

    3.2.1.1古树名未树身高于周逝环境设施的孤立古树,位于河边、湖边、山坡下或士壤电阻率较小处,地 下水露头处,土壤顶部,特别潮处的古树名木应设立防雷设施。 9.2.1.2古树名木防雷设施设置应满足防雷技术要求,不得影响古树名木生长和景观。 9.2.1.3接闪杆、塔的设计选材和几何尺寸,除考虑保护范围外,尚应考虑其承受雷电流强度、抗风、防 腐等因素。

    9.2.1.4独立安装接闪杆、塔应符合GB50057一2010中4.2.1的第4款,滚球半径应取

    9.2.2防雷设施的选择

    根据古树生长的环境、保护区范围、古树形态等因素确定使用接闪杆、接闪塔或接闪线的技术措施,

    9.2.3接闪器的安装位置

    9.2.3.1独立接闪杆、塔可设置在古树名木边上或附近建筑物上。 9.2.3.2当树体主干较直时,接闪杆可设置于树体主干上。 9.2.3.3独立设置的接闪线,应采用镀锌钢绞线,截面积不应小于50mm

    9.2.3.1独立接闪杆、塔可设置在古树名木边上或附近建筑物上。 9.2.3.2当树体主干较直时,接闪杆可设置于树体主干上。 9.2.3.3独立设置的接闪线,应采用镀锌钢绞线,截面积不应小于50mm。

    9.2.3.1独立接闪杆、塔可设置在古树名木边上或附近建筑物上。

    9.2.4接闪器的安装

    9.2.4.2设置于树杆上的接闪杆应考虑树于的生长 化,采用柔性材料底衬的抱箍固定,柔性材料的宽 度应大于抱箍宽度,且抱箍长度应留有 定余量,以便目后根据古树名木生长变化进行调整。

    9.2.4.2设置于树杆上的接闪杆应考 用柔性材料底衬的抱箍固定,柔性材料的宽 度应大于抱箍宽度,且抱箍长度应留有 定余量,以便目后根据古树名木生长变化进行调整。

    9.2.5.1引下线应选用圆钢、圆铜或多芯金属绞线。 9.2.5.2单根引下线的截面积不应小于100mm。 9.2.5.3使用两根以上引下线时,每根引下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50mm。接闪塔结构柱、接闪线支柱 可作为自然引下线。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Q。每年应检测一次。

    引下线应选用圆钢、圆铜或多芯金属绞线。 单根引下线的截面积不应小于100mm。 使用两根以上引下线时,每根引下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50mm。接闪塔结构柱、接闪线支柱 然引下线。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Q,每年应检测一次

    9.2.6,1接地期极应设管在古树名不 ,井在树冠的垂直投影3m之外。 9.2.6.2接地体由垂直接地体和水平接地体组成,接地体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5m。 9.2.6.3接地体宜采用扁钢、角钢、圆钢或钢管,其中:扁钢应不小于40mm×4mm,角钢应不小于 50mm×50mm×5mm,圆钢直径应不小于20mm,钢管直径应不小于50mm,壁厚应不小于3.5mm。 9.2.6.4人工垂直接地体长度宜为2.5m,人工垂直接地体间的距离及人工水平接地体间的距离为 5m:当受地方限制时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2.5m

    9.3.1.1铭牌应因地制宜,严禁破坏古树名木景观。 9.3.1.2古树名木保护范围内应设立统一的铭牌,如保护标牌、宣传牌等。 9.3.1.3铭牌的设置应不影响古树名木生长,严禁破坏古树名本根系

    9.3.1.1铭牌应因地制宜,严禁破坏古树名木景观。 9.3.1.2古树名木保护范围内应设立统一的铭牌,如保护标牌、宣传牌等 9.3.1.3铭牌的设置应不影响古树名木生长,严禁破坏古树名木根系。

    9.3.1.1铭牌应因地制宜,严禁破坏古树名未景观。

    9.3.4铭牌形态与尺寸

    9.3.4.1应天方、规则,应与古树名术整体环境相协调。 9.3.4.2 尺寸大小宜(500mm±20 mm)(长)×(350 mm±20mm)(宽)。

    9.3.5铭牌字体与字色

    3.5.1文字字体应端正、清晰、美观;字体应选用宋体、楷体、隶书等易刻字体。 3.5.2文字的大小需与铭牌的大小相协调。 3.5.3字色应为与铭牌底色相协调的对比色,保持2年内不退色,一级保护字体应为红色。

    9.3.5.1文字字体应端正、清晰、美观;字体应选用宋体、楷体、隶书等易刻字体。 9.3.5.2文字的大小需与铭牌的大小相协调。 9.3.5.3字色应为与铭牌底色相协调的对比色,保持2年内不退色。一级保护字体应为红色。

    3.6铭牌设置形式和位

    9.3.6.1形式为立牌

    9.3.6.2设置应在古树名未冠幅垂直投影边缘,并安装在古树名术止面与地面皇30夹角的水泥基 础上。

    9.3.7.1通常采用一树一标志的形式。

    9.3.7.1通常采用一树一标志的形式。 9.3.7.2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古树名本群)可采用一地一标志。

    专管人员应定期巡查,保持铭牌整洁,发现破损应及时修复。

    9.4.1.1位于河道、池塘边的古树名7

    1.1位于河道、池塘边的古树名 环境需要进行护岸加固。 1.2护岸可用石驳护坡、 ,保持与周边环境协调,

    攀援性古树名木应设立结构牢固的棚架,并定期终

    9.4.3.1在人类活动集聚地的古树名木应使用与周边环境相宜的围栏围护。

    9.4.3.1在人类活动集聚地的古树名木应使用与周边环境相宜的围栏围护。 9.4.3.2在田间野外的古树名木应设界碑和围护

    一级保护的古树名本宜加设古树名木史志碑,碑文应包含所植年份、人文、典故等。

    古树名木保护范围内为保通行无法避免行人踩踏或古树名木周边行人密度大的,应设架空防腐木 栈道,

    人口活动密集区应设古树名木宣传牌。

    0.1.1长势衰弱和衰退的古树名未,应采取复壮措施。 0.1.2树体受到严重损伤和长势急剧衰退的古树名木,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0.1.3古树名木的复壮与抢救措施应具有专业资质的绿化公司实施。 0.1.4古树名木的复壮与抢救措施应先制定技术方案,经专家论证,报市古树名木管理部门备案, 10

    古树保护区内理化性质较差以及受到污染的土壤,应进行更换。更换用的土壤应与适宜 土壤相近。

    10.2.1.2施用有机肥

    施用有机肥应预先在选定的位置进行探根,施用技术与要求见4.2.2规定,

    10.2.1.3施用菌根菌

    有菌根的植物应施用菌根 4.2.5规定

    10.2.1.4铺设透气铺装材料

    应人工蔽除古树保护区土壤上覆盖的水泥、大理石等不透气铺装,按照4.1.3的要求铺设透气 草砖等透气性铺装材料。

    10.2.1.5铺设有机器盖物

    10.2.1.6种植地被

    10.2.1.6.1地被植物应种植在离树干1.5m外侧。 10.2.1.6.2应在豆科地被植物花期将植物体翻入土壤。翻土不宜过深,避免伤及古树根系。 10.2.1.6.3地被植物选择可参考附录A中推荐植物名录

    .2.1.6.1地被植物应种植在离树干1.5m外侧。 .2.1.6.2应在豆科地被植物花期将植物体翻入土壤。翻土不宜过深,避免伤及古树根系。 1.2.1.6.3地被植物选择可参考附录A中推荐植物名录

    10.2.1.7翼土和去士

    居树种、长势等具体情况进行修剪,修剪应符合第

    树体防腐应符合7.1的要

    树体防腐应符合7.1的要求。

    地铁标准规范范本树洞处理应符合7.2的要求。

    树洞处理应符合7.2的要求。

    10.2.5.1常见病虫防治。常见病虫防治应按照第6章的规定进行。

    2.5.1常见病虫防治。常见病虫防治应按照第6章的规定进行。 .2.5.2流胶防治。对于树体流胶的古树名木,应每年对流胶部位涂刷2次~3次林木梳理剂

    倾斜、偏冠的古树名木应进行支撑和拉攀,见9.1。 10.2.7驳岸 土壤发生塌方或流失的古树名木发电厂标准规范范本,应在保护区外侧设置驳岸,具体设置要求见9.4.1,

    树冠疏剪应符合第8章要求

    ....
  • 相关专题:
专题: 建筑安全管理 |广播电视影视标准 |钢筋工程 |路桥工程表格 |螺丝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