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组景手法

  • 园林组景手法为doc格式
  • 文件大小:23.55K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11-03-22
  • 发 布 人: lishangguo85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园林工程,doc格式,下载需要1积分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以下内容从原文随机摘录,并转为纯文本,不代表完整内容,仅供参考。 组景手法 组景有法, 古人总结组景有18种方法, 即: 对景、借景、夹景、框景、隔景、障景、泄景、引景、分景、藏景、露景、影景、朦景、色景、香景、景眼、题景、天景。 由于篇幅,在此不一一分析,只就其中的对景、借景、框景等几种手法作一些分析。 对景 所谓“对”,就是相对之意 。我把你作为景, 你也把我作为景。这种景在园林中很多,但要做好这种景也不易。 景贵自然, 这里的自然是多义的, 自然也与距离有关, 在某种距离上,景观似会觉得不自在。景如人, 若是两个相互不认识的人, 距离不到2米相对而立,就会觉得很别扭。景也一样,若一个小院两边相对观之, 也有这种不愉快的感觉,这就叫“硬对景”。如果景不能扩大,是否有某种手法可以弥补这种缺陷呢?当然有的。 试看苏州留园中的石林小院,院北是揖峰轩,院南是石林小屋(半亭),两者相对而观,相距只有10米,但觉得无别扭之感。为什么?正是因为园中有数立峰,因此相互对视,景时隐时现,较为含蓄。 北京故宫中的乾隆花园,其中古华轩与遂初堂之间的小院中,也立石,是同样手法,据说这个花园是乾隆皇帝之手笔, 他酷爱江南园林,所以手法如一。苏州怡园的藕香榭向北望,隔池是假山林丛,山上一个亭,即“小沧浪”点缀其间, 形成以自然为主的景观,可谓美不胜收;反之,人在亭中观藕香榭,也甚观止,而且一仰一俯,更见造园者之匠心了。 杭州孤山之西的西泠印社,山上有一块不规则形的空地,四周有建筑:汉三老石室、观乐楼、华严经塔、题襟馆、四照阁等,空地之北有石池。 这里有好多对景关系,景景不同,妙趣无穷。由于中部南北之间空间较狭,于是南部不设物, 一可观山下景,二也避免了视距短“硬对景”。 借景 对景是相对为景;借景则只借不对。 无锡寄畅园, 人在环翠楼前南望,可以见到树丛背后的锡山和山上的龙光塔。这塔和山似成园内之景;反之, 若人在锡山或龙光塔上,甚至找不到寄畅园。借景是单向的,这就是借景与对景之不同。 苏州拙政园,在吾竹幽居亭中向西望去,可以见到远处的北寺塔,而且有了这座塔的形象,使这一景更美。景贵有层次,塔成了此景的远景。 从手法来说,要借景,必须设计视线。寄畅园中能见到锡山,拙政园中能见到北寺塔,都是因为在视点前面有一大片水池,才使视线可及远处之景。这两处水池都做得狭长,拉长视距又不影响园的规模。现在有了准确的平面图,作视线不难,但古时候没有这种图,何以[来自www.glzy8.com管理资源吧]能有如此之妙?这就须实地观察、把握。 借景虽属传统园林手法, 但如今兴造城市绿地, 也可借鉴此法, 使景观更有情趣。城市有许多高层建筑,可以借鉴借景手法组织景观。《园冶》中说“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分町疃,尽为烟景,斯所谓’巧而得体‘者业……”所谓“俗则屏之”,也可以理解为现在有的建筑不好看,就得用林木、小建筑等挡住其视线“嘉则收之”,就是可以把远处美的建筑引入景观之中供观赏。如果城中有山有塔,更可取之。 框景 顾名思义,框景就是将景框在“镜框”中,如同一幅画。 拙政园内园有个扇亭, 坐在亭内向东北方向的框门外望去,见到外面的拜文揖沈之斋和水廊,在林木掩映之下,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北京颐和园中的“湖山春意”, 向西望去,可见到远处的玉泉山和山上的宝塔,近处有西堤和昆明湖,更远处还有山峦,层层叠叠,景色如画。 苏州狮子林花篮厅之北的院子之东有一片墙,一个月洞门, 两边是庭院,可以说互为框景,妙趣无穷。也许是造园者有意这样做的,所以在此月洞门上有“得其环中”四字。这四字来自《庄子....
  • 园林工艺、表格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专题: 水利标准 |建筑技术交底 |线材标准 |暖通空调设计、计算 |电镀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