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300-2015 湿地恢复与建设技术规程

  • DB11T 1300-2015  湿地恢复与建设技术规程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600.62K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16-07-21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园林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DB11T 1300-2015 湿地恢复与建设技术规程

    DB11/T 1300—2015

    DB11/T 1300—2015

    6.1.3.1现状孤立湿地之间距离小于100m的,可在其之间进行土方开挖作业,实现水体间的沟通相 连,形成较大面积的湿地。 6.1.3.2现状孤立湿地之间距离大于100m的,可营造湿地间沟通的水道,水道深度应超过常水位以 下 0.3 m,水道弯曲度不宜过大。

    6. 1. 4岸带地形改造

    6.1.4.1岸带坡度小于15°时,可沿岸带水平方向平整地形,水陆交界面宜具有一定弯曲度和高低 起伏,在垂直水体方向上,可形成浅滩、浅水区、深水区、急流带和滞水带等不同类型的地形。 6.1.4.2岸带坡度大于15°时,可沿岸带垂直方向进行岸带地形改造,对较陡的岸坡进行削平处理 削低高地、平整岸坡,营造多样、渐变的湿地生境类型。

    6. 1.5 浅滩营建

    6.1.5.1具有面积1hm以上开阔水体的湿地,应营造浅滩,满足水鸟栖息需求。 6.1.5.2浅滩宜在临近水面起伏不平的开阔地段营造,通过机械推土减小坡度,减缓水流的冲击和侵 蚀。 6.1.5.3浅滩坡度宜在1%~4%之间,宽度不宜小于5m,常水位下水深度宜为10cm~30cm 6.1.5.4浅滩地表可种植低矮植被,也可为裸露的泥滩或沙石滩

    6. 1. 6 生境岛营建

    6. 1. 7 深水区营建

    6.1.7.1具有面积8 hm以上开阔水体的湿地,宜营造深水区。 6.1.7.2深水区地形以凹形为主,可为鱼类提供休息、成长、隐匿和越冬的场所,为游禽提供活动和 取食的场所。

    6. 1. 7.3 深水区水深宜大于 2 m。

    6. 2. 1 基质恢复一般要求

    6.2.1.1基质恢复应满足植物生长,微生物附着和底栖动物生活的需求。 6.2.1.2在水体污染严重或营建特殊功能湿地等情况下,应进行防渗基质建设 6.2.1.3湿地恢复与建设区土壤贫或缺少土壤时,应进行土壤改良。

    DB11/I 13002015

    6.2.1.4基质恢复需在原有水体覆盖的区域进行的,宜先排水或建造围堰,施工结束后应拆除围堰, 恢复原状。

    6. 2. 2防渗层建设

    6. 2. 3种植土层恢复

    6.2.3.1种植土层恢复宜采用有机质土或有机土,均匀覆盖在地表,种植土层厚5cm~50cm,透水 浸泡一次,有机质土和有机土标准按照GB/T 50145的规定执行。 6.2.3.2种植土层恢复可采用分层覆土、种植坑覆土、种植槽覆土和种植带覆土等不同方式。在开阔 区宜进行分层覆土,对种植坑、种植槽宜采用局部深层覆土

    6. 3. 1 水质恢复一般要求

    6.3.1.1湿地恢复与建设区内存在水质为V类及劣V类的水体时,应进行水质恢复,水质标 GB 3838 的规定执行,

    .1.1湿地恢复与建设区内存在水质为V类及劣V类的水体时,应进行水质恢复,水质标准按照 3838的规定执行。 1.2水质恢复后应优于 IV类,即满足地表景观用水需求,水质标准按照GB 3838的规定执行

    6. 3. 2外源污染拦截

    6.3.2.1外源污染位于湿地恢复与建设区上游或可通过人工渠等进入湿地恢复与建设区的,应在外部 水体进入湿地恢复与建设区处建设处理湿地,处理湿地建设方法按照HJ2005的规定执行。 6.3.2.2以再生水为湿地补给水源的湿地恢复与建设,宜在补水入口处建设处理湿地,处理湿地建设 方法按照HJ 2005的规定执行。

    6.3.3内源污染处理

    6.3.3.1受污染的水体,可对岸带基质进行配置,增加对污染物的吸附与分解能力。在岸带科学配置、 合理种植吸收污染物能力强的湿地植物,达到清除水中污染物的目的。 6.3.3.2对不流动的受污染水体,可构建生态浮岛放置于水面上,生态浮岛由竹材等轻质生态环保材 料建造浮体,浮体上种植吸收污染物能力强的湿地植物。生态浮岛可置于水体中央,也可沿岸带布设

    6. 4.1植被恢复一般要求

    6.4.1.1现状湿地存在植被覆盖率和物种丰富度低等问题时,应进行湿地植被恢复。 6.4.1.2对现状硬质化岸带改造后,应进行湿地植被恢复。 6.4.1.3现状非湿地区域通过地形改造新建湿地的,应进行湿地植被恢复

    6.4.1.1现状湿地存在植被覆盖率和物种丰富度低等问题时,应进行湿地植被

    DB11/I 1300—2015

    DB11/I1300—2015

    6.4.2.1湿地植物恢复应针对不同目标,选择适宜的乡土植物。 6.4.2.2用于净化水体污染时,湿地植物应选择生长迅速,对污染物富集能力强,且不会快速腐烂的 物种,包括芦苇、香蒲、水葱、菱白、黄花鸢尾、慈姑等。 6.4.2.3用于营建野生动物栖息环境时,湿地植物应满足野生动物繁育、停歇和觅食等活动需要。针 对不同需要宜分别选择植株密集,能满足隐蔽性的物种,包括芦苇、香蒲、蒿柳等;选择低矮,耐水 庵的物种,包括苔草类、莎草类、灯心草等;选择果实饱满,可提供食物的物种,包括桑、沙棘、忍 冬等;选择树形高大,可用于筑巢的物种,包括垂柳、旱柳等。 6.4.2.4用于营造湿地景观时,湿地植物应具有观赏效果且与周边环境融洽,选择观赏特征突出、株 型美观、景观效果明显的物种,包括黄花鸢尾、千屈菜、红蓼、雨久花、荷花、睡莲、荐菜等。 6.4.2.5用于水土保持、固岸护坡时,湿地植物应选择根系深、生长快,接触土壤面广的物种,包括 杞柳、紫穗槐、沙棘等。

    3.1湿地植物应采用与植物生活型相适应的分带种植,可依水分梯度分布种植沉水植物、浮叶 漂浮植物、挺水植物和湿生植物,常用的植物物种及种植参数见附录B。

    6.4.3.3沉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植被覆盖度宜在10%~30%,挺水植物和湿生植物植被覆盖 度宜不小于60%。 6.4.3.4挺水植物和湿生植物宜按照成丛随机方式种植,不宜按行间距均匀种植,沉水植物、浮叶植 物和漂浮植物可按照随机 方式播撒种植

    6. 5. 1 岸带保护一般要求

    6.5.1.1岸带地表裸露的、过陡不稳定的、土壤松散宜受侵蚀的区域,应进行岸带保护工程 6.5.1.2岸带坡度不超过15°时可采用植物护坡,大于15°时宜采用多种护坡技术结合。 6.5.1.3护坡工程应选择生态材料,不应使用混凝土、水泥等硬质铺装材料。 6.5.1.4岸带坡度较陡,水流冲击力度较大的区域,可采用块石护坡、透水砖护坡和生态袋护坡等

    6.5.2.1可采用带状或者穴状方式整地,沿与水陆交界线平行的方向挖掘种植槽或者种植穴。草本植 物宜采用带状种植的方式,灌木和乔木类宜采用穴状种植。具体做法见附图C.1。 6.5.2.2带状种植槽的间隔为50cm~100 cm,深度约30 cm,种植穴的间隔约100 cm,规格可为30 cmX30 cmX25 cm 或 40 cmX40 cmX30 cm。

    6.5.2.3种植植物前应在种植槽和种植穴内回填覆盖种植土,并透水浸泡。

    DB11/I 13002015

    6.5.3.1木桩材料宜选择耐水淹的树种,可采用活木桩,木桩直径应大于5cm,长度应大于1m,依 据坡度、面积等实际情况,可采用单排或多排木桩进行护坡。 6.5.3.2木桩应垂直于水面紧密成排打入地下,地上部分露出10cm~40cm。具体做法见附图C.2。

    6.5. 4 块石护坡

    ,4.1可在湿地岸带放置块石,铺设块石后,可在其上覆盖种植土,并种植根系发达的湿地植物 4.2在块石不能稳固安放的区域,可在临水一侧垂直于水面打入柳木桩固定,具体做法见附图

    6.5.5.1可在湿地岸带码放多层生态袋,相邻各层相互交错,生态袋之间可用连接扣及粘合剂相连 可形成稳定的透水不透土,易于植物生长的岸带,具体做法见附图C.4。 6.5.5.2生态袋内可填充沙土、壤土等基质,并可在生态袋上划开不同规格的十字型开口,撒播湿地 植物种子或湿地植物的繁殖幼体,

    7 养护管理与工程验收

    7.1.1湿地恢复与建设后应对湿地进行养护管

    7.1.2湿地恢复与建设后三年内应逐年开展工程验收, 工程验收按照DB11/T 212的规定执行,其中 水质标准按照 GB 3838 的规定执行,湿地生态补水涉及给排水管线的按照 GB 50268 的规定执行。

    7. 2 水体养护管理

    7.2.1现有水资源不能满足湿地生态需水时应开展湿地生态补水,开展湿地生态补水应尽量利用地表 径流和再生水,不应采用地下水补给。

    7.3.1植物种植初期养护按照DB11/T 213的规定执行。植物种植初期的管理主要是保证其 湿地植物宜在春季种植,在夏季种植的应遮阳防晒。

    生长季节中应控制植被总覆盖度并及时清理佳

    DB11ZI13002015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整体地形改造示意图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整体地形改造示意图

    图 A. 1 开阔水体地形改造示意图

    图A.2 季节性淹水低洼地地形改造示意图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常用湿地植物种类及种植要求

    常用湿地植物种类及种植要求见表B.1。

    DB11/I 13002015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常用湿地植物种类及种植要求

    表 B. 1 常用湿地植物种类及种植要求表

    DB11/T 1300—2015

    DB11/I 13002015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护坡示意图 植物护坡、木桩护坡、块石护坡、生态袋护坡示意分别见图C.1、C.2、C.3、C.4。

    图 C.1 植物护坡示意图

    图 C.2木桩护坡示意图

    图 C.3 块石护坡示意图

    DB11ZI13002015

    DB11ZI13002015

    图 C.4生态袋护坡示意图

    DB11/I 13002015

    ....
  • 相关专题:
专题: 安全标准 | 照明标准 |形位公差标准 |化工标准 |海洋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