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T 277-2012 红外热像法检测建筑外墙饰面粘结质量技术规程(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 JGJ/T 277-2012  红外热像法检测建筑外墙饰面粘结质量技术规程(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5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8-17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装修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JGJ/T 277-2012  红外热像法检测建筑外墙饰面粘结质量技术规程(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

    4. 1. 1 红外热像法检测建筑外墙饰面层粘结质量工作程

    4.1.1红外热像法检测建筑外墙饰面层粘结质量工作程序,应 按图 4. 1. 1 进行。

    无缝钢管标准按图 4. 1.1 进行。

    图4.1.1红外热像法检测 建筑外墙饰面层粘结质量 工作程序框图

    1)检测时间; 2)被检墙面的方位及检测时段; 3)检测仪器在现场的工作位置; 4)拍摄距离、拍摄角度及拍摄次数:

    4.1.2接受委托后,应进行现场调 查和资料收集,并宜包括下列内容: 1建筑物结构形式、规模、饰 面情况、使用时间; 2建筑设计图纸; 3建筑物方位、朝向、日照、 周边环境遮挡或反射情况; 4建筑物冷、热源部位及工作 情况; 5建筑物外墙渗漏、开裂、脱 落及维修等情况。

    4.1.3检测前应编写检测技术方

    1检测技术方案应依据委托的 内容、现场调查结果和收集的资料 编写。 2 检测技术方案应包括下列 内容:

    5)对检测结果进行验证的方法。 3检测时段可按本规程附录B确定。 4选择拍摄距离和拍摄角度时,应保证被测建筑物周边环 境无障碍物遮挡,并应保证所得图像易于识别

    4.2.1红外热像法现场检测的环境和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选择在晴天、低风速的条件,且风速不宜大于4m/s; 2被检测建筑外墙的热辐射或环境温度应处于快速升高或 降低的时段; 3待测区域不应有明水。 4.2.2红外热像法现场检测时,除应符合本规程第3.2.1条的 规定外,尚应注意下列情况的影响: 1降水、雾霾、扬尘等因素的影响。 2拍摄距离与角度及光学变焦镜头的影响。所选拍摄距离 与角度及光学变焦镜头宜确保每张红外热像图的最小可探测面积 在目标物上不大于50mm×50mm。 3外墙饰面材料发射率的影响。常用饰面材料表面发射率 可按本规程附录C确定。 4建筑物内外冷热源的影响。 5相邻建筑物对待测目标物区域的影响。 6待测区域存在污垢、渗漏等情况的影响。 7建筑物外立面凹凸状外形构造阴影区域及幕墙、门窗等 反射阳光不均匀导致的影响。 8建筑物高度、方向、风速变化的影响。 9建筑物结构变化(冷、热桥)导致温度场异常的影响。 4.2.3红外热像法现场检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安放、调试仪器及设备,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记录天气、气温、日照、风速、饰面层表面温度等; 3拍摄并记录被测区域红外及可见光图像;

    记录拍摄距离、角度、拍摄时间等相关信息; 验证疑似缺陷部位; 6 填写检测记录表,记录表格式可按本规程附录D执行。

    4 记录拍摄距离、角度、拍摄时间等相关信息; 5 验证疑似缺陷部位; 6 填写检测记录表,记录表格式可按本规程附录D执行

    5.0.1红外热像图分析时,应采用易识别粘结缺陷的图 检测结果

    5.0.2红外热像图分析应包括下及

    1对分块拍摄的红外热像图进行准确的拼接合成; 2对合成后的图像进行几何修正; 3除去背景,选择适宜的温度范围,选用2色~3色显示 图像,突出缺陷在图像中的分布; 4采用箭头、框图等标注方法说明缺陷位置及范围; 5将经过处理得到的缺陷分布图与所测外墙立面可见光图 象准确叠加,输出结果图。 5.0.3粘结缺陷判定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对红外热像图和可见光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测饰 面层红外热像和可见光粘结缺陷标记图像。 2根据检测现场的实际环境和条件,排除周边环境的影响, 得出检测结果。必要时,应采用辅助检测方法验证检测结果。 3推定饰面层粘结缺陷部位和程度,

    1对红外热像图和可见光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得到 面层红外热像和可见光粘结缺陷标记图像。 2根据检测现场的实际环境和条件,排除周边环境的 得出检测结果。必要时,应采用辅助检测方法验证检测结 3推定饰面层粘结缺陷部位和程度。

    0.1根据检测结果,应对建筑外墙饰面层粘结质量进行分纫 出措施建议,并应符合表6.0.1的规定。

    0.1建筑外墙饰面层粘结质量分统

    .0.2 检测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工程名称及工程概况; 2 委托单位; 3 检测单位及人员名称; 4 检测仪器型号及编号; 检测区域范围及被测墙面轴线位置; 6 检测区域墙体饰面材料类型: 7 检测时间、环境和条件; 8 检测数据(红外热像图及相同位置的可见光图像); 9 检测结论; 10 图释。

    A.U.1 红外热像仪校准的环境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环境温度应为(23土5)℃,湿度不应大于85%RH; 2 应满足校准设备和被校准热像仪的适用条件要求; 3 不应有强环境热辐射。 A.0.2校准红外热像仪的仪器及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采用铂电阻温度计、热电偶或辐射温度计测量黑体辐 射源温度; 2黑体辐射源的温度范围应满足被校准热像仪的技术要求。 A.0.3红外热像仪的校准项目应包括外观、示值显示、示值误 差、测温一致性。 A.0.4红外热像仪的外观可通过手动、自测检查,且热像仪的 外壳、机械调节部件、外露光学元件、按键、电器连接键等不应 有影响热像仪测量功能的缺陷。 A.0.5红外热像仪的示值显示可手动、自测检查,且热像仪的 示值显示效果不应有影响正常使用的缺陷。 A.0.6红外热像仪的示值误差校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校准温度点应为量程的上、下限及量程的中间值。 2应清洁热像仪光学外露元件。 3应安装附加光学镜头等光学元件。 、4应根据热像仪的聚焦范围要求、光学分辨力及黑体辐射 源直径,确定测量距离。 5校准前,应将热像仪预先开机。 6应根据热像仪的使用要求,输人量程和校准条件数据 且校准时热像仪发射率参数应设置为1或等于黑体辐射源发 射率。

    7在进行示值误差校准之前,应完成热像仪的使用说明要 求的对测量结果有影响的操作。 8应将被校准热像仪置于点温度测试模式,测量黑体辐射 源自标中心温度。在每一个校准温度点,应至少进行4次测量 并应同时记录黑体辐射源参考标准的测量值(tBB,)、被校准热 像仪示值(t,)和被校准热像仪当前量程。 9黑体辐射源辐射温度平均值(tB)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t 在第i个校准温度点,被校准热像仪的第j个 示值; m,一在第i个校准温度点的测量次数,m4。 11第i个校准温度点的被校准热像仪的示值误差(△t.) 可按下式计算:

    A.0.7红外热像仪的测温一致性校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热像仪实际使用情况设定黑体辐射源温度,宜 为100℃。 应清洁热像仪光学外露元件。 3 应安装附加光学镜头等光学元件。 4 校准前,应将热像仪预先开机。 5 应根据热像仪的使用要求,输入量程和校准条件数据 且校准时热像仪发射率参数应设置为1或等于黑体辐射源发 射率。

    附录B全国部分城市红外热像法检测建筑

    表B全国部分城市红外热像法检测建筑 外墙饰面粘结质量适宜检测时段

    表C常用饰面材料表面发射率

    表D外墙饰面层粘结质量检测记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红外热像法检测建筑外墙饰面

    《红外热像法检测建筑外墙饰面粘结质量技术规程》JG/1 277-2012,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年1月6日以第1240号 公告批准、发布。 本规程制定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总 结了我国工程建设建筑外墙饰面层粘结质量检测的实践经验,同 时参考了《建筑红外热像检测要求》JG/T269、《工业检测型红 外热像仪》GB/T19870等,通过试验及实体工程现场检测取得 了相关的重要技术参数。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 本规程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红外热像法检测建筑列 墙饰面粘结质量技术规程》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 程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自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 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其备与规程止文同等的 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程规定的参考

    1.0.1本规程是对采用红外热像法检测建筑外墙湿作业施工的 砂浆、外墙砖等饰面层粘结质量的技术规定 1.0.2本规程主要适用于建筑外墙采用满粘法施工的饰面层粘 结质量的检测。 建筑物外墙的饰面砖施工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点粘法和条粘 法在施工时就已经使饰面砖和墙体之间形成了空鼓,若使用红列 热像法检测极易误判,最好不用热像法,而用其他方法检测。 对于采用外墙外保温体系饰面层,由于饰面层粘贴手保温材 料表面,饰面层与外保温层之间、外保温层体系各层材料之间者 有可能产生粘结空鼓。无其是外墙外保温采用EPS聚苯板和 XPS聚苯板的外墙薄抹灰系统,抹面砂浆与聚苯板之间产生粘 结空鼓的情况比较常见,在用红外热像法检测时,可能无法准确 区分热像图显示的空鼓原因,此时需要慎重采用红外成像法检测 技术,并结合外墙外保温体系的饰面层粘结质量其他检测方法进 行综合判断。 有些建筑外墙用多种不同颜色的外墙饰面材料粘贴成细小花 纹图形,由于颜色不同,表面温度会有所不同,饰面正常部分和 空鼓部分不能正确区分,所以这种情况下红外热像法是不适 用的。 此外,由于表面有大的凹凸装饰的饰面层会发生红外线乱反 射,所以红外热像法也不适用。

    3.1.1太阳光在 6000K时的峰值波长为0.5um,波

    3.1.1太阳光在6000K时的峰值波长为0.5um,波长3um~ 5μm时的光辐射强度约是波长8um~14um光辐射强度的10d 倍,所以,受太阳光的影响很大,即使是相同的材料波长在 6um以下时,除黑色涂料发射率大以外,白色涂料和外墙砖等 发射率会降低,因此,需要在检测时恰当地选择红外热像仪的波 长。建筑外墙饰面层检测时选用波长8um~14um的热像仪比较 合适。 热像仪测温范围是可以事先设定的。一20℃~100℃测温范 围基本能够满足建筑饰面层质量的检测。 热像仪温度显示分辨率是一一个重要性能指标,由于建筑外墙 饰面层正常部位与空鼓部位产生的温度差比较小(约为0.5℃),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推荐使用温度显示分辨率不大于 0.08℃的仪器。 热像仪的像素值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表达精度,因此,尽 量选用像素值高的热像仪。否则,检测距离就会受到很大限制。 空间分辨力要求不小于1mrad,在拍摄距离不超过50m时 可以确保每张红外热像图的最小可探测面积在自标物上不大子 50mmX50mm。 3.1.2在红外热像仪出厂时,应该附带产品合格证。 3.1.3为保证红外热像仪测温温差的准确性,使用者应按照规 程附录A进行仪器的校准。附录A相关内容引用《热像仪校准 规范》JJF1187的规定。 A座话

    在红外然家仪出厂时,以附带厂品百怡证。

    校准项自包括温度示值误差和测温一致性。温度示值计 考虑到建筑外墙饰面层表面温度通常范围,温度示值误差不

    土2.0℃;测温一致性:不天于0.5℃;复校时间间隔:由用户根 据居使用情况确定,建议为1年,使用特别频繁时应适当缩短。在 更用中红外热像仪出现异常情况,从而对红外热像仪性能产生怀 疑时,应提前进行校准。

    3.2.1红外热像仪采用高灵敏度的红外探测器,为了避免影响 图片质量,须对拍摄环境进行规定。通过查阅国内外成熟的红外 热像仪的说明手册,结合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制定了仪器的 更用应在环境温度一5C~40C之间,检测时环境温度过低或过 高会使墙面温度趋于均衡,空鼓部位与正常部位墙面温差很小, 无法进行准确的检测与判定;环境湿度宜控制在90%以内,确 保红外热像仪的正常使用

    4.1.1红外热像法检测建筑外墙饰面层粘结质量的检测程序应 包含如下内容:接受委托并由委托方提供被检测建筑的权属关系 证明和原始工程图纸等资料,在委托人无法提供以上资料或资料 不全的情况下,检测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场调查。在预调 查的基础上制定检测方案,选定现场检测日期及现场检测实施方 案。制定检测方案后,实施现场检测。根据现场检测记录的数据 对红外热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并判定被检测饰面层粘结空鼓部 立、程度及质量分级。必要时,可采用锤击法、拉拔法等其他方 法进行检测结果的验证,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最后依据记 录的相关资料编写检测报告。 4.1.2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是在正式检测之前的准备调查,该 调查是后期检测的必要条件。通过确认红外热像法的适用性及从 建筑物管理人员处得到的信息,搞清楚该建筑物有无修补、建筑 物的实际用途、环境特征等,相关信息有益于后续检测方案编 与、现场检测和检测报告编制等工作的完成。 在调查过程中需要确认如下项目: 1该建筑设计图纸:图纸和实际建筑是否完全符合、有无 差异; 2 该建筑的历史:竣工时间、施工方法、维修等情况; 3 该建筑的外观情况:观察建筑外墙饰面及其老化情况; 4 热(冷)环境:建筑内有无正在使用的热(冷)源及其 位置; 5 建筑方位、建筑物朝向及各墙面的方位等; 6周边情况:四周道路和人行道宽度、邻接地块和空地、

    相邻建筑的方位和高度,有无树和障碍物等; 7检测时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4.1.3为了更高效地进行检测,根据现场调查结果以及对收集 资料的分析,应事先做好检测技术方案。检测技术方案需要研究 被测建筑物所具备的检测条件、环境和气象条件,然后决定检测 时间,确定红外热像仪的工作位置、检测距离、检测次数以及必 要时用其他检测方法确认热像法检测结果等。 检测技术方案的主要内容含义如下: 1检测时间:收集长期天气预报,调查正式检测前约4d~ 5d的天气情况,选择气候状况相对稳定的时间段,然后确定检 测日程。 2需要检测墙面的位置及最佳检测时段:确认被测墙面日 照能量、判断红外热像法的适用性,没有日照的部分应选取合适 的检测时段,具体建议检测时段附录B号用标准《建筑红外热 像检测要求》JG/1269规定的参数。 3红外热像仪在现场的工作位置:应考虑建筑物规模(高 度、宽度)、建筑物周边条件(相邻建筑、相邻空地、道路等)、 检测距离等因素后再确定检测仪器工作位置。 4检测距离及检测次数:红外热像法对被测建筑物的规模 和结构形式基本没有限制,但是,建筑物的高度和平面尺寸过 大,会使检测距离加大。如果红外热像仪仰角和水平角过大,会 使检测精度降低,也会导致误判。所以,检测工作要在充分掌握 红外热像仪检测功能的基础上进行。为了对大面积的墙面分块拍 摄,应事前制作拍摄分块简图。应尽量减少检测次数,对子高大 建筑外墙应选择恰当的检测距离。 5辅助检测验证:对于涉及沾污部位、阴影部位及有热源 的影响部位、树木障碍物的阴影部位、特殊部位(阳台侧面) 等,应在确定异常缺陷部位后,用其他检测方法(如敲击法和拉 拔法)进行辅助验证检测。

    画让 度有足够的变化量。使墙体产生人为的温度变化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主要依赖于太阳能和自然界的气温变化。由于外墙表面温度 分布随着大气、时间、方位的不同,其变化是相当复杂的,所 以,对每一片外墙都需要确定好合适的检测时段。也就是说,本 方法在用于外墙饰面检测时,在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检测是非常 重要的。当外墙的表面温度比主体温度高,热就从外墙表面传到 主体中,当外墙的表面温度比主体低时,热就由里传到外。如果 墙体饰面材料有空鼓,外墙和主体之间的热传导变小。因此,当 外墙表面从日照或外部升温的空气中吸收热量时,有空鼓层的部 位温度变化比正常情况大。通常,当暴露在太阳光或升温的空气 中时,外墙表面的温度升高,空鼓部位的温度比正常部位的温度 高;相反,当阳光减弱或气温降低,外墙表面温度下降时,剥落 部位的温度比正常部位的温度低。由于空气的导热系数远低于瓷 砖、砖、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因此当热流从表面进人建筑物饰面 层时,即会在“空鼓”等缺陷部位受到空气阻挡发生“热堆积” 吏该处的红外热像呈“热斑”等特征。由红外热像“热斑”出现 的部位、持续时间等特征推知存在饰面砖粘结质量问题的区域 范围。 红外热像法检测易受太阳辐射量变化的影响,所以在雨天时 是不能进行检测的,在多云的天气下,如果正常部位和空鼓部位 温度差大于0.2℃,虽然可以进行检测,但是容易出现误判现 象,所以应尽量在晴天时检测。降雨过后,外墙处于不均勾含水 或表面湿润状态,另外,还有雨水从裂缝等处浸入空鼓部分,所 以在雨水蒸发过程中实施检测也会增加误判的可能性。因此,需 在墙壁完全干燥后再进行检测。从这个意义上讲,检测工作应在 时间方面要给出相当大的余量。

    4.2.2尽量选在风和日丽的天气进行检测工作,刮

    有雾的大气不能进行检测。 一般的红外热像仪空间分辨力多为1mrad左右,红外热像 仪在所测饰面层上能分辨的最小可测点面积为50mm×50mm。 为了满足分辨到50mm直径的目标,空间分辨力为1mrad的红 外热像仪应在距被测目标50m以内的位置工作,当因环境条件 限制无法满足要求时,应在相应的红外热像图旁注明。由于被测 建筑物周边环境的限制,热像仪应在距被测目标距离在50m~ 100m之间,热像仪应配备长焦镜头进行拍摄,满足饰面层上能 分辨的最小可测点面积为50mm×50mm的要求。当进行近距离 高处拍摄时或更近距离的拍摄,热像仪应配备厂角镜头进行拍 摄。拍摄角度(红外热像仪观察方向与被测建筑饰面层发射表面 法向方向的夹角)应控制在45°以内,确保得到理想的拍摄效 果,超过45°时,应在相应的红外热像图旁注明。 红外热像仪不仅接收到被测物的放射,而且也有来自大气中 的放射、天空或对面建筑物等的太阳反射光及其他十扰光,被测 墙面发射率低的情况下,容易受到这些影响。所以,在检测发射 率低的外墙饰面层时,需要正确选择检测环境。 物体对于红外线的吸收率、发射率及穿透率之间的关系 如下: 反射率(o)十吸收率(t)十穿透率()二1 发射率()一吸收率(t) 建筑物饰面材料的穿透率儿乎等于0,所以,发射率()二 1一反射率()。 由此可以着出,对于发射率高的被测物,其自身的发射起主 要作用,利用红外热像法可以得到很好的温度场分布图。但是: 在红外线反射率高的被测物温度场分布图中,多数情况是对面反 射。所以,恰当选择检测时段及检测仪器工作位置、角度等是很 重要的。 红外线检测装置是将红外热像仪“视野”内的物体放射的红 外线以平面的形式摄取,并根据其强弱转换成“图像”。当仪器

    具有基准温度源时则其具有红外线温度计的功能。但是外墙饰面 质量的检测则主要使用其相对温度的检测功能 在建筑外墙上容易沾污的位置是窗台下部或类似构造的地 方,由于沾污后颜色变黑的位置容易吸热,温度会比其他部位 高,采用红外热像法也易造成误判,应采用敲击法进行确认检 测。在集中空调机械室的某些墙壁或开着空调的房间与未开空调 的房间的外墙以及开着空调的房间的换气扇周围墙面,在检测时 出现误判的可能性会增加,也需要用敲击法加以确认。树影下的 墙壁、处于对面建筑物阴影下的被测外墙等都难于用热像法检 则,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排除这些影响或采取其他方法检测空鼓是 否存在。 周边道路、空地、相邻建筑朝向及高度,有无树木、障碍 物、阴影遮挡等情况,被检测对象的外墙面是否会受相邻建筑高 度及位置的影响,出现墙面受日照不完全、不充足建筑管理,基至完全不 受日照等情况,这些都需要在预调查阶段加以确认,并在方案中 提出解决办法。

    4.2.3对现场检测的步骤说明如下:

    按照被检测建筑外墙饰面层和现场环境实际情况,安放和调 试红外热像仪及其辅助设备,使其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在检测前和检测过程中记录相关的气象条件。如天气状况, 环境气温、外墙饰面层表面温度、被测饰面层位置的空气速度及 日照情况。 拍摄并储存、记录被检测外墙饰面层的红外热像图和可见光 图像,并进行所得图像的朝向和分区编号,以便于在图像数据分 析处理时不至于造成混滑。 记录拍摄相应的红外热像图和可见光图像时的拍摄时间、拍 摄距离、拍摄角度,有助对所拍摄得到的图像进行分析和处 理,确保图像分析处理的实际性和准确性。 采用红外热像法检测后,进行红外热像图和可见光图像分 析和处理,对不能充分确定饰面层粘结质量的检测部位,可采

    用锤击法、拉拔法等其他检测方法进行必要的验证,进一步确 认被检测饰面层部位的检验结果,确保饰面层粘结质量的判定 准确性。 填写完整的检测记录表

    5.0.1进行红外线图像处理时,每个热像图都应根据其热像图 具有的温度(或热量)信息进行图像处理,按照定标准将最后 的全部墙面红外热像整合,并作为建筑物整体的一个综合判断数 据来使用。检测判定结论整理成易于委托方识别的建筑饰面空鼓 缺陷分布图

    据来使用。检测判定结论整理成易于委托方识别的建筑饰面空鼓 缺陷分布图。 5.0.2为最终表达检测结果,应以各墙面为单元,把分拍的热 象整合拼接成一幅图像。 由于拍摄角度造成近大远小的效果,所以,要对拼接的热像 图进行儿何修正。 红外热像图数据处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作,在缺陷识别及 数据分析时,需要在以下儿个方面加以注意: 1日照方面:1)日照时间;2)墙面与窗及窗框等表面温 度的差别;3)有凹凸外形的建筑物的影响;4)阳光照不到的墙 面所弓起的温度差异。 2中部和转角部分差异;污点处的表面和其他表面温度 差异。 3与风相关的方面:1)风对高层建筑表面温度的影响;2) 风对女儿墙的影响。 4室内侧墙面温度影响方面:1)冷暖空调室的影响;2) 机械室、锅炉室等的热源影响;3)空鼓部分受雨水浸透的影响。 5检测角度和放射率的关系。 5.0.3在图像处理和分析中,单纯机械依靠红外热像图和可见 光图处理有可能出现饰面层粘结缺陷判断不准,所以图像处理应 考虑并除去现场实际环境和红外热像仪性能及使用环境的影响 并由具有建筑基本知识和经验的、经过专业培训的技术人员

    J 当红外热像图和可见光图像分析和处理不能充分确定饰面层 粘结缺陷时,可采用锤击法、拉拔法等其他辅助检测方法进行必 要的验证,进一步确认被测饰面层部位的检验结果, 根据红外热像图和可见光图图像处理、分析判定的饰面层粘 结缺陷结果及必要时采用其他辅助检测方法进行验证的结果,推 定出被测饰面层粘结缺陷区域和程度

    6.0.1本条对建筑外墙饰面层粘贴质量等级的划分,制定了用 文学表述的分级标准。分级的原则是以质量对使用安全的影响程 度划分的;分级是定性的。不采用定量分级主要是考虑到存在缺 陷面积不容易确定,最近儿年全国各地发生高空饰面层坠落的事 故,虽然坠落的饰面层较小,但是高度很高,造成了较为严重的 安全事故。同时在检测到尚不造成安全危害的饰面层粘结缺陷 时,考虑到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如雨水的渗透、冻融等)都会 使饰面层粘结缺陷发展扩大,最终会形成大的质量安全隐患。故 而将质量等级划分为两个等级,I级标准:无明显缺陷,可不采 取措施:I级标准:有明显缺陷,应米取措施

    水利软件、计算统一书号:15112:21755 定 价: 10.00元

    ....
  • 质量标准 检测标准
  • 相关专题: 外墙  
专题: 电子标准 |管接头标准 |阀门标准 |混凝土结构 |紧固件标准 |

常用软件